为什么说道德教作为一门学科来传授,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实践中是必要的是必要的?

需要参加2019年专升本的小伙伴注意了,下面是2019年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家可以测试下自己的成绩哦。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2.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

3.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5.根据动机的性质与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划分为(  )

6.苏联教育家阿募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

A.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B.学校和社会之问的合作

C.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D.学生和学生之问的合作

7.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并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的教育家是()

8.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9.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形态文化是教育()

1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

A.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2.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中心”是指(  )。

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答案:正确。这是因为教师职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要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权威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

1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答案:错误。因为教师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从法律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隐私权,包括通信等,受到法律保护。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师这个职业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教师职业的作用主要是:(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主要依据是:

(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对矛盾当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工作的决策者。在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艺术的体现,都取决于教师;

(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他决定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人格的形成;(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成效都有赖于教师。

17.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修养?

答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道德修养:(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人民教师应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反映,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3)集体协作的精神。任何教师都不应各行其事,而必须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论进行什么工作,都要考虑纵横联系,照顾到左右前后。(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师应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敦品”“励学”,在思想上二、学习工作、生活作风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答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以下儿点素养:

1.思想品德修养要求具备:(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结构要求具有:(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具备:(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能力。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20.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21.《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2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24.我国当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D.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26.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27.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28.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

29.心理学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个性心理和( )

30.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知觉可以分为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  )。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案:正确。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2.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中,一般说先明确问题,再提出问题。

答案:错误。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中,一般说先提出问题,再明确问题。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人的思维活动有何特点?

答案:人的思维活动有以下特点:(1)具有间接反映的特点。它往往是通过其他事物或事物的外部特性为媒介,通过中间环节推理,来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一种方式。(2)具有概括反映的特点。思维活动不是反映事物表面的、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是反映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与本质特征,反映事物运动的内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3)思维的间接与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与言语来实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34.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答案: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1)分析与综合过程,是认识活动的最基本过程,也是思维基本过程,其余过程均由此派生出来。(2)比较过程,在头脑中通过对比,来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是在人脑中提取出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把这些本质特征联合在一起的过程。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的重要过程。(4)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分类是按照事物异同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系统化是按照本质特征对事物分类与归类,形成完整体系的过程;具体化是一般概念与规律的实际运用过程。

35.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答案:要让学生更好掌握科学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4)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5)正确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7)运用求同与求异方法,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答案:一般说来,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有以下特点:(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