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综数学里的代数考的多的吗?

导读:考研如今已成为很多人提升自己的一条主要途径,报考的人也越来越多,2022年考研备考进行时,考生对考研方向、专业选择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收藏233考研更多资讯及时知晓!

近年考研报名人数连年大涨,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增幅10.6%,预计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将首次突破400万,那么考研都考些什么呢?考试内容有哪些?

考研一般是分为四门考试课,其中部分专业只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

考研科目一般为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外语必考)、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和外语;一门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研数学又可以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数学一和数学三包含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数学二只包含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理工科考生一般考数学一和数学二,经管类考生一般考数学三。理论上,数学一要难于数学二和数学三 ,但是具体情况还要以当年的考题难度而定。

考研英语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一般来说英语一的难度要明显高于英语二,尤其体现在翻译和新题型上。通常情况下,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科目为英语一;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科目为英语二。

考研政治统一一套试卷, 同时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每年的政治考察内容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时事政治上。

专业课考试分为三类,统考科目为教育部统一公布,各大高校联考或自命题自行公布,个别高校不公布。高校联考和高校自主命题的考试大纲一般于每年7-9月陆续发布于各招录高校研究生院官网,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发布,

考研课程上新啦!限时免费中,赶快来学↓↓↓

扫一扫二维码,加入考研微信群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远。欢迎加入2022年考研备考学习群!

}

MBA/MPA/MEM考什么?什么是管理类联考?难不难?需要考多少分?

今天就来一一回答这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12月份要参加的考试叫做管理类联考,包含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其中管理综合能力又分为数学、逻辑和写作三部分,详情如下:

英语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试题分为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4个部分。

幸运的是没有听力部分,难度用官方话叫: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说白了就是在大学英语4级到6级之间。

当然,有些院校,如社科院、二外等院校,同样接受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考生报考,这部分考生就不用过于担心英语二的考试障碍了。

▍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内容

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为200分,其中包含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

1.整数:(1)整数及其运算(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3)奇数、偶数(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1.整式:(1)整式及其运算(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3.函数:(1)集合(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2)均值不等式(3)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平面图形:(1)三角形(2)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3)圆与扇形

2.空间几何体:(1)长方体(2)柱体(3)球体

3.平面解析几何:(1)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计数原理:(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2)排列与排列数(3)组合与组合数

2.数据描述:(1)平均值(2)方差与标准差(3)数据的图表表示,直方图,饼图,数表。

3.概率:(1)事件及其简单运算(2)加法公式(3)乘法公式(4)古典概型(5)伯努利概型

大纲不变,但考试具体情况每隔几年都有变化。

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概念、判断、推理及论证。

1、概念: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内容:(1)概念的种类;(2)概念之间的关系;(3)定义的判断;(4)定义的划分。

2、判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1)判断的种类;(2)判断之间的关系。

3、推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内容:(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3)类比推理;(4)综合推理。

4、论证: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论证方式的分析;(2).

写作包含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论证有效性分析有点“大家来找茬”的感觉,给你一段有各种各样错误的文章,让你找出其中的概念混淆、论据不成立、推断不出、条件缺失等其他错误和漏洞。

论说文就类似咱们上学时候的“作文”了,不过要求的逻辑结构更严谨,方法论更强!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考研国家线是考生能否进入研究生复试的重要依据,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能否过线对于考生意义重大。理论上来说,过国家线就可以调剂。因此国家线是考研党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

国家线一般在3月15日左右发布,对于MBA/MPA/MEM等管理类专业来说,国家线一般在160-175之间徘徊,已经算是比较低的要求了~

其次,国家线分A、B线:

A区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各大名校也多集中于A区,因而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分数比B区一般高10分左右,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河南、山西、福建21个省市及直辖市。

B区大都为教育稍弱的省份,B区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包括贵州、云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这7个省市。

34所自划线的分数线会比全国线出来早,去年在3月初就陆续开始发布了。

针对MBA来说,录取分数线分为提前批和正常批,提前批分数线一般参照国家线或更低,大大降低联考笔试分数要求;而正常批总分普遍比提前批高10-20分以上,且英语或管综小分也略有提升。以2019年中山大学MBA为例,提前批国家A线,170(42,84);正常批,210(50,120)。差了整整40分。

所以,对于工作多年、笔试应试能力较弱的考生来说,参加提前面试或者参加国际在职研招生能有效避免和毕业没多久的考生竞争高分的尴尬,同时也有更多地机会向提前向招生院校提前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下是2019年自划线院校分数线汇总:

分数线除了告诉你报考的难度外,其实也可以作为咱们刚开始复习时的一个目标分数制定及拆分:

对于有提前批的院校报考者,如果面试通过的话,你可以把目标保底分数制定在175-180左右;正常批考生可以按院校录取分数线再适当制定高一些。

写作这科很难拿到高分,当然也很少有人分数很低,所以是个平分科目,一般大家能够拿到35分左右,经过基础\审题\批改等系统学习后,可以拿到45分以上的高分。

英语是拉分学科,我们的过线要求是英语起码拿到50-60分以上,其中阅读理解是大项,满分50分,要想达到满分50分以上的话,阅读理解需要拿到30分以上。

数学也是拉分学科,数学一般要求拿到45分以上,如果能够拥有快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般在70min左右拿到50分是完全可能的。

逻辑一般也很平均,如果自身逻辑思维较强,一般都可以拿到38分以上,当然,逻辑掌握好题型分辨技巧和解题思路,分数会提高到50分以上。

考生如果对自己的英语有信心,而且未来职业发展也偏向外企、民企、国有企业海外业务,那么自主招考国际硕士是值得投资的,绕开纷繁的考试、躲开颇有局限的报名制度、直接用英语上课、师其所师。但是一定要分清良莠。

坚持准备联考的可以去开展全年的计划了。如下参考:

┋ 基础阶段(3-6月)

一般地,3月—6月就应该开始学习基础阶段,学习英语单词、数学基础知识点,逻辑基础知识点,该阶段以基础学习为主,适当练题辅助。

┋ 强化阶段(7-8月)

接下来的,7月-8月,就要以练题为主,按照每个题型训练,巩固基础知识点,学会运用基础知识点解题,学会基础的解题技巧,本阶段数学共计60个核心题型,逻辑20个题型,英语阅读理解50篇,同时需要积累写作素材

┋ 真题阶段(9-10月)

分题型训练完成后,进入9-10月份,就要开始训练真题了,这个阶段,要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摸索快速解题技巧和秒杀技巧,二次巩固基础,提高解题速度。

┋ 冲刺押题阶段(11-12月)

进入11月后,就是最后的冲刺押题阶段了,每周要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一是考前保持手感,二是摸索自己最佳的答题顺序;临考前,把自己的错题本拿出来翻看复盘押题!

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综数学和高考数学哪个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