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原因是什么?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复习题

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

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6、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

接种量=—————————

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

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13、维持消耗(m)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

14、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

如何用实验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ppt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升华,会吸热 ⑴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不能供呼吸 ⑵ 能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⑶ 能与石灰水反应。 可用于检验CO2气体的存在   CO2 + Ca(OH)2 ==== CaCO3↓+ H2O 1、CO2物理性质: 2、CO2化学性质: 练习: 1、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 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 C、 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 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C 练习: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 练习: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A 4、据国际气候变化专业机构(IPCC)发布的统计资料(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大气层的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气体)的“______”效应。 逐渐升高 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 二氧化碳 温室 练习: 5.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研究 物质也是如此。利用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可用于灭火。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练习: 6.右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配料(碳素水、白砂糖、柠檬酸、香料等)。 (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 H2CO3===H2O+CO2↑ 柠檬酸 作业 完成学、导、练同步练习。 初中化学 长沙市一中初三化学组制作 初中化学 长沙市一中初三化学课件 * * * * * *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提问 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 我 归纳总结 我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1、CO2+Ca(OH)2=·===CaCO3 ↓ + 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 提问 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实验亲自验证并非常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诉你的? 我 活动探究一: 1、如何用实验证明CO2的密度 比空气大? 我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观察、记录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图5-7 活动探究二: 我 2、如何用实验证明CO2能否 溶于水?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观察、记录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活动探究三: 阅读课本113-114页演示实验【实验6---4】、【实验6---5】 我 讨论与交流: 你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想是否相同 _______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6---4】、【实验6---5】 我 教师演示实验: 1、在醋酸和盐酸中分别加入 紫色石蕊溶液 我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 石蕊溶液中 讨论与交流: 1、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个实验一定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吗?如果不能,你认为怎样完善? 活动探究四: 学生实验【实验6---6】 我 讨论与分析: 学生实验【实验6---6】 我 实验现象: a 实验目的是______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