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谁家有专业的消防无人机?

摘要:本文就消防无人机及其应用前景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框架。首先,阐述消防无人机的理论内涵,增加对消防行业无人机理论定义的了解,并为后文的深入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分析消防行业无人机应用的主要方面,包括在灾情侦查、辅助救援以及重大安保等方面的应用,了解应用要点以及发挥作用。最后,对消防无人机的有效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为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实践提供操作参考,并增加对消防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了解,高效应用无人机并进一步深入推广消防无人机。

关键词:消防无人机;应用;前景;举措

消防无人机具备视野全面、无人、应用灵活等特性。消防行业应用无人机期间,可以有效把无人机与相关设备搭载配合应用,也可以在高烟气、高温度以及复杂火场上空位置滞留,能够抵达消防人员所抵达不了的位置。消防人员在救援期间能够应用消防无人机来辅助检测,实现持续性检测目的,实时搜集大量现场数据信息,确保通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消防无人机也能够输送各类救援物资,对救援团队进行调度,保证救援的效果与效率,避免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消防无人机是一种新型工业技术,基于其可以全面性、直观并精准的分析火场数据信息,使其在消防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火场救援作业中、安保工作中,救援人员也应用消防无人机来勘测火场的实际救援情况,对火场进行检测,进行物资的投递,实现高效救援目标,避免出现重大人员伤亡问题。无人机的灭火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预警,其二为实时传递火场的实际情况。消防无人机的作用为森林灭火与城市高楼灭火,可以持续一个小时的里程,应用聚合物锂电池进行发电,把热源传感设备以及高清摄像头作为装载设备,为现场救援创造有利条件[1]。

消防无人机具有自身特点,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消防无人机的机身全部应用碳纤维等新型材料,提供安全防火功能、多挂载和安全可控动力系统,并把数字云台和GPS定位系统有效结合,可以对火点精准定位,点在哪个位置就飞向哪个位置。此外,消防无人机具备傻瓜操作模式,可以实现一键回放,实时监控、清晰录像与成像,实时的了解火灾具体情况以及各类数据,可实现夜航任务,应用无线数字进行传输,避免野外架线,利于迅速侦查和及时救援灭火。

无人机用途较为宽泛,其在当下灾情巡查作业中、监控追踪环节以及辅助救援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消防人员等救援人员可以利用无人机来勘测灾害的变化,了解灾情精准信息,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变化,利于有效救援,避免出现人员以及財产的损失。

二、消防无人机的应用主要方面

应急救援期间,消防无人机可以搭载红外夜视仪以及热成像仪器、增设双光镜头,这样不管是在白天或者黑夜,均能够针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活动,并实现360度全画面的侦查目标,有效与卫星以及单兵相连接,把前方所侦查到的实际情况及时回传,及时向上级指挥部门以及后方传递,利于各级全面掌控灾害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地形与地貌、灾害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员被困情况等,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结合灾害的种类以及特点,能够更换第三方多种挂载,可以实现现场建模,搭载毒气侦查模块,对火情进行勘察,对毒性气体以及可燃气体进行勘察,可确保检测精准性,获取更多重要信息与数据。

如,达州市6.1号市场火灾事故救援期间,宜宾市、达州市以及绵阳市支队的三架无人机先后实施21次起飞与侦查活动,总侦查时间共计360分钟,为应急管理部门的消防救援、为消防局各个工作人员提供大量、实时的画面,为其各项决策提供理论参考资料[2]。

无人机主要是被应用到水域救援活动、山岳救援以及高层救援活动中,在救援期间,若出现消防人员无法有效靠近以及常规装备无法精准救援、各类物资无法抵达现场时,可以利用无人机来实现各项作业。此外,消防人员也可以利用喊话以及系留照明的功能板块进行引导,利于被困人员的逃生。此外,也可以在夜间应急救援期间提供不间断以及大范围照明与保障。

如,在2018年由四川省组织的C地震救援演习救援活动中,就在无人机保障下,应用T型绳索进行救援,通过快速的搭建绳索实现救援目的,成功的救助出被困的群众。

无人机具备自身的优势,如视角较为灵活、监控范围广泛、高空视野广阔等,应用无人机能够协消防人员对各类大型救援活动进行监管,可以实时追踪并检测救援情况,精准救援。此外,无人机能够与卫星以及单兵图传设备进行连接,可以有效把实时的画面传递到现场指挥中心,能够为消防人员工作部署以及人员的引导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在重大救援以及安保活动中,应用无人机也可以实现应急通信,扩大通信的覆盖范围,获取灾害现场完整信息,解决以往通信盲点以及信道拥堵等问题[3]。

三、消防无人机有效应用建议

(一)出台消防无人机的技术规范

针对当下消防无人机参与救援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应出台并完善消防无人机的通用技术标准,重视消防无人机的生产以及采购与研发工作,招投标及采购配备必须依据相关标准落实。此外,也要制定完善的无人机设备维修与养护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对无人机进行检测,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此外,也要不断测试与论证,进一步优化无人机的防水性能以及飞行速度、飞行的航程以及续航时间,提升无人机的功能,明确无人机配备品牌以及型号的范围,确保无人机的各个部件质量参数达标,保证消防无人机满足实战的需要[4]。

(二)完善消防无人机的管理机制

应尝试把消防无人机建设增设到消防装备发展整体规划,并制定消防无人机的建设与应用标准、相关配套举措等,完善无人机设备管理、应用、配备、研发等工作机制。此外,也要重视顶层设计、无人机的通信功能设计,考虑到无人机的布置特点、空域申请以及响应机制与实战环节等。建议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如救援局、救援总队以及支队需设置专门机构,对无人机的应用进行管理,建设无人机基础台账以及飞行档案。此外,也要严格依据航空管理部门的各项要求,设置绿色通道,建设消防无人机的空域申请以及报批制度,坚决抵制出现黑飞行等行为[5]。

(三)重视消防无人机团队建设工作

建设无人机消防人才团队,应确保每个基层消防救援团队以及执勤站中培养一到两名带有专业证书的飞手。总队以及各个支队应最少培养三名带有资格证书的飞手。依据战时如何应用以及平时如何训练的标准,实施《消防无人机训练总纲要》,明确飞手日常训练的内容,提升飞手的飞行能力。此外,也要建设快速响应以及专常兼备的消防无人机使用战略合作体系,利用和战略单位专业的飞行人员合作、共同学习以及商讨等举措,展现各自优势以及强项,完善各自不足,利于提高消防无人机团队整体能力。最后,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消防人员等救援工作人员也要严格要求自身,了解消防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无人机技术发展方向,掌握趋势,利于更加灵活和高效应用[6]。

四、消防无人机的应用前景分析

(一)更加专业化,满足不同救援场景的需求

结合不同类型的火灾以及灾害典型特征,研发满足实际需求的消防无人机是未来无人机研发领域的重点以及主要趋势。此外,无人机的研究也将结合实际需求,提升无人机的专业性,确保其可以满足不同作业的需求。如,对于森林火灾救援作业来说,要想确保森林火灾事故救援效果,在无人机研发期间就应依据森林防火与灭火的实际需求,在确保满足巡航时间基础上,重视森林火彩探测与蔓延侦测方法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应用专业性,利于落实专业化勘测与救援[7]。

(二)朝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展示多维信息

消防无人机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实现信息实时以及多维度展示目的,也可以参与到不同场所的救援活动辅助救援指挥决策。同时一体化设计也利于快速展开,减少故障率,降低作业风险和操作门槛。在未来相关部门应增加对一体化消防无人机的研究,將功能尽可能集成化模块化,这样才能实现遂行作战以及全方位作战的救援应急需求。

(三)智能化特征显著,有效把无人机与应急救援软件进行结合

在未来消防无人机将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消防无人机将与各类应急救援软件结合,为无人机的应用提供硬件支持,实现智能化救援活动。此外,各类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各类软件平台的建设,有效把控救援时间、方便了救援以及疏散指导作业的开展,确保救援的效果[8]。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的应用消防无人机落实救援工作,应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完善消防无人机的管理机制,重视消防无人机的团队建设工作,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救援环境,在出现大应急、全灾种时做好作战以及保障工作。当下,我国消防无人机应用取得一定成果,在大量应急救援活动中应用消防无人机,可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利于迅速转移,高效灭火,实现救援最大目标。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相关单位以及从业人员,也要掌握消防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意识到未来消防无人机将更加的智能化、一体化和专业化,这样可以掌握消防无人机特点与变化,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应用并操作,也利于推广消防无人机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的最大力量。

[1]漆志军,邹海峰,于群松,刘鹏,詹毅.基于无人机RTK辅助定位技术的究与应用[J].公路,2020,(12):201-203.

[2]尹黎,任壮.消防无人机实战应用与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2020,39(32):60-62.

[3]林丽梅,苏忠斌.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消防可视化应急通信指挥体系构建[J].中国新通信,2020,22(21):40-41.

[4]郭兴.试论无人机在消防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0):93+98.

[5]童长鑫,林金生.探讨新型智能化设备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10):193-194.

[6]林金生,童长鑫.探讨无人机在建筑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10):209-210.

[7]李隆,袁作林,朱正.猎鹰无人机应急救援装备应用场景及作业方法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10):19-25.

[8]崔建华.无人机三维建模在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0):180-181.

}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5月7日在上海开幕,超过300家企业和单位云集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一批国际一流的“救命”设备首次亮相。

会灭火还能救人的无人机

展会现场,一架红色的大型无人机成了人们争相合影的“网红”。




这架来自上海市虹口虹安应急救援保障中心的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重450千克,专门用于城市内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救援,可携带6枚消防破窗弹及150升微生物灭火溶剂,经地面基站工作人员的远程操控,可在600米高空进行消防作业。

这架无人机中的“巨无霸”还在机舱内设了两个座位,给高空救援留下了空间。

“相较于市场上载重不超过100千克的消防飞行器产品,这架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的有效载荷翻了一倍多,具备灭火、救援的双重功能。”上海市虹口虹安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孟元表示,和专业的消防直升机相比,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具有相当大的价格优势。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受气流的限制相对较小,能更接近火场开展灭火作业。

目前,这架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已经在广东省的多座城市投入使用。孟元认为,在超高建筑云集的上海,该类产品的应用前景广阔。

该类无人驾驶消防飞行器对地面基站的要求也不高,一般仅需约200平方米的“机库”配套,比较适合“寸土寸金”的上海。

国产声呐打破进口产品垄断

水下救援如果没有强大的探测能力“铺路”,无异于盲人摸象。

展会现场,上海瀚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我国首台便携式双频图像声呐C750D,打破了进口产品的长期垄断。



虽然长宽各不超过15厘米,重不到2千克,但这个小巧玲珑的声呐却有多项参数优于同类进口产品,能耗约为同类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高频分辨率、最大波束数却有同类进口产品的两倍,即使在水下200多米的区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产品今年还要继续迭代更新,再瘦一瘦身,更方便蛙人或水下机器人携带。”上海瀚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归丽华表示,搜索、定位是水下救援行业成本最高的部分,约占到总成本的七成左右,因此是全球高科技企业竞相探索的热门领域。

“四年磨一剑”,目前C750D等国产产品终于可以与国外进口产品“扳手腕”,可满足各类水下探测、避碰和施工作业的需求。

监测山体滑坡的单人“背包”

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往往还会发生二次或多次山体滑坡。如果监测及时,可以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次生灾害。

但按照传统的作业方式,部署一整套笨重的监测设备要花费数日,但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做了“减法”,将笨重的监测设备“浓缩”成一个重量不到10千克的背包,一个人就能携带,现场布设也仅需10分钟。


尽管体积和质量都被“浓缩”过,但这款北斗便携式移动应急监测设备“生命力”顽强,在严苛的野外条件下,仅用电池至少能撑一周,还配备了薄膜太阳能板,适合野外长期监测。此外,该套设备能实时上传监测数据,一旦监测到任何风吹草动,救援团队就会接到预警,从危险区域暂时撤离。

如果环境更加险恶,靠人工携带设备也走不到监测目的地怎么办?华测导航又展示了一款“大炮”(便携式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系统),可以远程(最大监测距离可达5千米)全方位监测露天矿边坡、应急救援期间滑坡等情况,监测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护航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已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举办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还是长三角地区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应急管理改革后的重要活动之一,列入了长三角应急管理协同发展的八大机制。

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以“应急防灾减灾,护航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下实体展览和云上展览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共设应急防灾减灾展区、应急救援装备展区、安全防护产品展区、应急产业服务展区、应急科普体验展区、长三角应急管理成果展区等六大展区,展出面积5万多平方米,观众在6万人次左右。


3M展出的紧急逃生呼吸器,充氧后面罩可供气15分钟,总重约4千克,方便携带,以前主要投放航运、工业生产等市场,近年开始投放民用市场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表示,举办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旨在推动长三角应急产业发展升级,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救灾技术装备、应急救灾物资供应、应急通讯和指挥、交通物流、特种装备、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应急文化教育普及等多个方面加强展览、体验和交流。

栏目主编:张奕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文中图片:陈玺撼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林灭火无人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