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苏在哪里查看高考志愿状态信息?

一,2022江苏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

一个志愿是指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不设专业服从志愿。保障学生选择权,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直接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平行志愿,可以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80个专业志愿,考生有了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可以从容应对,择己所好。

江苏80个志愿录取顺序怎么录取

对院校专业来说,没有先后之分。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80个志愿填报的,一旦投到该院校专业,系统显示的志愿均为一志愿。

对考生来说,有先后之分。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80个志愿中即使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志愿,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只投档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符合条件的志愿。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科学填报80个志愿顺序

既要关注选考科目要求,也要关注专业培养的主干课程要求。考得进不等于入学后能学得好,考生应尽量选择与自己选考科目匹配度大的专业填报。

既要关注报考专业的体检要求,又要关注是否有英语等单科成绩限制。

2.看专业“冷热”和数“多少”。

专业平行志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院校优先,拉高热门专业甚至一些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投档分数;而一些冷门专业、弱势专业、长线专业则由于失去原先院校投档的保护,其录取分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为了避免志愿撞车、志愿踩踏现象,考生在填报热门专业志愿时,需要控制一定的数量。

为落实新高考改革,很多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改革,实行大类招生,因此今年各专业(类)的招生计划数较往年有很大变化。相对来说,招生计划数量越多,其录取可能性越大,录取成绩位次也越稳定。所以,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冷热”结合或“多少”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录取的可能。

3.看专业与院校“梯度”。

传统的“冲稳保”的志愿填报策略仍然适用。80个专业志愿中,考生不妨在前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冲一冲,中间20~30个左右稳一稳,后20~30个左右保一保。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做不同调整,如233、323、332等。

可以院校优先,考生结合自己的成绩位次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职业取向、生涯规划等,以学校“梯度”为主线,选择5-10所院校,剔除自己不喜欢和不符合条件的专业,填报80个专业志愿。

也可以专业优先,将选出的80个专业志愿按其前三年院校录取的最低分、最低名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志愿先后顺序。还可以学校、专业兼顾,轮换着交叉填报专业(类)志愿。

二,高考志愿表填写样本

}

一、江苏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志愿填报系统网址入口:

二、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志愿填报,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 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拟填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都是在网上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2.志愿填报,哪些参考材料是必须的?

首先仔细查阅省招办下发的高校招生计划。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并参考省招办发布的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资料,结合考生成绩位次和各类别总分(或综合分)一分一段表,认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了解你所报考批次的招生录取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做好填报志愿前的功课。

3.考生填报志愿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考虑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4.新高考模式下,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情况先选院校再选专业,或者先选专业再选院校,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里简单谈一谈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一步,选择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据考生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冲、稳、保”选择院校的办法还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第三步,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5.新高考模式下,专业报考要注意什么?

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如果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所有招生专业都要求选择物理,报考这所高校的任一专业,都要满足选考物理的要求。

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如A大学经济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需选考物理或化学其中一门才可报考,而B大学经济学类专业不限选考科目要求。另外,有些专业培养与多个科目关联度都高,高校在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要求为考生“均须选考”的情况也需要注意。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可以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由于高校的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因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也可能会调整变化,考生要以高校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三、江苏高考志愿最新资讯

志愿填报时,考生的选考科目应如何对应高校的要求?
  答:(1) 符合首选科目(历史或物理)的要求。历史等科目类下的专业,只有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能填报;物理等科目类下的专业,只有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能填报。
  (2) 符合再选科目要求。
  ①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填报;
  ② 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填报;
  ③ 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再选科目方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再选科目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填报;
  ④ 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只要再选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即可填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综合信息表在哪里打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