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为什么都不溶于水,而其他非金属和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很多都溶于水?

【题目】比较硅、磷、硫、氯四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写出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说明酸性的强弱顺序)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它们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说明稳定性的强弱顺序) ____________

3)请总结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________,并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

HCl>H2S>PH3>SiH4??? 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 同周期元素(如硅、磷、硫、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根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书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及氰化物的化学式;根据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对应酸的酸性强弱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1)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其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硅、磷、硫、氯对应的酸分别为硅酸、磷酸、硫酸和高氯酸,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Si,故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ClO4H2SO4H3PO4H2SiO3,故答案为:HClO4>H2SO4>H3PO4>H2SiO3

2)硅、磷、硫、氯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SiH4 PH3H2SHCl,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HCl>H2S>PH3>SiH4

3)硅、磷、硫、氯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周期元素(如硅、磷、硫、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学习高中化学要学会,最好一个章节一次总结,最后再来个大总结,那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是什么?

①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②钠着火的处理?用干燥的砂土扑灭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6、钠的用途:① 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 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 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 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4Al + 3O2==2Al2O3。

(Fe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Mg和Al形成的氧化膜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加热铝箔的现象和解释是什么?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现象解释:(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铝与空气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 铝的两性体现在哪里?

(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2Al+6H+=2Al3++3H2↑))

③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反应可以看成两步进行:

所以在这个反应中Al做还原剂,H2O水做氧化剂。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金属。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金属。

④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⑤ 铝热反应:(了解就行)

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规律和步骤是什么?

(1)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横(量)相当,竖(单位)相同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①根据题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③对应计量系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要求的量用n(B)或设未知数x、y等代表)

④根据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6. 金属镁的性质有哪些?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是什么?

反应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钠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①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

②碱性氧化物有哪些性质?

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2NaOH,★

Na2O属于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③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试管壁发烫,溶液(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这两个反应是典型的歧化反应。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供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

可做漂白剂(强氧化性漂白),呼吸面具或潜艇中的供氧剂。

①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为白色细小晶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结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碳酸钠与酸反应之所以缓慢是因为:

Na2CO3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应用:利用能否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来来鉴别Na2CO3与NaHCO3

NaHCO3能与所有可溶碱反应生成碳酸正盐和水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结论: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则分解。即: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稳定。

所以利用它们对热的稳定性来鉴别它们。

b、固体加热c、氢氧化钠溶液

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洗涤剂,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有胃溃疡时不能用)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反应较剧烈的是NaHCO3

★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了解就行)

注意: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四)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2.焰色反应的概念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2)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反映的是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发射一定波长的光而产生各种颜色。

(3)钠的焰色是黄色,钾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焰色是紫色。

①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稀盐酸洗涤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相同;

②用铂丝蘸取待测碳酸钠溶液放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③用盐酸洗净铂丝,在外焰上灼烧至火焰无色后,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5)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碱金属、以及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的色彩。

3.铝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①物理性质:Al2O3是一种白色难熔的固体(熔点高(2054℃),沸点2980℃),可作耐火材料,不溶于水。

②我们常见到的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是在宝石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的表现。如红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氧化铝(天然产物称作刚玉),刚玉氧化铝的天然晶体,硬度大小仅次于金刚石、金刚砂(SiC),工业生产中的矿石刚玉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③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但不与弱碱氨水(NH3·H2O)反应。

Al2O3是工业冶炼铝的原料,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电解时,难熔化,因此铝的冶炼直到1886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Na3AlF6),使氧化铝的熔点降至1000度左右,铝的冶炼才快速发展起来,铝及其合金才被广泛的应用。2Al2O34Al + 3O2↑

(2)氢氧化铝(Al(OH)3) ——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有哪些?

①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水溶液中新生成的氢氧化铝呈胶状,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②用途: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色素吸附剂等。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

③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氨水(NH3·H2O)与铝盐反应

现象: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a、不稳定性:加热易分解

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但不与弱碱氨水(NH3·H2O)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

①NaAlO2与盐酸的反应

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已达净水目的。

四)铝的冶炼(了解就行)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工业生产的流程: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氢氧化铝→氧化铝→铝。

(五)铝的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迅速风靡建筑业。也是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料。

② 实验: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溶解。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现象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有沉淀,且不溶解。

⑤ 实验: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有沉定,后溶解。

B、向稀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先无沉淀,后有沉淀且不溶解。






  4.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胶体)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会迅速被氧化为Fe3O4。

  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用于制红色油漆,涂料。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a、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氧化亚铁,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

  d、均能被CO还原成Fe

  Fe(OH)3的制备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2的制备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3)铁盐和亚铁盐是如何让鉴别的?

  Fe2+、Fe3+常用的检验方法

  ①Fe3+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3+的溶液呈棕黄色

  ②Fe2+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加KSCN溶液 加氯水

  Fe2+→ 无现象→ 血红色溶液

  ③小结:Fe2+和Fe3+的鉴别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Cu被腐蚀溶液变蓝绿色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结构和物质间转变进行探究,并找出其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是自然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实验学科、生活气息很浓的学科、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在化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切忌将化学抽象化,像哲学一样。

        自然界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化学家或化学工作者的眼中,它们都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如果像人一生中能结交一大堆真正的朋友、认识一大堆人一样,真正搞懂一种物质,了解一大类物质,你就可以成为化学专家了。因而学习化学,首先要在符号与实物形象之间建立顺畅的联系。如氯化钠(NaCl),有的人眼中仅是四个字母,两个大写两个小写。读作“naiceiel”。但在优秀学生眼中这不是四个字母,而是一堆正六面体形的固体,它味咸、易溶、可电解。。。。。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化学观。一种抽象化,一种实物化。谁能最终学好化学,是不难知道的。

        因而对于化学,对绝大部分来说起点低、入门易。但如果不注意学科特点,将一系列物质学习过后,思想思维就会出现极大的混乱,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纠缠不清,因而每考每败,这就是化学学习中知易行难的原因。

        学习每一种物质,就如同认识一个人,光记着其名字是不够的。你必须和这个人有很长的相处时间,才能记住它们的音容相貌,理解它的性格与特点,知道它的优缺点与长短处。如果你是它的领导,你能知道它适合什么岗位,有多大本事,你才能对他们指挥自如,考试战争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化学学得好才能当领导。

        对于每一个要学习的物质,尽量要看一看实物,体会它的颜色、状态。。。。。对于学生实验,要尽量动手,体会它性质的与众不同之处,哪怕对于再寻常不过的物质如水也要能对其性质品头论足。同时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体会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物质学多了,容易糊涂,特别是有些双胞胎、三胞胎物质,也要能尽量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因而我们学习化学,就不再是一堆英文字母。而必须是一系列形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物质转化。例如电解氯化钠,就应该想到钠离子得电子生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属钠,氯离子失去电子成了黄绿色的氯气瓢出来了,等等。

        要经常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在大脑中梳理所学过的一切。让他们站好队,分好类。每个物质都能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写上一句二句概括性的话。这样化学的形象化有了,化学也就学活了。

        高中化学不单是化学,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都要求自主先入。因为高中课程内容多、深度足,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不能言传。因而还指望像小学、初中一样,老师手把手的教、老师一题一题的讲解,学生尽管不懂,也能依样画符,似乎初中都很容易学懂。两个学生中考成绩如果都是80分。但这80分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的,一个80分货真价实,是真正弄懂了知识的体现,而另一个80分则是通货膨胀,没有彻底弄懂知识,只是对知识的死记和对老师解题的机械模仿的话。进入高中后,成绩自然分化的很厉害。

        所以进入高中后,有自学习惯的要坚持,有自学能力的要发挥。没有的则必须培养、必须挖掘,必须养成。做事情、想问题要超前,一段时间后大家都会了解老师的教学套路,。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提前学习的意思。但很多同学预习是扫描式、像读小说、看电影。一节内容5分钟就搞定了。遇到稍微恼火的地方就跳过或放弃了,心想反正老师还要讲。这其实不叫预习,就是一种扫描。没有收效,没动一点脑筋,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丝毫得不到提高的。

        预习就是要通过走在老师前面、想在老师前面、学在别人前面,要拿出一个架式,要拿出笔来,勾画出重点;要拿出草稿本,进行演算,然后将课本习题认真做一做,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

        这样别人是在上新课,对你而言则就是复习课了。下课后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课本。解题速度加快,腾出时间进行新的一轮复习与预习。有的同学一天到晚总是在被动吸收知识,被动应付作业。整天头不洗,饭不吃,忙乱不堪,疲惫不堪,但考试下来,总是很不令人满意。便却给自己安慰说:我已尽力了,我就这个能力了,人家头脑就是聪明啊,否法定了自己,长了别人的志气,对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

        不少人听新课听得浑头昏脑,飞机坐了一节又一节,最后才不得不翻书,从头自学。为什么就不能超前一点,先自学后再听课呢,这样也不至于天天坐飞机。有人总是一厢热情的认为:上课一边听,一边看书,节约时间,效益超强,结果没有几个人能如愿。

        要懂得与总结,要懂得调整思路、方法。总之一切皆要主动,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被老师操控、推动,但要与老师的教学思路、进度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合力达到最大效率。

        学习上要动自己的脑子、流自己的汗。不要搞任何人,也不要指望谁来督促你,逼迫你,我们要成为自己学习上的主人,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更不要成为别人学习上的陪同者、旁观者、听众或是看客。

        要加强培养自己独立解题的习惯,高考是独立答卷而不是商量、合作考试的。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开讨论,无论有无必要都要问别人,似乎很是谦虚好学,实则是偷懒或是借机拉呱开小差。把自己的脑袋闲置起来,借别人脑袋解题,训练聪明了别人的同时,却颓废弄笨了自己,真是得不偿失啊。

        有问题不问,不是好事,有问题就问,更不是好事。你要确认经过自己的努力后依然不能解决的才能问。哪儿不懂就问哪儿。别一张口:这个题我做不来;给我讲一下这个题。

        有的人,手里拿着英汉词典问别人某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或直接问周围的同学:氢的原子量是多少。这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借题发挥了。

        初中升高中时,两个人的化学成绩成绩基本相同,然而上高中不出一个月,就会发现差距迅速拉大。很多学生家长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将原因找到到学校、班级乃至班主任、老师身上。总觉得是不是学校管理有问题、老师教学有问题。

        这是一个常识。看似相同的入学成绩,但所包含的内涵不一样。一个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化学知识,他的化学成绩哪怕再低一点也无妨,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个,即便成绩稍高一些,但他化学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只是照搬照抄老师的解题模式,虽然成绩上去了,但已无发展空间。正如举重比赛,当重量级别很低时,大家都能轻松举起来。便有人已会出了百分之九十的力量,而有人只付出了百分之六十的力量。但观众看不出来。因而重量级别一提升,成绩就分化了。

        因而化学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要承认现实,正视现实,丢掉幻想(总想着自己初中还比谁谁好)、踏踏实实的立足现实成绩,提升力量,改进方法,不知不觉中(弱小力量的成长总是如此)自己的潜力得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开发,很可能就会超越了自己初中的同学。

        但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很困难,还伴随有苦痛啊。切记不能轻易言放弃,更不能等待,千万不可寄希望于老师将百分之百的关心、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自己身上。也许你初中就是过份依赖老师,才导致自己的大脑萎缩。人的大脑是越用越聪明的。人和动物之区别在于此。动物出生到死亡,它的智力、智慧基本没有增长。而人年纪越大,虽腿脚不再灵活,但智慧却在不断增长。在动物界都是年轻的充当领袖,而在人类,领袖人物都是大龄的。

        但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你不勤奋,你不积极动脑,你不努力总结经验,你也许和动物一样,从生到死,智力智慧都会是几乎保持不变。专家说,人与人的智商相差无几。这非常正确,但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却是相差深远。这是后天积累形成的。现在虽然已是高中,人生已过了十几年,然而离死亡之年尚早。不要等、不要靠,三年就能见成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尽量适应老师的讲授方法。如果大部分学生有意见,老师要调整讲课方法,调整讲课节奏与速度等。而如果为个别学生不习惯、不适应,能要求老师调整吗?譬如,如果你听不懂贝多芬、莫扎特等的音乐时,你能要求修改曲子吗?所以只有不断的去适应老师,才能不耽搁自己。有些同学因为转学、调班、分科等原因,一时适应不了新老师。因而就很有理由的放弃努力。等待某一天换老师了,等待某一天老师来适应自己了。结果什么都没有等来,等来的倒是自己的高考落榜。

        为什么有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依然是一名教书匠,而却有的教师成为了当地名师、全国名师;为什么有的学生补习了一年又一年成绩不升反降。教与学实际上都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动脑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只有不断的思考、总结,才能有大的收获和提升。

        据说爱因斯坦问他的学生:昨天上午你干什么?看书。昨天下午你干什么?看书。昨天晚上昵?还是再看书。这样的回答或许会令许多老师满意。但老爱却说:那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勤奋的人。但他的勤奋仅仅体现在成天看书、看书、看书、写书吗?那他可能仅是一个书呆子而已。老爱年轻时并没有那么好的研究条件,工作(别的事情,我记得好像是一个什么办事员)的事、家庭的烦恼、还要带小孩。可他有一颗爱思考的大脑。他把等车、等人、走走路等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但并不是看书,而是思考,思考自己心中早已设定好的议题或课题。这就是脑力劳动的特点。可以不受外界条件干扰而进行。有的人睡觉的时候都在思考、都在进行创造,最后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绩。

        数学有什么难的、化学有什么可怕的。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你是仅仅将这个问题停留在纸上,或是放在大脑皮层上直到解决为止。当你做完一套试题后你该干什么?等老师批改,还是等老师评讲。你不要把老师的训练想的太有智慧了(太有才了)。真正的办法是什么?自己批改!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思考!

        把做正确的而思路也正确的题目进行强化固定,把做正确的但是蒙对的题目总结出规律与方法。把做错误的试题的依据、正确答案、反思自己在知识点、思考方法上的缺陷找出来()并总结出规律与方法,这才算完成了你的作业。

        有的人说我做题慢,这样的话就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得百分之百完成吗?答案是不一定,老师布置的作业又不是针对你一个人布置的。因为有的老题布置的作业很多,关键是有多少是有效的,多少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把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都做完的话,你还有时间思考吗?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时候是可以打折的!但一定注意,对于做做过了的题目,就要像种下了一颗树苗一样一定要细心呵护,要种一颗成活一颗。这就要求做作业要有完备的过程链。做→批→思→改→提高;没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无效劳动、无效作业。

        反思分为头脑反思和书面反思两种。有些题仅仅在头脑中反思一下还不够,必须在纸面上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反思。特别是带计算的试题。这就要求有一个专门的本子,每周记一些你的思考轨迹,一边反思与回顾。

        老师的作用也许不比从前了。从前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样的观点已经落后了。连韩愈老前辈在同样的中都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思想交流、学术交流关系。老师只有一桶水,但他可以从众多学生哪儿换得十桶水、八桶水。因而学生多、点子多,积累起来也许是老师的受益更多。老师的作业,是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互相进步,老师有好的思想方法,学生可以吸收;学生有好的创意,老师也要汲取。老师还可综合全班更多人的智慧,让大家分享、互享、共享。这是一种多么新型的师生关系,多么高效的教学关系,学生老师都是教学的主体,没有知识的灌输、没有居高临下的训斥。

        当教师要讲评习题、作业、试卷时,你要想一想,我准备好了吗?我能拿什么与同学、老师交流,这样才是现行的真正的教学理念。

        很多人一做题,不由自主的东拉西扯,不是找不到草稿纸,就是钢笔没有墨水。做题时还有一搭没一搭的同左邻右舍拉呱。或教室里有什么动静,注意力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样子做题,状态不投入,思维力度、深度达不到,能做出来吗,做不出来了;能做对的,要出错。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就是这个意思。要将作业严肃认真的对待,就像考试一样,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独立完成。

        作业考试化还要杜绝第二种形式,做一题对一题的答案。确保每个题都要做对。对于中途出现了拦路虎,他可以花十分钟,二十分钟去攻一个选择题而不克,这样做题不讲究策略,或者说没有谋略。长期这样,对考试不适应,老觉得考试时间不够用。所以笔者建议要做到:当天的作业全部完成后,再自我批改;或做满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后再自我批改。至少也要做到选择题与填空题分别作完后再自我批改,这样形成一种学习的紧张感、效率感。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相关文章:

}

一、初中化学24个易混淆知识点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 2 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9.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中文名字,与金属铅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现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减慢反应速率,需要负催化剂(重水)。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罚,叫做负激励。

11.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水一样的银,与银不搭界。

12.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非常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13.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根据酸碱性的定义: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一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14.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 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 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毫升。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16.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当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18.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19.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 114 种元素、几百种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 2 ,半径1.15A)。二者的比较示意图如下。

20.明明KClO 3 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 3 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21.明明书上写着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又说硝酸铵也是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正确。但是,铵根离子和钠离子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构上,铵根离子和钠离子都是一价的阳离子,都含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很多盐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铵根离子看成是金属离子。铵盐例如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等都算作是盐。

2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溶液是否饱和,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针对特定的溶质,不可再溶解了为饱和溶液。因此,食盐水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即使食盐和硝酸钾都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碳酸钠……等等。

23.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还是纯净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虽然都只含同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两种物质,因此不符合纯净物的定义。

23.明明说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可是CO、SiC、碳酸盐等等还算是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一般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反应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含碳的简单分子(CO、CO 2 、SiC、碳酸盐等等),或者受热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烧,参加化学反应都很快,副反应很少,所以不像有机物,就算无机物了。

24.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

如果5克溶质A 在95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来还有其他溶质,A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 A溶质和水存在、溶解后没有气体生成并放出的时候,A的质量分数就是5%。

(下面的说法都有错,错误部分已经被划出来)

1.氧气可以 燃烧,具有 可燃性

2.物质跟 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3.氮气占空气78%,故 100g空气中氮气的质量为78g。

4.我们吸入的气体是 氧气,呼出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5.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有 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红磷或白磷燃烧时生成大量 白雾

7.催化剂 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8.灭火的方法之一是 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9.在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只有 二氧化锰才能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10.冰水共存物是 混合物,因为冰和水是 两种不同的物质。

11.含一种元素的物质 一定是单质。

12.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分子 一定比原子大。

13.物质的膨胀现象说明, 分子的体积可以变大

14.任何原子核 含有质子和中子。

1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 On

1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 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17.水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8.所谓硬水就是 硬度大的水。

19.矿泉水是 纯净物,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20.某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 只显一种化合价

21.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2.agA物质跟bgB物质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为 (a+b)g。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24.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 烟雾

25.二氧化碳能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6.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可推知瓶中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27.可用 硫酸溶液清洗附有碳酸钙的玻璃仪器。

29. 任何化学式的书写,正价部分(元素或原子团)一定写前面,负价则放在后头。

3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故在H 2 O 2 中氧元素 也显-2价

31.涂改液中含有有毒成分二氯甲烷(CH 2 Cl 2 ),它是由 多种原子构成的

32.合金一定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熔合而成的。

33.溶液都是 无色透明的液体。

34. 任何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35.A溶液的体积为V1L,B溶液的体积为V2L,互溶后体积为 (V1+V2)L

36.降温之后, 任何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37.浓溶液 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都是不饱和溶液。

38.ag某物质溶于(100-a)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39.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 (如氢氧化铜)一定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 一定变红色。

42.复合肥就是 多种肥料混和而成的, 一定是混合物。

43.碘酒中溶质是碘, 溶剂是酒

44.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微粒一定处于稳定结构, 且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5.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如: 2Fe+6HCl=2FeCl 3 +3H 2 ↑

47.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 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8.盐一定含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49.酸(碱)液就是 酸(碱)性溶液

50.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CuSO 4 + H 2 O = CuO↓+H 2 SO 4

51.干燥氧气可以选择浓的 氢氧化钠溶液

52.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 NaCO 3 。

三、历次考试得分率较低题集

1.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4.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

①洁净的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高锰酸钾 ④铜 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 ⑦液氧 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6.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_____。

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 。

8.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9.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10.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4分)

(1)水是由_____聚集而成的;

(2)氧分子是由_____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_____结合而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_____构成的。

1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12.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往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长颈漏斗下端的出口必须_____,原因是_____ 。

五、第九单元测试(溶液)

13.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14.在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16.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17.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8.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19.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

20.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21.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A.温度 B.溶剂质量 C.溶剂种类 D.溶质种类

22.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2的质量( )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C.煅烧的多 D.无法判断

23.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填物质名称)_______,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24.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____,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_____。

25.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亮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气体E有剧毒。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26.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 3 溶液中加入3g KNO 3 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

27.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28.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

29.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 3 、Na 2 CO 3 、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30.为了防止小包装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放入干燥剂是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苏打粉 D.无水硫酸铜

3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 3 、Na 2 SO 4 、BaCl 2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32.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按以下化学反应选择合适的反应物质,各举一例,要求有铁参加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无色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_____

33.小明同学想测定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4g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再往试管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当加入到7.3g稀盐酸时,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分析他是凭借什么现象判断反应恰好进行完全:_____;

根据他的数据,请你计算出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

34.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B.牛奶中添加氧化钙以补充钙质

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

3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 )

36.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区分

B.各取少量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各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分别加入石灰水

38.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39.(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四、期末考试:11. B,12. 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初三化学中常见的三角转换,氧三角、碳三角、盐三角…

最全初中化学简答题题库,化学考试简答题都出自这里!

初中化学50道基础题,包含80%的考试知识点

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学霸都惊呼“太全了”!

文章|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侵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