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今天都没在线,发过去的抖音信息怎么会显示已读呢?

编辑导语: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将至,各大电商品牌都在筹备着七夕节营销活动。本文作者分享了七夕节公众号活动的策划方法,从海报设计到活动思路都有具体的分析,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3年疫情,各行各业都在魔幻又艰难的心态下煎熬着。

疫情刚出现时,直播带货无疑是最火热、最赚钱的项目。可是,薇娅、李佳琦们,从红极一时到现如今的销声匿迹,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

现如今,七夕将至,各大电商品牌,心态大都变稳了,弯道超车、爆款营销的思路慢慢收了起来,把原来只有在直播间的优惠活动,悄悄给放到了店铺主页、自播间,聚划算、百亿补贴里,就像是轮回一般,意识到了把流量和带货能力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回归初心,自谋出路。

毕竟这年头,网红、明星、大主播再厉害,也不可能长久依赖,都不如练好自己基本功来得更实在、长久。

回归到公众号运营。早些年疯狂获取流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即便不是因为疫情,也会有其他新的问题出现,浪潮不会永远存在,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不确定才是运营人每天要面对的“常态”,沉淀下来唯一行之有效的运营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内容创作能力和流量获取能力。

内容创作需要大量的输入、学习和时间的积淀,是个慢功夫,只要付出,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

而流量获取能力,是可以运用技巧来快速实现的。

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出现在运营圈里,到现在7年过去了,但凡懂运营的人,要说涨粉什么方式最好,毫无例外,都会建议你试下裂变活动。

让粉丝在你的公众号里生成一张带头像昵称的专属海报图,好友通过其专属海报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绑定为上下级关系。以此类推,拉新人数达标,可收到公众号自动推送的奖品链接。

一张海报图+一份礼品,就可以作为活动的杠杆,撬动粉丝帮你自主拉新,层层裂变,涨粉效率可想而知。

七夕将至,作为一个年轻人的节日,全网都充斥着分享、送礼的氛围,天然的节日热点绝对算是个绝佳的活动契机了。

那么公众号七夕节的裂变活动具体应该怎么做?接下来从海报设计到活动思路,手把手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操作流程,不管你是什么行业类型的账号,都能找到是适配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的运营团队有专业设计最好,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可以到一些第三方设计网站上找素材,图片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创可贴、稿定设计等。

当然,图片本身除了精美高级以外,也别忽视了图片的内容本身。

把海报图给设计精美,只能打及格分,但把海报内容给打磨精准,才是真正能帮你实现活动效果加乘的关键。

确保一定要能戳中用户的痛点,代入一下用户思维,最好是用户看到之后,立刻就有冲动想要去转发分享的。

从我自己做裂变活动的经验来看,一张能戳中用户痛点的海报图离不开以下这三点:

  1. 有名人头像或发言,增加活动信任度。

拆解开来看,其实并不难。把这些元素用恰到好处地放在海报图上,精美的同时又能突出重点就行了。

活动方案要结合活动礼品和活动门槛来设计。

简单来讲就是,粉丝要想获得该礼品,需要拉新多少人。

活动门槛设计的原则就是:跟奖品的市面价格保持一致。

比如30元的奖品可设置为拉新30人;50元的奖品可设置为拉新50人。

如果你们的活动预算不足,可以适当把这个门槛调高一些;同理,如果你们的活动预算充足,想要拉新效果最大化,也可以把这个门槛调低一些。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活动方案怎么做?给大家4个思路,可以照搬操作的那种。



本文由 @硅星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推流都会选择线上流量的推广,但也有很多传统行业门店等仍需要用线下流量来进行推广。本文作者分享了线下流量推广的具体方式等,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线下门店客流低,怎么给门店带来更多的客流直接关系到门店生存。

很多传统行业门店没有多余的精力和预算去做短视频、小红书等专业平台运营,如:二手车检测、录课室出租、大型机械器材等行业,新媒体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高;

今天就分享一下我是如何0成本给线下门店1天引300多人,而且做成之后不需要去刻意维护就能长期引流的方法。

本推广方法比较经典老派的,引流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推广本地化服务效果非常明显,大家举一反三,能用到的地方很多;

注:不要找任何的平台代发,平台代发主要原因是效果稳定,平台会定期删除内容,价格虽然不贵,但浪费时间。

曝光引流最重要一点就是效果持久,花最少经历的经历,达到持续性的引流效果;如发布一篇文案,能持续几年不断的给我带来流量。

具备上述效果的平台选择标准:

  • 第一标准:平台内容能被搜索引擎收录,收录时间短,当天/隔天收录最佳;
  • 第二标准:平台稳定性高,权重高,能轻松上搜索引擎自然排名;
  • 第三标准:平台一定要任何行业能通用,付费免费都行;

1)自媒体平台:知乎、小红书、搜狐号、企鹅号、百度百家、B站;

知乎、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这三个平台效果最佳,知乎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权重高,收录快,排名稳,有大模块搜索展示特权;百度百家是百度自家产品,排名和稳定效果不用多说;搜狐国内老派新闻自媒体第一梯队的,与网易企鹅等新闻平台相比稳定性要好的多。

2)B2B平台:顺企网、中国供应商网、黄页88、马可波罗;

目前国内B2B平台收录稳定性高排名好只剩这几个,如今B2B信息发布平台已经走向落寞,但愿往后有好的发展。

3)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百姓网;

58同城效果较好,推广本地服务引流效果不错,排名非常稳;

4)搜索引擎自家平台:百度知道;

上面这些平台都是本人经过多个项目测试,平台的排名收录都比较稳定;能发布的内容平台有很多,但是能达到稳定效果的很少;

编辑导语:近年来,中国潮玩一度走出国门,在海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篇文章中作者针对潮玩在海外爆火一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潮玩市场的现状。推荐对潮玩感兴趣的用户阅读。

近年来一度通过网络走红的中国潮玩在近期火出国门,从沙雕的妖娆花、复读鸭,到魔性的跳舞仙人掌、莲花生日灯以及盲盒手办等,这些被国人带飞的潮玩被持续输出并走红海外。

而就在今年6月,被称为“国内潮玩第一股”的泡泡玛特以快闪店的形式首次进军美国线下市场,紧接着在7月2日,泡泡玛特首家海外旗舰店在韩国首尔开业,不少外国人开始排起长队购买……

近日,一条关于中国潮玩的合集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视频中,此前已在抖音爆火的电动仙人掌、复读鸭、妖娆花、泡泡机在跟网友疯狂互动,莲花生日灯让韩国网友叹为观止,各种国产整蛊玩具更成为了各国家长逗孩子神器。

当中国玩具让海外网友变身创意鬼才和表情包大户,当外国人为购买泡泡玛特等盲盒手办大排长龙,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潮玩目前在海外有多火?其走红到底掌握了哪些流量密码?本期,文化产业评论带你一探究竟。

去年,“跳舞仙人掌”先后在抖音和海外版抖音TikTok上走红,在埃及更一跃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玩具。

据外媒报道,在短短一周内,“跳舞仙人掌”在埃及的价格暴涨150%,其中带有USB接口、能进行充电续航的智能款在埃及市场的售价在300~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400~4000元)之间,不可充电的普通款售价也要在135~165英镑(约合人民币1080~1320元)之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在海外卖出高价的玩具在中国国内,不同配置的款型售价也大都只在30~60元之间,从国内到国外,价格可谓翻了至少30倍。

△“跳舞仙人掌”在淘宝上的售价区间为30~60元

这款不仅会扭会唱会学说话,还会跟着音乐节奏左右摇摆的魔性玩具,对喜欢新奇有趣事物的年轻人而言,其吸引力和传播性毋庸置疑。

相比起跳舞仙人掌这类通过海外社交平台意外走红的网红玩具,从线上线下有组织地去布局市场的盲盒手办企业就显得更有策略和规模。

在国内,盲盒、手办一类的玩具如今已占据潮玩的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有着“国内潮玩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POP MART。

从2010年11月在北京开业的国内第一家门店,到2020年9月在韩国首尔开业的海外首家直营店,并于同年12月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泡泡玛特只花了十年;期间从2018年起,泡泡玛特连续四年斩获天猫“双十一”潮玩行业销售量榜单第一名。

本文由 @文化产业评论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品牌或商家需要做好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复购率,即将用户或客户当作资产,才可能支持后续的持续增长。那么,如何理解运营过程中的“资产思维”?本文作者便做了对应解读,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产思维关注的是客户的质量、满意度、持续购买的价值;而韭菜思维,只关注一次性利益,关注如何把眼前利益最大化,所以它不会重视对客户的维护、运营、关心。只有拥有「资产思维」,才能打造良性增长,持久地赚钱。

一、把客户当资产的时代来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客户资产,字面意思就是「把客户当资产」。

可为什么要把客户当资产,怎么样才叫把客户当资产?也许你还真回答不上来。

以前,只是说说而已,至于是否把客户当资产,没有人查,也没影响企业赚钱。

不过今天,我要提醒所有老板们,把客户当资产的时代来临了,不仅要懂,还要学会做,不然你真的难以生存下去了。

把客户视作「资产」对待,它是一种类比,是一种认知态度,也是真实的经营行为,我把它称为「资产思维」

二、什么是「资产思维」?

所谓资产思维,就是我们在获取客户、维护客户的时候要用心,保证质量,追求长远价值,所以要精准筛选,悉心维护。

就好比买一套房子来投资,一定要事先认真挑选,看看房型和风水好不好,地段和交通好不好,评估未来增值空间大不大。买完后还会定期维护保养,也不轻易租给乱七八糟的人,破坏房子,影响房子未来的卖价。

与「资产思维」相对应的,就是「韭菜思维」,就是把客户当韭菜,割一次,再找下一波,每次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样的企业永远在花钱找新的韭菜地。

因为抱着一次性生意的念头,不关心二次购买,所以也不会主动关心和维护老客户,有这些钱还不如多打点广告,再割点新韭菜。

所以,资产思维关注的是客户的质量,满意度,持续购买的价值;而韭菜思维,只关注一次性利益,关注如何把眼前利益最大化,所以它不会重视对客户的维护、运营、关心。

但是今天市场环境大变了,流量红利结束了,企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这个存量市场有什么特点呢?

三、用「资产思维」打造良性循环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获取客户的成本更高了,甚至搞得你得亏钱。

举个例子,有A,B两家卖坚果的企业,在流量红利时代,还有很多小白用户,没吃过坚果,A、B两家企业相安无事,都在抢小白市场,快速增长。

现在小白市场没了,A企业每抢一个新用户,都是从B那里得来。这个时候抢客户成本就贵了,客户明明在B那里购买,你要吸引他到你的门店,是不是要给客户让利?可能是补贴20块钱,可能是发10块钱红包,这些都是营销成本。

这个时候,B也不傻啊,它补贴30,发15块钱的红包。A一看情况不对,又花1000万请明星代言,然后投1000万广告,结果这些都是营销成本,都在牺牲企业利润,年底亏了,最后入不敷出倒闭。

而B企业呢,学乖了,眼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它开始一方面跟A抢客户,另一方面勒紧裤腰带,组织秘密小分队,维护老客户,通过微信群发福利,分享知识,陪聊;节假日发送祝福、优惠券关心问候老客户;对年消费达到1000块钱的客户,升级为VIP,享受专属客服,会员价等等特权。

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很多老客户就留下了,不仅自己买的多,还推荐身边朋友来买。因此,B省掉了高昂的获客费,还免费得到宣传,它省下来的营销费就是利润,可以更新设备,升级产品和服务体验,打品牌。这样一来,A陷入了恶性循环,B进入良性循环,差距越来越大,最终称为行业一哥。

四、「资产思维」才能长久地赚钱

通过A、B两家企业的案例就能看到,「韭菜思维」永远只想花钱抢用户,懒得维护客户,导致客户缺乏忠诚度,没有归属感,每个客户只会贡献一次销售,不持续,很有限。

而「资产思维」,会在前期重视客户选择,挑选,再后期,重视客户的培育,维护,目的是留住他们,让他们形成二次消费,三次消费,甚至终身消费(会员制),并且还鼓励分享裂变。每个客户产生的销售价值都是逐年递增的,企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所以,「资产思维」关注的是客户的质量、满意度和持续消费的价值

高质量的客户就像买到好地段的房子,是会自动不断升值的。

拥有「资产思维」的企业,才会长久,且会赚钱。

作者: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由@晏涛三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B端产品的业务通常会涉及到多个角色,需要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分工协作和及时沟通。信息架构图和泳道图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以促进业务的完成,本文作者介绍了有关信息架构图和泳道图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当思考某个产品时,尤其B端产品涉及多个角色,这意味着存在大量跨部门和跨团队的协作沟通,而这些都可能造成处理漏洞、效率低下和重复的风险,也会增加成本。

这时各类图的运用就能帮助解决此类问题,如:信息架构图、泳道图、流程图等。

定义:指对某一特定内容里的信息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安排等一系列有机处理的想法。

信息架构图是产品的骨架,它能直接看到产品模块/功能等信息。

首次画信息架构图都会误以为是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而已,殊不知画信息架构挺考验一个产品人的能力。

Tip1:画信息架构秉承方法论MECE原则

以某行政业务为例:如差旅功能分在角色模块也行,属于人的类目,分在事的模块也行,因为也属于事的类目。

分类不清晰的产品会给使用者造成认知模糊,每次找某个东西都会不清楚到底去哪里找。这样极大的降低了操作效率。

此外,一款分类不清晰的产品,后续迭代,耗费的成本更高。如增加某个新功能,加在哪里?怎么加?这个新功能和以前的功能是否兼容?

从产品中拿某个功能去看,大家能快速知道放到哪个模块里,大抵就是正确的。

如:大家用微信,如果日常要缴一个水电费,大家第一直觉是微信里“我”的模块。不太可能是微信里的“发现”的模块。

有效的进行功能分类,相互独立,且符合用户的认知。

在产品初期,很大程度上就规避了风险,尤其一些迭代几轮后的产品,想再做一些改动很难,因为碍于开发成本太高。这或许是很多公司明知道产品不好,但又很无奈的原因之一 。

一种反映流程中人与人或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的图表,

这种绘图方法能够快速而轻松地绘制和追踪流程,可以展示出一个商业过程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为那个过程负责的功能板块(比如说部门)。泳道图专注于价值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展示每个价值活动的责任。

编辑导语:随着消费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产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发展浪潮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作者分享了当下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新方式,讲述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关联等,一起来看看吧。

无疑,一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发展浪潮正在上演。在这样一场全新的浪潮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互联网玩家回归产业的热潮。不再一味地做大自身的平台,不再一味地获取流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如何与产业产生深度地融合,如何找到去平台化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成为衡量玩家们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成败的关键所在。

以往,玩家们是以流量思维行产业互联网发展之道的,它们试图通过对产业端进行赋能和改造,再一次实现收割B端流量的目的。事实证明,同C端流量的规模相比,B端流量算不上庞大。因此,如果简单地套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怪圈之中。

找到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方式,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彻底跳出流量的陷阱,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可以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否则,产业互联网将始终处于消费互联网的牢笼与枷锁之下,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弥合线上与线上的鸿沟

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以线上和线下为代表的两大「经济体」的形成。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以线上「经济体」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能。这是我们看到的诸多互联网平台之所以会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熟,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集中到线上平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线上玩家们在信息对接上开始表现出越来越低效的一面。于是,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业已掌握了丰富流量的玩家们,开始借助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对流量进行收割。曾经,以信息对接为取胜的线上「经济体」们开始走向了另一面。

以大数据杀熟、资本无序竞争为代表的线上「经济体」的商业模式,开始将线上和线下带到了对立的境地里,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线上「经济体」的发展繁荣是以线下「经济体」的凋敝为代价的。欲要改变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必然需要改变这样一种以线上繁荣,线下凋敝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通过弥合线上和线下的鸿沟来获得新的发展。

笔者认为,无论是线上「经济体」而言,还是线下「经济体」来说,它们都是有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的问题,而不是厚此薄彼的问题。当我们找到了发挥线上和线下「经济体」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我们才算是找到了实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径。

另外,当数字经济时代来临,线上「经济体」和线下「经济体」不再是两个互不干涉的存在,不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存在。线上和线下之间是可以融合的,线上和线下是可以联通的。找到线上和线下融合与联通的方式和方法,并且真正让线上和线下真正融为一体,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真正进入到自身发展周期的关键所在。

二、抛开平台与中心的牵绊

产业互联网时代,不是一个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时代,而是一个以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为主导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下,我们再去用平台和中心的逻辑行产业互联网之实,势必会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

欲要找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我们必然需要抛弃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再去审视以往我们所看到的以赋能和改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依然是以流量收割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跳出平台和中心的怪圈。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投身其中,却始终都没有找到破解产业互联网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放弃消费互联网时代以构建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真正化有形为无形,深入到产业发展的末端,助力产业的新发展,才是保证产业互联网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按照这样一种逻辑,我们可以断定的是,但凡是那些可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一定是与产业深度结合,与产业融为一体的玩家。

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头部的互联网玩家都在将新技术的布局看成是新的发展突破口的关键所在。相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流于表面,新技术,特别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导的新技术,更多地侧重的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对产业的深度改造。

当这样一种发展持续,平台和中心将不再重要,因为玩家们的发力点早已不再平台和中心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到了行业的末端,深入到了行业的骨髓。从这个角度来看,摆脱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摆脱对于平台和中心的牵绊。

三、实现虚拟与实体的融合

如果我们将消费互联网时代看成是一个虚拟与实体分离的时代的话,那么,产业互联网时代,则是一个虚拟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我们将会看到的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鸿沟的消弭,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壁垒的不再。因此,如果我们要找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模式的话,实现虚拟与实体的融合,实现虚拟经济的实体化,实体经济的虚拟化,无疑是一个主要方面。

所谓的虚拟经济的实体化,更多地讲究的是,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深度赋能,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目前很多的互联网玩家正在做的。有人将其称之为「反哺」实体经济,他们认为,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时候,虚拟经济的玩家们业已获得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他们需要「反哺」实体经济,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对此,笔者并不这么认为。所谓的「反哺」实体经济,更多地代表的是,消费互联网时代,虚拟经济获得了实体经济的滋养,而从本质上来看,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虚拟经济更多地为实体经济带来了消费方式、营销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并以此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用虚拟经济「反哺」实体经济来诠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全面的。

同用「反哺」来定义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经济的实体化不同,笔者更加愿意用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元素、生产等环节进行深度改造来诠释它。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虚拟经济将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平台和中心,而是成为新经济的一份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限也不再清晰,而是变得更加模糊。

所谓的实体经济的虚拟化,更多地代表的是由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内在元素、流程和环节的深度变革。它更多地呈现出来的是,实体经济所发生的一场深度而又全面的变革。经历了这样一场变革之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才能被深度改变,而不再像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仅仅只是进行末端的营销和运营上的改变,而前段的生产和制造却并未发生太多改变。

当我们实现了虚拟经济的实体化,实体经济的虚拟化,特别是当找到了虚拟经济有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我们才能真正跳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发展阶段。以此为开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才能真正来临。

不可否认的是,一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发展浪潮正在上演。然而,我们却在这样一场新浪潮之下,无时无刻不再看到消费互联网的身影。很显然,这样的产业互联网,依然还是在消费互联网的阴影里徘徊的。长此以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势必会陷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怪圈里。

找到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特别是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到属于自己的时区。当线上和线下的鸿沟不再,当平台和中心的壁垒不再,当虚拟与实体的高墙被推倒,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或许才能真正来临。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随着电商的演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抓牢最核心的价值用户以便提高订单的转化和客单价。大家开始在用户的身上下功夫,为用户提供更深度的服务体系,这就是用户体系。一个好的用户体系能够为平台创造长期的盈利渠道。这篇文章作者对用户体系进行了拆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在说用户体系之前我们要先讲下用户构成。原则上用户分为普通会员和付费会员,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包含的关系,即付费会员群体是普通会员群体的一部分,这里我们统称用户。用户管理则是对个人在平台上所属信息及资产进行管理,所以处理个人信息的展示,用户管理主要功能也是账户管理。一般平台会使用两种形式管理普通会员和付费会员之间的关系。

第一种是搭建用户的成长体系,通过各种行为晋升,也可以通过购买付费会员加速会员等级的升级来享受更多权益。这种方案进一步的是付费会员也会安排独立的等级和权益来进一步增加用户的粘性。

另一种则是付费会员和普通会员相对独立。普通会员本身没有过多特殊权益,通过购买付费会员享受会员权益。付费会员体系更多是通过周期计费的方式进行结算,比如月卡。

了解了用户的基本构成,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下用户资产的核心管理功能:账户。

账户管理顾明思议是对用户的账户相关行为进行管理,核心的主要是对用户的资产和信息进行管理。首先我们看下资产管理,按照资产的种类划分为如下几类:

  • 现金账户:即账户余额,记录用户账户
  • 积分账户:记录用户积分的变化情况
  • 贷记账户:记录用户贷款的借还情况
  • 红包账户:记录用户拥有红包的使用情况
  • 代金券账户:记录用户拥有红包的使用情况

所有的资产流动都是对于账户的操作,而进出的记录就是叫做流水。外部系统根据业务场景发生消费用户资产的行为,该行为会已流水的方式记录下来提交给账户体系,账户进行结算后入账并更新用户资产。

这里讲的都属于交易场景的范畴,这也是账户核心功能之一。我们以现金账户交易流程为例拆分成多个场景来看下都有哪些子流程。其他的流程也同该流程类似。

  • 账户充值:现金转入,由客户自发或者系统为对应账户进行充值行为。
  • 账户转账:一般用于银行账户或者商家账户的管理,即账户与账户间的资金流转。
  • 账户提现:现金转出,即将资金转入其他第三方账户。
  • 账户消费:根据消费流水单据(如订单支付流水等)通过收银台或者相关系统进行消费。这里的订单支付一般指使用余额,其他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不会更新当前电商平台的账户资产。
  • 账户退款:即提现和消费的逆向交易,一般是原路退回账户。
  • 资金冻结/解冻:对账户资金进行管控,冻结资金不可自主使用。解冻后恢复使用。
  • 账户结账:特殊交易,针对有账单的交易,如滴滴司机结算、返现或者月卡按月支付。会将账单金额入到或者划出余额。

其中消费、充值、提现、退款、冻结是最常用的功能场景,我们来看下系统间的流转过程。

账户消费:一般是通过订单支付完成消费过程。主要涉及的系统包括相关业务系统(如用户端下单)、交易系统(计算支付金额和方式)、支付系统(完成支付过程)、账户系统(完成余额的消费)。业务系统根据业务场景发起消费请求。交易系统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余额支付,支付系统生成对应交易的支付流水并和账户进行交互。账户按照要求和规则进行扣减,扣减完毕后告知状态并由支付和交易系统更新单据状态。

账户充值:账户充值也是通过业务系统触发的,一般是通过个人中心的充值页面进行。按照流程先生成对应的业务单据后提交给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单据流水的生成,账户系统根据交易系统提供的单据按照规则进行增加余额的操作,完成后通知上游系统变更过状态。

账户提现:账户提现同账户充值流程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在提现时要冻结账户余额增加,避免错账。等待和银企交互完成后再释放账户余额。对接银企的部分需要按照业务系统申请的银行进行数据通信。

账户退款:将账户消费的金额进行退款操作。所退款项一般按照原路返回的原则退回用户的账户内。流程上同提现和消费互为逆向流程,在账户处理环节由减少余额改为增加余额。

账户冻结/解冻:按照一定的要求冻结用户账户内的金额,一般会由风控发起。冻结后的金额无法使用、提现。而解冻过程为冻结的逆向过程,解冻后的资金会返回账户进行使用。

上述解冻过程中我们看到出现冻结账户的概念,这里我们来讲解下账户系统内部的基本组成结构。

  • 客户:即代表一个客户的实体,拥有管控其下所有账户的权利和资金归属。用户的实体一般意义上只有一个对应账户,在后续讲解的商家部分则可能出现对应多个账户的情况。
  • 账户:指对外进行业务行为的最小颗粒单位,账户承担着所有对外业务的处理和接洽,将接到的业务按照情况分配给不同的子账户。上文提到的现金账户、红包账户等也是属于账户层的范畴。
  • 子账户:处理业务的原子层,负责承载实际业务的处理。按照功能会分为不同的子账户类型。

所有账户体系的内部流转也是遵循三个结构由大到小进行识别处理并最终完成所有的操作输出结果。具体如下图:

子账户按照用途分类分为:

  • 可用账户:日常可用现金余额,日常的消费交易主要是对可用账户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充值存入的金额需要存放在。
  • 返现账户:将返还给用户或者商家的资金存入当前账户。在消费时有限使用返现账户,余额为0时在使用可用账户进行扣减。
  • 冻结账户:用于存放冻结资金的账户,所有被冻结的资金都需要先转入该子账户。
  • 透支账户:用于存放用户贷款资金的账户,贷款或者透支消费的金额需要存放在该子账户。

账户是进行所有资产处理的“账本”,合理的账户体系便于用户和平台进行资产的处理和交易。看完了用户核心的账户功能,我们来讲下会员的构成。

会员指平台上使用的用户,他们享受一定权益。其中也包括付费用户即特殊权益的会员。下面我们来讲下会员体系的构成,会员的核心三要素主要包括:成长体系、权益、收费模式。我们以QQ的会员体系为例看下整个用户流转的过程。

腾讯的会员体系通过加强用户体验和功能服务来引发用户的欲望爆发,从而增加购买付费会员的几率和收益。高频的用户会在使用过程中粘性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进一步的使用服务和体验通过购买付费会员来达到最终的目的。而普通会员等级和付费会员等级作为两套并行的体系允许用户可以在获得高级会员资格后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总结来说用户通过使用获取成长,成长过程中会员权益和付费会员权益会刺激用户消费,消费后获得更好的服务将会延续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用户再次消费的几率。在生态链中成长、权益、消费需要形成一个闭环,这也是会员体系设计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点。

我们首先看下成长体系,作为会员核心的功能成长体系设计的好坏决定用户使用感观是否可以持续有节奏的提升。成长体系是在行业中常用的一种用户管理及运营方案,常见的如积分、成长值、虚拟币、会员等级等,一般是为满足企业的商业利益和用户的功能需求服务。其主要意义如下:

  • 行为引导和规范:通过利益激励规范付出和收获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确保用户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一。
  • 提高忠诚度和粘度:等级成长中的资源付出会产生情感的沉淀,间接产生忠诚度的提高,有一定的竞争壁垒作用。
  • 优化服务和资源的使用:根据等级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和资源,可确保优质资源或增值服务被高价值用户所使用。
  • 奖励和优惠:根据贡献获取到相关的奖励和优惠。
  • 优越感和特权:使优质用户获得优越感体现社会地位和获取特权。

成长体系主要是通过成长值累加的方式来提供等级变化,成长值的设定通常是伴随消费的附加产物,比如积分、消费金额、使用天数等。界定的标准一般是刺激消费或者使用,当然平台属性不同使用的成长值也有所区别。比如社交平台比较关心用户留存,所以通过使用天数累加成长。

而电商平台关注订单转化,所以通过消费金额或者积分等订单附加产物累加成长。我们列举几家典型会员体系看下成长值的设定区别。

此外为保证用户可以持续不断产生消费行为或活跃,对于成长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按照固定周期比如每年,对于成长值会进行相应的扣减,扣减后如果未能达到当前级别所需成长值则会出现掉级行为。

成长体系除了获得成长值可以升级享受更多权益服务外,还会产生虚拟货币。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使用行为(比如电商的订单消费、社交软件的浏览签到等)获取一定的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可以进行兑换相应的服务或者红包用于消费。一般电商平台会使用积分作为虚拟货币,将消费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1:3000)换算成积分存入用户的账户中,每家的积分叫法各异(比如京东的京豆、淘宝的淘金币)但原理是相同的。

虚拟货币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属于资金的一种,但币值较低。在实际消费场景中需要考虑到几个特点:获取渠道、有效期和风控。

获取虚拟货币的渠道和方法也是围绕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和订单转化出发的。由于现在社交场景和电商消费场景的区分边界日渐模糊,很多场景下都是融合两种属性进行,所以社交的签到、分享、做任务等方式获取虚拟货币也成为电商平台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电商的常规获取渠道主要是订单消费按照金额比例进行转化。

既然是货币就具备金融属性,那对于金融风控就需要在设计会员体系之初把控好这个问题。风控的手段主要是控制渠道获取的货币数量和次数,以及控制积分商城兑换的数量和次数。对于一次性兑换大批量商品的情况需要按照时间、用户、限次等维度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套现的风险。

另一方面低币值属性且考虑到设定兑换商品的成本原因兑换商品价值往往较小或兑换比例较高,用户的虚拟货币经常出现长期不使用的情况。

为了处理结账清算的问题所有的虚拟货币都会设定有效期。在固定时期生产的虚拟货币可以使用,超期则自动清结算并从用户账户中清零处理。通常会按自然年或者财年进行结算。

接下来我们讲下会员权益,对应着不同的成长等级会享受不同的会员权益。不论是普通会员等级还是后面我们要说的付费会员等级会员权益的设定逻辑是一致的,即用户消费使用越多权益越大。

会员权益按照价值分为几类:

  • 服务增值权益:提供增值服务,不涉及直接的金额减免。包括但不限于专享人员服务、配送优先、专享套餐专区等
  • 资金抵扣权益:支持抵扣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价格直减、优惠券发放、减免服务费等
  • 虚拟货币权益:提供更高汇率的兑换机制或者支持返现虚拟货币。

其中对用户吸引力最大的是资金抵扣权益,其次是服务增值权益。

普通会员的营收更多是通过虚拟货币的生产和消耗来创造价值。通过不断的消费来生产虚拟货币,然后提供渠道以较低成本消耗货币库存同时促进再消费的行为,这种营收模式多为隐性增收,且消耗周期长不可控。

为保证高价值用户的留存率和消费客单价,现在大多电商平台会增加付费会员的模式。通过提供有别于普通会员的会员权益来增加平台对高价值用户的挽留。

对于付费会员平台会建立独立的体系来运转。营收模式则多以固定周期收费进行资金回笼。付费会员在大多数电商平台被称为VIP会员。VIP会员具备专享价格、VIP专区等福利。

这里面说下针对于成长体系、权益和收费模式中普通会员体系和付费会员体系的差别。

会员体系的增收的方式主要还是针对电商用户相关的核心指标进行操作:留存、复购、会员转化率以及会员贡献率。几个指标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单个指标的增减负责会员体系三要素的变化可以进而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化。

比如用户留存的增加可按照规则增加所拥有的虚拟货币,从而提高复购。微信阅读的时长换货币购买书籍就是这个思路。其他几个指标也可以相互发生化学作用。

四、用户体系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用户体系主要负责为各个系统输出用户相关的基础数据,同时保存由于交易等行为产生的用户资产变化。

用户端会获取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用于展示在个人中心和会员中心内。如果当前用户是付费会员则根据会员的使用情况显示目前所属等级及相应权益,同时可以提供付费升级的渠道。

而在交易环节根据用户情况判断是否使用会员价或拥有会员专享优惠券来对订单进行减免。生成的订单根据情况进行支付,支付环节除第三方支付外也可以通过账户余额进行消费。如果使用余额支付则支付完成后消费金额会从账户余额中扣除。

深挖用户体系的“内涵”才能做到成为最了解用户的人。而用户系统不仅仅是上面介绍的这些内容,包括评论、积分等延伸系统也属于这一体系下。考虑到篇幅问题不在展开累述,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更多好玩的用户玩法。

高晖,微信号公众号:产品老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余年IT经验,互联网老兵。多年电商公司经历,曾参与过B2B/B2C/O2O等多个方向的电商项目,熟悉电商全流程产品线情况。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内容运营是运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运营工作都需要运用到内容运营方面的技能。那么,关于内容运营,你了解多少?作者从内容运营的定位、定调以及基本原则出发,总结如何做内容运营的思路。

运营的所有工作当中内容运营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社交类产品还是电商类产品或者说功能类产品、销售类产品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东西”呈现,而这个“东西”就是内容。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微博呈现的是短平快文字、抖音是短视频、腾讯视频是长视频、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基于文章、知乎呈现的是具备高阶认知内容、小红书以及大众点评则是设置规则让用户创作优质内容。让产品发展起来以及让产品越来越有生命力的基础就是内容运营。

因此从大的方向来说,内容运营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两类,第一类是自己创造内容、第二类是设置规则的同时引导用户产出内容。而开始这项工作的前提则是定位和定调。

关于定位分为总体定位以及内容定位两个层面,总体定位是老板以及管理者应该进行的工作,进行市场调研以及用户画像分析结合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产品并通过一句话进行整体描述;内容运营的定位则是在既定框架下进行长线以及短信的内容持续输出定位。

短线,是尽一切努力促进内容的被消费,比如绞尽脑汁写好一篇搞笑的段子,或者说写一篇产品介绍文章、一篇软文等等。

长线,则是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一种识别度及信任感。比如本人就有三个方面工业经验内容输出,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主要是以文章形式细说运营实操,因为文章有着更多的信息量以及知识体系呈现;而我在抖音平台(抖音号—运营之道)主要就是视频输出,更多是阐述运营工作的方法论;同时我在喜马拉雅平台则是通过音频方式讲述我对于行业运营的整体认知。(喜马拉雅号—聚焦运营)所有的内容输出都是基于运营关键点,并且启动之前做好规划设计,持续相关信息输出,这就是长线内容规划。

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你的目标客户群体,也就是说你基于什么样的人产出内容或者组织其进行有效产出,比如早期的知乎风格偏重“互联网和创业领域的认真严肃、客观中立式”问题探讨,早期的小红书话题聚焦一个方向——香港购物、代购,豆瓣到目前为止风格还是“文青小清新聚集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有UCG模式,但有专人审核,如果投递的文章不符合其内容定位要求,就会被拒绝。

因此内容定位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你是谁?你的目的客户是谁?他们喜欢看什么的问题!因为在如今这个浩如烟海的海洋信息世界里只有高度聚焦在一点信息点上再进行高质量的内容创作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个关于调性,关于调性实际上我们必须给自己内容找到显著的不同以及差异所在。根据用户的不同特质给出更能产生影响力的内容输出。所谓的调性就是平台信息传递给人呈现的整体感觉,这个感觉是内容、页面布局、整体风格的集中呈现。对比上述两个页面同样的小米空调在拼多多和京东第一页的画面,就很容易区分其不同调性。

拼多多的更加紧凑、文字内容较多,更多强调价格属性、京东页面则首先展示核心功能点,表达的是该产品和同类产品区别点是什么?

定位和定调都是做内容运营的基础前提,如果想要把“调性”落到实处,需要从内容背后提炼出来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动作去支撑起这些标签。

比如知乎就是硬核知识体系的一个平台,其定位语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调性就体现再标签细节中。

其导航页做的是非常简单,首页是每个产品都有的,除此之外就是学习、会员以及发现、等你来答四个分页面点击按钮,所有的信息都展示其硬核知识平台调性。

本文由 @徐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导语:各大厂都在向“元宇宙”进军,字节除“派对岛”之外,还有几款同样有趣的新品,本文就从背景、产品介绍等方面推荐了这几款新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尽管关于元宇宙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代社交产品”的讨论,始终未能得出统一结论,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大家探索元宇宙的热情,不论大厂、还是中小企业。

半年过去,随着创业者的继续探索,笔者近期又在国内和海外市场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元宇宙尝试,尽管多数依然处于相对早期甚至半成品状态,但确实也为元宇宙进一步向前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期元宇宙新品合辑筛选了 6 款 2020 年以后上线的元宇宙概念社交 App,3 款主要面向国内用户、余下面向海外用户,由于篇幅原因,本篇元宇宙新品仅介绍其中3款。这些 App 均在现有的模式基础上做出一定升级或创新,希望能为大家向前探索带来一些帮助。

一、「FateU」:“送人头”式社交方法?Dating、游戏与社交

「FateU」是坤元理想于 2020 年 8 月推出的一款面向国内用户的元宇宙概念产品,「FateU」官方将产品定义为社交元宇宙。

与普通社交产品相比,「FateU」确实具备虚拟形象、沉浸体验等元宇宙产品应该具备的基础特点,但似乎又无法从传统社交模式中完全剥离出来。

目前「FateU」有首页、消息、发现以及个人主页等 4 个一级 Tab,创建 Avatar、虚拟社交等几乎所有的虚拟使用场景都集中在首页。「FateU」的虚拟形象风格与啫喱等产品类似,走 Q 萌风格。「FateU」的虚拟形象创建基本可以分成面部和服装两个类别。

在捏脸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发型、脸型、眼型、鼻子、唇形、眉毛等 6 个部分,但官方尚未上传眉毛素材;而服饰选择,包括上衣、裤子、鞋、帽子和袜子,但后两者同样没有提供任何素材。从短期来看,「FateU」提供的捏脸服务在同类竞品中并没有明显竞争力,但这也并不意味着,「FateU」的 Avatar 毫无特色。

首先,与多数产品在“用户完成性别选择时就已经注定了 Avatar 的性别”有所不同,「FateU」支持用户随时更改 Avatar 的性别并进行捏脸改造,这一点对于希望在网络世界开始完全不同人生的用户很友好。

其次,「FateU」鼓励用户“捏脸送人”。用户完全可以像给自己捏脸一样打造一个全新的 Avatar 形象,并赠送给好友,对方只需要扫 Avatar 图片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完成一键换装。除了是一种有趣的交互模式,也是一种不错的增长营销模式。

目前,「FateU」提供了“超级英雄”、“夏日派对岛”以及“Club 处 CP”等 3 个虚拟场景。

超级英雄,引用了《鱿鱼游戏》中的游戏关卡,每局游戏 10 人一组,用户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渡过重重关卡到达终点并获得最终的胜利。许是因为用户体量较小的原因,笔者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多次尝试,均未能成功匹配成功,永远是 1 等 9…

夏日派对岛,采用了《女巫来了》、《CSGO》等游戏中的“躲猫猫”玩法,当用户点击变装键后,会变成火烈鸟游泳圈、贝壳等物品,需要在隐藏在海滩的合适位置处,并尽量不让其他用户发现。当然用户也可以成为那个发现其他用户的角色。

“Club 处 CP”,应用如其名,是一个交友场景。当用户点击进该场景后会自动进入一个房间大厅,房间内一定距离内的用户都可以相互交流。可如果用户想要实现更深入的 1v1 交流,则需要坐在酒桌上并等待另外一个用户坐在对面,坐在同一个酒桌的用户自动结成“对子”。用户坐下之后,可以在标签处标记本桌主题,如#蹲个搞笑女、#想要一个声音好听的小哥哥、#收留心碎小宝贝等,方便提高匹配到自己感兴趣用户的效率。

目前,该场景内共有 10 张桌子,可以同时容纳 20 名用户进行 1v1 匹配,「FateU」的场景模式有点像“相亲酒吧”。

而「FateU」的发现版块则又细分出“关注”、“兴趣”、“朋友圈”和“研究所”等 4 个二级 Tab,基本就是朋友圈、信息流和微博话题的模式。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FateU」内开启语音直播。

如前文所言,「FateU」既有传统社交的影子,又有新模式的探索,且两者有强烈割裂感。

另外,「FateU」的会员订阅中还含有“每日 50 次右滑拥有更多机会”等具有明显 Dating 产品常出现的权益,似乎尚未做好新旧更迭的准备。但其将 Dating、互动游戏同社交、虚拟进行结合的尝试还是有趣的。

二、「派对岛」:藏在活动里的虚拟社交+社群

「派对岛」是字节跳动于 2022 年 1 月推出的线上虚拟社区 App,也是字节跳动在元宇宙社交领域的首次尝试,因而作为一款邀请制 App,自产品上线以来在各大社交媒体以及产品讨论社群中,不时就会出现大家接力“求「派对岛」邀请码”的景象。

但此前一直处于内测阶段,直到 6 月初才开始公测、7 月才开始大规模放出邀请码。

鉴于其长达半年的内测期,常出现在游戏产品中,因而笔者原本以为「派对岛」的游戏属性可能会超出社交属性,但字节跳动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最为明显的是「派对岛」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作为 Slogan。

与其他元宇宙概念社交产品类似,在完成性别选择后,用户需要先为自己创建一个 Avatar 形象。

与此前引起热议的缓缓星球和啫喱一样,「派对岛」的虚拟形象也选择走“Q 版萌系风”。目前支持用户自定义选择肤色、发型、发色、眉毛/眼睛/嘴巴形状以及上装、下装和鞋子,整体来看自定义空间相对有限,留给用户的选择并不是很多。鉴于字节以往的效率和研发能力,想来此前的半年「派对岛」并没有将研发重心放在Avatar搭建上。

「派对岛」有“小岛、活动、日历和我的” 4 个一级 Tab,目前活动版块仅对限定用户开放,单从表面来看,可能会觉得「派对岛」有些普通,但实际却在运营活动上暗藏玄机。

目前「派对岛」支持抖音好友、微信好友、QQ 好友、昵称搜索、群添加好友等 5 种添加好友模式,用户的所有好友和群聊都会显示在“小岛”版块。

与普通社交产品在点击用户头像便直接开启会话有所不同,在「派对岛」上,点击好友或群头像则会直接跳转到“虚拟场景”,目前来看虚拟场景最少容纳1人、最多容纳 200 人。用户可以虚拟场景下与其他用户进行文字、语音、表情和动作上的互动,而在虚拟场景的选择下,「派对岛」同样选择了海边场景,主观上为用户营造放松的氛围。

以上,看下来都不会觉得「派对岛」与其他同类产品,在设定和体验上有什么明显差别,但实际上「派对岛」的“活动”给了用户大有可为的空间。

首先,活动的使用门槛极低,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场景或群聊中预约或发起活动,在活动发起后,该场景下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活动时间内参与其中,比较常规的是聊天、影视作品和直播,影视作品多来自西瓜视频,直播内容多来自抖音直播。丰富的版权资源,帮助字节跳动在早期充盈了「派对岛」的可消费内容。

「派对岛」搭建的便利版私人放映室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喜爱,笔者随机检索用户姓名,发现有不少用户都在双人群聊中参与过影视活动。笔者与一位异地好友,并肩坐在场景内的观影大屏的木凳上看完了《海街日记》,我们上次一起看电影可能还是 2017 年。

但实际上目前「派对岛」热闹的活动多来自官方,目前官方至少有“「派对岛」公园”、“我们都爱看现场”、“「派对岛」兴趣市集”、“「派对岛」放映室”等 4 个人群接近 200 或已经满员的官方运营社群,社区内经常会组织音乐会、电影放映、新歌讨论、街头演出、交友派对等活动,甚至也有歌手选拔赛以及“123 木头人游戏”等趣味活动。

相较于此前社交产品官方社群多用于活动通知、功能介绍和问题解答,「派对岛」官方运营的社群本身就是社交示范。另外,目前「派对岛」也在努力招募活动组织者,希望从创作者侧丰富活动内容,并且创建了派对活动组织者社群,并在群聊场景中滚动循环播放组织者招募 MV。

但许是因为期待过高的原因,在测试期间,笔者并没有觉得在「派对岛」获得很多创新体验,整体来看,与缓缓星球和超级 QQ 秀的体验差别不是很大但也要肯定的是「派对岛」确实尽可能降低了使用门槛,让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用户都能在其中获得好的使用体验。

总之,我们将会持续保持对「派对岛」的关注和追踪。

三、「星壳Shake」:我在手机夜店里蹦迪

「星壳Shake」是时域科技于 2022 年 5 月推出的元宇宙夜店 App。

与其他产品大多选择搭建一个大框架以便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有所不同,从 App 命名、到应用商店介绍、再到应用使用场景,「星壳Shake」意志坚定地将自己定义为元宇宙夜店 App。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小型公司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与其“面面有、面面浅”,不如根据公司所长从一角切入。根据时域科技企查查登记信息介绍,公司在音频赛道持续进行投入,因而选择夜店切入也合乎情理,想来未来也有可能拓展到 LiveHouse、音乐大厅等音乐相关场景。

目前「星壳Shake」在 Avatar 上提供的虚拟形象选择并不多,但足够差异化。

Avatar 提供妆容、发型和服装三个选项,4 个妆面都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夜店妆,明显的美容、形状修饰、亮片;4 种发色分别为紫色、黄色、绿色和橙色均属亮眼彩色;2 套服装走甜酷路线。而且当用户在进行 Avatar 创造时有追光灯打在全身,更是具备氛围。

目前「星壳Shake」仅完成了“星河夜店”一个场景的打造,余下场景显示为“施工中,敬请期待”。而且星河夜店的营业时间也与现实生活类似,仅在每天晚间 19:30-00:20 开放,来早、来晚都无法进入场景。

虽然仅有一个场景,但在「星壳Shake」中并不会觉得无聊。

当用户在规定时间内点击夜店将会直接进入舞池中央,Avatar 会跟着音乐节奏自由摇摆,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长按功能键完成动作转换。根据笔者有限的蹦迪经验,已然觉得十分丰富,举哑铃式、招财猫式、司机倒车、Swagger 等常规以及普通/进阶动作均有覆盖,而且客观客观来讲Avatar比我跳得协调一万点。也有用户在场景内发起“开火车”邀约,但由于当时已经深夜、人数过少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除了姿势,场景内的舞曲也在不停变化,而且场景内的灯光背景也会随之一起更换,说实话这舞美灯光一般的夜店甚至 LiveHouse 都很难达到,这可能和「星壳Shake」选择了 Unity 引擎开发有关,总之整个过程的沉浸感蛮不错,如果能赶上官方活动,一起体验万人野迪应该会更有趣,推荐大家亲自下载体验。

虽然以上三款产品都主要面向国内用户,但显然产品逻辑、落地场景都有明显不同。这也是目前元宇宙赛道的一个魅力所在,没有人能真正讲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也就意味着元宇宙的未来形态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定义。

目前来看,「FateU」的元宇宙社交靠游戏和 Dating 驱动、「派对岛」靠活动和运营驱动、「星壳Shake 」靠 DJ 和蹦迪驱动,但不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技术和运营,而具备才艺或组织能力的创作者也是目前国内元宇宙开发者们吸引和争抢的主要对象,未来“组织者工会”说不定会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尽管这听起来不够元宇宙。

作家辛童,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B端产品这两年增长的速度有目共睹,产品丰富性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同一个领域出现多个竞争者,这就很考验运营的获客能力了。本文作者作为B端运营,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自微信服务号从新消息提醒变“小红点”后,身边的B端运营,尤其是干新媒体的小伙伴们哀嚎不断。

过去服务号的强提醒能提高不少文章打开率,冲冲流量,如今一改版,阅读量猛然下滑,对流量获取本就难的B端运营来说无疑槽糕透了。

不过B端运营也别气馁,能玩的还有很多,放开去尝试,总能找到强于服务号且适合你们行业的流量渠道。

接下来,简单分享近段时间来的一些感悟,大多是个人观点,希望能给B端运营们提供一些工作帮助和思考方向,欢迎大伙在留言区参与讨论,共同成长!

一、面对客户:不妨多一点点诚意

本来这块内容计划放在最后一段,当成闲扯,却回忆起几件印象深刻的事,不由摘到前面,展开聊聊。

背景是传统建筑行业,我们是SaaS系统服务商,某天被安排和销售去拜访一个客户,本以为只是简单介绍产品走个流程,没想到却被上了一课。

不知是否巧合,竟撞上了竞品团队也来推介产品。

正所谓同行相见,分外眼红,两家销售为抢到单都拼了,讲解产品时一个比一个卖力。

说实话,两家产品差不多,功能相似,不存在较大产品上的优势;两家的销售也足够专业,不存在现场讲解上的差距,但在这场战斗中,对方却赢了。

这让我们的销售很不服气,也令团队其他人很不解,究竟败在那?

后来才探知到,原来竞品拜访客户,无论客户大小,无论结果成不成,都会带上一个小礼品,不贵重,可能就是茶叶或笔记本,在拜访期间会赠送给客户。

输得不怨!这是第一想法。

不是说输在客户收了礼,也不是说输在同行有心机,而是输在面对客户时缺少了一点诚意。

要知道我们公司其实也有礼品,但多数是留着活动用或维护大客户关系准备的,一般去普通客户都抱着我们是互联网企业,不搞这些虚的,要用产品和服务征服这类客户。

这个想法本身并没错,在互联网行业,优秀的产品或服务确实能第一时间打动客户,但来到传统行业后,当客户面前有多个选择后,产品和服务好,有时候也不一定能赢。

市面上产品那么多,功能相似,凭什么选你的?

这种时候,往往对客户多一点点诚意,便足以改变结局。

回过头一想,当时客户肯定知道我们两家是同行,却依旧约在同一时间来介绍产品,他们想看到的或许便是产品之外多出来的那么一点点人情世故”

要知道干B端不是一锤子买卖,企业服务的本质可以说是续费,售前的诚意,将在合作后被再次放大,对续费也是有利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身为B端运营,一定要熟悉你所服务的行业,千万不能抱着你是互联网人才而看不起传统行业,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都有完全不同的标准和规矩。

有诚意加懂行业,是征服B端客户,尤其是传统行业的长胜秘诀之一。

二、获取线索:多线验证,多点耐心

怎么获取更多线索?这个问题相信困扰着很多背负线索指标的B端运营。

常规获取线索的方式有线上推广+线下活动,这里主要想和大伙聊的便是线上推广的那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选免费的还是付费的?

免费渠道如官网、各自媒体平台等,付费的如SEM、软文投放等,这块暂不展开,网上很多汇总文章,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

至于说选哪个,具体得看你有多少预算以及指标任务重不重。

简单来说:免费的见效慢、付费的见效快,有预算想早出成绩就选付费的,没预算或指标压力不大就选免费的慢慢做。

吐槽:企业多给运营一些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别动不动想着零成本公众号涨10W粉,带来几千条线索,这除了会逼疯运营外,基本没啥可能。

至于说公司一毛不拔但指标压力大的,建议你重新找个有预算的公司。

第二个问题:如何正确的争取资源。

领导不怕你来要资源,最怕你拿张预算申请单就问能不能批个几十万来付费推广。

你好歹给个面子,出个具体的推广方案来画画饼,不然除非公司太多钱花不完,不然只会让你出门右转带上门。

当然,也不乏有些高手凭借强大的口才说服领导批了预算,然而在毫无策略的推广下,几十万轻轻松松花完,带来的效果却十分难看,同行一条线索成本1500,你直接搞到2500一条,从ROI来说是极失败的。

一个可落地且有说服力的推广策略就极为重要了。

这里推荐一个常见的做法:分渠道小成本测试。

例如你能申请到一笔10W的预算,计划线上推广一款SAAS产品,你会怎么办?是全部搜哈到SEM上,还是抖音+公众号投放两路开花?

如果你真的盲目去推广,10W的预算弄到线索不难,但线索数量和线索成本则不受控制。

不受控制,对于一个优秀的B端运营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这时就可以尝试分渠道小成本测试的策略,方法很简单,却十分考验耐心:

一是列出你所有想去投放的线上付费渠道。

百度、头条、抖音都可以,反正你要把你所在行业能获线索的线上渠道全列出来。

二是制定一个测试期,拿出一部分预算来测试所选渠道的推广效果。

这里注意在测试前要了解各渠道的基本情况,比如SEM是行业内公认效果最好的,竞争最大,一个关键词出价几十块,你测试期就不能定个几百预算,不然丢进去一点水花看不到,失去测试的意义了。

最好根据渠道性质有一定预算分配比例,做到雨露均沾,至少保证测试期内各渠道都能有一定量数据。

三是根据测试期结果,重新分配剩余的预算。

获客效果好的砸钱冲,效果差的果断放弃,不要浪费太多精力在无用的渠道上。

如此做下来,基本就能说清这笔10W的预算怎么花,推哪些渠道,为什么这么定,测试期的大量真实数据便是你说服领导给你批预算的有力依据。

第三个问题:做了付费的,免费的还做不做?

不做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能白嫖就白嫖。

B端运营别看不起免费渠道,免费的虽然出效果慢,但胜在持久,属于放长线钓大鱼。

做免费的一定要考虑价值点在哪,能给潜在客户带去什么。

例如B端常见的行业白皮书,有些就是企业内部搞的,不花啥钱,但也能凭此获取不少线索。

从业者们需要在信息不流通、不对称的环境下了解一些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这便是行业白皮书给传统行业带来的价值之一。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要考虑的更多,付出的精力也更多,但效果不会差的。

三、数据,数据,数据,看到数据多思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优秀的B端运营总是勤于收集数据、善于整理数据、乐于分析数据。

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赘述,主要还是聊一下数据相关的几个坑,希望B端运营们看到数据后要多思考,别太早给结论,少踩坑。

来源不清就容易导致数据不准确,影响最终分析结果。

比如你在某渠道上投放测试,想根据落地页的填表数据来确定渠道等级,测试期结束后,发现填表量数据不错,便将该渠道定为A级,加大预算,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填表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如测试期。

一经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公司的销售们将该渠道落地页转发给很多潜在客户,才导致测试期的填表量暴涨。

这就是很常见的数据来源不清从而影响分析结果,想避免踩坑,就要在测试时保证数据来源的唯一性,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样本容量不够,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分析结果也缺乏说服力,做了无用功。

以SEM为例,一个关键词出价20,你定个100预算,可能投出来一小时就烧完了,线索数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你就将这个渠道或关键词定为无效,这肯定是不行的。

你至少要保证你的预算能支撑这个关键词能持续投一段时间,才能收集到一定量有分析价值的数据,零星且混乱的数据是对运营工作有干扰的。

数据需要对比才能产生价值,但不正确的对比反而会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进行百度和头条的投放测试,百度你投了白天,花费5000元得到50条线索,头条你投了晚上,花费2000元得到10条线索,然后你根据ROI判断百度比头条更有效。

乍一看好像也没啥问题,毕竟百度单条线索成本100元,头条200元,对比起来确实百度效果更好。

但这样的对比是无效的,因为变量太多,两个渠道投放时间不同,投放花费也不同,产生的数据对比起来肯定也是无意义的。

B端运营想做好确实要多一点点真诚、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思考……。

文中很多内容都没有展开,比如数据如何分析、SEM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等,这些都是单一篇文章很难讲清楚的,还是希望B端运营的小伙伴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多实践,印象才会更深。

最后,还是老话:愿我们始终保持思考,一尘绝骑。

本文由 @三水一点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明已读为什么又变成已送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