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是几本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12:28

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今天(12月25日)上午,由东莞市大学筹建办公室主办、东莞市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承办的——“于山水中成画卷 于山水外为城郭”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设计方案发布会在市民服务中心举行。据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建设第一期工程将于2021年上半年动工。

五大设计理念致力打造国际一流大学校园

港城大(东莞)选址松山湖,属于粤港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一部分,地块面积523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校园分两期进行,第一期预计于2021年上半年动工。

设计单位按照智慧校园、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标准的总体建设要求,以“于山水中成画卷,于山水外为城郭”的设计主题,融合“合一”“智慧”“多元”“传承”“生态”等设计理念,致力呈现出一所独具匠心的国际一流大学校园。

校园两期建设将紧紧合一,在空间氛围和建筑形式上各有侧重,又有所融合,充分展现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

在校园规划纵横交错、校园建筑模数化生长的基础上,校内将集成师生全方位需求,搭建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形成更广更深入的互联,构建线上线下充分联通的智慧校园。

此外校园设计将遵循最佳结构尺寸模数,坚守简单灵活、多元布局的原则,为未来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达到多元校园的建设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港城大(东莞)将延续港城大本部的现有结构,从实用模式和空间情感上能唤醒两处共同的记忆。同时,校园背山面水,将以错落的建筑群、通透的连廊和叠落的庭院,更加衬托出岭南文化的韵味与其千年积淀的传承。

在生态校园方面,校园顺应山势而生,错落有致地形成室外平台及庭院景观,整个校园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师生们真切的感受到和谐且生动的校园生态环境。

立校时开办四大学院 学生规模约6000人

会上透露,港城大(东莞)计划于2023年9月正式立校,未来学生总规模约6000人,涵盖本科生及研究生。2023年立校时,先行开办四大学院,以满足区内对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需求。

在强化智力与人才支撑的同时,港城大(东莞)亦将联结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科研机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以及企业,构建"前沿基础研究 一应用基础研究 一产业技术研究一产业转化”的全融通全链条体系,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转型升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东莞市大学筹建办获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一期项目首栋建筑已顺利封顶,一期项目扩建工程挂网招标。

    7月1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参建单位举行简单封顶仪式,共同见证该校一期项目首栋建筑封顶。据悉,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13.0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9亿元,主要包括教学、行政办公、生活服务、产学研、体育馆等建筑。今年以来,参建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大、雨季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见缝插针,加班加点,全力推动一期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总量的30%,其中首栋建筑生活服务用房已顺利封顶。

    据东莞市大学筹建办介绍,一期项目扩建工程建筑面积约2.0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8亿元。其中,图书馆采用大悬挑钢结构设计,成就了凌空飞扬的建筑形态,与平台设计相结合,完美衔接一、二期,是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标志性建筑。

    据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内,珠三角环线和莞佛高速交叉口东南侧,紧邻莞佛高速松山湖出口。规划为两期,总用地面积约34.9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为30万平方米。

    建成后,未来计划招生规模为6000人,教学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以及评核标准,确保两所学校办学质量一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