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系法学研究生就业方向及前景在新疆就业能拿多少钱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新疆大学政治系。学院设有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三个系和1个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行政管理)。有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和社会工作7个本科专业。目前已形成了学士——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6.7%。在校学生83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5人,本科生666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34人。

学院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31项,厅局级课题24项、校课题45项、横向课题26项;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430余篇。获省部级奖14项;获校级奖60余项。2006年—2013年学院科研经费共计678.51万元。

学院秉承新疆大学政治系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学术立院、人才强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努力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建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新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思想库,为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由原新疆大学经济管理系、经济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和原新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四家单位重组整合而成,于2001年9月正式成立。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2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在读博士1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优秀专家2人。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已基本涵盖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主干专业,管理学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4个专业,经济学专业涵盖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3个专业。目前本科生招生规模年均280-340人,在校本科生总规模为1437人。“十一·五”以来全院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平均85%以上。博士研究生年均招生10-12人,硕士研究生年均招生规模80人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总规模为278人。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1.7%。

毕业生就业方向:党委系统,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私营企业、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管理、营销、贸易以及教学、科研、咨询管理等方面工作。

新疆大学法学专业恢复于1980年7月,同年成立新疆大学法律系,1981年8月开始招收法学普通本科生。法学院现有法学和知识产权2个普通本科专业,1个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国际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民商法学)和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JM)。学院现设有法理学与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事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民商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与环境法学、国际法学、诊所法律教育7个教研室,1个国家级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新疆)培训基地、1个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稳定与地区经济发展法制保障研究基地)及中国与中亚国家比较法、民族宗教与法制建设、地区恐怖主义与犯罪学、西部经济环境与法制建设4个研究中心。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7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33人,具有讲师职称的2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学院现有各类硕士研究生近500人、本科生678余人。

近年来,法学院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民委项目16项、自治区项目8项、横向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10人次。

在实践教学中,法学院已经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市等地区的法院、检察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了8家教学科研合作基地。

毕业生就业方向:政府机关、司法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等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由中文系、中语系、历史系、戏剧影视文学系、阿尔泰学研究所组建而成,是新疆大学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多的文科学院,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民族学三大学科门类,十二个专业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及“211工程”建设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正、副教授7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89人,教授及博士比例为全校最高。全面的专业设置、雄厚的师资力量及领先的学科优势使我院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学、现代文秘、编辑出版发行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教育、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文化等相关单位所需的从事文秘、记者、编辑出版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维吾尔语专业、哈萨克语专业、汉语言专业被自治区列为特殊培养专业,学费全免,为各级政府部门培养双语教学、翻译及其相关工作的高级双语人才。以上专业均享有本硕连读的优惠政策。

历史学专业和民族学专业培养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方向:政府机关、部队、学校、影视与新闻媒体机构、科研单位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编辑、出版、办公室文秘、创作、翻译、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56个人,硕士研究生159 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员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

学院为加强实践教学,积极与新闻传媒业界合作,并邀请业界知名人士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卓越的实践能力。学院先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论坛网新疆频道、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社、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乌鲁木齐市广播电台、普拉纳广告公司、德润广告公司等中央及地方媒体单位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

长期以来学院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科生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广告公司等媒体单位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是隶属于新疆大学的一所疆内创办最早、培养层次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备先进、多学科并存并协调发展、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

外国语学院拥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三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专业硕士(MTI);拥有自治区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3个中心(大学英语教研中心、新疆大学俄语中心、MTI教育中心)。

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 29人,博士(包括在读)20人;硕士生导师14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拥有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俄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经贸俄语)1个。

拥有同声传译室1间,多功能语音室2间,高级情景语音室1间,普通语音室3间,自主学习中心1个,多媒体教室15间。

学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外语专业活动(英、俄、日语角等),特色品牌活动(外语文化周)等。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外事部门、部队、公安、武警、国家安全、大中专院校、新闻传媒、大中型企业及外贸、旅游等行业。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7人、博士导师11人、硕士导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在读本科生820人、硕士173人、博士27人、博士后6人。

学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基础数学”,新疆大学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和“计算数学”,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图论研究中心”,数学物理研究所。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下设数学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微分方程、软件工程、高等数学教研室等七个教学机构,泛函分析、图论及应用、概率统计与金融数学、计算数学、软件工程、微分方程等六个研究机构。学院教学环境和设施优良,资料室各类中外文书籍和期刊储藏量达20万册,实验室有配置较高的计算机300台。

学院近几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50篇。组合数学与图论,微分方程与生物数学,应用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理论与数值解的研究工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业生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在行政、事业、企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建于1962年,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博士(包括在读博士)37人,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77%,现有本科生520人,研究生108人。

学院现有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一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固态光电材料与技术。

学院现有校级科学研究中心两个:新疆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体物理中心及材料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核技术及应用),并拟申报博士点。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中专院校、相关研究院所、邮电通信、航空航天、材料工艺、能源开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电子技术、医疗保健、自动控制、环保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一支基础知识深厚、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70名;教授17人、副教授50人,高级实验师、实验师15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硕士学位3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道德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优秀专家3人,已初步形成合理的科研及教学梯队。

我院为建设西部一流的化学、化工学科群,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物理化学”和“应用化学”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建有“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煤炭转化与化工过程新疆大学重点实验室”和“高分子材料老化与防老化实验室”,设有自治区级“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新疆蓝山屯河有限公司合建自治区级“通用塑料高性能化工程中心”。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工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8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应用化学、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疆大学—四川化工集团国家级实习基地和化学工程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现有本科生1601人,硕士研究生350余人,博士研究生23人;工程硕士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50多人;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办学模式从初期本科为主发展成为目前的本、硕、博一体的办学模式。

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室面积近9446万平米,设备总资产5592万元,设备台套数达4490台件,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3.5万元,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的原则,以理论教学为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本专业特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就业方向:在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建材、教育、科研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加工、过程设计、技术改造、科研、教学等工作。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年由原新疆大学生物系与原新疆工学院轻工系合并组建的理工兼容的综合学院。目前已经形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格局。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物工程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四个系。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点,以及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实验室2004年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8年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98人,硕士研究生206人,博士研究生26人。学院师资队伍雄厚,在职教职员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拥有国家级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1个,天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3人,天山学子讲座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12人,教授18人,副教授34人,讲师2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6.9%以上。

   学院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长期名列全校前茅,本科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深造,也可从事教学及科研、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基因筛选、生物制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工程、食品工艺、食品安全、食品检验、卫生防疫、质量技术监督等各项工作。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新疆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新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设单位之一。学院现设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7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和生态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已建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四级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价值一千余万元的各类本科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建有教育部“西部资源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学院资料室有中外文专业藏书及期刊2万余册。

学院共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具有硕、博学位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的86%以上。现有在校本科生626人、硕士生302人、博士生78人、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人。

学院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在化工、轻工、冶金、医药、石油、能源、海洋、国防等工业企业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是新疆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之一。设有“资源勘查工程系”、“勘查技术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三个教学系,三个本科专业均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同时设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与成矿预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地质与采矿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含3名天山学者、援疆干部),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硕士学位教师24人。现有本科生832名,研究生139名。

2013年我院在研项目共 69 项,共计4212.18万元。立项项目31项,其中自然科学横向20项,共633.08万元,纵向项目 11项,共175.0万元,共计808.08万元。2013年我院申报自然科基金14项,获批2项;组织申报2014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共18项,组织申报“2013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并获批3项,其中2项青年基金,1项教改项目。组织申报“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1项,获批1项面上基金,3项青年基金。申报“2014年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1项;1项基础研究项目和1项技术开发项目列入“201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候选名单”;完成“申报2012年度新疆大学科研成果奖励”28项。以早动手、早准备的服务理念及时到科技厅委托的科技中介机构进行申报“201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中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地下工程、道路、桥梁、铁路、机场、地矿、石油、冶金、化工、建材、煤炭、能源、国防、矿山企业、高等学校及其它科研部门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查、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等科研及工程管理工作。

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科学领域办学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自治区级优秀专家2名。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鉴定成果5项,授权专利20项。

学院拥有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点;拥有2个一级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1个二级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工程硕士点(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拥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6个本科专业。拥有18个专业教学实验室,10个校外实习基地。

毕业生就业方向:通信运营和设备制造行业、金融行业、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国防单位、教育行业、广播电视行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

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创办于1958年,现有教职员工79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师资总人数89.5%;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4名。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点1个,机械工程一级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点1个,建立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完整的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7个教学系,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和2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专业2013年被批准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获批为新疆地区“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第一批本科专业 。

学院拥有1个自治区实验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2个实验中心、3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校级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建有中国一汽、中国一拖集团等11个国内工科实习培训基地。目前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学生1369人。

机械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基础理论和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化工业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交通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将交通工程、交通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材料控制与成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电气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新疆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工科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77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0名、高级实验师6名;2013年有各类在校学生约1200名。学院设有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和热能与动力系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开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均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学院设有完善而先进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办学资源优越。

学院承担新疆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两个子项目建设任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学科均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批准建立、风力发电及并网控制研究团队被列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工业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学院三个学科交叉融合,在新能源、电力、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尤其在风力发电及并网运行领域形成了较为优势的学科方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原新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77年,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新疆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目前是自治区建筑工程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科研力量最为雄厚、实验室规模最大、实验设备最为先进、专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工科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指定同济大学全面对口支援学院。学院下设5个系(土木工程系、交通土建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城市建设系、测绘工程系),7个专业,即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方向)、建筑学、城乡规划、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横跨5个一级学科,其中前4个为自治区人才急需紧缺专业。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1个区级重点学科(培育);1个区级教学团队,2门区级精品课程,1个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天山学者”客座教授2名,新疆大学客座教授5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黄卫院士和王小东院士),教职工114人,有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区级教学名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6人,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69人,研究生导师32人,取得全国注册工程师资格52人次。现有学生近1900人,其中研究生120余人,本科生1700余人,留学生9人。学院在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有国内一流实验室,其建筑面积6130平方米。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仅近三年在国家和省部级竞赛获奖160余人次。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

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有:建筑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物业与房产管理,交通工程管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城乡规划,节能设计,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设计,建筑设施智能设计,给水排水设计,工程测量与土地管理,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以及政府和行业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学院就业率连续多年居于新疆大学前茅,毕业生供不应求,倍受青睐。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始创于1983年,目前设立一个纺织工程硕士点、五个本科专业(即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拥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一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自治区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一个公共艺术教学部。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模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施齐全。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46项。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在现代纺织工程与信息、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装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理论与技能,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工作和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与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展览展示设计、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的专门设计人才。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能从事各类民用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从事各种外部环境设计及景观设计的专门性人才。

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新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1988年开始专科招生,2000年实现全疆第一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招生。新疆大学旅游学院于2004年4月成立,成为全疆本科院校第一个旅游管理专业学院,2003年取得全疆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2010年取得全疆唯一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MTA)。2011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自治区第二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旅游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专业教师19人,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高级职称8人。

本专业学生在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基础平台上,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学习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地理、旅游统计学、旅游企业会计、旅游财务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专业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学院拥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规划与旅游产品开发、导游模拟、餐饮管理、客房模拟等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00万元,并建立有十余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毕业生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科研机构、院校、星级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导游服务、旅游景区(点)管理、会展业、文物保护、涉外旅游管理与服务等旅游服务等。

        新疆大学软件学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地方示范性软件学院,作为新疆大学22个直属学院之一,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专业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7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其中自治区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自治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设有“软件设计与开发”、“移动与互联网开发”、 “嵌入式软件开发”三个专业方向;学院开设俄语言软件工程特色班,通过和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等俄罗斯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为国际市场培养熟练应用俄语的国际化软件人才。

软件工程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均积极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采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迭代体系予以推进,与甲骨文、思科等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IT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研合作,在北京、成都等地创建了实训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 ,目前中心已培育3家公司,业务收入百余万。

建院至今,300余人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被保送和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企业中不乏百度、京东等著名IT企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专业名为对外汉语)2007年开办,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6人。作为新疆大学针对中亚及俄罗斯汉语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国际教育专业实行汉俄双语的培养模式,开设的外语课程为俄语,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俄语双语基础,毕业前需取得俄语公共四级证书(效力等同于英语公共四级)。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俄语言文化类课程、汉语言文化类课程、第二语言教学及设计类课程,俄罗斯中亚语言文化类课程等。

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和经验积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具备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和突出的教学成果。目前教学团队成员共15人,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总数67%,全部任课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012年专业教学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新疆大学种类繁多的专业中已成为办学特色明显,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吸引了众多优质生源。学生就学期间,成绩优异,还可获得赴俄罗斯实习的机会。学院已连续四年派遣优秀学生赴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进行语言文化实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目前,连续三届毕业生毕业率、学位率均为百分之百,就业率均在97%以上。陆续公派赴国外孔子学院做汉语教学志愿者的人数累计达30余人,在中亚及俄罗斯地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毕业生就业方向: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留学生汉语教师等。

}

我工作方面偶尔需要出差,若是不能按时新疆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否会有较大的学习压力?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即并不是要求必须按时新疆在职研究生的每一次课程学习,但是需要考生能够把握相应的学习重点,并且及时做好相应的复习准备工作。没能按时参加的话,则需要考生自己把该方面的内容补全,这样不耽误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

新疆大学研究生专业哲学学费550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费5800、政治学学费5800元,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了收费标准,仅供大家参考。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
学费标准(元/生·年)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学年学费收取标准:法学、英语、俄语、新闻传播学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800元/生·学年;设计学类专业6000元/生·学年;软件工程专业学费9000元/生·学年;文史类其他专业为3100元/生·学年,理工类其他专业为3500元/生·学年。

备注:1、新疆大学与对口支援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在对口支援学校学习期间,执行对口支援学校收费标准。

2、新疆大学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规定,实行学年制收费与学分制收费相结合的收费政策。

国家奖学金金奖励标准:本、专科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硕士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每年3万元。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全国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中央高校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研究生就业方向及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