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做功吗向真空做绝热膨胀,是否做功?

第1周 第一单元 导论

1.1 信号和数字信号随堂测验

1.2 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随堂测验

1、数字系统的可靠性源于数字信号采用0、1两种状态来表示。0和1由电平的高低、脉冲的有无表示,即使受到一定的噪声干扰,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都能很好地识别和恢复0、1。

第1周(第一单元)单元测验

2、数字信号在时间和振幅上都是离散的。

第二单元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2.1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表示随堂测验

2、左边序列就是反因果序列

2.2 序列运算随堂测验

2.3 有限长序列运算随堂测验

2.4 序列分类随堂测验

2.5 典型序列随堂测验

第三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离散时间系统举例随堂测验

2、中值滤波器能有效地滤除随机白噪声。

3.2 离散时间系统的分类随堂测验

1、上抽样器和下抽样器都是时变系统。

3.3 单位脉冲响应、卷积和差分方程随堂测验

1、当输入不同序列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也不同。

2、任何离散系统的输出序列都等于输入序列和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

3.4 稳定性与因果性的时域表示随堂测验

第三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单元测验

第四单元 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4.1 采样的时域分析随堂测验

2、不同频率的连续时间正弦信号经过采样后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离散时间序列

4.2 采样的频域分析及采样定理随堂测验

4.3 模拟信号的恢复随堂测验

7、只有对无限带宽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前才需要抗混叠滤波。

5.1 z变换概述随堂测验

2、DTFT是单位圆上的z变换。

5.2 z变换的收敛域随堂测验

2、不同的时域序列可能有相同的z变换表达式及收敛域

5.3 有理z变换和收敛域随堂测验

2、双边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形状为环状域或空集。

5.4 z变换的性质随堂测验

2、序列发生时移后,z变换的收敛域可能要除去z=0或z=∞。

5.5 逆z变换随堂测验

2、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时,假分式可以先化为整式和真分式的和。

第5周( 第五单元 z变换) 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 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6.1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复习随堂测验

1、借助傅里叶变换并不能使得记录信号的数据量减小

2、傅里叶变换可以帮助把信号处理的任务变换到可以解决的域中

6.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随堂测验

6.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定理随堂测验

第七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和频域分析(1)

7.1 LTI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表示随堂测验

7.2 稳定性和因果性的Z域表示随堂测验

第七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和频域分析(1)单元测验

4、一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如果是因果稳定的,那么它的零极点位置为

6、传递函数表达式能唯一地描述一个系统。

7、设计好的理论上因果稳定的IIR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上实现时一定也是稳定的。

第七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和频域分析(2)

7.3 LTI系统的频域表示——频率响应随堂测验

7.4 频率响应计算的几何解释随堂测验

2、极点距离单位圆越远,它造成的幅度频率响应越平缓。

7.5 LTI离散时间系统中的滤波概念随堂测验

2、为了滤除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可将被干扰的信号通过陷波频率为50Hz的陷波器。

第七单元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和频域分析(2)单元测验

4、输出信号的频谱等于输入信号的频谱乘以频率响应,这个关系只适用于IIR滤波器。

5、传递函数完全由零、极点和增益因子(比例常数)确定,其中零、极点确定了频率响应的形状,增益因子不影响频响的形状。

第八单元 离散傅里叶变换(1)

8.1 离散傅里叶级数(DFS)及性质随堂测验

2、对周期为N的时域序列做DFS,得到周期为( )的频域周期序列。

8.2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性质随堂测验

第八单元 离散傅里叶变换(2)

8.3 圆周移位和圆周卷积随堂测验

8.4 线性卷积,周期卷积和圆周(循环)卷积之间的关系随堂测验

第八单元 离散傅里叶变换单元测验

6、长度为M的序列,其频谱一个周期内的N点采样造成时域序列以N为周期的延拓,频域不失真采样的条件是M大于等于N。

8、将DFT用作频谱分析时,要想提高频率分辨率,可以将时间序列补零,从而增加DFT的点数,达到分辨相近频率分量的目的。

9、将DFS的时域、频域各取主值序列,可构成DFT变换对。

第九单元 快速傅里叶变换

9.1 FFT应用和算法简介随堂测验

9.2 时间抽取基二FFT(DIT)算法随堂测验

9.3 频率抽取基二FFT(DIF)算法随堂测验

1、利用FFT计算IDFT时,最后要求的是时域序列,而不是频域序列。()

9.5 线性卷积的FFT实现随堂测验

第十单元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0.1 设计目标和指标随堂测验

10.2 脉冲响应不变法随堂测验

1、由于频率混叠效应,脉冲响应不变法只适用于设计带限的滤波器。

10.3 双线性变换法随堂测验

10.4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和用于设计低通IIR 数字滤波器随堂测验

1、Butterworth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随着频率的升高单调下降。

10.5 从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数字低通、高通滤波器随堂测验

第十一单元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随堂测验

2、FIR滤波器与IIR滤波器相比较,其优势是FIR滤波器都是线性相位的。

第十二单元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2.1 窗口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随堂测验

12.2 窗函数的影响和选择随堂测验

1、增加窗长的作用是改善最小阻带衰减。

12.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随堂测验

1、频率采样法的截止频率可以控制( )

《数字信号处理》线上期末考试

数字信号处理线上期末考试

56、下列关于窗函数设计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窗函数的旁瓣相对幅度取决于窗函数的形状,与窗函数的长度无关
    C、为减小旁瓣相对幅度而改变窗函数的形状,通常主瓣的宽度会增加
    D、对于长度固定的窗,只要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就可以使主瓣宽度足够窄且旁瓣幅度足够小

71、BIBO稳定系统是指有界输入产生有界输出的系统。

72、用窗函数法设计FIR低通滤波器时,可以通过增加截取长度N来任意改善阻带最小衰减。

73、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不能克服频率混叠效应。

74、因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极点必然在单位圆内。

75、只要找到一个有界的输入,产生有界输出,则表明系统稳定。

76、序列的共轭对称分量的DTFT等于该序列的DTFT的实部。

77、按时间抽取基2FFT 算法的运算量小于按频率抽取基2FFT 算法的运算量。

78、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滤波器不能克服频率混叠效应。

79、序列的傅立叶变换是频率ω的周期函数,周期是2π。

81、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滤波器,模拟角频率转换为数字角频率是线性转换。

82、可以方便地实现线性相位是FIR滤波器较IIR滤波器的一个优点。

83、FIR数字滤波器都具有严格的线性相位。

84、已知某离散时间系统y[n] = x[5n+3],则该系统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85、用双线性变换法进行设计IIR数字滤波器时,预畸并不能消除变换中产生的所有频率点的非线性畸变。

87、一个N点序列的N点DFT为该序列的DTFT在区间[0,π]上的等间隔采样。

88、对于M点的有限长序列,频域采样不失真恢复时域序列的条件是频域采样点数N大于等于M。

90、有些序列的DTFT不存在但z变换存在,所以z变换可视为DTFT的推广。

91、序列的z变换收敛域内既不能包含零点也不能包含极点。

92、有限长序列的收敛域至少是有限z平面(即不含0和无穷点的z平面)

93、不同频率的连续时间正弦信号经过采样后一定得到不同的离散时间正弦序列。

94、由离散时间信号恢复模拟信号的重建滤波器是数字理想低通滤波器。

}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则( ),为什么? A.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A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是自由膨胀,不对外做功,也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所以内能不变,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不变,理想气体向膨胀,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所以正确答案为A.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A对,因为绝热膨胀,没有热量交换,所以温度不变。但是体积增大,密度变大,压强必减小。B,C,D当然不对

}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100%

理想气体向真空做绝热膨胀,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理想气体向真空做绝热膨胀,不对外界做功,不发生热传递,内能不变,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压强减小.

理想气体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无阻碍的向真空环境扩散,达到压强相等时有序扩散结束,不需做功。

气体膨胀 对外界做功 温度降低 由克拉伯龙方程PV=nRT 压强减小

共回答了1390个问题采纳率:1%

W是气体对外做功=FL=PSL 对气体来讲是负的
ΔE是内能变化,一定也是负的,表示减少
内能减少,理想气体温度下降,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单个分子每次撞击容器壁作用力减少
体积膨胀以后,分子密度减少了,所以气体对容器壁压强减少
综上:温度下降,压强减少答案不是这样。。。我也搞不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做功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