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上班了不爱上班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近期,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炒币者”群体再度受到市场的广泛广注。

  所谓“炒币”,从字面上来讲,它被参与者定义为一种“投资、交易”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行为;而从行为动机来讲,它也被赋予了可能实现“一夜暴富”、“阶级跃升”的意义。

  在中国,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并不是一件被鼓励的事,并且承担着扰乱金融秩序的法律风险,以及当事人很大可能会在顷刻之间,面对财富清零、血本无归的至暗时刻。

  踩在灰色地带、隐匿的交易,既高调又低调,是所谓“币圈”人士的一个缩影。10月中旬以来,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里,“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币安全资收购FXT”、“FXT申请破产”等一系列消息,引发了虚拟货币市场剧烈震荡,有人因此狂欢,也有人因此想跳楼。

  他们是谁,如何以及为什么“炒币”?近期,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参与过购买比特币、以太坊、狗狗币等虚拟货币的在校大学生、深圳上班族,以及一名司法行政系统的公务员。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投资”虚拟货币的行为?

  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表示,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2017年初,“火币网”和“币行”等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被监管部门约谈。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并表示将对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再次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11月19日,一位在深圳参与数字经济研究的学者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表示,类似比特币这类“币”在我国不被认为具有货币属性,仅属于加密资产或者数字商品,投资买卖行为不被法律保护,可能会因为违反公序良俗而被视为合同无效,风险自担,但如果涉嫌扰乱金融秩序,还会受到处罚甚至追究刑责。不过,这位学者也认为,购买比特币等这类虚拟货币,也相当于购买一种数字资产。

  今年5月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曾推送一篇《比特币是否具有财产属性?》案例文章称,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受财产权法律规范的调整。不过,目前比特币禁止交易流通,没有市场参考价。

  11月1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透过“司长随笔”在官网透露,香港证监会已发牌给2家虚拟资产交易所,亦向8家虚拟资产基金管理公司发出牌照,并批准两家经纪行在综合账户安排下为其客户进行虚拟资产交易。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研究数码港元,可作为衔接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支柱。

  以下为记者根据受访者自述整理的内容:

  A,在校大学生:坐标郑州,取保候审中

  我老家是义乌的,1999年出生,现在郑州上大学,本科、大四在读。

  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微博、微信里看到很多关于比特币、以太坊的科普内容,算是第一次了解所谓的“币圈”。

  我虽然是学生,很早就在义乌创业做直播,疫情前两年房地产行业好过的时候,跟家里一起做过几个工地的工程,当时身上有大概200万元左右的现金,之前买股票和基金都在亏。

  我认为虚拟货币是有发展前景的,但又不是很懂。一直到2021年4月,我同大学社团的朋友,教我下载、注册了火币网,才真正知道虚拟货币如何交易。当时,我印象中1个比特币的价格大约是6万多美元,1个以太坊的价格大约也是4000多美元。

  最终让我入场的是一款叫做“shib”的虚拟货币,又称“柴犬币”,那时候除了比特币、以太坊,有很多类似这样被视为“山寨币”的虚拟货币。

  我记得很清楚,2021年5月9日,我第一次注册火币网后就充值10万元(人民币),得到15037.59个USDT(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的代币,1USDT=1美元)。然后5月9日-5月11日,我账户的价值从10多万元(人民币)变成70多万元(人民币),这里面有赚的,也有中间自己再充的,总之感觉就是利润很诱人、很心动。

  然后是5月12日晚上,我也记得很清楚,shib的价格一直跌、跌、跌,我是新手不懂就“无脑开合约”、加杠杆,10万、10万的“怼”进去,到凌晨2:00左右我就“爆仓”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韭菜”,看涨、看跌完全凭感觉。后来我妈也给我分析过,说我一开始创业、做事情太顺了。他们以前就担心我会出事,事实上也如他们所料。

  我父母是没有念过书的农民出来做生意,算是运气好,总是踩在中国经济腾飞的点上。义乌大家也知道,早些年遍地开工厂的时候,我父母就在工厂门口卖水果也赚到些钱,2008年的时候,我知道的一晚上就能有三千,这样的收入在那时算不少了。

  后来这些年两次房地产行情,我们家当起了“包工头”。2020年有一段最忙的时候,我们全家包了三个项目,我妈、我爸和我,一人守一个,那年利润接近有300万。同年,我们也买了恒大的房子。说实话,整个人是有点膨胀的。

  2021年5月“爆仓”之后,我心里有点不服,想把钱赚回来,所以我把股票、基金里的钱取出来填进去(买比特币)。之后出现“519”事件,1个比特币的价格从5万多美元跌倒2.8万左右,简直是“瀑布跌”,我感觉都麻了,资金也快见底,但还是在等它反弹上来。

  那时候5万、5万的继续充值,一下午就没了。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无非是从股票账户转到银行卡,再从银行卡里的钱换成USBT。我都快忘了人民币长什么样。

  2021年11月左右,我差不多就开始负债,又不敢给家里讲,找理由从家里借了十多万元还是继续“炒”,但是玩得比较小,一天亏五六千元左右。因为我平时的资金流水比较大,所以网贷平台批给我的额度也高,然后直播公司那边还能赚点钱。后来,我问同学、老师大概又陆陆续续借过小20万元,网贷最多的时候欠了20万,每个月还2万左右。

  2021年12月的时候,我连还网贷也很困难,把自己以前的苹果电脑、手机都卖了,连耳机也卖了。那时候一直亏,却不愿意停,觉得自己慢慢懂技术了,对大盘的分析有自己的想法。2022年春节过年,我已经穷得快吃不起饭了,直播的风口也差不多过去了,相当于完全没什么收入。

  2022年2月份,当时我也想做点什么来钱快,偶然在学校酒吧认识了一群人,他们教我搞“资金盘”(后来才明白涉嫌诈骗、洗钱)。说实话,我也知道开酒吧的可能不是什么好人,但其实也不太真的知道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3月14日,我就进了公安局,在一个小房间里待了一夜。再后来,学校、家里就都知道这个事情了,目前正在取保候审当中。

  其实钱没了,我和爸妈都觉得以后还能挣,我也还年轻,还有机会。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也赌过,输了不少,所以他也能多少理解我的心态。今年7月份开始,房地产有些恢复,我们家的工程又开始做,但我确实整个人的状态确实比较低迷,躺在床上也不想学习,上个月还挂了两科。

  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在上海念研究生,也是义乌人,我想赚100万娶她。说实话,心里其实还是想回本,以后让家里人过好日子。

  现在社会上,大学毕业生985、211都那么“卷”,普通大学生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三、五千。我见过一天几十上百万的入账,见过人家一顿饭花普通人一年的工资,真的很难静下心来上一个月班挣五千块。进入过币圈的人,还是相信神话,我也没有真正离场。

  我爸妈现在对我的期待就是踏踏实实学习,别再折腾了,顺顺利利把学业完成。

  B,月薪24k上班族:坐标深圳,“感觉随时会猝死”

  爱拼才会赢,我是福建漳州人,1994年出生。

  2016年,我从西北一所“双一流”大学毕业,之后在澳门、广州、深圳工作过,涉及的领域包括航空、物流、房地产,入职的都是行业里第一梯队公司,目前税前工资24000元/月。

  第一次知道比特币是2013年左右,还在上大学,当时好像很多比特币论坛上就可以交易,淘宝也可以买。

  2016年,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澳门,在那里看到过比特币的ATM机,一种比特币与美元相互兑换的设备。2017年8月,比特币从年初的1000多美元飙升到8月飙升至4000美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买比特币,觉得去中心化、区块链、虚拟货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到2021年3月,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王福重推荐“狗狗币”。他的言论有争议,鼓励“屌丝”就是要去搏有泡沫的行业,这样才有改变后代的机会。我也不算是有一夜暴富的梦,但是以后想过有品质的生活,靠工资肯定是不可能的。

  我不是个爱花钱的人,2016年-2018年,我月薪1万元左右,但所在的公司基本都提供宿舍、食堂,还发衣服,每个月能存8000元左右。当时觉得,这工作很养老,自己待下去要废,还是决定要闯一闯、拼一拼,人生重要的是体验。2019年,我跳槽到一家上市物流公司,税前工资是16000元左右,年终奖大概有8万元左右。这就是开始“炒币”前的状态,大概也有50万的存款。

  2021年4月,我下载注册了币安,一款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APP。那之前,马斯克在“喊单”(一种金融投资属于,通常指由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公开自己的做单计划。)。第一次我买了3000元的“狗狗币”,一开始玩就加杠杆,最开始加三四倍,后来疯狂的时候加100倍,1%的机会成功也都会想去试试。

  2016年的时候,我就借过网贷,平时有钱的时候也会借网贷,不花、就放着。我喜欢有现金的感觉,我其实很少买东西,就是单纯的喜欢钱。我见过五千块一晚上赚两千万的,亏起来和涨起来都没有底线。我也买过一个(山寨币),一晚上跌99%,第二天又涨了100倍,然后,我就“栽进去了”。

  直到2021年9月,我重仓比特币,2万元、100倍杠杆,赚了20万并且提现了。当时犹豫过要不要继续,没有忍住。10月开始,11月我就一直亏、大亏,基本都是“爆仓”,借网贷、借朋友钱,很快靠当时的工资已经转不动了。

  11月中旬,我就开始找兼职、想换工作,最高峰的时候,存款没了,网贷欠40万,还差朋友10万元,整个人很挫败、屈辱,想过跳楼,遗书都写好了,还拍了照。

  2022年过年的时候,人很疲倦,我没有再“炒币”。父母给了我四十万,帮我清了一些网贷债务,我也换了现在这个新工作,每个月大概还2万元左右的债。一直到今年11月,我都还一直处于还债的状态,一些平台在我还完债之后直接把我的账户注销了,比如支付宝、滴滴。

  10月15日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炒币了,还去广州光孝寺拜佛希望今年能把债还清。但是借钱给我的那个朋友,他的孩子快出生了,我想早点还钱给他,所以又想“搏”一下。

  从10月传马斯克收购推特,11月以来传币安全资收购FXT,以及到FXT申请破产等一系列消息的出现,整个市场都是剧烈震荡。过去半个多月时间,我又赚了一些钱,白天上班、晚上几乎通宵操作,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只睡了10个小时,感觉自己随时会猝死。到11月12日,我招商银行的账户上收入是95万元左右,我把债都还完了,把币安卸载了。

  人生如梦的感觉。最难过的状态算是也已经过去了,但我不敢给家里人说这件事,其实心里很压抑,想找人说话,即使最近“赚钱”的这些天,我也有过当初想跳楼的那种难受感。我依然看好虚拟货币未来的发展,但如果要我说这段经历,我很后悔。

  C,70后公务员:坐标西南地区,关注香港虚拟资产新政策

  我是一名司法行政系统的“70后”基层公务员。我所在的城市,早些年是临近西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小县城,距离省会市中心大概也就65公里,目前普通公务员的年薪大概在5-10万元。

  可能因为离省会城市近,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往省会城市发展,读书、工作,连重要一点的购物行动都去那边,所以小城市的人们普遍生活还挺赶新潮的。

  我开始留意虚拟货币比较早,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主要关注比特币、莱特币,时间是在2014年、2015年前后,当时的价格相比现在的确算是很低,而且国家也没有出台很严格的管理规定。我身边有一些朋友懂“挖矿”,也提示过我风险很大。

  我记得我玩的那段时间,以比特币为例,价格起伏很大、不稳定。2014年左右,我买的时候价格是1个2700美元,2016年好像跌到过1个900多美元,后来涨到1个3、4万美元,然后又跌到1、2万美元。

  2017年、2018年的时候,我也推荐给同部门别的同事买,大部分是下载注册的火币网,我们玩得小,也不加杠杆,基本上都没有买“1个”,而是“零点几个的买”,因为可以买到小数点后八位,几百元就可以买。我想,如果是玩得早的人,应该还是赚了钱的。

  在我们单位,可能因为是我带的头,有些同事传言说我赚了几百万,其实只有几十万。不过,我卖出的时候的确是在高点,当时的价格是接近1个6万美元,而我买入时大概是1个2000多美元,最近的价格应该是1个16000美元左右。

  2021年9月,国家发文对虚拟货币相关交易进行规范化管理,我作为一名公务员肯定也不能再碰这些东西,但我们属于司法系统,可能因此也不自觉一直比较关注这个东西,并且还是很看好它的未来。

  数字货币不像我们的银行账户,一个钱包对应一个账户、一个人,它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查询、调取不了账本,无法追踪。目前,在一些国际交易中存在部分组织不收法定货币,而采用数字货币交易的情况,这就很容易涉嫌洗黑钱。在中国,数字货币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

  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是有关虚拟资产中心在香港发展的政策。关注虚拟货币的都值得看看,这个政策宣言里提到,香港正在加快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同时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我个人认为,香港背靠祖国,是中国中央银行数位货币即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原本就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发展全球虚拟资产中心既是趋势,也有优势。所以,我依然还是很看好虚拟资产的发展前景。

}

我是一名普通的青椒。2011年博士毕业后,我怀揣着教书育人的伟大理想加入了教师队伍。

俗语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到课率低,来的学生低头玩手机,很少有学生认真听我讲课,尽管每次课我都准备了1个星期。

当初我以为自己缺乏教学经验,只有我的课堂才这样。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全国教学名师讲座的培训班。

我记得一个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说,他的课堂到课率不足70%,同时提到某一流大学院士的课堂上也没有几个人。

我这才意识到大学生不爱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爱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本文所指的“不爱学习”表现为旷课、上课不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大学生”指在教育部认可的全日制大学中就读的本科生。

不管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生入学时一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压根儿就不想学习的学生;(2)立志努力学习的学生;(3)不抵触学习的学生。

第一类主要是一些家境比较优越的学生。理想的工作在等着他们,家财万贯,命运根本不需要改变。他们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还有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被家长逼迫进入不理想的学校,对学习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第二类学生就是传说中的学霸。他们大多来自穷苦人家,或者家教较好的家庭。他们有内在的学习动力。上课时,他们总是抢占第一排中间的座位,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课下总缠着老师问这问那。

不管什么课,他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这两类极端的学生学与不学的原因都比较明了。

因此,下文将重点分析第三类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即他们开学时不抵触学习,为什么后来不爱学习了呢?

当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有些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目标。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又非常具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把学习暂时抛到九霄云外,积极加入各种社团,一方面犒劳一下辛苦奋斗的12年,另一方面麻痹一下自己,暂时忘却迷失方向的困惑。

等他们找到了目标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时间学习了,或者拉下的功课太多了,已经无法追上同学的脚步。

这时他们开始破罐子破摔,躲在宿舍里玩游戏,谈个男女朋友,生活逍遥自在。

其余的第三类学生上了一学期以后,他们发现:

(1)有些课很无聊,将来肯定用不上;

(2)有些课很重要,但是老师讲得枯燥乏味;

(3)有些老师上课不点名,期末划重点;

(4)有些老师试卷出得像1+1一样简单。

他们觉得,坐在无聊的课堂里简直在浪费生命。与其坐在课堂里昏昏欲睡,不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既然考试那么简单,期末花几天时间突击一下就能过,甚至还能拿到高分,平时还有必要学习吗?于是,他们开始逃课。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般来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主要根据学校的排名、就业率和毕业率等指标来选择学校。另外,学校的经费和学校领导的乌纱帽也往往与这些指标密切相关。

因此,学校领导便制定了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排名、就业率和毕业率的举措。比如,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在职称评审中提高科研门槛,要求老师控制挂科率,等等。

相应地,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科研。教学本来就是一个良心活,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有些老师开始应付教学工作,至少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提高教学水平。陈旧的PPT、念经似的授课方式自然不会吸引学生进入教室,更不能把他们留在课堂。

在此背景下,为了不让挂科率超标,任课老师只能在期末以各种方式划重点,或者把试题出得无比简单。

另外,教学质量的高低通常是由学生评价的。换句话说,学生可以决定老师的生死。于是,老师不再严格管理学生,甚至以各种方式讨好学生。

上届学生会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下一届学生。这样,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期末考试很容易过,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把大把的青春在课堂上虚度。逃课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实际上,上述原因还是表面的。我认为,现在大学生不爱学习的深层次原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二胎政策实施之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里所有人都围着她或他转,吃喝拉撒和学习都是家长操心,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无法养成。

过去,家里有很多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可以威胁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在家劳动,让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去上学”。

一般情况下,被警告的孩子都会立即开始好好学习,否则将错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没有竞争,家长也就少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当上了大学之后,孩子离开了家长们的监督,学习也就看心情了。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

(2)教育制度。大学扩招后,大多数学生不用像过去那么努力也可以考上大学。进入大学后,这部分扩招前无法上大学的学生会拉低班级的学习水平。

为了降低挂科率,老师只能降低教学难度。当他们大学毕业时,由于大学生太多,找工作比较困难,工资自然也比较低。同时,农民工短缺的新闻时而见诸报端。

这时出现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挣钱多的现象便不足为奇了。于是,人们惊呼“上大学有什么用?”既然上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还有必要好好学习吗?

当计划生育后的一代上大学的时候,学生少了,招不满生源的学校越来越多。于是,它们开始抢夺有限的生源。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无从知晓哪所大学更好。他们只能根据所谓的权威机构发布的学校排名来填报志愿。

于是乎,大学便有了提高排名的强烈动机。进入学校后,学生们很快体验到现实的骨感。比如,不喜欢所选的专业,不喜欢所开的课程。可是,这时他们已经被学校锁定了。

尽管有些学校可以转专业,但能如愿的学生肯定不会太多,否则学校就会乱套。比如,某些专业师资短期内出现严重不匹配的矛盾。

当然,你可以跨学院选课。但是,必修课这一关始终是要面对的。我想没有人喜欢被强迫学习。

(3)外部诱惑太多。玩微信、追影剧、上淘宝和打网游,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使得学生们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些时间翻看那枯燥无味的书本?

俗语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没有人天生爱学习,也没有人天生不爱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不爱学习更多的是由家庭背景、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造成。因此,家长、学校、学生和教师,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联合行动,才能根除这种现象。

至于如何根除,见《供给侧改革:大学生不爱学习的治本之策》和《大学生必须学习的5个理由》。

}

“兵团好人”评选公示启事

根据“兵团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安排,按照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经基层推荐、主办单位联席会议评议等程序,拟发布第一师阿拉尔市胡杨救援队队长罗彦森等17人为2022年第三季度“兵团好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1月9日至11月11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兵团文明办反映。

拟发布第三季度“兵团好人”事迹简介

一、助人为乐类(3人)

1.罗彦森:热心公益的救援队队长

罗彦森,男,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第一师阿拉尔市胡杨救援队队长。自2016年10月参加胡杨救援队以来,他严格遵守胡杨救援队的章程,默默奉献,积极进取,不求回报,积极参加自然灾害救援、火灾救援、沙漠救援、寻找走失人员、打捞溺水人员、社区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学校防溺水宣讲等,累计参加地震救援4次、洪灾救援4次、火灾救援3起、沙漠救援9次,寻找走失或失踪人员100多起,打捞溺水人员20多起,培训宣讲20余场次。曾被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新疆志愿公益救援联盟评为“2018壹基金温暖包公益行动新疆999位公益好人”、被9958应急救援协作平台评为“2018年优秀队长”和“2019年优秀队长”、被壹零壹通用航空集团山东省飞行应急救援总队授予2021年“支援河南省救灾先进个人”、被第一师阿拉尔市志愿者协会授予“最美志愿者”。

急难任务面前不退缩。2018年5月,队友刘中德不幸因车祸离世,罗彦森不辞辛劳,全程护送刘中德回老家叶落归根,使刘中德的家属倍感安慰。2019年8月,阿克苏地区部分县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方发生洪灾。罗彦森在收到阿克苏市应急管理局的救援邀请后,组织16名队员参与救援阿克苏市柳园农场管理委员会祥和村被困群众,经过16个小时紧急转运,救援被困群众200余人。2020年6月,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突发山洪,造成施工桥梁被洪水冲断,2名工人被困。6月7日凌晨,罗彦森带领4名队员,带着充足的装备连夜赶赴1300公里外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终在6月8日上午12时左右成功将2名被困工人救出。2021年7月,河南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后,罗彦森带领16名队员,准备好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救援。到达受灾地区后,他立即与当地汛情指挥部对接,和队员一起辗转新乡、辉县、郑东新区、鹤壁市、浚县等地,转移人员30余人,消杀达80万平米,搬运物资大约70吨。2021年12月,为打捞掉进塔里木河冰窟窿里的一名人员,他和队员一道冒着严寒连续多次展开搜救打捞工作。在罗彦森自己高烧39度、有的队员感冒的情况下,罗彦森依然带着队员们对现场进行搜索,一边求助河南洛阳和湖南长沙的同行,一面动用声呐探测仪、挖掘机、打捞神钩、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搜救,但由于冰面较厚、水域情况复杂、天气寒冷等多重因素,直至2022年初才将这名人员的尸体打捞上岸,给了其家属一个交代。2022年5月15日,有人不慎落入塔里木河。罗彦森得知情况后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塔里木河里有名老人,头部露在外面,正不停地挣扎,随时都可能沉入水中,情况万分危急。罗彦森迅速从自己的车后备箱中拿出潜水服穿上,带着救生衣和绳索奋力游到老人身边,在民警的配合下将落水老人成功救上岸。此外,他和队员还参加过新疆阿克陶、伽师、库车、沙雅等地的地震救援。

平淡生活中显本色。为提高救援水平,以便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作用,他注重学习,先后考取了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证书、应急救援员4级证书、潜水OW和AOW证书、国家一级救生员证书等多个证书。考虑到救援队每次出任务多是队员开自己私家车,他于2019年底拿出5万元购买了一台面包车,供救援队使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罗彦森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参与消杀、物资配送等工作。近年来,他每年还会带着队员,走进一师阿拉尔市的一些学校和小区,宣传防灾减灾、防溺水等知识。

2.陶玉庆:让音乐之光照亮边境团场

陶玉庆,男,汉族,1951年6月生,群众,第九师一六七团退休职工。陶玉庆主动牵头成立团场民间乐队,开办“三点半课堂”,为有音乐爱好的职工群众和学生提供了舞台,活跃了团场文化生活,受得广泛好评。

组建团场乐队,活跃团场文化生活。陶玉庆会演奏多种乐器。2009年,陶玉庆牵头成立了一六七团第一支乐队——红泉社区乐队,由陶玉庆本人担任队长和音乐教师。陶玉庆利用自身所长,义务指导队员们学习笛子、电子琴、二胡、小号、萨克斯等。面对乐队缺少经费等困难,家人和朋友曾多次劝他不要再“瞎忙了”,但是看到队员们渴望的眼神,看到他们努力学习乐器的样子,陶玉庆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多年来,陶玉庆仅在维修乐器和购置乐器配件上,就自掏腰包4万余元。经过多年的发展,乐队队员从开始时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80余人。老队员李广明说:“原来我在家里拉二胡时,都是自己凭着感觉拉,自从进了乐队,陶队长手把手指导我识谱、拉二胡,现在我已经会拉很多曲子了。”学习乐器2年多的张慧琴说:“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我时常感到生活的孤独和无趣,生活没有精神。自从加入乐队后,我每天学习萨克斯,音乐填充了我的生活,现在我吃饭也香了,睡觉也好了,感觉生活也有奔头了。”

开办“三点半课堂”,造福团场学生。九师一六七团离师部40多公里,团部没有专业音乐培训机构,爱好学习音乐乐器的孩子们只能到九师师部所在地学习,路途遥远,不方便。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音乐和乐器,陶玉庆于2016年7月创立一六七团 “三点半课堂”,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义务教孩子们学习音乐乐器。自“三点半课堂”开课以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陶玉庆始终坚持正常开课教学。一批批孩子们在陶玉庆的教导下,乐理知识和演奏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学生曾给陶玉庆打电话说:“陶老师,我今天参加学校的乐器表演又获奖了,多亏陶老师当年对我的培养”。一位学员的家长说:“陶老师教孩子们学习乐器不收费,不仅培养了孩子们业余爱好,也解决了我们家长周末节假日没时间带孩子的大问题,看他一个人忙前忙后,我们家长们特别感激他。”

3.唐跃:数年如一日热心照顾智力残疾的孤寡邻居

唐跃,男,汉族,1963年9月生,群众,十二师一〇四团桃园社区居民。唐跃数年如一日,像对待亲人一样悉心照顾智力残疾的孤寡邻居王跃东,谱写了一曲邻里守望、扶弱帮困的赞歌。荣获2022年5月“十二师好人”。

不嫌弃,不躲避,毅然决定承担照料孤寡残疾邻居的责任。

2018年,唐跃搬进十二师一〇四团桃园社区逸品枫景小区居住。一天,正在小区散步的唐跃听到有人叫他名字,原来是几十年不见的小学同学王跃东。当谈到两人见面的情景时,唐跃说道:“几十年没见了,他在背后叫我名字,后来我才知道是他”。唐跃和王跃东最早相识于1973年,那时唐跃刚上四年级,王跃东从小就有智力问题,学习成绩不好,当年留级到唐跃所在的班级。在唐跃的印象里,王跃东那时不爱说话,脾气不好,两人当时交流很少,小学毕业后,就一直未再见过面。2018年两人再次见面时,王跃东杵着拐杖,腿脚已经很不方便,话也说不太清楚。随后,唐跃跟随到了王跃东家里。王跃东的家没有家的样子,房子是毛坯房,摆着一张旧床和几把破旧的椅子,床上、地上堆满了杂物。唐跃在与王跃东的交谈中得知他还有个弟弟王跃生。于是,唐跃拨通了其弟弟王跃生的电话,了解到王跃东智力残疾三级,精神时好时坏,无妻无子,父母早已离世,唯一的弟弟王跃生因忙于工作也无法时刻照料他这个哥哥。热心善良的唐跃不仅不嫌弃、不躲避,而且毅然决定要承担起照顾王跃东的责任。紧接着,唐跃就帮着打扫起王跃东的房子,把他的物品进行了归整,从家里给他拿了一床被褥换上。

真情守护,耐心细致,数年如一日悉心照顾。

王跃东是一〇四团有名的五保户,智力残疾,经常出去乱跑,有时候还找不到回家的路。自从唐跃开始照顾王跃东后,只要王跃东一有什么事情,大家往往会第一时间给唐跃打电话。好心人或者社区有多次给唐跃打来电话,唐跃就赶紧去把王跃东接回去。为尽可能防止意外,唐跃一次次教王跃东记自己的手机号码。

王跃东年龄大了,有时会犯糊涂,多次大小便在裤子上、床单上。唐跃不怕脏和臭,及时帮他清理,帮他换洗床上的被褥。王跃东因为害怕理发推子发出的声音,不愿剪发。当王跃东的头发长了,唐跃就找人帮忙按住他,连哄带逗地给他理发。

王跃东的弟弟为他在小区外的餐馆定了每天的饭菜,但唐跃依然会不时地去看看他每天吃什么,有时候自己家里改善伙食了,他就把自家的饭菜给王跃东端过去。

可能是智力残疾等原因,王跃东有段时间一到晚上就不停地敲墙,搞得旁边的邻居休息不好。了解到王跃东想看电视的需求后,唐跃为王跃东购买了电视机顶盒,帮他装上电视,耐心教他如何开关电视。

2020年疫情封控期间,王跃东弟弟预约的餐馆无法为王跃东送饭了。作为志愿者的唐跃每天给王跃东送自家做好的饭菜。王跃东想吃肉,唐跃就给他做红烧肉。王跃东念叨“拉条子”,唐跃就让妻子给他做。一次,唐跃的妻子半开玩笑地对唐跃说:“他弟弟对他都没那么好,你跟他才几天的同学!”

2020年8月的一天,唐跃到王跃东家,敲门后没听见回应。他怕出什么事情,急匆匆地回家拿上王跃东家的备用钥匙,打开门后看到王跃东躺倒在床边。他急忙拨打120电话,将王跃东拉到医院进行救治,病情好转后,唐跃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因为王跃东智力残疾且脾气古怪,所以唐跃有时还得妥善处理一些“烦心事”。2020年9月,王跃东拿拐杖打了小区里的一位老人。考虑到王跃东已经对唐跃产生了依赖感,唐跃便既哄又“吓”地教育他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周围好心邻居送的衣物常常被王跃东丢弃,曾有邻居想给他换洗床单也被骂出去。对此,唐跃只能与王跃东经常沟通,慢慢引导他。

二、见义勇为类(2人)

1.何洋:90后女青年勇救落水儿童

何洋,女,汉族,1998年6月生,群众,第一师阿拉尔市一团光明路社区网格员。危急关头,何洋不顾个人安危,跳进金水湾小区售楼处对面的景观河里,救起一名三四岁的儿童,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2021年10月26日下午7时许,下班回家的何洋在经过一团金水湾售楼处对面马路时,无意中看到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在景观河边玩耍时突然落水。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马路上车水马龙,似乎没有其他人注意到这个落水的小孩。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何洋立即穿过马路朝景观河里望去,看到小孩正在水中拼命挣扎,他的小手急促地、胡乱地挥舞着,试图抓住什么,情况十分凶险。何洋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立马跳到水里,将落水的小孩紧紧抱住,出水后的小孩一面嚎啕大哭,一面像抱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抱住何洋,勒得她一时喘不过气来。何洋及时调整姿势,揽起小孩,艰难地往岸边走去,到岸边时发现周边是一圈很陡的斜坡,斜坡上十分湿滑。何洋弯下腰,一手搂紧孩子,一手使劲扒住斜坡往上爬,由于坡陡、湿滑,再加上怀里的小孩不时地挣扎,导致上岸的难度大大增加。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尝试了很多次后,何洋终于成功地把小孩救上了岸。

救起后,何洋协助小孩吐了几口水,之后,小孩抱着何洋的腿嚎啕大哭,何洋连忙抱着小孩安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慢慢缓过神来,何洋才如释重负。这时的她已经累得浑身发软,手脚早已冻得麻木。两人在风中瑟瑟发抖,随后,何洋耐心询问小孩家住在哪里,在了解大概情况后,她将小孩抱起,往金水湾售楼处方向走去,途中经过小孩的指认,最终找到其父亲工作的京东家电店。那时小孩的父亲正好在京东家电店里,何洋便把小孩交给他并督促赶紧给小孩换一身干的衣服,免得着凉。小男孩的父亲努尔艾合买提·胡达拜迪感激地对何洋说:“多亏你救了我儿子一命!”原来,小孩的父亲努尔艾合买提·胡达拜迪在上班,没空陪小孩,小孩一个人跑出去到河边玩耍,一不小心掉了进去。孩子的父亲想要买点儿东西表示感谢,但被何洋委婉地拒绝了。

引发关注,看淡荣誉。第二天,小孩的父亲努尔艾合买提·胡达拜迪找到团工会,拜托团工会帮他寻找孩子的救命恩人。由于何洋一直未向别人提起这件事,所以直到有人找到何洋的工作单位,大家才知道她的义举。为了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一团总工会、光明路社区对何洋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给予通报表彰。在表彰现场,努尔艾合买提·胡达拜迪还将写着“救人不惧险 奋勇敢争先”的锦旗送到何洋手里,激动地表示感谢。何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换谁都会这样做的”。

2.姚志强: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生死面前正气凛然

姚志强,男,汉族,1974年9月生,群众,十二师一O四团西城东社区居民。面对歹徒,姚志强正气凛然,在危急时刻为他人生命安全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弘扬了见义勇为精神。曾荣获2022年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2020年8月29日下午17时许,家住十二师一O四团西城东社区第四规划区的姚志强正在家中锻炼,有人跑来对姚志强说,邻居高某正在用梯子翻隔壁刘某家的院墙,考虑到高某平日表现,姚志强本能地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急忙出门察看,就在姚志强刚走出自家大门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呼救:“杀人了!快来人啊!救命啊!”凄厉的喊声令人毛骨悚然,姚志强定睛一看,发现邻居刘某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捂着头拼命从自家院子往外跑。姚志强立即飞奔过去,眼前的一幕把姚志强惊呆了,只见后面紧跟着的高某表情狰狞地挥舞着一把菜刀,从刘某家院子里冲出来,要继续追砍刘某,眼看刘某即将被追上,姚志强浑身热血上涌,早已忘了自身安危,顺手抄起一块木板向凶手冲去,并高声喊道:“把刀放下!退回去!”随即和高某撕打在一起。在搏斗中,姚志强瞥见刘某的爱人浑身是血地瘫坐在院子里,生死未卜,意识到高某已经杀红了眼,姚志强不能有丝毫退怯,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随着姚志强手中的木板被打断,高某转身又在刘某的头上砍了几刀,鲜血向外喷溅着,姚志强挺身向前,拿着断了的木板将刘某护在身后,继续和高某厮打,并逐渐将高某逼到自家的院子里。趁着高某喘息之机,姚志强果断拨打了“120”和“110”,并坚守住院子门口,防止高某再次出来行凶。在看到十二师公安局第一分局的民警全副武装赶到,将凶手擒获并带走后,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随后刘某夫妇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事后,姚志强被问到:“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这样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救人吗?”姚志强想了想说:“还是会的,因为当时高某给我的感觉就是已经丧心病狂了,见谁都想杀的那种,如果我不去制止他,他可能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诚实守信类(1人)

左拉汗·阿肯白克:以诚立业扬美德 指尖“绣”出幸福路

左拉汗·阿肯白克,女,哈萨克族,1961年10月生,群众,第四师七十八团社区居民。1991年,左拉汗·阿肯白克的丈夫突然离世,左拉汗·阿肯白克向债主郑重承诺:不管再难,丈夫欠下的3万元外债一定一分不少地还上。此后,她不仅兑现了承诺,拉扯大了儿女,还秉持诚实守信的理念,用“指尖”力量带领“绣娘”们走出大山,“绣”出了多彩生活。

柔肩扛起一片天,信守承诺替夫还债。

1991年,左拉汗的丈夫在一次放牧途中意外身亡,留下了3万元的债务和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6个月,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崩塌。个别债主生怕自己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向其表达了要债的意愿。左拉汗向债主郑重承诺:只要自己还在,生活再苦再难,一定一分不少地还上,即使自己不在了,子女也会继续为父还债。

自此,她强忍悲痛,靠着那个颗诚信的心和不向生活低头的精神,白天或在田里除草干活,或帮牧民放牛、送牛奶,晚上回到家里依靠从小学会的刺绣技艺做刺绣,为家里增加收入。她坚守诚信的美德,答应给别人做的绣品从不拖拉,有时为了按时交货,常常日夜加班。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左拉汗终于还清了丈夫生前欠下的3万元债务,压在她心头6年的石头落了地,拿到钱的债主和周边邻居纷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夸她讲信用、能吃苦,是个了不起的人。

感念党恩锐意进取,诚信经营造福桑梓。

左拉汗做出的绣品样式新颖、绣工精细、材质优、价格公道,不仅在当地销售得好,而且还远销周边的小县城,深受顾客的喜爱与信赖。随着销量的增加,左拉汗萌生了通过开刺绣店带动身边生活困难的女性共同致富的想法。

2015年,在兵师团三级妇联的帮扶下,左拉汗开起了一家刺绣店。团妇联通过“居家创业工程”项目为左拉汗申请了3万元资金,兵团妇联为她赠送了多台刺绣机器。拿到资金和机器的时候,左拉汗激动地哭了,她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一方面感谢各级妇联的帮助,一方面要带着更多的姐妹共同致富。

2018年,左拉汗获得全国“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优秀“魔豆妈妈”奖,得到3万元奖金和20万元项目孵化金支持。左拉汗利用比赛得来的奖金和项目孵化金创新产品、扩张店面,招聘的员工也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了8人,带领姐妹们一起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近年来,左拉汗刺绣店制作的旅游产品、家居用品多次在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手工艺品参展会上获奖。

2019年,左拉汗先后被派往中国美术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进修学习,前往苏州考察。返回家乡后,左拉汗大胆开发创新,刺绣店的产品销路越来越广,刺绣工人收入也越来越高。

面对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她主动为当地没有就业渠道的妇女提供免费刺绣培训,手把手地教她们绘样、绣制、剪裁、填充、锁边,自费带领学徒参加各种赛事,累计培训600多人次。

四、敬业奉献类(6人)

1.古再丽努尔·阿布拉:不怕艰苦、勇于担当的大学生“连官”

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女,维吾尔族,1996年9月生,中共党员,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管委会委员。大学毕业后,古再丽努尔·阿布拉依然回到第三师叶城二牧场,克服高原反应、出行不便、信号不畅通等问题,扎根位于昆仑山腹地、自然条件非常艰苦的三连,帮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为职工群众义诊,带头成立“女子民兵班”,带领大家开展日常训练,参与巡边护边,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奉献和担当精神。曾荣获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八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优秀基干民兵。

面对选择,哪里艰苦哪里去。大学毕业后,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叶城二牧场,想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2018年3月,古再丽努尔·阿布拉走进了叶城二牧场最偏远的连队-三连。从场部出发,在翻越新藏公路上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后,坐车还得再颠簸半天才能到达三连连部。尽管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当她看到沿途公路一侧是寸草不生、土质疏松、偶有石块滚落的陡坡,另一侧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崖时,古再丽努尔·阿布拉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觉得自己游走在死亡边缘。好不容易到达连部,她发现手机没有信号,无法给家里人报平安,再加上各方面的艰苦条件,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内心也曾有过一丝孤独与无奈。后来,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在工作中与三连牧民越来越多地进行接触与交流,从牧民的口中了解到连队不少感人的人和事,这让她认清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决定克服困难,坚守初心,留在三连。即使家里人心疼地劝说她换份工作,但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却说“三连需要我,我真心地想要留在这里,守护这里”。

巡边护边,巾帼不让须眉。叶城二牧场三连是边境连队,有多个通往境外的山口,三连巡边护边任务比较重,正因为如此,在夏季转冬季草场的时候,生产等任务比较重,三连常常会出现人手紧缺的现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古再丽努尔·阿布拉便主动向连队党支部提出成立“女子民兵班”,参与守护国境线。2019年9月,“女子民兵班”正式组建,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成为首任班长。为尽快参与巡边护边工作,她带领姐妹们刻苦学习观察、追踪、格斗等科目,不降低训练标准,不缩短训练时间。“女子民兵班”每周巡边一次。她带领“女子民兵班”,同男民兵一样骑着牦牛穿梭在山河间,参与巡边护边任务。“女子民兵班”穿峡谷、蹚冰河、走石滩,闯出了一条叶城二牧场三连牧民口中的“魔鬼小道”。作为班长的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在出发前都会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全班人员的干粮。途中遇到难走的地方,她会说“大家等一下”,直到她确认可以安全通行后,再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巡边途中有姐妹受伤时,她会第一时间进行包扎处理。古再丽努尔·阿布拉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班姐妹的赞赏与喜爱。她们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兵团卫视、三师融媒等媒体平台报道。

积极作为,热心为民。在连队或巡边路上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情况,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总会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她经常走访连队的孤寡老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今年86岁的阿依提拉·斯迪克是连队里的低保户,家里只有她和一个智力残疾的儿子。古再丽努尔·阿布拉为了关照他们的生活,除休假外,每周都要抽时间去阿依提拉·斯迪克的家里,帮忙打扫卫生、陪伴聊天,在老人不舒服的时候,还会给老人做一些基本护理。此外,她还带头组建了“职工互助组”,带领互助组成员为孤寡老人挑水、打扫卫生、喂养牲畜、陪老人散步、给小朋友辅导功课、帮助牧民剪羊毛。

2.尹才华:扎根西北边陲的教育耕耘者

尹才华,男,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第五师八十八团学校教师、教研主任。尹才华曾荣获湖北省“荆楚好老师”、兵团优秀教师、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自治区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兵团首届“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时代新人”。

从援疆教师到留疆教师。2012年2月28日,尹才华作为湖北省潜江市第一批援疆教师来到第五师八十八团学校任教。八十八团学校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部,三面环山,平均海拔1400米,气压高、紫外线强、冬季漫长、有时还有风沙天气,条件比较艰苦。援疆期间,尹才华在与学生的接触及家访中,内心深受触动,增强了他日后继续留在八十八团学校奉献的动力。一学期的援疆任务结束后,他申请继续援疆3年。3年援疆任务结束时,学生们自发给尹才华送行,一个一个地抱住他,舍不得他离开。尹才华被学生们的爱深深打动了,他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眼泪还是夺眶而出。尹才华说:“那一刻,我心里涌上一个念头:调到这里工作。”深思熟虑后,尹才华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和父母。2015年9月2日,结束了为期半年、三年的两次援疆后,尹才华把父母委托给弟弟妹妹照顾,怀着对家乡的眷念和不舍,携妻带子举家迁往八十八团工作。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八十八团学校学生由汉、蒙古、哈萨克、维吾尔等多个民族组成。一些学生的家长往往在离学校几十公里的山上放牧或者连队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为了获得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大力支持,尹才华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定,即每周到两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家访前,尹才华往往要多次打电话才能预约上。有几次,尹才华骑摩托车孤身一人到40多公里外的牧场家访,由于山路崎岖,他一路颠簸5个小时才找到地方。一些家长由不理解到理解、信任。10年来,尹才华家访累计行程1万余公里。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尹才华总是特别关注关爱那些特殊的学生,或耐心做好学生父母的工作,或帮助申请资助,或进行耐心帮教,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10年来,尹才华教过700名学生,其中2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大山,这在边境团场学校和边远牧区是难能可贵的。

甘做教师进步的铺路石。尹才华牵头成立了“尹才华名师工作室”,2018年8月由第五师党委组织部授牌。工作室成立后,尹才华制定教师“四级”(校优秀教师、校骨干教师、师市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师市名师)成长计划,力争使工作室成员成为有专长、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在合作中前进。每学期,尹才华开展教学设计、说课等活动,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2019年9月,“尹才华名师工作室”成功承办全师中小学绘本教学教研活动,受到好评。为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尹才华多方联系,争取工作室骨干到湖北省名师工作室和优质学校跟班学习,带动其他教师提升。

带动更多人“孔雀西北飞”。尹才华的教育情怀、奉献精神,鼓舞和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来到兵团。在尹才华的影响和带动下,一些湖北援疆教师陆续在兵团第五师留下来。援疆教师胡忠胜说:“我就是受尹老师的感召才报名来八十八团的,可以说是‘追星’而来,‘寻梦’而来。来到这里后,我真正理解了尹老师为什么‘孔雀西北飞’。”近几年来,已有叶仲春、高兴等8位教师主动调入第五师工作并安家落户,为兵团第五师教育贡献力量。

3.潘进慧:坚守基层法院18年 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潘进慧,女,汉族,1977年5月生,中共党员,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主审各类案件20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违纪,无一矛盾激化,用自己的初心和情怀撑起了一片法治的蓝天,谱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篇章。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道是无情却有情,让司法有温度。从做法官的第一天起,潘进慧便立誓要让老百姓、哪怕是不懂法的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18年来,潘进慧接触的案件五花八门,有邻里纠纷、离婚纠纷、赡养费纠纷、债务官司等。潘进慧常说:“石头捂一阵儿都会热,只要肯跑肯说肯讲理,老百姓总是会被打动的。”在一起同父异母姐妹争遗产的案件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细微观察、精准判断,用一张过去的全家福照片,打开了姐妹的心结,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修复亲情,最后调解结案。潘进慧总结自己在审判实践中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形成了“五心六字工作法”。“五心”是指工作态度上要有公心、爱心、悉心、耐心和真心。“六字法”是指6种调解方法,即“准”字为先的“把脉法”、“信”字打底的“换位法”、“近”字为上的“亲情法”、“巧”字到位的“借力法”、“稳”字为主的“降温法”和“破”字当头的“切入法”。就拿“借力法”来说,在办理一起赡养纠纷时,老人的5个子女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怎么讲理劝说都不行。最后,潘进慧告诉他们,那就借助媒体的力量,看看舆论怎么说。家丑不外扬,几个儿女一听,觉得脸上无光,最终低下了头,达成了赡养协议。由于她工作态度好、工作方法到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下,“贴心闺女”成了她的标签,“知心大姐”成了她的专用语。曾有当事人说:“即使问题解决不了,看看潘法官的笑脸,心里也就舒坦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以实际行动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潘进慧记忆里,18年来,走连串户时崴过脚,冰天雪地里滑到泥坑过,半夜加班回家被醉鬼追过,也被当事人误解、谩骂甚至恶语威胁过。特别是,由于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加班加点在所难免。在法官助理小杨眼里,潘进慧很少慢下来过,常常不是在开庭,就是在调解案子,要么就是趴在办公桌前研究卷宗,撰写判决书。由于经常加班加点,她饱受失眠、腰椎病、颈椎病的折磨。潘进慧说:“法院既是恨的放大镜,也是爱的万花筒,必须左右衡量,倾听每个声音,做到情理法交融,公平公正才温暖人心。”为了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潘进慧奋斗了并将继续努力奋斗着。

4.张芳:坚守为民初心 践行公平正义

张芳,女,汉族,1989年3月生,共产党员,第七师车排子垦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主任。10年来,张芳始终忠诚履职,严守红线、底线,敢于攻坚亮剑,善于开拓创新,把青春年华奉献给检察事业,用秉公执法捍卫正义。曾荣获“全国双百政法英模”、“第七届全国优秀公诉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是勇于拼搏的“奋斗者”。

2014年,七师发生一起制售伪劣农资案。一群坑农害农的犯罪分子东窗事发,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销毁证据、转移赃物。当案件到张芳手上的时候,张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证据中存在大量缺陷和瑕疵,致使部分犯罪事实无法认定。张芳想,如果只认定现有证据确凿的犯罪事实,可以降低公诉难度,但是人民群众、国家所受到的损失谁来承担?为此,她不辞辛苦,攻坚克难,认真复查证据,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财经、农业等专业人员,多次与科室同志讨论案情,引导侦查机关补充侦查、鉴定,最终起诉书认定的犯罪事实均被法院采纳,本案中的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法律的正义得到了伸张,国家和群众的损失得以挽回。

2020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张芳同志作为兵团检察机关派出的参赛选手不负众望,沉着冷静,发挥出色,在此次竞赛中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推陈出新、敢为人先,是先进理念的“践行者”。

2018年以来,张芳同志负责的刑事检察部门在全兵团率先开展刑事案件公开审查工作,先后对多起社会关注、具有争议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进行公开听证。她先后主持制订了车排子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诉讼式审查工作试行办法》《关于办理刑事案件诉前介入的工作规定》《办理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工作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指引手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9年,她牵头成立了“小胡杨”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同年,创办“小胡杨未检”微信公众号,成为法治宣传主阵地,截至目前,共计发文70余篇,浏览量2万余人次。“小胡杨”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及其微信公众号在第七师和兵团检察系统内初步取得“品牌”效应,获得一定社会关注度和赞誉。

在办案实践中,她按照“惩、防、教、治、责”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宽容不纵容政策,将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贯穿于司法办案始终。在办理一起因两名在校未成年人“谈恋爱”而引发的性侵案件时,她多次与受害人母亲沟通,促进修复双方亲子关系,想方设法帮助受害人尽快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执法为公、心系群众,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10年的公诉生涯中,张芳先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400余件,所承办的案件无一错案,有罪判决率达100%。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张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参与办理恶势力犯罪案件3件26人,审阅案卷1万余页,提出补侦意见90余条。

张芳还办理了多起在第七师辖区甚至兵团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犯罪案件。2021年,她牵头办理了车排子垦区人民检察院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涉及面广,受害群众100余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跨度长,侦查难度大。她根据群众反映的“涉案犯罪嫌疑人有实际投资控制的不动产”的情况,及时联合侦查机关实地查看、讯问、询问,果断对用赃款投资建立的29个蔬菜大棚、5个蒙古包和1个展厅采取查封措施并随案移送至人民法院。

5.苟汇敏:扎根边疆守初心 坚守岗位谱青春

苟汇敏,女,汉族,1987年5月生,中共党员,第九师融媒体中心记者部负责人。2013年,苟汇敏放弃在西安工作的机会,来到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工作。自2019年8月调入九师融媒体中心以来,苟汇敏跑遍了九师各个团场和连队,采写社会新闻425条,央媒刊稿100余篇,省级媒体刊稿330余篇,参与全程录制62场次。2021年被央广网聘为特聘记者,被央视网注册为报道员。曾被评为2020年度兵团广播电视通联供稿先进个人。

练就过硬脚力,锤炼过硬作风。

2019年8月,苟汇敏调至九师融媒体中心。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苟汇敏常常主动深入偏远团场、连队、牧区采访,记录九师广袤大地上职工群众田间丰收的喜悦,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和九师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苟汇敏常常自加压力,加班加点,从事新闻采访工作3年,就磨损用坏了2个摄像机抓手。

2020年2月初,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报道全师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苟汇敏主动申请到隔离点、医院、社区等一线实时跟踪采访,尤其进入隔离病区时,有时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有时采访结束已是凌晨两三点,她顶着严寒,扛着摄像机,背着三脚架,返回单位继续加班加点写稿,从未给任何人提起过、抱怨过。在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受伤的后背因经常背机器更加严重了,在她的背上留下了明显的疤痕。

牢记使命任务,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凭着对新闻工作的坚持和热爱,苟汇敏从一名宣传“小白”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苟老师”,采访、拍摄、报纸文字、电视新闻样样精通,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提起苟汇敏,九师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孔凤歌说:“苟汇敏新闻眼光非常‘刁钻’,往往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或者熟视无睹的新闻,喜欢思考,工作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力求每一篇报道都可敬、可信、可亲、可学。”

2020年1月25日至3月18日,苟汇敏采写《织密防控网络 强化防疫措施》《九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报道》《李富荣: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本色》等106篇新闻稿件,其中有45篇被兵团日报、兵团电视台、胡杨网等刊播刊发。

“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已先后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为了能深挖魏德友背后的故事,苟汇敏在平时采访中总会留个“心眼”,常常了解魏德友子女、九师职工群众、内地青年学子等群体眼中、心中的魏德友。2020年10月,苟汇敏采写的《榜样的力量》,获得各类媒体广泛转载。

2022年,苟汇敏参与央视网新春走基层“春运开始了”稿件征集活动,撰写的《“魔鬼风区”出行不再看天》经采用刊登后,被近百家媒体转发。参与人民日报、央广网、经济日报组织采访的《多措并举稳粮保丰收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贴心科技服务 助力春耕生产》报道也被近百家媒体转发。

6.吴强:扎根南疆基层 积极担当作为

吴强,男,汉族,198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三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吴强自参加工作以来,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肯干,先后在叶城二牧场机关、叶城二牧场一连和皮山农场三连工作。曾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连队党支部改选,吴强被选为十四师皮山农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当年正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防止部分职工返贫,吴强积极拓宽致富门路,帮助职工多元增收。为发挥三连职工群众在传统养殖业方面的优势,吴强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连队金泉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同年,三连党支部与驻三连“访惠聚”工作队争取到北京市总工会的20万元援疆资金,把这笔资金以职工入股的方式投资到合作社。此外,三连党支部还申报争取到了100万元的兵团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贴息贷款,作为连队集体经济入股投资到合作社。此外,为更好带领全连职工增收致富,吴强注重培养致富带头人。职工阿卜杜外力·艾合麦对大棚蔬菜种植十分感兴趣,但因为不懂技术,一直不敢尝试。吴强知道后,大力支持阿卜杜外力·艾合麦承包两座大棚,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年底,两座蔬菜大棚给阿卜杜外力·艾合麦带来了3万多元的纯收入。

开拓创新,推动连队产业兴旺。

2021年3月,吴强回甘肃陇南老家探亲时,发现村中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花椒树,村民收入也颇为可观。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皮山农场三连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自己老家类似,便想在三连种植花椒树。吴强的母亲知道他的想法后,让他带走了自家的3万株花椒树苗,无偿捐给了连队合作社。

2021年之前,连队的300亩桃园产量低、品质差。为改变这一现状,经党支部研究,连队与莎车众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连队集体经济收入的10万元,在300亩桃园地嫁接水果杏李“恐龙蛋”,2022年6月已完成嫁接工作,目前成活率良好。

在与职工的交流中,一位职工对吴强说:“我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观光园,咱们这地方要是有就更好了”。由于当地观光旅游项目几乎为零,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发展机遇,经过进一步调研,三连支部班子成员认为旅游采摘观光园的建设正是时候。2022年6月,在驻三连“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三连积极申请连队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和北京市总工会援助资金30万元,将占地60.5亩的24座大棚改造建设为观光采摘休闲一体园。

冲锋在前,保障职工群众安全。

2020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期间,吴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

2022年8月,受桑株河上游强降水影响,皮山农场河道水位暴涨,部分河渠出现缺口,引发洪涝灾害。面对近20年以来皮山农场最大的的洪涝灾害,吴强怀着“洪水不退我不退、灾情不减我不歇”的昂扬斗志,带领职工群众到受灾最严重的皮山农场八连,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堆积防水沙袋,改变洪水流向,让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孝老爱亲类(5人)

1.周长英:49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女儿

周长英,女,汉族,1941年7月生,群众,三师四十五团十三连退休职工。她从满头青丝到满头白发,始终对女儿不离不弃,用49年的坚守和亲情悉心照顾瘫痪女儿,唱响了一首伟大的母爱之歌。

周长英与丈夫先后育有两个女儿。1973年的一天,周长英夫妇发现4岁的二女儿程永红从托儿所回家后高烧不退,双腿无法站立,就立即将女儿程永红送到三师四十五团医院抢救。由于送医不及时、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程永红未能得到有效医治,经过初步治疗,双腿仍然无法站立,并且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连简单的“妈妈”两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长英当时懵了,一心想的是如何尽快治好孩子的病,于是便抱着希望在四十五团医院住院治疗了3个月,她守候在女儿身边,悉心给女儿翻身、擦洗、喂饭,盼着女儿早日痊愈,但最终效果不佳。之后,周长英又四处打听,将女儿送到巴楚县毛拉镇医院进行治疗,但医院表示无法治疗。周长英最后将女儿送至湖北故城县医院治疗,但几个月下来,女儿的病仍然没有治好。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周长英不得不接受程永红可能再也无法站起来、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的事实,但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她伟大的母爱,激发了要创造奇迹的勇气。

由于程永红无法站立行走,不得不长时间卧床,更不能自行进行有效锻炼,容易导致腿部等处肌肉出现萎缩。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周长英每日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给女儿程永红按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时,她总会把女儿抱到轮椅上,推着女儿出门看蓝天白云、绿草鲜花。周长英说:“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换下女儿的衣裤,为女儿擦洗身子,再为女儿做20分钟的按摩,这些都是我49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2001年,周长英的丈夫因糖尿病去世,从此以后,照顾二女儿的责任可以说全落在了她身上。一些人看到周长英过度操劳,行动不便,纷纷劝说她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并表示如有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周长英深表谢意,并常常深有感慨地说:“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瘫痪了,我有责任照顾。也许老天没有善待这孩子,但我作为母亲,我会对她负责一辈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长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行动能力大不如前。有时候,周长英为女儿翻身次数多了就比较吃力。即使这样,她依然坚持及时给女儿翻身、擦洗、清理大小便、喂饭、换衣服等,周长英用最真挚最无私的母爱抚育着瘫痪的女儿。

2.邓秀英: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十三年 悉心照顾双亲用情守护幸福家

邓秀英,女,汉族,1974年9月生,群众,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七团团结社区居民。13年来,她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因车祸而瘫痪在床的丈夫,如亲女儿般侍奉公婆,赢得公婆和周围邻居发自内心的称赞。

丈夫遭遇车祸,她用坚守诠释爱的真谛。

邓秀英于1996年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来到第四师六十七团,1999年与四师六十七团的徐勇喜结良缘。2006年,邓秀英带着3岁的女儿随丈夫到山东安丘的一家工厂打工,女儿在附近幼儿园上学,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2009年1月的一个晚上,邓秀英接到医院的电话,被告知丈夫徐勇出了车祸,正在抢救。她火速赶到医院,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由于头部受伤严重,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她六神无主瘫坐在地上。由于伤势严重,邓秀英的丈夫需要做开颅手术,这对一个靠打工来维持生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邓秀英没有想过放弃,她说,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人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2月,邓秀英把丈夫从医院接回山东安丘的临时住处。同年5月,丈夫徐勇身体状况稍微稳定后,邓秀英又毅然带着丈夫去医院补颅骨,安引流管进行二次大手术,先后花费十几万,不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

丈夫因车祸导致脑部严重受损,身体瘫痪,且伴有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需要多次少量进食,有时一天要吃五六顿饭。为保证营养摄入,邓秀英想方设法做流食,像照顾婴儿般一小勺一小勺地喂丈夫吃。为防止丈夫得褥疮,邓秀英自学按摩护理知识,坚持每天给丈夫做康复锻炼、擦洗全身、用热水为丈夫泡脚。

2009年12月,邓秀英在家人的帮助下,带着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从山东回到新疆。当地社区了解到邓秀英的家庭情况后,及时为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在当地社区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邓秀英凭着坚强的信念、超人的毅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通常每天打理好丈夫和女儿的生活,然后外出干活,或播种,或拔草,或为制种玉米抽雄,或辅助机械收获作物,或是其他临时工作,只要能增加收入,无论多累,她都争着抢着干。在家的时候,原则上只要天气比较合适,她会把丈夫带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但把丈夫从床上弄到轮椅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她要细心地先把丈夫一点儿一点儿挪到床边,再将丈夫抱到轮椅上,一次不能完成,就两次、三次。在邓秀英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可以慢慢坐起来,识别一些语言手势,能够与家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13年来,邓秀英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但从没怨言。期间,曾有人劝她改嫁,减轻生活压力,邓秀英坚定地说:“既然已经嫁给他了,就应该陪伴他走到最后,孩子有爸有妈,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生活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她对公婆的孝心却令人动容。

当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看着瘫痪在床的儿子,邓秀英的婆婆曾经终日以泪洗面。邓秀英就常常往返自己的家和公婆的家关心老人,安慰老人,帮助公婆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公婆也会尽其所能地帮着照看瘫痪在床的儿子,好让儿媳邓秀英更安心地做其他事情。

公婆喜欢吃饺子,她就经常抽空给两位老人包饺子。婆婆身体不太好,她时常帮婆婆买药,或陪伴婆婆去医院。如今,公婆年事已高,走远路多少有些吃力。2020年8月,邓秀英用打工积攒的4000元给公婆买了一辆老年电动车,方便老人出行。逢年过节、老人过生日,邓秀英一般都会送上一个贴心的小礼物,公公婆婆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

3.姜生:二十多年如一日照料家人 用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

姜生,女,哈萨克族,1978年7月生,群众,第六师奇台农场三连居民。她多年来悉心照顾患病的婆婆和出车祸的丈夫,受到邻里的一致好评,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美丽的玫瑰花”。姜生家庭2019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2020年荣获全国五好家庭。

悉心照料让家人感受到温暖。1997年,开尼结白克与姜生因爱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第二年,姜生的婆婆陆续患上了脑梗阻、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成了医院的常客。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其实从结婚那日起,姜生就成了婆婆的“小棉袄”。在空闲的时候,婆婆去哪里,姜生时常会牵着她的手,相伴左右。

2002年10月,姜生的丈夫开尼结白克遭遇了一场车祸。开尼结白克在医院治疗了两个月,姜生在一旁陪护了两个月。出院后,她的丈夫落下肢体残疾,不能干重活。姜生在家里,既要干家务,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还要下地干农活,喂养牲畜。她的丈夫开尼结白克说:“要不是我妻子,我这条命都捡不回来了。那时候孩子小,老人身体也不好,她要两头跑。除了每天给父母做饭,照顾孩子,还要搭车到医院照顾我,给我喂药喂饭,擦身按摩。看到她有时候累得坐在医院的凳子上就睡着了,我真是心疼得不行。”

2018年6月的一天,姜生的婆婆意外跌倒。姜生和丈夫赶紧把婆婆送到当地医院,医生诊断是脑出血。因为老人年纪大了无法做手术,医生无奈地说:“恐怕老人以后要卧床躺着了,你们要做好长期照顾的准备。”出院回家后,婆婆彻底瘫痪在床上,不能自主进食。姜生精心制作流质食物,然后用针管一点点给婆婆喂食。这些年来,她给婆婆穿衣洗漱,喂汤喂药,换洗被褥,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

勤劳创收为家人撑起保护伞。因为姜生没有稳定工作,丈夫又致残,婆婆长期患病吃药,还有孩子们在外上学,所以家里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为了撑起这个家,姜生萌发了学技术、去创业的想法。2011年春天,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姜生买来《新华字典》,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与此同时,她还去邻居家里学起了电脑,从最初的鼠标都不会使用,到后来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之后,她还专门到乌鲁木齐市去学习了婚庆拍摄制作技术。随后,她在家里腾出了一间房子,创办了“曙光婚纱摄影”工作室,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拍摄制作婚礼视频。2012年,姜生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4万余元,为更好地照顾家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兰志英:用柔弱肩膀撑起一片天

兰志英,女,回族,1968年3月生,群众,第七师一三一团十连退休职工。20多年来,兰志英悉心照顾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儿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孝老爱亲的佳话。

命运多舛,用孝老爱亲的美德坚强面对。

1995年,兰志英和丈夫马建云的第一个孩子马瑞出生了。然而在马瑞1岁多时,家人发现她走路不稳,总是摔跤,后来,马瑞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从此,夫妇俩走上四处求医之路。先前病情不严重时,女儿马瑞依靠爷爷给她制作的拐杖还能自己行走。11岁时,马瑞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以致无法独立行走,日常起居全靠家人照顾。

2008年,兰志英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一人。2010年,兰志英的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经常离家出走。老人一出走,兰志英和丈夫便要四处寻找,直到找到母亲,把她带回家。对此,兰志英从不抱怨,她孝顺母亲的事迹在连队被传为佳话。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8年,兰志英的丈夫马建云在河北省沧州市突发脑溢血,被河北的朋友紧急送往沧州市中医院急救。3天后,噩耗传来,丈夫马建云不幸去世。面对如此大的变故,看着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瘫痪在床的女儿以及还未成年的儿子,兰志英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擦干眼泪,坚强面对,用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抚慰家人。她说:“如果自己倒下,这个家就彻底完了,为了母亲和一双儿女,我也要坚强。”

不离不弃,照顾老小撑起家。

平日里,兰志英把一家老小照顾得细致入微,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给家人做饭、给母亲喂药、揉背。兰志英说:“女儿手脚僵硬,不能屈伸,我天天为她按摩,帮她活动筋骨。洗洗刷刷的活儿都放在晚上。”体重只有大约50公斤的她每天要多次抱着女儿吃饭、上厕所,有时还要抱女儿下楼晒太阳,时常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毫无怨言。为了给女儿的生活增添乐趣,她鼓励女儿贴钻石画、用电脑。

为了能让母亲、女儿和儿子有更好的生活,2019年,在邻居的介绍下,她在家附近找了一份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的钟点工工作。每天早上,她把女儿和母亲安顿好后,外出工作两个小时。中午,她回家给家人做饭,侍候母亲吃好饭,抱女儿上厕所。值得欣慰的是,儿子渐渐懂事,放假期间,会主动承担照顾外婆和姐姐的工作,减轻兰志英的压力。

由于过度劳累等原因,兰志英患上了高血压等疾病,但她从不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来,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给自己捶捶背、捏捏腿,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和一天的劳累。鉴于兰志英一家的实际情况,2018年,连队党支部为其女儿马瑞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2020年,在兰志英的儿子马强中专毕业且支教满一年后,连队为马强申请了职工名额,给这个家增加了一份保障。团场连队的关怀如同雪中送炭,温暖着她一家人,也增强了她克服困难、过好日子的信心和底气。看着兰志英生活比较艰难,有人劝兰志英改嫁。兰志英斩钉截铁地说:“表面上是我照顾母亲和女儿,其实她们是我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我相信一家人彼此关爱和温暖,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5.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孝”源于心 “爱”生于情

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女,哈萨克族,1979年8月生,群众,第十三师红山农场五连居民。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始终坚守着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年复一年的平淡生活中传承着孝老爱亲的美德,用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身边的人。

2000年7月,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与丈夫木沙别克结婚。婚后,她的丈夫木沙别克经常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她的婆婆身体不太好。她的小叔子智力残疾且患有甲亢等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稍不留意就会犯病摔倒,身边不能离开人。善良、能干的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自结婚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照料一家人的饮食起居。2001年,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生完孩子后,由于她的丈夫经常在外面打工,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公公婆婆,还得帮着年迈而行动不便的公婆管理牲畜。做饭,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给牛羊填料饮水,给家人洗衣服,一天下来有时忙得腰酸背痛。

2006年,木沙别克申请成为了兵团职工,想着不用外出打工,这样或多或少可以帮助妻子照料家庭。在春种秋收、夏管施肥特别忙的时候,她也去地里帮着丈夫干活。为了能挣些钱贴补家用,增加家庭额外的收入,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有时还和丈夫一起帮别人播种、挪管子、拔滴灌带。一次,木沙别克看着消瘦的妻子,愧疚又心疼地说:“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把妈妈和弟弟照顾得这么好,还把两个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我从心里面感激你!”

病魔无情人有情,照顾公婆传美名。

2014年2月,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的公公身体出现明显不舒服,后来被确诊为食道癌。在公公生病的岁月里,她在天气合适的时候,时常单独或和老公一起推着老人到外面晒太阳,看热闹,呼吸新鲜空气,并在生活中悉心照料,直到2016年12月公公去世,使公公安详地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2018年12月,婆婆因血压过高导致摔倒。她放下手中的活,和丈夫一起将婆婆送到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她日夜守护在婆婆的病床前,看着婆婆输液,给婆婆喂药。婆婆大小便失禁,她端屎端尿照顾,给婆婆翻身、擦洗身体、洗脸洗脚。婆婆瘫痪后,右半身没有知觉,说话也说不清楚。4年来,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每天给婆婆换尿不湿、翻身、擦洗身体,因为她的悉心照顾,婆婆身上没有一点褥疮,也没有任何异味,面色红润。婆婆虽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老人眼里满是欣慰。

别尔得古丽·俄罗斯汉用她的勤劳和孝心,赢得了连队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上班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