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气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的角度,分析彗星撞击地球前后地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PAGE 1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带答案 PAGE 2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图下图)是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给室内供暖,通常该系统还包括燃气壁挂炉。我国某地太阳能保证率(指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系统总热负荷的百分率)为60%,供暖季为150天,计划采用该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离不开燃气壁挂炉的主要原因是() A.保证供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采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 C.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备用 D

}

  天文科普小知识是杰很难多天文爱好者熟悉的内容,但是还是有一些小知识是我们不知道的。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份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

  (2)产生“磁暴”现象;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月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阳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7、银河系有多大?

  答: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8、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答: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9、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答:太阳系中有9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10、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答:星星的'颜色决定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11、最亮的星是什么星?

  答: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12、怎样找北极星?

  答: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从勺头边上的那两颗指极星引出一条直线,它延长过去正好通过北极星。北极星到勺头的距离,正好是两颗指极星间距离的5倍。也可以通过“仙后座”找北极星。

  13、蓝天有多高?

  答:“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从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14、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气层时,蓝色光最容易从其他颜色中分离出来,扩散到空气中再反射出来。而其他颜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强,透过大气层照到地球上,于是我们看天空只能见到日光中的蓝色光。

  15、为什么日落时天空是红的?

  答:因为日落时阳光在大气层中走的路程特别远。除了红色光外,其他几种颜色的光传播不了那么远,还没到我们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红色光线跑得最远,能传到我们眼睛里,所以我们看到日落时的天空的颜色就成了红色的。

  16、月亮会发光吗?

  答:月亮不是恒星,它不能发光,但它能反射太阳光。虽然它反射的光只有百分之七能到达地球,但足够照亮我们地球上的黑夜。

  17、我们能看到多少颗星星?

  答:用我们的肉眼从地球上能看到7000颗星,但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论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边天空,而且靠*地*线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们用肉眼实际上只能看到大约3000颗星。

  18、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答: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192,000,000℃,表面温度为6000℃。但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有1。5亿公里,所以,我们就不觉得那么热了。

  19、地球为什么会转圈?

  答:因为地球有引力,地球正是由于这种引力的作用才转圈的。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小时1700公里,合每秒470米;公转的速度大约每秒种29。8公里。

  20、中午的太阳为什么是白色?

  答:因为中午时,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东西(如高山、林木、楼房,以及混浊空气)的阻挡,所以,它仍然是原来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睁眼睛。

  21、在月球上走路为什么费劲?

  答:因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钟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飞起来,一飞起来,就好长时间站不稳,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费劲。

  22、地球为什么不发光?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23、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因为地球很大,转得又很*稳,我们也在同地球一起转动,我们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就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24、打雷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25、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1、*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2、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3、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所在地是太原市。

  4、*自治区位于*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布达拉宫。

  5、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的内海。

  7、*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8、*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10、黑龙江省人民*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1、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2、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3、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4、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5、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7、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8、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9、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10、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阅读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1)

——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有很多的孩子都会对宇宙感到好奇,所以往往都会想要知道一些天文小知识。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推荐了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能看到多少颗星星?

  答:用我们的肉眼从地球上能看到7000颗星,但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论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边天空,而且靠*地*线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们用肉眼实际上只能看到大约3000颗星。

  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答: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192,000,000℃,表面温度为6000℃。但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有1.5亿公里,所以,我们就不觉得那么热了。

  地球为什么会转圈?

  答:因为地球有引力,地球正是由于这种引力的作用才转圈的。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小时1700公里,合每秒470米;公转的速度大约每秒种29.8公里。

  中午的太阳为什么是白色?

  答:因为中午时,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东西(如高山、林木、楼房,以及混浊空气)的`阻挡,所以,它仍然是原来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睁眼睛。

  在月球上走路为什么费劲?

  答:因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钟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飞起来,一飞起来,就好长时间站不稳,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费劲。

  地球为什么不发光?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因为地球很大,转得又很*稳,我们也在同地球一起转动,我们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就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答:云是浮在空中的水蒸气。空气在空中也是不停地流动着的。空气的流动就是风,就把云彩吹走了。空气流动得越快,云就走得越快。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份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2)产生“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月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阳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天球上与黄道角距离都是90度的两点,靠*北天极的叫“北黄极”。黄极与天极的角距离等于黄赤交角。北黄极在天龙座 与 两星联线的中央。

  天球上黄道两边各8度(共宽16度)的一条带。日、月和主要行星的运 行路径都处在黄道带内。古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黄道分为十二段,叫“黄道十二宫”。从春分起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和双鱼。过去的黄道十二宫和黄道十二星座一致。由于春分点向西移动,两千年前在白羊座中的春分点已移至双鱼座,命名与星座已不吻合。

  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分:东方七宿,西方七宿,南方七宿,北方七宿。二十八宿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 、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2)

——月球天文科普小知识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球天文科普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月亮对全世界的孩子们来说是神秘的!对于月亮,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从探索人们和物体在月亮上的移动与在地球上有何不同,到了解宇航员为什么要穿特殊宇航服。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基础之上,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除了太阳,月亮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自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人们就对夜空中这个时而盈若圆盘、时而缺似弯钩的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说:月亮是夜空的主宰,是嫦娥的宫殿;在天文学家看来,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一、月亮神话——嫦娥奔月与捣药的玉兔

  *神话中有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据说射日的英雄后羿从昆仑山取得不死药后,希望可以跟妻子嫦娥在人间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后羿的徒弟趁着后羿出去打猎时溜进屋里威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情急下容不得深思熟虑,竟然一口吞下了整粒药。当她跌跌撞撞地逃到屋外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身体变得像棉花一样轻,飘了起来,直往天空中飞去,一直飞到月亮上。原来,这不死药如果是两个人各吃一半就能长生不老,若一个人全部吃下,就会飞升成仙。后羿后来惨遭杀害,可怜的嫦娥就一直在月亮上的广寒宫过着寂寞的生活,永远无法回到人间。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说法讲到,嫦娥是因为一时贪念才偷吃了不死药。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嫦娥应悔偷仙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圆圆满月,月面上一片片暗斑组成了清晰的图案,有人说这是一只玉兔在捣药。对于这只玉兔的来历也有几个说法:有人说它是因为偷吃了仙草,受到天帝的惩罚,而被驱逐到月亮上终年捣药以赎罪的;有人说它是嫦娥在升天时怕自己寂寞,顺手抱起的一只小兔子一起奔向天际;还有的说嫦娥在月宫中形单影只,人们深表同情,就想像出一只玉兔可以在冰冷的广寒宫陪伴她。月中有兔的传说自春秋时代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大约在400年前(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看月球,根据观测和想象,他手绘出了这样一幅月面图,他发现,皎洁的明月竟然到处是坑坑洼洼。月表布满环形山,阴暗的大片区域我们通常称之为“月海”。这“海”里却没有一滴水,而是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原。大多数月海呈圆形、椭圆形,并且被一些山脉包围着,也有一些月海是连成一片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

  透过望远镜,还能看到月球表面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形坑,被称作“环形山”,它们有些是由于火山爆发形成的,而大多数是被宇宙中飞来的陨石撞击形成的。几十亿年来,月面被砸出密密麻麻的疤痕。

  除了月海、环形山,月面上还有山脉、月谷、月溪等地形,那些高出月海的月陆和山脉,接受和反射太阳光比较多,肉眼看上去就相对比较亮。月球上大的环形山、山脉,绝大部分是用地球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山脉名称命名的。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示例)

  注:由于南北纬66°34′是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所以南北纬66°34′称为南北极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示例)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更替: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五带: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划分为五带。

  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

  (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 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情况相反。

  (3)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4)赤道上全年昼夜 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后,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至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至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

  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在夏至日那天昼最长,夜最短;冬半年,昼长小于夜长,北半球在冬至日那天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

  北半球夏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冬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6.22时40°N的昼长=12.22时的夜长=14时51分;

  同理,北半球冬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夏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12.22时40°的昼长=6.22时的夜长=9时09分

  同一天,南北纬纬度相同的地方,昼长相加=24小时,或某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长,如:6.22时20°N的昼长+20°S的夜长=24小时或20°N的昼长=20°S的夜长=13时13分

  在某地,与夏至日(或冬至日)相差多少天,夏至日(或冬至日)前的这一天和夏至日(或冬至日)后的这一天昼夜长短大致相等、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大致相等。如:在摩尔曼斯克,4月21日与夏至相差约两个月,则夏至后的两个月8月23日,那么4月21日与8月23日这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都大致相等。这两天约2点日出,22点日落,昼长20小时,夜长2小时。同理,在某地,与春分(或秋分)相差多少天,春分(或秋分)前多少天与春分(或秋分)后多少天的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

  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最多。南北极点除两分外,要么是极昼,要么是极夜。如:某日,太阳直射在10°N,则从70°N开始出现极昼,从70°S开始出现极夜。

  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除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昼现象。如:夏至,66°34′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则从66°34′S开始出现极夜现象;某日,80°S的午夜太阳高度为0°,则从80°S至90°S出现极昼现象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此时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至晨昏线上为0度。

  (1)图中圆心O点为直射点,左侧弧CAD为晨线,右侧弧CBD为昏线,且左侧晨线的中点A点必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右侧昏线的中点B点也必在赤道上,地方时18时,OC或OD(视直射点O在哪个半球而定)地方时为12时

  ①若此时为两分,则A、O、B三点的连线为同一纬线,即赤道;C点为北极点,D点为南极点

  ②若此时非两分,则A、O、B三点不在同一纬线上

  a、若O点在北半球,则沿OC线北极点在C点以南,图中没有南极点,且C点所在经线与OD所在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b、若O点在南半球,则沿OD线南极点在D点以北,图中没有北极点,且D点所在经线与OC所在经线也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2)沿着COD线,太阳高度与O点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如,E点与O点相差30°,则两分时,E点为30°S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半年,夏至(北半球)时,北回归线以及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半年,冬至(北半球)时,南回归线以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90°N的正午太阳高度=20°

  当极点出现极昼时,在同一天,极点的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如,6.22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午夜的太阳高度也时23°26′,这一天,极点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再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北极点在这一天的太阳高度始终为20°

  某纬度出现极昼时,该地午夜的太阳高度=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

  =直射点的纬度-(90°-当地纬度)

  =极点的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

  日出日落时间分布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日落时间越来越晚;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6:00前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18:00后日落;冬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6:00后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18:00前日落

  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出时间=12-冬至日时该地的日出时间,如:6.22时20°N是5时23分30秒日出,则12.22时该地的日出时间=12-5:23′30″=6:36′30″

  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落时间=36-冬至日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如:6.22时60°N是21:14′30″日落,则12.22时该地的日落时间=36-21:14′30″=14:45′30″

  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

  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该日夜长的一半

  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赤道总是6:00日出,18:00日落

  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判定

  直射纬线的判定:(1)晨线(或昏线)与过晨线(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的那条经线交角为多少度,则直射纬度就是多少度;

  (2)与开始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

  (3)与正午太阳高度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纬度互余;

  直射经线的判定:(1)地方时为12的经线;(2)过切点的那条经线,大部是昼;(3)与0时经线正相对的那条经线;(4)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分昼半球的经线;(5)俯视图上,与太阳光线*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

  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2、只要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夏半年;只要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冬半年

  3、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4、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5、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3)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有哪些

  天文科普知识是很多的小学生想查询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在月球上走路为什么费劲?

  答:因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钟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飞起来,一飞起来,就好长时间站不稳,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费劲。

  2、地球为什么不发光?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3、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因为地球很大,转得又很*稳,我们也在同地球一起转动,我们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就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4、打雷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5、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7、银河系有多大?

  答: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8、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答: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9、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答:太阳系中有9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10、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答:星星的颜色决定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宇宙海洋中的岛屿——星系

  在茫茫的宇宙海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星罗棋布,上面居住着无数颗恒星和各种天体,天文学上称为星系。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一个巨大的星系——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太空巨岛还有上亿个,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夜空时,会发现众多的星系犹如宝石般闪着光芒。它们相貌各异:有的像旋涡,称为旋涡星系;有的像圆宝石,称为椭圆星系;有的像甩着两根小辫的短棒,称为棒旋涡星系;还有奇形怪状的,称为不规则星系。目前已被天文学家发现的星系总数有10亿个以上。

  星系很多,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银河系的几个*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仙女座大星系了。它距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它的相貌几乎和银河系一模一样,体积大约比银河系大60%。用肉眼看去,也只不过像星星那样大的一个光斑。

  每个太空岛屿都是某个群岛中的一员。这些群岛,小一些的(包含几十个星系)叫星系群;大一些的(包含100个以上的星系)叫星系团。它们都归属于一个更大的太空集团——星系团集团,也叫超星系团。银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团称为本超星系团,它的核心是室女座星系团。无数超星系团组成了观测到的宇宙——总星系。观测到的宇宙与未观测到的宇宙组成了辽阔无边的宇宙。

  为什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4)

  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耕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荀子.王制》中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一年的农事活动始于春耕,年年如此,循环往复。那么春耕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国先民历来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作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千百年来,也总结出了许多有关的农谚,比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就连诗人也知道惊蛰节后,农民开始春耕,所以才会写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因为我们国家南北纬度差异很大,所以各地区春耕时间也不尽相同,越往北春耕时节越晚。具体来看:

  1、华北地区:3月上旬到4月之间。

  2、东北地区:4月末到5月初。

  3、南方地区:2月下旬到3月上旬。

  在古代,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借物候的变化来判定,有天文知识的.巫师则能借助观测天象来确定。上古观象,通常在天刚昏黑时进行(称为“昏见”),被观测的星被称为“大火”,西方天文学名词为天蝎座a。古代“大火”星昏见时恰好在春分时节,火正在这一天观察到大火星位于南方正中的位置,于是向民众发布春分已经到来,可以春耕播种了。

  立春之后,春耕就开始了,在我国有些地方一直有试犁的*俗,可因为各地区自然环境存在差异,春耕的方式和时间也有不同。

  桂北的春耕试犁,城镇里的活动比农村还要盛大。农村因天还寒冷,多是把牛轭头往牛脖颈上一夹,以示开春,即将要播种五谷。

  城镇活动:相传在过去,为铺垫春耕气氛,鼓励人们作好备耕工作,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会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边上的荒地里搭建一个茅草官厂,衙役鸣锣擂鼓,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到官厂,沿路群众,各家燃放鞭炮,并将黄豆、大米抛向耕牛,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三伏三拜,县官领头,乡绅依次跟随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明祈祷词,之后县官亲自扶犁,驱使春牛犁田,表示春耕开始。县官试犁之后,衙役将纸做的春牛抬着游街,提醒人们新年已经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最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

  在瑶山,各家掌事人要拿着锄头到田里挥几锄,要么就到秧田或菜园里掏几下,表示春耕破土,此外,还要上山砍些竹子插在田间,表示插田,下地里埋上几颗种子,表示播种丰收。

  还有些地方把二月初一视作开春节。一大早家家户户敲敲打打锅盖,表“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当日早晨吃了早饭,男人要把家中的农具仔细检查一遍,看哪些要修,哪些要要换,然后一一整理妥当;妇女们用头天浸泡好的糯米,磨好后做成糯米耙,然后把立冬腌好的干菜、腊肉剁碎做成香美可口的馅心,包在中间,这便是“阳春粑”,用柚叶垫好后,放锅里蒸熟,全家人围坐一桌,痛快饱餐一顿。吃“阳春粑”时,家里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种的生产计划、品种安排告诉大家,要大家发奋把阳春搞好,夺取新一年的好收成。

  在河北、山西浑源、山阴、朔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击鼓迎春。春耕的时候,人们手拿羊皮手鼓,边唱边敲,祈求风调雨顺,生产丰收。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当地农民表演团体,演绎一年中哈尼人与梯田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故事,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在*地区,按照藏历传统,当地村民身着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端着自家的“切玛”(象征五谷丰登)聚集在田头,互敬青稞酒,开始撒种,祈福一年的丰收。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扎实推进“科普下乡助力春耕备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2月23日,民乐县科协以南古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为契机,组织科技志愿者在南古镇开展“科普下乡助力春耕备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科技志愿者们发放农技科普知识宣传资料600多册,赠送科普小礼品300多份,展出科普知识展板30多块。“要到正规的农资店选购适宜的种子、农药和肥料等农资,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品种栽培特性,掌握农药和肥料使用技术……”科技志愿者耐心细致的对老百姓现场讲解春耕备耕注意事项,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围住宣传点领取资料。

  下一步,民乐县科协将联合农业部门,按照“科普下乡助力春耕备耕,让科协的服务更接地气”的活动主题,邀请我县农业专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科技培训,并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线上推送农业生产科普知识,组织开展“送科普、送技术、送农资”下乡活动,不断营造春耕备耕的浓厚氛围,让科协的服务更接地气,让科普活动助力春耕备耕。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5)

——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的提高,生活中有很多的科学小常识需要我们去了解。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科学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冒着黑烟、“哒哒哒”往前跑的拖拉机使用的燃料就是柴油。普通柴油是以石油原油为原料,经过冶炼技术生产的达到一定标准的一类油品。人们常看到的如标为0号、10号、20号、32号的轻柴油,是指它们的凝点分别不高于0℃、-10℃、-20℃、-35℃。假设你的汽车用柴油作燃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选用不同标号的轻柴油。一般来说,温度低时要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且凝点应低于当地气温5℃。

  为什么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大多用三线插头?三线插头与三相插头有什么区别?

  三相电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线,它们每两根线之间的电压都是380伏,一般用于动力系统,多见于工业用电。而家用电器一般采用单相电源供电,其三根线分别是火线、零线(中性线)和地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伏,所以这不是三相电,它的插头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头和三相插座,地线为的是保障安全。

  拖拉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业机械,在农村非常常见,仔细看拖拉机的轮胎,你会发现轮胎上有很多突起,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不容易打滑。拖拉机的重量也与摩擦力有关,同样情况下,拖拉机的重量越重,摩擦力越大。因此,当拖拉机打滑时,可以通过增加其重量来解决。由于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是以柴油为动力的,其排出的高浓度微粒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且易被人体吸入,已经成为城市*郊主要污染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食品腐败变质的情况。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分解变化过程,其程度因食品种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通常脂肪的变质主要是因为酸败,为食品诱变性污染的一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紫外线和氧可以使食品中的中性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一步分解生成过氧化物和氧化物,随之产生具有特殊刺激气味的酮和醛等酸败产物,即所谓哈喇味。食用因滞销而存放过久的已产生哈喇味的食品,会导致中毒,临床表现以胃肠病状为主,有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功能食品效用待验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食能果腹”,而更崇尚对人类健康更加科学有益的多功能保健食品。何为功能食品?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专家表示:“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的第一功能),并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食品的第二功能)。但功能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食品的第三功能);功能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外对于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始阶段,其效用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目前的许多广告存在言过其实的情况,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广告的宣传。从科学角度讲,注意*时营养均衡的饮食,如大量新鲜水果、蔬菜、维生素和粗纤维食物构成的多样化保健饮食及有规律的生活*惯、适时适量的运动、愉快的心情等,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断增加,农业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和包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多。如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工程、农业电子与信息技术、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工程、设施农业与环境控制工程、农村能源、农业废弃物处理和环保工程等等。现代农业工程不但创造出了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展现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农业生产画面。借助先进的工程技术,人们不但能看到结上万个果子的西红柿树,还能看到装有空调、计算机,配备GIS、GPS和RS系统的拖拉机被用来在田里定点配方施肥、定点喷药除草呢。

  能源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人们很早就已经知道,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那么,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能量存在的形态各不相同,其来源也不同。我们将能源分为两种: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就是那些一旦被消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恢复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据探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若以现在的消耗速度来计算,将分别在45年、60年、250年消耗殆尽。与“不可再生能源”相对的是“可再生能源”,像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或者叫“可更新能源”。这些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它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所以又被称为“清洁能源”。因为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有限,因此人们要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存储及传输。

  人类从远古的钻燧取火到今天核能的和*利用,人类进步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摄取和利用能源的过程。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能源短缺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一些居民常常会抱怨电力公司的拉闸限电、电价提高;汽车司机抱怨油价的不断上升。在今天,能源已经成为对国家经济、社会、政治安全有着重大稳定作用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家熟知的伊拉克战争事实上源于对能源的争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而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高效利用是目前人们亟待要做到的。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1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摆动不停。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6)

  袋熊在温带地区适合穴居的开放的森林、丘陵及海岸附*生活。海拔约0-1800米处左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袋熊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从未在野外见过袋熊,因为它们白天基本上都待在洞穴里。

  2、尽管宽大的身体和短粗的腿让它们看起来行动缓慢,但袋熊在短距离内的速度可以达到40km/h(比人跑得快),并维持达90秒。

  3、袋熊一天要吃3到8个小时。

  4、袋熊的粪便是立方体形状的。

  众所周知,袋熊的粪便是哺乳动物中最干的,因为它们的消化过程很长,需要14到18天。因此,这个漫长的过程允许袋熊从食物中尽可能多地吸收营养成分。此外,它们的肠壁也参与了粪便的运输过程。当粪便缓慢移动时,粪便壁的伸展不均匀,最终导致粪便呈立方形,不止方,而且它们干而且不臭!

  5、它们的门牙从未停止生长,就像豚鼠一样。袋熊通过吃草、树皮和树根来保持牙齿的长度。

  6、袋熊的妊娠期只有20到22天。其它有袋类动物的育儿袋的开口是朝着母亲的头,即正向,而袋熊的育儿袋的开口则是朝后(屁股)。因为它们是穴居动物,一个向后开口的袋子可以防止土壤落到它们的幼崽身上。

  7、袋熊擅长挖掘隧道。它们的.洞穴经常会被其它寻求地下避难的动物们借用。因为将家借给在澳大利亚野火中避难的其它动物,袋熊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们的洞穴入口通常仅允许一只动物进入。当野狗等动物攻击袋熊时,它们只需转过身来,用背作为盾牌。袋熊的尾部覆盖着厚厚的硬皮,且尾巴很小,所以很难被抓住。

  【拓展】袋熊的生活*性

  袋熊营穴居生活,很善于挖洞,它们栖居的洞穴比较大。一般洞穴纵深可达10米,宽60厘米,洞的末端是卧室,用草和树皮做铺垫物。

  袋熊喜独立独往,有时2-3只在一起生活。为夜行动物,白天藏在洞中熟睡。它们以青草、野菜为食。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于生活在乾燥的环境。它们一般行动得很慢,但当遇上危害时,逃走速度可以达40千米/小时,并维持达90秒。袋熊会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

  当受到攻击时,袋熊会发挥巨大的抵抗力。例如当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它会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它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后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连同不怎么长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时被掠食者攻击尾部。

  袋熊为食草性动物。和大多数食草性动物类似,袋熊的食谱包括灌木、树木、真菌、树皮、苔藓、叶子和沼泽植物,尤其喜欢多年生牧草。在干旱的季节,也会吃枯萎的草根。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7)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

  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指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制作的预报。制作方法与“长期天气预报”相似。它是从气候演变规律出发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候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属于应用气候学范畴。

  7.季风与季风气候:

  由于大陆及邻*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

  雾是悬浮在*地面层大气中大量微细水滴的可见集合体。是*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华的结果。城市雾是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的城区及其相关设施(机场、港口及高速公路等)的雾,城市雾的出现往往叠加了城市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雾本身就具有局地性的特征,而城市雾则是发生在局地性极强的城市环境中的雾。

  *年来全球气候普遍偏暖,且气温有持续逐年升高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气温已经连续20年高于正常值,其中最暖的10年全部发生在1983年以来,而其中7年又发生在1990年以来。*年来的气候变暖,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从*50年的结果来看,这种现象发生频率少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偏长。

  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气象知识:春天与防病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这是北方春天气候变化无常的写照。另外北京的春天还有昼夜温差大、云雨少、多风干燥等特点。这样的气候特别有利于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也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怎么预防呢?首先是“春捂”,意在谨防春寒致病;第二,春宜早起,注意锻炼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第三,春天宜多吃甜味食品,少食酸辣,以强身补虚,预防肝胆过盛。

  气象知识: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字面意义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东太*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指的是洋面水温反常下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现在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它的典型特征是中、东太*洋赤道地区海表温度距*降至-0.5℃以下。因此,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但是,并不是每次厄尔尼诺以后都会出现拉尼娜,据统计,大约不足一半的厄尔尼诺年之后会出现拉尼娜现象。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4—1985年和1995—1996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

  气象知识:二十四节气

  现在*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观念了,进入战国,魏国人石申编制了一张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关系的星图表,这是全世界第一张星图表,标志着*的天文学走入一个新时代。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365 天5 小时48 分46 秒,为方便以365 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 天的二月增加为29 天。

  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29 天12 小时44 分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354 天,比阳历少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来设定闰月。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和诗歌。

天文科普小知识有哪些(扩展8)

  雪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雪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雪花非常轻,通常来说,一朵雪花的直径≥2毫米,5000朵到10000朵雪花堆积在一起才有1克重,而1立方米的新雪通常60亿到80亿朵雪花。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对于雪花来说,团结才有立方。

  雪花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常见的有辐射状和恒星状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棱柱状、针状和空心板状的.雪花。包括温度在内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雪花的形状。据统计,雪花的形状有35种之多,而你可以在华氏5度左右(-15摄氏度)的气温下找到最完美的雪花。在世界上,每一片雪花都是六边形的,无一例外。这是因为冰晶中的氢分子和氧分子每次相连都会形成这样的结构。

  北方雪重还是南方雪重?

  和北方人通常比南方人更高更重一样,北方的雪也比南方的雪更重吗?情况恰恰相反。在北方100*方米面积上,8到10毫米的积雪重量约100公斤,而在南方重约130公斤,更压秤了。没错,重量不同,是因为北方的雪较疏松,而南方的雪较密实,因此相同降雪量形成的积雪的深度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在北方,1毫米降雪量堆积起来,可以形成8到10毫米的积雪,而在南方,积雪约为6到8毫米。

  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

  最*30年,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在哪儿呢?答案是东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中北部以及*西部等地,年积雪量可以达到30厘米以上,局部达50厘米,足以没过一个成年人的膝盖。

  艳阳里也能“大雪纷飞”吗?

  《南山南》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可是,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这现象叫做“太阳雪”。

  “太阳雪”跟夏天出现的“太阳雨”情形有些类似,只不过产生“太阳雪”的云层温度较低,降水是以雪的形态降落下来而已。

  “雪粒”是不是雪?

  也许大家都见过这种现象:天上有时会下起一粒粒白色的“小球球”,落到地上蹦蹦跳跳的。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雪粒”或“米雪”。

  气象学上,这种东西叫做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直径一般在0.3—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可你知道吗,霰和雪虽然都是固态降水,但不属于雪的范畴。

  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一般在下雪前降落,可以说是下雪的“前奏”。它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时常呈阵性。

}
  • 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为什么的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强烈?

月球表面为什么昼夜温差很大?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上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

2.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30天,这就造成了,白天,太阳长时间照射,温度很高,晚上长时间没有太阳照射,温度很低.

3.月球表面都是裸岩,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和降温都比较快,这也造成了月球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为什么月球昼夜温差大?

因为没有,月球表面也没有温度的传导,所以昼夜温差极大。

由于没有,月球没有介质传导声音,因而月球表面是一个没有任何声响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

月球表面也没有温度的传导,昼夜温差极大。月表平均温度为白昼107摄氏度,最高达到130摄氏度;夜晚平均温度为-153摄氏度,最低达到-180摄氏度。

月球的表面没有包围,接近于真空,这也直接导致了和地球的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月球表面不刮风、不下雨、空中没有云层,没有任何天气变化。不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月球的天空一直是漆黑的。在月球上仰望星空,与在地球上相比会更璀璨;在月球背面看星星,会比在月球正面看更明亮。

月球自西向东以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也围绕地球以逆时针方向公转。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相等,约为28个地球日。最终形成了月球始终以“正面”朝向地球,“背面”始终背向地球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月球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为什么月球昼夜温差大?

月球昼夜温差之所以这样大,是因为:

1、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就意味着月球上没有的保温、调温作用近乎于0。

2、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月球的自传、公转周期几乎相同,公转一周也自传一周,因此造成月球始终以同一半球对着太阳被太阳照射,形成始终的白昼,而另一半球始终是夜晚不会北太阳照射。

想一想,月球上的始终的夜晚的温度岂能不低,而始终的白昼温度岂有不高之理?

这就是为什么月球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表面强烈?

地球表面有,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和夜晚因为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使得昼夜温差太大

而月球因为没有大气:没有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