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包括哪五个方面?


公民道德宣传专题
你知道有哪些?
公民道德规范 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
含义
一、“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二、“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三、“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四、“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五、“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01
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 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02
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 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
03
团结友善
“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 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 现实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 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能否团结、友善,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
要做到团结友善,就必须怀着友好的愿望,抱着彼此平等的心理相互对待,就必须对已严、对人宽,就必须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团结友善必须是在正义原则之下的团结友善。
04
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 作为一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得没有勤奋就不会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和游手好闲。 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应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凡事尽量依靠自己而不依赖他人。
05
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每一个公民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公民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对待职业或事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
这些基本行为准则,在同一道德体系中具有内容的广延性和层次的多样性,既包括社会主义的公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又涵盖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各个领域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与不同社会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来源网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