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励志的人是谁

啊,很巧,正好今天有人发了我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我全文复制粘贴,标明出处,侵删!近日,三甲传真收到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火箭军总医院),呼吸及重症医学科韩博学医生发来的稿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看后极为震撼,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寒门医生让人落泪,兄弟,你真的感动三甲了!以下是作者原文:今天下午我提着两个大号行李箱去乘坐北京地铁2号线,然后换公交车,辗转几十站路后再到燕郊那边的新房,旁边的朋友们说直接打车多方便,我说为了省钱即使走上百里路也是应该的,我是不怕累的,比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好多了,起码现在有车坐,还顺便锻炼了身体,他们一脸疑惑和不解,无奈的笑了一下。01我叫韩博学,1982年出生,籍贯山东,出生在农村,我们家是村里最穷的一户:三间土房子,一口大铁锅,一个手推车和几个粮囤,唯一的电器是三个电灯泡和一台老式收音机,到今天为止,爸妈还在听那台收音机,让他们换成电视机,他们还是不舍得换(我知道那是一种珍贵的记忆和重要的陪伴)!爸妈在地里干农活,让六七岁的姐姐照顾我:洗衣、做饭、陪着我玩。生活条件很差的,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有菜,没有油,更没有肉吃。实在没办法了就把盐粒放到窝窝头里面当菜吃,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我期盼的是香喷喷的肉火烧,还有就是盼着爸爸交公粮后能带几个红苹果回家。记忆当中,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靠好心人资助的,我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件是新衣服,都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穿旧的送我的。学习方面,当时家里买不起笔和本子,一放学我就去那个熟悉的垃圾堆里捡 其他同学扔掉的铅笔头和还能用的作业纸,然后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纸用针线缝起来,就这样一个“崭新”的作业本出现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收获。02几乎每年的贫困生是我,年级考试第一名也是我,这个过程充满了无数艰辛。平时要帮着家里做很多农活,我们家没有农用机动车,几乎全靠人力,我体型瘦弱,70多斤重,经常用手提100多斤的大水桶,有时候用扁担挑水,肩膀的皮被压破了很多次,后面起了老茧,再之后就是一侧的肩膀被压低了(也算属于畸形的一种吧,到现在还是这样的,一边肩膀高,另一边肩膀低)。提起农活来,我最不喜欢的是在玉米地里拔草,尤其是清晨的时候,到处是冰冷的露水,一会儿全身上下就湿透了,冻的打哆嗦,弄的全身是泥巴,多希望太阳早点出来把露水给烤干。到了中午,烈日高照的时候,钻到密密麻麻的玉米田里,闷热的很,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时不时被带有锯齿的玉米叶划伤、流血,绿绿的青草上有斑斑血迹也是常事儿,当时值得庆幸的是:只要自己眼睛不被划伤就不错了,流点血算不了什么。口渴到极点的时候,精神也随之开始萎靡不振(估计是中暑吧),没办法,就在田地里的低洼处下雨后的积水,弯下身子、趴在地上喝几口地里的积水,那个感觉还是挺爽的,喝完水后口渴迅速缓解,一下子便有了精神。妈妈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她病重过一次,医院的医生都没办法了,昏迷、心衰、酸中毒,呼吸微弱,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妈妈能够活下来。我每天祈求老天爷保佑妈妈,课堂上曾经默默的流过无数次眼泪,学习成绩也在下滑,老师还在责怪我,谁能知道家里还有一个面临死神的妈妈,我幼小的心灵同样经受着生死考验呢!或许是家人的厚道和平时积德,感动了上苍,死神终于松开了手,妈妈活了下来。从此以后,我更加努力,更加珍惜。03家里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了,我拼命的学习和干农活,终于坚持到初中毕业,中考我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当地重点高中。高中每年的费用要几千元的,家庭状况非常艰难,我不能让爸妈因为我的学业更苦更累,我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高中,我要去打工挣钱来养家,我要担起家庭重任!班主任和家人们劝我了无数次,倔犟的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业,怀着打工养家的梦想去了蔬菜之乡-----寿光城。04记得那是1998年的一个冬天,和村子里的小伙伴“港港”一起去寿光城打工,我们下了长途车后人力三轮车就围上来,问去哪里。其中一个车夫打量了一下我俩:一只手提着化肥袋子,另一只手挎着一个麻布口袋,满脸的稚气、、、最后谈好价格10元,但是到了地方后跟我们要50元,还用恶狠狠的语言威胁我俩,推来推去的、动起了手,那个坏蛋是一米八高的大汉,无奈之下我们被迫给了他50元,当时我的心里痛的很,心痛父母的血汗钱,我更想爆发一次,跟他拼命!但是最后还是把这口窝囊气咽了下去,当时我唯一的念头是打工挣钱,出门在外少惹事情,况且自己也不是打架的料。到了工作的地方后才发现那是个私人的黑作坊,主要加工盖蔬菜用的大被子,是那种拖挂卡车上用的,物流行业人的熟悉,其他行业很少有人见过这种被子,一床被子平均五六十斤重,有时候上百斤重,这是很难想象的!加工这种被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缝纫机,被套和劣质发霉的棉花,还有一群童工!早餐和晚餐是米粥和咸菜,午餐是水煮菜。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令我害怕的是那些劣质的黑棉花,里面多数是毛绒绒的尘土,我们经常被呛得咳嗽,后来很多人出现了咳血,为了挣钱我要坚持,当时傻乎乎的自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05我们每天早上四点半被老板喊醒起床,迷迷糊糊吃完早饭就去干活,一直干到下午两三点,然后吃午饭,吃完午饭再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回到那个简陋的破旧的屋子里睡觉,躺在床向上看,经常看到满天的星星,有时候睡梦中还被冰冷的雪花给弄醒。假如睡得沉的话,早上起来,发现被子和头发上是一层厚厚的积雪!不分昼夜的劳作,累的我们筋疲力尽,看似简单粗苯的工作榨取了我们的血汗。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加工被子的过程:首先把蓬松庞大的被子塞到缝纫机下面,然后,我们的任务就是从缝纫机的另一侧往外拖拽大被,刚开始这个动作是不熟悉的,自己的手经常被磨破皮,流血,然后把被子给染红了一道一道的,过段时间后手上的老茧磨出来了,也就没事了,这个过程充斥着疼痛、流汗,甚至流血,但我没有流泪,因为有一颗坚强的心一直支撑着自己!每天无数次的重复这个“拖大被“的动作,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令我记忆犹新的一次是:晚上熟睡的时候,我梦着在拖大被,还不时传来老板的指责声,突然自己被冻醒了,发现自己光着身子躺在地上,再看另一个工友,他露着半边身子,闭着眼睛(因为他还在睡觉呢),他正在用双手抓着自己的被子正往床边费力的拖(估计他也是在重复白天干活时候的拖大被的动作),这个时候我落下了眼泪。06在那段艰苦的打工岁月里也有少许快乐与幸福,那种快乐是卖烤地瓜的小商贩们带给我们的。我们每天晚上下班后都快凌晨了,干了一天的活,出了一身汗,零下10多度的低温,寒风呼啸,感觉身上的汗水几乎要结冰似的,冻得直哆嗦,寒冷与饥饿折磨着我们的身心,有一天晚上回到住处,我们几个人惊喜的发现了几个烤炉,烤炉里有忽明忽暗的碳火,里面还有十来个热乎乎的烤地瓜,我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非常高兴,环顾四周无人,便狼吞虎咽的偷吃了几个红薯,瞬间感觉身上热热的,心里也暖暖的。对于偷吃地瓜这件事 ,我好几次谴责过自己的内心和做法,希望那些烤红薯的叔叔阿姨们原谅我们,以后我要好好的报答他们(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不知道为什么烤炉里每天都有那么多没卖完的烤红薯,后来得知,是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特意留给我们这些可怜的穷苦孩子吃的。07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经常雪花飘飘,我却整天穿着半袖,因为整天以汗水洗面(确切的说应该是用汗水洗澡)。记得有一次疲倦的我自己一个人在往三轮车上装被子,因为被子太重了一个人弄不上去(因为天天干活,没有休息的时间,再强的毅力和力气几乎也会用尽的),那个时候我多希望有个人帮我一把,被子无数次从车子上滑落下来,最后我用瘦弱的身体顶住了被子,这个时候传来了一阵笑声,发现旁边一个年轻的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在嘲笑我,指着我说我无用,当时我无助到极点了,我也很气愤!几片雪花从天空落下,脸颊上被自己的汗水融化,当时感觉雪花暖暖的,人间却冷冷的!这个时候我看到路过了一辆自行车,一个小女孩年龄跟我相仿,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一刻我感觉上学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这个时候老板来了,骂骂咧咧指责我,还指着我说这些熊孩子学习笨,只能卖苦力打工!一句话刺痛了我,也刺醒了我,难道我学习笨吗?我可是全年级第一名的!我越来越意识到上学是唯一的出路,我开始决定重返校园!有一天传来噩耗,其他作坊的一个工友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大卡车上摔下来,流了一大滩血,骨头都露出来了,后来被老板偷偷的用车运到野外扔掉了。当时我在想:这个该死的坏透的老板真是可杀不可留!过了几天又传来另一个坏消息,一个临朐县山区的童工从高处摔破了头,脑浆流了一地,估计那个人也不行了。我在想比学过的课文《包身工》还要惨,庆幸自己没有遇上,我得赶快脱离这个魔窟和黑暗的地方!辞职的时候,我一共干了38天,老板给工钱200元,我说一天10元钱,应该是380元,黑老板说我是不是找挨打!旁边的工友劝说我,老板 给你钱就不错了,有的人干了半年一分钱工钱也没给。08经历一年的锻炼与深刻反思后,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继续学业,于2000年我重返校园。不知道什么原因,校方说因为我没有读高中,学籍也没有了,不能读高中了(到现在原因也没有弄清楚),为了学一技之长,为了学医,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了卫校,众所周知那属于中专,里面的学生和学习氛围的确不怎么样,抽烟喝酒看小说是家常便饭,我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必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卫校两年后,进入实习阶段,我白天实习,趁晚上和中午休息的时间,我就在豆浆店打工,我虽然瘦,但是能吃苦,有耐力,谁知道到了豆浆店,我的耐力和吃苦能力因为昼夜劳作受到了挑战。早餐行业每天需要早起,同样豆浆店也不列外,早上3点起床开始泡豆子、磨豆浆,然后煮豆浆,一直忙活到7点多,迅速吃完饭蹬着自行车就去医院实习,过度的体力体力透支,弄的我筋疲力尽,有一次在观看剖宫产手术时,我困的实在坚持不住了,一头栽倒了手术台上,老师弄清我的情况后原谅了我。09令我触动最大和最难忘的是:在豆浆店勤工俭学中经历了一次爆炸。有一天大约凌晨4点钟左右,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就是火光四射,不好,煤气发生爆炸了!我的一个工友撕心裂肺的喊着救命,那是临死前的呼叫声,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最后我们逃出火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非常感谢上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那个时刻我顿时感觉到:活着真好!从那次爆炸以后,我离开了那个豆浆店,把自己行李铺盖搬进了实习医院的急诊科,好心的带教老师给我找了值班室的一个空床位,吃住都在急诊科。我很喜欢抢救病人,在急诊科的半年期间,我如鱼得水,学了不少临床技能,还学会了气管插管,那个时候我开始准备自己的原创理论----医学数理学。时间很快,转眼间到了毕业的时候,很多老师建议我继续学业,我这次没有半点犹豫直接答应了,继续考学。10那是2003年,中专生考大学只能通过对口高职考试这一条路,没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无奈之下我参加了高职考试,满分600分,我以500多分的高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一个医学专科院校。上学后的几年,我一路过关斩将,自学了高中数学、英语,还评上了市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最高等的奖学金,我的座右铭是“没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什么不可能”。求学期间我一直勤工俭学,每天三份兼职:餐厅卖饭、图书管理员和兼职家教,在上学过程中没有跟家里要过一分钱的学费,到了年底寒假的时候,还给家里带回两千多元。上学期间我坚持的原则是保住自己学习成绩,自力更生,减轻家庭负担,以上我都做到了,基本每次学习成绩都是临床系第一名的,况且要比第二名要高出几十分。11为了增长见识、继续学业,我来到了京城,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段艰辛奋斗历程。众所周知,北京的消费很高,对于我一个穷苦的学生来说温饱都是个问题,刚刚开始来北京的几个月,为了省钱露宿街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后来我发现,到一些大医院的门诊或者急诊科大厅可以休息的,这也是逼出来的,没办法,为了省钱。后来我在三里屯找了份工作,做高三学生的家教,主要辅导英语和生物,其他时间再去做点钟点工,有了一点积蓄后我在东五环附近租了一间平房,这个房子阴冷、狭小,长3米,宽约1米多,屋里有个破木板,下面垫了一些乱石头当床用(说白了,是一些废旧的建筑垃圾),令我不能忍受的是屋里还有下水道,散发着各种臭味,有时候还从里面冒出一些又黑又臭的污水,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屋里,夏天的时候里面闷热的喘不过气来,有种窒息感,到处是蚊子和苍蝇,被子整天潮湿的很,跟泡了水一样,被子上面和下面的床垫发霉、渗水。冬天是个最难熬的季节,毫不夸张地说,被子下面和床垫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因为潮湿,墙面上也是一层冰,就是在这个小屋里我生活了2年多,在这个小屋里我不断刻苦学习!那一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专升本),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白天实习后还要回到那个潮湿、冰冷的小屋里,至今为止北医的老师们也不知道我是从那个小屋里走出来的。说到这里,我补充一下在这种恶劣环境的生存经验:一是:煮一顿热粥喝,里面可以加点辣椒;二是:啤酒瓶里面装些热水,然后放到被窝里取暖;三是:在睡觉的时候建议开着窗户睡觉,最好是24小时开着窗户,假如有风能够吹进了,那就更好了,因为可以带走一部分湿气和冷气,即使是寒冷的北风,住在那个小屋里的我当时感觉冬天的风是暖暖的,估计很少有人体验过那种感觉的,更令人难以想象当时的艰苦与辛酸!进入北医求学过程中,我学习并没有放松,多数考试成绩临床系第一名。有一次还在北大医学部的讲堂,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方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称赞。本科毕业后,幸运的我应聘到了现在的医院,北京的一个三甲医院,工作至今,工作期间考取了研究生,评为技术骨干、先进工作者,发表了几篇论文,其中最令我欣喜的是2017年柳叶刀大会征文录取的我那篇SCI摘要(全球共录取27篇)。我还接到来自欧美国家的邀请,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演讲,加入了美国呼吸协会。今年的欧洲呼吸学会国际会议上(ERS-2019,呼吸领域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会议之一)我宣布了我的重大原创理论-----医学数理学(TMMP),得到了广大国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接收了国外媒体采访。我没有给国家丢脸,更没有给家人丢脸,在坎坷的学医路上终于有了一点成绩,终于挣了一口气!我初中毕业就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了,没有读过高中,也没有参加过高考,医路坎坷走到今天,我希望把自己的励志经历和故事分享给大家,我愿意今生尽我所能帮助需要的人,包括患者朋友、医学生和贫苦的人们。三甲传真结语:写给韩医生的几句话。兄弟,你的经历让三甲数度落泪。看好你哦,加油!三甲传真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当你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请说给三甲听,说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想办法;当你从医路上取得成绩时,请说给三甲听,说给大家听,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喜悦。当你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下时,请说给三甲听,说给大家听,因为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并不均衡,把自己的救治经过写出来,科普给所有人学习,避免悲剧,少走弯路,同样也是莫大的善举!这也是三甲传真坚持至今的初心,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作者:韩博学,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火箭军总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总医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见过最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