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家教经验花式教学?

《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于2016年5月27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系全国首部家庭教育地方条例,之后又出台了《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职责任务分工》,实现“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参与、政府推进”。推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容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儿童发展规划专章,切实优化了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创新实施《家庭家育促进法》,重庆市各级各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心理帮扶、社会关爱、家庭教育等为着力点,整合社会资源,精准服务儿童和家庭,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个互助会好哦,教育娃儿方法多,我们家孙子现在不再偷偷去上网,一回家就做作业,周末就去参加互助会的活动。娃儿听话,成绩也好起来了。”6月29日,在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马鞍山社区,留守儿童小洋(化名)的奶奶口中称赞不已的互助会,正是在全县广受家长和孩子欢迎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小洋的父母长期在沿海务工,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在管教孩子上有心无力,小洋渐渐地染上了网瘾,与父母的关系也一度紧张。加入了互助会以后,小洋在家长义工、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制定学习计划,重拾了画画的爱好,课余时间也更加充实,老师和同学的点赞让他更加自信。而小洋的父母也在互助会线上课程中学习了许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孩子敞开心扉化解了心结,家庭更加和睦,小洋也彻底摆脱了网瘾。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全县85万户籍人口中近26.5万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约1.4万名。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大量父母外出务工怎么办?从2022年开始,丰都县以“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的理念,运用“四步法”建立“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打造了互帮互助的家庭教育新模式。7月1日, 清华大学暑期实践团学生在丰都名山街道“小名星”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开展户外运动课。党组织“靠前一步”,将家长组织起来。丰都县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家长加入“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家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周末、假期将留守儿童等青少年集中起来开展活动。为确保互助会规范运行,丰都县在互助会逐步成立党支部(党小组),严把会长、秘书长等骨干人选关口。政府组织“后让一步”,不包揽只支持。针对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丰都县发动干部、教师、热心市民等群体,成立1800余人的家庭教育互助志愿者协会,设计体育文艺、心理健康、劳动生活技能等课程,为互助会提供师资、课程、活动场地等支持。群众组织提升一步,激活家长内生动力。丰都县制定互助会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办法等制度,通过“会员自筹一点、社会募集一点、政府支持一点”,保障互助会经费,建立家长轮值、学生积分管理等机制,让互助会自我管理、自主运行。群团组织协调同步,链接多方资源。丰都县建立家教互助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牵头,统筹司法部门、群团部门、高校等社会资源参与,实现齐抓共管。到现在,丰都县已成立“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县级联合会1个、乡镇(街道)互助会40个、村(社区)互助点5个,入会家长会员2385人,吸引3000多名儿童参与,其中留守儿童1066人,打造出 “栗米阳光”“鸿鹄之家”“鸾妈妈”等品牌家庭教育互助会。“家教互助会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与学校教育形成有益互补,让留守儿童不变坏、免受害。”县纪委监委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2022年开展互助会以来,丰都县暑期儿童溺水事故“零”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案件件数、人数同比下降48.28%、53.49%,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案件件数、人数同比下降29.67%、28.99%。丰都县妇联主席高婧梅告诉记者,县妇联以丰都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载体,正积极开展全县家庭教育互助会、学校家长学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指导工作,建立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正着手打造一支“1+N+N”的家庭教育专业队伍,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工作。在重庆,像丰都“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这样的创新之举不是个案。在璧山区大兴初中校园里,有这样一颗神奇的“许愿树”,树上有一个“树洞”,同学们一旦有了心事都会找到它倾诉,更为神奇的是不久以后自己的小小心愿往往都会实现。像这样的“树洞”璧山还有7个,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由当地公安、教委、妇联、团委和学校联合行动成立的“树洞口袋专班”紧密合作,跟踪核实、保密谈话、满足愿望,为孩子们扫除成长路上的障碍。“树洞”的发起人璧山区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张耀元,也成了孩子们最信赖的“树洞姐姐”。“树洞姐姐”张耀元通过手机向记者介绍布置在各学校的许愿树,后面的绿色文件柜里藏着孩子们的1423封信件。乐丁摄初中生小莉(化名)的妈妈因病去世,爸爸和兄弟姐妹在忙着妈妈的后事,封闭在家上网课的她又伤心又孤独。小莉几乎每天都给“树洞姐姐”张耀元打电话,倾诉她对母亲的思念。后来张耀元发现小莉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最喜欢的妈妈照片。“给孩子捏个像妈妈的小娃娃,让她有个念想。”张耀元心中一动,就照着照片捏了一个美人鱼造型的妈妈送给了小莉,并且告诉她,不管妈妈变成天上的星星,还是水里的美人鱼,娃娃永远陪伴着你,警察阿姨、妇联阿姨等等有爱心的人也会像妈妈一样陪着你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光。美人鱼妈妈融化了小莉的心,她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我的妈妈回来了”。“我家里有了妹妹后爸爸妈妈陪我的时间好少了。”“爸爸脾气不好,老是对我发火,有时候还会打我。”““学校的食堂可不可以做些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呀。”每一封放进”树洞“的信,张耀元和心理老师都会一封一封细细阅读,妥善回复,为孩子们心灵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架起孩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彩虹桥。近两年以来,“树洞口袋”项目已经化解校园矛盾纠纷86起,劝返辍学学生8名,挽救有自杀倾向的学生9名,解决校园隐患类问题112个,家庭隐患类问题401个,心理隐患类问题132个。随着“树洞姐姐”在璧山越来越受孩子们喜爱,张耀元已经忙不过来,于是她向区妇联提出需要更多的“树洞姐姐”来共同关爱孩子们,区妇联随即启动策划在全区范围内寻找“树洞姐姐”的活动。除了从上至下的推动,来自基层的智慧和努力也在这场家庭教育促进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是个老社区,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比较常见。为关爱这一重点群体,社区妇联主席姜春艳在镇党委和社区两委的支持下制定了“关爱清单”,建立每月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长效机制。同时为了丰富社区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姜春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成立“周末开心课堂”,邀请爱心企业、共建单位、高校大学生共同参与,把固定的课堂变为行走的课堂。如今,“周末开心课堂”吸引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学生参与到常态化课业辅导、兴趣课堂、安全教育、科学启蒙等服务中,还与重庆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鉴订了家校社共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服务辖区少年儿童10000余人次。她牵头还开设兴趣特长暑期托管班,着力解决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微信关爱群、创办小候鸟图书角,组建起巾帼志愿者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为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和温暖,为留守儿童家庭送去家教知识,以和谐家风助推文明社风。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的孩子们一到暑假就每天来到社区参加活动,这是孩子们正在参加的剪纸庆“七一”活动。“咱们组里成立家庭教育促进委员会啦!这下咱们组的娃娃有福啦。”这是秀山县龙凤坝镇南龙村下寨组的村民们近期总是口口相传的一个好消息。促进会会长杨金川也是下寨组组长,作为下寨的当家人,他看到组里的娃娃纷纷沉迷于刷手机心痛不已。在与县家教讲师团成员、退休教师杨胜飞的攀谈中,杨胜飞经常提到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论述,让杨金川萌发了创办家庭教育促进会的想法,为组里的孩子和家长提供丰富的活动和课程,传承好家风家教,为孩子们成人成才营造良好氛围。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村里人的一致支持。在村里能人的牵头下,全组大部分家庭都积极参与。全组57户人家,54户加入促进会,47户有学生,7户没有学生。促进会前不久在组里的显眼位置树立起了一面荣誉展示墙,上面全是村里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获奖孩子的奖状等,让村里的孩子们相互效仿学习。暑期已经开始了,促进会正在组织孩子们开展力所能及的卫生打扫、叠被子、毛笔书法等训练。未来,促进会还将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协调企业、中小学校、家教讲师团等资源,通过开展文体艺术、职业规划、家庭教育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家长在培训中提升水平。县妇联主席唐娅芬告诉记者,县妇联今年多次来到下寨调研,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下寨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学习。暑期刚开始,秀山县龙凤坝镇南龙村下寨组的家庭教育促进会就组织孩子们学做家务,洗碗、扫地、叠被子、洗衣服。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家长动员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孩子培养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重庆市大力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地,以家庭互助为切入口,举全社会之力促进家庭教育,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源/中国妇女报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乐丁图片/受访者提供编辑/刘斌审签/乔虹监制/周志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家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