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老师计划以后的时间,把视频课程转换成文字,给大家展示不一样的课堂。今天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啊来听课的,肯定是没有接触过物理的同学,物理作为一门新的科目,可能个别的地区是从七年级开始学的,有的地方是叫科学。说白了在初中阶段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这5大块,不同的版本,那么可能把这5大块分的地方不一样,顺序略有不同,但整体而言知识点都是一样的,所以老师就按照人教版这个顺序来给大家一一的去讲解了,就八年级的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讲到最后一节,九年级的也是一样的,从九年级的第一章就是13,从第13章的理解,然后讲到最后。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入今天的课程八年级物理,不要把它想的那么难,不要听别人说物理多难怎么样,其实我整体来而言,八年级物理第一块长度时间的测量,然后牵涉到一点速度,人家都会觉得一些速度的计算和你小学学的那些追击问题,过桥问题、相遇问题等等,如果那一块学得很好,你说这个就没有什么问题,对你来说很简单啊,如果你学得不太好,你也一定要学会的,特别是你月考必考的。然后紧接着其他的你说声学光学这是两大块,然后最后一个质量密度,相当一些实验以及测量,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总的来说用一句话就这么多。咱们学习第一个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节课我们包含这4大块,第一块长度的单位,第2块长度的测量,第3块时间的测量,第4块错误和误差,咱们这一个半小时就通过这4个方面来给大家一一的去讲解长度的话,我们要知道常做的单位以及如何去换算的,会使用刻度尺去测量,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经常考的点。第二点就知道时间的单位,我们比较熟悉,换算关系也比较熟悉,但重要的是这一个测量秒表的使用,这是一个重点。并且很多学生八年级学会了,到九年级一看又不会了,就说明不深刻,你要不要使用,因为我们用的少,所以不深刻,所以这个点也要注意。第三点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一个重点内容,一般会出一个选择题。第四,正确的使用刻度尺和停表,这是一个难点问题。紧接着咱们一一来讲解。比如说,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中心有两个圆,比如这一号这二号这两个圆哪个面积大呢?我们通过肉眼去观察你看你能不能看出来到底哪个大看起来是可能大一点小一点,但是其实我们可以简单的找一个东西去对比一下,比如插入一个形状给它调颜色,它是这样一个形状的东西。你看这么长直径这么长,然后我给它复制一下,过来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直径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知道它面积也是一样的,所以你的肉眼观察准确不准确?明显不准确?对吧?不准确。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图片,帽檐直径ab还有帽子高c到底哪个长,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来去给它对比一下,这个就是c看起来很长,是不是?给它克隆一个出来了,然后我再给它旋转一下,然后对比一下,其实应该再长一点,可能就和他一样长了。我们可以发现 Cd和ab差不多的近似是一样长的,这和我们的感觉视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吧?我们会觉得 CD大一点其实不是的,还有紫色的线,你觉得有那么一点弯,你认真的看也觉得它有点弯,是不是?这就是视觉的错觉。还有橙色的线根和这根我们也会觉得短长,我记得以前有类似的一个实验是吧?人站在这边和站在这边高度不一样是吧?高度一样,就这样一个屋子很有意思,就是一个视觉的错觉,其实它弯它不弯它直的,是不是?你说它俩它长吗?其实一样长的,所以我们的感觉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可靠,感觉既然不可靠。所以我们要测量这是非常必要的要测量就单纯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要对物体的某种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使用仪器来测量,比如刻度尺、天平、钟表、温度计,这以后我们都会一一的去学习,这都是一个重点的东西。今天我们就先讲这么多,更多系统的课程可以持续关注老师,其他视频课程可以私信老师找到。加油,未来可期!}
初二物理知识点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和地理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初二物理知识点】相关文章: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08-25初二物理必备知识点08-27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0-29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0-29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04-30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02-28初二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积累11-03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10-17教科版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10-30}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初中物理主要学习声、光、力、热、电、电磁等6大方面的内容,其中,力学和电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是哪些初二: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初三:力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学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