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几十上百万元去为什么出国留学那么贵值吗?

2017-07-08 09:51
来源:
美伦论文网
现如今,出国留学在国内盛行,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出国外去留学,那么花费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去国外留学到底值不值呢?到底是在国内上学好还是在国外上学好呢?其实简单地给二者来个全方位PK,就能得出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首先看国内外读书的花费
相关阅读:http://essay.lxws.net/moerbendaixie/
深造花费肯定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花费大小决定着很多人的最终选择是否出国留学的关键因素。国内外读书的花费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出国留学的话,费用的确要比国内读书多一些,但是随着留学国家的不同,也有很多差别。其中有很多花费并没有比国内高很多。比如在德国、意大利,一年花费仅仅在7万到10万人民币,性价比相对来说很高。韩国一年的花费也超不过10万元人民币,法国的公立学校3年花费则超不过20万。其他一些国家则要多些,荷兰每年要13万人民币,澳洲则要20-30万左右。英国和美国则被认为最贵的国家。每年的花费要在30万左右。
从中不难可以看出,出国留学的花费的确要比国内读研高上很多,有的甚至能达到国内的数倍。
其次看看时间成本时间
国内的本科大多都是四年制的,而研究生大多是三年制,有个别院校是两年制或两年半。在这段时间内,本科课程大多都是在三年到三年半,研究生大多只有一年半的课程设置,也就是说,有半年到一年半的闲置,很多人在这段时间内找工作,写论文,但是另外一些人则终日无所事事,荒废掉。
国外的本科是三年到四年设置,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一到两年,在这几年内课程设置很紧凑,内容也很丰富。
比较国内外,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学制上占据更多时间的国内,在课程上并没有更丰富些,反而空空延长时间,耽误学生们就业的时间。
对比考取国内大学的难度大小
在国内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读研究生,都是要只考试的。就研究生 来说,近些年来考研大军不断壮大,笔试的录取比例也逐渐变得悬殊。据统计,硕士研究生的全国录取人数在2013年达到53.9万人,报考人数则有176万人,录取率在33%左右。至于复试的录取率则很高,甚至有的学校基本上过了笔试就能上。简单的说,考研仍然是沿袭中考、高考模式,“一考定终身”。
在国外,读本科读研究生一般是申请,只要具备本科学位都有申报资格。国外大学对申报者的高中或者是本科成绩很关心,一般好一点的国外大学要求学生国内的GPA达到80分上。此外,他们对语言要求很高,英语系的要求有SAT、GRE、托福、雅思等成绩。
相对来说比较好达标,只是语言成绩有些难度,有很多人语言不合格,还得专门去读半年到一年预科,这笔花费则不太划算。
在国内上大学后的竟争力对比
竞争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习好坏,终究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比一番。在国内大学生普遍的情况下,国外留学归来的学子们情况的确要好很多。他们有两个选择,留在国外和回国。目前很多国家为了吸引人才都方框了工作、移民政策,比如在澳刚刚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澳洲向18-30岁的中国公民提供每年5000个短期工作或培训机会,从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在国外工作,留下定居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想要回国就业,海归自然含金量要多些,在就业市场也颇受优待,他们面向的企业多是一线大公司。即使专业经验有限,语言是一大优势,从事一些对外贸易中的翻译工作也是很有优势的。由此不难看出,在国外留学的综合竞争力显然要更加优越一些。
综上所述
综上说述,我们说的值与不值,其实就是在衡量我们付出的金钱和努力,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相应的回报,或者更高的利益。换句话说,留学是一种投资,以前叫人才投资,现在看来,其实是种补给,为了不让自己输给越来越多的其他人。
从长远发展上看,还是值得的,这种经历给我们的,其实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镀了一层金的海归这个头衔,而是给了我们更多的见识和不太一样的思维方式。这种见识和思维方式,可能在做基础工作的时候,显现不出来它的作用,但等工作到达一定层面,就会发挥作用。这就像很多土豪,其实已经很有钱了,最后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因为他知道,以他的见识和能力,只能把公司维持在那个水平,甚至慢慢会被人超越,如果还想发展,需要真正的人才了。
但是既然是长远受益,我们要衡量一下这投资的成本。如果几十万是您父母或者您自己很大的一笔甚至全部的财富,个人认为也许还不是必要的时候。因为它的收益并不会随着投资结束就即刻显现。您大可以工作几年,在觉得自己需要更大的能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体验也不晚,那时候也许几十万对您和您的家庭,更轻松一些。如果几十万对您不是什么大的数字,建议越早去留学越好,因为越是年轻的时候,吸收接受的能力相对越好一些吧。
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由Meeloun(www.lxws.net)教育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浏览量接近40万的热门问题:美国留学一年一百万正常吗?原来,这位提问网友的姐姐,在美国加州读大学,每年的花销在100万左右,有一年甚至花了120万。现在姐姐毕业了又想考研,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网友认为,这样的花费,着实有些夸张。于是,就在网上发起了讨论,没想到引发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花巨款去美国留学真的有意义吗?普通工薪家庭每年花费百万供孩子留学美国,究竟值不值得呢?如果,你也打算送孩子出国读书,那么以下3个问题需要提前考虑清楚。01留学美国的性价比几人欢喜几人忧曾几何时,留学已经成为了消费而非投资,巨大的投入让大家望而却步。首先,我们先来算一笔账。美国大学为4年制,TOP10大学的学费在每年在4~5万美元之间,生活费一二级城市花销每月1500~2000美元不等,三四级城市花销每月500~1000美元不等,学杂费每年在500~1000美元之间,加上业余活动和社交等费用,综合下来留学美国一年的花费要在50万~100万之间。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砸锅卖铁供养孩子出国留学,考虑的是获得更大的产出。出国留学可以增长孩子的国际视野,享受世界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体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赋予孩子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留学国际名校,可以帮助孩子打造更为丰富的校友圈和社交圈,对于孩子未来职业发展,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比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就是留学归国成功的经典案例。他从河南驻马店卖杂志零食的少年到中国人民大学的莘莘学子,再到留学耶鲁大学,成为耶鲁大学顶级投资办公室实习生和19位校董之一。正是留学经历,帮助张磊成功跨越圈层,成为寒门出贵子的典范。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可以续写张磊的神话。同事的女儿小鱼是家中独女,香港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小鱼想出国继续深造。本是工薪阶层的父母,狠心卖掉一套房,花费数百万供她去美国继续念书。本以为父母倾尽心血,能换来女儿的前程似锦。没想到,小鱼留学回国后,“正面刚”上了国内金融行业的严重内卷,最后勉强在北京找到一个月薪5000元多的工作。本想女儿回来享清福的小鱼父母,退休后不得不继续打工,给年近30岁还未婚的她“输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选对人生的梯子,留学不再是迈向更高人生高度的好梯子,把留学作为改变未来的救命稻草,反倒可能成为了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02留学不是改变未来的救命稻草现在留学被当成镀金和投机的手段,留学生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企业也不再跪舔留学海归。留学不再是改变未来的稻草,也不能再把留学当成回报率永远为正的一种投资,留学的回报率有可能是负的,这与个人能力、性格、留学目的和动机等都很有关系。前不久看到一个热门视频《花140万留学,回国月薪仅4000元,留学生称回国就业落差大》。小伙子自称排名全美71名的爱荷华大学毕业,是美国中等的普通大学,花费百万留学,回国后月薪仅为4500元,感到了很大的落差。对此一条点赞数百的热评为:企业为什么要为你吃的苦买单,你应该展示的是你在美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能力,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而不是抱怨别人对你的不公。留学海归的贬值是国内人力市场的理性回归,企业将不会在向过去一样一刀切对海归另眼相看,为你留学的学费买单。HR在招聘过程中更关注留学生的专业相关度、学校知名度、相关实习经历、学科成绩等硬实力,海归身份在求职过程中不再成为最重要的加分项。留学经历非但没让他们成为香饽饽,反倒成为了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没有让他们找到国内竞争的捷径,反倒是绕了远路。03留学不是躲避国内竞争的捷径有的家庭为了躲避国内激烈竞争,采用投机行为规避国内教育竞争,抄近路,走小道。低龄留学军团不断扩大、留学国外不知名的野鸡大学回国后享受国际学生特权的人比比皆是,严重破坏了国内的教育公平性,教育部开始严格限制国际学生申请资格,打击各种教育投机行为。前不久,张艺谋儿子去耶鲁读书的事引起争议:留学的人一定优秀吗?有人挖出张艺谋儿子在国内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因为美籍华人、美国知名高中毕业又有音乐特长的三重优势进入了美国名校主流录取通道,比国内学生申请国外名校要容易很多。还有人认为这没什么可挖的,每种结果都是拼来的,要么拼爹,要么拼财,要么拼智慧。随着中美竞争格局的改变,美国不再欢迎我国学生前往偷师学艺,驱逐我国留学生、要求继续上网课的留学生离境等等不友好举措也屡屡发生。高层次人才开始出口转内销,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学生留在国内培养为建设祖国储备高层次人才,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多数有钱人留学,其实他们早已经迈入了那个阶层,留学只是为了争取一张继承阶层财产的通行卡和好的名片。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把留学当作了躲避国内竞争的捷径的做法正在逐渐被摒弃,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培养也能够迈向更好发展的康庄大道。那么,如何衡量普通工薪家庭每年花费百万供孩子留学美国究竟值不值得?或许不能简单以金钱来衡量是否值得,而是以来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对自我最大的认可来评价来衡量吧。歌德说过,“你不能以一个人的现状来对待他,要按照他希望成为的人去对待他,这样你才能帮助他,使他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留学是普通工薪家庭渴望实现阶层跨越的希望所在,明知可能存在颗粒无收的风险也会一往无前。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留学美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要量力而行而非孤注一掷。既要有诗和远方,也要兼顾柴米油盐。}
据媒体报道,一位加拿大留学的海归姑娘,留学花费超过100万,回国后月薪面试时“眼泪都要出来”,最终找了一份月薪不到6000元的工作。即将成为海归的你,或已经回国求职的你是否考虑过要赚回那些年花出去的留学费呢?这也成了知乎大热话题。其实,不必拿读书时投入的资金与毕业后赚取的工资做数字上的简单比较。教育和远行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往往不在一朝一夕,也并非立竿见影。以下三个同学的真实故事告诉你,留学对一个人学识和阅历上的提升是难以用金钱去量化的!倘若真要把教育利益化,当成是一场商业投资,那去选择高成本的出国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教育的作用是用金钱无法量化的,而教育带给人见识和才能的升级,也绝非一般的钱财可以统计。父母遇上金融危机,我开始尝试知识变现故事主人公:黄佳佳很少去分享自己赚钱的经历,今天看到这个话题,觉得留学的确给我带了很多变化,之前有发过一些回答,很多人觉得我能那么小旅游那么多国家靠的都是家里的钱,就想着来分享下自己的经历~家里两年硕士一共花了60W左右。从小成绩就很好,爸妈没文凭,小学没毕业,投资在我和弟弟的教育上却十分大方。研一读到一半,碰到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爸妈钱被套,无力支付我后面学费。当时想法很简单,好不容易考上的学校,咋能随随便便因为学费就不读了呢?为了能承担学费,当时每天都在想怎么能赚学费。后来想来想去,自己最厉害之处应该是学习能力,从小成绩就不错,那最值钱的就是脑子里的知识,开始尝试知识变现!我每天中午花3小时在图书馆写教材,连续写了3个月没中断。在费城零下10几度的天气里,我也会坚持跑去读书馆创作,做了一套托福电子教材。教材形式比较新颖,在网上各大论坛被下载了几十万次。于是有了一批学生喜欢我在海外开课。于是我又免费在YY上开公开课,吸引了很多同学付费跟我学习。靠着上网络课程,我解决了自己第二年的研究生学费+生活费,并在研究生阶段和一个美国朋友成立了人生第一家公司,请了宾大招生官朋友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招生官一起帮助国内同学申请出国,靠着口碑,无投入成本收获了非常多客户,大部分来自推荐。研究生毕业的时候23岁,收获了几百万财富,算是财务基本自由了。不过当时想着都是怎么再投资自己,于是去旅游了10多个国家,跑去西班牙学习西语。后来综合考虑还是回国了,选择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杭州,那个时候杭州还没有开G20,给了自己妈妈几十万(学费返还啦,哈哈,让他继续培养我弟弟,我弟弟后来也考上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自己先是投资做了一款语言学习APP外教君,后来拿到了天使投资。最后的一些闲钱,买了两套房,在G20后涨了100%。留学费用其实在研二就赚回来了!也许听起来很顺畅,但是其中的艰辛也就自己知道了。研究生创业那会正值自己毕业,写论文,交作业,要去美国小学教书,还要走线下课程,对接了10所高校宣讲会,那个时候每天基本都只睡4个小时,经常因为缺乏睡眠而鬼压床!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奋斗回忆!留学只是一个起点,回报的方式各种各样。前方路还很长,但是我相信不断投资自己永远不会错,现在这个年龄应该是不断把财产清零去完善自己。路也会越来越宽广~心态也会越来越好!实习的日子,是我留学最快乐的时光故事主人公:任逍遥当时在宾大读Master,因为花了家里不少钱,所以一门心思想留在美国工作,把学费赚回来。好在运气不错,第一年的暑假有了不错的实习,实习结束之后给了return offer,就顺利的留在美国工作了。后来差不多1年的时间把学费都赚回来了。当时念书的时候真的压力很大,各种省钱;学业非常累,但还是坚持打工,就为了把生活费赚出来,好歹减轻些家里的负担。第一年的时候除了上课、做科研、打工,还要找实习,好在后来有了实习的offer;后来在纽约实习的那段时光,是我在美国过的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当时公司安排了非常多的training program,安排了导师专门辅导,熟悉投行业务;同时也组织了许多networking的交流活动,让实习生们互相熟悉对方,更加可以锻炼与人沟通的技巧。实习的工资也非常高,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几乎把念书期间所有的生活费都赚出来了,还有富余。不过我也没拿着钱去旅游,就在实习结束的时候去了一趟Virginia找同学。在去Virginia的火车上看到一话:“Virginia is for lovers”;去了一看,发现确实是,风光秀美,无边无际的森林特别适合旅游,可惜那个时候我还是单身。实习的那段时间是我在美国最累也是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也还是会经常回想起那段时光,觉得那段时光特别珍贵。留学值不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故事主人公:Lina Hu在美国读了4年本科,共花了10万人民币,大三暑假结束后回本。留学准备:主要是托福和SAT的费用。我两个考试当时新东方各报了一个班,总共1w人民币左右,SAT要去香港考SAT 1和2要分别去所以总共去了两次,老爸陪着去的,机票加酒店大概一趟5000?然后是林林总总准备申请材料,每个学校需要交50刀左右申请费以及邮寄考试成绩的费用等等,申请10几个学校的话,这笔费用大概也要几千。所以在留学准备这块至少要3万人民币。学费:非常幸运,我拿到了全奖。我们学校正常费用是5w多刀一年,包括学费和食宿。最后我每年只要交1000刀,食宿全包,并且可以在校内打工赚一些零花钱,基本可以满足平时周末偶尔下下馆子的需求。买书很贵我都买二手的第二年再卖出去,或者直接从图书馆借,只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算法导论这种经典教材我才会留一本。这样一来每年的花费大头就是1000刀学费加两次往返机票共3000刀, 4年是1.2w。大三的暑假,收到香港一投行的实习,去掉实习期间吃喝玩乐和给各个亲戚礼物的费用最后把工资换成1.2w美元离开香港。这么算来正好回本。回到留学值不值这个问题,确实很多东西没法用金钱衡量,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完全无视金钱上的投入和回报。读大学的费用对美国的中产阶级来说也是巨款,20万美元大概可以供四口之家吃住开销3年多。我认识好多美国朋友都是贷款上的大学,毕业后拼命工作四五年才刚刚还清了贷款。小时候没有很成熟的金钱观,只想着尽量给家里省钱没仔细想过,但是如果现在要让我做决定,投资回报率会是我决定去哪儿留学学什么专业的重要因素。版权声明:1. 本平台所发布内容,凡未注明“原创”等字样的均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3.如千辛万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处,请理解并联系我们;4.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出国留学那么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