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件车削双端面磨工件调试方法车削双端面磨工件调试方法长度为一毫米一次完成简述车削双端面磨工件调试方法过的过程?

一、单选题1.单件小批生产加工对象是?A.经常变换B.周期性变换C.相对固定不变[答案]:A2.以下属于工件夹具中装夹优点的是?A.精度和效率均高,广泛应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B.精度高,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通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表面单一的加工情况.C.精度不高,效率低,多用于形状复杂的铸件.[答案]:A3.主轴零件常用轴径和锥孔作A.统一基准B.互为基准C.自为基准[答案]:B4.以下哪个不是工艺顺序安排原则.A.先基准后其他B.先粗后精C.先主后次D.先孔后面[答案]:D5.以下哪不是工序分散优点A.有利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B.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可节省工件装夹时间,减少工件搬运次数.C.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相对简单,调整,对刀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D.可减小生产面积,并有利于管理.[答案]:C6.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A.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B.便于合理使用机床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D.以上都对[答案]:D7.某一表面在某一工序(工步)中所切去的材料层厚度是?A.加工总余量B.加工余量C.工序(工步)余量[答案]:C8.加工总余量等于各工序(工步)余量之.A.差B.积C.和D.商[答案]:C9.工序尺寸及偏差标注应按原则.A.独立B.入体C.最大实体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答案]:B10.采用经验法确定加工余量多适用于A.大批大量生产B.中批C.单件D.单件小批[答案]:D11.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件形成的尺寸链是?A.工艺尺寸链B.装配尺寸链C.零件尺寸链D.工序尺寸链[答案]:B12.用概率解法计算尺寸链比极值解法精度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答案]:B13.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更科学的是A.极值解法B.概率解法C.经验法D.查表法[答案]:B14.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A.和B.积C.差D.商[答案]:A15.分度头属于A.通用夹具B.专用夹具C.随行夹具D.可调夹具[答案]:A16.绘制夹具总图按照国家规定,比利尽量取A.1:2B.1:1C.2:1D.5:1[答案]:B17.下列不属于工艺系统动误差的是A.刀具磨损B.机床误差C.工艺系统受热变形D.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答案]:B18.以下导轨导向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的是A.导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B.导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C.导轨扭曲[答案]:A19.对于车外圆过程中,主轴径向圆跳动影响加工表面的A.圆度误差B.平面度误差C.直线度误差D.位置度[答案]:A20.夹具误差主要影响A.表面粗糙度B.加工形状精度C.加工位置精度D.加工尺寸精度[答案]:C21.由于工件变形使工件加工后成A.鞍形B.鼓形C.不变形[答案]:B22.机械加工中,误差复映系数通常.A.等于B.不等于C.大于D.小于[答案]:D23.工件残余应力来源包括A.毛坯制造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B.冷校直引起的残余应力.C.切削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D.以上都对[答案]:D24.以下不是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内部热源的时A.切削热B.摩擦热C.太阳辐射热[答案]:C25.下列工序中传递给工件热量较少的是A.车削B.钻孔C.磨削[答案]:A26.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常值误差B.变值误差C.随机误差[答案]:C27.下列是常值系统误差的是A.加工原理误差B.刀具磨损引起的误差C.机床热变形D.夹具热变形[答案]:A28.若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允许公差T,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则两边都有余地,不会出废品.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不对[答案]:B29.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初始磨损量.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增大D.减小[答案]:A30.自激振动的自激频率固有频率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一定[答案]:B二、判断题1.垂直方向是龙门铣床导轨误差的误差敏感方向[答案]:正确2.在加工螺纹时,主轴端面圆跳动产生螺纹螺距周期性误差[答案]:正确3.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可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答案]:正确4.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间隙不可以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答案]:错误5.采用两固定顶尖支承磨削外圆柱面可保证工件形状精度[答案]:正确6.在镗床上加工箱体类零件,采用前后导向套的镗模保证工件形状精度[答案]:正确7.总传动比也叫误差传递系数[答案]:正确8.增加传动元件可以不产生传动误差[答案]:错误9.刀具磨损影响加工尺寸精度或形状精度[答案]:正确10.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受力变形之叠加.[答案]:正确11.零件淬火后回火可消除残余应力[答案]:正确12.冷校直不会产生残余应力.[答案]:正确13.稳态温度场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答案]:正确14.机床热变形会影响加工精度,开机预热后在加工会降低这种影响.[答案]:正确15.随机误差是工艺系统中大量随机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答案]:正确16.变值系统误差可采用自动连续补偿或自动周期性补偿消除.[答案]:正确17.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等于其公差带T,则必有废品产生[答案]:错误18.合理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可预防误差[答案]:正确19.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初始磨损量增加.[答案]:错误20.表面粗糙度越大,零件越耐磨[答案]:错误21.切削加工时选择较小的进给量和较小的刀尖圆弧半径可减小表面粗糙度.[答案]:错误22.金相组织越粗大,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大[答案]:正确23.加工塑性材料比加工脆性材料更容易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答案]:错误24.当切削速度达到100m/min时容易产生切削瘤.[答案]:错误25.适当增大刀具前角能减小表面粗糙度.[答案]:正确26.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砂轮的粒度号数越大,单位面积上参加磨削的磨粒越多,表面的刻痕越细密,表面粗糙度度值就越小.[答案]:正确27.砂轮转速越低,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越少,表面粗糙度值就越小.[答案]:错误28.工件的转速增大,通过加工表面的磨粒数减少,因此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答案]:正确29.砂轮的纵向进给量小于砂轮的宽度时,工件表面将被重叠切削,而被磨次数越多,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就越小.[答案]:正确30.自激振动取决于周期获得的能量[答案]:正确31.完全互换法实质是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答案]:正确32.不完全互换法其实质是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公差适当放大,零件加工容易,但会使少数产品装配精度达不到要求,但这是小概率事情,总体经济可行.[答案]:正确33.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答案]:正确34.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答案]:正确35.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答案]:错误36.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答案]:正确37.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答案]:正确38.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答案]:正确39.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答案]:错误40.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答案]:错误三、填空题1.工件的装夹包括(###)和夹紧两个过程.[答案]:定位2.选择粗基准应保证零件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答案]:加工余量3.(###)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答案]:加工经济精度4.指导机械加工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答案]:工艺规程5.在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的划分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和(###).[答案]:粗加工阶段6.机床夹具的功用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和(###).[答案]:减轻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7.通用可调整夹具(###)部分元件可以更换.[答案]:夹具8.(###)支承适用于未加工过的平面定位,以调节补偿各批毛坯尺寸误差[答案]:可调9.一个支承板的作用,相当于(###)个支承钉.[答案]:210.定位误差来源包括基准位置误差和(###)[答案]:基准不重合误差11.车床夹具通常通过过度盘与(###)相连[答案]:机床主轴12.铣床夹具对刀装置由对刀块和(###)组成.[答案]:塞尺1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答案]:加工表面质量14.常用的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方法有点位图分析法和(###).[答案]:分布图分析法15.直方图分析加工误差以工件尺寸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答案]:频数或频率16.(###)(增大/减小)表面粗糙度会提高零件的接触刚度.[答案]:减小17.残余应力越(###)(大/小)工作精度越低.[答案]:小18.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主要取决于(###).[答案]:切削残留面积的高度19.工件材料韧性越好,加工表面越(###).[答案]:粗糙20.影响表面层加工硬化的因素为刀具的几何形状,切削用量和(###).[答案]:工件的材料性能四、问答题1.什么情况下允许过定位?[答案]: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经过机械加工,且形状,尺寸,位置精度均较高,则过定位是允许的,有时还是必要的,因为合理的过定位不仅不会影响加工精度,还会起到加强工艺系统刚度和增加定位稳定性的作用.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答案]:应着重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加工过程操作方便.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便于装夹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可靠,井尽可能使夹目结构简单,操作方使.3.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答案]:1.轴承误差影响.2.轴承间隙影响.3.与轴承配合的零件误差的影响.4.主轴转速的影响4.提高传动精度措施[答案]:缩短传动链长度,提高末端元件的制造精度与安装精度,采用降速传动,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找出影响传动精度的误差环节,传动误差进行补偿5.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答案]:一,提高工艺系统刚度1合理设计零部件结构和横截面积2提高连接表面接触刚度3采用辅助支承4采用合理装夹和加工方式二,减小载荷及其变化三,变形转移,补偿和校正6.减少和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答案]:1.减少热源的发热2.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减少热变形的影响4.加速达到工艺系统的热平衡状态5.控制环境温度7.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危害[答案]: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振动频率较低时会产生波度,影响生产效率加速刀具磨损,易引起崩刃,影响机床,夹具的使用寿命8.减小强迫振动的措施[答案]:减小激振力,调整振源频率,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采取隔振措施,采用减振装置9.制订装配工艺基本原则[答案]: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装配质量;2)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率:3)合理安排装配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的工作量,4)尽量降低装配成本:5)装配工艺规程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规范.6)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7)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防止环境污染问题."10.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答案]:1.研究产品图样及验收技术条件,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2.确定装配方法和装配组织形式3.划分装配单元,将产品划分为部件,组件和套件等装配单元4.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下后上5.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方法和检测工具6.选择和设计各装配各工序所用工具,夹具和设备7.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端面磨工件调试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