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字词丁香结看拼音写词语


老师带着小学语文拼音、字词句、标点、阅读、作文学习的全攻略来啦,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应具备语文各种的学习思维,快来一起看看吧~
概 要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
的、地、得用法:
① 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 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 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背古诗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七、作文
(一) 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 、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二) 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 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 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① 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② 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① 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② 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
材料作文: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看图作文等。
拼 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① 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
② 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特殊韵母)
③ 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 zào láng bèi qū gǎn hóng qí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ān jiā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bāo(包) báo(雹) bǎo(饱) 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ˊ),上声(ˇ ),下声(ˋ ),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huì)。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ǎo(漂) pí’ǎo(皮袄)。
7、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rén),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ü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ùdì)、绿地(lǜdì)。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hóng huā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汉 字
一、复习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知识平台
1、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注意把字写正确。
三、汉字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     十 一 十 
先后捺      人 丿 人 
从上到下     主 亠 
从左到右     川 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  田 
先中间后两边   山 
从外到里     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四、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 、晶
词 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一、辨析词义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
用词造句要做到: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成 语
为了突出成语的重要,特将成语单独作为一部分。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无缝、一鸣惊人等。
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成语分类】
1、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3、形容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硕果累累
4、形容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寒冬腊月
5、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6、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7、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8、含有云的成语:腾云驾雾、壮志凌云、云雾迷蒙、风卷残云、彤云密布
9、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10、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11、形容长江的成语: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12、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古色古香
13、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14、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15、描写天空景色的成语: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晴空万里
16、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风清月朗、皓月当空、玉兔东升
17、描写太阳的成语:夕阳如丹、夕阳西下、 艳阳高照、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18、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19、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20、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21、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22、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23、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们:针锋相对、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大汗淋漓、生龙活虎、不甘落后
24、形容关心他人的:无微不至、体贴入微、问寒问暖、惜老怜贫、抑强扶弱、急公好义
25、描写态度和蔼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26、描写人物品质成语:平易近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临危不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7、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8、描写人物神态的:神采奕奕、眉飞色舞、炯炯有神、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29、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30、描写人物仪态、风貌的成语: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容光焕发、
31、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走马观花、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跋山涉水
32、描写友情成语: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忘年之交、友好相处、天涯比邻、一见如故
33、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34、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5、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36、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37、形容情况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
38、形容考试的成语: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39、表示英勇行为的成语: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40、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1、与读书有关的成语:韦编三绝、一览成诵、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走马观花、博览群书
42、精神集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若、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
43、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绳锯木断、坚持不懈
44、形容谦虚的: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谨言慎行
45、形容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46、表现社会风貌的成语: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繁荣昌盛
47、描写建筑物的:金碧辉煌、鳞次栉比、富丽堂皇、造型细致、古香古色、气势雄伟、摩天大楼
48、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
49、含有比喻的:呆若木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挥汗如雨、视死如归
50、形容时间的成语:
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稍纵即逝
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如隔三秋
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
51、以“喜”字开头的: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52、含有“笑”意思的: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53、描写高兴的: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笑颜开、谈笑风生、兴高采烈
54、描写发怒的成语: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55、描写害怕的成语: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 、心惊肉跳、心惊胆寒
56、描写伤心的成语: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呼天抢地、 失声痛哭
57、形容焦急不安的: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迫不及待、燃眉之急
58、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关 联 词 语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句 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二、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三、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⑷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⑸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标 点 符 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句号(。)表示一个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例: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例: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
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例: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例: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例: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例: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例: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例:“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修 辞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
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阅 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
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作 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
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记叙他的老师“那时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是为了用她那美丽的形象和温柔的性格,衬托她那美好的心灵。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对话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
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5、怎样写状物的文章状物是指对动物、植物、器具、建筑物等进行描摹。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仔细观察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用途等。观察得入微,才能得具体。
第二,观察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做到条理清楚。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只是教育教研公益转载,非商业使用。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络,会立即删除,高度尊重作者的版权
敬请 关注生本教育微信公众号:“ 生本教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气壮山河──气吞山河反义词:集中──分散 沉着──慌张 崎岖──平坦英勇──懦弱 豪迈──狭隘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惊天动地──风平浪静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理解词语: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沉着:镇静;不慌不忙。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造句: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赛场上的体操运动员,留心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造句: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造句:站在长城上眺望,我仿佛能看到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面。昂首挺胸: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造句:小战士毫不畏惧,昂首挺胸地走向敌人。坚强不屈:坚毅刚强,不屈不挠。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本文指五位战士英勇跳崖时嘹亮的口号声响彻天宇。造句: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惊天动地的伟业。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词语扩展:描写英雄形象的四字词语:坚强不屈 临危不惧 舍生取义 奋不顾身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正气凛然课内词语:句子解析:1.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段落大意: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六班五名战士为了拖住敌人,诱敌上山,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战斗。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五名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敌人引上峰顶绝路。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五位壮土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并在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五壮士弹尽粮绝,最后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课文主题:课文描写了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性。课文表现了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问题归纳: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答: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3.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活下去,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是死路一条。他们选择了后面那一条。因为他们觉得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更重要。4.五壮士在任务胜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面对绝境,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大义凛然。他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说” “砸” “走” “ 跳” “昂首挺胸”等词准确生动地描摹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表现出了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5.课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答:第一部分:接受任务。第二部分:诱敌上山。第三部分:引上绝路。第四部分:峰顶歼敌。第五部分:跳下悬崖。6.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答: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因为第一次掩护任务是服从上级的安排,而第二次掩护任务,他们为了更好地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做好了牺牲自已的准备。把第二次作为重点来写,更能突出“壮士”之举。7.可不可以把课文题目中的“五壮士”换成“五战士”?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战士”仅仅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 , 含有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这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所以应该称为“壮士”。课后习题答案: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接受任务→(痛击敌人 )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跳下悬崖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他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出类似的词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3.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作为一篇在人物描写方面着墨较多的记叙文,文章选取了最能代表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其中既有对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又有对人物群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 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如: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比如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这样描写,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顾及全面、体现广度,又突出重点、体现深度。拓展积累:描写为国献身的诗句: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图文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主要描写了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性。课文表现了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整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一痛击敌人一一引上绝路一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写得比较详细,其他部分写得比较简略。课文结构严谨,主次分明,通过细致的人物描写来突出五壮土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作为一篇在人物描写方面着墨较多的记叙文,文章选取了最能代表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其中既有对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又有对人物群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在刻画某一具体形象时,作者多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如,第2自然段描述班长马宝玉时,紧紧抓住马宝玉作为指挥员所具有的沉稳果敢的心理素质进行描摹;描写副班长葛振林时,重点强调了他开枪怒吼、英勇无畏的形象;刻画老战土宋学义时,重点表现了他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在描写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名小战土时,则主要表现两名小战士在面对敌人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作者介绍:沈重(1915—1986) 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同步练习1同步练习2一、给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 )①靠近 ②对着 ③来到 ④将要 身负重伤( )①承担 ②失败 ③遭受 ④享有 引上绝路( )①停止 ②达到极点 ③走不通的 大举进攻( )①提出 ②推选 ③动作 ④抬起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掩护( ) 依托( ) 豪迈( ) 全神贯注( ) 反义词:仇恨( ) 崎岖( ) 沉着( )全神贯注( ) 三、课文整体梳理。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重点段落品析。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是怎样选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的决心和 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五、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②③③③二、 近义词:保护 依靠 豪爽 专心致志 反义词:感激 平坦 慌张 东张西望三、 抗日战争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热爱人民 勇于献身四、1.“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3.坚定不移 不畏牺牲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五、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应徐汇教育学院几位语文教研老师的联合邀请,给他们区中学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班开的文本解读讲座,分析的案例选自中学语文统编教材。这次应松江和金山教育学院的老师邀请,又开了类似话题的讲座。但因为讲稿的主要部分已发表于澎湃新闻,而且松江、金山的听讲老师有部分来自小学,我就把讲课的内容作了调整,希望这次讲座,是对前一讲的延续,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有了“第二课”的名称,并以“情境设定”为专题。与第一课一样,先对讲座涉及的核心概念作一些解释,然后再展开具体的文本分析,之前第一课解释过的如统编语文教材、文本等概念,这里就从略了。高中学生在教室内早读,读背语文课文一、核心概念界定1.情境高中语文新课标和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都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自主的或者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有些学者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将要面临的可能状况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也有学者从学生的主观兴趣出发,从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理解这种真实性。而对“语言运用的情境”则又大致分为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等。也有一些学者,尤其强调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诸如此类的讨论比较多,这里不予展开。当然,我所概述的学者们的讨论,都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的,而从文本解读角度,也可以对情境以及相关概念,提出一些看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情境往往是具体的、特定的。解读文本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情境,抽象的讨论或者下判断,并无多少意义。记得我一位老朋友在批评考试命题的种种欠妥时,打过一个幽默的比方,说命题者设计的题目不是在问这个人的脸长得美不美,老是在问这个人脸长得对不对。他说,脸哪有长得对不对的?这类问题就是莫名其妙。但这位朋友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质疑本身已经在抽象讨论问题了,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因为问一个人的脸长得美不美,固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断然否定问脸长得对不对的合理性。假设具体的情境是论证一个人跟另一个人是否有血缘关系,那么问脸长得对不对就要比问脸长得美不美更为合理。情境也好,语境也好,这两个概念有时候是互相通用的。而情境,又与背景的概念相混用。也许就常用的情境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代指语境和背景;而从狭义看,它跟语境和背景有各自的使用范围。我曾在以前写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一书的导言中,对此有过分析。简单说来,语境,需要凸显“语”的特性,常指特定文本内部的“上下文”(相关的参照性文本,以构成理解的互文关系,有时候放在语境中,有时候则放在背景中来思考)。情境则突出其“情状”“情况”和“条件”,是文本依托的外部环境、作者的特定生活状况等,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依据。而同样是文本外部环境的背景,则是指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文化积淀等。这三个层面涉及文本解读时,各自有复杂内部关系和内、外部的结构性转化,这是我在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而我在讨论总体意义时,有时候也会从广义上来使用“情境”这个概念。2.设定设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假定,是在解读之前,先把文本置于具体的情境(语境、背景)中,有点近似孙绍振说的还原法。不过他的还原法,更强调还原文本的创作过程。而实际上,所谓对创作过程的还原,是立足于读者的一种建构,尽管这种建构有偏于客观的考证或偏于主观的想象。因为视角和立场的不同,还原出来的也只是一种或者多种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大小而很难说是必然的因果。这里我想用两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来解释。其一是谢道韫咏絮的例子。当时谢安和儿女辈们在大冷天搞家庭聚会,讲论文艺正在兴头上,突然外面的雪下得又大又猛。谢安中断了原来的话题,把外面突发的天气情况引入他的话题中,发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但是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得大笑。然后作者最后介绍谢道韫说,“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就是说,她出生在谢家,嫁到了王家。魏晋时代的豪门大族王谢两家,跟谢道韫都有关系了。这是传统的史家笔法,用叙述的事实代替评价,让夸赞的意思蕴含在叙述中。这也提示我们,有时候进行阅读训练,要在文本中分出事实与观点是困难的。当事实被叙述出来时,就已经暗含了一种观点。谢道韫咏絮当然,谢道韫比喻的柳絮确实要比胡儿说的撒盐更贴切,撒盐不像是下大雪而更像是下雪珠。但是古人在赞美谢道韫比喻贴切时,还引入一句评价,说这样的比喻有女子风姿,那么其着眼点就不仅考虑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与风中柳絮的关系,也考虑了风中柳絮的柔曼,似乎跟娇美而又弱不禁风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如果这样的标准可以参照,胡儿所谓的“撒盐空中”,倒更体现出男孩子的顽皮。在谢道韫的诗句中,雪花、柳絮和人的姿态是统一在一起的。而在胡儿这边,喻体与本体是断裂的,但恰恰是在这种断裂中,让喻体在不自觉中指向了主体自己。也许这本不是他有意追求的效果,所以,他在更多考虑喻体与本体关系时,不自信地把这种关联称之为“差可拟”。结果是,文本解读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在于评价哪句诗中的喻体更贴近了本体,从而更容易让人发现喻体和本体的关联性;而且,这种解读也引导我们读者更深入理解创作的主体,理解在艺术水平的高下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创作构思与主体的不自觉的“贴身”关系。其二是转述《人类情感史》一书中关于“上下文”中的情感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因为在第一课中,我们谈到文本定义的泛化性,对许多社会现象我们都可以当文本来理解。比如,我在驾车时眉头紧皱并握紧了拳头的形象,如果要解读一下:我是路怒症爆发,还是因为其时刚好听广播说支持的球队输球了表示愤怒?也许,通过相关搜罗材料来考证,我们能够大致得出一个客观的判断。但下面的解读取决于主观的立场,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当你看到我挥拳的时候,我对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对我的看法:如果你认为我很暴力,我对你来说是一种威胁;如果你了解人们传闻我弱不禁风,我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笑话;如果你和我一起比赛并支持同一支队伍,那么我们就是朋友;如果我们支持不同的队伍,那么我们就成了敌人,诸如此类。解读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立场,这样,在解读的同时反思自身的立场,明白有些假定仅仅是假定,从而有可能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真相。下面进入正题,将先重点讨论语境意义的上下文问题,然后分析文本外部的情境和背景。二、文本内部的语境关系1.标题与正文读文先读标题,但标题又是跟正文联系在一起的,是互为解释的语境关系。这里看几个标题的用词。小学六年级教材选入的《狼牙山五壮士》是广为人知的课文。课文标题看似浅显易懂,但也值得我们来推敲一番。从字面看,“狼牙山”是地名,“五壮士”是人物,课文标题是对地点人物的提示,应该没有问题。这样,如果把这个标题中间添加一个“的”,构成“狼牙山的五壮士”,似乎也没有错,只是表达不够简洁了。但细细想来,这真的是简洁和啰嗦的差异吗?因为我们看正文会发现,作者似乎有意让人物的言行,跟山的高耸、久远联系起来,所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描写以及“气壮山河”的结尾都明示了这一点。选在教材中的插图者詹建俊也理解了文本的实质,所以是以山峰的造型,来塑造五位壮士的形象的。这样,标题中不加“的”,不把前后的限制关系固定下来,让狼牙山和五壮士相互并列,前后就有了修辞性的比喻关系。但还不止于此。我们知道,狼牙山在河北易县,易水流经此地,正是当年荆轲与燕太子丹在易水边告别的地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壮士”的称誉围绕着狼牙山而响起时,吹过的风和流过的水,一变而为凝固的山,是江流石不转的永恒性。这样,山与人的联系,就获得更具现代的意味。詹建俊配的教材插图《狼牙山五壮士》初中教材中有毛泽东执笔的《消息两则》,分别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看电头,这两则消息都发布于1949年4月22日,前者是凌晨2时,后者是深夜22时,中间间隔20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区分侧重点而给人以动态消息的新意,作者对标题拟制下了功夫。区别重点不仅仅在于陈述了最具震撼力的事实,如“三十万大军”和“百万大军”,而且,所用动词及修饰词也极为讲究,前者是“胜利南渡”,后者是“横渡”。因为至第一则消息发稿,三十万中路大军已完成渡江,所以用“胜利”;且立足于北方的南下,所以用“南渡”。而发布第二则消息时,西路军和东路军各三十五万人尚有余部没有全部完成渡江任务,这样用“横”来修饰,正可以强调三军共同渡江,在江面的东西向形成绵延一千余里的战线,其气势足以振奋人心。而东西方向的延伸与第一篇聚焦中路军由北向南的突进,构成了全方位态势。标题和全文,形成了互为呼应的上下文关系。当然,标题和正文构成的上下文关系,也并不总是那么直接对应。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可以说明那种迂回呼应的状况。标题以猎豹作为速度比较的起点,但第一自然段作为全文的总起却是从写人开始的,并同时引入了猎豹和鸵鸟两种生物,然后在第二自然段进入正文主体部分,用人的速度开始写上一笔后,又转而重点介绍鸵鸟的速度,到第三自然段才正式开始介绍猎豹的速度。正文与标题呼应得有点迟,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全文虽是关于物体快速移动的科普文章,但立足点始终在人这边。文章总起是以“也许你跑得很快”开始,就是对人的定位,而文章最后部分,在介绍最快的光速时,又是以人手握手电筒打出光柱收尾,古希腊人所谓“人是万物尺度”的立场贯穿了始终。这样,以猎豹为文章标题,因为猎豹是地球上移动最快的生物,而正文先介绍鸵鸟,是因为鸵鸟在两条腿中跑得最快,立足于两条腿的人,立足于人所在的地球进行比较,看似文章的起点有点杂,但对隐含的人文性的呼应,却是一以贯之的。下面我们再从段落和篇章的上下文谈文本解读。2.开头、结尾与主体在第一课,我是从主观视角角度,讨论了认为《孔乙己》结尾表述矛盾的问题所在。但我们也可以从上下文中,来分析这个问题。比如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猜测的表述可以跟前文对应起来,就是当掌柜的谈到孔乙己好久没来酒店时,有个在场的酒客说他因为偷到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最后是以两句对话结束的:“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许是死了”的意思,就是“大约死了”,但有过这样的猜测后,孔乙己以断腿的状况又出现在酒店一次,此后直到结尾,酒店的小伙计再也没有见到。这样,顺着前一次猜测的被否定,再重新肯定这种猜测,这是在“大约”后面需要加上“的确”的理由。与这种信息的猜测、不确定相对照的,则是小说开头,酒店小伙计对酒店食品价格的如数家珍: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都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与这种回忆的清晰与严谨(比较二十年前后的物价不同)对比,其对孔乙己的信息了解,就太模糊了,也许,这样的记忆只是酒店小伙计的本分,但如果跟下文掌柜的因为孔乙己拖欠十九文钱才想起他来,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也就可想而知。下面再说一篇文言文的结尾与上文的关系。是选入初中教材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很短,全文转录于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篇笔记文的第一人称代词“吾”在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只是作为定语后置方式出现在结尾句。前文开头,交代了时间后,叙述中呈现的行为主体“吾”一概省略了,这是为什么?吕叔湘在分析《桃花源记》的叙述特点时,强调了笔记文中主语的省略。从写作立场看,这是作者有现场感,一个外在于文本的“吾”,与文本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对于读者来说,也无意有身临其境感,是以外在的“我”,把主语空缺的位置填补上去。但这恰恰是作者所不认同的。所以结尾突然出现的“吾两人”,恰恰是要把读者挤出那个以为自己可以进入的空间,从而让“闲人”与“吾两人”贴合在一起。只有月光,才可以进入门户,如同进入他们两人的心灵世界。异体字“閒”给我的联想是,物理意义的空间和心灵意义的空间是重合在一起的。再看高中必修教材选入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中使用“逝世”这样的词语以及近义词语,一共六次,都集中于开头和结尾,而且几乎没有一个词语是重复的,除开“逝世”外,还用了“停止思想”“永远睡着”“灵魂离开”等,即使两次都用到了“逝世”,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一次用的是名词形式,一次用的是动词形式。用词的调整,反映出作者在个人感情、理性评价等不同立场的变换,因为我有发表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3.正文主体内的词句关联先看一篇小学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小马过河》。小马帮老妈去磨面,路上被一条河挡住了。小松鼠以河水曾淹死过同伴为由阻止小马过河,一头老牛却说河水很浅,让它放心过去。小马左右为难,就返回让老妈给意见。下面是老妈对小马的叮嘱以及小马重返河边的举动。我们可以上下联系起来看: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在老妈的叮嘱中,本来有两层意思,一是“自己动脑筋”去想,另一是自己去“试一试”,虽然老妈确实强调了“试一试”,但动脑筋的这个环节,不应该被省略。而小马实际的行动,恰恰是省略了这一环节。虽然河水深浅的结果,他是从试一试中知道的,但根据松鼠和老牛的说法,他应该先有一个预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事可以试,有些是不能试的,所谓的试一试,变成拿生命作赌注了。所以,这篇课文的重点,倒不是说试一试才能得到河水深浅的真相,而是老牛和松鼠从各自立场出发的判断,得出的都是一种主观认识,两种主观认识,又是如何在小马的动脑筋思考中被消化吸收的。而试一试,不过是小马对不同的意见经过思考后预判的验证。下面讨论文言文。记得北京有一位老教师,曾经批评了《教师教学用书》的一处翻译,说是把收入初中教材中的《岳阳楼记》的一句话翻译得不够精准,即把“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翻译成“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这里,“翔集”和“游泳”是骈对关系,前者指飞翔和停歇,后者则指浮游和潜泳。不把这潜在水中泳的那层意思翻译出来,原文的骈对关系,就无法得到落实。这可以说是理解语境的上下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但问题来了,以前朱自清、叶圣陶和吕叔湘合编的《开明文言读本》有关这篇文章的“讨论及练习”第8题是:在楼上望湖,湖里无论怎样大的鱼也看不见,“锦鳞游泳”只能说是想当然。试想这一句怎么来的?当然,也有人说,《岳阳楼记》全篇都是范仲淹的“想当然”,他没去岳阳楼参观,就把这篇记给写出来了。但写的过程中,确实也要设身处地来体会迁客骚人,站在岳阳楼望湖的所见所闻所感。问题是,“读本”的编者为何要单单追问这一句怎么来的?其实,编者想提醒我们的是,虽然“锦鳞游泳”似乎是想当然的产物,但这个想,还是有依托的,不会是胡思乱想。上一句,空中有沙鸥,有飞有停的两种状态,延伸出水中有鱼,同样有浮游和潜泳的两种状态,这种空间的、动物的对照关系,可能从《诗经》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到毛泽东的词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已经形成一种“自动”写作的传统。但由此带来的进一步问题是,如果从景色的想象性描写到事件的虚拟,就有可能带来“为文造情”的流弊,那么这种描写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可以讨论的。明人安正文画笔下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为千古美文我们继续看《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渔人进出桃花源,都用到了解释为“沿着”的两个不同的词:进去的时候是“缘溪行”的“缘”,出来的时候是“扶向路”的“扶”。而“缘”有物的边缘的意思,“扶”则涉及了人为的动作,跟“处处志之”结合起来看,意思更清楚。同样是“沿着”的意思,“缘溪行”的无意性和“扶向路”的刻意性,把桃花源和人相遇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当渔人是无意而行时,他能够遇到桃花源,而当他刻意去寻找时,他就再也无从寻找了。这样,桃花源作为一个远离社会的自然世界,跟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结合起来。他只有不去寻找,顺其自然,才能与桃花源相遇,这样,桃花源既可说是外在于人的一个理想世界,也是内在于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而自然而然的状态出现,常常是以外部世界没有目标为前提的,一旦发现了目标,就会刻意去寻求。渔人态度的转变,也属于人之常情了。有意思的是,《开明文言读本》在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是渔人向太守告知了桃花源后,太守差遣人去,却再也找不到进去的路,叙述到此,已经相当完整,为何后面还有这样一段,即: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卒。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不少老师认为,渔人的平民身份、太守的官方色彩和刘子骥的名士影响,显示了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对桃花源的共同向往。乐燎原老师认为,结句“后遂无问津者”,才更带有结尾的意味。这当然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的一个看法是,通篇涉及的人,无一个是有名有姓的,多少让人有点怀疑,所以增加一个有名有姓的高人参与其间,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渔人只是在无意状态中,才能与桃花源相遇,刻意去找,必然无功而返。那么这样的状况,应该也适用于高人刘子骥的。也许,从高人的精神气质这个角度看,他与桃花源结缘,并非困难,但既然是计划前往(“规往”),就成为一种刻意,他就不应该找到桃花源,这成了一个悖论。而死亡是解决这个悖论的好办法,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也就可以理解了。在讨论语境意义的上下文时,我们总是假定了作品的完整性,但恰恰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有编辑的改动。如何看待这样的改动,我接下来来讨论。4.删改问题文本进入不同学段的教材,都有删改。这种改动有出于思想趣味的考虑,有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虑,也有一些小学语文教材的改动,或者回避一些过于冷僻的字词,或者反过来,通过加进一些生词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如果改动的结果给文本的解读带来问题,则大多是忽视了语境的内在制约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选在六年级(在五四制教材中属于初中预备班)教材中的老舍散文《草原》。这篇文章写他第一次去草原获得的美好印象,但开头却是从小时候因为读“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歌留下负面印象来铺垫的。文本进入教材后,删除了原文开头小时候读“天苍苍野茫茫”诗句而对草原留下的印象,但却保留了写他来到草原后的感觉,还与原有印象进行了对比,即“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导致《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关分析有穿凿附会之嫌,认为“作者有意将看似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举出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关于“一碧千里”和“并不茫茫”所谓的“矛盾”问题,因为“一碧千里”指的是“目之所及,草原望不到边”,而“茫茫”,则指“因辽阔而看不清远处”。这虽然也算一种解释,但这种解释用来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却是不精准的。它是以一种阅读得来的可能效果而倒果为因地来说明写作意图,却没有意识到,这里作者的“有意”,首先不是要把眼前景加以矛盾式表达,而恰恰是要把眼前景与小时候读书印象加以对比。或者说,眼前景本身是不矛盾的,也不是作者有意要把“看似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而所希望达到的那种效果。他想表达的只是,当眼前之景与心头印象相遇时,才自然而然发生了矛盾。无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遮蔽作者遣词造句的那种天然之趣。可惜,教学用书虽然强调要“联系上下文”,也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种联系,但因为其自身所依据的上下文是残缺的,所以只能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了。再如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文章的篇幅压缩、文字删改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有些文字的改动,就是不顾语境带来的表达失误。比如把“跳进”换成“蹿进”就是一例。我们看本文中的描写,当时车厢里的人挤满了,连过道也无法插足,小男孩只能被大人举着从月台攀上窗口,接下来是描写他从车窗进到车厢的动作。虽然“跳”“蹿”都是人在腾空情况下的迅速位移。但“跳”主要是从上往下的移动,也可以往上或者往前。但“蹿”主要是往上,偶尔也用于往前,但几乎不用在往下的场合。那么,当时小男孩攀上车窗,需要进到车厢里,不可能往上,不然要上行李架去了,也很难往前,因为车厢里人挤人,所以最合理的,就是跳到车厢里的地板上,是从上往下的位移。而教材把“跳进”换成“蹿进”,结合具体语境看,就是在表达上出现了方向性失误。还看高中教材的一个例子。孙犁小说《荷花淀》选入教材后,文字有多处细微的改动,比如小说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段文字:要问白洋淀有多大?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在教材中,第二个“不知道”前,加了一个副词“也”,把本来并置的两个“不知道”改为“不知道”和“也不知道”。编者之所以要加一“也”字,可能考虑到前后两句有一种雷同关系,所以用“也”来强调这种相似性,以加固前后句子的联系。考虑这种前后关系而作的副词添加,看上去表达严谨了,却没有意识到,两个并置的“不知道”,是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以强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对白洋淀之大、苇子之多的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又是跟朗读“不知道”的强音结合在一起的。可惜的是,这种本来可以通过反复加强、通过重读(是重复的重,也是重要的重)得来的自豪感,却被“也”字这一音节的加入而弱化,而且,也把反复的修辞手法一并给抹去了。抹去的不仅仅是这一修辞手法本身,而且,因为“也不知道”在读音上造成的弱化效果,使得本来两个“不知道”与紧接着下一句的“只晓得”在发音上的差异没能得到有效凸显。而由这一弱化读音“只晓得”引出的“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带来的舒缓节奏,也多少失去了与前面句子急促响亮所产生的对比感。三、文本外部的情境与背景1.情境与背景的联系与区分虽然情境与背景的概念常常混用,但涉及具体文本,有时候区分开来,也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这里以选入小学教材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来加以说明。其最后一节,想象着清浅的银河,并不能阻隔牛郎和织女的自由来往,甚至天上的一颗流星,都在说明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其想象的美好和大胆,曾经有人是用特定情境来加以解释的。说当时五四高潮刚刚过去,诗人身处日本,孤独而苦闷,仰望星空,就用美好的想象来安慰自己。这当然是一种解释。但关于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故事,在古代被反复咏叹过,基本都是以悲剧性的主题来贯穿的,偶尔有乐观的如秦观的《鹊桥仙》,也只能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来自我安慰,其不能自由来往的基本事实,则无法改变。那么,古代社会的男女交往阻隔和情感压抑,为何无法构拟出一个牛郎织女的喜剧性故事来得到安慰和满足呢?问题不仅仅在于古人的想象力都没有郭沫若丰富,而是历史社会并没有提供喜剧故事必备元素的土壤。只是当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代的普遍要求时,即便在特定的情境中,诗人会陷入苦闷中,但时代背景提供的更为厚实的土壤,使得诗人更容易构拟出一个牛郎和织女自由往来的喜剧以安慰自己。这样,郭沫若身处的特定环境,在日常情境和时代背景的交织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其间的可能区别,尽管我们常常会把两者放在一起来分析。2.情境(背景)的显在与隐含我们先从小学教材中的两个对比性文本谈起。有一篇《雨点儿》文本,内容是: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这样的内容,大概可以用老天在上,一切各得其所的美好来说明。有老师希望从中引出一点教育意义,就问学生,你觉得做大雨点好还是做小雨点好,你认为作者是让我们做小雨点还是大雨点?当然,老师后来也说了,他是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无论大小,都有价值。但也恰恰是这种引导,这种对主观意愿的引导,把与主观相对的客观情境问题暴露了出来。如果说大小雨点下落在适当的地方,处处显示了恰到好处的美,那么这种下落的方向,恰恰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是难以取决于愿意不愿意的,而是被客观存在的风所推动着的云团所决定的。这样的一个隐含问题,在收入语文教材的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清晰凸显了。这个童话故事是说豆荚里成熟的五粒豌豆被小男孩捡到,放在玩具手枪里一一射出去,有三粒豆飞出去后被鸽子吃掉了,一粒兴奋地要飞向太阳,结果掉进肮脏的水沟,身子胖了许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后一粒掉在人家窗台的泥里,开出了豌豆花,给一位生病在家的穷人家的女孩子以满心的欢喜。老师组织学生读这个文本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要做哪一粒豆。大家似乎都认同最后一粒豆的价值,创造一点美,给穷女孩子以愉悦,也有学生觉得投喂了鸽子也不错。几乎没有学生认同那粒掉进水沟的豆,因为太虚荣。大家得出这些结论似乎都很好。但课堂上,突然有一位小男生提醒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豆去哪里,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都是被那个拿着玩具枪的小孩决定的。那么讨论豆的意愿,还有什么意义?上课的老师一时间感到了困惑。也许就豌豆来说,讨论的价值主要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当自己被安排时,该有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但因为童话故事里物体的拟人化特点,使得我们很容易把人和豆作简单类比,似乎人也变得毫无作为了,这就要在人和豆之间做出区分,这样的区分,才是更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中学教材里的文本。关于《苏州园林》中的背景隐含问题,因为作者叶圣陶没有明说,所以大家理解起来有点困惑。文本一开始强调建筑整体布局的非对称性,以说明这种布局的自然美。尽管作者也说了,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但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何自然美的获得,是通过排除对称的美术画效果来获得的。也许让人困惑的是,自然万物的生长,也有呈现对称的样貌,比如树木枝丫的对称,比如人体的双眼、双耳和四肢的对称性。如果这些客体不对称,反而被认为是不美的,这又是为什么?这里的根本问题,在《苏州园林》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示给读者,就是因为大部分拥有园林的主人,是把园林作为离开官场来休憩或者隐退的场所,有些园林的名称就有这层意思,比如著名的“拙政园”“退思园”。相对来说,官场的空间,就是一个特别讲究对称的礼仪空间,强调的是官场的秩序感。而不对称,就成了暂时隔绝礼仪空间而具有自然空间的最大特征,是自然美的体现。只有把隐含的礼仪空间与园林追求的自然空间对比起来理解,我们才能清楚不对称具有的美术画的意味。顺便一提,今年暑期在山西太原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学大赛,有位上《苏州园林》的广东教师强调了不对称作为自然美的重要性,结尾自己还写了一首诗作为读后记,其中有“生命就是这样,它绝不对称,也决不雷同”的句子,我觉得她是没明白苏州园林的设计者追求不对称的真正意义,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可以讨论。苏州园林许多选入教材中的议论性文章,都有特定的情境针对性,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的是两个“凡是”,这不用多说。还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在1941年5月发表,当然有毛泽东在文中提出当时党内存在着比较典型的主观主义态度,但这样的“有的放矢”,似乎还比较笼统。如果确有具体所指,有两个情况,可以纳入当时特定的情境来考虑。一个是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从苏联回国而自诩为共产国际代言人的王明,常常坚持自己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1940年3月,又把宣扬他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旧著《两条路线底斗争》在延安出了第3版,那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及的“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是不是就在暗示王明这一类人?毛泽东发表他的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文章,是不是有着理论上的针对性?只不过王明当时已不是党的重要领导人,其边缘化的位置已经没有资格作为毛泽东的对手来予以较量,更何况毛泽东的文章是从党的最大范围内的典型问题着眼的,所以就不会也不应该直接提及具体的人名。有学者指出还有一个情况是,因为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而事变发生后几天,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就指出:原因在于“有同志没有把普遍真理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十年反共的蒋介石”。这种教条主义的危害,有着惨痛的后果。所以文章说这是“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害了革命”,是“大敌当前”,并无多少夸张。说到文本外部的情境和背景,鲁迅的作品是最有外在的针对性的。这方面的研究太多了,这里仅想以选入高中教材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说明他在写作过程中,是怎样考虑了当时的各种各样读者,从而对文章的表达方式形成了重要影响。鲁迅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请大家注意,当他提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同时意味着他在想这些人看他的文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人包括想象中的刘和珍等逝者的在天之灵、逝者的亲属、师友、爱人,还有庸人、后死者、苟活者,以及所谓的学者文人、中外的杀人者、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卑劣的政客等,最后还有真的猛士。考虑到他的读者如此广泛复杂,鲁迅就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了。一方面他很悲愤,要把悲愤表达出来,但又想到,这样的情感流露,可能会增加刽子手的快感。他写过的一篇文章《答有恒先生》,就谈到过这个问题,他以中国人喜欢吃醉虾为类比,吃醉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虾越有生命活力,吃的人就越开心。所以以此来想象杀人的刽子手,也应该如此。被杀者神经越敏感、感受的痛苦越深,刽子手就越兴奋。所以鲁迅就想,如果他表现得很悲痛,对刘和珍以及她的同学们固然是一种安慰,但是对那些刽子手是一种快乐、一种快意。而对于那些流言家,又等于多提供了一点带有恶意的谈资。所以,夸张一点说,他每写下一句话,似乎都在考虑各种人的阅读反应。我们经常说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但是鲁迅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因为他想到的不是单一的读者,而是各类各色的人。所以他这篇文章写得欲言又止,反复吞吐,不断地说“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他太悲愤,是所谓“出离愤怒”,用“悲愤”这样的词语已无法概括和表达,是感情强烈到无以名状。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觉得把悲痛表露得过于明显,会让刽子手高兴。当然,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表达,似乎跟文章开头交代的,跟刘和珍同学程君的正告有一定关系,似乎可以告慰亡灵(尽管他并不相信神灵),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他自身,他要把他的悲愤表达出来,以告慰遇害者及其亲人、同学等,他也要宣泄自身翻江倒海的情绪,等等。所以,最后他只能让那些恶人“快意”于他的痛苦,就是说,他横下心来,哪怕让那些人开心这一次。如果说,这种读者意识是由作者预想的作品外的读者产生的,那么,鲁迅也经常会把各种“读者”写到作品里,构成事件发生中的那些吃瓜群众、围观群众,这在作品中出现的人,就像我们第一课里提到的祥林嫂周边的“他们”,常常是鲁迅思考的一种对象,也是许多研究者讨论的,这里就不展开了。3.互文问题如同情境和背景较难区分,不同文本的对照解读,所谓的互文问题,既可以看作是文本内部的,也可以看作是文本外部的。特别是当其它文本以语典或者事典的方式出现在文本中的话,更是如此。这里我们先从被教材广泛选用的李白名作《早发白帝城》开始讨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所以提出这首诗,是因为作为一首表达李白遭遇特赦的轻快的诗歌,为何会写到“两岸猿声”?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显示巫峡的地域特征。但巫峡猿鸣,一直是作为悲哀之音来理解的。《水经注》中的相关文字是: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转化,所谓“听觉中之猿声,本为悲声,而李白将之转变为欢”。但这种转化,却找不到证据。不能因为上下文是轻快的,加在这轻快中的猿声就变成欢快的了。也许从情感学角度看,这里恰恰有一种悲喜交加的“耦合”。其实,从互文来理解,李白从三峡往上游行时,都有相关文本可以对照,比如他的《上三峡》,强调的是走不出黄牛山的艰难: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黄牛山地势很高,围绕着山的一带称为黄泥滩,水流迂回曲折,让人感觉走很长的路,依然走不出黄牛山的范围,回头一望,黄牛山总在视线之内。所以《水经注》中提到的古民谣有“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但李白加以夸张改造后,把自己的恶劣心绪投射了进去。几乎在写下《上三峡》的流放同时期,他还写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其最后部分,就是以猿的悲鸣来归结的: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早发白帝城》的第三句再次写到猿声,作为全诗的一种异质性内容,也引发了古人的关注,但大多从艺术形式上着眼,如《唐诗别裁》中点评说:“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每于此处用意。”《唐人绝句精华》则点评道:“如太史公于叙事紧迫中,忽入一二闲笔,更令全篇生动有味。”其实,这些点评都是流于皮相的,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就是作为一种悲哀之音,与全诗欢快基调的不协调、不自洽,恰说明了他的欢快并不纯粹,同时也意味着,曾经缠绕他的凄苦,正被不断抛向身后。我们再来看选入小学教材的鲁迅《好的故事》与《初学记》的互文关系。(顺便说一下,这篇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的文本出现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实在令人惊讶。)《好的故事》写作者梦到故乡河道及两岸的美景,其中三次提到《初学记》,二次明示,一次暗示,即:“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盖上。”“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的碎影。”“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唐代徐坚所撰的《初学记》《初学记》卷第八“州郡部”下列的“江南道第十”中,“事对”有“镜水”条目,引述《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山阴上路行”,后人引用多作“山阴路上行”。其中的“镜水”,就是“镜湖”,即现在绍兴的鉴湖(“鉴”即“镜”的意思),在古代是作为山阴的地标,直到现在,似乎还是绍兴的代名词。王逸少即王羲之,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子敬)在《世说新语》中被记录下的一段话,更为有名: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都提到山阴一路的美不胜收,袁宏道点评王献之的话,“‘道上’两字,可谓传神。”而如镜子般的水面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效果,使得《初学记》与作者写所见的水中幻景,有了进一步的关联,也见出作者在写虚幻之景时,其思绪的展开,还是有一定依据的。特别是“若镜若图”一句,既像镜子般映照,又如图画般美丽,几乎把“好的故事”里写到的借助于河流映照呈现的岸边、天上的美景,都概括进去了。而王羲之写的“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也在鲁迅仿佛记得的“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情景里,被具体化了,也动态化了。但鲁迅把《初学记》写进自己的文本,不是要简单告诉我们取材来源。也许,他想说的是,看见的“好的故事”本来就无法记录,记录下的只能是如《初学记》中的那些碎片化的、静止的、条分缕析的东西,甚至这种记忆往往也只是文人的专利。这样,作者在看“好的故事”时,始终只以名词化内容为主体,令其变动、组合,却不使其生成真正意义的事件(故事),最多也只是让故事外化为作者看见的行为、一种对“好的故事”追寻而又失去的行为。而成为文字的故事,能够被把握的故事,恰如《初学记》中的记录那样,已经是离开鲜活现场的历史。真正在现场的,只有像作者这样正在看见、将要凝视、试图追回等一连串的行动。换句话说,“好的故事”里没有故事,有的只是处在文本边缘的、追求好的故事而不得的人的行动。这就把我今天的讲座带到了结语。四、结语:作为反抗教条的文本解读作为结语,我想重申一下,文本解读到底意义何在?意义可以说很多,但最简单地说,就是对教条的反抗,对那些以为所有白话文一看就懂的偏见的反抗。我还是从解读两个具体文本来回答这个问题。先看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开头有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因为什么而不宁静?在文本内部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至少,不宁静不是从他文本呈现的“今晚”开始的,是外在于文本的情境或者背景。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形势的恶化,有人认为这是家庭问题特别是父子矛盾的纠结,等等。其实,这种讨论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总显得有点书呆子气。如果回到文本看,由文本外部带入文本的不宁静心理,并没有因为在荷塘月色的诗意氛围中而得到平复,我们看到的是,在竭力营造荷塘月色的美和诗意,在连篇累牍用比喻来尽情烘托这种诗意时,那种舒缓的语言节奏与过于亢奋的想象力活跃,却是难以真正达成自洽。于是,像这样的否定性感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就反复出现,并以突然到家、妻子睡熟的结尾,强制中止了他精神的漫游。从而把不宁静的心情又抛回到文本外部,从而说明了,情境或者背景的现实问题,只能在现实中解决。作者在诗意的建构过程中,最终解构了诗可能对现实问题的幻想性解决。我们再来看选入初中教材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材给出的阅读提示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许多笑话。而这种提示中的概述,恰恰说明了忽视文本特定语境而得出的一个教条主义结论。因为贾府作为一个礼仪之家,是不可能让王熙凤跟大家一起进餐的。仔细阅读其中的文本,就可以对这种教条主义保持一种警觉,比如下面这段描写: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刚才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便拉鸳鸯坐下。正因为王熙凤、李纨没跟老祖宗、刘姥姥一起进餐,似乎显示了一种既是尊敬长辈也是优待客人的礼仪,但此前,却又安排刘姥姥在饭桌前演小丑,这种前后矛盾,才让王熙凤等人觉得刘姥姥话外有话,赶紧向她赔不是。这样,一起还是不一起进餐,成了小说所写的关键细节。而教材中的“阅读提示”草率下笔,恰恰是说明,文本解读的训练对于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克服教条主义的想当然习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整理的讲稿,又承蒙乐燎原老师审读一遍,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建议,特此感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丁香结看拼音写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