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六大特点

2009-09-11收藏(2009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成就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49年,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经过不懈奋斗,到200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位居前列,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进入新世纪,我国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进入到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新阶段。2008年,我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在校生10331.51万人;初中学校5.79万所, 在校生5584.97万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决定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首先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2007春季开始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2008年9月1日,又免除了全国城市280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多名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经过四年的努力,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数百亿元的资金,建设了8000多所寄宿制学校,支持数以万计的学校改造危房和生活设施,使广大农村地区、边疆地区孩子的学习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孩子们共享到了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底,我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  新《义务教育法》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为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成就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1949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直接推动了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进入21世纪。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经过数年努力,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是1998年的6倍;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1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不断创新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近5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3项,占全国总数的55.4%;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08项,占全国总数的55.7%;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41项,占全国总数的51.5%。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比例全面超过了50%。其中,在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7项一等奖中,高校获得了5项。  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推动了理论创新,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成就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  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2008年,全国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40万上了普通高中,810万上了中等职业学校。今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将超过普通高中。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积极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数亿元,大大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1.5亿人次,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成就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坚持教育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发展教育的责任,使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又好又快地增加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都取得长足进展,提高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央用于教育的投入坚持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强东部对中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快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的改变。  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使全国1.6亿中小学学生普遍受益。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了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奖、助、贷、补、免”的资助政策体系。政策实行后,每年用于资助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贫困学生的经费总额将达到500亿元,资助学生2000万。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2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此外,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部署启动。支持发展特殊教育,依法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收费并举,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加强规范办学,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维护了高考的公开、公平、公正。完善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了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使教育管理更加民主、公开、透明。  成就五:素质教育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的进展。   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公民,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得到落实。高校网络文化主阵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相关调查表明,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思想主流积极向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 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全部实施了新课程。2006年,全国有10个省进入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如今已扩大到21个省份。以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均衡分配重点高中部分招生名额为关键举措的中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与新课改相适应的高考内容改革、高考自命题改革、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等稳步推进。改革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受到学生、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同。  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方面。坚持“健康第一”,广泛开展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和劳动观念教育,不断改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成就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多年来,党和国家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立志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始终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一心一意建设教师队伍,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人民教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了如孟二冬、方永刚、张光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的老师们舍生忘我、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职工聘任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加强。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3%、97.8%、91.6%。中小学具有高学历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达到62.1%;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达到41%;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中教师比例达到1.4%。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立了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办法,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2006年,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行聘用或聘任制度,深化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培养和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强了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全国高校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的39.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的37.7%。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进展顺利。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两年来,6所部属师大共招收免费师范生22120人,考生报考踊跃,生源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作用初显。  成就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教育主动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2148.07亿元,是1978年的129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280.21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逐渐成熟,教师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逐步形成了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加强。  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确立。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2.6亿,其中有近1.6亿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5%以上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其中一半以上进入中等职业学校;83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有73%以上升入高等学校,其中一半以上进入高等职业学校;还有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24万博士研究生正在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2008年,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20余万人,其中已有30余万人学成回国。我国累计接收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学生120多万人次在高校等机构学习。同时,在海外建立的27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成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的重要基地。  成就八: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让所有孩子“有学上”的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和关心特殊教育的总体布局。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2008年,全国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0%和74%。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60年来,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个巨大变化,使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教育为国家作出重要的知识贡献。2008年,我国高校科技经费达到654.5亿元,是1998年的8倍多。高校建有14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90多个国家人文社科基地,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还有近7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责任编辑 刘忆)}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新中国教育改革是在194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战略主题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3、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教育改革早已经开展。但是一种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了我国的国情,虽然之中有太多的弊端,需要改变,但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如果从观念上,到制度上得到彻底的改变,那时间将更长,路途更遥远。要多理解,多支持,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三月雨提供
展开全部从1949年建国就开始了。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全面考察这8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母锲鸬搅酥苯拥闹傅甲饔茫?哟丝?剂宋夜?谝淮慰纬谈母铩?br>
这次改革是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文件。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1913年1月召开的大区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和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两次会议确立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 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门统一领导布置。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这两个文件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根据教学计划,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于1956年基本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这一轮课程改革也于1957年初结束。这一时期的课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泰民安。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新浪潮,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7—1958年的调整。在新方针指导下,于1957年6月调整了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于1958年3月颁发了1958— 193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对中学课程作了调整和变动,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及完成中学肩负的“双基”任务。 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大跃进。上一阶段的调整,随着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发布而毁于一旦。指示指出:必须积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大革命很快进入高潮。从1958年到1960年,中小学校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实行勤工俭学,兴起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群众运动,其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具体表现在:1960年,人教社按照中小学适当缩短学制年限的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原来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各地开始自编教材;劳动时间大量增加,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冲击;设置甲乙类中学,甲类教学计划要求较高,设置最高限度的科目,乙类教学计划要求低,设置最低限度的科目。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面对 1958年“教育大革命”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危害,从1961年开始,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供 12年制学校选用,但因种种原因,修改后的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过。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四)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虽然基本扭转了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的混乱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4年7月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接着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使1961年调整以来取得的一些成果付之东流。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五)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充分的酝酿,以1978年1月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第一,《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78年颁布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原则性说明。第二,为配合教学计划草案。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第三,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特别是这套教材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缺点是“深、难、重”。 (六)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经过两年的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课程发展已趋于正常化,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的竞争与国内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在1978—1980年间的具体实践中,发现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势必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1981年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在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学大纲也进行重新修订,于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 (七)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个别问题上,如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等仍需进一步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试行教学计划》,之后进行了修改,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将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37-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与此同时,国家教委组织编订各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在教材试验的基础上,对大纲做修改,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于1992年颁布。 由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课程已从原有的中学课程体系中分离出去,而且原教学计划中高中的课程结构也不够合理,一些学科的要求偏高,国家教委于1990年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作为新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颁发前的过渡性教学计划。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期间,由人教社负责全新编写和修订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也于1988年秋开始使用。 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有重要地位。 (八)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课改的潮流,中国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 2001年2月,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程于2001年 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到330个市、县。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这场改革仍在继续,成败与否有待实践的检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