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孩吃什么爱吃饭吗?

宝宝的饮食问题,一直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儿,毕竟饮食关乎着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蒙奇的妈妈就十分关注孩子的饮食问题,在蒙奇出生之后,妈妈就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在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也给孩子添加了适合的辅食,现在的蒙奇已经满周岁了,非常的健康活泼,看起来十分的喜人。而她的婆婆在这时候告诉她,孩子已经满周岁了,是时候该为宝宝准备“大人饭”了。但是,蒙奇的妈妈却感觉为时尚早,虽说之前自己已经着手培养蒙奇的自主饮食、餐具使用等能力了,但是蒙奇却总有一种感觉,就是现在不适合给孩子吃大人饭,可是又说不出原因,所以,只能听了婆婆的建议,开始给孩子吃“大人饭”。结果,孩子就出现了拉肚子等肠胃问题,这时候妈妈才知道自己觉得哪里不合适了,原来是没有“循序渐进”,猛然间给孩子吃大人饭,孩子必定会有不适应。01、把握好“时间”,别过早让娃营养不良孩子多大可以吃大人饭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13-24 月龄大的宝宝可以开始少量尝试一些家庭食物,逐步向家庭饮食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在宝宝1岁之后,家长就可以开始考虑让宝宝和大人吃同样的食物了。但是到底能不能吃,还得看两个关键:孩子自身的发育状况、家庭饮食的健康程度。1、孩子自身的发育状况孩子的咀嚼能力是否达标?孩子消化能力是会否完善?添加辅食后,很多孩子饮食精细,咀嚼能力没有得到充足锻炼,稍微硬点的食物都吃不下去,又怎么能吃得了大人的饭呢?还有些孩子咀嚼能力不错,但是消化能力比较差,每次吃油腻、偏咸的食物都会腹泻不适,久而久之,很容易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孩子1岁以后可以吃盐,但是不能多吃,还需要清淡饮食。如果家庭饮食口味比较重,多盐、多油、多糖、重辣等等,不仅会掩盖食物原有的味道,让宝宝养成重口味的饮食习惯,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健康。如果家庭饮食口味比较清淡,在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不错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吃大人饭。02、孩子吃大人饭,一定要清淡为主1岁以后,如果孩子对大人的饭很感兴趣,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吃,但是一定要注意饭菜的味道。就像《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辅食添加学问》里提到的一样:大人的饭菜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尽量少放盐和其他调味品为主。《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建议:1-2岁孩子每天需要摄入0-1.5克盐;2-3岁宝宝每天盐摄入不超过2克;4-5岁的宝宝每天盐摄入不超过3克。1岁以后,孩子对钠的需求增加,单靠母乳、奶粉,以及食物本身很难满足他们的发育需求,家长必须给他们额外补充。但是孩子年纪小,需求小,每天只需要补充1克左右就足够。如果经常吃海带、海苔、紫菜等含钠较高的食物,需要减少一点盐的摄入。2-3岁以后,大部分孩子已经吃大人饭了,他们有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家长需要注意食物的味道了,尽量别添加太多盐,以及酱酒、面酱、生抽等调味品。PS:1岁以后,孩子的饮食模式逐渐向大人过渡,不仅要饮食清淡,还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饮食最好多样化(谷物、肉蛋、蔬菜、水果、奶等);每天保证400-500毫升以上母乳/配方奶粉的摄入。03、孩子吃大人饭,除了味道,还有这些问题孩子咀嚼能力比大人差,消化功能不如大人完善,吃大人饭的时候,除了味道清淡,还需要尽量迎合他们的“能力”,比如大小软硬都得合适。大人饭往往比较大、比较硬,孩子刚接触的时候不太适应,家长需要给他们一个过渡时间,尽量迎合孩子的“能力”——稍微小一点,稍微软一点,少吃煎炸、过甜、比较刺激的食物。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在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辅食每周吃什么》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215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请点击下方“购买”,即可了解详情和进行购买。}
李女士揭露:3岁宝宝上幼儿园19天,竟有8天没早饭吃?揭发:监控证据让妈妈气坏了近日,河南郑州的李女士向本编辑求助,曝光了她3岁女儿在正大花溪幼儿园的惊人遭遇。据李女士称,孩子在幼儿园竟然连续8天没有早饭吃!这一情况是通过查看幼儿园的监控录像得知的。据李女士介绍,她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喝过订购的牛奶,问及原因时,孩子无奈地表示:“没有牛奶的小朋友喝水呀。”随后,李女士去了幼儿园查看监控录像,震惊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吃早饭时间段被老师放在一边,竟然没有早饭可吃。幼儿园推脱责任,家长心焦急李女士找到幼儿园老师询问事情经过,然而幼儿园以多种理由推脱责任,让李女士感到无奈和生气。毫不意外地,作为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李女士要求幼儿园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幸运的是,李女士并没有就此息事宁人,她选择了向我们求助,希望能够敲响幼儿园管理的警钟,保护更多孩子的权益。幼儿园终于承认失误,承诺改进在记者与李女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前往了郑州中原区正大花溪幼儿园寻求答案。张主任坦诚承认幼儿园存在工作疏忽,并且未能与家长充分沟通。对此,他表示将加强园内管理,制定一系列解决办法,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通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待,李女士终于得到了幼儿园园长的回复,她得以查看监控录像。然而,令人心惊的事实再次出现在眼前——孩子上学19天中竟有8天连早饭都没有吃到!幸运的是,幼儿园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退还了李女士孩子的餐费和学费。这一举措表明幼儿园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现有的管理不足。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希望其能够提供安全、健康和有爱的环境。然而,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关注。家长们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幼儿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期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而不是被忽略和遗忘。这起事件的曝光将促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幼儿园的问题,并推动改善措施的实施,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关怀。这起3岁宝宝在幼儿园没有喝牛奶、连续8天没有吃早饭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家长们希望幼儿园能够加强管理,确保每个孩子的权益和安全。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编辑语:保障孩子的权益是第一位作为头条号编辑,我们十分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这起事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孩子权益的紧迫性。我们呼吁广大家长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进行更多关注,同时希望幼儿园能够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应有的关怀和照顾。我们将继续关注此事的后续发展,同时也欢迎更多家长向我们求助,共同推动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一起来讨论感情吧}
  2011年,似乎并不遥远。在那时候的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学生们每天早上都还得带着饭菜来学校,中午在食堂加热食用。“有肉,那就算是吃得不错了,一般都只带白米饭和一点素菜。”庞溪村小学校长赵广成说,“那时候在农村,我们算有食堂的学校,不错了。好多学校连食堂都没有呢。”  “不同年级饭菜量不同,保证吃饱吃好不浪费。”学校校长吕正泽说,“食堂只能坐下一个班的学生,其他的班级由各班老师领回教室。现在,高年级的值日生可以自己把饭菜领回教室,自己分餐。”  走过几个教室,孩子们正在排队分菜。一些孩子的自带餐具太小,3份菜都装不下,而有些孩子吃完第一碗,又跑来添了半碗饭。1点左右,值日生把饭菜桶归还到食堂,大多数饭菜都有剩的,但不多,勉强够填满桶底。  “山外的人很难想象,就在前几年,我们这里有的农村家庭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家境好一点的,给孩子1块钱,中午能在校门口买点零食。家境差点的,就等着下午放学再回家吃。”吕正泽说,“现在有了食堂,搞起来营养午餐,家长和学生都反映吃得好多了。”  在学校食堂进门右侧的墙上,可以看到一面公示栏。左边是本周的菜谱和推荐菜谱,右边是食材采购价和市场价的对比。学生每天的饭钱6元,4元是中央资金,2元由学生自费。一个孩子吃到多少钱明明白白。  “我们的底线是,一份4元钱的荤菜,必须要吃到孩子肚子里去。”彭水县教委办公室副主任窦向军说,“根据情况不同,会收取1—2元,再加一个素菜和一个汤。在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推行两荤一素一汤。”  食品安全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前提和保障。2012年以前,彭水学校食堂由学校自己管,食品安全和资金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春季起,彭水成立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政府委托公司负责学生营养餐。教师、学生和家长选出代表,组成膳食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监督。  “现在县里133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都由我们负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我们负责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对食堂统一管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仁义说,“这样做,一方面成本低了,一斤米比市场价低两毛钱。另一方面品质也好,上次一些乡政府干部来参观,都说吃的比乡政府食堂还好。”  通过社会化服务,彭水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这样一个只有45个学生的袖珍型小学,和有近500人的清平小学,享受了一样的食材配送和管理。食品验收、贮存、加工、售卖留样、配餐以及消毒保洁等各个环节,100多所农村学校也都是一样的操作规范。  “大宗食材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分配、运送的‘四统一’制度,明确责任人,规范自查制度,这是目前比较好的经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认为,要避免各方对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一些家长把营养改善计划认为是免费午餐,把原来应该给孩子吃饭用的钱减少了,误解了政策的本意。  “必须建食堂,要让孩子们吃上热饭菜才行。”窦向军认为,“我们之前也搞过一段时间的‘蛋奶工程’,但是很多孩子喝不惯牛奶。天天吃鸡蛋,有的孩子吃腻了,领了鸡蛋就扔。”为此,几年前,彭水县专门筹措近4000万元,对县内学校食堂进行新建、升级改造,保障“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  各区县教委主任、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亲自部署食品安全工作、亲自参加食品安全检查、亲自研究重大隐患整改措施、亲自下达隐患整改任务并跟踪落实。  重庆各学校食堂,要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私人承包,不准无证经营,不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不准主要食品原料在非定点供货商中自行采购,不准从无资质的小摊贩或流动摊贩处购买任何食品原材料,不准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调查显示,在重庆,农村学生饿着上课、饿着回家的情况基本消除,营养状况也得到改善。从2012年到2014年,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2.02厘米、2.21厘米,男、女学生体重分别平均增长0.5公斤、0.51公斤,男、女学生的生长迟滞率分别下降6.66%、6.92%。  “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马冠生认为,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将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央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奖励,保障食堂运转。推进“食育”的发展,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人群”的方式,提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营养健康素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吃什么爱吃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