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中求一列一列中第一个非0后最后一个非0值空大于等于0的数值

第一步:打开Excel,输入数据。这里是探讨的是光照和PH两因素是否对冬虫夏草子实体长度的作用。第二步:点击数据,选择菜单栏最右边数据分析第三步:如果没有看到数据分析,那么请看分析二。在弹出的窗口可以看多有很多选项,选择无重复方差分析,点击确认。第四步:选择输入区域,即你的数据。选择输出数据,有三个选项,随便选择一个,这里演示为新工作表。另外,标志可以勾选。点击确认。第五步:在这里我们可excel中如何做图表两个数据分析第一步:打开Excel,输入数据。这里是探讨的是光照和PH两因素是否对冬虫夏草子实体长度的作用。第二步:点击数据,选择菜单栏最右边数据分析第三步:如果没有看到数据分析,那么请看分析二。在弹出的窗口可以看多有很多选项,选择无重复方差分析,点击确认。第四步:选择输入区域,即你的数据。选择输出数据,有三个选项,随便选择一个,这里演示为新工作表。另外,标志可以勾选。点击确认。第五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分析出来的数据了,有方差,平均值。一般我们看F值和Fcrit值得大小就可以了。如果F>Fcrit,说明这个因素对结果有显著作用。在这里,明显可以看多F都小于Fcrit,说明PH和光照对虫草的出草长度无显著性差异。excel单元格太小怎么办1、打开excel,选中所有列,鼠标移动到两列之间2、当鼠标变成双箭头时,双击鼠标左键就可以自动调整宽度了3、选中所有行,鼠标移动到两行之间4、当鼠标变成双箭头时,双击鼠标左键就可以自动调整列宽了1,首选,打开Excel表格程序,进入程序主界面中,在上方点击“数据”选项,点击打开。2,接着,在下方菜单中点击“数据有效性”,点击打开。3,然后,在窗口中设置文本的长度。4,最后,即可看到Excel中单元格的字数设置完成,问题解决。excel表格将重复内容合并根据你的意思,该使用分类汇总功能。选择需要操作的数据,然后选择:数据——分类汇总,按手机号码作分类字段、对应金额作为汇总项,汇总方式为:和就能汇总显示所有已经汇总的数据。注:你上传希望保留有行号和列字母,同时,也希望能是完整数据结构框架,而不是局部截图,以便回复者根据情况操作反馈。至于框架内部数据为保密你可编一下而不一定是原始数据。excel的大于等于使用if函数可正解。例如,要设置某个数是否符合题目条件:大于等于90同时小于等于100的示例,打开Excel表格,在b2单元格输入=if(and(A1>=90,A1<=100),"条件成立","不在设定值内")回车。当A1单元格的数值在90到100区间,B2单元格将显示条件成立,否则,将显示不在设定值内excel里的平均分怎么算首先要了解countif函数的基本语法结构,其格式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需要查找满足条件的数据区域,criteria表示要满足的条件。打开需要处理的电子表格,找到数据区域,明确要达到什么目的,统计出那些数据。选中单元格b16,执行插入-函数命令,选中countif函数,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range选中b2:b15,criteria参数输入>=120,单击确定按钮。这样语文120分以上的数据就出现了。关于优秀率的计算,优秀人数除以总人数,选中单元格b17,输入COUNTIF(B2:B15,">=120")/count(B2:B15)即可,或者是=b16/count(B2:B15)都可以实现。对于90分以上120分以下这一部分数据统计可以采用减法的形式,即先统计出大于等于90分的数目,然后再减去大于等于120分的数目,可以这样输入=COUNTIF(B2:B15,">=90")-COUNTIF(B2:B15,">=120"),回车即可得到结果。对于及格率的计算就简单了,选中单元格b19,然后输入=b18/count(B2:B15)回车确定即可。仿照上面的方法,以此计算出不及格率和90分以下的人数,选中b20执行插入-函数,找到countif函数,range选中b2:b15,criteria参数输入<=90确定即可,在b21中输入=b20/count(b2:b15)回车确定。而对于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都不是采用百分数的形式,可以设成百分数形式,选中单元格b17执行格式-单元格,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数字,在分类下选中百分比。选中单元格b17,然后选中工具栏的格式刷工具,在单元格b19和b21上刷一下,相应等数据都变成了百分数的形式了。excel中有哪几种数据类型Excel2016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1.字符型数据在Excel中,字符型数据包括汉字、英文字母、空格等。每个单元格最多可容纳32,000个字符。默认情况下,字符数据自动沿单元格左边对齐。当输入的字符串超出了当前单元格的宽度时,如果右边相邻单元格里没有数据,那么字符串会往右延伸。如果右边单元格有数据,超出的那部分数据就会隐藏起来,只有把单元格的宽度变大后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要输入的字符串全部由数字组成,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存折帐号等,为了避免Excel把它按数值型数据处理,在输入时可以先输一个单引号“”(英文符号),再接着输入具体的数字。例如:要在单元格中输入一长串数字“888888888888”,先连续输入“888888888888”,然后出现在单元格里的就是“888888888888”而不是8.89E+20了。、2.数值型数据数值型数据。在Excel中,数值型数据包括0~9中的数字以及含有正号、负号、货币符号、百分号等任一种符号的数据。默认情况下,数值自动沿单元格右边对齐。在输入过程中,有以下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要注意。(1)负数:在数值前加一个“-”号或把数值放在括号里,都可以输入负数,例如要在单元格中输入“-666”,可以输入“()“英文小括号后,在其中输入输入“(6666)”,然后就可以在单元格中出现“-66666”。(2)分数: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分数形式的数据,应先在编辑框中输入“0”和一个空格,然后再输入分数,否则Excel会把分数当作日期处理。例如,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分数“2/3”,在编辑框中输入“0”和一个空格,然后接着输入“2/3”,敲一下回车键,单元格中就会出现分数“2/3”。3.日期型数据和时间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和时间型数据。在人事管理中,经常需要录入一些日期型的数据,在录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输入日期时,年、月、日之间要用“/”号或“-”号隔开,如“2008-8-16”、“2008/8/8”。(2)输入时间时,时、分、秒之间要用冒号隔开,如“12:00:00”。(3)若要在单元格中同时输入日期和时间,日期和时间之间应该用空格隔开。excel单元格拖动不了、电脑打开Excel表格,选中要不动的单元格右下角位置。2、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视图,然后点击冻结窗格。3、点击冻结窗格后,选中冻结窗格选项。4、点击冻结窗格选项后,选中的单元格就被冻结住不能移动了,但其他单元格都是可以移动的。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1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2
关键词: 四六级考试 新题型适应度 民族院校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从1987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以考查在校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规模最大、涉及学生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强的标准化考试。其先后经历了几次题型调整:首先是在1997年,添加了“简短回答问题”、“短句翻译”、“复合式听写”等题型。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方案,并开始在部分院校进行试点,于2007年1月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进行了题型及计分体制的巨大变革,由以前的百分制变成了710分总分制。首先,增大了听力题型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长对话题型,把原有的选考项段落理解和复合式听写变成了必考项;减少了深度阅读的比重,由40%降到了35%,增加了快速阅读题型,以典型的任务型阅读几种题型进行考查,即判断正误,多项选择,理解填空,简短回答问题及英译汉。2013年8月14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宣布,自2013年12月起,四六级考试题型再次调整:变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为单词、短语听写,变快速阅读题型为阅读理解信息匹配,去掉完形填空题型,变短句翻译为段落汉译英,考试时间由一贯的120分钟延长至130钟。
在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结束之后,笔者就所带六级强化班学生对此次考试新题型的适应度及难易度对比做了一次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策略及改善题型处理技巧,更好地指导后期的教学,适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试验设计和实施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人,全部为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具有较深厚的英语语言基础,先后经历了2013年6月的旧题型测试和2013年12月的新题型的测试。问卷从学生民族、籍贯、性别三个维度对新题型的难易度分别进行了调查,作答时间为考试结束的第三天,学生对新题型印象深刻,对新旧题型的变化感触最清晰,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新题型适应度调查问卷结论
1.学生对新题型考试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86人认为此次考试有点难,占总人数的43%;54人认为难度一般,占27%;52人认为非常难,占26%,此三项之和占总人数的96%;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仅占0.5%。因此,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考试比较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2.学生对新题型改革中三个新增加题型的适应度分析
(1)学生对新题型中听力部分sectionC(单词和短语听写填空)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93人认为此项考题有点难,占总人数的46.5%;72人认为非常难,占36%,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6人认为容易,占3%;0人认为非常容易。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较大。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2)学生对新题型中阅读部分sectionB(阅读段落与信息对应填空)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94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占总人数的47%;71人认为有点难,占35.5%,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4人认为非常容易,占2%。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中等偏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3) 学生对新题型中翻译部分(段落汉译英) 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72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占总人数的36%;69人认为有点难,占34.5%;43人认为非常难,占总人数的21.5%,此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92%;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占0.5%。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偏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四、结语
2013年的新题型的调整,整体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新调整的三个题型,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听、读、译能力的综合要求。对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性别的学生,新题型难易度程度略有差异。其中,汉族学生明显较少数民族学生占优势,中部和东部省份学生普遍较西部学生占优势,男生和女生差别不是太明显,体现了民族院校学生在语言基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由此,民族院校学生在题型适应和对应语言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调整说明[S].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2013.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教育部办公厅,2007.
[3]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J].中国大学教育,2005(5):49-53.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3
关键词:学生成绩 质量分析 excel 分类统计
一、设计背景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由来已久,一般都是一所学校内部分析为校长作决策之用。当数据统计分析扩大范围,涉及几个学校较多班级时,纯手工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多了。成绩统计的内容可分为:分校分年级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单校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分校分数段人数统计、前百名学生情况等。为了方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利用大家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来实现,一个工作簿可以有多个工作表,默认为3个sheet,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工作表。设计此工作簿的目的是为达到录入学生成绩后立即能得到所有的统计数据,可以减少重复而繁杂的统计工作,更能减少因为误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以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为例,叙述了excel软件的功能应用。
二、思路构建
假设甲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以一校一年级段为单位(方便学校试场的安排以及成绩的录入),放在一个sheet中。制作工作表如下图1:
为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校各年级段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制作工作表如下图2:
“甲七”工作表结构如下图3-1、3-2:
图3说明:
假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门,其他年级段工作表的设置依次类推。
字段设置:①学校,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②班级,数字格式,用于实现分班成绩的统计;③考号,用于考试的编排和成绩的录入校对。
统计项设:①各科及总分的合计,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②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即本校年级段平均分;③分班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④学生总数,亦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
“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设置如下图4:
八、九年级的统计依次类推。
“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设置如下图5-1、5-2:
各分数段的分数值设置可以根据各科总分值进行合理调整。
三、过程细化
1、常用函数
充分利用excel公式函数的功能以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是选择excel软件的最初目的。常用函数有求和函数“sum(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计数函数“count( )”、最大值函数“max( )”等等。如“甲七”工作表中在计算每个学生总分时用到了求和函数,设置i3单元格的值为“=sum(e3:h3)”,结果显示为431(见图3-1)。
2、函数嵌套
excel单元格中很多默认的数字格式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如“甲七”工作表中的e24单元格计算甲校七年级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4的值为“=round(average(e3:e22),2)”,结果显示为94.3(见图3-2),在用average函数进行平均值计算时默认的小数位数不止2位,一般在统计成绩时计算到2位小数即可,因此利用函数“round( )”按指定位数“2”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3、巧用数组函数
在“甲七”工作表中记录着甲校七年级所有学生的成绩,现在要得到各班的各科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为了让计算机能自动筛选并统计出结果,字段设计时增加了“班级”这一项,数字格式,有两个目的,一是用来分班统计,二是用来进行学生人数的统计。在e25单元格中计算七1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5的值为“=round(sumproduct(($b$3:$b$22=1)*e$3:e$22)/countif($b$3:$b$22,1),2)”,结果显示为90.4(见图3-2),其中用到了数组函数“sumproduct()”,当参数“($b$3:$b$22=1)”为逻辑“真true”时,对e3:e22区域的成绩累计求和,从而实现七1班语文成绩的求和统计,若是统计2班时则参数可修改为“($b$3:$b$22=2)”。
4、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上述e25单元格公式中使用了“$”绝对引用,目的在于公式拖动时不产生变化,因为这些数据区域是固定的,在参数“e$3:e$22”(成绩区域)的e前没有使用“$”拖动公式时就会随公式位置变化相对引用。参数“countif($b$3:$b$22,1)”实现统计1班的学生人数时,区域是固定的,因此使用“$”;同理,统计2班的学生人数可改为“countif($b$3:$b$22,2)”。
5、表间关联
为了把三个学校的平均分以及各班的平均分情况汇总分析,在“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中关联各校各年段工作表计算好的数据,如“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中b3单元格的值设为“=甲七!e24”,就可以同步关联“甲七”工作表e24单元格的数值94.3(见图4),c3、……、f3依次类推,同样将b6单元格的值关联“乙七”工作表中相应的单元格,其他单元格也依次类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4所示的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的成绩汇总表。
6、综合应用
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与对比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毋庸置疑也可对一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进行对比,这是众多学校领导分析教学质量情况时采用的一个数据量化的方法。文中“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要将三个学校三个年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进行统计,作横向比较,将g3单元格中的值设置为“=countif(甲七!$i$3:$i$22,">=430")”,结果显示为5(见图5-1),表明甲校七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430及以上的人数为5个,在g3单元格的公式中用到了统计函数、绝对引用和表间关联。
四、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本文通过excel软件建立的成绩统计表实现了三个学校之间以及各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成绩的比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三所学校之间的差距,对学校领导的管理决策与教学质量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4
【关键词】 营养不良;肥胖症;体质;运动活动;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21-02
近些年来,四川省很多大中城市涌现出了许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收费较高,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被过分关爱等原因,形成了怕苦怕累、依赖性强、缺乏宽容以及合作精神欠缺等性格特征[1]。私立学校为了在生源上提高与公立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从而影响了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而可能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为了解四川省私立学校中学体质健康状况,笔者对四川省内3所私立中学1 184名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四川省3所私立学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学生,按年级分层,每层抽取7个班,共计28个班,所抽取班级全体学生均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中学生1 184名,收回有效数据1 139份,有效回收率为96.20%。其中男生633名,女生506名;年龄最小10岁,最大18岁。
1.2 方法 调查内容按照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项目测查。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选测项目有1 000 m跑(男)、800 m跑(女)、台阶试验选一,50 m跑、立定跳远选一,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握力选一。根据《标准》的规定,以上各单项指标经加权得到总分进行评价[2]。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编码后用EpiData 3.02输入计算机,应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营养状况 私立学校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并存,且超重率低于肥胖率,与全国2005年体质健康统计结果[3]相似。 见表1。
2.2 学生生理功能与体能素质指标评价等级构成 由表2可见,在各项指标中,优秀率最高的是反映柔韧性、力量素质指标,不及格率最低的是反映呼吸系统功能指标的肺活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达到各项指标的及格标准。
2.3 不同年级中学生体质健康总分评价等级分布 见表3。
在4个年级中,高二年级学生的优秀率最高,初二年级学生的不及格率最高,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总分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8,P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达到各项指标的及格标准,但还存在诸多问题:(1)营养不良和肥胖并存,呈两极化趋势。要改善这一不良状况,需要对私立学校肥胖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另外,还出现肥胖率高于超重率的现象。有报道指出,儿童期的肥胖与其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联[4]。(2)反映耐力素质指标不及格率达到了5.54%,是设计比例(2.00%)的近3倍,这项指标在美国的健康体质标准中处于首要位置[5],可以反映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并且与高血压、高血脂等许多慢性疾病有密切联系[6]。由此可见,学生耐力素质亟待加强。(3)与各单项指标的等级分布相比,总分等级分布更远离于设计比例,总分优秀率为9.67%,低于各单项指标的优秀率,也远低于设计比例(25%),大部分学生的总分在及格等级,良好等级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说明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都是“单优”,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不均衡。(4)女生的总分等级分布优于男生,是否与男女生之间选测项目不同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如反映柔韧、力量素质的项目中,男生可以选择坐位体前屈或握力体重指数;除这2项之外,女生还可以选择仰卧起坐。(5)高年级学生的情况优于低年级学生,可能与高年级的学生都已进入青春期有关,低年级的部分学生入学早,年龄小,有的尚未进入青春发育期,导致其体质健康状况不佳。
4 参考文献
[1] 彭敏. 私立学校体育课的心理教育.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9-80.
[2]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06(5):6-11.
[3] 全国《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4.
[4] PINHAS-HAMIEL O, DOLAN LM, DANIELS SR, et al. Increased incidence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adolescents. J Pediatr, 1996,128(5 Pt 1):608-615.
[5] MICHAEL WB, KENNETH HP. 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to health-related fitnes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J Sch Health, 2005,75(1):25-30.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5
特定条件的平均分计算
1.AVERAGE与IF结合解决0值问题
我们都知道,计算平均分一般使用AVERAGE函数就可以实现,如果考生参加考试考分为0,单独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时0值将参与计算,影响班级平均分值。当不需要计入0值即排除0分计算全班平均分时,结合AVERAGE函数与IF条件语句构建数组公式就可以实现。假设工作表中某班语文成绩在D列区域为D3:D88,则数组公式为:{=AVERAGE(IF((D$3:D$88)>0,D$3:D$88))}。
公式说明:利用IF语句判断区域大于0值数据,条件为真时返回相应区域数值,条件为假时则返回逻辑值FALSE,最后利用AVERAGE函数对生成的数组进行平均值计算。注意逻辑值FALSE不参与平均值计算,数组公式中的一对大括号不能手工输入,必须通过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实现输入。公式中使用混合引用实现向右自动填充,从而完成其他列科目平均分计算,增加了公式的灵活性。
2. AVERAGE与OFFSET和COUNTA函数结合解决排除“最后5名”考生成绩问题
由于班级排名最后5位学生的成绩对班级整体的平均分影响较大,就是俗话说的“拖班级后腿”,有时我们需要排除此种因素,只计算去掉排名最后的5位学生各科成绩后的班级平均分。逐一删除各班最后5名考生成绩操作比较麻烦,结合AVERAGE、OFFSET和COUNTA函数就可以保证在全班考生成绩完整的情况下计算出不含“最后5名”的平均分。假设某班成绩表已经按总分从高到低作降序排列,姓名在C列区域为C3:C88,语文成绩仍在D列区域为D3:D88,则公式为:=AVERAGE(OFFSET(D$3,,,(COUNTA($C$3:$C$88)-5),))。
公式说明:COUNTA函数计算姓名列不为空值的个数即全班考生总人数,再减5(去掉最后5名),利用OFFSET函数以D3单元格为基点引用除最后5名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区域即D3:D83,最后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该区域的平均分即不含“最后5名”考生的平均分。公式中姓名列使用绝对引用,同样,D$3单元格使用混合引用,使公式可以向右自动填充完成其他科目成绩的同样计算。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不仅仅只限最后5名,只需对公式稍作修改即可完成。
及格率与优秀率计算
1.一般情况下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计算标准及方法
及格率的计算方法是:满分为150分的学科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的学科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为及格。及格率就是及格人数除以总人数所得数值的百分比。
优秀率的计算方法是:满分为150分的学科成绩大于等于120分为优秀,满分为100分的学科成绩大于等于80分为优秀。优秀率就是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结合COUNTIF函数和COUNTA函数就可以完成计算。同上,仍以计算语文学科及格率为例,及格率公式为:=COUNTIF(D3:D88,">=90")/COUNTA(D3:D88),其他科目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同理,只需更改公式中的计算条件即可。另外,使用百分比显示结果,请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分类百分比),其他不再赘言。
2.不含“最后5名”考生的及格率与优秀率
在计算不含“最后5名”考生的及格率与优秀率时,可以使用SUM函数结合OFFSET函数和COUNTA函数构建数组公式,同上,仍以计算语文学科为例,及格率数组公式为:{=SUM(--(OFFSET(D$3,,,(COUNTA($C$3:$C$88)-5),)>=90))/(COUNTA($C$3:$C$88)-5)}。
公式说明:公式分子部分是先通过OFFSET函数引用一个除最后5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区域(D3:D83),用此区域比较出一个大于等于90的数组,该数组是一个逻辑值数组,用“-”负号进行两次数学运算,使逻辑值变为数值(TRUE为1,FLASE为0)。最后用SUM函数计算数组之和,即大于等于90的人数。数组公式分母部分不再说明。同理,计算优秀率需修改数组公式中的计算条件。
排名及前N名人数统计
1.使用RANK函数进行多班级间的成绩排名
一般我们把一个班级的成绩单独存放在一个工作表中,而把一个年级的所有班级成绩保存在一个工作薄中。这里为了清晰方便地使用公式引用计算,我们最好把表名修改为与班级对应的阿拉伯数字,如工作表名“1“存放高一(1)班的成绩。例如,高一年级有14个班,则需要建立14个工作表,这里需要注意,要确保14个班的成绩存放在连续的工作表中即表名依次从1到14,且每个工作表中的各科成绩及总分列都在相同区域,这样才可以使用“引用运算符”,按工作表的排列顺序将起始表名和终止表名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多班级间总分排名。比如我们需要统计1~7班考生总分在这7个班级中的排序情况,假设7个工作表中每班总分都在M列且区域为M3:M88,我们可以在不合并这7个工作表的情况下对总分进行排名,数组公式为:{=RANK(M3,'1:7'!$M$3:$M$88)}。另外,EXCEL有一个隐藏功能,可以很方便地生成对除当前工作表之外的左右两侧多个工作表相应区域的引用,而不用考虑所引用的工作表是否连续。以上述公式为例,公式修改后为:{=RANK(M3,'*'!$M$3:$M$88)}。
2. 结合RANK、COUNTIF、INDIRECT函数完成前N名人数统计
假如上述公式{=RANK(M3,'1:7'!$M$3:$M$88)}的计算结果都在7个班级工作表中的P3:P88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进一步计算各班在7个班中总排名中进入前200名的人数分布,使用COUNTIF函数和INDIRECT函数可以完成,在此使用辅助单元格($A$8)来引用名次所在列区域(如上图所示:$P$3:$P$88)。以计算1班为例,公式为:=COUNTIF(INDIRECT(C$3&"!"&$A$8),"
使用INDIRECT函数和辅助单元格的好处在于公式可以向右拖动自动填充计算其他班,一旦引用区域发生变化只需更改辅助单元格内容即可,也使公式精短,易于阅读和修改。
3.利用SUM和INDIRECT函数进行四校前N名人数统计
我们经常会比较几个学校之间总分人数分布,就和每年高考后各学校高考上线人数一样。以我校“四校联考”为例,利用SUM和INDIRECT函数结合辅助单元格构建数组公式就可以统计四校前N名人数分布情况。数组公式为: {=SUM((INDIRECT($G$4)=B$2)*(INDIRECT($H$4)
公式说明:①使用此公式前需要在同工作薄中建立一个名为“高一”的工作表来存放四个学校高一年级的成绩,且A列为单位代码(例如:一中单位代码可以使用数字“1”表示,二中“2”……),总分排名在O列,如有变动则需要更改辅助单元格内容以便公式正确引用相应区域。②为保证公式能正确引用和向右、向下自动填充,图中学校名称和“前‘N’名”虽是汉字显示,其实为数值,例如,“前10名”实为数字10,这里需要自定义 “单元格格式”(数字自定义类型),使统计表标题清晰且保证公式正确引用。自定义“单元格格式”操作如图3所示。
图3
4.各班单科优秀生进入四校前N名人数统计
在分析完四校的总体情况后,我们还要对本校某年级各班各科进入四校前N名人数做进一步详细地分析。如图4所示,高二文科分数(以“/”划分文理)为四校第100名分数,理科为四校第300名分数,人数为各班超过相应分数的人数。
以计算1班总分进入人数为例,单元格C3中公式为:--IF(ISNUMBER(C$2),COUNTIF(INDIRECT(C$2&"!"&$Q2),
">="&--RIGHT($B4,LEN($B4)-FIND("/",$B4))),COUNTIF(INDIRECT(C$2&"!"&$Q2),">="&--LEFT($B4,FIND("/",$B4)-1))) 。
公式说明:①图中B列总分、语文、数学、英语的文理成绩以“/”划分,格式是文本,取“/”左右的数值需要用到LEFT和RIGHT函数,定位“/”在字符串中位置需使用FIND函数,取左(文科)还是取右(理科)分数需要知道该班级是理科班还是文科班,这里有个技巧,表中第2行标明“班”的为理科班,未标明“班”的为文科班。理科班实为自定义的数值(例如1班―3班和9班、10班),文科班为文本型的数字(4、5、6、7、8),文本型数字输入时先输入一个单引号再输入数字。如此一来,使用IF条件判断语句和ISNUMBER函数就可以依据班级单元格格式自动判断文理,一旦班级文理发生变化只需更改数值类型即可,方法简单、公式灵活,省去反复修改公式这一烦琐工作,增强了公式的智能性和通用性。②单元格有阴影部分为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没有“/”分隔,则C7单元格的公式可以简化为:=--IF(ISTEXT(C$2),0,COUNTIF(INDIRECT(C$2&"!"&$Q5),">="&$B7))。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科目。③合计各科总人数时也要首先判断文理,这里主要使用SUM 函数、IF语句和ISNUMBER函数完成。例如,N3单元格内计算理科总分进入总人数数组公式为:{=SUM(--IF(ISNUMBER($C$2:$L$2),$C3:$L3))},而M3单元格内计算文科总分进入总人数公式则可以为:{=SUM($C3:$L3)-$N3},显示结果仍是自定义数字格式以标明文理。如果不想显示计算结果0值,在“工具”“选项”“视图”中取消 “零值”对勾。
5.第N名成绩计算
临近高考,对全市高三“第一次大练习”成绩分析更为详细,其中有一项就是文理各科全市第N名成绩计算。如图5所示,单元格B3内的公式为:{=INDEX(文科!$D:$J,MAX(((文科!L$2:L$20000)=(MAX((文科!L$2:L$20000
图5
公式说明:①公式用到INDEX、MAX、ROW、COLUMN四个函数,使用此公式的前提是要在工作薄内建立一个名为“文科”工作表存放全市文科成绩,且六科和总分成绩在D至J列,L至R列用RANK函数分别对六科和总分排名,假设全市文科总考生人数不超过20000人,即公式中跨表引用数据区域最大行号为20000。②首先最内层MAX函数找到语文第100名,如果出现多人并列而没有出现第100名(这里使用RANK函数排名)就找小于100的最大名次,生成的逻辑值数组与ROW函数结合定位到第100名所在的行号,用COLUMN函数生成列号,最后用INDEX定位到相应学科的第100名成绩。③此公式没有使用辅助单元格,可以向右、向下自动填充完成各科和总分第N名成绩,如果修改公式引用区域最好使用“Ctrl+H”替换公式中的内容。
FREQUENCY函数统计区间分数段人数
在成绩分析中,我们通常需要划分数段分析各科不及格人数、及格人数和优秀人数,如图6所示为语文的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公式为:{=FREQUENCY($D$3:$D$65,RIGHT($J$3:$J$4,3)-0.1)}。
公式说明:FREQUENCY函数是向上舍入进行统计的,该函数按N个段点划分为N+1个区间,结果生成N+1个统计值。如本例所示,语文两个段点是90和120,统计生成三个值,区间段分别是小于等于89.9为不及格,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19.9的为及格,大于等于120的为优秀。公式中用RIGHT函数对“区间段”取文本值再减去0.1得出段点数值。注意,FREQUENCY函数返回一个垂直数组,即一维行数组,该公式生成三个统计结果,输入公式时选中从开始的单元格区域L3:L5,按下“Ctrl+Shift+Enter”输合数组公式。另外,该公式中的第二个参数也可以直接写成间隔数组:{=FREQUENCY($D$3:$D$65,{89.9,119.9})}。
助学金、奖学金的计算方法
根据我校制定的助学金、奖学金发放条例,依据期中、期末考试后将对全校总分前10名的考生放奖学金,发放标准是第1名100元,第2名至第5名是90~60元(依此递减10元),第6名至第10名都是50元。班级助学金只限发给班级前3名,依次是40元、30元、20元。需要注意的是,对已经获得年级奖学金的学生将不再发放班级助学金且他的班级名次仍然保留。
这里需要建立一个工作表来存放年级奖学金和班级助学金发放标准,然后定义两个名称分别是NJ代表年级奖学金标准数据区域和BJ代表班级奖学金标准数据区域。操作方法是“插入”“名称”“定义”,如图7所示。
名称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某单元格区域的命名,能方便我们经常引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据区域,也使公式简单利于修改。
名称定义好后,就可以对符合助学金与奖学金发放标准的学生进行计算,年级奖学金和班级助学金都是使用IF判断语句和LOOKUP函数计算的。要首先判断是否已获得年级奖学金,如果获得显示“已获年级奖”;如果没有,则进行班级内排名,以14班的前三名为例,如图8所示,公式为:{=IF(N(E787)>0,"已获年级奖",SUM(N(IF($A$2:$A$1000=A787,$C$2:$C$1000,0)>C787))+1)} 。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6
我校体育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我校从2004年9月积极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对2005—2006届八年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通过实施总结经验。在2006—2007届进一步实施落实,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经过五年的中考体育考试的实施,把从2011—2012学年的数据对照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及时了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有利于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和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为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唐山市第四十六中2011—2012学年七、八、九年级共1108名学生(男575,女533)。
2.调查研究方法。从2012年7月止,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记分方法测试成绩,统计汇总上报国家数据库。本次调查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掷实心球、800(1000)米跑、立定跳远等指标,与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进行分别比较分析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数据。
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一)学生平均分数统计结果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学生体质健康平均分数统计表
(二)从调查可以看出
1.调查显示: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平均分数为86.9,而2006—2007学年平均分数75.8,高出11.1。总体水平在2006—2007学年平均分数之上,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学生素质有明显提高。
2.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身高标准体重为15.6,而2006—2007学年测试身高标准体重为13.4,高出2.2。差异性不明显,说明学生营养水平变化不大。
3.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肺活量体重指数为13.4,而2006—2007学年测试肺活量体重指数为10.2,高出3.2。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学生心肺功能有明显提高。
4.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掷实心球平均分数17.2,而2006—2007学年测试掷实心球平均分数16.3,高出0.9。差异性不明显,说明学生掷实心球能力提高不太明显,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
5.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立定跳远平均分数23.3,而2006—2007学年测试立定跳远平均分数21.6,高出1.7。差异性不明显,说明学生立定跳远能力提高不太明显,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
6.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女子800米跑平均分数为17.5,而2006—2007学年测试女子800米跑平均分数为14.4,高出3.1。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女学生有氧耐力水平有明显提高。
7.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男子1000米跑平均分数为17.3,而2006—2007学年测试男子1000米跑平均分数为14.2,高出3.1。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男学生有氧耐力水平有明显提高。
四、结论与分析
(一)结论
从2011—2012学年与2006—2007学年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校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身体发育的匀称度也有改善。
2.身体机能生长水平有所提高,明显好于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的增长。
3.耐力素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
4.肺活量体重指数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
5.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方面,我校学生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今后要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
(二)分析与思考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7
切实推动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数控专业建设,专业部将结合学校的技能节计划举办数控技能“小竞赛”。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鼓励学生活动策划方案资料,仅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鼓励学生活动策划方案一
通过三小教学,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激发了教师和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配合学校组织好每学期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数控专业建设,专业部将结合学校的技能节计划举办数控技能“小竞赛”,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林_(竞赛活动统筹)
副组长:钟_(活动准备、竞赛过程、评奖及奖励统筹,教师动员)
组 员:谢_、陈_、刘_、梁_、郭_、杨_、谷_、陈_、刘_
龙、陈_、汤_(各项竞赛的辅导、竞赛组织、竞赛评奖)
二、竞赛项目
趣味制图、车工、钳工、cad绘图、线切割、数控铣工
三、参赛对象
数控专业部13春数控一(1、2、3、4、5)班、12春数控一(1、2、3、4、5)班、11秋数控(1)班、11春数控二(1、4)班等全体学生都可报名参加以上所有的比赛项目。
四、竞赛组织
(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班进行宣传,平时课堂经常开展“小竞赛”活动,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把竞赛纳入到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每学期技能节,各班学生第7-8周到各班学习委员处报名,每个竞赛项目每人最多只能报二项,在第13—15周内完成所有项目的竞赛,并评出名次。
五、奖励办法
(一)每学期技能节活动取参赛人数的前60%进行奖励,一等奖设10%,二等奖设20%,三等奖设30%。
(二)平时“小竞赛”活动以加分及每月评比一次的办法,具体的奖励名次由科任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每月由专业部召开部大会颁发奖品及表彰。
_年6月20日
鼓励学生活动策划方案二
为激励我院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奖学金评定对象
凡在我院注册取得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发展,表现突出,均有资格申请奖学金。
第二条 奖学金等级、金额和比例
(一)特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金额为3000元。
(二)一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金额为_元。
(三)二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4%,金额为1200元。
(四)三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金额为800元。
第三条 奖学金评定条件
一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 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二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三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第四条 奖学金评定办法
(一) 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评定后一次性发放。
(二) 奖学金原则上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定,在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中按综合测评分由高到低择优评定,严格坚持标准,高等级名额不满时可在低等级中相应增加名额,适当调整各班的比例,但不得突破本系总名额。
(三) 奖学金评定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杜绝不够条件弄虚作假者获奖的现象。
(四) 学生的综合测评分由操行成绩(30%)、学习成绩(60%)、任课教师鉴定(10%)组成。
(五)综合素质测评按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执行。
(六)学习成绩为学校必修课的分数。
(七)任课教师签定为任课教师对参评者学年内课堂纪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等情况的总评。
(八)综合测评分相同的,学生干部优先;都是学生干部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分相同,学习成绩列前者优先。
(九)符合上一等级评比条件的学生,如因名额限制和排序没有评上,进入下一等级评比。
第五条 奖学金评定程序
(一) 新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召开班会作个人总结,本人申报等级。
(二) 辅导员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各科成绩及操行考核情况确定获奖学金学生名单及等级。
(三) 各系对各班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复核后报学生处审定并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四)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时由院领导统一颁发。
第六条 限制条件
(一)受处分的学生学年处分没有解除的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二)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及各项规定活动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三)未经批准不按规定缴费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8
【关键词】第三产业;结构升级;OLS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往往也会呈现出不断升级的趋势。由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历史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表现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本文将采用OLS分析等实证方法,研究广东省第三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归纳其升级趋势和动因,分析其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和条件,最后对其促进内部结构升级提出建议。
一、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9年至2010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广东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4.6%上升到34.0%,而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6.6%下降至39.4%,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9.8%下降到26.6%。接下来需要探究的问题是,在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怎样的?
统计部门通常将第三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划分成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商贸业和住宿餐饮业等;第二层次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包括科学研究、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主要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警察、军队等。为了剔除价格水平变化对实证研究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各年度《广东统计年鉴》中各行业劳动者人数作为基础数据展开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广东省第三产业第一层次依然是占比重最大的,优势地位基本没有变化;第二层次从第三位跃居次席,所占比重略超过四分之一;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比重都比较小,皆不到15%。总的来说,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这种演变情况,反应了第三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
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之相关分析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可以较好地描述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劳动者人数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各层次的发展水平。本文假设回归方程为yi=α+βχ+ζ(i=1,2,3,4),其中yI(i=1,2,3,4)表示各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χ表示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α为常数项(截距),β为解释变量x的回归系数,ζ为误差项。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本模型采用的是各年份《广东统计年鉴》中所提供的1985年至2010年的各行业劳动者总数、第三产业劳动者总数、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劳动者人数,然后计算这些年份中第三产业劳动者占各行业劳动者的比重和第三产业中各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展开OLS分析。
表1 基于Eviews软件的OLS分析输出结果
Y1Y2Y3Y4
c0.532(14.925)**-0.198(-5.30)*0.265(19.576)**0.177(31.968)**
χ0.0680(0.497)1.374(9.597)**-0.417(8.026)**-0.373(-17.436)**
R20.1160.8140.7540.936
AR2-0.0350.8050.7420.933
F0.24792.09864.409306.1196
注:**和*分别表示在0.005和0.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表中,第2-5列表示以第三产业劳动者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重为自变量,分别以各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为因变量的估计模型、常数项以及解释变量的系数值和t统计量值。可得到几点结论:
其一,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与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重呈正相关,而判定系数R2、AR2、F统计量和自变量的系数都比较小,说明显著性比较弱,且影响力不大。另外,t统计量的值也未通过检验,因此二者的统计相关性更显不足,影响力也进一步降低。
其二,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与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重呈正相关。分析判定系数R2、AR2、F统计量和自变量的系数,这几个数值分别为0.814、0.805、92.098、1.374,反映这种正相关比较显著,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影响力也较大。将广东省第三产业占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与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进行比较,前者从1980年的12.22%开始上升,到2010年达到了33.97%,而后者从1980年的8.81%上升到2010年的25.32%。这意味着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广东省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趋于上升。
其三,第三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与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重呈负相关,即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第三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下降。R2、AR2、F统计量和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754、0.742、64.409、-0.417,反映这种负相关比较显著,模型的拟合程度相对较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广东省第三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趋于下降。
其四,第四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与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重呈负相关,即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第四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中,R2、AR2、F统计量和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936、0.933、306.1196、-0.373,反映这种负相关较为显著,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将广东省第三产业占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与第四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比重进行比较,后者从1980年的10.49%开始下降,到2010年下降至5.61%。这意味着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广东省第四层次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趋于下降。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主要特征
本文测算了典型年份广东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劳动者人数占第三产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通过研究发现1980年以来广东省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演变的一些特征:
第一,在流通部门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的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是相对最慢的,增长速度慢于第三产业整体,且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则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人员增长速指数高于第三产业整体水平,比重也不断上升。
第二,对于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部门,1980年以来广东的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并没有出现大幅提升;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的比重则上升显著,且是第三产业所有子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改革的深入带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进而拉动了所在行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上升。
第三,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服务业部门中,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从业人员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V”字型发展趋势,但比重依然较低。这些行业没有实现较快的增长,可能的原因是它们市场化运作的营利性成分发展不顺,也可能与广东对这类行业的消费偏好较弱有关。应该指出,此类行业发展滞后有可能会制约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
第四,以子行业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10%为标准,目前广东第三产业支柱分别是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和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1980年,广东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4个行业中,比重分别达到20.31%、37.37%、16.14%和10.49%;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部门规模比重均很小。30多年中,传统服务业在不断得到更新改造的同时比重有所下降,其他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新兴和现代生产业较快增长。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基本评价与展望
广东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则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的从业人员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与广东工业化进程和交通条件改善、信息技术革命密不可分。应该说,商贸及其关联行业(运输、仓储、通信、旅馆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服务业增长,主要是与制造业的发展相适应的结果。金融保险业的大幅提升一般发生于工业化后期,所以不难理解这些行业尚未成为广东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的原因。长期的看,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广东制造业必须走向转型升级,金融保险、技术、信息、教育等后发的现代和新兴服务业依然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基本方向。
由于全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必然导致一些生产业从制造业中逐步分离出来,从而使生产业比重提升;同时,知识经济的日趋增强必然引致出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的生产业加速发展。此外,工业技术的提升也使原来在生产环节的利润更多地转向研发、营销、客户维护等服务部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业比重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虽然也基本上属于生产业,但是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均低于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和新兴生产业。因此,在市场导向下,现代和新兴生产业比重仍有望提升。
促进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提升现代和新兴生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及其所占份额。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改革开放的力度。一方面,国有服务企业包括要尽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适度推进民营服务企业的兼并重组,争取形成较具规模的明星企业;另一方面,逐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适当在通讯、会展、专业商务服务、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大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倒逼服务企业较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引进和培养服务业人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与积累。政府应考虑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高端人才将求职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机遇,构建人才引进、开发和共享的平台,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为了避免行政分割的障碍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广东省应从省级政府层面出发,进一步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将有利于珠三角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发展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东莞、佛山等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珠三角各城市职能合理分工及联动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娟,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J].管理世界,2005,(1).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9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下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Ji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72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1、混合运算2课时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8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1、十进制计数法2课时
2、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3、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4课时
5、除法的意义4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量的计量(6课时)
2、名数的改写4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3课时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课时
4、小数和复名数3课时
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
小管家1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1、角的度量1课时
2、垂直和平行2课时
3、三角形2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四年级下数学总结篇10
关键词:大数据;学校学生成绩管理;成绩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24-03
有人在葡萄酒酿造出之前就能知道其品质的好坏;
有人在购买机票之前就能知道机票价格的涨跌范围……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相亲网站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你的人生伴侣;
谷歌、百度可以根据你的搜索把你最想看到的东西排在最前面……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展示的神奇时代。就连奥巴马大选成功的胜利果实也被归功于大数据,因为他的竞选团队进行了大规模深入的数据挖掘,通过分析选民的意向,知道哪些是铁杆粉丝,哪些能成为铁杆粉丝,哪些即使花了时间和精力也不能转换阵营的。时代杂志更是断言,依靠直觉与经验进行决策的优势急剧下降,在各项领域,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他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首先,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从因果关系的串联思维变成了相关关系的并联思维。第二,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物质产品的生产退居次位,信息产品的加工将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第三,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将构建在大数据之上。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与云计算共同构成了下一代经济的生态系统――一切皆信息。
作为数学专业出身的我校校长徐小祥,天生对数据有强烈的敏感性。在他的学校管理中,对学生成绩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处理分析功能,并以此数据作为学生趋势发展的指挥棒和教师考核的依据。对于学生成绩数据我校主要进行了以下分析应用:
一、本校基本成绩分析应用
每次检测后,各班各学科任课教师将学生成绩输入进校园网成绩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完成以下功能。
1、班级各学科平均分。
2、学科班级优秀率(单科全校前160名且总分全校前240)。例如:
3、学校班级总分段:每个班总分各分数段人数统计
4、班级单科分数段。例如:
5、历次考试全校各班前160、180、200名人数对比。例如:
6、全校前160名成绩册
7、全校各班成绩册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本校各班各科的教学情况,通过人数的对比了解整个初中阶段的变化。横向纵向的分析使全校师生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校间对比成绩分析应用
1、总分分数段对比
2、各科分数段、平均分对比
3、校合并总分前20名学生名单
4、“全校有效分人数”和“入围有效分人数”的计算
(1)合并后前360名各科有效分
大体上看,共有六步骤:
第一步:确定“总分有效分”(录取分)。就是根据市高中上年的录取人数,确定本次考试的达线分,此分即为总分有效分。比如上一年市高中统招录取为360人,就以第360名学生的总分为分数线,假设第360名学生总分为504分,504分即为本次考试的总分有效分。
第二步:计算“总分平均分”和各科平均分。将前360名学生的总分平均分计算出来,数值为536.4分;前360名学生各科平均分语文为91.2,数学为103.4,英语为110.5,物理为80.9,化学为82.2,政治为16.0,历史为52.2。
第三步:计算“差距值”。 差距值就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差,将536.4减去504,差距值为32.4。
第四步:计算“权重”。 权重和是各门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百分点之和。如物化是100分的话,学科权重都为1;语数外是120分的话,权重都为1.2;其它学科类推。以九年级为例,语数外各120分,物化各100分,政治20分,历史60分,按次序权重计算公式为权重和=1.2+1.2+1.2+1+1+0.2+0.6,九年级考试的权重和为6.4。
第五步:计算各科“权重比”。利用各科所占权重比例,比如语文学科
权重比例=1.2/6.4,以下简称比例,利用第三步的计算结果,计算出权重比=差距*比例 ,按照上面的计算结果,语文权重比为32.4*1.2/6.4=6.1。
第六步:计算“各科有效分”。各科有效分=各科平均分-权重比,假设语文平均分为91.2分,那么语文学科本次考试的有效分为91.2分减去6.1,结果为85.1分。
综合以上,前面的两步是针对总分来计算的,为后面的分科计算,综合权重比后折射到各学科打下基础,第四第五步是考虑各科权重,然后结合第三步的差距,得到学科权重比,各科平均分与它相减就是“各科有效分”。它是本主题最重要的数据。
有了各学科有效分,考核表中的“全校有效分人数”和“入围有效分人数”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以上面语文学科结果85.1分为例,“全校有效分人数”是指全校各班语文在85.1分以上人数,“入围有效分人数”是指全市录取的360名学生中本校各班语文在85.1分以上的人数。
比率1=校内有效人/考试人数
比率2=360有效人/入围人数
(2)两校合并后各班在有效分以上的人数
(3)两校合并后前360名各科在有效分总人数与他校对比
(4)现九年级历次考试前160、180、200、220名人数变化表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本校与兄弟学校的差距,有重点有计划地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三、进一步分析平均分和优秀人数,对教师进行考核
1、平均分模拟考核:对各学科各班的平均分考核。例如:
说明:
(1)入学平均分或接班平均分:初一进校时候的平均分。若是中途接班,则按照上次考试的平均分计算。例如有的老师是从八年级开始接班的,那么就按照七年级期末考试的平均分计算。
(2)起点差距:考核差距=班级均分-年级均分-起点差距;成绩平均分的考核:如果低于或高于校平均分3分内(含3分)不加也不减,如果高于3分以上或低于3分以下则分别有1分加考绩分4分或扣考绩分4分(如接班时平均分与校平均分悬殊4分以上加上接班时的悬殊分考核);教两个平行班如果悬殊1-3分(含3分)不扣分,如果悬殊分4分以上则有1分扣2分(如接班时两个班悬殊4分以上减去接班时的悬殊分考核,两班均高于平均分则不扣分);如跨头教两个班则各折1/2计算.常识科目原始考核入学平均分按照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数外物各班的平均值计入。
例如:对三班四班的平均分考核。
第一步:算出考核分差距。三班本次考试平均分为84.76,和年级均分的差距84.79减去79.994约等于4.8。考虑到起点差距,将4.8减去1.1得到3.7,四舍五入最终得到考核差距为4分,高于3分以上,同理得到四班的考核差距为5分。
第二步:算出平行班差距。若只教一个班则不需要计算。三班四班为同一个老师所教,所以要考虑平行班差距为84.76减去83.15得到2,悬殊没有到达4分,不加也不减。
第三步:算出跨班考核分。由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出的数据,计算(4(三班考核分差距)-3)*4+(5(四班考核分差距)-3)*4=12,12除以2(教两个平行班除以2,三个平行班除以3,以此类推)得6,因平行班平均分差距为2,无加减,所以,最终平均分模拟考核分为50(基础分)加6得到56分。
2、优秀率模拟考核:由前面所算出的各班优秀入围人数,对各学科各班优秀率考核。例如:
仍旧以三班、四班为例:
第一步:算出三班的考核分数。三班单科前160名总分在全校前240名的语文人数为9个,本次考试实际入围人数为17,17减去9得到8,每多一人加4分,8乘以4得到32分。有时候老师中途接班就得按照当时接班的时候基数计算。例如五班的老师是初三刚接的班,那么他的基数就是此班在八年级期末考试时单科前160名总分在全校前240名的语文人数,即为5人,所以五班的变化人数是9(实际入围人数)减去5(接班基础)得到4人。
第二步:同理算出四班的考核分数为44.
第三步:跨班考核。32加上44除以2得到38分,38加上基础分50得到88分。即老师的最终优秀率模拟考核分。
通过以上的数据,平均分模拟考核对老师的整体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评价,对各门功课的任课教师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优秀率模拟考核充分了解班级有效学生,有的学生偏科很重的,通过此数据就知道哪些学生需要强化哪门功课。使各科任教师的教学有针对性,不放弃任何一个有潜力的学生。此两项数据也是教师最终年终考核参考的重要依据,无形中让老师认识到工作重点。
四、学生的追踪分析应用
例如:前360名学生在各次检测中的情况,对其分析;或某次考试进入全校前240名的学生,在以前各次检测中的表现,关注其以后的表现,发现其潜力等等。
通过以上等等一系列的对成绩数据分析,针对每项数据的结果,我校都有下一步举措与方针。虽然实行了招生划片的政策,在同等生源的情况下,我校的教学实绩成绩斐然。在中考之前,徐校长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每个班级的进入重点高级中学的人数,这样的预测相当准确。当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遵循数据运用的道德:1、保护个人隐私;2、教师若出现所知数据的泄漏将追究其责任。
数据存在不能为我们所用,那我们将会沦为数据的奴隶;运用得当我们将处于各行各业的巅峰。数据在各行各业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正被大众所认识和运用,作为一个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希望通过本文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尽一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找符合条件的最小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