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能无人配送机器人人适合哪些场所使用?

2023年开年之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预示了2023年国内机器人发展将迎来又一波政策红利期,而且方案的印发意在打造“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将技术与需求高度融合,将机器人与实际应用结合,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将技术落到实处,为行业赋能。其中方案主要目标提到: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等内容....涵盖经济发展领域、社会民生领域,以建筑、制造业、农业、新能源、医疗、养老、教育、商用等10大应用场景。看似服务机器人不在特定应用领域,但其实跨度涵盖更为广泛,从疫情倒逼,推出各类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环卫机器人等一系列服务机器人就涵盖了医疗健康、商用、物流等领域。何为服务机器人?字面意思服务型机器人,不管医疗、教育、商用还是养老陪护等,其本质服务主体都是以人为主,在未有明确功能属性界定前提下,这些领域较为常见的功能性机器人均可称为服务机器人。如果按照方案目标提及的10大领域,服务机器人涵盖领域占半数以上,这也是为何2023年如此多专业机构及企业看好服务机器人市场。其中,养老产业更是市场一大缺口,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与老龄社会相伴随的老龄经济,也给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契机和动力。这更是给到养老陪护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巨大需求。同样的,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众多产业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首当其冲就是工业制造、环卫清洁、服务产业等相关,当然了,工业机器人经历过一轮的实践论证,在产业赋能及降本增效上已经得出明确结论,这也是把握经济复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服务产业、环卫清洁等切关系到民生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故,巡视机器人、环卫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应运而生。《“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提及的10大领域,之所以将服务机器人单独拎出来说明,与服务机器人的形态、定义、功能等多变性、创新性密不可分,而且相比工业制造、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在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功能属性的服务机器人,养老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环卫机器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当然随着需求的挖掘及应用细分,后续服务机器人发展或者会呈现一机多用,多功能集于一体,同时满足更多人群的形态发展。}
机器人行业其实和计算机行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一开始计算机主要用于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公司,直到70年代出现了微处理器和较为简单的BASIC编程环境,再加上整机成本大幅下降,个人电脑才慢慢走上历史舞台。而现在的协作机器人就类似于40年前刚刚起步的个人电脑,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代表了一个新的开始,从协作机器人开始,普通人将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并从中获益。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舞台仍立足于B端市场;随着轻量化低成本产品的开发,有望进入到C端市场,为家庭和个人服务。目前其落地形式多样化,中小企业可以从民族特点作为切入点,逐步实现到世界的转化。目前,协作机器人的应用模式正逐步由执行层面向交互性服务转变。协作机器人开始走出实验室,从部分企业切入,进行试点应用,渐渐推广到中小企业以及服务领域应用,最后普及到具体细分场景领域的应用。随着机器学习的不断深入,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替代体力劳动,也可替代部分脑力劳动,真正实现智能化。除了汽车和电子两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外,未来工业机器人还会大量进入其他工业应用市场,比如医药、食品、纺织、家具制造等行业。对于这些领域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价格相对便宜、体积小、灵活性强的协作机器人比体积庞大且昂贵的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容易受到欢迎。基于以上的判断,预计未来5年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的增长速度将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加快速,到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到那时,协作机器人与人紧密合作的场景会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靓丽风景线。1 应用领域我们所说的商业领域其实包括了很多细分方面。协作机器人用于商业领域,也是To B的一种,但市场规模会比工业领域大很多。能够实现选择和放置、注塑成型、装配、包装码垛、质检、螺丝锁缚、抛光、维护保养、粘合和喷涂、分析与测量、上下料等,主要领域涉及:1、电子3C2、汽车与零部件3、一般工业与白色家电4、消费品5、教育与研究6、一般工业GI7、食品饮料8、生物医药类9、化妆品与香水10、包装与物流11、航空航天12、餐饮等协作机器人带给我们的巨大机遇当然不止以上提到的几个领域,之所以认为协作机器人如此重要,是因为协作机器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机器人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可能性。生活中还有无数个可以用到机器人的环节有待我们去发掘。2 医疗领域重点聊聊最有趣的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的潜力。伴随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机器人的需求最为刚性且持续存在。在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能够应用的领场景有很多,尤其是手术,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机器视觉效果越来越好,就能够给外科医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手术机器人技术壁垒极高,但由于其微创和稳定性等优势,注定会替代相当一部分外科手术,目前手术机器人龙头直觉外科公司是最为成功的典范,公司的营收已经做到20亿美元以上,其推出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美国已销售了2000多台。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渗透率很低,比如在中国仅有几十台手术机器人。未来随着成本下降和使用进一步成熟,看好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场。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天玑、妙手S等手术机器人系统。再一个是医疗康复机器人、义肢机器人等,由于协作机器人比较安全,加上机械臂模仿人类手臂的灵活特性,非常适合用在这些场合。2019年10月,ABB首个专为医疗保健领域设立的研究中心成立了。ABB研究团队将在德州医学中心园区与医务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开发非手术医疗机器人系统,包括物流和下一代自动化实验室技术。其中自由移动、自主工作的YuMi实验室机器人未来将与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并肩工作。医疗领域认证周期较长,预计未来5年协作机器人与医疗领域会结合的产品会趋于成熟,之后持续放量。1.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协助工人完成操作;2.在家庭中帮助老人或孩子做家务;3.在医疗领域中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4.在农业领域中帮助农民进行种植和收割;5.在物流领域中协助快递员运输商品。}

2022-12-12 11:25
来源:
赛特智能发布于:广东省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江西省智慧医院建设的标兵,一直致力于智慧医院创新探索。去年以来医院引进了多台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由机器人承担从静配中心、供应消毒中心向各住院部、重点科室配送输液药品、洁物。运用智能设备探索医疗物资配送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医院物资配送和科室运行效率,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在配送医疗物资
每天早上6点许,在静配中心,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和药师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成为了药师的“最佳拍档”,药师负责配药,机器人则负责“跑腿”。
静配中心药师完成成品输液配制后,将调配好的成品输液放入机器人柜内,选择配送目的地后,机器人就会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将成品药剂安全、高效地送达各个科室护士站,以保证患者能够准时安全无误地用上第一批输液。
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在院内执行配送作业
这要得益于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强大的自动导航技术,在运送过程中,机器人不仅会自主路径规划、自主行走、自主呼梯和乘梯、自主开关门,它还懂得主动避让障碍物和行人,在医院行走自如,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在完成配送后,机器人还会自动返航,继续开展下一趟配送任务。
据了解,静配中心每天有大量的成品输液需配送到各科室,且配送品类多、安全要求高、时效约束强、院感防控严、运输全程还需可追溯,然而依靠传统人力配送方式难以满足上述需求。随着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的使用,成品输液配送的难点和堵点迎刃而解。
机器人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快速收发成品输液,高效执行不同时间段、不同楼层的配送任务,有效降低用药高峰期的配送压力,最大程度缩短药品配送的时长,减少患者用药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用药及时率。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因人工配送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医患的健康和安全。
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医疗物资配送至科室
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具备强大的安全功能,在放药、取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先通过身份认证才能打开箱门,保证了成品输液可以安全、精准送达,实现成品输液运送全程可追溯管理,避免出现物品送错、丢失的可能性,增强了医院的药品管控能力。
除了静配中心外,于都县人民医院同步也在供应消毒中心配置了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负责向手术室、急诊、口腔科等科室配送无菌敷料包和器械包。洁物配送无菌化操作要求严格,这时候机器人柜内的紫外灯消毒装置充分派上用场,可以满足物资无菌配送的需求,适用于各种无菌包的配送。而且机器人随叫随到、随时运输,不怕苦、不怕累,电量低时会自动回到充电桩充电,实现全天候24小时工作,有效节约了人力投入,大幅度提高了物资配送效率。
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进行配送作业
智赛拉智能配送机器人在于都县人民医院“上岗”一年多来,每天24小时持续为各病房、科室配送药品和洁物,通过机器人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平台的组合应用,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了医疗物资管理的流程,实现医疗物资配送、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医院日常运营和服务效率,加快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 ,让于都群众享受到更加智能、高效、舒畅的就医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配送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