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谁知道,星光农机股份携手重庆智慧农机管理平台服集团开展农机机手定向培训,到底是怎么培训的?


2023-06-01 20:50
来源:
央广网发布于:北京市
5月28日至30日,2023中国(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览会上,重庆智慧星光农机有限公司的十数种农机产品吸引了许多来宾的关注,截至30日展会闭幕,公司已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2000万元。
重庆智慧星光农机有限公司展厅(央广网发 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供图)
在现场,参展的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拖拉机等设备均搭载了智慧星光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其中,插秧机无人驾驶系统可实现全自动的无人化作业功能,系统拥有能够自动控制农具速度、转向等功能,实现车辆自动出库下田、自动规划作业路径、自动开始作业、自动根据地形调整作业速度等。
“重庆由于地形地貌,传统的农业机械在这里可发挥的作用有限,而我们公司研发的山地丘陵智慧农业服务在这里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重庆智慧星光农机公司总经理童斌介绍,公司是由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与浙江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专注于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的公司。作为组建方之一的浙江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创立以来积累了多年的农机服务技术储备,而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则有着重庆供销系统的网点渠道、基层服务团队等优势,双方可形成强势互补。
智能果园植保机(央广网发 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供图)
据了解,自2022年重庆智慧星光农机在重庆市江津区创立以来,目前已陆续与忠县等重庆农业重点区县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继续立足重庆本土,力求实现设施智能化、全程机械化、种植生态化、管控数字化的服务愿景,以现代高精技术补足重庆山地农业发展短板,助推乡村振兴。(王海 李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1-12-06 18:37
来源:
葵花唠嗑看尽世间事
“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两部联合召开这个高规格的会议,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议精神对我们企业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1月30日,农机行业上市企业星光农机创始人、星光农业董事长章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装备补短板,星光农机大有可为
作为一位对农业农机有着强烈情怀的资深从业者,章沈强掩饰不住对主管部门重视并推动农机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兴奋。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联合召开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议,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同时出席并做了讲话。
这次会议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阶段,农机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种养加全链条的需求,由非刚性需求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的刚性需求。目前,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短板弱项,部分农作物播种收获机械、畜牧水产智能化绿色化装备、高端智能农机等机具装备差距较大,大马力机械还不够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扣行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聚焦核心技术、重点产品、重点需求、重点环节,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力争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中国农机农机展上的星光农机
作为国内农机行业整机领域稀有的上市企业之一及唯一A股上市企业,面临新形势下的新使命,星光农机可谓身负重任。近年来,星光农机已经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农机产品线最丰富齐全的企业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产品体系,旗下有收割机、旋耕机、拖拉机、采棉机、烘干机和压捆机等业务,主导产品涵盖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及部分经济作物的耕、种、管、收及收获后秸秆打捆、生物质发酵、粮食烘干等全程产业链,可满足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纵向一体化以及多样化的作业需要,为用户提供综合机械化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今年10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浙江农机装备科研、制造、推广领域的主力军共45家单位正式组建“浙江省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当选为联盟理事长,作为浙江省农机龙头企业的星光农机则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等10家单位当选副理事长。据了解,联盟会员单位均为浙江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和推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始终立于浙江农机科技创新水平的最前沿。可以说,浙江省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的成立,与本次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联合召开的农机装备补短板会议目标不谋而合。
“一条龙”服务,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这次补短板会议提出了推动农田农艺品种与农机相适应相匹配,推进种植模式、作物品种宜机化,拓展农机应用场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主产区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优化布局,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等内容。
实际上,星光农机在近几年已经提前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星光农机旗下子公司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星光农业)利用星光农机全程、全面农机化的资源优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全力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想方设法运用科技、机械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构建生产、收储、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综合体,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品质、创造了附加值,进而实现了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公司多元化发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乃至实现共同富裕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2020年,星光农业在湖州市委市政府和南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南浔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在旧馆街道率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和综合农事服务基地“万亩方”,目前已经建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机服务、粮食烘干储存加工、数字化集成、工厂化育秧、综合惠农服务等六大中心,全力保障项目生产经营需求。基地配备各类大田作业农机130多台,形成年产有机肥2万吨、日烘干粮食300吨、日加工大米60吨的产能。通过向专业种粮大户提供标准化种粮指导、便捷优惠的农事服务、免费赠施有机肥、高于国家粮食保护价订单收购粮食等一系列创新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大户种粮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效益低下的问题;还以“药肥双减”新理念,将作物秸秆全部收集并结合养殖粪污加工制成有机肥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化肥和农药减量。
星光农业还创新稻鱼共生新模式,实施稻田“跑道养鱼”模式,实现稻田的智能化设施养鱼、养殖尾水肥田的保种粮、保生态、保增收”模式,可比单一种粮增加效益5倍多。公司积极延伸粮食产业链,通过碎米制米粉、酿酒、清糠制油等粮食系列深加工,创造几倍的新价值,据了解100斤大米可以酿造浓香型65度白酒40斤,如果以一斤白酒100元计算,通过深加工及品牌打造,能创造价值10倍以上。
星光农业这种运营模式,对相关主体创造了“多赢”——对村集体来说,公司将土地流转租金适当提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对种粮大户来说,公司仍以市场土地租金价格返包土地,并通过优惠农事服务、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等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订单加价收购粮食,增加收入,实现种粮省时、省力、降本增收;对公司来说,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肥、良药等一系列标准化管控服务,得到高品质生态品牌大米,实现了产品的优质优价,取得较好经济回报;对社会来说,实现了生态环境提升和安全的放心粮供应。
获政策加持,加快“星光模式”复制推广
据统计,在“星光模式”下,可实现村集体土地流转租金每年亩均增收约250元;种粮大户种粮每年亩均收益从约200元提高到约500元。章沈强透露,南浔“万亩方”项目达产后,公司每年亩均收益也可达到500元以上。
星光农业营造多方共赢、推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模式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截至目前,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万亩方”已建成占地6000亩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基地,设农事服务中心,带动农户1200余户、种粮大户18余户,带动产业2500万元,实现增收580万元,得到了省委袁家军书记,省政协葛慧君主席莅临指导和充分肯定,被列入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现场考察点。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星光农机所在的南浔区成为列入项目建设范围的16个县(市、区)之一。据了解,该项目预计通过3年左右的建设期,力争创建一批具有复制价值、能代表浙江特色和水平,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本;支持建设内容则包括助推做强农村产业,突出以农为主、多业态融合发展,建立绿色生态发展机制,探索引导科技、资金进乡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全面提升示范区生态宜居环境,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绿色生态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就地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举措给星光农业带来更多利好。据了解,2021年星光农业已在湖州市南浔区成功签约“万亩方”项目5个,力争在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累计建成5.5万亩。下一步还将计划在吴兴、德清、长兴等区县规划建设10个高品质数字粮油“万亩方”。
章沈强表示,星光农业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以更主动的姿态深入总结推广“星光模式”,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而形成普适性强、易复制、行之有效的系统经验,将“星光模式”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争取以“星光模式”的推广培育再造一家农业上市企业。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作者:朱礼好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大家伙,家里的镰刀、锄头要淘汰了。”在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高碛社区,村民黎强在村委门口看着新采购的拖拉机、全喂入收割机、水稻收割机、喷雾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智慧农机具,不禁感叹到。据悉,该批次智慧农机具是由重庆市供销社倾力打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重庆智慧农服集团统一采购,将为冯家街道寨子社区、阿蓬江镇高碛社区、石会镇黎明社区、沙坝镇西泡村等地来年水稻的耕、种、管、收全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准备。今年以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加快推动“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强学习、搞调研、补短板,全力打通“搭平台、建体系、树品牌、强服务、增效益”服务路径,有效缓解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等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一键下单 “网约农机”开到田间今年秋季,璧山区广普镇周家村的1600多亩稻谷成熟了,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华成群用手机在数字农机调度平台下单了机收服务。第二天一大早,从隔壁金龙村调来的三台联合收割机马力全开,将在8天时间里,收完村里的水稻。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重庆智慧农服数字农机调度平台可以快速配置资源,引导农机有序流动,业务范围涵盖农机购销、调度、维保、培训等。目前平台已连接农事服务队伍232支,农机2586台套,服务人员1200多名,服务面积达10万亩左右。重庆智慧农服集团璧山公司负责人刘波介绍,种植业主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农事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就近通知服务组织进行对接,完成线上洽谈和接单、线下服务、平台监督的一系列服务过程。未来,平台还将增加农机北斗定位终端,完善实时信息采集功能,让系统反应更快速、更精准。同时进一步扩大规模,持续引导农事社会化组织加入调度平台,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具使用率以及农业生产效率。重庆智慧农服集团总经理吴晶表示,争取到2025年,平台服务面积达到全市需求的70%。同时,积极开展代耕代种、应急调度,农药化肥的双减等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创利增收。为提升农机手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保障服务质量,今年12月初,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联合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在黔江区开展为期5天的智慧农机具培训,培训学员30人次。农机教练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收割机、旋耕机、轮式拖拉机的理论、实操及维修内容开展紧锣密鼓的培训。“当前,重庆各区县缺乏智慧农机实操专业人才,我们在培训时结合农事实际需求,提高农机手的实操水平。”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副总经理汤浩洋说。此外,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与星光农机股份合资组建的重庆智慧星光农机公司落户江津,计划投资1亿元研发智能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山地特色农机,助力农事作业。农化服务 让今年的翠冠梨格外香甜“我们的翠冠梨品质显著提高,多亏了智慧农服石柱公司提供的农化服务。”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隆凯军说。今年,智慧农服农资公司服务管护的翠冠梨喜获丰收,带动果农实现增收。据了解,3年前,石柱农资公司农技人员在开展农化服务过程中了解到,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50亩翠冠梨出现严重病虫害,合作社自行防治了几次效果不明显,果子产量少、口感不佳。智慧农技人员及时到场指导,对症下药,从病虫害防治、营养管理、科学施肥、修枝整形、农资产品供应等农化服务方面,提供全套翠冠梨农化服务解决方案。通过3年的合作,基地种植的翠冠梨果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果园产量从2019年的3万多斤提升到2023年的7万余斤,果农增收近两倍。据隆凯军介绍,该果园种植的翠冠梨与当地其他种植户的果品相比,品相更好、果实更大、果皮光滑、甜度更高、裂果率低。今年年初,石柱农资公司与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模式由半托管模式转为“全托管”,通过器械化、智能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代替人工操作,节省近3倍的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了农事作业效率。这仅是智慧农服提供农化服务的案例之一。在黔江,通过智慧农服的种植服务,黔江区沙坝镇石桥村青蒿示范基地培育的青蒿品质、产量稳步提升;云阳、忠县、石柱等区县抢抓农时,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施肥施药,防治病虫害,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农稳产增收。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还通过牵头成立重庆智慧农服技术服务中心,特聘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渝东南农科院、市柑橘研究所等107位专家,“坐诊”服务一线,为农户把脉种植难题。为重庆水稻、油菜、玉米、柑橘、榨菜、花椒等10大特色农作物提供线上咨询服务、线下技术支撑,累计咨询近10万人次。目前,智慧农服集团已建设示范基地26个,带动周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近140万亩次,帮助近1万户小农户增收。线上+线上 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随着柑橘上市,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渝北公司在渝北区木耳镇新乡村柑橘园开展了爱媛38号果冻橙采摘助农增收活动,助农采摘、分装、配送,解决农户销售难等问题。“从11月下旬开始,农服渝北公司服务队前往木耳镇新乡村柑橘园,同果民一同选果、分装,通过看果脐、挑形状、看表皮,选择出品质好的水果,同时保证产品的外观和品质。”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渝北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天,主播璐璐柳带你去观察的,不是传统意义的柑橘,而是一款可以吸食的柑橘——‘果冻橙’,学名‘爱媛38’。”来自智慧农服的主播“璐璐柳”,在渝北公司柑橘园种植基地,推介柑橘“爱媛38”,帮助基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服渝北公司还开通了视频号、抖音号,试水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千方百计解决果冻橙销售问题,让爱媛38号卖得出、卖得远和卖个好价钱。此外,农服渝北公司为助农增销,提供了车辆直达配送服务,不仅保证了农产品品质,还铺就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将持续布局优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利用“村村旺+农服通”信息手段,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四级服务网络,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供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庆农业发展贡献“供销力量”。(孙启凡)财经自媒体联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农机管理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