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AC生活就能获得更多的cpa流量变现是什么意思,获取更多营收吗?

关于2023重制版《流沙》及近3年后的更新。我一直很固执的认为:我们听一首歌不能只是光听歌手的人声,而是还要仔细听他的编曲,考虑歌手本身对于一首音乐能塑造出来什么样的厚度和广度。但是,一个歌手要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到雅俗共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DT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非常擅长旋律和音乐理解。通俗流行和个性深度,陶喆身上就占有两个音乐里最伟大的品质,这是可遇不可求的音乐天赋。在世界音乐歌手里,DT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理解都是sss,我觉得他是一位被低估的音乐人。当然,这种低估通常来着于听众。真正的大师和那些骨灰级音乐听众,对DT的评价绝对是很不错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有些伟大的音乐作品,你能听出美好的故事。比如《wonderful tonight》这样的作品,它有一种故事的画面感。大师和骨灰级听众能听出来,但大部分人是听不出来的,他们对于伟大音乐作品所包含的灵性一无所知。关于重置版《流沙》的评价:首先DT在开始的旋律上就加入了四种乐器声的重叠和配合。所以《流沙》在整个开头就有一种很厚的感觉。它不单单是口琴的忧伤,还叠加了电子的梦幻,所以这个开头是忧伤+梦幻=矛盾的张力。而几秒后他加入了鼓,变成了五种乐器对旋律的指引和伴随。所以,这首歌的编曲就很DT,它绝对没有单薄的塑料感,绝对没有那种赤裸的单向性。整首歌的曲风还是R&B,并没有对老流沙进行颠覆性的修改(也无法修改)。歌曲依然添加了陶喆赖以成名的和音,在人声中利用假音的部分给实音创造出两个叠加。第一个叠加是增加R&B另一种随性变化,不至于用一种唱法。第二个叠加是单纯的增加人声的厚度。本身DT的阿卡贝拉也是他从出道就很擅长的玩法。中间加入贝斯,给整个歌曲又添加了一点点的放克感进去。但DT很明白,假如放克太重会和R&B有完全的冲突,无法推导整个旋律的流畅前进。所以这里他只是放进去了一点点,不会宣兵夺主。在整首歌的结尾处,他又加入了迷幻乐的梦幻感和回甜。整首歌从忧郁和悲伤转型到梦境的结尾。重制版《流沙》它不会是一首专为R&B服务的歌曲,它是有一些细节变化的。不是那么的死板。关于DT的新专辑,也许会在2023年推出。未来,我会更新这张专辑的每首歌的评价。但是现在已经有四首歌发表了。重制版流沙,我认为是这四首里最能体现DT灵魂的。《全世界会唱的歌》、《活该》、《重制版IM`OK》是DT音乐技术的体现。这三首歌风格不同,编曲不同。但是呢,该有的都有。你不会觉得这三首不够好,但是。。。我不知道你们能否理解我的说法。就是重制版流沙对比这三首歌,它多了陶喆人生灵魂上的东西。这首歌它拥有一种“我用深切感受演绎出来的东西”。就像,我知道和我经历过,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我知道,是我懂得音乐中很多的技巧,我能做到该有的东西都有。比如《全世界会唱的歌》等三首。作曲,编曲,歌词,都是我知道的音乐思想概念范围内。这三首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我经历并深深感受,是我灵魂的演绎,它在技巧中,我嵌入我所有的情感。这就是我认为重制版流沙是陶喆这四首歌里最好的哪一首。因为,流沙是他亲身体验过的。流沙的时光,曾经爱情破灭,父亲离世,从顶流音乐人到PPT风波,曾经低谷时期无人问津的送观众票。这种流沙式的时光溟灭,这种痛苦的人生经历体验,DT经历了。这种经历让重制版《流沙》嵌入了真正属于DT灵魂的东西,让这首歌产生了灵魂,活灵活现了。这首歌的心血和投入程度所产生的“感受”,我认为是另外三首歌无法比肩的。并不是说另外三首不好,而是它们在技术性上都已经很好了,但重制版流沙是DT用心和血写出来的,它呈现的是音乐技巧+切身体会=灵魂的演绎=作品栩栩若生。而不是大脑的概念和思想。大脑概念和音乐思想,能让你写出90分的作品。如同《全世界会唱的歌》。这首歌我也很喜欢。比如最开始的铃声,它表达了爱的单纯和童真感。作曲也朗朗上口。但这首歌所呈现出的东西,是DT的心里感受。但他在写的时候,是用了大脑的。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爱越来越少了,他也体会到社会缺乏道德感。“他要写一首歌”,这是DT的90分作品。但流沙真的不同。我认为他在编曲和演唱上,不是“他要写一首歌”,而是“我没有大脑去想,而是沉浸在那种时光流逝的感情里,我用心去自然而成的歌”。但如果要100分,你必须得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亲身演绎。从而注入灵魂。重制版流沙,就是DT拿出的100分血肉作品。其实同理,流行音乐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技巧,音乐素养都是很高的,作曲也很好听。但伟大的流行音乐作品就不同了。创作人的心境,能赋予这首作品的生命。这种铸造了创作人生命的作品,往往能在历史上流传经典。我可以给你打个几个比喻:《Yesterday Once More》,K.卡朋特。你试想一下,换一个人来唱,能不能有演绎“怀念”心境?《You'll be in My Heart》,P.柯林斯。你试想一下,换一个人来唱,能不能有演绎“勇气”心境?《枉凝眉》,陈力。你试想一下,换一个人来唱,能不能有演绎“惆怅”心境?伟大的作品就像一个机器,只有这个人的情感声音能驾驭。换谁都不是那个味道。就像很多人翻唱DT的歌,很多人我觉得都是在技巧性上做文章,都是在为了绕音而绕音,根本没有灵魂。像《沙滩》这首歌的灵魂,除了陶喆能唱,能驾驭这首歌的孤寂轻灵+深情温柔。其他人的“血型”根本就不匹配,去唱《沙滩》根本唱不出那个栩栩如生的灵魂。当然,除了歌手的声音本身给一首歌注入灵魂之外,一首歌究竟是优秀还是经典,也看编曲人那血脉的神来之笔。比如My Heart Will Go On。你能想象前奏是钢琴或吉他会是什么样???好吧,我们会说这很优秀。但My Heart Will Go On脑洞大开的用了爱尔兰锡笛!这一下子就注入灵魂了。这个声音太美了,太有凄美、自由、飞翔的灵魂了。这个神来之笔的创意,让整首歌开头的前奏就有海边海鸥的那种味道了,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自由,海风,又随着Celine迪翁的演绎想起轰然前进的泰坦尼克号、杰克罗斯的生死之恋。事实上,我个人觉得My Heart Will Go On的作曲和歌词是有点俗的,只能说优秀。但就因为爱尔兰锡笛的画龙点睛和迪翁的伟大演绎,让这首本来很俗的歌,瞬间变成了经典。事实上,这首歌的前奏,我不知道流行音乐历史上有那几首歌会比它更有让人耳目难忘的功力。这就是音乐灵魂上的东西,是心,是血,是肉。不是大脑思维去模仿或者学习就能获得的。好了,这次三年后的更新有点长,就写到这里吧。不知道会不会再更新,有缘自然会来写吧。以下是评价陶喆的原答案:2020.3月不请自来。我想我还是能聊点R&B的,聊点DT的。虽然我是一个金融交易的自由职业者,而不是音乐从业者,文章中可能会有词汇上的错误,还请见谅。另外就是,我会在这个回答里,讲述我对DT的看法,还有我对很多欧美音乐的看法和理解。所以这篇回答很长,估计长达3万字。追求短平快的朋友可以跳过我的答案。声明一件事,由于是我评价DT和很多欧美音乐(和DT有关联式的音乐),在这个“我”字上面,就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不要介意。我尽量去客观一点。而且这篇回答里,有非常多的其他音乐人的音乐,这点绝对不是不尊重DT,而且DT的音乐,我可以这样说,随便他任何自己的歌曲,你只需要唱一句开头,我就知道是什么歌。可见我有多爱DT。所以不要介意我放了很多非DT的音乐。还有一件事,就是写这篇回答,确实花了我不少心血和时间,应该有3万多字。如果你只是追求短平快,我真建议你看最高票的那两个回答。因为通俗易懂。但你如果有耐心,我相信你能在我的这篇回答里,了解真正的DT,真正的陶喆,以及很多DT陶喆的音乐,他这些音乐隐藏了什么东西。我不会在这篇回答里讨论太多编曲,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伟大的音乐,它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许我们听出了故事感,也许我们听出了故人已逝,也许我们听出了幸福或者撒娇,也许我们听出了浪荡情欲和病态迷茫,也许我们听出了历史染染而落。所以,我的回答更偏向于对陶喆音乐里情感的挖掘。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从另一面的思考&感受。关于喜欢DT这件事,还得从1998年开始说起。我大概是15岁左右接触欧美的音乐,今年35岁,听了20年的各种欧美音乐和音乐人作品。我最初就是R&B的狂热听众,但是我最爱的音乐类型是迷幻乐&乡村音乐,我的偶像是约翰列侬和弗雷迪摩丘尼,而DT是我的第三个偶像,DT的每首歌我都仔细听过,算是听了十七、八年,所以我想我应该有一定的水平回答DT的音乐。不过,我最早的入门R&B音乐是听98°和玛丽亚凯莉的。在90年代的美国流行乐坛,这两者基本是最市场化,最常见的十几位R&B音乐人之一了。而我们那个时候听歌不像现在这样方便,那个时候听歌是需要买磁带的。被带入R&B这个坑也是因为我表姐,她基本从小就在美国,英国到处参加夏令营或者旅游,很小就接触欧美文化。有次她从上海给我带回来98°的磁带,我一听就震惊了。因为我以前还是个小屁孩儿,是听刘德华的。听了98°,我再也不想听刘德华了。至于为啥她偏要给我买98°的,我怀疑是他们长得帅,她看了之后非常心动。98°的四位老铁,以当年的水准来看,长相非常帅气,也是当时摩城唱片主推的一个白人组合。主唱的声音非常非常干净,和音非常好,虽然我没有详细了解他们的出身,但预估可能从小就在教堂唱福音歌曲,不然四位老铁的和音不会这样的优秀。(甚至我觉得他们是最干净的男声R&B合唱团,比Boyz II Men,西城的声音更清透,更爽洁一些)。但是这种“干净”往往就缺乏一种味道了。所以随着听歌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就再也不听98°了。玛丽亚凯莉相信很多听R&B的就更不用说了,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全能音乐制作人,自己填词填曲,唱歌时真假音的转换技巧很棒,由于她的声带能掌控烟熏一般的轻微沙哑,所以听她唱歌就是一种既清扬又醇厚的感觉,有意犹未尽的迷幻性。我入玛丽亚凯莉的坑,是因为她的《one·s》这个专辑,当时买就是朝着专辑封面牛姐的超短裙,大长腿,C罩杯。结果一听里面的歌,这也太棒了。这张专辑几乎包揽了当时牛姐的所有钻石级金曲。关于我最初的两个R&B音乐启蒙人,98°我已经没有听了,但牛姐,我如今依然喜爱。不是因为98°是四个肌肉硬汉让我不感兴趣,也不是因为我对牛姐年轻时的美腿念念不忘。而是我听英文歌已经超过20年了。98°的“套路R&B”太多了,而牛姐的“R&B”虽然有一些也挺套路的,但牛姐还是有很多歌曲证明了她的含金量。通过时间的证明,无数欧美流行音乐的洗礼让我的耳朵听出来了:牛姐是当之无愧的天后级音乐人。当初购入的第一张玛丽亚凯莉的专辑。磁带已经不见了,只能网络截图这张专辑放一个98°的经典歌曲吧。毕竟算是老将了,给点尊重。这首歌是我在1998年左右入坑R&B的第一首歌曲。1998年入坑98°,也算是契合。虽然这是一首我今天看来很模板化的R&B,是讨小妹妹欢心的歌曲,我早已经不听这一首歌了。但我必须要感谢98°启蒙了我的R&B音乐旅程。他们开启了我对欧美音乐的喜爱,这一路走来已经超过20年了。我还要承认一点:即使是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认为98°的嗓音是顶级的,至少在“干净&清亮”这个风格里,98°是当自无愧的顶级嗓音。我早期受到98°和玛丽亚凯莉的影响,就很喜欢R&B的这种音乐的风格,就逐渐去了解更早的欧美老铁,比如史蒂夫.旺达,马文.盖伊,娃娃脸,JOE等等各种各样的R&B音乐人。当然,我听歌的风格是比较杂的,也很喜欢其他类型的欧美音乐人(流行类),比如披头士,皇后,绿洲,迈克尔杰克逊,布兰妮,斯威夫特,火星哥等等。别人的硬盘都是用来装小电影,而我的硬盘下载的MP3,就有70个G,光是听欧美的歌曲应该有两万首左右,R&B应该有3000-4000首左右。当然在后来,对R&B的喜爱也是逐渐减弱。毕竟R&B的风格,在80-90-2000年代,也出现太多模板化,商业化的R&B,基本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国内的流行音乐人,DT,杰伦,力宏,jj的都听,还有卢广仲,孙燕姿,田馥甄等,我都有听。但是我真正热爱,认同的华语音乐人,就只有陶喆。怎么说呢,如果你是学音乐或者研究音乐的人,会发现DT的音乐,无论是R&B还是摇滚还是民谣,还是一些实验性曲风上,在专业程度这个说法来看,音乐的素养和理解是远远超过其他大部分音乐人的,无论是国内音乐人还是国外音乐人。也就是说,DT比很多人要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经典的音乐。你别小看这个理解,一个音乐人的层次高低,全靠自己对音乐和人生的理解多与少。或者说到更宏观的东西,理解等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当你的认知水平够高,你才能分辨好坏,而不是刻意的追逐所谓的潮流,不会做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垃圾音乐。提到DT,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华人音乐圈里绕不开的人:杰伦。很多人说DT和杰伦的风格很像,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已经说明还是有很多人不懂音乐的分类,只是偶尔听个响儿,没仔细去研究。其实杰伦的音乐节奏重复性是比较高的,他的R&B更有个人的特色,更偏向城市节奏,在这个领域,杰伦是真的很出色。杰伦的大部分音乐都在一个节奏的框框之内,但杰伦的天赋让这个节奏的框框做得很成熟化,而很多歌词甜中带伤,拥有青涩的美好,成熟的笔锋也抓住了人们脆弱的心。虽然早期的他在这个节奏里咕噜咕噜唱你听不清的中文,却出奇的带感。现在的杰伦,其实对音乐也陷入了中文唱法的误区缺陷,这个我会在文章后面会写一下。先详细的谈一下DT的音乐。DT的音乐随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音乐重复性开始变低了,出现更多成熟度和多元化,这就是一个双刃剑。为何这样说?多元化的编曲是带有一些实验性质的,更深奥层次的,意味着可能别人不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很多原本在蓝调音乐中吸的狂热粉丝,可能接受不了这样的DT。比如《爱是凝望还是离开》、《告别飞行》。这两首歌推出来的时候,很多粉丝接受不了。曲风太丧了。老实说,我听第一遍时没注意听。听第二遍时,我知道DT想说什么了,这两首歌很明显是迷幻色彩的,夹杂一点神秘宗教味道的,孤僻,堕落,神经质与迷幻,这和后期披头士的音乐精神也颇为贴近。这两首歌都是很棒的,只是很可惜,市场接受度不高。我在全民K歌上面,也唱过十几首迷幻乐,说真的,听众很少。即使有人来听,也不会给你点评。因为迷幻乐太小众了,对很多人来说太怪了。而我提到的成熟度,是DT在唱法上有更多的学院派框架了,他越来越有所谓“专业”的气质了。但这又是一个双刃剑,这意味着他早期在录制唱片时,那些随性发挥的“折腾”、“乱唱”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丢失了本来属于DT最美好,最原始,最独一无二的品质。DT早期的两张专辑《陶喆》和《IM\OK》的蓝调/R&B特别的多,特别是《陶喆》这一个同名专辑,很明显就是完完全全的一张蓝调专辑,你看他深蓝色的封面就很贴切。第二张加入了一些摇滚歌曲,但接受度较大的,还是那几首蓝调底子的歌曲。比如《天天》《普通朋友》这样子。接受度高的还有像乡村摇滚的《找自己》。但是很可惜的是有一首非常优秀的歌叫《马戏团》,接受度却不高。《马戏团》这首歌的编曲和录制水平真的太棒了,这首歌完完全全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天才华语歌曲,当然有致敬披头士《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意味和元素,但整首歌在乐器上的使用真的太棒了,特别是那种大象,斑马,大号,鼓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再加上DT神经质的随性唱法,你如果真的懂音乐,你就明白这首歌完完全全就是DT早期时那种带有神经分裂的编曲天才才能写出来的。《黑色柳丁》就不说了,是很经典,成熟度也非常高的一张专辑。很多帖子都详细解剖过这张专辑,比我说得要好,我就不详细说了。只是提一下《摇篮曲》,这首歌很蓝调,很灵魂。娓娓道来,而且DT的音域的广度在这首歌里得到呈现。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歌曲,很多人忽略了这首歌。市场接受度不高也实在很可惜。可能是曲高和寡吧。在第四张开始,DT的R&B是真正有些改变。如果说前两张是黑人那种很纯粹的重口味R&B风格,那《太平盛世》就少了很多黑人的感觉了。这张专辑的风格偏向于亚洲风格的R&B,比如《就是爱你》,很明显就是这样的曲风,更直接更直白更力宏一点(哈哈,不是黑力宏,开个玩笑)。大陆人可能更喜欢一点,传唱度确实高,因为这首歌本身就不难唱。只有在《2Night》《祷告良辰歌》,DT还保留着欧美R&B的玩法和旋律。而且这两首歌写得是非常的好,《2Night》带一点复古和迷幻,很抑郁的一首蓝调。而《祷告良辰歌》就直接来一个教堂福音。非常好,但由于这两首的欧美文化太重,对很多大陆的听众来说又难唱又难理解,所以传唱度低、评论数少,是很可惜的。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歌曲的底子所透露出的音乐信仰比《就是爱你》要更陶喆一点。《就是爱你》可以说是DT相对很市场化的作品,它更符合亚洲式的柔和,少了很多神经质和欧美R&B的重口味旋律。这首歌的传唱度让DT真正成为了华语一线音乐人,但那个在上一张黑柳专辑还在写《katrina》,其实已经在未来的音乐中越来越多的去思考商业性和接受度。katrina没有任何的商业性,但它是真正迷人的东西,只是大众听不懂里面的玄妙,所以即使是DT,也是处于艺术和商业的两难境地。后面出了一张《乐之路》,里面很多过往的demo。里面有一首93年版本的全英文《爱很简单》比较有意思。而《今天不回家》和《我喜欢》是常规操作,在DT的音乐里算不上特色,普普通通。《2003天天》是一首值得说的歌曲,当时DT直言早期版本的天天,他个人不喜欢,所以编曲了新版本的天天。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老版本的天天就是一首完完全全的欧美R&B,新版本的天天是一首亚洲R&B。前者口味更重,后者更商业化。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并不知情,在当年的流行乐坛上,当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陶喆的每次出现,乐坛就要改朝换代。在这个轰轰烈烈的口号下,第五张《太美丽》闪亮登场。这张专辑真的是难言。如果只是一般的音乐人推出来的专辑,可以给一个不错的分数。但如果是DT的专辑,那么这张专辑真心很平庸。这是一张真正能让DT关上门去自我反思的一张专辑。因为每一首歌都有自己过往的影子,但这个影子却做得不太好,比如《不爱》这首歌。不是写得不好,而是它没有超过《2Night》。这两首歌的味道是比较相近的蓝调,就感觉重复了,这首歌的特色是DT唱了怒音部分,这是以前没有尝试过的。这张唯一能夸奖的,就是《Walk On》,这首多多少少还是呈现了DT有点可爱的编曲才华。总体来说,不吹不黑,《太美丽》确实有点平庸。但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DT在这张专辑里,让真正懂音乐的人也产生了失望的态度,认为他失去了创意的美好品质,变得模板化。而不懂音乐的人,见风使陀,通过媒体的负面报道,也开始用江郎才尽来标榜DT,显得他们自己也非常懂音乐。实际上他们啥都不懂,就是凑个热闹。通过《太美丽》的负面反馈。第六张的《六九乐章》就有点意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DT这张专辑推出时,在电台主打的是《火鸟功》和《暗恋》。《火鸟功》比较有趣,DT的唱法比较嬉皮,但你明显能听出这首歌词就是描述一个日本的动画片的感觉。在后面的《关于陶喆》这首歌,DT直接把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墨丘尼的“嘿、嘿、嘿”这种“英伦民工号子”的感觉搞出来模仿了。而《暗恋》就是一首公路摇滚合着R&B拿出来,用偏英伦式,偏后摇式曲风描述那孤独的单车骑士的情绪也非常到位。而《雪豹》、《谁的奥斯卡》也是很明显是摇滚的风格。这张专辑是DT专辑里比较走纯粹摇滚的,也是争议最大的。首先是它的名字,六九这个词的情欲感十足,当然都是媒体乱开车而已,但他自己做出了取名的解释。第二原因是这张专辑就直接抛弃了前面几张专辑的风格,除了《暗恋》等两三首歌具备一定的商业性之外,其他的歌曲完完全全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玩。专辑里众多偏英国风格的摇滚,其实真不是偶尔听听音乐的人能够轻松的接受的,以前的《黑色柳丁》,虽然它是摇滚,但更多是批判性摇滚,而且唱法还是很R&B的,所以大家觉得哎,舒服,那种节奏的感觉还在。但英国摇滚不同,颇具特色的英伦摇滚的编曲走法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它有一些音的唱法甚至和之前的美式都完全不同。我先不谈小众的英伦音乐,我就拿大众接受度较高的皇后乐队的《love of my life》来说,你可以说它是一首R&B,但它有些音的唱法却不同于R&B,你不会觉得难听,你会觉得哇,这就是英国音乐的那种特点,带一点阴郁的转折和优美。和部分人的观点不同,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最后一张《再见,你好吗》算是DT集大成的一张。算不上是他最出色的一张,但绝对不是差的一张。《勿忘我》的约德尔唱腔和真假音交换比较有特色,它的编曲也有点吉普赛/乌托邦的感觉。其实这首歌是一首有画面感的歌曲,也算是DT之前没有的风格(或少见)。《The Promise》就是一首迷幻摇滚,结尾处的唱法很丧,很地下,但这种风格确实很棒很专业。我个人觉得这首是DT在摇滚歌曲里最出色的TOP3。《真爱等一下》、《那个女孩》等等歌曲基本是正常发挥,说不上多好,但也不差。如果拿《沙滩》之类的来比,是没法比的。因为早期的DT确实是灵气惊人。但这张专辑里有一首很优秀的歌,那就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的《一念之间》。这首歌很奇怪,在编曲上,mp3版本的旋律被简化和弱化了。真正保留了完整编曲的,是mv版本的。如果你抛开人声注意听旋律,这首歌完全可以说是国内这十年里最优秀的节奏蓝调的编曲,但可惜的是,《一念之间》这首歌不足的地方是dt的中文唱功有问题,这首歌的编曲很西方化,但他的中文唱法稍微有一点硬,不够软滑。你注意听《飞机场的十点半》,DT的中文发声是不太正规的。这不是DT的问题,是中文的正规发音是一步一个脚印,要求清晰,咬字正确,但r&b蓝调的唱法却往往是很软很滑的,这就造成了一丝丝违和。杰伦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人说,唉,杰伦的歌曲还是《可爱女人》这样的歌好听,像现在的《说了再见》就很一般了。确实,杰伦的编曲也更加成熟,但问题是他的中文发音正规了,而R&B,如果你中文发音不太正规,反而比正规要更有感觉,这就是问题所在。以上介绍了所有DT的专辑,也算是重点。说得不太好,毕竟我不是音乐专业的,还请见谅。以下以我自己的个人观点来谈点其他舆论的观点。一/DT的嗓子?DT确实是有点倒嗓,但是DT倒嗓还是因为唱摇滚多多少少是有废嗓子的。而且摇滚的唱法和R&B不同,摇滚更硬,R&B更滑。摇滚唱多了,嗓子再想滑起来,真的就有点难了。我自己就有体验,我如果要去全民K歌或者网易云音乐去录一首歌,如果我这段时间摇滚类的歌曲唱得比较多之后,我去录r&B,我就发现我“滑不动了”,嗓子被摇滚唱“粗”了,导致有些发音很难再轻灵起来了。二/DT的R&B是不是照搬欧美?DT的R&B是不是抄袭欧美,这个是肯定不会的。DT这种人,骨子里是自恋的。但百分百是借鉴了欧美的R&B,然后融合自己的思想。他自己也不下说了十次了,很多音乐人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披头士。在各种音乐方面,也有太多太多影响他的人了。DT主要的能力是他天生就对R&B音乐的理解是很强的,其实他在摇滚乐方面的造诣肯定是比不上他在R&B上面的功力的。DT在作曲和编曲的理解上,我个人觉得他最强的是乡村类(民谣),过了就是R&B,最后才是摇滚。三/DT的音乐在国际上能否大放异彩?就我个人听了这么多首歌,要说的话,DT不算是音乐层面的开拓者,但他属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顶尖音乐人。可能排资历,DT在国际上排不上号。但这只能说他晚生了很多年。以他对音乐的天赋,如果早生40年,50年,(如果唱英文)他应该是历史最传奇的那几十位流行音乐人之一,滚石可以把他排进至少前三十名(虽然滚石也不是什么太权威的东西)。但是音乐如同石油等自然资源,很多该开拓的疆土,已经被前辈们开拓得差不多了,未来的音乐只会越来越难做。无论你做什么音乐,别人都会说,这种曲风,谁谁比你做得更早,你算不上开拓者,你只能说发扬光大。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比如DT,他是中国R&B最早期的音乐人,也是最早把所谓的中国风做出来,论乐坛上的资历,杰伦只能排在DT后面。中国风R&B的创始人是DT,这就是为什么权威音乐人说DT是中国R&B教父,而杰伦不是的原因。如果有人质疑,那你去看看《望春风》是那一年开始创作的?1996年。杰伦还在上学读书。当然,也有很多默默无名的老前辈音乐人比DT要更早的玩所谓的中国风,但真正拥有一个中国风成熟度高的作品,第一首就是《望春风》,所以此处我认为DT是最早把中国风做出来的。但这个问题就很尴尬的是,在R&B方面,有太多人比DT要更早,所以论资历,DT只能排在别人后面,但DT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能力,我个人觉得,DT比“摩城天王”马文盖伊要强,但我不能把DT排在盖伊前面,这叫不尊重开拓音乐的前辈。说说《火星宝贝》和《爱很简单20周年纪念版》。《火星宝贝》这首歌的编曲也很好,鼓点的节奏感很蓝调,包括模仿机器人的声音。这首歌是DT写给流产的孩子的,MV也拍得非常用心。《爱很简单20周年纪念版》第一次听的时候,哇。熟悉的那种早期的DT又回来了,这首歌DT投入了很大很大的感情,这首歌是我唯一听出了DT的嗓子确实已经回不去了。可能有人会说,哎,你这是乱说,明明嗓音变好了。其实不是的,你注意听,这是DT唯一一首修过自己声音的歌曲,他加入了声卡的特效弥补了自己嗓音的不足。不过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DT这首歌投入的感情是异常的,真的很感人。他靠这首歌出了名,时光一晃,距离1997年出道已经20年了,这20年,DT的音乐是杰出的,对音乐的开拓也是杰出的。所以他对自己这首歌投入了极大的感情,而这是DT的另一个天赋就是我接着说的:情感。我前女友是DT的粉丝。其实很多人说陶喆只有男粉。这句话百分之百错误。他的女粉绝对多于男粉。虽然一直以来他的颜值都不高,但是他才华横溢啊,最主要的是,我发现DT的音乐对于女孩子来说很勾魂。你可以看看,港台很多女歌手为什么都是陶喆的粉丝?他写的像angel,olia这样的歌,那种类似灵魂深处的孤独唱法和他投入的情感,很难不讨女生喜欢。但是他真正在华语乐坛独一无二的武器,就是他在《爱很简单20周年初心版》里拿出的和音。没错,DT的和音是无法被模仿的。我听了国内外这么多歌手,只有他才做得到。我以前深思过其原因,发现几个特性:陶喆的旋律只有他才会唱,然后陶喆加入自己的合音,等于有3-4个陶喆用不同的音阶和小变化在唱这首歌。阿卡贝拉的歌手有很多,但是他们不能做出陶喆的编曲。所以陶喆他的歌不单声音堆积了人声的几种厚,还有很多细节的变化。且不说这是华语乐坛唯一能做到的歌手,在世界范围内我都找不出第二个。你在爱很简单初心版就能听到。这首歌采用了弦乐,可以说是DT在制作精美度+情感释放度都是做得最好的一首歌。这首歌绝对超越了老版本的爱很简单。是我最喜欢他的三首歌之一。此处是原文3年后(2023年)的更新:而《圣诞之吻》算是优秀的作品。虽然编曲简单,但是传递的想法和作曲都还不错。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场地限制,算是很好的作品了。(更新)常常听到别人说,音乐的时代早已经变了。想想确实也是。有一次我在KTV兴致勃勃的唱《Imagine》,我自认为我模仿约翰.列侬的唱法,其实哎,是蛮酷的。因为列侬本身这个人就很艺术。结果我发现似乎没人欣赏。他们很茫然的看着你,仿佛看到一个拿着话筒从旧时代出现的怪物。他们估计在想,这人是谁?这歌写的啥玩意儿?这是什么烂歌?他们不喜欢,也懒得去考究这些歌有什么意义,他们要的是刺激和流水线的产物。所以,真正喜欢经典歌曲的人,是孤独的。音乐是一种最让人想去分享的文化遗产,但音乐又是极其私人化的文化产物。像我这样的人,去了KTV,很难会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去了。他们喜欢的音乐,对我来说就是折磨。我喜欢的音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古怪。经典音乐,其实在一步一步被年轻人遗弃。我曾经愤怒过,随着年龄的沉淀,时间一久愤怒变成了滑稽的清高。再老一点,当年怒其不争的愤怒也变成了理解和无所谓的藐视,毕竟,每个人对音乐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觉得很可惜,我们的世界成了一个流量的世界。大流量的媒体是影响了世界,但有良心的媒体,又有几个呢?但说良心,似乎又要扯上道德论,圣人说之类的,就没必要了。媒体也会说,大家爱听,我就推广,我总要恰饭啊?说到底,如今过于发达的商业性媒体影响了听众,而听众也影响了媒体的推广。如同一个螺旋下坠的死循环。另外,我个人在音乐的理解上,不太同意这个帖子里最高赞的回答其中的一句:有一句话是这么描述陶喆的音乐风格的: “虽然你可以用世界的眼光来说,在洛杉矶都有很多街头艺人能玩 R&B 能超过陶喆,但是不得不说,陶喆在台湾,乃至整个华语市场,他就是最纯正的 R&B 人,仅此一位。”洛杉矶都有很多街头艺人能玩 R&B 能超过陶喆???其实在我心目中,我一般是拿十几座格莱美的埃德蒙(babyface)来和DT比较的R&B这个领域的。因为他俩在唱法、思维和音域在R&B这个类别上非常接近,都很有灵性。所以我想,给这位最高票的兄台点赞的人都是认真的DT粉丝?如果洛杉矶的很多街头艺人能强过十几座格莱美的babyface,那我承认DT也不如这些很多的街头艺人。DT是一个音乐创作人。如果拿街头歌手来对比创作人,真的是很侮辱人的一个评论。你可知道,在音乐上,什么最重要?对,就是创作。传奇和流量歌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创作能力。说实话,我看过中国好歌曲,里面参赛的绝大部分都是“散户”歌手,其实很不忍心说这句话,就是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理解比起“国家队”,真的差太远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就是一个组合叫南征北战的。当时很火,其实现在也算是半个消声灭迹。一个音乐人,能红多久,地位多高,完全是创作能力来说话。你有天才的创作能力就该你红十年,二十年。但很多音乐人,他们自己没有创作的天赋,所以红不了多久。但创作能力,也是分了档次。有的人创作出来的歌,只能说好听。他们不能算传奇。真正的音乐传奇人物,他们创作出来的东西,是带有思想性的,是有文化价值的。比如我的偶像约翰.列侬,他的音乐是真正的有思想在里面,如果他不做音乐人,去写书,去画画,他也是很厉害的。这就是人和人之间认知高度的不同,一个认知高度特别高的人,他在各方面的艺术上都会有体现。我拿牛顿来说,你说他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确实是。但他还是金融学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甚至对炼金,哲学,神学,他都有一定的造诣,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厉害的是思想。一个思想厉害的人,无论做那个行业,他的悟性都比我们高,上手都比我们快。为什么很多街头艺人,他红不了,是因为他只懂音乐,他不一定懂哲学,不一定懂心理学,他不一定懂宗教,他不一定懂美术。所以他的音乐很空洞,说爱,什么是爱?爱是一切。比如约翰列侬的《love》,什么是爱?爱是树木,爱是性,爱是陪伴,爱是书,爱是信仰,爱是痛苦,爱是快乐,爱是孤独,爱是一切。这种传世经典,虽然它的歌词很简单,无非就是20多个单词组合起来,但却是以小看大,包含了爱的哲学。也只有你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挫折,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你才明白这首歌的意义。你叫流量歌手写出这种歌,我是不太相信的。如果他们真的非常有创作能力,早就红了。互联网时代,对有才华的音乐是不会被埋没的。他们被埋没,是因为创作能力就不行。所以,拿纽约街头艺人来压DT,还有人奋力点赞,我真的哭笑不得,我觉得这是在侮辱智商。当然,还有一种人在互联网时代红不了,就是他的思想太厉害,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这种人也红不了。因为懂他音乐的人,没几个。一些极少数高处不胜寒的,被埋没的才华的人,也挺可惜。这不是一个百花争鸣的音乐时代,这是一个以商业化为标杆,工厂流水化为丰碑的时代。聊到埃德蒙(babyface)。其实很多不懂音乐的人,老是拿杰伦和DT比R&B领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和DT比较的,应该是这位黑人老铁。这人真是不简单,而且他和DT很像的地方是,DT是学音乐和电影系的,埃德蒙也是学电影的,埃德蒙曾经推出一个乐队叫Boyz II Men,DT曾经推出一个乐队叫TENSION。但埃德蒙比DT要强的地方是荣誉和合作的人都是真正的大神,在这方面DT是不足的。但DT比埃德蒙强的地方是,DT的歌曲更多元化。在蓝调这方面对比的话,感觉两人对R&B的理解和把控能力差不多。总体来说,除了个人在国际上的荣誉不如埃德蒙之外,其他能力,我觉得是不相上下的。埃德蒙能拿10几座格莱美,DT如果是黑人,把曲子改成英文,我个人觉得他也有资格得这么多的格莱美。埃德蒙的现场。而且埃德蒙有一首非常好听,但相对冷门的圣诞系列歌曲。我推荐给你们。这首歌妙的地方在于男女合唱的这首R&B的功力真的太强了,埃德蒙的声音就像一杯葡萄酒,布莱斯顿的声音就像一颗黑巧克力。美酒、巧克力和圣诞,加上这曲子的吉他,听上去很温暖,像圣诞的蜜糖。这是一首有画面感的R&B好歌,可惜太冷门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非要从两人里选一个更优秀的音乐人出来,我会选DT。因为埃德蒙的声音虽然很优质,很好听。但音乐还是稍微有一点模板化了。就是除了唱腔出色,但真正曲风上的变化还是不足的,有软件音乐,套路音乐的嫌疑。DT虽然创作任何类型的歌,他唱腔都有点点脱离不了R&B,但他确实在我看来很聪明,DT是为音乐而生的,他很容易抓住任何类型曲风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在我看来,他的音乐悟性可谓惊人。单从音乐悟性这一块,DT放在全球顶尖音乐人这个圈子,都是极为罕见的。刚才,我谈到音乐悟性,我说DT的音乐悟性是极为罕见的。我就那杰伦和DT在这一块对比一下。当然,我为什么最初不想拿杰伦和DT比一个音乐,是因为杰伦和DT在核心上完全是不同的。我觉得杰伦的音乐(中后期)在作品的制作和包装上,比DT要聪明,杰伦更加商业化,更注重【外显】,而DT更注重【隐藏】。这就是为什么杰伦的很多歌,说实话他更能得到音乐门外汉的喜欢。我不敢说我经验丰富,我给你举个例子。这首歌,一般看过西部牛仔电影的人,他都知道杰伦唱的是西部牛仔的歌曲。再加上你看看,杰伦带个牛仔帽,歌名又是《牛仔很忙》。所以哪怕是音乐白痴,他都能明白杰伦的想法。这就是杰伦的【外显】。可是呢,DT不会这么做。这首《你的歌》实际上比《牛仔很忙》要更能把乡村音乐的精髓表现出来。在创作的思维上,杰伦是浮在水面上的,陶喆是藏在海底的。为什么《牛仔很忙》比《你的歌》在名气上,要大很多呢?这就是杰伦公司很聪明的地方,他很明白,绝大部分听音乐的,都是听个响儿,他哪里管你什么乡村摇滚,乡村布鲁斯,乡村民谣,乡村流行???他们根本就不懂,只想听个舒服。所以,杰伦在编曲上,歌词,MV制作,封面人设打造,就尽量往越直白越好。所以,DT的产品在包装上就输了。但是,专业听众能明白DT的用心良苦。你听杰伦的歌,不需要废脑子,因为杰伦就是全部呈现给你。但你听DT的歌,就不同了,很多歌曲,你得脱离他的原声,仔细听他在编曲上,在乐器搭配使用上的技巧。你再去多听听很多欧美曾经很经典的传奇音乐,你就会发型,DT的音乐的【隐藏的部分】是很强悍的。你发现没有,真正非常经典的乡村乐,往往都有几个核心的主题。家,孤独,迷茫,温馨。你看目前最优秀的乡村音乐歌手之一Tim mcgraw的meanwhile back at mama's这首歌。你会发现他的歌词都具备了孤独,迷茫和对家的渴望。写出一个农民贷款,然后还款后带老婆回到家乡,爸爸的啤酒,妈妈的美食,奔跑的马儿和故乡的草地。整个歌词,编曲,作曲,演唱,无可挑剔。这首歌是我认为最经典的乡村乐之一。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由于乡村音乐的特殊性,你必须要在灵魂中添加一些“农民”的感觉,意识形态甚至是歌词都要故意的糙一点。你再返回去看看杰伦的《牛仔很忙》,为什么我说他这首远远比不上《你的歌》?就是《牛仔很忙》就是在耍酷。但耍酷也不是不行,但兄弟你特么编曲真的太软件了。反过来你看DT的这首《你的歌》,你看看他为什么写这样简单的歌词?为什么是“我爱你,爱你没道理,没道理爱你,爱你就可以?”虽然DT一直歌词不算特别精美,但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你的歌》的歌词会这样土?因为DT比我们更懂音乐,因为乡村音乐的灵魂里,农民感是非常灵魂的支柱。甚至一些搞音乐的专业人士对《你的歌》的歌词都给予了负面评价。我只是觉得很可惜。我有时候在想,真正有几个人懂音乐的灵魂?有几个人在听伟大音乐人编出来的音乐质感?我很失望的是,杰伦的一些歌就是在换皮肤而已。包括这首牛仔很忙。我都搞不懂牛仔很忙这种完全粗糙到已经我觉得是恶搞的乡村音乐,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听下去。我虽然算不上专家,但对于乡村音乐里的乐器“夏威夷滑棒吉他”,我还是懂一点点的。《牛仔很忙》的编曲之粗糙,真的是在恶搞听众。这里面的滑棒吉他,太失真了,就是软件捣鼓出来的。而且捣鼓这编曲的兄弟是不是真的太敷衍了?这个水平是不能编曲的,但它竟然是杰伦那张专辑的主打歌。不信?我给你举例:听听人家夏威夷滑棒吉他和乡村音乐的编曲是怎样的优秀?如果大家没听仔细的话,我选这首歌再听听里面的乐器“质感”。这首歌的夏威夷滑棒吉他和小提琴都很直接,明晰。我觉得你听了之后就不可能再被牛仔很忙忽悠了。说到音乐的质感。我觉得DT真的比杰伦要用心太多了。我从来不认为杰伦不优秀。杰伦优秀的地方在于他的“作曲”能力是很强的。比如他的《安静》,《开不了口》,《手写的从前》等等,我觉得作曲真的很棒很棒。歌词也写得非常棒。但这哥们真的在编曲上太。。。我不确定能不能说是在忽悠听众。但我能确定的是,他的编曲只能说是:很平庸。没有生机。甚至是在瞎胡闹。比如牛仔很忙,真的是瞎胡闹。这里我要拿《一念之间》来做一个华语R&B编曲的标杆。这首歌的编曲很有质感。一念之间它真的有一种很独特的的醇厚感受在里面。这个编曲很特别很特别,老实说,我听了这么多流行乐,很少听到这么醇厚感的R&B编曲。DT的《一念之间》是他编曲的天花板,是功力的显现。我们去掉他的人声,好好听他的编曲。我敢说这个音色所能表达出质感,这个编曲协调的合理性,你能在华语乐坛找出几个?或者,你能在全球范围找出多少呢?《一念之间》应该是我个人(很认真)认为全球R&B音乐(包括历史伟大的R&B)最好的R&B编曲之一。它的醇厚叠加出来的编曲功力,你要细品。我可以提示一点:它的前奏音色的质感,是由一个清脆变成浑浊,然后清脆被包裹在浑浊中动荡。这种震荡感,如果你带耳机的话,你会明显听到它在你的左耳和右耳的来回波动,这个音色表达(描述)了一种叠加的物理震荡感。而且这个键盘的音色真的非常非常特别。我听了太多的R&B,这个键盘音色,我是第一次听到,它太特别了。我真的认为《一念之间》的这个编曲质感可以秒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大牌的国际R&B歌手。按理说,这个世界上音乐人并不少,很多乐器都被挖烂了,我真的很好奇,DT是怎么搞出这个键盘音色的。如果我去台北有缘在街上见到他,我第一件事就要问问DT兄台:你究竟是怎么搞出这个键盘音色的???它的细节太特别了,最后,我要聊到的就是DT的另一个天赋就是嗓音。其实,伟大的歌手,他们都有别人无法模仿的一个东西,这个独一无二的就是歌手自身娘胎里带出来的:嗓音。我在音乐里有三个我非常喜欢的偶像。他们三人的嗓音都没法复制。1.约翰.列侬的嗓音。严格来说,他的嗓音属于另类性。首先他的嗓音是那种烟嗓,但属于不具备金属气息,不是梅西.格蕾那种夸张惊艳的金属烟嗓。 但约翰.列侬这种嗓音并不是天生的,说实话,就是烟抽多了造成的。但你总会觉得他的嗓音和唱法无时无刻透露出一种“这就是老子的个性,你爱听不听”。如果你听久了,会发现他的声音真的很酷。2.弗雷迪.摩丘尼的嗓音。牙叔赖以成名的伟大武器。我觉得他的嗓音和唱法,最有趣的是他声音既清丽又雄壮,既能婉转又能嘶喊,他的声音是很矛盾的。而且牙叔唱歌非常投入,你看他那种表情,说实话只有他才做得出来那种味道。DT曾经说过,牙叔在皇后乐队是没法替代的,亚当是替代不了的。我也认同。其实皇后乐队的编曲只能说是优秀,但牙叔的声音加进来之后,耶?就成了艺术了。我分享的这首现场版的《一生挚爱》,你听了就知道什么是清丽的雄壮嗓音。3.DT的嗓音。DT的嗓音也是很特别的,他是很空灵的婉转,他的假音在早期能夸张到E6。但我们通常觉得空灵的嗓音没有感情。但DT却不同。他也是矛盾的,因为他的空灵里有很大的感情因素存在。所以,他矛盾地方就在于他也把两个相反的特征结合了。空灵+深情。很多人不认可我说的DT的声音吸女粉。呵呵,我跟你说哦,他这种唱法是很容易勾女孩子心的。我是在2003年的时候听到这首歌的,当时我身边的女性朋友都说这首歌真的会让你心动。除了我三位偶像的声音之外。另外的传奇歌手,我很喜欢安德烈·波切利的嗓音,卡伦.卡朋特的嗓音,还有玛利亚.凯莉的嗓音。波叔K.卡朋特M.凯莉以上这六位传奇歌手的嗓音,都是我推崇的。都各自很有特色。但世界上也有其他嗓音,比如帕瓦罗蒂,比如惠妮休斯顿等等,都是很伟大的。以下是给DT骨灰级粉丝准备的。因为有很多欧美歌曲,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DT的音乐,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DT的普通歌迷,其实可以跳过答案了,因为你不一定会认同这些音乐。当然,你可以从我推荐的歌曲里,找到DT的灵魂。当然,评论区有一个人想听听我唱歌。估计他很好奇这答主唱歌会是什么样子?好吧,我唱歌只能说一般吧。发两个给你们听听,请轻喷。知道你们喜欢R&B,那我录一个这个类型的歌吧,没有任何修声,没有话筒,没有设备,就这样拿着手机喇叭录吧,但有点难听…纯粹没办法,比demo还demo。这首歌没有合音会很单薄,所以我开了原唱,只是我声音更大。也远不如原唱好听。第二段开始我尝试给原唱合音,但这首歌由于旋律太固定,整个链接很紧密,我很难自由发挥去改编。所以只能唱到这个程度了。https://www.zhihu.com/video/1681381913191993344第二首唱个迷幻乐儿歌吧。我很喜欢迷幻乐,也很喜欢小孩子。这首歌的歌词很迷幻,但作曲很像儿歌民谣。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的奇异矛盾。封面我选用了一个山区的孩子。希望唱这个歌能给贫困孩子一些快乐的祝福,但人生不要像歌词这样迷幻。https://www.zhihu.com/video/1721134144334266368昨晚在网易云音乐等APP去逛了一圈,看到有些歌单达到2亿,结果分享出来的90%都是快餐音乐。我也把喜欢的歌曲分享给知乎网友吧。DT也很喜欢给别人分享各种歌曲,所以,在讨论DT的帖子里,我分享音乐应该不算不尊重DT。我想分为两个大板块来分享歌曲。第二个板块是我个人评价的“70首最伟大的流行歌曲”(为何是70首?是因为我自己很喜欢7这个数字,所以我就选70首推荐)但第一个板块,是我想分享我听过的“通俗,雅,又小众”的歌曲。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雅俗共赏的歌,本来就不多。而且雅俗共赏的歌曲往往都非常有名,而在雅俗共赏中,还要加上一个“小众”,真的很难很难找到。但毕竟答主自吹自擂听过2万首欧美音乐,如果加上古典,南美和其他民族音乐,应该有3万首歌了。总体来说不至于找不到的。我精选一些吧。开始第一个板块:雅俗共赏的小众。第一个板块:《雅俗共赏的小众音乐》(这些歌,除非是该音乐人的铁粉之外,我们普通大陆听众应该90%的人都没听过,答主可以保证绝对冷门。但这些歌曲的功力,也绝对能达到雅俗共赏。)这个板块最初是我觉得很多人没有听过DT的很多冷门歌曲,我觉得很可惜。其实,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音乐,没有得到应有的赞美是创作人的悲哀。有这个想法后,我决定了写第一个板块致敬那些“冷门”英文歌曲。谢谢这些创作人的心血。同时,我就不贴DT的冷门音乐了,我希望如果有心的话,我们去好好听听他每一首歌,你能感受到陶喆的音乐品质)这是我听过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我喜欢教堂福音的同时,主要是觉得这个歌的歌词写得非常好。娓娓道来人生航行的冒险,失去,茫然和感悟。相对很冷门的圣诞歌曲。卡朋特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乐队。女主唱卡伦.卡朋特死于神经性厌食症也是蛮可惜。她可算是我最喜欢的女声之一。卡伦的声音,是最适合“留音机式”的歌声,甜美、温和、婉绵、清亮却又带有一点点历史的厚重。恰恰卡朋特又是一支“老照片曲风”式的乐队,优雅、追忆、伤感。曲风与歌手两者一结合,让人感到听她唱歌简直就像听二战时留音机的女神之声,给人极大的心里安慰。(岸部真明是吉他界的旋律高手。整首歌干净,简单,美好。他的很多曲子都有那种干净,童真,浪漫的风格)(一首爱尔兰味又加上美国南部的乡村味会如何?这首歌就是这样玩的。)(独特的金属烟嗓演绎的一首R&B。)(我不知道这首歌在欧美是否冷门,但在大陆应该算是冷门歌曲了)(乡村摇摆乐)(其实这首歌的作曲,我觉得是很俗很普通的,但是牙叔用悲伤的感情唱出来,一下子就变成雅俗共赏了。有种野生野性的艺术感了。这就是他的演唱功力吧)(这首歌在大陆比较冷门,但实际上它在国外并不冷门。曾经有一年获得了格莱美。整首歌很有感情,歌曲的题材是鼓励一个自闭型的人如何面对社会。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情感的流行类乡村摇滚乐)(乡村摇摆乐。Tim叔音乐的编曲真的是顶级的)(同Tim叔的冷门歌。这个夏威夷滑棒吉他的演奏者真的很优秀。蒂姆叔的歌里面,有两个不知名字的大神。一个是小提琴演奏者,一个是滑棒吉他的这个老兄。这两个演奏者的功力非常厚实。这首歌这两位老兄又携手奉献了小提琴+滑棒吉他的乡村经典组合。)(它的前奏类似于古典音乐,忽一下又跳到了R&B。山形瑞秋的音色依然有那种惆怅的美感。)(整首歌虽然简单。编曲甚至很糙。但babyface的歌声演绎总能让编曲不那么糙。)(优雅,思念,梦境。很老味道的一首歌)(简单。自然。民谣。但我翻看了网易云音乐的评价,只有可怜巴巴的100的热度。很奇怪,我觉得像这类流行民谣应该至少是999+的评论热度吧。)(科林斯叔真的挺天才。他真有那种写什么像什么的感觉。整首歌非常成熟,从悄然前进的鼓点到非洲大草原的生息,歌曲最后还有猎杀,追逐的戏剧感。非常非常出色的一首歌。我小时候看过这部动画片,可以说《泰山》动画的几首歌真的太经典了。这首歌的编曲功力其实很能体现科林斯为何是最伟大的流行音乐人之一。)(有点古典的流行乐。西恩列侬的音乐总有点古堡感,有种安眠曲,发条八音盒的感觉。)(我挺喜欢盘尼西林的歌。这首是写给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的。但总体来说,其实和足球感觉还是有点不搭吧。但单纯说这首歌,我觉得它有一种童真感,有一种创伤感,有一种浪漫感,带一点迷幻。其实很多人觉得盘尼西林是一个垃圾乐队。我只能说,我听过太多音乐,我个人很坚定的,很中立的说一句:盘尼西林这个乐队,它的音乐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根本听不懂人家想表达的情感。这个乐队很多歌曲的编曲都是很用心的,意境也非常好。我只是觉得这个乐队不应该在我们大陆。我们大陆的很多人从来都不知道“尊重”那些用心做音乐的人。)(我一直觉得这首歌是有颜色的。它是深蓝与紫色的天际。就像失眠后,早晨五点你被迫起床看到的那种蓝与紫的天空。孤独且迷茫)《光荣属于曼联》朗朗上口。这首歌是我1999年听的。给我的印象非常非常深,再过了二十年我都能记住。玛丽亚凯莉的唱法是真的独一无二,高八度四音阶我就不扯了,主要是我感觉她的声音,又含蓄,又性感。就像一朵花,一会儿低音,像是花朵儿,一会儿高音,这花朵儿又盛开了似的。对于我爸他们那个年龄的人来说,这应该不是冷门歌曲。但我觉得对于我们80,90后,应该算是冷门歌之一了。曲风有弗拉明戈的味道在里面,而且这味道还特别重。。。这首歌很短,1分30秒左右。它有最纯粹的古巴/墨西哥那种独特的民族音乐味。这首曲子暗的一面很有意思的是,它用音乐的类型分段来暗喻木法沙的叮嘱和辛巴的悲痛(厚重低沉的一部分音乐)/辛巴觉悟的时刻和认识自己的责任(激昂的一部分)/彭彭丁满和其他动物开心生活(后面人声出来的一部分)/最后一部分的人声又包含了宇宙生物生生不息的意味。一首曲子以四个分段来暗喻了狮子王的整个哲学和人生内涵,正是一叶一世界,以小看大这首是我比较偏爱的皇后一首歌。是2008年开始听到现在。刚开始是觉得真古怪,这也叫歌?结果,越听越好听,而且它的歌词写得神经兮兮的,曲风的转折多变也是非常有趣。这个萨克斯风的SOLO太强了。无与伦比。美国甜心。这首歌其实也有画面感,美国乡村小镇,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在摘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然后带在头上。有阳光,有小溪,有水车,有花草,一个安安静静的美国乡村生活。这首曲子陪我渡过了2005年的很多个夏晚。是很适合在盛夏的晚上,坐在屋顶或天台听的歌曲。这部动画片也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好了,在这里开始第二个板块。我个人不是什么权威音乐品鉴人。我只能从我听过的音乐里,选出我自己心目中的70首最伟大的歌曲。其中有很多歌,需要长时间细品。有些歌表达的情感,也许需要年龄沉淀,然后慢慢能体会到了。因为听歌软件有很多歌曲是VIP,所以为了大家方便,我大部分选的是B站的视频音乐。这70首歌,我要划分为(经典)和(传奇)。单论音乐本质,经典是不输于传奇的。但传奇音乐多了一层“历史”味道。比如,列侬有两首歌,一首叫<oh my love>,一首叫<Imagine>,其实两首歌都非常棒,但是,想象这首歌拥有一种匪夷所思的传奇故事性,因为熟悉列侬生平的人都知道他被歌迷枪杀了,所以想象这首歌“大爱”+“被枪杀”又结合列侬的生平,想象这首歌它就多了一层奇异的故事味,所以我标注为传奇音乐。但只论歌曲本身,(经典)和(传奇)同样伟大,只是缺乏一点历史的味道。勿忘我(经典)这首歌是属于低调的王者。它在DT众多歌曲中完全不显眼。但我认为它的编曲很成熟,四平八稳的朴质。而这首民谣摇滚中加入了约德尔唱腔,很有特色。整首歌有那种吉普赛人的味道,孤独,流浪,自由,感恩。我个人觉得这是DT最“成熟朴实”的一首歌,同时是有艺术性的,有一种对于流浪命运的信仰感。(这里,我要重复澄清一下:经典不比传奇差,只是少了一点历史的戏剧性)2. Don't Let Me Down(传奇)这种酷,不是我们小年轻装出来的。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一种洒脱的酷劲。很多人玩音乐玩乐队都是在“装酷”,而披头士的这首歌是最朴实,最成熟的酷。3. Let's Get It On(传奇)最经典的色情歌曲。可以说是R&B的丰碑曲。4. my all(经典)玛利亚.凯莉的声音就像黑暗中绽放的玫瑰。5. Thriller(传奇)伟大的节奏感。6.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经典)披头士早期的歌曲。我觉得它经典的地方在于表达了年轻时期的那股朝气。整首曲子简单,明快。7.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传奇)伟大,无需多言。8. Stayin' Alive(经典)比吉斯的声音搭配这种风骚歌曲,很奇特。虽然这首歌词是真特么俗,但它似乎就是“俗气风”中的经典歌曲。9. Every Time I Close My Eyes(经典)娃娃脸的嗓音像一杯牛奶,玛利亚凯莉的嗓音则加入了巧克力。而肯尼基的萨克斯则给这杯巧克力牛奶加入了香草。10. Imagine(传奇)圣洁的编曲,光辉的淋浴,堪比圣经一样伟大的歌曲。11. Penny Lane(传奇)唱法轻快、编曲多变、歌词迷幻的世俗+鼓号的皇家贵气,真是一首矛盾的歌曲。这首歌信手拈来的把几种矛盾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这种创作力就是披头士最强大的地方。12.
Lay Low(经典)整首歌很简单,没那么多废话。但是,虽然他是2014年左右出的歌,但我依然觉得这首歌能排在我列的70大流行乐中。它的简单风格是现代乡村摇滚的精髓。“美好自然的森林风景,动感奔驰的越野车,一种成熟男人对于乡村式自然爱情的演绎”13. Isn't She Lovely(经典)这首歌有一个口琴加长版,但是我没在视频网上找到。这首歌是史蒂夫写给他女儿的。黑老兄的音乐细胞中,用口琴吹出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喜悦感。这个版本是2016年的,史蒂夫已经倒嗓很久了,但那个口琴的功力还在哪里。14. 我只在乎你(传奇)君姐真的不愧为华语乐坛的情歌王者。整首歌非常具有年代的港味,但君姐的歌声就像一种岁月的陪伴感。那种浑然天成的“含情脉脉”,我觉得这是她歌声里最牛的地方。15. Smokin Out The Window(经典)其实这首歌是两年前马尔斯兄弟俩发的。老实说,要论年代味道,它肯定不足历史感。但我把它列为70大歌曲,是觉得它的编曲很牛,这两兄弟的演技也挺好的,是两个戏精。其实这十年来,很多音乐都在去旋律感,很多人说那种老式的R&B已经过时了。但是马尔斯俩哥们用这首歌狠狠的打了大部分人的脸。16. Somebody To Love(传奇)这首歌其实应该是牙叔内心的写照吧。信奉神,信奉爱,但他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塌糊涂。这种现实的撕裂感让他在这首歌中发泄和呐喊。但这种发泄和呐喊,却带有歌剧一样的优雅。其实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我更喜欢皇后的这首歌。17. A Whiter Shade of Pale(传奇)这首歌很美,有一种哥特,宗教的感觉。我觉得这首歌最伟大的地方,它似乎是我看到流行音乐历史上最早的“迷幻类R&B"。18. You Won't Let Me (经典)山形瑞秋的演绎感人至深,但我觉得她的声音感人的同时,那种至情的野性感耐人寻味。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R&B歌曲。19. Fly Me To The Moon(经典)小野丽莎翻唱的这个版本,我觉得是最典雅的一个爵士版本。但这首歌的作者是巴特.霍华德。黑字标明以表对原创人的尊重。20. Easy(经典)标题有个飞机场的十点半,是因为DT的那首飞机场就是采样的这首EASY。这首R&B的节奏感很原始,莱奥里奇的演绎也很丝滑。可以说这首歌是一个完完整整、简简单单的如何写R&B歌曲的教科书。可以说R&B该有的东西,它全都有。21. 爱很简单20周年初心版(传奇)我可以说这是DT最好的三首歌之一。这首歌的高音有那种最原始的野生感。它是情感的爆发,其实不是你能学会的。这个东西叫情感的天赋,是人生理解和经历。教科书上没有。没想到我会把这首歌划分到传奇音乐吧?因为这首《爱很简单》的最初,DT说没公司想要这首歌,所以DT自己就唱了。我觉得这首歌的经历,似乎让他产生一种“我想要从幕后走出来,自己写的歌,自己来唱”的故事感。这首歌应该是DT歌手演绎生涯的开始。所以这首歌是有故事的,有一种命运的味道在里面了,所以我把它划分为传奇。虽然我选了新版的爱很简单。22. Yesterday Once More(传奇)虽然这个视频看起很混乱,但是我能确定是卡伦的声音。一首伟大的歌曲。这首歌演绎出的历史感很厚重,即使我觉得可能再过几百年,依然会有新的听众对这首歌产生喜爱。它绝对经得起时光的检验。23.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传奇)迷幻乐的丰碑之作。我在十几年前第一次听的时候,我觉得真特么古怪的歌。那个时候不太懂,觉得这歌莫名其妙的。后来,我对音乐的理解慢慢深刻的时候,我再去听这首歌的时候,哇,这真的是传奇歌曲。绝对不负盛名。这就是你的歌曲越听越多之后,你自然会对一个领域的理解有不同。书读百遍,其意自现。24.
Norwegian wood(经典)它是一种中世纪音乐+英国民谣。很奇特。朗朗上口也非常和谐。这也是一首绝对经得起时间,慢慢去品味的歌曲。25. 枉凝眉(传奇)陈力阿姨的演唱真是仙气十足,这首歌是真惆怅啊,把林黛玉那个忧郁的心境演绎得淋漓尽致。26. Pretty Boy(经典)老实说,这首歌的歌词本来挺俗的。但M2M的声音太美好了。她们的声音完美的诠释了少女在青春期那情窦初开的时刻。声音非常干净,非常清丽,具备了甜美和梦幻感。可以说这首歌是“少女情感”的经典。27.
Something(传奇)这是我最爱的披头士歌曲的前三。它的编曲音色很特别,作曲也非常好。而且这首歌,我总觉得有一种东欧的味道。迷幻,梦境,甜蜜,但同时它有一点宗教的味道,很奇特。这个味道你可以仔细品,我描述不出来那种美妙的怪味,非常奇特。28. Mercy Mercy Me(传奇)应该是最早的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益歌曲。那个年代,谁会想到被冠以情欲的R&B竟然能写公益的题材?而且这首歌的结尾带有一种“悲观”的戏剧感,有点西方冥乐的感觉。我们能想象这种变化是有多奇异。29. Every Breath You Take(经典)不知道怎么评价。很好听,曾经很喜欢这首歌。现在依然如此。30. You'll be in my heart(经典)优秀的编曲&作曲,感人的歌词,柯林斯的嗓音演绎一首关于“勇气”与“陪伴”的歌曲。其实这首歌还有一点点“父爱”感的味道。31. The Ballad of John and Yoko (经典)一股非常风骚味的乡村摇滚味道。列侬的歌词依然嬉皮笑脸的讽刺。32. 奇迹山(经典)樱花的清丽,富士山的雄壮。很有禅味的一首曲。岸部真明把他“道的自然哲学”用奇迹山演绎了出来。33. When You Believe(传奇)伟大且偶然的“一次”组合。“美国之声”+“花蝴蝶”。一个醇厚宽合,一个清扬幻化,毫无疑问这首歌是女声合唱的历史级丰碑。34. Greatest Love Of All (经典)惠姨的嗓音,你几乎没法挑刺,一个完美女音该有的东西,她都具备了。四平八稳,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女声。35. picture to burn(经典)泰勒丝刚出道的时候,我就关注这个歌手了。这首歌应该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的音乐。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小家伙绝对能成长为超巨。一个小女孩玩乡村摇滚,还玩得很6.同时,她的音乐还具备了可以流行通俗的全部因素。你想想,乡村音乐大多数都是些硬汉,大姐,老爷们。一个小女孩玩乡村类,人也长得甜美,编曲,作曲,演唱都无可挑剔。这个领域似乎还没有。泰勒丝是天时,地理,人合的三种因素成长起来的。她歌曲的趣味性和商业化结合得非常好,我认为是目前女歌手里的最好的哪一个。36. Yesterday(传奇)流行音乐史上的丰碑。37. My Heart Will Go On(传奇)就像我曾经提过的一个问题,你能在流行音乐史上找出几首比My Heart Will Go On的前奏更让人耳目难忘的歌曲?这个爱尔兰锡笛是画龙点睛的地方。同时,迪翁的美妙嗓音赋予了这首歌的生机情感。她高音清透的同时充满了力量。38. Circle of Life/Nants' Ingonyama(传奇)这歌词写得太好了。它描述了一种生存的哲学。一种生命的循环。39. billie jean (传奇)伟大的节奏感X240. In My Life(传奇)有些歌曲初听的时候平平无奇。需要时间去体会它的伟大。41.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传奇)世界第一张概念专辑。披头士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乐队来演绎整张专辑的歌曲。42. How Deep Is Your Love (传奇)这首歌的midi键盘编曲很经典。整首歌非常平衡,同时比吉斯的演绎让这首歌拥有一种历史感。43. Without You (经典)黑夜中的玫瑰X244. Oh My Love(经典)沉寂、理智、禅味、无人之境、爱的圣洁和光辉、与自己灵魂的对话。45. A Day In The Life(传奇)现实与梦境,温柔与嘈闹,迷幻又理智。列侬把两个最极端的东西融合一体。这是荒诞式歌曲的丰碑,这就是毕加索式的艺术。46. 夜 (经典)欢哥这首歌的开头就有一种苏联老唱法的味,又有一种古堡,寂夜,鲜血,孤僻,就像伯爵的情诗。整首歌气势磅礴又优雅阴郁,一方面在暗恋一个姑娘,一方面又非常孤芳自赏。这是一首非常神经质的艺术摇滚歌曲。古典味也很重。47.
Nobody loves you(经典)列侬的唱法漫不经心且洒脱,歌词极度现实。中途他提高了音调就像是在“警示世人”。整首歌画龙点睛的地方就在于他最后洒脱的吹起口哨。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世外之人,藐视的看着世俗之人的物欲横流,鸡飞狗跳。48. mad sexy cool(经典)毫无疑问,R&B的巅峰之作之一。其实非常有趣的是,我感觉R&B的巅峰曲有几首都写的性爱。其实最开始的蓝调音乐就是在妓院开始的,人们觉得这类音乐能激发情欲。所以R&B这个流派从蓝调,布鲁斯发展出来后,它好像没“忘本”。就像一首巅峰的R&B歌曲,它这个血脉必须要色情来驾驭。49.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传奇)传奇情歌之一。一首情歌该具备的一切,它都具备了。传唱度也很高。我们可以在很多商场内都能听到。很有趣的是,视频中这哥们是在假唱,对一下口型而已。50.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经典)歌词写得很好。是一首很燃的情歌。51. 普通朋友(经典)华语R&B的巅峰之作。就像我之前提过的,R&B这个流派,中文发音不正规反而能唱出更纯正的味道。早期的DT,中文不算好,这就能让他的发音更滑,更顺。52. Last Christmas(经典)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但它有一个突破的地方就是,在它之前的圣诞歌都是轻快,幸福的氛围,都是写传统味道的圣诞歌。但这首歌是第一个写圣诞失恋的歌。人们发现,原来圣诞节的题材还可以这样写。。。53. Here Comes The Sun(传奇)后期的乔治哈里森写歌能力已经不输于列侬和麦卡尼特了。很美的一首歌。因为后期披头士的歌几乎都很成熟了,要不就是摇滚,要不就是迷幻,要不就是民谣。总体来说,都是成熟男人味道了。但这首《太阳出来了》是后期披头士最“甜”的一首歌。简简单单的曲风,明快又青涩的意境,哈里森画出一首阳光,这让人们忽然想起当年在利物浦那四个青涩的小伙子了。54. Don’t Stop Me Now(经典)我感觉,每一年国外高速公路出的车祸中,皇后乐队都功不可没。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55. I was born to love you (传奇)最能体现牙叔唱功的一首歌。虽然这首歌并不是很出名,但我认为是皇后乐队后期的标志性摇滚歌曲。皇后乐队这四个老伙计是音乐历史中把“嗨歌”做得最好的哪一个。通常,我们觉得嗨歌缺乏艺术的美感。但是,牙叔独一无二的唱功却把“嗨”这个很俗的东西加入了艺术成份。他用狂热的音符让听众失去了冷静的意义。56. 开不了口 (经典)这是我个人认为杰伦写得最好的一首歌。最开始飞机起飞的声音,就和《开不了口》这个题材很贴切,它有一种画面感,它暗喻了离别前,那句我爱你还是不敢说出口。那种离别的味道很惆怅。虽然我在这篇回答里,把杰伦批评了太多,但我依然认为杰伦是很出色的音乐人。虽然这哥们编曲还是有点太MIDI程序化,但是他是“失恋类”,“暗恋类”那个味道写得最好的歌手之一。我用黑字对早期的杰伦表示尊重。57. Bésame Mucho(经典)优雅。一种意大利式的发音演绎一首墨西哥味的音乐。弗拉明戈的拍子哒哒哒总有一种高跟鞋的舞曲感,让人联想到红裙的异域女郎。而波叔成熟的嗓音有一种“拥抱感”。58. 再谈记忆(经典)也许有人认为我疯了,竟然把盘尼西林的歌排到70大之内。但我确定我没疯。首先,这首歌的味道太约翰列侬了。这个歌中间SOLO的部分,他们吉他的音色做得非常非常好,它很像是烤焦的一种“英国老地毯味”,有一种毛刺感,一种焦味。我很确定的认为盘尼西林是一个好乐队,他们音乐里那种成熟的“老味道”是年轻乐队中极其罕见的。只是主唱张哲轩这个孩子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但这孩子的音乐理解是很不错的。59.Come Together (传奇)成熟,洒脱的酷。实验音乐的丰碑之作。60. Dont Stop Till You Get Enough(经典)这首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大概刚20岁出头,我感觉这首歌有点傻乎乎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感受到这首歌的伟大。它的傻乎乎,有一种爵士的愉悦幽默感,但不缺乏一种劲舞的酷感。这种味道非常难以形容。它什么都不像,唯独像的是MJ的声音很像比吉斯的风格,这三个奇异的组合产生的味道能让人生起认同感。61. Live Like You Were Dying(经典)很少有人用“绝症”的题材去写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写得非常好。蒂姆叔的嗓音也充满了朴实与力量,他的嗓音很神奇的地方在于:成熟又朴质,带一种美国南方的“农民味”,高音能飙,低音能颂,中音厚实。这个嗓音洗尽铅华,是真正的硬汉。62. Highway Don't Care (经典)蒂姆叔+泰勒丝的当代乡村双巨的合作。一首充满质感的乡村摇滚。虽然,我感觉这个作曲还是有点太通俗,但是整首歌的编曲是乡村音乐的最高技术。每一个乐器演奏的质感非常厚实,如果你想听听目前乡村音乐的乐器可以玩到什么程度,那么这首歌毫无疑问是一个标杆。63. 铁血丹心(经典)罗文和甄妮唱出了金庸武侠的那个江湖味道。而且最神奇的地方是,罗文的声音更清亮高亢,而甄妮作为女声反而更厚重和侠气,按理说,男女合唱一般都是男负责更低的音阶,但这首歌的高潮部分正好相反。罗文的音阶大部分时间要高于甄妮,所以这个颇为奇异。这首歌可以说是最好的华语对唱歌曲。64. Hey Jude(经典)很奇怪的是,很多人觉得Hey Jude是披头士最好的歌曲。但我不认为,甚至这首歌在我心里不足以进披头士音乐的前十。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自己不太喜欢这首歌。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首好歌。为什么这样伟大的音乐,我自己不喜欢。真的奇怪。但因为它的伟大,我就列入了70首歌的名单中。65.love(传奇)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它从寂静无声,慢慢的走向一个孤独的钢琴声,列侬用简单的歌词,简单的作曲写出了并不简单的歌。一个诗人对于爱的篇章。这种简单,让我想起了自然。自然的树,自然的风,自然的爱,自然的人。我看到了“自然的平凡”。其实列侬的音乐之路,有早期,中期,后期,你都能看到他明显的心态变化。他身上演绎了太多的人生动词:他青春,激情,迷茫,风骚,炫酷,神经质,慈悲,叛逆,迷幻。他就是火与冰的矛盾体。他的音乐有太多的人格分裂。但这种人格分裂让他创造出很多种音乐的风格。真正要写出一首经典歌,你必须得投入你的心和血去“深刻体会”。它不是你去找一个板子来模仿。模仿永远难以出经典。披头士的音乐有40多种风格,每一种风格,你要出经典歌曲,你就必须要身同感受。这就等于伟大的音乐创作者其实都要有点人格分裂的。而披头士40种音乐曲风中,列侬一个人就贡献了60%。你能想象这是人能干的事儿?这首《LOVE》,我感受到他已经返璞归真,他回归到最“平凡”,最“简洁”的约翰列侬。我不认为还有谁能像列侬这样经历了音乐人生的大圆满。他是真正的传奇人物。66. Katrina(经典)这应该是我最喜欢陶喆的一首歌。也是我认为他最好的一首歌。我不是在哗众取宠,是认真的。这首歌,我看到了DT最好的一面。我很想给这首歌冠以(传奇)的标签,但由于它没有历史性,所以我只能以经典来标注。这首歌简洁,一气呵成,但同时又具备DT早期有点“乱唱”的神经质。我真的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感。这首歌如果要论编曲,你可以说它没什么宏大编曲,不够精美或者巴拉巴拉。但我感受到了最好的陶喆。“它简单,美好,青涩但又即兴发挥,它没有修饰,就是一个最野,最原始的DT”是的,我很喜欢《勿忘我》,《一念之间》,《爱很简单20周年》这三首陶喆的歌曲,我不得不说这三首歌是DT编曲的巅峰作品。也是华语乐坛,我甚至可以说是全球乐坛编曲的标杆之一。但它们无法像Katrina给我一种“自然感”。也许他最早录制这首歌的时候还是一个警察,录音室又小又破,说不定他穷得只能吃点泡面。他就想去追Katrina,那种对于爱情的冲动让他写了这首歌。Katrina是原始的艺术品,是随性的艺术品,是简单的艺术品。它不加修饰的自然,带给我最美好的R&B。67. Get Back(传奇)伟大,英国流行民谣摇滚的丰碑。68. 白鹤飞(经典)道家的经典曲子之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个30多岁还未满40岁的人为何喜欢这种爷爷奶奶都觉得过时的曲子。我很喜欢古典音乐,这让我对我们戏曲类音乐也产生了爱好。这首曲子意境非常好。真能听出那种白鹤戏水,然后展翅飞翔的戏曲感。其实经典的戏曲类音乐有不少,比如《晴雯歌》,《不老松》、包括号称电子+戏曲的《云宫迅音》,都是很好的音乐。我只是列举了白鹤飞。如果学音乐的朋友有兴趣,我真建议你们去看看老前辈的音乐底子。说实话,你们现在听到的很多小青年流行歌手,几乎没有音乐底子。全是一套MIDI搞出来几个节奏,然后就开始发表歌曲。纯粹就是AI生产出来的垃圾。我们国家老一辈音乐人的底子,非常强悍。可以去戏曲中好好观摩一下。69. Bohemian Rhapsody (传奇)老实说,我觉得波西米亚狂想曲不是皇后乐队最好的歌。但是,它歌剧摇滚的风格,完美的歌词,不同的演绎分段,确实是一首伟大的歌曲。这体现了世界级摇滚乐队的实力。但如果你要问我,皇后乐队最好的歌曲风格是什么?我觉得是“嗨歌”。因为如果讨论歌曲的编曲技巧,歌词作曲,无论是情歌还是摇滚,我都只能说皇后乐队是最好的之一。但你要说“嗨歌”的话,我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音乐人能比皇后乐队做得更好。最后的致意:好了,已经写完了。当然,最后一首歌,我会用来这个帖子的结尾。关于陶喆的这个回答,我差不多前前后后更新过很多次,从2020年3月份开始到2023年12月份,我起了一个开头,然后断断续续的更新了十多次。也因为这个帖子,我认识了一些DT的铁粉。有些朋友在喜欢陶喆的同时,有坂本龙一的歌迷,有杰伦的歌迷等等,有些朋友甚至把他她自己写的歌发微信给我听听。音乐本身是一个其实带一点主观,但也带一点客观的文化产物。但它确实需要很强的天赋。就像我这种人,如果你真让我作曲,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我写不了。即使我听了很多伟大的歌曲,我依然写不了。这个东西是需要天赋的,你哪怕是给我一台几百万的顶级钢琴,我也弹不出来什么东西……但,有些非洲小孩,东南亚的小孩,你哪怕是给他搞一台什么雅马哈s750的烂键盘,他也能给你玩出花样。这就是基因里的天赋。音乐太需要天赋了,不是我们去听伟大音乐,然后采样就能搞出好音乐的。我列的70首经典歌曲,其实还有很多歌曲我没有写,它们同样伟大。如果你们是学音乐的,我唯一能建议的就是:感触音乐的血脉,感受它的文化意境。绝对不要去看那些套路音乐,那些midi搞几个节奏,然后死搬硬套。那种是真正的文化垃圾。这种音乐在大陆音乐市场上却是主流,让人非常沮丧。希望你们都能在音乐的旅程中一路顺风。很开心认识这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感恩相遇,感恩音乐。同时,我也要感恩陶喆的音乐陪伴了我很多年。四年,断断续续的更新一个帖子,想起来挺神奇的。我写了几万字,简直是疯了。但是,太爱音乐了。你能感受到的。不单单是对陶喆音乐的爱,还有对各种音乐人的爱。在我最初写的2020年,其实是DT音乐的低谷期。我看到他的两首迷幻乐《告别飞行》《爱是凝望又离开》的点击率很低。我真的心痛这样的华语传奇歌手,这样有品质音乐的人是这么的被人轻视,而一群垃圾歌手搞几个ai一样的套路旋律就能受到追捧。我当时无法理解大陆的音乐圈到底怎么了?我真的很心痛陶喆当时的低谷期。所以有了这个写陶喆音乐和世界流行音乐的想法。这前前后后,近四年的时光在流逝,就像他那首《流沙》。时光如梭。所以我把这首歌作为第70首,让它作为结尾。纪念美好的音乐之路,同时这首歌我唱得不太好。也算是送给我自己这四年坚持的更新之路。人生总是有美好的音符,也有遗憾的音符。我录的这首歌是在2023年6月份,那个时候我咽炎很严重,唱的高音部分有很多缺陷,没唱上去。同时,我忘记歌词还随口瞎唱了很多。我不打算重录一次,因为这些缺陷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生命也是传奇的一部分。无论是那些伟大的音乐人,还是你,还是我。音乐人+听众,我们共同孕育了这些传奇的音乐作品流传下来。我决定给这个回答(帖子)用一个迷幻乐式的结尾:有一天,我抽中了一张“体验人生”的愿望票。我说:“我和很多人一样热爱音乐。但作为一个普通听众,我能和世界传奇音乐人一起“演出”一次吗?”愿望之神问我,“你想和谁一起演出?”我不敢回答。愿望之神说:“大胆说吧,能有点勇气?”我说:“我想吉他之神Eric Clapton给我伴奏一次。”愿望之神差点没笑出来,说:“你去问问他愿意吗?他是吉他之神,你只是一个普通听众而已。”后来,我见到了Eric Clapton。我不敢仰望他。他是那么的伟大,是流行音乐史的传奇之一。我自卑到不敢提一句话。但是,Eric Clapton,他说:“来吧,孩子”70. Wonderful Tonight
(传奇)https://www.zhihu.com/video/1724839544829116417送给那些抑郁症,自闭症的歌迷。感谢你们的私信。永远不要失去爱自己的勇气。“我很想跟你们一起唱这首伟大的传奇歌曲,我们都是传奇音乐的一部分”。此贴终。不再更新。}
前段时间不是还看他们和阿隆戈登玩的挺开心的吗,怎么就变成这样了?“野球帝9位师傅退出野球帝原因曝光,根据网上自称陈一帆徒弟所说,9位师傅真真实实的退出了野球帝,目前野球帝新老球员分化严重,因为老师傅们缺少流量价值,野球帝的MCN机构不给他们流量和广告,致使老师傅们对野球帝失去信心,所以这次老师傅退出问题,基本可以肯定,退出是因为师傅们对收入分配不满意,而续约合同满足不了师傅们的条件,所以只能分道扬镳,一拍两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事很正常,本身看郭师傅这些人也是看他们在抛物线练练球,玩玩梗,弄点段子之类的。一直以为他们混的不错,看到这个爆料我都不敢相信。原来野球帝上班没有底薪的吗?说是九个师傅退出,我搜了一下王师傅,魏师傅,老郭,赖益烨,刘守元,还有一帆,具体还有谁我也不太清楚,基本上我平常经常刷到的几个师傅都退了。看不懂,这么重要的人物都喂不饱,这公司到底赚不赚钱?按理说不应该啊,视频看点赞播放量低不了,时长也应该能参加中视频计划,这都养不活嘛?如果野球帝都不赚钱的话,那也太奇怪了,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这晃动幅度有点大。不知道账号的归属会不会有变动,据说王师傅已经开小号了,如果不赚钱的话还是趁早撤吧,毕竟这东西稳定性不高,能热多久更不清楚。底薪都没有,那就更没有所谓五险一金了呗?实在理解不了这种情况是怎么让这些人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这也太扯了一点。最近关于篮球的新闻怎么都这么抽象,看着是真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a流量变现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