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做物流数字化转型型了吗?唐山这边哪个数字物流在物流企业转型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这个话题有点大,我们先说一些底层逻辑,想知道数字化转型要转什么,我们先来看到底什么是数字化 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是指以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是信息业务转向数字业务的过程。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 1、转业务流程: 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打通数字化不是一个部门、 一个流程、 一个系统的变革,而是在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进行数字化的打通,会牵扯到企业所有组织、流程、业务、资源、产品、数据、系统,甚至可能影响上下游产业链生态。2、转商业模式:实现商业模式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重塑数字化全面创新和重塑了企业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到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打破了部门壁垒、数据壁垒,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系统互通、数据互联。在数字化时代,数据被全线打通融合并形成数字资产,赋能业务流程、运营管理、决策部署等。3、转思维模式: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跨越如果说信息化时代是以流程为核心,那么数字化时代是以数据为中心。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思维模式从流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数据是物理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的投影,是一切的基础,而流程和系统则是产生数据的过程和工具。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进程中,数字化并不是对信息化的推倒重来,而是基于对企业以往信息系统的整合优化,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 以支撑企业满足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我们先抛砖引玉给个思路,具体内容也欢迎大家关注1、夯实基础: 构建基础数字化基础建设 即企业数 字化的能力,是指企业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中台架构支撑),以及数智技 术的创新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打造,将企业内部、外部、线上、线下、软件、硬件、现实、虚拟等数据,连接到一个互联互通的数据环境中,统一了各方数据的编码,实现基于企业全局的数据资源汇聚。2、推动目标数智管理:让降本增效看的见以推动降本增效 为目标的数智化管理,聚焦运用新技术驱动的管理变革,引入数字化技术(比如 ERP 系统、MES 系统等工具)可以实现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实时互通,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监控,企业管理层可以透过数据直接了解生产现场情况,可以实时调整,远程控制,来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中的不良品,提高生产线效率,从而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益。3、用数据驱动决策驱动增长数智 经营,聚焦运用新技术赋能业务创新,创新产品、服务、营销、渠道及供应链, 打造卓越客户体验。以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更精准的识别出供应链流程中各环节的瓶颈和优化空间。举个场景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订单数据的分析来预测市场未来的需求变化,从而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策略。而利用现在领先的智能调度的一系列数据算法,我们还可以优化生产运输物流路线、从而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好消息,智邦国际ERP将会充分利用自己沉淀了20年,帮助了成千上万家企业成功数字化转型的宝贵经验,为每一个中小企业提供最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帮助每一个企业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即刻关注 @智邦国际ERP 定期为知友分享数字化转型干货,智邦国际一体化ERP,您数字转型路上的好帮手~关于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大家可以补充看下面内容,进一步了解!}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要先搞清楚其内在诉求。本篇文章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两个关键点,系统讲解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和流程,感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哦。
本文谈论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两个关键点。
云原生、微服务、中台等,这些仅仅是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中的技术支撑平台底座。这个技术平台最终还是需要为业务目标和战略服务,因此搞清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诉求才是最重要的。
一、数字化转型概述
首先还是看下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基本定义,我们在这里引用两个定义,一个是百度百科的定义,一个是IDC的定义。
先看下百度百科上对数字化转型定义如下:
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Digitization)、数字化升级(Digitalization)基础上, 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在这里给出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三个阶段:
数字化转换:信息数字化,模拟数据到01二进制
数字化升级:流程数字化,典型是各类IT应用系统
数字化转型:业务数字化,典型代表亚马逊,苹果
同时对于数字化转型给出了另外一句关键描述即:
数字化转型表明,只有企业对其业务进行系统性、彻底的(或重大和完全的)重新定义——而不仅仅是IT,而是对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的方方面面进行重新定义的时候,成功才会得以实现。
而对于IDC对数字化转型定义相对更加精简,如下:
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即是数字化转型。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增长。
在这个概念里面实际核心强调了两点,其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其二是业务或商业模式重塑。其中业务重塑是根本目标,而数字化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在这点上不能本末倒置。
虽然当前很多IT咨询机构,软件服务商等都在推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但是企业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数字化技术或工具应用,上个系统就能够解决的。
二、对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理解
1. 连接—数据—智能
企业的数字化应立足于顶端设计,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产品设计能力、社会化服务能力、渠道终端覆盖力,以及未来的产业互联、生态发展方向,依托企业自身优势,抓取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本质。
即企业数字化是将当前的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目标达成。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连接:万物互联,解决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连接问题
数据:连接后产生集成和协同,协同过程自然会产生数据
智能:数据经过加工和提炼,形成智能化分析应用
其中连接解决基本的业务链协同问题,通过连接下的业务协同形成数据沉淀,通过数据的存储处理,管控治理形成数据服务能力反哺业务。同时数据持续积累又进一步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智能化分析应用提供服务。
2. 数字化能力框架重构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重构数字化框架。
上图是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的一个重构,绿色部分还是围绕核心业务价值链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连接、数据和智能三个部分内容。另外在下层增加了组织支撑和技术支撑两部分内容:
组织支撑:包括了组织、人员、文化、过程等内容。
技术支撑:包括了云原生、物联网、5G和数字孪生等,也包括数字中台构建。
在最上面增加了运营支撑:
运营支撑:核心是基于数据驱动思维下,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持续改进。
以上即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的重构理解,对于该能力框架后续准备再专门写文章来进行说明,从该框架至少可以清楚的明白当我们谈一个管理,业务或技术内容的时候,再整个框架里面具体的位置。
三、从信息化到数字化
当谈数字化转型的时候,首先还是需要进一步理解清楚数字化这个概念,才能够更好地谈数字化转型。对于信息化大家都容易理解,那么数字化是否就是简单地增加了类似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就变成数字化了?
1. 重新理解数字化
简单来说数字化本身就是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信息化也是数字化发展的前期阶段,是数字化整体范畴的一个子集。
在这里,还是需要从技术和业务两个层面来重新理解数字化。
对于技术层面谈数字化,在这里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如下:
即数字化是在传统信息化基础上,通过万物互联的核心思路,来解决了物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完整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这里强调了两个关键,其一是连接,其二是时空信息的融合。
我原来谈到过,在实施ERP或其他内部IT系统的时候,谈得最多的就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的统一。但是这个过程的实现更多的是通过人工去操作,人去录入单据数据,人去推动整个业务流程的流转。
而到了数字化阶段,在应用了物联网、5G等技术后,不仅仅是人和物的连接来产生信息,而是物和物本身也可以连接并自动产生信息。在万物互联下,信息的产生不再是只能够通过人工输入信息,而是自动产生、自动计算、自动流转。
我前面举过一个最简单例子如下:
传统进销存下,当货物入库的时候你手工在系统里面录入一张入库单。而在数字化阶段,更好的方式是货物推进仓库的时候,通过RFID自动扫描和感知,自动产生入库信息并进行计算汇总处理。
第二个关键点,即在传统的信息化阶段,我们产生的信息只有时间信息,而没有附属空间信息,比如一个货物什么时候入库的,入库数量多少我们查询系统可以知道。但是这个货物当前在什么位置,包括货物具体的空间位移路线,我们并不清楚。同时货物本身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本身也是脱节的。
而在数字化阶段,时空信息进一步融合,一个事物我们不仅仅是知道它的生命周期时间状态,更加重要的是知道它的空间地理位置状态,这个两个信息本身是一体的。在最早的时候有资产管理系统管理资产信息,而现在提出一个概念叫数字资产,里面一个关键点就是时空信息的融合。
在数字化基础上,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提得比较多的是数字孪生的概念,可以先看下对于这个概念的简单定义如下: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
这个定义在时空融合上又进一步体现了抽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而这本身也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简单来说谈数字化你要跳出单纯的数字工具和技术的约束,从整个信息化发展演进的趋势,从万物互联,时空融合,抽象现实融合角度来重新思考数字化。
四、数字化转型——内和外
当谈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还是得回到当前企业能够看到的成功实践究竟有哪些可以参考。当在分析这些实践的时候,实际包括了内和外两个关键的维度来分析。
1. 内部-能力提升和重构
在前面已经谈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仍然需要完成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和集成问题。这个集成包括了横向以业务价值链为核心的协同和集成,也包括了垂直的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集成。同时还得实现横向和纵向之间的集成。
对于已经具备信息化基础的企业来说,实际就是两个重点,一个是解决系统间的整合和集成问题,一个就是如何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来解决自动化和智能化问题。在当前的实践中包括了类似智能仓储和物流、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基本围绕这两个重点展开。
任何企业谈数字化转型,其核心基础仍然经过数字化重构和整合后的内部能力,这个能力目标就是实现业务的敏捷、自动化,面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时候的足够柔性应变能力。
如果这个基础能力不具备,就快速地去做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那很可能是赶鸭子上架无法支撑。企业跨越边界走出去是个好事,但是有个过程积累能力,把内功练好。
2. 外部-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
跨越企业内部边界到外部,谈得最多的就是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这种互联当天实践最多的就是快消行业或直接面对C端客户的行业。
因为在从内走向外的时候,实际企业很多在模仿互联网的玩法。
比如从最早谈得比较多的O2O线上线下整合,企业自建垂直一体化电商,企业构建自己的能力中台并建立外部连接生态,拓展自己的品牌和自媒体运营并实现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转换,通过运营和对数据的分析来实现业务的持续改善等。
这些玩法互联网企业玩后的2到3年,开始在传统企业数字转型中玩,包括谈得比较多的中台建设同样是如此。在这个走向外部过程中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失败了。你观察这些企业你会发现,真正成功的大部分还是大的企业,原来信息化做的足够成熟的企业,而不是那些简单的引入软件厂商中台咨询和建设的企业。
其核心原因主要是两点:
前面谈到的内部能力修炼是基础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业务问题,其次才是技术问题
最近几年,有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过度强调营销,强调抢占流量风口,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核心仍然是提供有价值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你只要提供的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流量是否在你那边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企业要搞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专注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上,而不是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我一直在强调企业不要想着整个产业链,或者说从产品从生产到交付到客户的过程链全部通吃,而是应该将自己垂直的一块做好。能够有人帮你代理,或者帮你分销是好事情,你随时少赚了部分钱,但是同样减少了成本和风险。
其次就是前面谈过的,内部能力不足够不要轻易直接面对C端客户,当你真正面对C端的时候你会发现需求敏捷性,需求多样化急剧增加。那么你当前的价值链,你的生产,物流等过程能否做到足够的敏捷响应和柔性?
如果无法做到,可以看到需求满意度就下降,反而是影响到公司品牌战略。
包括最近1到2年比较火的产业互联概念,在我前面也有文章详细介绍,但是你理解了产业互联你就明白这个不适合大部分企业,或者说产业互联仅仅适合垂直行业下的上来头部企业来玩,来进行生态链整合,更多的企业仅仅是接入和跟随。
五、为何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当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和多年前谈为何企业要上ERP感觉一样。比如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这个想法对数字化转型仍然适用。
企业为何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难道是别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所以我们也要跟着做,还是说互联网很多概念和思想很好的,我们想先做下尝试。还是说仅仅是增加些企业的宣传口号和噱头。
在数字化能力框架构图里面就可以看到,数字化实际涉及到企业的战略,业务,组织,流程,IT和技术多方面的内容,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同时衡量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很简单,即:
数字化转型是否真正提升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能力。
对于为何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我准备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谈,其一从业务角度,其二是从技术角度来谈。
1. 业务角度-业务目标驱动
企业提出数字化转型很多还是围绕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实现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当前构建的IT和技术能否高效,敏捷的支撑企业业务目标和战略的达成。
业务驱动IT,IT需要匹配业务战略和目标。
在业务目标达成过程中,可以看到引入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后,整个技术支撑平台能够更加高效、敏捷和自动化,更好的支撑业务战略达成。那么这个数字化转型是有意义的,即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可以看下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过去30年,华为通过不断变革以及IT的实施,有效支持了业务的发展;随着业务全球化、复杂化以及不确定性的增长,华为决策者认为,如果仍采用中央集群管理方式作战,既不能适应新的挑战,也无法匹配华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愿景,未来的作战方式应该是一线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精兵作战。在这种作战方式下,整个组织的管理架构、运作流程以及IT系统都需要改变。
为此,华为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未来3~5年率先实现数字化华为,实现大平台支撑下的精兵作战。对外,要对准作战,通过与客户交易过程的数字化,实现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员工这5类用户的ROADS体验(Real-time 实时、On-demand 按需、All-online 全在线、DIY 服务自助、Socia l社交化),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内,实现各业务领域的数字化与服务化,打通跨领域的信息断点,达到领先于行业的运营效率。
并在9大领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实践。
研发上云,全球协同
大平台能力支撑销售作战
集成服务交付实时可视
全球制造运营与指挥中心
智慧物流与数字化仓储
财务快速结账和自动支付
全联接协同办公
华为智慧园区
手机电商
简单来说即所有的实践你可以理解为同时包括了业务和技术两部分内容,体现的是业务和技术的融合。其次就是数字化转型实践最终是支撑业务战略和目标达成。
2. 技术角度-技术推动业务
在数字化时代体现一个新特征,即IT反向推动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战略目标达成等。
当前类似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人工智能、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各种新的概念和技术不断发展。这些概念本身的发展就对传统企业传统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传统市场营销方法往往已经跟不上节奏,现在谈的多是数字化影响,谈的企业自媒体和品牌打造,谈的公域流量如何引流为你自己的私域流量等。
而这些内容由于涉及到新技术和IT等,传统的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往往难以深入去思考如何去优化改进业务,如何去应用。
相反,企业的CIO往往具备这种引导能力,特别是那些有IT和技术背景,同时又熟悉企业内部业务和核心价值链的CIO,往往不再是单纯的建设IT支撑业务,而变化为了如何构建IT来推动业务发展。这个趋势发展下,IT往往也不再是单纯的成本单位,而可能变化为利润单位。
企业CIO要意识到,虽然新技术很重要,但是新技术下产生的新的业务和商业逻辑更加重要,只要对新的业务模式清楚了解后,往往才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新技术和架构。
当重新思考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一个新观点如下: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满足企业当前战略和业务目标,而是重新去思考当前的数字化经济和万物互联时代。在理解市场和数字化转型核心思想后,提出和践行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业务战略和商业模式,实现企业一种新的破局。
做数字化转型的要意识到,满足业务目标是一方面,但是当你理解了数字化后完全可以提出新的业务目标,或对当前的商业模式逻辑进行重塑。
技术也可以推动业务变革,在新的数字经济下成为可能。
包括后面你会看到一些典型的现象。
比如一些传统的轻资产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后你很难说这个企业是一个传统的业务企业还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业务和IT已经高度融合,比如类似瑞幸咖啡、喜茶这类企业,很难说是一个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再比如一个新的部门,比如数字化营销部,这个部门你已经很难用传统的业务部门视角来看待。
一个企业在传统模式下经营太久,很多时候很难跳出盒子来思考问题,比如传统方式下你都是市场和产品的视角,但是新经济模式下这个模式会变成客户的视角,变成基于数据的运营视角,这个不是传统业务的简单优化,而是变革。
变革很难,有时候是革自己的命。
比如软件企业,原来是传统的软件开发和实施,现在转变为云服务,原来一个项目可以收100万,但是现在按照云服务一年只能够收10万。这种就是大的业务和商业模式的革新,虽然对企业来说短期利益受损,但是符合企业整体远期商业战略。
六、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这里我想先强调一点,即有些内容是属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阶段就需要完成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类似基础平台建设,围绕ERP的横向价值链信息化,围绕MES为核心的纵向信息化,同时横向和纵向的集成和协同等。还有就是基于传统IT的BI或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等。
这些内容属于当前有些把其归结到数字化转型里面,实际是不太合理。如果确实要算可以算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即你原来信息化建设遗留的问题你需要在数字化阶段还账。
1. 业务数字化—数据驱动
业务数字化是在谈数字化转型的时候经常谈到的一个概念,在这里我更想强调数字化转型的第二个本质,即数据。
连接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前面已经强调,连接的价值不仅仅是支撑了业务协同,更加重要的是产生了数据。数据本身又支撑业务运作,数据反哺业务;其次就是数据本身可以持续积累,数据应用于分析和决策,数据产生智能。
在信息化阶段也强调数据,强调BI或数据决策分析,但是在数字化阶段对数据进一步强化,这个强化体现在两点:
数据能力要持续不断地实时或准实时地支撑业务运作;
数据本身通过积累后进行分析产生价值,并进一步为人工智能提供支撑。
在数字化阶段,进一步强调了互联网常说的运营这个概念。
数据驱动运营,运营本身衔接市场需求和内部能力。运营是真正拉近了企业内部IT能力和外部需求和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
数据+运营是转型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思维转变。
简单来说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生产产品交付给市场或客户,而是如何建立市场和内部能力之间的纽带,通过持续不断的数据分析来促进产品销售和优化改进。
2. 如何分阶段演进
当谈数字化转型的时候,现在谈得最多的就是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谈自建电商平台、谈线上和线下的打通、谈数字化营销、谈自媒体运营和C端用户触达、谈互联网引流等。注意这些更多的是面对类似快消类行业,并不是对于所有企业都适用。
刚才一直在谈的就是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围绕连接、数据和智能化三个要素展开。按信息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进行演进,按从内到外的顺序逐步打通。
比如一个传统的制造行业,那么这个企业的重点一定不是在于快速地去打通外部,而是如何更好的整合内部IT能、制造能力、解决低成本、高效敏捷响应市场的能力。
其次,数字化转型一定要考虑分阶段演进,当前数字化转型建设一定是按垂直细分线条逐个去解决,而不是建立大而全的系统或平台。类似当前很多企业在构建的大数字中台,基本都是错误做法,成本投入巨大,短期难见效益,后期难以维护。
思路1:按连接-数据-智能思路演进。
当谈数字化演进路线的时候,实际上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核心内容正是最基本的演进路线。即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时候优先还是要考虑解决连接和协同问题,这个过程有些是处理信息化阶段没有做完的事情,进行优化和整合。
其次是数据驱动运营,数据贯穿整个数字化建设生命周期,即业务和数据建设两条线是并行的。传统方式是IT系统建设完成后才考虑如何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而新的构建思路是数据建设配合业务建设和协同并行,数据不断的反哺业务,支撑业务运作。
最后是智能,智能不是简单基于预设规则的自动化,而是可以自适应地进行规则调整和优化,这个需要的是大数据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前期要有这个意识。
思路2:由内而外-从三流整合到生态整合。
在海尔分享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经验的时候,谈到了海尔电商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从最早的电商平台建设到后期的生态整合,如下:
在海尔电商的发展前期,重点还是希望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来打通内部和外部,打通线上和线下,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一步的整合。在这个里面不仅仅是业务和流程的变革,更加重要的是数据驱动运营思维的转变。其核心就是如何真正基于数据分析持续运营,将被动的等待市场和客户,变化为主动的经营流量和拓展客户。
其次,当从消费互联转到产业互联的时候,实际真正的重点在于生态的整合,即真正去构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和开放能力平台,这个生态平台才是能够持续不断发挥价值的地方。类似小米也一样,实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手机厂商,而是一个生态平台建设和运营商,真正赚钱的反而是对整个生态体系的持续运营和增值服务提供。
思路3:目标细分和短周期迭代。
在前面我就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务必不要搞大而全的模式。而是围绕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子目标,然后围绕每个子目标进行业务、组织、IT技术的改造和优化。那种见大而全的数字化平台或中台的模式一定不适用。
比如你的目标可以是打通线上和线下,实现三流整合,这个就是一个分解后的小目标。围绕这个小目标你就需要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IT系统等进行优化和重构,才能够满足这个目标的达成。
作者:马晓东;公众号:马晓东国云数据CEO(ID:gh_58fd92c16b64)
本文由 @国云数据马晓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存储空间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数字化转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