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心学是唯物还是唯心还有什么跟心有关的思想哲学?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临终遗言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4、回归简单“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5、做人要“诚”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6、无私心就是道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人生启迪: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7、至诚胜于至巧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人生启迪: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9、一念抱持,成圣之要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了圣胎”。时刻把天理记在心里,逐渐达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不断保存发扬开来的。人生启迪: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10、应好是而恶非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仅是判别是非的心,是非仅是个好恶。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物的变化。人生启迪:王阳明的心学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也就是说,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小则影响他在利益与仁义之间的取舍,大则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荆棘坎坷还是一片坦途。11、君子如玉亦如铁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好名的功夫?人生启迪:“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运用不同的品质。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12、养一身浩然正气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人生启迪: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来,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13、去做才是孝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14、孝不孝代表人格善人也,而甚孝。真正善的人,必是极为孝顺的。人生启迪:在现代,家庭观念正在日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其实只是自己的眼睛为花花世界所迷。亲情就是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也是只有放在心里才能越捂越热的东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注定会得不偿失。15、不孝无良知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人生启迪: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16、心至诚才能行至孝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人生启迪: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17、身外物不奢恋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人生启迪: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18、克己才是真功夫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人生启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19、荣辱毁誉皆泰然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人生启迪:是非善恶,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动。一切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状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这一层,就能把那些缭乱自心的东西,看淡些。20、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人生启迪:一切困苦,皆是磨砺。唯有靠世间种种难处的磨,乱心才能得以调伏。磨到最后,就是境界现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强不息,全心入世。只要能够做到厚德载物,便不会入歧途,而成利益自己与世间的事业。21、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你如果对色、财、名、利等心,全都像不做盗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何来闲思杂念?人生启迪: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就会因机心而衍生出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情绪。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这些,境地怎会不悲愁、痛苦?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机心太多、太重,心灵哪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22、心是快乐的根常快活便是功夫。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人生启迪: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很难,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职了、失恋了、失业了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快乐只在一心,而且要从一心着手去做功夫。说白了,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心的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这是一定的。23、要活得轻快洒脱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人生启迪: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摆脱这些,就是王阳明所说“减”的功夫。减到最后呢?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简单的,因为是轻快的,洒脱的。24、慎思之,笃行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人生启迪:所谓“三思而后行”,要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思考与行动,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运,轻率与认真的效果都将立竿见影。所以要走向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使知真能经得住三思的考验,行真能成为一种功夫,那么知行就自能成为智慧与功业的完美合一,就像王阳明那样。25、不做就是不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人生启迪:获得成功的办法有很多种,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要想保持成功,则需要德行作为底子。德行合一,也是一种知行合一,也是一种更高明的知行合一。26、路,尽管去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人生启迪:人生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内心的愿望就会被忽略,心中的梦想就会被埋没,即使走得很顺畅,却不真实,因为少了太多的尝试——哪怕是失败,以及少了太多缘于亲身经历的深切体悟。所以,人要敢于大胆尝试,在实践中体悟一份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人生智慧。27、天理即是仁心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所谓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心专指那团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了,那团血肉仍在,但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所谓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人生启迪:人之为人,须有情、动情、重情。《周易》中说:方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便能感应到什么样的人,乃至什么样的处境和人生。比如交朋友,你是有情人,才可能交到真情义的朋友。譬如男女之爱,须是你有情,人家才可能对你有情。推而广之,万事莫不如此。莫作无情人,天佑有情人。做有情人,才能得有情人生。28、求道须深下去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这个道原本无穷尽,问得越多,精微处就越能显现。人生启迪:一个人若想有美好的、成功的人生,必须不断学习。王阳明认为,在学习中问的问题越多,他的学问就会越加精细。而想问得多,就必须拓展、深入下去,这就需要勤奋。没有勤奋,想成就任何事业都几无可能,任何事情本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成的。任何光辉夺目的事业背后,都是一个艰苦探索和辛勤劳作的过程。29、耐住寂寞,久久为功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心,根据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这致良知没有片刻停息,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人生启迪:欲成事业,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潜心静气,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获得豁达通透的智慧和事业。如果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就可能适得其反、劳而无功。熬不过等待的人,熬不到幸福;经不起挫折的人,长不成傲骨。30、自省才能自明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学习应该返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人生启迪: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就像拿刀亲手割掉自己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甚至留下疤痕,却是根除毒害的唯一办法。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就能得到人们更大的尊敬。31、静时存养,动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人生启迪: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心中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忠告,吸取经验教训,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支点,驾驭不好生命之舟。怎样自明?就需要做好对自己的省察,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说,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人贵有自知之明。32、反观自身,自我提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样就不会过分的责备别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人生启迪:自省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心灵上的污点,继而照亮前进的路途。工作中,有很多人经常怨天尤人,就是不在自身上找原因。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才会不断地提高;进步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也体现在反省的能力上。自省还能帮助自己找到自身优势。有时候,人生的悲剧不在于没有用好自己的优势,而是连自己的优势是什么都没找到。33、嘴巴闭关,身体力行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用言论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人生启迪: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因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你以为所有让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于别人和环境,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浅,德性不深。所以把向外的眼睛收回来吧,盯在自己的心上。就算世界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心也可能放开而坦然从容。心坦不坦然、从不从容,也本是心自己的事。34、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现在,天下的人都在议论我,如果能因此为善,那么,都是在与我砥砺切磋,就我而言,不过是提高警惕,反省自己,增道进德。人生启迪: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35、最怕是傲字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人生启迪:傲,不过是因为一份我执。人们为什么要亲近一个我执太深、戾气太重的人?无人亲近,又怎么生存、做事?更重要的,我执是一条深深捆绑着自己,让自己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绳子,使自己沦陷在暗无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还误着自己。36、格物致知,灭除轻傲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知道轻浮傲慢处,便是良知。除去轻浮傲慢,便是格物。人生启迪:能够看到自己的轻浮傲慢,那么此人还算有救。如果还能反省自己的轻浮傲慢,并着手破除,那么他正在得救。这,其实是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条通过更广阔天地的大门。37、只求力所能及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人生启迪: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不自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辱,并不使自己处于困顿疲累、痛苦挣扎的境地。这就是自知之明,即使做不了大事,可是心是大的,境界是大的。38、不动心,不烦恼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集义就是恢复心之本体。人生启迪:世间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在生活中,同样多的事情,有人焦头烂额,有人却泰然处之,就是因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的心,寄寓灵魂,即使因忙碌而身体劳累,仍然能够洒脱自在。39、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人生启迪: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佛家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王阳明的花与我心同在,推而广之就是天地万物皆与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万千气象。一切,只看你心的大小、悟的浅深,良知的大境界,本来与外物无关;心,自是万物主宰。心兵不乱,万事从容。40、参破生死,尽性知命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去掉。如果在此处能识得破、看得透,这个心的全体才是畅通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人生启迪: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向死而生,与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念起人终究一死,万般皆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就能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凡是作风正派,一身正气的人,内心清净无染,肾水自然充足,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就比较强,工作学习就容易做出成绩,社会地位比较尊贵,正如古人说的“贵格”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相反,心理晦暗纵欲邪淫又经常泄精的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下降,做事情丢三落四,考虑问题不全面,久之身体衰败,相由心生,容貌也跟着猥琐晦暗,使人看到后心生厌烦,工作和学习很难做出成绩,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就是古人所说的“贱格”,讲的就是下贱卑微的地位。泄精会导致人体能量大量丧失,生机阳气亏乏,而人的种种活动都是靠着阳气来驱动; 阳气足的人精力充沛,行动力强,做事情一诺千金,雷厉风行,成就一番事业; 阳气弱的人萎靡不振,做事畏畏缩缩,气虚胆怯,没有勇气,缺乏行动力,最终一事无成。 古人说:“有一分精神,便有一分事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说:“心地清净者,贵格之相也。”所谓贵格,就是在社会上有地位,受人尊敬。 心地清净光明的人,绝不会乱搞男女关系、婚外恋、同性恋、邪淫纵欲之类的坏事, 所以夫妻恩爱和睦、家庭幸福美满、事业富贵双全、子孙后代昌盛。 滥用欲望,必然损人贵气。邪淫纵欲太过(特别注意手淫和婚外性)的男人,明显的没有自信,被人看不起,精神萎靡不振,严重损害事业、财运、婚姻、家庭等。 好色纵欲邪淫毁阴骘,它会摧毁一个人的精气神,让人变的唯唯诺诺,猥猥琐琐,怕这怕那,不敢争取。这样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怎样去交际,怎样去打拼。只能悲守穷庐。这是非常要命的,也是非常可怕的。人生在世,需要有福报支撑。本该发达的,因为邪淫,一生贫贱,贫贱夫妻事事哀。本该显赫的,因为邪淫却阴差阳错,注定暗淡无光。 智力和决心,是健康和事业的根本,一个人要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必须有这两样无形资产。 很多人在年轻时具备这两样资产,但挥霍掉了,所以他们人生的后半段过得非常痛苦。 年轻时越纵欲,年老时越痛苦。 古书中讲: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 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一般脑子里经常想一些乌七八糟男女色情、纵欲无度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两只眼睛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这在相书上称为“桃花眼”,代表好色,一辈子下贱,命不好。 行善切勿犯邪淫,否则一切光明福报全部减退!贪色,命必贱。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自古就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很多人很困惑:淫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淫比杀人、放火、抢银行还更可恶?况且“性”乃人之天性,为什么要去压抑甚至泯灭它呢?其实,“万恶淫为首”的淫,通常指的是邪淫,邪淫是指“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通俗地讲,不受社会道德所认可的男女关系及自渎性行为,均可理解为“不正当的性行为”。因为不正当,故为恶,又因此恶最为“享受”而令人欲罢不能、最能令凡夫俗子飞蛾扑火地做出一些不知廉耻、丧失理智、无良无德的事情来,故“万恶淫为首”。 一个人,一旦播下了邪淫的恶的种子,早晚必会收获损德削福的恶果。种下的恶种子越多,日后收获的恶果亦越多,最常见的恶果为——穷困潦倒、诸事不顺、厄运连连、疾病缠身、婚姻坎坷、家庭破碎、断子绝孙或子孙不孝……邪淫对姻缘的障碍非常大,而且折福也非常快。因为一切的快乐皆是福,享受过后就用完了。一般来说,夫妻以外的淫事皆是邪淫。如:婚前同居、婚外情、包二奶、手淫,意淫、看色情电影、小说等。把男女之乐过度透支,本有的夫妻福分就提前耗尽了,姻缘自然不成。为何邪淫的影响会如此严重?因为一个人一生中的福气皆有定数,越是不正当的“享受”越是削福德。故,邪淫越深重削福越严重,这绝对不是说教,而是自然规律,不由你不信。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得什么),乃万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凡是偷偷摸摸做的恶事都是必然被天加倍惩罚的,比如偷偷看黄的,偷偷邪淫、手淫 、意淫、偷偷婚外性、嫖娼等,这和偷东西,放人暗箭的道理一样,都被天加倍惩罚的。 别以为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做的事没人知道,天都知道!举头三尺有神灵,你真懂了,真敬畏了,真明善行善去恶,而毫发不敢行恶了,那你的人生也必然由此走向良性循环了!人生在世,需要有福报支撑。本该发达的,因为邪淫,一生贫贱,贫贱夫妻事事哀。本该显赫的,因为邪淫却阴差阳错,注定暗淡无光。色是刮骨钢刀,很多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贪欲纵欲的结果。 福报一旦低下,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难以成功的,很多戒友反映因为长期的邪淫(意淫、手淫、偷情、一夜情、婚外性),很多就要到手的发财机会总是不翼而飞,这是因为你没有福德去承载这笔金钱和财富罢了,有福德之人即使不刻意去求,财富也会随之而来,没有福德之人即使拼了老命去疯狂追求,得来的也只是鸡毛之财不足一提,这其实就是福报这样东西在作怪。福报是随身而来的,既然会被削减那肯定也能被增加,于是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堵住流失福报的漏洞,再积德行善,多积阴德去增长福报,这才是根本的办法。 滥用欲望,必然损人贵气。邪淫纵欲太过的男人,明显的没有自信,被人看不起,精神萎靡不振,严重损害身体、学业、事业、财富、婚姻、家庭等。好色纵欲邪淫毁阴骘,它会摧毁一个人的精气神,让人变的唯唯诺诺,猥猥琐琐,怕这怕那,不敢争取。这样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怎样去交际,怎样去打拼。只能悲守穷庐。这是非常要命的,也是非常可怕的。天道祸淫(给淫乱的人降祸),其报甚速!奸近杀,邪淫纵欲的罪过比杀人的罪过还要严重。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报应到时,悔之晚矣。 手淫、重意淫、婚外性、婚外情、一夜情、同性恋等纵欲邪淫严重损害身心和事业!有个数据或许能揭露这个事实,那就是:九成落马贪官包养情人。有人或许有疑问:见过不少生意做得不错,各方面都不错的生意人,在这方面的行为相当的不规矩,这又如何解释?事实是这样的:如果他去年赚了一百万,如果他行为规规矩矩的话,他就能赚一个亿!这个比喻,能看明白吧?赚钱、身体、家庭、事业的最大的克星就是不正当性行为!纵欲邪淫就桶底的破洞,快速漏掉福报;一个人消耗完了自己相应的福报,就没有存在这个世界的必要了。中医认为:精是与骨髓、脑髓相通的肾所收藏的人体的养生之本,造血之源。过度耗精会导致骨髓空洞,脑髓不满,生命提前衰老、夭折。人体靠血气滋养,血气的来源是饮食。没有消耗完的血气会在人体深度睡眠时转化为精,藏于肾中,封藏于骨内,以备不时之需。过度耗精会导致各种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亦有差别,但综合来说,常见的无非以下这些:腰膝酸软,关节疼痛,耳鸣,尿频,力量下降,耐力不足,怕冷,头晕,嗜睡,易流鼻血,慢性鼻炎,饥饿等。这也恰恰是肾虚症状。对于精神方面的症状则更多了,比如失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强迫症,做事无决心,烦燥易怒等。这所有症状中,最为明显与最为致命的有两项:智力的减退和决心的下降。智力和决心,是健康和事业的根本,一个人要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必须有这两样无形资产。很多人在年轻时具备这两样资产,但挥霍掉了,所以他们人生的后半段过得非常痛苦。有很多人就有体会,纵欲邪淫过后,一些已成定局的事眼看着就泡汤了,而且泡汤得莫名其妙。纵欲邪淫的人,记忆力差,精神萎靡不振,不受人尊重。远期而言,于婚姻有极大的损害,得不如意配偶,即使对方是个大仁大义之人,也会两个人相处不来,即所谓的性格不合。实际上哪里是性格不合?是你的福报不够。这方面的福报都让你损耗光了,你没福再受用了。婚后的纵欲邪淫,不管做得多隐秘,婚姻上应得的福报,都要大打折扣。邪淫再则损财、损贵气、损灵性、损健康。你想想,这一辈子,除了这几样,你还能指望着什么?根据印度韦达医学,一滴精相当于六十滴血,精液在梵文中被称为Virya,即生命的精华。印度圣雄甘地长期禁欲,他的决心和智慧变得如此强大,以致于不动一枪就打败了英国侵略者。 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睿智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爱默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有过重大成就和杰出贡献的人,都是禁欲者。他们不甘平庸,把心意放在更高级的追求上。 我的一些同学,包括我本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的时候能呆在一个地方,一头埋在书本里或是实验室,从早到晚,甚至忘记吃饭休息。这种决心或多或少得益于我们比较“闭目塞听”,过去接触的色情信息很少的缘故。 所以,保存精液,不因接触色情而使之外泄,能使人获得坚定的决心,强大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精液的丧失导致的另一个可怕后果是:这样的人容易受到色欲的扰动。 中医有句话“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精气充沛的人,内心是充满阳光的,他们有远大的志向,不是很容易受到色欲的扰动。而纵欲耗精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色欲,这不是身体强壮的标志,相反,是虚弱。这就是“肾水不克心火”。加之他们决心低下,所以自制力低下,导致恶性循环。纵欲伤精的人生下的后代也是先天禀赋不足,祸延子孙。 女子滥性等于自杀:所谓“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指女性的身体对男性的精液有记忆的功能;这一点西方医学近期也发现了,三个男人的精液汇聚于一位女子的身体之内就会成为一种毒性很强的毒药,专门伤害在男女关系上不清净、不干净的女人;会让该女子得一种病,在中医,这种病叫“产回头”,西医则称之为“子宫颈癌”。 从流传的古人笔记中,常有犯了邪淫,以致考试失利的事实。大家不要认为这是迷信。据我生平的所见所闻,我也发觉参加高等考试或博士考试顺利的人,都是在男女关系上十分规矩。反之,有些人虽有聪明,学问不差,但在考场上屡考屡败。记得三十多年以前,我有一位同事某君,学问并不坏,并非不用功,可是他参加各种考试,都是名落孙山。我知道某君曾与同事某小姐发生不正常关系,没有娶她,这样缺了德,所以考场上屡考屡败。 很多人说考试虽然要凭真本领的学问,可是也要凭一半的运气。据我看来,所谓一半运气,也就是要凭一半的阴德。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平素积有阴德,能使身心镇静,临考时就会沉着应付,因而容易考取。反之,如果曾做缺德的事,良心难免不安,身心就不易镇定,临考时势必慌张;即使不做缺德事,平时自身如果有意淫、手淫或者男女方面不检点暧昧的情况,身体虚空,大脑凌乱,精力不集中,心浮气躁,压力过大,势必影响考试发挥,都会这样就难望状元及第了。那种考场上的慌张,虽然并不都像本文所述有形的女鬼,实际上也是无形的心中鬼影。 现代生存竞争剧烈,所以不论各种考试,参加者都很多,考试之难,日甚一日。奉劝青年朋友们,倘要创造美好的前途,希望考试顺利,除了充实学问外,更应端正品行,与女孩子要规规矩矩,切不可越轨。女孩子亦复如此,与男性朋友要保持一定的分寸。阴德深厚,鬼神钦佩,天必报之,头上三尺有神明,这是千古的验证!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业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业必堕。 纵有李白之才,石崇之富,如不断除邪淫,势必影响一生的荣枯祸福,结局总是非常凄惨的。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现代人所贪的,一个是财,一个是色,难断!难断!淫欲,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一切束缚的根源。年轻时越纵欲,年老时越痛苦。现代人如果做不到禁欲,至少也应该节欲。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这样的例子天天都有,可是掩耳盗铃、飞蛾扑火般的天天在发生! 当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悔之晚矣!真想自己人生样样好,改变人生命运;就好好看看相关文章和案例,观察自己和身边人的历程;不要乱抬杠,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风水:风水是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你要是个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根据个人的福德大小,各有不同)。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大家知道风水养人,却不知道人也要养风水,人一住进去,周身气流就会逐渐充斥整个住地,把地养得福德兼备,就跟自己一模一样,住地就是你的形,这就是俗话说的“物是主人形”。你要住福地,先要好好积德,你积下福德,自己很自然的就能养风水。命理不能转,相理随时变、随心变,因此相无定相、命无定命,如果命坏而又心恶、行为不正,不会找到好的风水;纵然已得好的风水,也会遭受水灾、地震等的自然灾变所破坏。而且他又说:“三分风水七分做。”也就是风水必须加上人为的努力,去改善环境。老子讲:嘴说善言,嘴吉祥;心存善念,心吉祥;行做善事,多积阴德,如此三年,祸消福来。你想招祸也容易,嘴说恶言受恶报,心存恶念受恶报,身做恶事受恶报,如此三年,福消祸来。所以,福祸是我们自己掌握的,与神没关系,风水、命运全在自己身上。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如今邪法众多,千万不要学歪了,千万不要愚善,被骗财骗色,适得其反;我们要真正懂得、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这一生就能过富贵幸福的生活。所以,大家住在非福地,也要感激,这是上天给你生路呢,赶快趁这个时间积累福德,福德增长了,你不搬家,风水都要变化,因为被你每天的人气养好了。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是天地间至贵至珍生气最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镇得住生活中各种不顺包括担心忧愁恐惧。人世间的健康、快乐、富贵、长寿、儿女、平安等等之福源皆有德而生。老人有德,是一家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祖辈有德,全家得福。《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只是时间问题。任何福报都是有限度的,也是有定数的,经不起挥霍。也许有人能举出身边的反例,但人家的福分大,经得起浪费,毕竟这样的还是少数,有的人福报就是很大,一时半会折腾不完,何况有的人家也是在不断地积德,你只是不知道而已,真正的积德高手,都是积阴德,外人是很难知道的。我们市井百姓,能因为看到豪富人家天天歌台舞榭、挥金如土,就学着那样消费吗?命相是解释正报的,风水是解释依报的。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有福,依报必然会好;正报无福,依报必定坏。所以,风水家常说“吉人居吉地”和“求阴地不如求心地”。这“吉人”、“心地”就是指的“正报”。说明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是主要的,依报是次要的。德润身,财润屋;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能改变你命运的,唯有福德的力量,只有你积累了足够强大的善业,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今生的命运!当你积德行善到一定程度时,福德的力量会引导你遇到善缘,遇到贵人,遇到好机遇,遇到好姻缘,遇到好风水的房屋,遇到好风水的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阴德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阴德。如袁了凡的改变命运,不就是由积阴德而来的吗?所以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世间惟有广作阴德,可以挽回定数;阴德要积得深广,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转变命运。不积阴德,我们就会随着过去世所造的业力流转,这就是被命运限制住了。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所谓的无相功德。人为什么要积阴德?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 ,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 ,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民间历来有积阳德、积阴德之说。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阳德主荣,阴德主寿。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积阳德,即为他人做了善事并被人知道,赢得了他人的赞誉或应有的回报。这种善报已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积阴德,却不同,为他人做了善事不被世人知道,善报没有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这种善报只能通过不可视的时空完成。这种善报未使人得到可视的荣华富贵,但使人得到了不可视的寿命延长。如果你作事,有某种动机,或许想让别人知道,即使你作的事在好,这也叫阳德。作阳德的事,容易作,但关健是人要多积阴德 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如果修心、修行不够,或造点小恶,随修随报,到后来好的善果就没有了。所以只有多积阴德,德才能积得住,也留得住。“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司马光家训里面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意思是:别墅财产留给子孙,他们未必能守住;把书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读,不如布施行善,多积阴德,子孙才能长久地受到我们护佑,这才是真智慧。(这里指的是不但要给子孙留财产,教育培养子孙,更要给子孙多留阴德)富贵有命,生死在天,天在哪里,在人心中。阴德充盈,也能冲出五行。”那些阴德高的人,身上放射着一种光,被称为德光。高人晚上练功时,可以看到某一区域有这种德光,见此光便知此地有阴德高超之人。德光强,质量密度必高。这种质量可以用核燃料作比喻,它虽量小但密度却很高,几克抵得上成百上千公斤煤产生的热量。这种阴德能量,对维护生命肯定是有好处的。通过积阴德而使自己内在质量密度提高,可以突破生命极限的设定。这就是民间讲的“阴德充盈,冲出五行”的道理。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受到善的撞击时,常会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 善是人体积极因素的起动器,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善,可加快气血流通。尤其是在古代,人们称为先生的行业,第一是教书,第二是风水看命,第三是医生。没有良知的话,这三类人损阴德往往最快。培育百世之德,即有百世子孙保之。命就是一种强大的业力。人的财富,儿女,夫妻,智慧,官位等。这个是好几十辈子聚集的一种能量。你要能马上改变,很困难。所以要多积阴德,广积阴德,厚积阴德,大善的力量才能扭转人生走向!崇善怀德寸心昭日月,修桥铺路阴骘积儿孙。修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只因修桥能度千万人,铺路者能利万千人。救人性命会积下大阴德,从而得到上天眷护善人得福报的真机。天地人神一气相通,人做的每件事,神天都知道,懂得敬畏神天而崇德修匿,这是根本中的根本。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历来考场是考量阴德的地方,古代考生中榜做官,必然是自己和祖上积了德。很多人说考试虽然要凭真本领的学问,可是也要凭一半的运气。据我看来,所谓一半运气,也就是要凭一半的阴德。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平素积有阴德,能使身心镇静,临考时就会沉着应付,因而容易考取。反之,如果曾做缺德的事,良心难免不安,身心就不易镇定,临考时势必慌张;即使不做缺德事,平时自身如果有意淫、手淫或者男女方面不检点暧昧的情况,身体虚空,大脑凌乱,精力不集中,心浮气躁,压力过大,势必影响考试发挥,都会这样就难望状元及第了。那种考场上的慌张,实际上也是无形的气场衰弱与心中鬼影的作崇。现代生存竞争剧烈,所以不论各种考试,参加者都很多,考试之难,日甚一日。奉劝青年朋友们,倘要创造美好的前途,希望考试顺利,除了充实学问外,更应端正品行,与女孩子要规规矩矩,切不可越轨。女孩子亦复如此,与男性朋友要保持一定的分寸。阴德深厚,鬼神钦佩,天必报之,头上三尺有神明,这是千古的验证!后功可以补前过,前功不可补后过。又说:终身行善,一时德亏,犹如经年打柴一日烧——皆化为无。能改变你命运的,唯有福德的力量,只有你积累了足够强大的善业,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今生的命运!当你积德行善到一定程度时,福德的力量会引导你遇到善缘,遇到贵人,遇到好机遇,遇到好姻缘,遇到好风水的房屋,遇到好风水的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学是唯物还是唯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