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app东西是正品吗上的东西质量怎么样?

小丑到底是谁?花朵财经原创得物App是一家可以做真假鉴别的平台。年轻人喜欢把买到的球鞋、潮服、箱包、手表等物品拿到得物App上进行交易、鉴定。就是把物品的各项细节拍照上传,由得物App平台上的鉴别师来鉴别是否是正品。“权威鉴别,正品保障”是得物App的宣传语,不过,得物的鉴别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鉴别服务和质量受质疑首先,在得物App上购买的产品,却被鉴别为假货,是不是代表得物知假贩假?这样的遭遇就发生在消费者刘某身上。去年6月,刘某在得物上购买了一条LV手链,收到货之后,他把该产品拿到得物App做线上鉴定,结果,鉴别的结果是,他在得物购买的手链为假货。要知道,得物号称是“先鉴别,再发货”的购物流程,对电商货品实现了“强中心化的平台监管”机制,探索出电商平台交易新模式。结果是,得物上买的商品却被鉴别是假货,这真的很打脸。这并不是个案。2019年2月,有网友反映,在得物App上买了一双Nike Air more液态银,收货后第一时间拿到潮流运动装备的社区“get”上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产品为假的。其次,得物不能保证线上鉴别与线下鉴别结果的一致性。这魔幻的一幕发生在另一位消费者陈先生身上。今年3月,陈先生在一家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潮牌T恤,随后他花了10元购买了得物的线上鉴别服务,鉴别结果为真品。随后,得物App给陈先生推送了一个“晒鉴别,享免单”的活动。也就是,陈先生在购物评价中晒出得物App的鉴别详情,可以收到“得币”用于抵扣10元鉴别费。然而,当陈先生想把这件T恤放在得物上转卖时,没想到的是,得到线下鉴定不通过的消息。对此,陈先生很生气:“得物不能保证线上鉴别与线下鉴别结果一致,而且,这种晒图活动不是在误导消费者吗?”此外,投诉和争议不断。最有影响的是“GUCCI皮带真假之争”事件。3月8日,一名消费者在唯品会以2549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一条GUCCI腰带,3月20日收货后发现尺寸不符,将其送往得物App进行鉴定。8天后,得物App给出鉴定证明,称该GUCCI腰带为假货。要知道,这批皮带,卖出了133条。号称“100%正品”的唯品会,不甘被打脸。于是,立即晒出由保加利亚经销商至意大利供应商的采购发票。唯品会称“该批腰带通过国际流通渠道在海外采购,采购链条清晰完整,是具备合法来源的正品”。4月7日,唯品会又称收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公司反馈,结果显示被消费者退回的4件涉事GUCCI腰带符合品牌/制造商公示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得物也不示弱,表示自己的鉴别结果没有问题,就是假货,之后复核的结果也是如此。得物还称,已和中检集团有合作。但是,中检奢侈品鉴定的员工表示,中检和得物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也就是,得到的鉴别是得物自己做的。是真是假还有待商榷。另外,得物方面还表示,平台进行的是“鉴别”而非鉴定,颇有点玩文字游戏之嫌。GUCCI发声称:是真是假暂不发表意见。GUCCI本身不提供鉴定服务,只要在官方的销售渠道购买就一定是正品。此事愈演愈烈,两家平台,各执一词,GUCCI保持中立。只留下搞不清真相的消费者在风中迷茫。随后有多名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维权群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40人。部分消费者,表示将进行司法诉讼。看来,这个大瓜就只能甩给法官去判了!然而,得物的服务真的受到了消费者认可吗?其实,得物的鉴定服务和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广受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得物App”的投诉量高达7万余条,“假货”、“退货难”、“售后客服差”、“存在质量问题”等情况屡现。2020年6月,中消协公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6月1~20日监测期内,有关得物App负面信息高达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霸王条款等问题。破圈之困2015年,得物孵化于虎扑论坛,最初主要是提供资讯,帮助年轻人了解球鞋文化和潮流文化,也有一些球鞋大神自愿帮人鉴定球鞋,由此打造了互动社区。最初依靠其社交+电商的属性、重度垂直的内容,吸引了一批小众且高粘性的球鞋爱好者。2020年1月2日靠炒鞋起家的“毒”App更名为“得物App”。卖潮鞋、做鉴定、炒鞋孕育了一门生意。前期依托于虎扑的孵化,获取了一批精准用户。再又凭借“鉴定功能”赢得不错的口碑、社交功能的粘性,深耕社交和鉴定功能,总算最后赢得时尚电商一杯羹。前不久,被媒体曝光吸足了眼球的李宁5万元一双的天价鞋,就出自于得物App。炒鞋的标签深入人心,一说到炒鞋,就会让人联想到得物。但得物的这一根基业务却也一直受到质疑。因为炒鞋这种投机行为,是一场危险的游戏,囤货哄抬价格,甚至有年轻人高额借贷加杠杆炒鞋的现象,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风险和隐患重重。央行就曾发出警示函称,国内球鞋转卖出炒鞋热,炒鞋平台实力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并且点名批评了得物在内的多家炒鞋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得物这类平台,既寄卖球鞋,又做鉴定服务,说白了就是使“鞋贩子合法化”。而且,他们做出鉴别的结论,无论真假对错,都会收费。实际上,鉴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争议也很大,没有一个个体、品牌或平台可以做出100%的精准鉴定。而且,鉴定数量大,一定会有纰漏。鉴别服务是得物起家和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基础,也是所有流量的源头。部分消费者对鉴定有依赖性。得物既做销售又做鉴别服务,颇有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之嫌,正是这种双重身份,广受诟病。鉴别是得物App的特色,又是流量的源头,但是,鉴别又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这就变得很尴尬。之前有媒体报道得物的鉴定后力量不足,大部分鉴定师水平不高,处于实习生水平,对假鞋没有太多戒心。对此,潮流电商投资人徐锋认为,“得物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鉴定服务问题,而不是通过鉴定师人为解决,否则鉴定不仅有误差,公司收入规模也会快速达到顶点,影响产品的运销率和用户的购买体验。”潮鞋交易中是少数玩家的市场,仅仅靠收取服务费和鉴别费用,很难做大做出有想像力的未来。所以,自从改名之后,得物就开始扩张品类,增加了衣服、饰品、箱包、潮玩、美妆、数码、汽车等品牌的合作,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加大投放力度,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徐锋认为得物通过顶流产品、快速获取用户、整体GMV非常大,用户增速很大。但在每一个单品上获取的服务费和利润其实很少。而且,他们对于上游的把控能力不稳定,并没有一手的货源,平台也没有定价权,单收服务费不足以支撑它的商业模式。做电商平台,消费者是认可商品品牌的,所以,一些大的电商也在分化和蚕食它的用户。如今,拿到融资,估值达到十亿美元的得物App,如何提高美誉度,赢得年轻消费者的信任,突破炒鞋卖鞋的小圈子,真正也为潮品电商,从阿里、京东、拼多多手里分一杯羹,是当务之急。}
先来说说我最近买东西遇见的一件小事吧。前几天想买条腰带,不太想找烂大街的款,就想着去得物上看下。因为用了得物之后感觉上面的东西款式确实比较齐全,而且还有一些穿搭借鉴啥的。后面就找到了一条挺喜欢的,就下单了。之前买东西都特别顺畅,东西完好的到我手上,用着都不错。不过这次居然显示了鉴别不通过,又重新匹配了一单。是看到过他们宣传的鉴别后发货,但确实是第一次遇见鉴别不通过的情况,虽然多等了几天才受到货,不过这种感觉还是很让人放心的,说明他们真的有鉴别过的自己网购也好多年了,几乎所有平台都试过,现在经常用的就固定的几个,得物算是用得挺多的,特别是针对买鞋、买包这种商品,因为怕买到假货嘛,他们鉴别模式还是很让我放心的。现在感觉除了得物,就只能去官方店会比较有保障,但得物还有一个好处是货全。要是买鞋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得物好些,而且现在基本都有七天无理由退货了,各方面也完善。另外我刚才查了一下,发现一些大品牌在得物也是有官方入驻的,像coach啥的,这种大牌应该对合作伙伴的口碑比较在乎,所以反过来想想应该是比较稳。发布于 2021-12-18 13:49}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得物app上的东西不都是正品。在2020年8月31日,该APP由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中消协点名得物App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尽管得物有严格的管理流程,但也避免不了出现假货的概率,所以在网购的时候要擦亮眼睛,看一下后续的保障权益如何(支不支持免费退货等)。扩展资料得物的经营模式先鉴别,后发货得物App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鉴别真假与查验瑕疵的服务,首创“先鉴别,后发货”的购物流程,以“强中心化”的平台定位把控商品质量。基于此,保证用户在收到在得物App购买的商品前,该商品已经通过多道鉴别查验工序中的“层层关卡”,得到全面的查验鉴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物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物app东西是正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