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怎么测量二极管db3好坏判断?


2023-08-28 16:51
来源:
河南电管家发布于:河南省
什么是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是一种不需要与被检测物直接接触就能检测得到的一种位置开关,当被检测物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接近开关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控制相应电路,实现控制功能在。接近开关是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具有传感性能。
接近开关动作可靠、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频率响应快、使用寿命长,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在电气控制中,尤其是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近开关的分类
1、按工作电压分
接近开关工作电压有交流型和直流型。
交流流型的电压等级:AC 24V 、AC 36V 、AC 110V 、AC 220V等。
直流型的电压等级:DC 24V
在电气控制中典型应用的是直流24V供电的接近开关,因为控制电路中普遍采用直流24V电压,接近开关的工作电压范围可以是10-36V之间,接近开关的电压范围相对比较宽一些。
2、按工作原理分
接近开关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感式、电容式、霍尔式。
电感式:电感式接近开关其检测端面处,有一个磁芯电感,电感内通有一个交变磁场,当有金属性物体接近时,会在金属端面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过来会影响电感的交变磁场,使之变小或停止,达到感知目的,后级驱动输出控制信号。
电容式:是当被检测物物体与接近开关接近时,会有一定的电容存在,物体越接近电容量越大,接近开关能够检测到这个电容的变化量,当达到一定的域值时,输出控制信号。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优点是可检测物比较多,比如各金属、水、油、人体甚至塑料和玻璃,当然这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优点就有其缺点,缺点就是在安装环境中要考虑周围金属干扰。
霍尔式:霍尔式接近开关检测端面有一个霍尔元件,能够感知磁场的变化,通过后级驱动输出控制信号。
3、按引出线分
可分为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乃至于五线制。
二线制:只有二根线是电源线与控制回路集于一身,所以接近开关在关闭状态时会通过负载有一定的静态工作电流,也就是所谓的漏电流存在,在应用时要注意这一点。
三线制:三线制是有三根引出线,其中二根是电源线,一根是输出控制线,这根线与电源有一公共端,当接近开关动作时,根据内部电路形式,这根输出线与电源正或负相通状态,实际并未真正相通。
四线制、五线制:这个就是电源与控制端独立,四线制为一常开或一常闭。五线制为一常开一常闭,它们之间就是这个区别。
我们日常应用二线制与三线制比较常用,四线制与五线制不常用。
4、按输出类型分
输出类型可分为:晶体管输出型,可控硅输出型、继电器输出型
晶体管又分为PNP和NPN型,一般三线制采用晶体管型。二线制一般是采用可控硅型。四线制、五线制一般采用继电器型。
说了上面一堆,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判断其好坏时,要知道其工作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是搞技术的人要追求的目标,进步的必然阶段。
接近开关的检测
这里着重讲的是二线制和三线制接近开关。在现场判断接近开关好坏前,要像大夫给人看病一样,要有“望、闻、问、切”这几个步骤。
“望”就是先看一下外形有无异常;有指示灯的看一下指示灯是否随着检测状态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闻”这个用鼻子闻不到了,只能听了,听现场人员描述,故障的前因后果。
“问”就是问一下现场人员,具体的情况。
“切”就是根据以上步骤,进行判断故障,测量切好坏了。
需要判断一个接近开关是否损坏,一定是在现场出现故障了,怀疑这个开关有问题,才需要测量其好坏。
那我们该从哪几个步骤进行判断呢?
1、先了解一下现场的情况,有一个先期的预判,不要上去就把接近开关拆下来,测量其好坏。有可能是线路问题或是负载问题,排除了线路和负载问题以后,我们在拆下开关判断其好坏。当然了,这个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是先查线路和负载简单,还是先查接近开关简单。
2、通过查线路无问题后,接下来我们先在路测量,先测量其电源是否正常,因为供电电压是一切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电压不正常其它也就是无从谈起了。
这里也要强调一下,有时候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显示值是正常,但是实际电压是有问题的,是一个虚读数,因为万用表内阻比较大的原因(这是一个注意点以免走弯路),这就需要平时经验的积累。
经过以上的检查,基本已经能够找到了故障点,说到了这里,各位看官一定要说了,好像忘记了,怎么用万用表测量其好坏这码子事了。先别急,容我慢慢道来。
3、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好坏,分在路测量与拆下来测量二种方法。
① 在路测量:测开关的供电电压和输出信号有无;在路测量一般是测量电压、电流值,测量电阻只做为一个参考,因为线路有可能有并联电阻存在,所以测量的电阻值不一定是它的实际值。接近开关只能测量其有无输出电压值,电压值输出值正常与否。
② 拆下来测量:测量其静态电阻值,或测量通断。还有测量其二极管特性。接近开关一般是不建议测量其电阻或二极管特性,因为会因不同的接近开关而有不同的值,没有参考价值。可以拆下来之后单独接一个正常的电源,用正常可检测物体靠近,在测量输出端有无电压来判断其好坏。
③ 测量点:测PNP型开关时,万用表正极红表笔测输出端,黑表笔测电源负极端,当检测物靠近时有电压输出,检测物离开电压减小(这时测量的电压不是为0,是因为万用表内阻与开关内阻分压值),基本是正常的。
同样的方法测NPN型开关时,红表笔测电源正极,黑表笔测输出电压,判断方法与PNP型相同。在不知道开关是PNP还是NPN时,用以上方法分别测量一下,就知道是什么型的开关了。
④ 接近开关引出线的颜色是棕色接电源正极,蓝色接电源负极,黑色接输出,这个可以用一个速记简语“棕正,蓝负,黑输出”。如果这个开关不是前面说的颜色,在未拆下来之前,那么只能是先找到电源正负极,然后看一下哪根线接在哪里,这样就判断出开关的供电线正负极了,剩下一根就是输出线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1-11-20 09:00
来源:
SD科技制造
在工程技术中,贴片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均由一个PN结组成。因此,贴片二极管的检测与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基本相同。对贴片二极管的检测,通常采用万用表的R×100 Ω档或R×1 kΩ档进行测量。
01
普通贴片二极管检测
1、普通贴片二极管正、负极判别
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的判别,通常观察管子外壳标示即可,当遇到外壳标示磨损严重时,可利用万用表欧姆档进行判别,检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贴片二极管正、负极判别示图
在图1中,将万用表置于R×100 Ω或R×1 kΩ档,先用万用表红、黑两表笔任意测量贴片二极管两引脚间的电阻值,然后对调表笔再测一次。
在两次测量结果中,选择阻值较小的一次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贴片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的另一端为贴片二极管的负极,所测阻值为贴片二极管正向电阻(一般为几百欧姆至几千欧姆);另一组阻值为贴片二极管反向电阻(一般为几十千欧姆至几百千欧姆)。
2、普通贴片二极管性能好坏判别
对普通贴片二极管性能好坏的检测通常在开路状态(脱离)下进行,测量方法如下:
用万用表R×100 Ω档或R×1 kΩ档测量普通贴片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其正、反向电阻相差越大,说明其单向导电性越好。若测得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大,说明贴片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能变差;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大,说明贴片二极管已开路失效;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则说明贴片二极管已击穿失效。当贴片二极管出现上述三种情况时,须更换二极管。
01
常用特殊贴片二极管检测
1、稳压贴片二极管的检测
稳压贴片二极管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② 稳压贴片二极管性能好坏判别。与普通贴片二极管的判别方法相同。正常时一般正向电阻为l0 kΩ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③ 稳压贴片二极管稳压值的测量。利用万用表测量稳压贴片二极管稳压值的方法如图2所示:
图2 稳压贴片二极管稳压值的测量示图
在图2中,将万用表置于l0 kΩ档,红表笔接稳压贴片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稳压贴片二极管负极,待万用表指针偏转到一稳定值后,读出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DC10 V 刻度线上指针所指示的数值,然后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出稳压二极管的稳定值:
稳压值Uz=(10 - 读数)×15 V
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量稳压贴片二极管的稳压值要受万用表高阻档所用电池电压大小的限制。即只能测量高阻档所用电池电压以下稳压值的稳压贴片二极管。
2、发光贴片二极管的检测
发光贴片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如下:
图3 发光贴片二极管正、负极判别示图
图3中,将万用表置于10 kΩ档(发光贴片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2 V,只有处于10 kΩ档时才能使其导通),用万用表的红、黑两表笔分别接发光贴片二极管的两根引出线,选择指针向右偏转过半的,且管子能发出微弱光点的一组为准,这时黑表笔所接即为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为负极。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融创芯城(www.digiic.com) ,专业服务小批量的采购和配单要求, 提供一站式电子元器件,PCB,PCBA购买服务,在苏州也有自己的PCBA工厂; 并提供项目众包、方案共享平台、商家免费入驻、工程师交流论坛、共享电子圈、行业最前沿、人才招聘!
邮箱:service@digiic.com
欢迎联系下单~~
微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整流二极管概述
  整流二极管(rectifierdiode)一种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通常它包含一个PN结,有正极和负极两个端子。其结构如图所示。P区的载流子是空穴,N区的载流子是电子,在P区和N区间形成一定的位垒。外加电压使P区相对N区为正的电压时,位垒降低,位垒两侧附近产生储存载流子,能通过大电流,具有低的电压降(典型值为0.7V),称为正向导通状态。若加相反的电压,使位垒增加,可承受高的反向电压,流过很小的反向电流(称反向漏电流),称为反向阻断状态。整流二极管具有明显的单向导电性。整流二极管可用半导体锗或硅等材料制造。硅整流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反向漏电流小,高温性能良好。通常高压大功率整流二极管都用高纯单晶硅制造(掺杂较多时容易反向击穿)。这种器件的结面积较大,能通过较大电流(可达上千安),但工作频率不高,一般在几十千赫以下。整流二极管主要用于各种低频半波整流电路,如需达到全波整流需连成整流桥使用。
  整流二极管特性
  整流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把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整流二极管漏电流较大,多数采用面接触性料封装的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外形如图1所示,另外,整流二极管的参数除前面介绍的几个外,还有最大整流电流,是指整流二极管长时间的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它是整流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是选项用整流二极管的主要依据。
  整流二极管常用参数
  (1)最大平均整流电流IF: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该电流由PN结的结面积和散热条件决定。使用时应注意通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不能大于此值,并要满足散热条件。例如1N4000系列二极管的IF为1A。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R:指二极管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反向电压。若大于此值,则反向电流(IR)剧增,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从而引起反向击穿。通常取反向击穿电压(VB)的一半作为(VR)。例如1N4001的VR为50V,1N4002-1n4006分别为100V、200V、400V、600V和800V,1N4007的VR为1000V
  (3)最大反向电流IR:它是二极管在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下允许流过的反向电流,此参数反映了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能的好坏。因此这个电流值越小,表明二极管质量越好。
  (4)击穿电压VB:指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急剧弯曲点的电压值。反向为软特性时,则指给定反向漏电流条件下的电压值。
  (5)最高工作频率fm:它是二极管在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工作频率。主要由PN结的结电容及扩散电容决定,若工作频率超过fm,则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将不能很好地体现。例如1N4000系列二极管的fm为3kHz。另有快恢复二极管用于频率较高的交流电的整流,如开关电源中。
  (6)反向恢复时间trr:指在规定的负载、正向电流及最大反向瞬态电压下的反向恢复时间。
  (7)零偏压电容CO:指二极管两端电压为零时,扩散电容及结电容的容量之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即使同一型号的二极管其参数的离散性也很大。手册中给出的参数往往是一个范围,若测试条件改变,则相应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25°C时测得1N5200系列硅塑封整流二极管的IR小于10uA,而在100°C时IR则变为小于500uA。
  整流二极管的选用
  整流二极管一般为平面型硅二极管,用于各种电源整流电路中。
  选用整流二极管时,主要应考虑其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
  普通串联稳压电源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对截止频率的反向恢复时间要求不高,只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最大整流电流和最大反向工作电流符合要求的整流二极管即可。例如,1N系列、2CZ系列、RLR系列等。
  开关稳压电源的整流电路及脉冲整流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选用工作频率较高、反向恢复时间较短的整流二极管(例如RU系列、EU系列、V系列、1SR系列等)或选择快恢复二极管。还有一种肖特基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检查方法
  首先将整流器中的整流二极管全部拆下,用万用表的100×R或1000×R欧姆档,测量整流二极管的两根引出线(头、尾对调各测一次)。若两次测得的电阻值相差很大,例如电阻值大的高达几百KΩ到无穷大,而电阻值小的仅几百Ω甚至更小,说明该二极管是好的(发生了软击穿的二极管除外)。若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几乎相等,而且电阻值很小,说明该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不能使用。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是无穷大,说明此二极管已经内部断开,不能使用。
  用万用表测试整流二极管图解
  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可以准确测量整流二极管的好坏。大家知道,二极管是一个半导体“PN结”,无论硅材料和锗材料的PN结都有单相导电的功能,但正向压降略有不同,分别是0.6-0.7V和0.2-0.3V左右。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正是被设计成可以测量这个PN结的压降值。
  1、万用表上的旋钮拨到二极管档(也是测量通断的档位),并将红黑表笔插在万用表的正确位置。见下图。
  2、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正、负极,良好的二极管将显示0.5XX(硅管)或0.2XX(锗管);两表笔反接,显示“OL”(或“1”)。损坏的二极管测量值将与这两个值区别很大,很容易分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极管db3好坏判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