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去新建的学校好吗8日早上将从学清路去学校、8日早上某教师去新建的学校好吗将从学清路去学校,哪个说法对?是不是两个说法都对

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户力平教师节将至,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君子三乐”之一。北京是文化教育中心,历史上学府、学堂、学校众多,名师辈出,与“教育”有关的街道也有多条。国子监街、贡院街、学院 胡同、府学胡同、教育街、学院路……这些“教育街”见证了北京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国子监北晚新视觉供图
胡同里的小学堂国子监街位于东城区北部,雍和宫大街西侧,虽然只是一条东西长不过千余米的街道,但却有着九百多年的历史,因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位于此地而得名。“国子监”一词始于隋炀帝时期,它不仅是最高学府,也是古代的教育管理机构。据《北京教育史》载:北京国子监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当时有生员120人,蒙族汉族各占一半,是传播理学的中心。大德二年(1298),在国子监东侧又兴建了孔庙和国子学舍,以传扬儒学。明朝对国子监又加以改修,入读学子有数千人之多,从全国各地而来,其中包括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留学生。清朝将国子监街称为“成贤街”(也称“国子监胡同”),并在街道东西两侧设立了牌坊,使这里成为北京最为古老的文化名街。建国门立交桥西北侧有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因明清礼部会试考场得名。贡院建立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这里原是元朝礼部旧址,明清时成为举人进京会试的考场。清代沿袭明代贡院之名,俗称“举场”。其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公堂、衙署高大森严,考棚则十分简陋。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考棚计有9000多间,按《千字文》排布。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这里既是全国会试的考场,也是顺天府(北京)乡试的地方。乡试每三年一次,因在秋天,故称“秋试”,又称“秋闱”。全国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天,故称“春试”,又称“春闱”。
北京贡院明远楼前老照片 资料图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廷谕令停罢科举,后拟在贡院旧址建国会大厦,但终因耗资太大而搁浅,此后被另作他用。如今,当年的古代考场贡院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明清时代的贡院已无踪迹可寻,仅留下与“贡院”有关的地名。学院胡同位于西城区北部,东起太平桥大街,西至复兴门北顺城街。明代称“提学察院胡同”。因内有提学察院衙署得名。清代改称“学院胡同”。上世纪90年代道路改造后,曾更名为“学院小街”,后恢复原称。明清时提学察院衙署的主要职能是“监管学政”,即主管教育事务。明廷颁发给提学官的敕谕中强调“学者不惟读书作文,必先导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使见诸践履,以端本源,学者所作四书经义、论册等文,务要典实,说理详明,不许虚浮夸诞”等要求。清代提学察院衙署设有大门、仪门、正堂后堂、后楼等建筑。清末衙署废弃,街巷仍以“学院胡同”而称。府学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是北京最为古老的教育街,因胡同内曾有明清两朝的官办学校——“顺天府学”而得名。顺天府学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为大兴县学。永乐元年(1403)改为顺天府学,是明清两代顺天府的府属学校和文庙。其坐北朝南,建筑分为东、西两路,按“左学右庙”之制。西路建筑有棂星门、泮池、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和大成殿。东路建筑有大门、二门、官厅、祠殿、仪门、明伦堂、斋舍和魁星阁。因这里常出进士,史料中又称此地为进士胡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半部改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后更名为“左八旗小学堂”。1923年又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1934年称“北平市立府学胡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曾多次易名,今为“府学胡同小学”。宗学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偏东,“宗学”即为皇室子弟开办的学校,始于宋代,明清时沿用。清顺治十年(1653)在京城设立宗学,收皇族宗室子弟入学。《大清一统志》载:“雍正三年(1725),特建宗学,以教宗室弟子,左右翼各一。”即左翼宗学在东城金鱼胡同(后移至史家胡同),右翼宗学在西城西单牌楼以北小石虎胡同。乾隆十九年(1754),右翼宗学由小石虎胡同迁往东绒线胡同。东绒线胡同小学(今长安小学校)即其旧址。因胡同地处宗学北侧,故称“宗学夹道”,宣统三年(1911)后称“宗学后身”,1965年改称“宗学胡同”。新文化道路上的鲁迅新文化街位于西城区南部,宣武门内大街西侧。明代称“石驸马街”,因宣宗的女儿顺德公主女婿——驸马石景之府第在此,故得此名。清代以沟沿为界,东部称“东石驸马街”,西部称“西石驸马街”。清末两街统称“石驸马大街”。1965年,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鲁迅先生,将该街更名为“新文化街”。该街45号为鲁迅中学,其前身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3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49年改名为“北京第八女子中学”,1972年改称“北京市第一五八中学”。鲁迅先生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兼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课,1925年8月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1926年1月任女师大出席国立各校教职员联席会议代表,同年3月任女师大评议会成员等职,其先后在此兼职近三年。1996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将“北京市第一五八中学”更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
鲁迅中学内鲁迅像 北晚新视觉供图
教育街位于西城区中南部,原名“铁匠胡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致力于维新的光绪皇帝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从此读书人要到学堂接收新式教育。光绪皇帝还御准设立“学部”,统管全国教政,选定位于今教育街内的敬谨亲王府为“学部衙署”,辛亥革命后改为“教育部”,于是将敬谨亲王府所在的这条街巷称为“教育部街”。1912年5月,鲁迅先生随民国政府教育部迁往北京,在设于敬谨亲王府里的教育部工作,任佥事(秘书)兼一科科长等,在此工作了14年有余。1928年教育部迁出,敬谨亲王府改作国民党北平市党部,街道遂又更名为“市党部街”,1949年以后复称“教育部街”,1965年定名为“教育街”。教育夹道位于西城区东部,东起北长街,西端南折不通行。因南侧有清雍正十年(1732)敕建的昭显庙,内祀雷神,俗称“雷神庙”,因该街巷比较狭窄,故被为“雷神庙夹道”。1911年后该庙为北京教育会所占用,被改称“教育会夹道”,1965年更名为“教育夹道”。据《北京教育志》载:北京教育会于1912年4月21日,“为京师地方教育界公共组织之机关,职在研究教育进行”。其会员除学务局职员、中小学教师校长以外,还包括教育部官员、出版社编辑、大学教员以及有志于研究北京地方教育的其他社会人士,积极致力于北京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院路则是年轻的“教育街”,位于海淀东南部,北起清华东路,与学清路衔接,南至知春路与北土城西路、西土城路相接。因道路沿线集中了多所高等院校而得名。1950年上半年,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决定将北京市西北郊规划为文教区,此后陆续开始了文教区的建设。由此规划区域内的农田被征用,部分民居动迁,第一批兴建八所高等学府,“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1952年,在文教区建设区域内,从南(北土城)到北(六道口)开始修建一条石碴路。道路西侧从南到北依次是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位于江苏徐州);道路东侧从南到北依次是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到1953年9月新学期开学,这些学院的部分校舍完工。因道路两侧集中多所高等院校,汇聚了众多文化教育单位,所以初称“文汇路”。该路于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1956年铺筑沥青路面,并更名为“学院路”。杏坛路位于北京师范大学西侧,北起北三环中路,南至学院南路。原来称“师大西路”,后来被改为“杏坛路”。“杏坛”传说为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庄子·杂篇·渔父》云:“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清代学者顾炎武认为《庄子》书中凡是讲孔子的,采用的都是寓言的写法,杏坛不必实有其地。但杏坛讲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zhòu)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后来,“杏坛”便泛指授徒讲学之处。北京师范大学正是培养教师的地方,以“杏坛”命名其临近的道路,可谓名副其实。}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接收2024年推免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更多高校推免预报名时间、招生人数、招收条件等信息可以点击查看>>【各省市院校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公告查询入口】
学院简介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的文化地标,是湖南大学的窗口与名片,地处全国5A级景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之中,是一个明清古建筑群,回廊迤逦,庭院深幽,自然风光相当优美。还有祭祀孔子的文庙,祭祀周敦颐、二程、朱熹、张?颉⑼醴蛑?等儒学大师的祠宇,以及众多唐宋以来的碑刻、楹联及历代帝王所赐匾额。
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哲学大师王夫之、近代启蒙学者魏源、“中兴将相”曾国藩、左宗棠、中国首任驻外大使郭嵩焘等著名的湖湘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都曾就读于此。
岳麓书院现有专任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39人,多人获国家、部省级人才称号及人才工程计划。还有一大批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海内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也陆续进入书院担任教职,成为了极具活力的新生力量。
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史、哲学)和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文物学),并设有历史学本科专业和湖南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同时,现有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中国史),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湘文化研究基地、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机构1个(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2011协同创新平台湖南大学中心以及古籍整理研究所,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岳麓书院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
一、组织机构
1.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责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研究生复试工作监督小组。由院纪委书记任组长,负责我院复试过程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并受理考生的举报、投诉事宜。督察电话:见官网。
3.各专业复试工作小组。由三位系主任分任组长,具体负责实施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
二、招生专业
哲学、中国史学术硕士,文物学专业硕士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2024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
3、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申请材料
1.在校学习成绩单和成绩排名情况(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2.学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
3.外语水平证明(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托福、雅思、PETS等成绩单);
4、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证明;
5、其他可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关材料。
通过审核同意参加复试的同学请携带以上材料参加复试。
复试时间、地点将通过学校招生管理系统发布。
五、申请程序
1.预报名:8月26日—9月20日,考生登录“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预报名。
2.考生复试:考生按要求参加复试。
3.教育部推免系统报名: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按申请学院的接收推免生简章要求进行注册,上传照片,网上缴费。
4.考生确认待录取: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通知考生进行确认,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按照规定时间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或拒绝待录取。逾期未确认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待录取资格。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去新建的学校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