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特产商城有哪些如何营销产品系统可以帮助商家促销和如何营销产品?

在民航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行业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出民航力量。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诠释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撸起袖子加油“赣”4月初,江西省赣州市瑞金机场项目建设工地上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现场机械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抓紧时间施工作业。瑞金机场是江西省“十三五”期间唯一新建的4C级支线运输机场,也是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华东局”)积极推进的辖区脱贫攻坚机场项目建设之一。日前,华东局荣获民航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受到民航局表彰。华东局对口支援工作8年来,从民航产业发展、基本建设、航线航班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赣州民航事业发展,对赣州机场建设和运营直接补助资金约4亿元。赣州机场通航城市由2012年的12个增加到37个,开通航线由9条增加到34条,年旅客吞吐量由当初的60.2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08.8万人次,年均增长率21.2%,赣州民航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新建瑞金机场项目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原定于2月12日进行的开评标被迫“搁浅”。经华东局积极协调,3月11日,瑞金机场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开评标工作完成,成为华东地区疫情发生期间第一个完成开评标工作的项目。不仅如此,华东局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以6月开工建设为时间结点,倒排前期工作时间节点,简化程序,同步推进机场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编制和审批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工作日及节假日延时服务,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目前,新建瑞金机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之中。赣州南康区大姑村村民朱必营是养鸡专业户,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去鸡舍将新鲜的鸡蛋拾捡收集好。将鸡蛋包装好后,朱必营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发送消息,没多久,一架无人机飞到他家门口降落,装好鸡蛋后再次升空。南康区在没有无人机物流之前,朱必营和其他乡民们主要通过汽车、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在固定赶集日前往镇上集市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偏远村庄到镇上的距离约10公里,单程运输需花费2个小时~3个小时,且路途颠簸致农产品易损坏。考虑到运输成本高,业务量少,部分快递公司仅在人员相对集中的乡镇设置物流点。如何解决物流运输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华东局主动谋划,积极支持南康区无人机试点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此项工作。2018年3月,华东局向顺丰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在开展无人机物流运输试点后,直接将无人机起降场设置在各村庄,利用无人机将快件运输进村入户,同时,直接将农户家中闲散的农特产品快速安全的运往无人机集散中心后销往全国。通过“一来一去促循环”模式,实现了将农产品运出去,快递运进来循环通道。现在,南康区每天都有60多架物流无人机穿梭在106条航线上,快递可以直接通过无人机送到村民手中,当地3万多户村民的农副产品也可以直接通过无人机运出山村。目前,赣州通航(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由最初划设的480平方公里拓宽至1.89万平方公里,试点范围扩大到四川、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2020年10月,华东局全力指导赣州市申报的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成功获批,围绕打造国家级无人机产业示范区和全国首批无人机应用服务平台目标任务,形成以无人机产业为主体的“新基建”产业链,为赣州市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民航报 记者李暄)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朋友圈”汇聚扶贫力量2020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在这一年,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干部职工惊喜地发现,单位食堂多了不少来自新疆的食材,甚至还能直接买到高质量的新疆消费扶贫产品。近年来,中南局带领辖区内民航各单位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汇聚起了中南民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为响应国家和民航局号召,中南局举全局之力,坚持党的领导,靠前行动、全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积极的力量。”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梁世杰介绍。党有召唤,中南局必有行动。中南局将民航新疆定点扶贫工作与广东省级扶贫任务统筹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牵头成立了由37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中南民航扶贫联盟,打造中南民航扶贫“一张网”。据统计,2019年~2020年,中南局统筹协调中南民航企事业单位筹集扶贫资金共计1062.46万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南局立足定点扶贫地区的资源现状,支持当地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中南局协调九元航空捐助价值25万元的供电变压器一台(套),有效解决了新疆策勒县托格拉吾斯塘村新引进制衣厂用电问题;协调深圳市机场集团,筹资65万元建设农家乐及苗圃项目,确保贫困居民稳定增收。好产品要有好渠道。中南局利用中南民航扶贫联盟“朋友圈”,帮助新疆于田、策勒两县扶贫产品打开销路。2020年,采取工会福利、后勤保障、个人采购等方式,中南辖区企事业单位购买扶贫产品共计307.5万元。中南局还协调辖区内机场、航空公司,让扶贫产品“进机场”“上飞机”,发挥民航“运输效率高、辐射距离长”的优势,协助贫困地区将扶贫产品销售到更多地区。扶贫必先扶志。当地的脱贫致富及和谐稳定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为支持当地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中南局积极协调辖区企业,分别拨付专项资金130万元和168.5万元援建策勒县古勒铁日干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硝尔哈纳村党群活动中心。多年来,中南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并积极协调深圳市机场集团筹资200万元,用于提升和完善新疆策勒县小学教育教学和设施服务;协调深圳市机场集团捐资100万元,帮助贫困户大学生完成学业。2019年3月,东航华南营销中心青年在中南局的带领下,与新疆局共同组成第一批扶贫共建小队,到中国民航驻村工作队驻地——和田地区古勒铁日干村、硝尔哈纳村——开展支教活动。这一活动是中南局坚持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同时,中南局还在辖区内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2020年,根据于田、策勒两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需要,及时协调深圳市机场集团,拨付专款232万元,协助当地按程序采购监护型负压急救车、病患转运应急救援车、转运救护车等。除完成民航局的扶贫任务外,自2016年起,中南局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帮助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松竹镇方家村贫困户100%脱贫、贫困村出列;利用自筹资金发展扶贫产业光伏项目、食用菌种植项目。在中南局大力推进该村基础设施等建设后,方家村主干道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而今笔直耸立的太阳能路灯连绵5公里,照亮了村民的小康路。(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璐)民航新疆管理局:到艰苦地区啃最硬的骨头民航新疆管理局自2005年起陆续承担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硝尔哈纳村、普那克奥尔曼村、玛力喀勒干村和固拉合玛镇的给地矢艾日克村、托格拉吾斯塘村6个村的扶贫任务。多年来,在民航局和民航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截至2020年底,6个村7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728人无一掉队,已全部脱贫。高山大漠深处结出累累扶贫硕果,在成就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者——他们就是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策勒县达玛沟乡,当地村民习惯用几大队称呼现在的行政村,距离达玛沟乡政府最远、距离沙漠最近的玛力喀勒干村是十大队,古勒铁日干村是五大队,硝尔哈纳村是七大队。尽管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分散在两个乡镇的6个村,但大家都习惯把达玛沟乡的五大队当作大本营。一方面,民航新疆局从2014年就开始向五大队派驻工作队,大家和这个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历任总领队也都常驻五大队。另一方面,通过多年的持续帮扶,五大队的村容村貌在当地首屈一指,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各个村的第一书记,都想着让自己的村能跟五大队一样。五大队是个大村,有600多户2000多口人,在村子里入户走访一般都要开车。他们常使用一辆三个挡板都被放平的电动三轮车,一来这车好停、不占道,二来一辆车拉上七八个人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个村子的路面都实现了硬化,坐在电瓶车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然而在几年前,五大队的街道几乎都是沙土路,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贫困户占全村近1/4。村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什么业余文体活动。在一批批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这个村子有了路灯,有了党群活动中心和村民活动中心,还专门为儿童修建了一个小的儿童乐园。古勒铁日干村的变化是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成绩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共协调、落实项目扶贫资金1406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3个;产业扶贫投资36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近2000人;资助贫困大学生129人,投入156.55万元;购买(销售)农产品金额43万元;捐助价值药品数十万元,开展义诊活动13场。村容变了,生活美了,村民乐了。而从村民的述说中,我们知道了一些引起巨变的细节。在村民眼里,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似乎都是铁人。他们实行的是“3156”工作机制,3小时吃饭,15小时工作,6小时睡觉,每天以饱满的“战斗”热情投入群众工作,抓就业、抓产业、抓消费、抓教育、抓健康、抓落实、抓项目,样样不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此刻,在祖国西部边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民航新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仍旧驰而不息地为乡村振兴,为村民的新生活而忙碌着。(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韶滨)华夏航空通程事业部:助力经济“命脉”大换血盛夏时节,瓜果飘香。不料,2020年7月,新疆再次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一夜之间,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不少种植户的内心也陷入了冰点。战“疫”之下,林果产品供应链、销售渠道均遭受严重冲击,产业脱贫受到严重影响,巩固扶贫成果面临严峻挑战。“要和疫情抢时间,为滞销农产品找到破局之路”。华夏航空主动融入新疆“战疫”“战贫”两场斗争,发挥航空运输“便捷、高效、交叉感染风险低”等优势,通过“客改货”,搭建起畅通农特产品销售的空中通道。人员培训、物资采购、联系销路……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华夏航空联合当地机场在全体员工中招募志愿者。仅2小时后,新鲜的果蔬已经整齐入舱,“小白杏号”“西梅号”“黑枸杞号”“库尔勒香梨号”载着种植户虔诚的祈祷飞向蓝天。其实早在2018年,华夏航空就已进入了新疆,筑梦新疆,视当地经济发展为己任。长期以来,乌鲁木齐是新疆唯一的进出通道,当年4月,项目组在新疆库尔勒设立过夜基地,把疆内支线城市出行需求集中在库尔勒,架设横跨南北、贯穿东西的空中通道,将库尔勒机场打造成为新疆地区“次级枢纽”。华夏通程首先开通疆内各支线机场至库尔勒的支支航线,将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支线机场与库尔勒次枢纽机场有效连接,实现了支线机场从“点对点”到“点对网”的转型升级,支线通航点由原来的3个、日频不足1班提升至18个、日频1.2班,以库尔勒为核心的聚集性网络初步形成;接着干支结合开通库尔勒至疆外干线城市的通程航班,干线通航点由8个、日频1班提升至15个,日频1.7班,形成乌鲁木齐、库尔勒双通道进出疆航空格局,助力“疆外快起来 疆内环起来”发展进程。华夏通程结合毕节区位优势,利用川、渝、黔干线城市枢纽机场时刻资源及较高通达性的航线网络,孵化出毕节机场这一“通达性示范机场”,首创“多频次多枢纽”模式,突破过去支线机场追求点对点直飞大城市的思维,干支结合衔接出从毕节始发,重庆、贵阳、成都中转至全国的通程航班,毕节自此成为云、贵、川三省的区域性航空旅客集散中心。目前,毕节机场开通航线通达城市从最初的21个快速提升至130个,其中87个城市可实现当日往返,加速推进毕节融入川、渝、黔小时都市圈;与此同时,通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航班,从每日1班扩充至每日7班,实现6小时通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群,提升毕节航空通达性,助力毕节招商引资、脱贫攻坚。通航7年的毕节机场现已跻身全国百强机场行列,旅客吞吐量超过百万。随着百里杜鹃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织金洞成功跻身世界地质公园,阿西里西·韭菜坪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支线航空发展为着力点,毕节试验区实现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开拓出一条“航空+旅游扶贫”的示范路径。贵州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告别“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尴尬局面,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加上民宿餐饮的烟火气息,一片生机盎然,毕节人终于敲开了致富门……(中国民航报 记者田以丹)首都机场商贸公司: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经常在北京首都机场乘坐飞机的旅客或许对这样的场景留有印象——新疆策勒县、于田县的红枣、葡萄干、玫瑰精油等优质产品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供南来北往的旅客挑选购买。亮眼的广告标识、专业的店面设计,为两县产品提供了新渠道,打出了知名度,开拓了新市场。自2018年以来,首都机场商贸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党委的精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扶贫办法,打造出以“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为主攻方向,以助力新疆当地企业提升造血能力为目的的扶贫工作模式,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为了助力新疆策勒、于田两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首都机场商贸公司多次派出调查组,就产业扶贫项目前往当地进行现场考察,并与两县政府签署了《扶贫框架协议》。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商贸公司了解到,当地生产企业主要面临3个发展瓶颈:一是当地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销售渠道有限;三是生产厂商视野不够开阔,对行业发展缺乏了解。针对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窄、知名度低的问题,首都机场商贸公司专门制定了“扶贫产品进机场”工作方案,一方面优化采购流程,加快扶贫商品的采购及引进速度;另一方面拿出航站楼最优商业资源,免租金、设专柜,最大限度提升产品曝光率。2019年6月,8个扶贫商品专柜亮相首都机场三座航站楼,引发强烈反响;同年10月,扶贫产品进驻新开航的北京大兴机场。在此基础上,商贸公司开通了网上商城渠道,有效提升了扶贫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0年,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商贸公司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力度,联合各成员机场,将新疆扶贫产品向集团旗下各大干线机场输出,并将原本单一的“专柜”模式调整成“专店+专柜”结合的展销形式,在8家干线机场航站楼内主流程区域,打造了8个扶贫产品专门店、27个专柜,充分借助机场的平台和客流优势,打造出更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扶贫商品展销平台。在充分运用自身优势资源,做好扶贫产品店面展卖平台的基础上,首都机场商贸公司积极探索,为扶贫产品搭建起更多元化的展销渠道。2019年,首都机场商贸公司落实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要求,组织承办扶贫商品专场推介会,将策勒、于田两县18家供应商提供的124种商品向集团各成员单位进行展示。同时,积极配合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先后组织了“民航精准扶贫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国家扶贫日”暨“人民优选”展销活动,为扶贫产品广泛牵线搭桥。商贸公司还利用员工食堂进行扶贫产品售卖,进一步拓展扶贫地区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将扶贫产品向合作商户市区店面进行拓展,打造“机场与市区”的协同推广,形成扶贫合力。2020年,商贸公司进一步加大与新疆两县扶贫产品供应商的合作力度,将店面展卖的扶贫产品种类数量由20种增加到70余种。同时,相继推出了“心系‘疆’来·为爱启‘航’”以及“新”遇航诚·“疆”爱传递两期扶贫主题营销活动,并在“航诚商业微商城”开辟新疆扶贫产品专区。为帮助两县生产企业开拓视野,促进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商贸公司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派专人为两县合作企业给予指导,在营养搭配、商品陈列、商品包装等方面提供专业建议;从自身合作伙伴中,选择行业领先企业,组织两县18家生产厂商到北京御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参观考察,深入学习先进食品企业经验。2020年,商贸公司继续当好新疆两县扶贫企业“好导师”“好帮手”的角色,克服疫情影响,聘请专业机构导师以及目前合作的特产及零售领域合作伙伴,通过视频教学形式,围绕产品质量管控、包装标识标准、产品生产创新等重点内容进行授课,帮助扶贫企业提升专业能力及产品竞争力,真正将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诗彧)新疆空管局:用实干收获扶贫硕果曾经,这里是一片穷困、偏远而寂寥的沉睡土地。南枕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源贫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如今,这里是一片梦想和希望升腾的热土。宽敞的柏油马路通向远方,核桃树红枣树迎风摇曳,商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机器的轰鸣声响彻荒原,孩子的读书声穿越广袤田野。这里就是和田策勒县,是民航新疆空管局多年来持续扶贫的地方。据了解,自2015年起,新疆空管局持续参与和田策勒县驻村扶贫任务,累计选派15名干部赴策勒县长期驻村,90名干部短期援助,105人次开展与村民结对子“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累计直接投入扶贫资金和项目合计812万元,承担民航局空管局和兄弟空管局扶贫任务合计1392万元。2020年12月26日,新疆于田万方机场正式建成投运。于田机场是民航局定点帮扶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策勒两县的头号“民心工程”。为了协助于田机场建设,新疆空管局多次派员赴于田机场现场踏勘,制定了于田机场航空情报资料上报时间倒排工作表,编制了《于田机场航空情报资料公布相关要求》,对上报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着重提醒,指导机场按期完成了空域资料、飞行程序、机场使用细则等上报工作。同时,加大对疆内机场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2020年累计培训疆内机场专业技术人员153人次,其中一些人员也将参与于田机场运行。为了全面助力新疆地区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空管系统将新疆空中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扶贫重点。新疆空管局积极行动,与空管系统各单位一道,在2016年完成郑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往返新疆空中高速公路的基础上,2020年10月再次实施新一轮新疆地区空域调整,进一步打通乌鲁木齐通往南疆地区空中高速公路主干道,新辟调整航线10条,新增航路里程700余公里,优化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8个疆内机场飞行程序,大幅提升飞越天山,环飞、串飞南北疆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至此,东起长三角、西至南疆地区的“空中丝绸之路”全面建成,彻底补齐新疆地区“一带一路”核心区空域短板。2020年,在空管系统各单位的支持下,新疆空管局为当地中小学赠送了校服、桌椅等物品,惠及3442名学生。新疆空管局还协助空管系统开展“爱心助学”捐款,与策勒县教育局签订民航局空管局2020年“空管援疆爱心助学”协议书,捐助助学款60万元。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空管系统脱贫攻坚计划。新疆空管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各项目相关单位联系、洽谈,协助空管系统各单位按时完成援疆项目,更好的发挥援助资金效益。其中,由民航局空管局投资建设的硝尔哈纳村“蓝天创业市场”,项目还没完工,所有商铺已全部签订租赁协议,用于经营餐馆、超市等,带动11户30多人就业和增收,全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于田、策勒两县农产品丰富,但长期以来销售无门。新疆空管局主动谋划、精心组织,多次赴两县农产品加工厂进行调研,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购买。同时,新疆空管局协助空管系统各单位开展扶贫产品采购和爱心义购活动,为两县农产品打开了销路。经了解,空管系统2020年投入各类消费扶贫资金1621.77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创收。2021年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基础上,新疆空管局继续派出5名扶贫干部,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空管力量。(中国民航报 记者高雅娜)于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建出一条致富的“天路”2020年12月26日12时许,随着乌鲁木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UQ2573航班的降落,于田正式迈入航空时代。于田机场是民航局定点扶贫机场建设项目,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样版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要求,于2019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2020年11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其间受到近半年的漫天黄沙侵袭,以及新疆第一轮疫情影响35天、第二轮乌鲁木齐疫情人员进场和设备材料运输冻结45天、第三轮喀什疫情影响30天。面对困难,于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戮力同心,真正做到“在安全上不放松一时一刻,在质量上不让步一丝一毫,在进度上不拖延一分一秒”,创造了实际有效施工工期338天这一民航史上支线机场建设的“于田速度”。于田机场开工以后,经常有周围村镇的老乡骑着电瓶车特地来参观,向工作人员打听:“听说这里要修机场了?我们过来看一看!”“真的今年底就能用了?”为什么要在于田建一座机场呢?于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夏丹也曾驻村扶贫,她感叹道:“跟农民打了几年交道,这里的农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匮乏,有了机场,他们就有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哪怕只是来机场工作,也能开阔眼界。”于田县隶属于南疆和田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和中巴经济走廊通向内地的重要节点。于田机场的建成将打破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为往来于田县的各族群众和投资者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缩短与疆内各大城市以及内地城市的距离,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将当地的富余劳动力通过航空通道运送到内地各大城市,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任务后,于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排除万难,科学应变。机场指挥部一共有19名员工,来自新疆机场集团和于田县的各相关单位。“大家都很荣幸能够参与到于田机场的建设中,因为一年建成一座机场真的是一个奇迹!”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疫情的侵袭,把我们原有的建设计划打乱了,当时我时刻关注复工信息,但得到的答复都是等候进场通知。”于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毅刚回忆说,“虽然不能进场,但复工复产的工作必须扎实有效,负责土方倒运、基层碎石碾压、安装搅拌站操作的人员时刻准备,确保先期抵达。”大疫当前,百业艰难,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2020年2月起,机场指挥部一边落实人员,一边跟进设备,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指示要求,有计划分批次组织人员返岗,为复工复产做足准备。2020年3月初复工后,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严格按照民航局、自治区要求的“于田机场2020年完工并投运”的工作目标,指挥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设进度,24小时不间断作业,牺牲休假和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放弃日常休息,毅然坚守在于田机场建设工地,竭尽全力确保工程如期建成投运。虽然只是支线机场,但建设者们对标北京大兴机场,对机场建设和筹备运行总进度进行动态控制和进度预警,开创新疆机场建设管理新模式。为提高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指挥部成立BIM工作室,在组织施工、质量管控、节约工期等方面实现了创优创效。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工程不仅节约资金600余万元,还保证了建设质量。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机场建成后,可以辐射策勒、于田、民丰和田地区东三县,改善东三县对内对外的交通条件,缩短与疆内各大城市以及内地城市的空间的距离,有力的推进旅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对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李毅刚说。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如今,于田万方机场架起了于田连接全国的“空中走廊”。至此,这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曾经的深度贫困县终于脱贫摘帽,实现小康,融入全国航空“同心圆”,让天涯不再遥远,让生活更加幸福。(中国民航报 记者郭子超)中国航协:线上线下齐发力打开中粮集团“我买网”以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协”)旗下部分会员航空食品企业自有的销售产品电商平台和部分航空公司的网上商城,核桃油、葡萄干、枣片等产自新疆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还有单独的新疆特产店铺。以“电商扶贫”帮助于田、策勒两县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扶贫企业入驻网上商城,并免除费用和押金,大幅减免销售佣金这一特色扶贫方式也是中国航协近年来出色扶贫工作的缩影。为了贯彻党中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精神,落实民航局的部署,中国航协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成立定点扶贫工作组,制订扶贫工作计划,积极参与新疆于田、策勒两个民航局定点扶贫县的扶贫工作。2018年6月,为找准扶贫切入点,中国航协组织了10家会员单位20余人前往策勒、于田两县开展了精准扶贫项目考察。2019年,在充分了解两县当地农副产品特色后,中国航协发挥组织协调职能,推荐具备日加工食品能力万吨以上的全国性食品加工与采购企业、新疆自治区内食品加工企业接洽定点扶贫县商谈合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航协先后两次组织会员单位向新疆于田、策勒两县捐助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防疫物品。除了以“电商扶贫”为抓手,积极推荐两县扶贫产品上架网上商城拓宽销售渠道之外,中国航协还不断向会员航食公司、机场配餐企业推荐选用定点扶贫县的农副产品,尽可能加大采购两县扶贫产品的力度;不断联系有能力的会员供应商与定点扶贫县接洽业务,尽可能推动更多合作项目务实落地;为定点扶贫县和航空配餐企业搭建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提升当地造血功能。中国航协还定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动员工作,倡议会员单位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除此之外,中国航协还积极响应民航局号召,通过“以购代捐”等方式,购买了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在以中国航协航食分会为表率的社会各界倾情援助下,于田、策勒两县人民群众如期脱贫,实现了全县脱贫摘帽的计划。在于田、策勒两县的扶贫工作中,中国航协不断协调组织、总结经验,把扶贫工作的内容不断延伸。作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理事单位,中国航协还参与了“文化教育公益专项基金”这一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多个社会组织联合发起的扶贫项目。2019年,中国航协出资以结对帮扶捐赠图书的方式,支持“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向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洪溪初级中学、龙门乡小学校,捐赠图书16116册,惠及近千名在校师生。2020年7月9日,中国航协与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签订协议书,出资支持“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发展及开展相关活动和管理等活动。“扶贫先扶智”,中国航协在“教育扶贫”方面的突出贡献收到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颁发的证书,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发来的感谢信和“书香永存,惠泽千秋”锦旗。为了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航协将在民航局的指导下,总结协会以往脱贫工作经验,持续不断发力。不仅坚持拓展电商扶贫范围和力度,推动新疆于田和策勒县的相关企业上架网上商城和电商平台,还将持续号召会员单位投资建厂,推动中国航协会员单位将自身的购销渠道延伸到两个定点扶贫县,努力促成在当地投资或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厂,推进新疆于田和策勒农副产品深加工。除此之外,中国航协还将继续在全体会员中深入开展宣传,通过展会、会议等形式搭建两县农副产品展示平台,适时组织有意愿的会员企业赴定点扶贫县考察或与两县负责人召开见面会,努力促成更多合作项目落地。(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聚行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绷紧决战一根弦,决心决力胜攻坚。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民航局党组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高的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实的帮扶措施,提高脱贫质量;以强的行业合力,巩固扶贫成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在扶贫攻坚中,民航西北局确立了“发挥行业优势精准扶贫、集中行业资源合力扶贫”的工作原则,牵头成立了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动员协调民航西北空管局、西部机场集团、东航西北分公司、长安航空公司、天津航空西北分公司、中航油西北公司、西北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西北民航电视台、西北民航大厦等单位参与民航定点扶贫工作,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合力。同时,结合实际制订了《西北民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助力消费扶贫,推进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的工作重点。合力团各成员单位通过结对帮扶、支部共建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农村、调研贫困地区现状,倾听群众心声,强化宗旨意识;引导和动员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到政策宣讲、爱心捐赠、技术指导、送医送药、助学助教、志愿服务等扶贫帮困活动中,营造出人人关心脱贫、人人支持脱贫、人人参与脱贫的良好氛围。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始终将消费扶贫作为产业帮扶的关键去抓,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金寨镇张河村,西北管理局成立了西北民航驻村工作队,连续选派两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累计安排帮扶资金420万元,建设道路,完成“两房”改造,帮扶成立以畜牧养殖为主的红叶岭合作社和以烟草种植为主的农华合作社;通过举办农民长跑运动会打造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培育脱贫致富的新动能。同时,合力团成员单位充分挖掘潜力、拓宽渠道,在工会福利、员工慰问、食堂采购中优先选择新疆和田策勒、于田两县农产品,2020年一年就签订扶贫农产品购买协议200万元,实际采购农产品超过330万元。西北管理局、西部机场集团等单位还动员行业企业线上宣传推介,线下设立扶贫专柜,让贫困地区农产品进机场、进机关、上飞机,拓宽了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实现了消费扶贫在西北辖区常态化。结合健康扶贫政策,合力团加强特定群体关爱,民航西安医院医疗队前往策勒县人民医院和民航新村卫生室开展工作调研、业务交流,向小康新区小学捐赠医疗器械和常备药品,为223名在校学生开展免费医疗体检和爱牙护牙科普宣讲。民航甘肃监管局联合甘肃宝石花医院开展送医下乡爱心义诊活动,向芦家湾乡卫生院捐赠药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西北管理局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支持策勒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为陕西省旬阳县筹措价值3万余元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紧缺防护物资和部分生活物资,以实际行动诠释“抗击疫情手牵手,脱贫攻坚心连心”。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西北民航扶贫合力团在策勒县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57.05万元,用于开展贫困学生助学活动,让贫困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民航扶贫的温暖。为巩固帮扶成果,民航西北局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民航蓝天助学金项目,资助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根据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现状,针对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开展具体帮扶,利用假期举办夏令营、结对子等活动,开拓学生眼界。合力团成员单位还动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捐建“蓝天书屋”、捐赠助学用品等活动,在行业内打造教育扶贫“助学帮教”工作亮点。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西北局将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保脱贫不返贫。(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嘉宁)徐逸乐:为赣南老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悠悠赣江穿城而过,巍巍城墙临水而立,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既是山水秀丽、历史厚重的千年古城,也是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红色故都。2020年6月,徐逸乐从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来到这片“红土地”,成为民航局对口支援赣州市第四批挂职干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初到赣州,深入基层是第一步。大坪乡是徐逸乐负责挂点的乡镇,每月都要走访调研,村村镇镇她都格外熟悉。通过进村入户,和农户面对面、摸实情,她既感受到当地乡村空心化现象突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了解了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等发展之机。下乡路上头顶盘旋的无人机,更让徐逸乐看到一片大有可为的新天地。为了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徐逸乐当上了“联络官”。在她的积极促成下,风洞实验室建设得到推进,赣州市南康区分别与多家无人机企业、产业协会及应用单位签署了5个无人机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各方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赣州有着丰富的农特产品,但对农村散户而言,运输销售是个难题。无人机物流能使农产品更快速便捷地进入市场,帮助农民增收。禽蛋养殖物流运输是徐逸乐正在推动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政府为物流企业和农户牵线,由无人机运输土鸡、土鸡蛋。多年民航工作经历造就了徐逸乐章法严谨的办事风格,为了将每个环节做到最优,她多次下乡与农户座谈,向畜牧局和农科院的专家们请教,还研究起养殖鸡的品种,宁都黄鸡、崇仁麻鸡、广丰白耳鸡……哪种肉质好,哪种产蛋多,徐逸乐头头是道。在7个月的单个养殖周期内,该模式预计能为农户带来每只鸡40元的综合收益,较传统模式增收近一倍。目前,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项目已覆盖南康区北部5个乡镇,共计约2.6万户农民,日均运力可达5吨,试点项目已推广至赣州中心城区。2020年10月,赣州市入选民航局公布的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名单;同年12月,赣州市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揭牌,当地无人机产业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在赣州,徐逸乐还开展了一系列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推进瑞金机场建设、赣州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将当地农特产品纳入电商平台,推动消费扶贫;支持民航院校在当地生源基地持续招生,协助举办无人机科普大赛,推动民航科普研学、公益助学……来到赣州近一年,徐逸乐觉得自己变化不少,更能吃辣了,更有韧性了,也更敢想敢干了。“女儿说我成了‘话痨’,聊起赣州的发展,总有说不完的话”。在赣州,徐逸乐像是发现了潜在的另一个自己,力量无穷。最近,徐逸乐正在设想推动水上机场建设,为无人机开辟更多应用场景。她希望,通过一批批对口支援干部的努力,无人机产业能在赣州产学研用全链条、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为赣南老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中国民航报 记者潘瑾瑜)彭诚:十年扶贫路 不负有心人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民航新疆管理局副局长,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队长彭诚得到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表彰。十年扶贫路,不负有心人。2010年,彭诚第一次与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邂逅,与扶贫工作结缘。2018年,他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的身份扎根古勒铁日干村,开启了一段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生旅程。彭诚每日奔走于村民们的家中。他希望每一户人家都可以通过一技之长找到致富之路。麦麦提江·塔西铁木尔一家有6口人,2016年之前,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只有耕地和零散务工。进行走访后,彭诚给麦麦提江算了一笔账:如果申请尼雅黑鸡养殖项目,养1000只,每只成本是40元,长到2公斤售价可以达到60元,一年的利润就是2万元。说干就干,他和村委会、工作队的同事们帮助麦麦提江搭建起了养殖场,还吸引周围不少邻居把零散的黑鸡都交给麦麦提江家,扩大了规模,节省了成本,也让养殖更加科学和高效。后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麦麦提江家的二儿子去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了美容美发专业,一年之后在村里开了理发店,当起了村民们的“TONY老师”,一个月能稳定赚到3000元。儿媳妇也不甘落后,经过3个月的技能培训,成为哈密市一家酒店的服务员,一个月工资有2000元。2018年底,他家顺利脱贫。村民们的状况,彭诚时刻挂在嘴边,更挂在心上。谁家在哪一年脱了贫,谁家的鸡鸭养得好不好,谁家的孩子们去城里工作了,他如数家珍。有时村民们不好意思开口,怕给工作队添麻烦,彭诚就说:“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来的?就是来给大家解决困难的!”教会村民一技之长,是脱贫的长久之计。彭诚积极联络了农科所、农业院校的专家来村里对大家进行培训,尤其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于细节处取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村里的青年是文化活动的主力。文艺团、志愿者等丰富多彩的群团组织让大家凝聚力更强了。特别是一些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家庭,需要帮忙时,喊一声,年轻人就会集体来帮忙。党建工作让村民们对祖国的认同感更深了。彭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这得益于广播电视在村里的全覆盖。他们通过电视了解到了辽阔的祖国,也更想走出新疆去看看。在彭诚的协调组织下,村里陆续建起了民族团结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创业市场,修建了温室大棚、饲料厂、养殖场、沿街小商铺;工作队为学校协调捐建电脑学习室、购置课桌椅,发放图书、文具、校服,为贫困孩子发放助学金;还连续多年组织基层干部和农牧民外出学习考察,学习现代农牧业技术。10年来,经他联系协调、落地实施的大小项目近70个,累计资金2600余万元。2020年10月,民航工作队所在6个村均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验收检查,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彭诚没有想过自己和古勒铁日干村的缘分一结就是十载。离开村子时,他信心满满,因为工作队在这里搭建起的扶贫产业链就是村民们的源源活水。未来,还将有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接过光荣的接力棒来到这里,继续从事乡村振兴事业。(中国民航报 记者赵丹)张为民:为农民做点事儿文岗村的村民们都管张为民叫老张。后来,他的微信昵称干脆就改成了“驻村老张”。看得出,除了南航深圳分公司的本职工作外,他格外看重驻村干部这个身份。2019年,张为民被派往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文岗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因为超龄,他曾连续3年报名,在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后才最终获得组织批准。“我就是从农村来的,熟悉农村的环境,也想为农民做点事儿。”张为民这样解释自己的“执着”,“不熟悉广东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粤北地区还有很多贫困山村”。他希望能利用自己在航企做销售、电商和公益的一些经验,实实在在地帮助这些地方的村民。年过50的张为民不是没见识过“贫困”,但第一次去到文岗村时,他还是震惊了:当地一个自然村,家家户户的土坯房之间只能勉强通过一辆摩托车,三轮车都过不去。这个由文天祥后人从江西迁居而成的村落,共5312人,80%的人口姓文,是广东省定贫困村。自2016年4月以来,南航集团向文岗村派出了包括张为民在内的5名扶贫干部,让贫困村摘帽、让贫困户脱贫是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倒看看你们能搞成什么样儿?”起初,村民们对驻村干部的态度有些将信将疑。长期以来,文岗村最大的问题是村集体没有土地资源,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但很快,村民们就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连年收入为零的村子开始有进账了。根据过去做市场营销的经验,张为民发现,文岗村有很多农产品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是有市场的,但是农民们不敢种,怕卖不掉。于是在张为民的倡导下,扶贫工作队提出了“四个一”的产业理念,致力于变“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股民”、变“产品”为“商品”,强调由贸易带动产业,最终形成闭环,持续造血。在具体实践中,他们设立了一个火龙果基地,每年为贫困户带来数万元分红;建立了一个种植示范园,吸引投资300多万元,并建成600亩鹰嘴桃基地;建设了一个农民合作社,让村民当上股东;打造了一个扶贫商城,村级产业年收入突破15万元。张为民还和同事们一起切切实实地帮助了一些挣扎在生活“泥石流”中的家庭。最典型的是文天寅一家。帮扶之初,他家中的境况着实凄凉,妻子失去视力,大儿子脑瘫,小儿子脊椎弯曲,一家四口中文天寅是唯一的劳动力。扶贫工作队多次走访慰问,鼓励文天寅重拾信心,并投入帮扶资金帮助他开办了一家不锈钢加工店。如今,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还带动了两个同村的贫困户就业。后来,文天寅主动提出取消家庭低保待遇,成为村里的“文老板”。“改变贫困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改变观念”。张为民说,在文岗村,只有1/5的初中毕业生会去读高中。扶贫先扶志,要从教育入手,改变文岗村的未来。扶贫工作队投入150余万元,完成了南航文岗幼儿园、文岗小学的升级改造以及木棉图书室的建设;设立农民讲习所,邀请高校教授为村民现场讲解农业知识……4年多来,南航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使得文岗村的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今,村民们和驻村干部的关系日益融洽。每次从深圳回来,村里的孩子们都缠着张为民问东问西,还让他放电影给他们看;年长一些的村民也叫他“老张”,遇到问题时常找他商量。最近,完成任务的老张正在忙着做档案移交,按照计划,5月做完交接,6月他就要正式离开了。“下一步还没有明确的安排,但如果可以,我还愿意去农村做点事。”张为民诚恳地说。(中国民航报 记者程婕)郭成宏:脱贫攻坚千里行到今年4月,郭成宏从江西省机场集团上饶机场分公司总经理的岗位赴新疆和田策勒县挂任县委常委已两年多了。在郭成宏看来,这是他肩重担、收获最多的两年。两年来,一路洒下的汗水,镌刻在民航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份荣誉里。回忆起两年前接到正式通知的那天下午,郭成宏历历在目。匆匆告别家人,从秀气的南方到边陲大漠,跨越数千里的距离来到策勒,郭成宏立刻投入工作。然而,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大漠生活并不容易。在平均海拔高达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郭成宏感受到了来自身体的“抗议”。“初来乍到,不太适应新疆的气候,加之饮食差异,晚上经常失眠,持续了好几个月”。生活上的困难可以靠时间适应克服,但工作上的困难才是最大的挑战。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天天泡在办公室学政策,看累了就到村里走走,与需要帮扶的农牧民聊天,向基层干部了解情况。“一线的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比较细碎烦琐。这就要求扶贫干部真正扎根群众,耐心听取困难群众的诉求,真正把他们的合理需求落到实处”。工作熟悉以后,郭成宏更忙了。白天,他带着翻译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文字材料、填报表格台账,通宵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生活也没了规律。为了更快地与村民熟悉起来,农务劳作时,他跟着村民去劳动,和大家打成一片。节假日,他带着村民的孩子上县城“看世界”。他依然记得,他带着去县城的小女孩特地回电致谢,告诉他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通短短的电话让我至今难忘。”郭成宏说,“民族工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但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以心换心。我们扶贫干部不是要干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而是日积月累地干一些小事儿、实事儿,用真情维护民族团结,用真心助力脱贫攻坚。”手机走步计数里,每天动辄上万步的计数记录了郭成宏脱贫攻坚的工作步伐。他变瘦了,也晒黑了不少,但脚步更坚定了。脱贫工作,不仅要解决老乡“当下富”的问题,更要通过扶持当地产业铺就“长富久富”之路。“策勒”在维吾尔语中是“红枣”的意思。这座城市以“红枣”命名,是中国红枣最好的原产地之一,红枣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因为没有形成产业链,缺乏推介渠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于是,郭成宏开始打造策勒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我们不仅要‘种好枣’,更要‘卖好枣’,让村民丰产又丰收”。他一边引导红枣种植户开展策勒红枣标准化、数字化栽培管理;一边接洽企业收购,搭建平台,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红枣产业。2019年,他还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直播宣传策勒红枣等农产品。“以前当地农民在地头一袋袋卖,一公斤售价仅几块钱,农户缺少与市场的衔接。我们接洽好企业,合格的红枣由公司收购,再由公司进行策划、包装、销售,农民的收入可以增加30%以上”。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做强村子里的产业链,把特色产品卖出去;帮助农牧民扶贫扶志,摘掉穷帽子,郭成宏把每一天都融入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融入村民中。2020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民航局定点扶贫地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策勒两县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再次提及这一喜讯,郭成宏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如郭成宏所期待的,如今,策勒县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放下羊鞭、走出农田,通过多种途径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丰蘩)戴雪松:大漠中走出脱贫新路子4月8日,记者打电话采访戴雪松时,他刚从新疆于田机场飞到乌鲁木齐机场,准备转机飞往内地。此行目的,依然是为于田县招商引资。不过,戴雪松说,现在去外地招商引资,“心里比以前更有底儿了”。2020年飞起来的于田万方机场,就是他的底气。于田万方机场是在民航局党组指导下,在民航系统各单位帮助下,戴雪松与新疆机场集团建设者们先后3次直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局部反复的考验,用时388天建起来的。2019年,52岁的戴雪松作为民航局选派的定点扶贫挂职干部,从工作多年的民航吉林空管分局来到于田县扶贫。第一次去于田时,连火车都没通,戴雪松乘飞机、坐汽车,一路辗转、几经波折。机场能让于田连通世界。戴雪松说,建设于田机场,就是民航局帮助于田走出大漠深山的新路子。带着民航局党组的殷殷嘱托,按照于田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戴雪松在于田县主抓机场建设项目。刻苦钻研知识,频繁与相关单位联系沟通,“五加二”“白加黑”是戴雪松的工作常态。经过338天的日夜奋战,于田机场不负众望,在2020年底迎来了第一个航班。正如大家所期望的,建成后的于田机场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就业岗位,而且依托于田机场,当地正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管之前没有机场,戴雪松也没有因此放慢为于田县招商引资的步伐。他不辞辛苦,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辗转于全国十几个省市,在各种展会上推荐于田县、推介于田县名优特产,到多个省市洽谈,吸引多家企业前往于田县实地考察,多个项目相继落地箱包产业园、袜业产业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仅一家在于田县注册的农城肥业工程公司,就预计在于田县投资两亿元。农产品销售是于田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关乎当地脱贫攻坚成败。刚到于田县,戴雪松就积极帮助于田县物产远销全国。然而,2020年1月,疫情打乱了物产远销计划。看着积压的大枣、核桃等农产品,戴雪松心急如焚,迅速将情况汇报给民航局。4月,民航局向全行业下发倡议,组织开展“民航局消费扶贫专项行动”,举全行业之力购买和帮助销售定点扶贫县滞销产品,为于田县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为了让于田县的大枣、核桃、玫瑰花等产品走出去,戴雪松更是绞尽脑汁,突破自我,尝试着当了一回“网红”。2020年5月20日,戴雪松举着“520,于田县向您表白!”的爱心牌子,出现在了网络直播平台上。当天,他和于田县委副书记、县长艾热提·尤努斯轮番出镜,为新疆玫瑰花代言。不仅农产品销售额达46.8万元,还现场签售了20000吨核桃采购框架协议,直播带货销售金额达352.67万元。联系电商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疫情而滞销的各类农产品;注册以“戴雪松”为名字的于田县官方快手号;积极协调民航系统落实于田县扶贫资金923.5万元,整合资源为于田县援建19个扶贫项目;主动对接各大机场,协调在12个机场设立免费于田县扶贫产品柜台……为了帮助老乡奔小康,戴雪松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2020年7月新疆疫情再次突发时,戴雪松更是临危受命,担任于田县疫情指挥部常委副总指挥,先后挂牌督战加依乡、科克亚乡、巴格库木管委会、兰干博孜亚农场等四个乡镇场防疫工作。在近两个月时间里,他始终奋战在防疫一线,用疲惫的身躯、日益花白的头发换来了于田县疫情防控守住“零疫情”。2020年底,于田县脱贫摘帽的消息振奋人心。可是,戴雪松放心不下刚脱贫的老乡们,至今仍留在这大漠深山之中。他将牢记民航局党组的嘱托,继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为老乡们越来越好的生活而继续奋斗……(中国民航报 记者肖敏)代旭升:希望大家过上好日子来到古勒铁日干村之前,南疆对于代旭升来说是很模糊的印象。多年的扶贫工作,如同命运的牵引一般,让他一步一步从温润的南方四川,来到广袤的大漠深处。他成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第一位赴疆扶贫的老师,古勒铁日干村的第一书记。气候的挑战首先袭来。干燥、风沙、暴晒,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我们四川是天天下雨,这儿啊,天天下土!我一个大老爷们儿,来了之后皮肤干得快要裂开了”。孤独的挑战是第二步。来南疆,是他极力劝服家人的结果,而初来时,他有些怀疑自己的选择了。“不夸张地说,刚开始和村委会沟通起来气得我肝儿疼”。代旭升回忆起自己刚来时的窘况无奈地笑了。因为语言障碍,再加上管理方式的差异,代旭升的工作很难推进。一开始,他总是一股脑儿地给村委会布置任务,到了截止时间才发现大家无法完成。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教师,他反思了自己,觉得原因出在让村委会过于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学习如何做好扶贫工作。那段时间,家人和同事是他的精神支柱。飞行学院院长在给他的短信中写道:“你是一位高校教师,在扶贫工作中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做出不一样的成绩来。”代旭升决定和村委会重新建立关系。磨合的时间没有太长。两个月后,代旭升迅速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比起驻村干部,当地干部对于村民、村情的了解无可替代。代旭升开始思考如何调动村委会的积极性,自己则扮演好一个顾问的角色,让村子积极运转起来。在古勒铁日干村,这也是驻村干部们常年达成的默契,让当地干部发挥出优势放手来干,在重大工作中辅以帮助,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代旭升是幸运的。他2019年来到村里时,这里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航局自1998年开始定点帮扶新疆于田、策勒两县,经过20年的深耕,基础设施条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他来到这里的使命,就是巩固“六大工程”扶贫成果,尤其是扶志扶贫,增强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吐尔洪江·阿布地卡地尔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父母又身患重病,他无法出远门务工,家里经济压力很大。代旭升得知他会开小型挖掘机,就鼓励他申请贷款买了一辆。这样一来,村里的活儿都找上了门,工作队修路修桥的扶贫工程也会率先找到吐尔洪江。现在,吐尔洪江攒了不少积蓄,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子。“其实村里的年轻人都很聪明,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思路,让他们自己开拓致富的方法。”代旭升说。现在,代旭升已经不用再苦口婆心劝说大家努力赚钱了。有了先脱贫的村民在前,其他村民自然看在眼里,努力思考生财之道。比如村委会刚出一个优惠政策鼓励大家开店,马上就有村民开始改造房屋,挂起招牌来。这比起工作队直接给大家盖好大房子,要来得更加主动。作为高校教师,代旭升格外关注村里的学生。“可不能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就耽误了孩子上学!”2019年,代旭升的派出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策勒县设立了100万元的“飞策励耕奖”奖优扶困专项基金,计划于2019年~2023年分批次发放。2019年,穆凯代斯·麦麦提阿卜杜拉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分校,代旭升记得格外清楚,一直在夸奖孩子特别争气。暑假,他还专门把她请到工作队做实习秘书。对代旭升来说,这些孩子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多考出去一个,就多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代旭升的任职时间也即将结束。他经常抬头看看村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中国民航报 记者赵丹)燕丹妮:为松茸插上翅膀“过去采松茸,凌晨三点起床上山,下午四五点才能下山。现在有了飞机,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把松茸从山上运到山下”。在四川雅江县八角楼乡帕姆岭村,俄沙尼玛正在筹划为自己的新房添些新家具,脱贫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高科技提速松茸出山的背后,少不了四川顺丰速运雅江无人机基地松茸项目组组长燕丹妮四处奔忙的身影。作为一个“90后”团队中的主心骨,燕丹妮不断创新方法,为菌农脱贫奔小康谋划蓝图、贡献“金点子”,带动当地增收数亿元。“全国松茸看四川,四川松茸看甘孜。”在甘孜州,最为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被称为松茸之乡的雅江县。这里海拔高,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无人干预的阔叶原始森林成为孕育松茸的天然摇篮。由于松茸多生长在高山地势险峻之处,如何将这美味山珍运出深山,一直是当地菌农面临的难题。2018年燕丹妮初到雅江县时,全县贫困人口达2085户10015人。消除松茸产业发展痛点,提高松茸运输品质成为燕丹妮面临的头等大事。为了尽快熟悉当地情况,她带着团队一遍遍走街串巷,访民情、听民声。尽管之前燕丹妮着实做了些功课,也做足了思想准备,但真正跟着村民上了一回山后才发现,很多地方没有路,人只能拄拐前行。加上山中没有任何基础生活保障设施,村民必须自带干粮、择地而栖,短则三四天,长则一周才能下山……“他们上山大概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我要用四个多小时才能爬上去。晚上因为缺氧和干燥,我难受到整宿睡不着觉,半夜一摸枕头是湿的,发现鼻血流得到处都是。”回忆起当初上山的危险经历,燕丹妮仍心有余悸。经过大半年的调研与筹备,燕丹妮以松茸的“第一公里”运输作为切入点,分析政策、研究市场、牵线搭桥,终于赶在2019年松茸采摘季到来之前,让这个民航局大力扶持的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项目在雅江县八角楼乡落地生根。起初,想要获得当地村民的理解与信任并非易事。在建设无人机运营基地时,质疑声层出不穷。“甚至没有人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住。他们担心,无人机会抢走他们赖以生存的松茸产业”。为了消除村民们的顾虑,燕丹妮主动与他们打成一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促膝长谈,逐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在燕丹妮眼里,村民们既淳朴又可爱。有一回,团队发现为无人机试飞做降落定点的木板不见了,来回寻找才在几家农户的灶台旁找到了木板的“残骸”。原来,木板被当成柴火烧了。村民们过意不去,主动提出用山上最好的木材做一模一样的木板来赔。这件事让她感动不已,“好像终于得到了认可”。2019年夏天,燕丹妮率领团队在雅江县完成了无人机运行网络的初步建设。一架架搭载着新鲜松茸的无人机,从崇山峻岭中的7个森林营地腾空而起,渐次抵达海拔4120米的帕姆岭寺顺丰无人机运营基地,单程运输效率相比以往整整提升了4倍。深山中的每个营地都配备了过冬帐篷、通信网络和太阳能电源等设施器材。包裹松茸的也不再是原先简陋的牛皮袋子,而是装有温湿度监控仪与冷藏保温设备的高科技冷链背包,层层“锁”鲜。不仅如此,为促进农户增收,燕丹妮还积极协调甘孜州政府争取用地用工政策,提供了数百个岗位用于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带动一大批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大学生长期务工,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同时,考虑到菌农在销售松茸时处于定价弱势,她又向总部争取政策支持,以市场价为基准上浮10%收购松茸,为菌农们争取最大的利润空间。“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都尽可能地满足。”燕丹妮说,自己需要不停地跟村民去沟通,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把产业链摸透,再把项目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去。2020年的松茸采摘季结束后,八角楼乡里掀起一股“买买买”的风潮。几乎家家都添置了摩托车、冰箱和彩电等大物件儿。对此,燕丹妮笑称,让八角楼乡的“双十一”提前开始,就是她给脱贫攻坚写下的最好答卷。(中国民航报 记者胡夕姮)原标题:《先进事迹特刊|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他们胸前最闪亮的勋章》阅读原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营销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