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针对,家长该怎么做校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总会打手,如何做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向来是家长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不管你擅不擅长沟通,为了孩子,你都得引起重视,否则踩了坑自己还不知道。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跟老师的沟通多以电话和微信为主。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沟通,直接反映了你获取孩子在校情况的能力。以上面这个聊天记录为例,先不说消息的内容如何,就这个密密麻麻一长串的输出,真的就看得人没有耐心了。不管这是一个妈妈多么用心良苦的表达,估计都达不到她理想的沟通效果了。同为母亲,建议家长给老师发消息时,遵循以下几点,以便达到顺利沟通的效果:一、信息尽量简练,清晰表达所述事件。老师不是一个人的老师,ta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的家长,所以他们需要的家校沟通方式,必然是省时高效。家长在给老师发送消息时尽量就事论事,不东拉西扯,模糊焦点。二、克制情绪输出,尤其是负面情绪。谁的生活不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跟人沟通时,尽量不把自己的情绪放大或过渡给对方,这是对双方的尊重,也是愉快聊天的前提。记住,“未语泪先流”、诉苦式的感情牌不是哪里都适合打的。比起怨妇式的家长,老师更喜欢理智和懂得配合的家长!三、发送信息的内容要进行有条理的拆分。见字如面!都自媒体时代了,没有人喜欢看不分段的小作文。噼里啪啦、不管不顾、自我感动式地一顿猛操作后,就不要纳闷老师怎么不回复了,因为你已经成功地引起了ta的反感。那要怎么操作呢?如下所示。1.基本的问好,必不可少。2.把对于这件事的主要想法分条发出。3.尽量不要超过3条。然后等待老师作出回复后,再根据老师的回复进行补充说明和适时交流。注意,是适时交流,不是自说自话。四、发送信息的时间要选好。想要跟老师进行一次相对深入的沟通,就要尽量照顾到老师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麻烦。比如晚上十点以后就尽量不要跟老师发消息了,以免打扰人家休息。平时也可以留意一下孩子的课程表,查询一下老师相对不忙的时间。等待回复的过程,切记不要催促。老师看到了,有时间自然会回复。当然,如果是急事,肯定就直接打电话了是吧!五、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的态度要做到不卑不亢!我女儿今年六年级,儿子也五年级了。女儿属于比较乖巧、成绩靠前那种女孩儿,但有时候会钻牛角尖,这让我有点担心她的社交。所以我时不时会给老师发消息,关注她的在校状况等。儿子跟他姐姐的性格反差比较大,活泼的同时也很调皮。有段时间,只要一看到是他班主任跟我发的消息,我甚至都怕点开。尽管如此,面对老师对女儿的褒奖,对儿子的“投诉”,我仍然告诉自己三个字:平常心!女儿的努力能被老师看见,她的优秀能被老师肯定,这很好,但我也知道她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在享受赞美的同时,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儿子调皮捣蛋,麻烦不断,给我添了不少堵。但他其实头脑灵活,擅长表达,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这和老师沟通有关系吗?不骗你,真的有关系,而且影响很大。倘若我觉得女儿成绩好,性格又乖巧,哪哪儿都好,真是给我长脸了,那我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沾沾自喜。这不是刻意而为之,只是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同样地,我如果觉得儿子老是给我惹麻烦,让我丢脸了,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难免就会自卑,说话也没有底气,畏首畏尾。我说的这两种情况并非个人案例,恰恰是现在很多家长跟老师沟通的真实写照。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家里有钱,或是孩子成绩不错,就对老师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有的家长可能又因为孩子成绩差,或是孩子不听话,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伏低做小,以为这样就能让老师对孩子多些包容和关注。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不仅对自己不好,对老师也不好,对孩子更不好。一个好的老师,ta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当然也能看到孩子的缺点。这是长时间相处和观察的结果,并不会因为孩子的家长做点什么,就完全打破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和态度。打铁还得自身硬!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还需他们自己去打造。反倒是家长们应该引起注意和戒备,不要让自己或高傲、或蛮横、或卑微、或屈从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总结一下,家校沟通的正确方式是你来我往,有交流,有肯定,有建议,也有克制。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get到属于自己的那种界限感吧!我是 @俩娃的读书妈妈 ,一个热衷解读和分享优质童书,践行故事教育的妈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我,收获更多育儿干货,和孩子一起悄悄变优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在学校被针对,家长该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