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电梯停电怎么办小区二三十年后电梯不维护了怎么办

    
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 &
进入高层时代近20年后 住宅电梯陷入中年困局日 07:27 | 来源:百度乐居
电梯又成热点。7月26日,湖北荆州电梯吃人;7月30日,浙江杭州新华坊小区又发生电梯夹人致死事故;七八月间,南京见诸报端的电梯事故也有五起。
“我们只想要安全的电梯。”有人这样在网上说,但想要满足这样简单的要求,却并不容易。
以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二三十层高的住宅,此后,电梯成为标配。不过,近20年时间过去,由于使用和维保不到位,昔日的电梯陷入了困人率最高的“中年困局”,新建住宅的电梯也常常因为使用不当出现问题。
电梯事故频频,已是中国城市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时间久了,需要“司机”的电梯
杨奶奶是黄埔路3号黄埔花园15幢的业主,这幢住宅共23层。该小区1999年交付使用,如今,各种设施已老迈不堪。
8月4日,电梯发生关人事故。一位业主被困两个多小时,救援人员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之救出。此后,电梯里多了个“司机”。8月14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黄埔花园时,“司机”正要上楼接人。
“这部三菱电梯老化了,门开关不灵,必须长按关门键,门才能关上,我就负责关门。”这位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要每天从一大早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有时候,半夜有业主回家,电梯跟着上去就不下来了,我早上得爬楼去接它。”
其实,“司机”还有另一个作用。
“我们都怕被关,有人陪着好多了。”一位业主说。
目前,小区想要换电梯,南京市质监局特设科也要求18号之前必须对电梯整改,否则将停运。该小区向正物业经理高洋说,目前的方案是,先对完全停止运行的电梯实施大修。
“问题是这需要费用,要8万,最少得拿出5万来,才能开始动工,但目前,小区的维修基金有点复杂。”高洋说。
据悉,该小区大部分居民为华能集团职工,除一部分房型的维修基金直接交南京市住建部门外,大部分房型的维修基金是通过华能集团交的,如今,要动用维修基金,先要跟公司联系,此外还要征集业主签名同意,然后才能审批,要等到下拨资金,走完流程至少得几个月,“目前还没走完程序。”
物业想出的过渡办法是,业主自筹维修基金。这样的办法,进行起来也很困难,以15幢为例,这幢居民楼5层到23层有90户居民,但除去空置户、出租户,物业忙活了一个星期,只有40多户居民同意垫钱。
还好,这差不多够启动工程了。
不过,这次的维修能够进行,日后的维保却没人愿意接手。“这种电梯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用得久了,很多零件老化,随时可能出事,谁敢保啊。”高洋无奈苦笑。
没钱维护,天生就“体质虚弱”的电梯
汇景佳园小区位于玄武大道边,紫金山脚下。该小区有8幢7到9层的住宅,460户居民,27部电梯。当初,该小区以集资建房的形式建成,至今,仍未办好相关手续。小区居民拿不到两证,也没办法缴存维修基金。
作为2008年建好交付的房子,这里的电梯投入使用还不到10年,却已经开始问题频繁。
8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汇景佳园时听说,就在11日,电梯又坏了,一位女业主从9楼到1楼,没想到,电梯到负一楼才停,吓得乘客直喊救命,当大家过来施救时,电梯门又自行开了。更早些时候,还有一对母子上楼时被关。
如今,小区居民在准备进电梯时,还会先观察,要看看电梯是否每层楼都能正常停,还要听电梯是否有“咚咚”的异响。
电梯的维保公司曾过来查看情况,他们认为,一些电梯因为进水烧坏了主板。
但小区居民则坚持,电梯之所以会坏,是小区管理不正常。
“一部电梯维保费用一年要元才行,但是我们小区由于各种原因,物业只是维持基本运行,压根拿不出这么多钱,电梯要彻底罢工或者有很大的危险时,难道要全体业主自筹资金更换电梯?”一位小区居民说。
住户常换,不堪重负的电梯
中山北路200—2号是处只有一幢22层楼的“微型”小区。8月13日,记者来到这里。
该小区的业主们正在忍受电梯罢工的痛苦——楼里两部电梯中的一部已经坏了一个半月,至今仍没开始维修。
这个小区身世复杂,记者从小区现任业委会殷主任处了解到,小区是原南京建工学院(已并入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二建合建的,建工学院出地,二建出工出钱,建成后双方各拿一半房子,都是分给各自的职工居住。
小区1996年建好,2007年时,两台电梯就因为屡出故障全部更换。
当初更换的两台“永大日立”电梯,也没能撑过10年,如今,其中一台待修,另一台带病工作——它的楼层显示板已经不亮了。
电梯损坏是有原因的。就像其他老小区一样,该小区的住户变换频繁,有一般租客,也有新业主,还有群租房租客。新房主过来,第一件事是装修,满载的建筑材料让两部客梯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电梯坏了亟待维修,却也被物业管理现状绊住手脚。
殷主任说,今年以前,小区的物业一直是同一家物业公司,收费最初五毛五,后来涨到七毛五,价格也不算高。但常常更换的住户,让物业费难以收齐。物业公司曾公布欠缴名单,其中还包括几名业委会委员,一时间,小区舆论不断。
今年1月,老物业撤出,新物业入场,但物业费收不齐的情况仍然存在,之前电梯坏过一次,南京工业大学曾拿出2万元更换线路板,但刚刚修好没几天,一场大雨又让电梯进水烧坏。
老小区电梯已成电梯维保公司“心病”
南京锐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电梯维保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说,最近压力很大。
全国接二连三出现的事故,让质监部门管理严格。如今,除了按规定每半个月对所承接的电梯进行日常保养,维保公司还得负责很多专项检查。
维保公司最怕电梯事故,张先生说,一旦发生事故,相关部门就会介入调查,包括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都要根据职责进行检查,如果有履责不到位的地方就会受到处罚。
此外,对于发生电梯关人事故,南京市的规定是维保公司必须于半小时内到达,如果不能到达,也要接受行政处罚。为了避免被曝光和处罚,更是为了对使用者负责,张先生的公司在南京设了10多个点,各自负责一片,确保就近出动。
压力同样来源于费用。张先生说,一些老小区业委会不作为,“涉及到电梯大修的时候,业委会迟迟不动,无法动用维修基金。这样电梯就会带病运行,我们是不敢承接这样的电梯维保的,负不起这个责任!”
张先生说,电梯维保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工人都得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而且还要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高风险,高压力,张先生表示,维保价格再压低,他们就犯不着去做了。
“电梯维修时程序太多,维修基金动用太复杂,一些业主老是抱怨。”张先生说,“我都想转行了。”
抱怨归抱怨,从事电梯维保行业多年的张先生也提了一条建议,应该设立电梯维修专项基金。
“电梯和消防设施都是关系老百姓安全的,现在动用维修基金的程序要几个月,电梯坏了能等几个月吗?应该及早筹划。”张先生说。
使用11到15年的电梯困人率最高
从2000年起,房地产高速发展,中国进入高层住宅时代。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已经成为电梯保有量第一大国。目前,中国电梯数量达360万台,江苏省有38万台电梯,南京市各类在用电梯达到五万余台,其中乘客电梯45399台,自动扶梯4540台,自动人行道432台。
按照国际惯例,电梯使用年限为15-25年。那么,2000年前后安装的电梯,已经进入了“中年困局”。而这一阶段的电梯,是困人率最高的。
记者从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去年,南京困人率最高的电梯并不是使用了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而是用了11年到15年的中年电梯,使用3年以内的电梯困人率也很高。而在导致电梯故障高发的原因中,不文明使用电梯的行为占了绝大部分。
“使用3年以内的电梯困人率高,是因为新房装修时,很多人用电梯运装修材料导致的。装修用的沙子掉在电梯或井道里,很容易引发故障。”南京市质监局特设处副处长朱晔秋介绍,使用了11年到15年的电梯困人率最高,可能是因为维保没有跟上,或者使用者不够爱惜。
今年,市质监局也对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投诉举报率高、使用时间长、配置水平低的问题电梯进行了重点监察。截至6月,已发现隐患电梯1558台,完成整改816台。
南京去年报废电梯千余部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下称“报废标准”),明确了电梯报废条件。“这份标准主要是给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的,里面关注的主要是与安全相关的部件,如果出现标准中的问题,电梯都会出现异常甚至失效。”南京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相关专家说,报废标准明确,电梯主要部件达到其规定报废技术条件,或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优先考虑修理,如修理后仍不能符合要求或修理成本过高,需考虑报废。
如果电梯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想知道自己用的电梯需不需要报废,可以向所在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南京市特检院的专家会上门进行安全技术评价,并出具一份评价报告。
《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存在无法消除的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期限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30日内向原登记的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如果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报废,市特检院的评价报告会注明。居民可以委托电梯使用单位(小区一般是物业公司)拿着报告去住建部门申请更换一部新电梯,因为装电梯要经过住建部门的审批。”市质监局相关人士说,报废电梯的更换至少要花数十万元,一般要动用小区物业维修基金,要征得2/3的业主同意才行。
不过,目前,南京并没有关于电梯报废年限的规定。
“因为国家对电梯没有强制报废规定,而且电梯所有零部件都可以换,只要使用得当、定期维修保养,损害的零部件按时更换,电梯用几十年都不成问题。你看总统府那个电梯,都80多年了,还可以正常使用。”市质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每部电梯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刀切,以使用年限作为电梯报废的强制标准。
据了解,南京每年都会有电梯报废,去年共报废1000余部电梯。
2017年底南京电梯责任险全市覆盖
去年,江苏省质监局就开始试点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并且逐步在全省推行。
无锡试点后,南京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鼓励投保电梯安全责任险,提高电梯事故赔付能力。
目前,这一保险南京已经开始推行,居民只要投保不到1元钱,如果电梯造成伤亡事故,就能获得最高80万元的赔偿。
而且,不同于一般保险,电梯安全责任险实施“补偿在先”原则,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3天内就会预先赔付一半保险金,保证伤者第一时间得到更好的救助。
根据《意见》要求,到2017年底电梯保险要基本覆盖全市在用电梯。
倒逼物业公司,跟上电梯脚步
在《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中,物业公司被认定为小区电梯的使用单位,对电梯的日常保养负有义务,小区电梯频频发生故障,物业公司被指责的声音也最大。
南京市物业办相关人士说,《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当中明确规定,电梯安全的主管部门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住建委下属的物业办主要负责管理小区专项维修资金,电梯需要大修或更换时就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
“我们每年都会进行物业管理专项检查,物业公司对电梯的日常维护管理,也是专项检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位人士介绍说。
2015年上半年,南京的物业管理专项检查就进行了4轮,每次专项检查中 ,都邀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专家参与,例如6月底的第4次检查中,专家就在不少小区发现电梯内无有效检验标志、应急呼救装置损坏、电梯年检过期等现象。
通过随机抽取的专项检查,物业公司的表现要被物业办加分或扣分,而被扣分的物业公司将在资质评审、招投标等方面面临“种种不便”,如果丢分到一定程度,物业公司就会被限制市场准入。
“物业企业管理,是一种市场化行为,我们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倒逼。”这位人士认为,物业费构成的不合理,是电梯维保不力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电梯困人的问题可能会无解。
记者了解到,南京现有的物业费收取模式,主要是“包干制”,简单来说就是每平方米多少钱,业主与物业公司只要约定好这个收费标准,那么只要按月缴费即可。在业主每个月支付的物业费当中,包含了保洁、安保、绿化管养、电梯维保等各项成本。
“现在每年人工成本都在上升,但是物业费很多小区却多年不变,物业公司很难挣到钱。要维持下去怎么办?压缩成本是必然的,像电梯维保这种的,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不是个别事例,而是行业同行的潜规则。”南京一家物业公司老总也有点怨言。
不搞“包干制”,那么“酬金制”行不行?
“酬金制”是近年来不少专家所提倡的物业费收取模式。“物业公司每年拿固定报酬,物业公司发生的每一项成本,都用明细列出,这些发生的成本由业主承担。这样可以减少扯皮,让物业公司把应该做的做到位。”物业办相关人士表示,酬金制的模式前提是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审核,而且物业费的收取相对复杂,因此南京现在几乎没有小区采用这个模式。
“如果是包干制,业主所缴纳的物业费金额肯定是少于酬金制的。很多人明白这点,为了少交钱,宁愿糊涂地采用包干制,同样物业公司也愿意装糊涂,因为包干制的物业费模式中,他们有压缩成本的空间。电梯的困局,就是双方装糊涂的结果。”一位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认为。
朱宪辰: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宪辰
电梯日常维护
还需引入第三方监管
现代快报:电梯故障频繁出现,是否与电梯质量有关?
朱宪辰:电梯全部活动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制造安装检测验收、使用、日常维修保养。从工程技术和生产的角度来看,小区住宅电梯在速度不超过每秒7米的国产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国内电梯年增长50-60万台,生产量、保有量世界第一看,第一个环节没多少问题。从使用环节来看:相对于欧美,中国投入使用的电梯绝大多数还不到10年,成色要新,舒适度和安全控制性能也要先进得多。但是,中国的小区住宅电梯使用不恰当,家庭装修的时候,进出电梯的机械损伤、野蛮操作,更严重的是电梯底坑及井道进水、积尘垃圾,容易导致损伤及严重故障。
维保环节上看,问题更大。国内电梯年增长50-60万台,按发展每年需要2-3万人增加到维保队伍中,而安装人员每年也需要增加1万人左右,而实际2014年新增的安装维保人员不超过1万人,安装和维保人员在2014年底,缺口达到5万人。
现代快报:既然电梯维保行业缺口这么大,为什么没人愿意干呢?
朱宪辰:小区的电梯维保费用,是物业公司控制成本开支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现状是,物业公司面向业主“一体化物业管理”、电梯维保外包的机制下,业主无法或者说不可能,花足够的钱、购买牢靠的电梯维保服务,这是现行物业管理的机制原因。
现代快报:业主交了钱,仍然难以购买到牢靠的电梯维保服务,现行模式下的困局难以打破吗?
朱宪辰:我认为是的。首先,小区住宅电梯的主人不是一户,一个单元数十户或高层的上百户业主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财产及责任主体;第二,业主对电梯维保、故障分析解决方案、零部件更换等方面,并不专业,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现代快报:那么,您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哪里?
朱宪辰:一是尽快促使楼道单元电梯财产共有人主体地位形成,包括在房产销售签约、业主大会备案等环节,尝试建立推进电梯资产的财产所有人公示记录制度;建立楼宇财产共有人权责协议告知性备案登记制度,在维修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实际操作层面的财产共有人权责保障;
二是尽快打破“一体化物业管理”,让电梯维保与电梯维保监理并行作业,让第三方监理和电梯维保经营方,直接面对电梯财产主体(单元楼栋业主小组),改善业主信息弱势地位,让业主彻底摆脱不放心别人、舍不得花钱、或是花了冤枉钱的困境。
见习记者 吴胤喆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马乐乐 赵书伶
百度乐居频道由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百度战略合作,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独家运营并承担责任
百度乐居产品用户服务、投诉服务热线:400-606-6969女仪仗队员平均身高1.78米,平均年龄20岁。
甚至还有一些股民专程赶来上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电梯又成热点。7月26日,湖北荆州电梯吃人;7月30日,浙江杭州新华坊小区又发生电梯夹人致死事故;七八月间,南京见诸报端的电梯事故也有五起。
  “我们只想要安全的电梯。”有人这样在网上说,但想要满足这样简单的要求,却并不容易。
  以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二三十层高的住宅,此后,电梯成为标配。不过,近20年时间过去,由于使用和维保不到位,昔日的电梯陷入了困人率最高的“中年困局”,新建住宅的电梯也常常因为使用不当出现问题。
  电梯事故频频,已是中国城市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时间久了,需要“司机”的电梯
  杨奶奶是黄埔路3号黄埔花园15幢的业主,这幢住宅共23层。该小区1999年交付使用,如今,各种设施已老迈不堪。
  8月4日,电梯发生关人事故。一位业主被困两个多小时,救援人员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之救出。此后,电梯里多了个“司机”。8月14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黄埔花园时,“司机”正要上楼接人。
  “这部三菱电梯老化了,门开关不灵,必须长按关门键,门才能关上,我就负责关门。”这位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要每天从一大早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有时候,半夜有业主回家,电梯跟着上去就不下来了,我早上得爬楼去接它。”
  其实,“司机”还有另一个作用。
  “我们都怕被关,有人陪着好多了。”一位业主说。
  目前,小区想要换电梯,南京市质监局特设科也要求18号之前必须对电梯整改,否则将停运。该小区向正物业经理高洋说,目前的方案是,先对完全停止运行的电梯实施大修。
  “问题是这需要费用,要8万,最少得拿出5万来,才能开始动工,但目前,小区的维修基金有点复杂。”高洋说。
  据悉,该小区大部分居民为华能集团职工,除一部分房型的维修基金直接交南京市住建部门外,大部分房型的维修基金是通过华能集团交的,如今,要动用维修基金,先要跟公司联系,此外还要征集业主签名同意,然后才能审批,要等到下拨资金,走完流程至少得几个月,“目前还没走完程序。”
  物业想出的过渡办法是,业主自筹维修基金。这样的办法,进行起来也很困难,以15幢为例,这幢居民楼5层到23层有90户居民,但除去空置户、出租户,物业忙活了一个星期,只有40多户居民同意垫钱。
  还好,这差不多够启动工程了。
  不过,这次的维修能够进行,日后的维保却没人愿意接手。“这种电梯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用得久了,很多零件老化,随时可能出事,谁敢保啊。”高洋无奈苦笑。
  没钱维护,天生就“体质虚弱”的电梯
  汇景佳园小区位于玄武大道边,紫金山脚下。该小区有8幢7到9层的住宅,460户居民,27部电梯。当初,该小区以集资建房的形式建成,至今,仍未办好相关手续。小区居民拿不到两证,也没办法缴存维修基金。
  作为2008年建好交付的房子,这里的电梯投入使用还不到10年,却已经开始问题频繁。
  8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汇景佳园时听说,就在11日,电梯又坏了,一位女业主从9楼到1楼,没想到,电梯到负一楼才停,吓得乘客直喊救命,当大家过来施救时,电梯门又自行开了。更早些时候,还有一对母子上楼时被关。
  如今,小区居民在准备进电梯时,还会先观察,要看看电梯是否每层楼都能正常停,还要听电梯是否有“咚咚”的异响。
  电梯的维保公司曾过来查看情况,他们认为,一些电梯因为进水烧坏了主板。
  但小区居民则坚持,电梯之所以会坏,是小区管理不正常。
  “一部电梯维保费用一年要元才行,但是我们小区由于各种原因,物业只是维持基本运行,压根拿不出这么多钱,电梯要彻底罢工或者有很大的危险时,难道要全体业主自筹资金更换电梯?”一位小区居民说。
  住户常换,不堪重负的电梯
  中山北路200―2号是处只有一幢22层楼的“微型”小区。8月13日,记者来到这里。
  该小区的业主们正在忍受电梯罢工的痛苦――楼里两部电梯中的一部已经坏了一个半月,至今仍没开始维修。
  这个小区身世复杂,记者从小区现任业委会殷主任处了解到,小区是原南京建工学院(已并入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二建合建的,建工学院出地,二建出工出钱,建成后双方各拿一半房子,都是分给各自的职工居住。
  小区1996年建好,2007年时,两台电梯就因为屡出故障全部更换。
  当初更换的两台“永大日立”电梯,也没能撑过10年,如今,其中一台待修,另一台带病工作――它的楼层显示板已经不亮了。
  电梯损坏是有原因的。就像其他老小区一样,该小区的住户变换频繁,有一般租客,也有新业主,还有群租房租客。新房主过来,第一件事是装修,满载的建筑材料让两部客梯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电梯坏了亟待维修,却也被物业管理现状绊住手脚。
  殷主任说,今年以前,小区的物业一直是同一家物业公司,收费最初五毛五,后来涨到七毛五,价格也不算高。但常常更换的住户,让物业费难以收齐。物业公司曾公布欠缴名单,其中还包括几名业委会委员,一时间,小区舆论不断。
  今年1月,老物业撤出,新物业入场,但物业费收不齐的情况仍然存在,之前电梯坏过一次,南京工业大学曾拿出2万元更换线路板,但刚刚修好没几天,一场大雨又让电梯进水烧坏。
  老小区电梯已成电梯维保公司“心病”
  南京锐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电梯维保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说,最近压力很大。
  全国接二连三出现的事故,让质监部门管理严格。如今,除了按规定每半个月对所承接的电梯进行日常保养,维保公司还得负责很多专项检查。
  维保公司最怕电梯事故,张先生说,一旦发生事故,相关部门就会介入调查,包括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都要根据职责进行检查,如果有履责不到位的地方就会受到处罚。
  此外,对于发生电梯关人事故,南京市的规定是维保公司必须于半小时内到达,如果不能到达,也要接受行政处罚。为了避免被曝光和处罚,更是为了对使用者负责,张先生的公司在南京设了10多个点,各自负责一片,确保就近出动。
  压力同样来源于费用。张先生说,一些老小区业委会不作为,“涉及到电梯大修的时候,业委会迟迟不动,无法动用维修基金。这样电梯就会带病运行,我们是不敢承接这样的电梯维保的,负不起这个责任!”
  张先生说,电梯维保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工人都得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而且还要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高风险,高压力,张先生表示,维保价格再压低,他们就犯不着去做了。
  “电梯维修时程序太多,维修基金动用太复杂,一些业主老是抱怨。”张先生说,“我都想转行了。”
  抱怨归抱怨,从事电梯维保行业多年的张先生也提了一条建议,应该设立电梯维修专项基金。
  “电梯和消防设施都是关系老百姓安全的,现在动用维修基金的程序要几个月,电梯坏了能等几个月吗?应该及早筹划。”张先生说。
  使用11到15年的电梯困人率最高
  从2000年起,房地产高速发展,中国进入高层住宅时代。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已经成为电梯保有量第一大国。目前,中国电梯数量达360万台,江苏省有38万台电梯,南京市各类在用电梯达到五万余台,其中乘客电梯45399台,自动扶梯4540台,自动人行道432台。
  按照国际惯例,电梯使用年限为15-25年。那么,2000年前后安装的电梯,已经进入了“中年困局”。而这一阶段的电梯,是困人率最高的。
  记者从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去年,南京困人率最高的电梯并不是使用了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而是用了11年到15年的中年电梯,使用3年以内的电梯困人率也很高。而在导致电梯故障高发的原因中,不文明使用电梯的行为占了绝大部分。
  “使用3年以内的电梯困人率高,是因为新房装修时,很多人用电梯运装修材料导致的。装修用的沙子掉在电梯或井道里,很容易引发故障。”南京市质监局特设处副处长朱晔秋介绍,使用了11年到15年的电梯困人率最高,可能是因为维保没有跟上,或者使用者不够爱惜。
  今年,市质监局也对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投诉举报率高、使用时间长、配置水平低的问题电梯进行了重点监察。截至6月,已发现隐患电梯1558台,完成整改816台。
  南京去年报废电梯千余部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下称“报废标准”),明确了电梯报废条件。“这份标准主要是给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的,里面关注的主要是与安全相关的部件,如果出现标准中的问题,电梯都会出现异常甚至失效。”南京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相关专家说,报废标准明确,电梯主要部件达到其规定报废技术条件,或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优先考虑修理,如修理后仍不能符合要求或修理成本过高,需考虑报废。
  如果电梯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想知道自己用的电梯需不需要报废,可以向所在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南京市特检院的专家会上门进行安全技术评价,并出具一份评价报告。
  《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存在无法消除的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期限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30日内向原登记的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如果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报废,市特检院的评价报告会注明。居民可以委托电梯使用单位(小区一般是物业公司)拿着报告去住建部门申请更换一部新电梯,因为装电梯要经过住建部门的审批。”市质监局相关人士说,报废电梯的更换至少要花数十万元,一般要动用小区物业维修基金,要征得2/3的业主同意才行。
  不过,目前,南京并没有关于电梯报废年限的规定。
  “因为国家对电梯没有强制报废规定,而且电梯所有零部件都可以换,只要使用得当、定期维修保养,损害的零部件按时更换,电梯用几十年都不成问题。你看总统府那个电梯,都80多年了,还可以正常使用。”市质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每部电梯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刀切,以使用年限作为电梯报废的强制标准。
  据了解,南京每年都会有电梯报废,去年共报废1000余部电梯。
  2017年底南京电梯责任险全市覆盖
  去年,江苏省质监局就开始试点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并且逐步在全省推行。
  无锡试点后,南京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鼓励投保电梯安全责任险,提高电梯事故赔付能力。
  目前,这一保险南京已经开始推行,居民只要投保不到1元钱,如果电梯造成伤亡事故,就能获得最高80万元的赔偿。
  而且,不同于一般保险,电梯安全责任险实施“补偿在先”原则,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3天内就会预先赔付一半保险金,保证伤者第一时间得到更好的救助。
  根据《意见》要求,到2017年底电梯保险要基本覆盖全市在用电梯。
  倒逼物业公司,跟上电梯脚步
  在《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中,物业公司被认定为小区电梯的使用单位,对电梯的日常保养负有义务,小区电梯频频发生故障,物业公司被指责的声音也最大。
  南京市物业办相关人士说,《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当中明确规定,电梯安全的主管部门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住建委下属的物业办主要负责管理小区专项维修资金,电梯需要大修或更换时就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
  “我们每年都会进行物业管理专项检查,物业公司对电梯的日常维护管理,也是专项检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位人士介绍说。
  2015年上半年,南京的物业管理专项检查就进行了4轮,每次专项检查中 ,都邀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专家参与,例如6月底的第4次检查中,专家就在不少小区发现电梯内无有效检验标志、应急呼救装置损坏、电梯年检过期等现象。
  通过随机抽取的专项检查,物业公司的表现要被物业办加分或扣分,而被扣分的物业公司将在资质评审、招投标等方面面临“种种不便”,如果丢分到一定程度,物业公司就会被限制市场准入。
  “物业企业管理,是一种市场化行为,我们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倒逼。”这位人士认为,物业费构成的不合理,是电梯维保不力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电梯困人的问题可能会无解。
  记者了解到,南京现有的物业费收取模式,主要是“包干制”,简单来说就是每平方米多少钱,业主与物业公司只要约定好这个收费标准,那么只要按月缴费即可。在业主每个月支付的物业费当中,包含了保洁、安保、绿化管养、电梯维保等各项成本。
  “现在每年人工成本都在上升,但是物业费很多小区却多年不变,物业公司很难挣到钱。要维持下去怎么办?压缩成本是必然的,像电梯维保这种的,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不是个别事例,而是行业同行的潜规则。”南京一家物业公司老总也有点怨言。
  不搞“包干制”,那么“酬金制”行不行?
  “酬金制”是近年来不少专家所提倡的物业费收取模式。“物业公司每年拿固定报酬,物业公司发生的每一项成本,都用明细列出,这些发生的成本由业主承担。这样可以减少扯皮,让物业公司把应该做的做到位。”物业办相关人士表示,酬金制的模式前提是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审核,而且物业费的收取相对复杂,因此南京现在几乎没有小区采用这个模式。
  “如果是包干制,业主所缴纳的物业费金额肯定是少于酬金制的。很多人明白这点,为了少交钱,宁愿糊涂地采用包干制,同样物业公司也愿意装糊涂,因为包干制的物业费模式中,他们有压缩成本的空间。电梯的困局,就是双方装糊涂的结果。”一位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认为。
  朱宪辰: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宪辰
  电梯日常维护
  还需引入第三方监管
  现代快报:电梯故障频繁出现,是否与电梯质量有关?
  朱宪辰:电梯全部活动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制造安装检测验收、使用、日常维修保养。从工程技术和生产的角度来看,小区住宅电梯在速度不超过每秒7米的国产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国内电梯年增长50-60万台,生产量、保有量世界第一看,第一个环节没多少问题。从使用环节来看:相对于欧美,中国投入使用的电梯绝大多数还不到10年,成色要新,舒适度和安全控制性能也要先进得多。但是,中国的小区住宅电梯使用不恰当,家庭装修的时候,进出电梯的机械损伤、野蛮操作,更严重的是电梯底坑及井道进水、积尘垃圾,容易导致损伤及严重故障。
  维保环节上看,问题更大。国内电梯年增长50-60万台,按发展每年需要2-3万人增加到维保队伍中,而安装人员每年也需要增加1万人左右,而实际2014年新增的安装维保人员不超过1万人,安装和维保人员在2014年底,缺口达到5万人。
  现代快报:既然电梯维保行业缺口这么大,为什么没人愿意干呢?
  朱宪辰:小区的电梯维保费用,是物业公司控制成本开支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现状是,物业公司面向业主“一体化物业管理”、电梯维保外包的机制下,业主无法或者说不可能,花足够的钱、购买牢靠的电梯维保服务,这是现行物业管理的机制原因。
  现代快报:业主交了钱,仍然难以购买到牢靠的电梯维保服务,现行模式下的困局难以打破吗?
  朱宪辰:我认为是的。首先,小区住宅电梯的主人不是一户,一个单元数十户或高层的上百户业主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财产及责任主体;第二,业主对电梯维保、故障分析解决方案、零部件更换等方面,并不专业,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现代快报:那么,您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哪里?
  朱宪辰:一是尽快促使楼道单元电梯财产共有人主体地位形成,包括在房产销售签约、业主大会备案等环节,尝试建立推进电梯资产的财产所有人公示记录制度;建立楼宇财产共有人权责协议告知性备案登记制度,在维修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实际操作层面的财产共有人权责保障;
  二是尽快打破“一体化物业管理”,让电梯维保与电梯维保监理并行作业,让第三方监理和电梯维保经营方,直接面对电梯财产主体(单元楼栋业主小组),改善业主信息弱势地位,让业主彻底摆脱不放心别人、舍不得花钱、或是花了冤枉钱的困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搜狐焦点,创领业界的中国在线房产服务商,影响数亿人的房产、...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梯 5年后 大修基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