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5的,如一次400a电流用多大电缆400a,二次为什么达不到5a

400A/5A的钳表,将导线绕三圈,测量数值为3.75A计算电流为多少_百度作业帮
400A/5A的钳表,将导线绕三圈,测量数值为3.75A计算电流为多少
400A/5A的钳表,将导线绕三圈,测量数值为3.75A计算电流为多少
I=[3.75*(400/5)]/3=100A假设电流互感器变比300/5,60倍关系,1.当一次电流只有250A,二次出来的电流只有4.1A,没有5A了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假设电流互感器变比300/5,60倍关系,1.当一次电流只有250A,二次出来的电流只有4.1A,没有5A了该怎么办
当一次电流有350A时,二次出来的电流有5.8A左右,大大超过互感器的5A了,那我该怎么办?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我为什么这么问,是因为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不可能正好是300A,有时候肯定会比300低,低了二次出来的电流只有5A一下了
3.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TA二次电流已标准化为5A,那么它的30%就是1.5 A,其额定最大电流值就是6A,为什么我的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不可以直接就选择5A呢?因为电表的标定电流与二次出来的电流越接近就越准确呀?
对于以上3个问题请懂电能表的高手帮我回答下,真的感谢高手能帮帮我,可惜我没有财富值呀,不然肯定送分的
提问者采纳
300/5说明互感器最大检测300A,高出可能不准确。1、250A二次4.1A,也就是4.1AX60倍=246A,这就是检测到的电流,与250A相当,说明误差1.3%(如果你4.1A是准确的话,如果是一次侧是250A,除60后应是4.17A)。2、你电流350A,理论应选用400A以上的互感器(因为超出设计值可能会造成磁饱和而不准确),但如果不是长期这个电流,300A的互感器也可以。300A只是最大值,实际二次侧电流根据一次侧电流变化而变化,如一次侧300A那二次侧就是5A,如果一次电流200A那二次侧就是3.3A,如果一次侧电流是150A那二次侧不是2.5A……与此类推。3、电能表可选用5A的表(其最大电流应在10A~20A),这样测出的电度数是0~5A电流与相应电压(如220V或380V)的功率,乘60倍就是真正使用的电能。
谢谢前辈,对于你的第二个答案,我以前一直这样理解,互感器300/5A,这个5A就是互感器二次侧出来的电流,不管穿过互感器的电流是多少,出来的电流都是5A,这样理解是错的吗?你的意思是60倍的关系,一次电流200A那二次侧就是3.3A,如果一次侧电流是150A那二次侧不是2.5A……与此类推。你这样的二次出来的电流小于5A了,是不是电表的标定电流要重新选择?
看你还不太明白,电能表是根据线路电流计算电能的,如果电流恒定不变还有计算的必要吗?电能表同样标定的的电流是额定电流(正常计算范围内的电流,超出太多会导致电能表损坏及准确度降低)。如很多表标示着5A(10A),意思是计算小于5A的标准电流,最大不超10A。
我现在很糊涂,电流互感器300/5A,是不是二次出来的电流不一定是5A,要根据一次电流来算,他们是60倍的关系来算二次电流,是这样吗?还有电能表比如5(40)A,低于5A电能表会走的慢一点,比如一个负载只有2A电流,电表就会走的慢一点,也就是准确度会低一点,是这样吗?电表在5到40A之间它的准确度是很高的,是这样吗?上面两个问题一直很糊涂,我身边没有师傅教,只能求助你了,希望帮帮我
是的,二次电流是根据一次算的,60倍的关系。电表的5(40)A说表是以5A标准设计,最大可流40A,电表走得慢说明用电少,不能反影准确度高低(一般制造电表都会经过严格测试,就算零点几安的电流准确度也很高,不然中国这么多用电户供电就亏得多了)。40A只能说明是最大电流,超过此电流可能导致电表的损坏或烧表。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1、你这4.1是哪里的数据,是电度表上的还是上传到后台的?怎么也不会只有小数点后一位啊!2、350是启动时的电流还是额定电流?如果是额定电流,那你互感器选型就选错了,如果非要用这个互感器那就在二次再加个互感器。3、没看懂,个人水平还不够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电流表的这个标识通常指的是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如400/5A电流表配套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也是400/5A,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变压器原理相同.举例电流互感器使用的母线电流(一次侧)是400A,此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电流为5A,此时电流表指针应该指示在400A(满电流),电流表内实际通过的电流是5A.
亲,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赐个好评吧。谢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这不过就是一种型号而已
大家还关注电流互感器跟零序互感器的区别及用途?谢谢了!!!_百度知道
电流互感器跟零序互感器的区别及用途?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可以把数值较大的一次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二次电流,用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如变比为400/5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把实际为400A的电流转变为5A的电流。原理:零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无信号输出,执行元件不动作。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感应电压使执行元件动作,带动脱扣装置,切换供电网络,达到接地故障保护的目的。零序互感器作用: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时,保护动作,切断电源。使用:可在三相线路上各装一个电流互感器,或让三相导线一起穿过一零序电流互感器,也可在中性线N上安装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利用其来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
它俩可以互换使用吗?为什么
不可以,此两种互感器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在线路原理上则不一样。因为零序电流互感器是把所有电缆都穿过去,一般电流互感器只穿一根线,所以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是零序电流,一般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是穿过这个电流互感器线路的电流。一般电流互感器需要根据所穿线路电流大小,配置一定规格和变比,而零序电流互感器是根据系统的接地电流大小来配置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般零序电流互感器不注明变比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零序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流互感器的一种,用来检测中性不平衡电流用的装置,一般配合继电保护装置用。电流互感器是用来检测某相电流或电气保护线路电流的装置,往往配合继电保护装置使用
零序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检测单相两线电流或三相四线电流矢量和是否为零,不为零时输出触发信号;一般电流互感器只是检测导线上电流的大小,常用于显示。
它俩可以互换使用吗?为什么
零序电流互感器与继电器配用,作三相电缆接地故障的过电流保护用一般的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做计量、监控,保护用
电流互感器测的是相电流,零序互感器测的是零序电流。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a 1a,电流互感器5A规格的为什么做不了大变比,1A规格的可以做A规格的能做到20000:5么受什么限制
来源:网络
关键字: 5a 1a
更新时间:
温馨提醒:以下提供的《电流互感器5A规格的为什么做不了大变比,1A规格的可以做A规格的能做到20000:5么受什么限制,5a 1a》是由139问答吧(www.1398.org)免费提供的有关电流互感器5A规格的为什么做不了大变比,1A规格的可以做A规格的能做到20000:5么受什么限制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本站所提供的优质解决方案均由网友自行提供,仅供参考!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并支持我们!―― 如果以下的解决方案不能满足您的需要,。欢迎朋友们的转载,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谢谢合作!
网友1的回答
5A一般用在表计或计量,1A一般用在信号或取样。 二次额定电流5A和1A都是国家标准,但5A比较常见。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I*I*R,二次电流由5A改作1A允许的R就大多了.指针表不能配1A的电流互感器数字表能配1A的电流互感器,还有数字继电器能配1A的电网友2的回答
是标准。相应的,一般的电流表都有10A、5A、2A、1A的量程。用于工业现场测试,建议采用5A,抗干扰能力较强。网友3的回答
容量和按匝数及铁芯截面、铁芯平均磁路长、铁芯磁化曲线有关。 如果50/5允许穿心多匝的话,例如穿心4匝,那么按匝数达到200,如果穿心10匝,那么按匝数达到500。这样容量不就大了,但互感器结构可能加大。如果不计成本的话,可以加大铁芯截面一网友4的回答
电流互感器变比规格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标准比(如20、30、40、50、75、100、150、2×a/C)等多种规格,二次侧额定电流通常为1A或5A。其中2×a/C表示同一台产品有两种电流比,通过改变产品的连接片接线方式实现,当串联时,电流比为a/c,并网友5的回答
5/100是一种规格,5/150是一种规格,不同规格的互感器,它的变比不一样。5/100,它的比率20倍,5/150的比率是30倍。用5/100的互感器,不能用于一次电流大于100A的电路中,否则互感器会因为过流而烧毁;当一次电流等于100时,二次电流是5A,一次电网友6的回答
网友7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相关关键词
查找更多“”
回答问题赢iPhone 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r ro 400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