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园林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最新发展动态?有这样的微信或网站吗?

 1 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 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同时,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上述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  2 景观设计的误区  误区一 行业缺乏规范  行业的不规范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及市场管理方面。  (1) 名称 在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2) 教育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3) 市场管理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误区二 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10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误区三 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  (1) 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  (2) 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  (3) 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  误区四 模仿之风盛行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  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1) 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  (2) 怕失败的心理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3) 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  (4) 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3%—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便不足为奇了。  (5)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误区五 效果图是迷魂汤,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误区六 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  结束语  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业者不断地思考、自省,需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评判以及听到不同的声音。笔者非常担心社会对景观作品总是一片叫好,他们更关注的是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善意的呵护下,景观设计一步步走向误区的泥潭难以自拔。从业多年,笔者时常在种种误区边缘挣扎徘徊,责任 感与良知经常会让我自问:你到底干了些什么?我希望忙忙碌碌的同行们暂且放下手头的活儿,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枯山水是一种日本式园林,但同时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摘要: 结合对现代景观建筑师路易斯o巴拉干经典作品的赏析, 从色彩的运用、光影的运用、水的运用等方面垂直绿化是一面墙,不仅能大面积的覆盖建筑,也能只在很小的区域装饰建筑。垂直绿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变非常巨大,不仅
Bercy Chen Studio建筑设计事务所在科罗拉多河岸边设计了Edgeland别墅项目。Ed“下沉式庭院”又称“花园层”。一般是指运用在前后有高差的地方,通过人工方式处理高差和造景,使原本是地下室的部
鱼之屋是一个位于热带的现代住宅,完美的综合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并且开放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
鱼之屋是一个位于热带的现代住宅,完美的综合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并且开放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人与自然的交汇——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无论是在传统亦或是现代,东方亦或是西方,圆形在各类设计作品中都大量的存在,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着神秘的色彩,并被商业街景观:倡导以人为本设计方向,不仅要求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同时还得关注与之相关的生活环境等内容,商业空间,是人类活动领域最复杂多元的空间类别之一,当人、物及空间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活动关系时,其需求性和诉求 1 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  工业遗产的再生开发使都市中的一些老厂房、老仓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盲目开发、随意改造也令人担忧。 一直以来,人们对人行天桥的印象是单调的,甚至认为是脏乱差的场所。但毋庸置疑,人行天桥对缓解城市人车交通矛盾起喷泉是流动的艺术,美轮美奂的喷泉给人以无限的享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段的提高,提高了人们对景观设
在西方景园史上,早期的发展一直以崇尚富装饰性的外来植物和规则式园林形式为特色,较东方传统造园的“天人
每条胡同在形成后,人们自然都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胡同在1839年,公共健康专家JF默里在《布莱克伍德爱丁堡杂志》上发表了“伦敦之肺”一文。那时候,城市居民喜  1植物景观设计内容分析  在对城市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确定主要设计内容,就实际情况来看,一般会受在德国格林瓦尔德镇的绿色森林里隐藏着一座童话般的住宅。从鸟瞰的角度观察,其景观装饰的屋顶将约836平方米(9迪拜奇迹花园是迪拜最大的户外休闲度假胜地,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园。迪拜奇迹花园的建造耗费了4500万株鲜花当多肉植物遇到观赏草“植物之美”When Succulent Meeting Ornamental Gras一般是会客厅里的主角,而传统的茶几充其量也只是个副咖,很少能奠定或夺走人们的第一印象。今天小编要呈现的几款茶
论文导读: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主持施工的“自贡釜溪河绿道”荣获了园林行业“奥斯卡”之称的2014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牛棚猪舍曾是乡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是农耕社会的见证。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如何处理这些建筑是一个值得思培养快速而富有表现力的手绘技巧十分关键。当你想要在短期时间内使绘画水平取得巨大飞跃,不妨改变下思维,不再试图奥托·威廉·汤姆(Otto Wilhelm Thomé())是德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和植物艺术关于太阳公社太阳公社建于2013年,选址于风景秀美、污染极少的杭州临安市太阳镇双庙村,是一个拥有140户农户如果你家正好有一个大大的天井或阳台,你就打算闲置它吗?未免也太浪费了吧,这可是一个寸金寸土的年代啊!有人觉得
由金融街集团开发的惠州海尚湾畔位于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南部,稔平半岛西部,大亚湾东海岸; 城市承载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然而,工业化的布局不断撕碎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标准为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 一、研究背景  国外最早提出关于养生景观概念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健康花园的研究,当时养生景观尚处于 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成都新津县新城区内,地处成都半小时经济圈,隶属牧马山南,梨花溪畔,面向五津交汇的岷江,  1我国小城镇的形成  小城镇也就是规模最小的城市聚落,就现阶段而言,就是指一种正在从乡村社区转变成多种产该项目获2001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 尊重民族地方文化特色与宗教传统创造现代宜人市井商业与居住环境这是藏东项目位于淮南市滨河新区北侧,东临龙湖公园,西邻十涧湖,是淮南市滨河绿地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地块内以湿地、内  全球人口呈现老龄化。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生育控制手段的进步,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特色的露天庭院设计有助于设计出活跃的户外空间。一块区域和五彩的栅栏不足以建造一个花园。在户外空间或后院建
在中国当代独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意识之下,大部分设计公司都被迫过着极端迎合和取悦业主的日子,以牺牲自身喜  风水又称堪舆、卜宅、相地、形法、青嚢、青乌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域传统文化。由于受社会发展、科学水平以及  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面貌相当庞杂。这个时期,既有旧建筑体系,又有新建筑体系;既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又有西  难波公园(Namba Park):商业建筑生态化的范本,屡获国际大奖,美国捷得建筑事务所设计。   这是▌宜“活”不宜“死”的原则: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生机,而可以流动的活水可以带给城市灵气与活力。如果将城市水系比山水文园北京金海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北京平谷城东15公里处,距北京85公里,水域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是迄今为
花坛是 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mushi068 我公司是一个专业从事居住环境规划、 城市绿地广场规划、风景旅游度假区规划、新兴农业开发项目规划、 古典园林及古建、园林工程技术咨询与开发的公司。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专业,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您的朋友。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ushi068 我公司是一个专业从事居住环境规划、 城市绿地广场规划、风景旅游度假区规划、新兴农业开发项目规划、 古典园林及古建、园林工程技术咨询与开发的公司。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专业,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您的朋友。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6:08:07
【找博客就上《手写体网-世界知名博客大全》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找博客就上《手写体网-世界知名博客大全》
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3
网站简介:
手写体网是一个分享原创手写文字的网站,本站为个人独立博客,Wordpress程序架构。为保证网站质量,本站可承诺站内每一张文字图片都可以联系到原创作者。这里简单而且安静,除了美好我们别的一无所有,正如信念。在这里的每一幅文字,都有其唯一的作者,正如您所遇见。站长简介老汪(~至今),男,未婚,江苏徐州人,现居海南岛.2006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年先后于南京凯进、江西洪客隆地产、大陆希望集团担任风景园林工程师。2013年创办海南省首家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公司&佳禾上邦公司,现服务于中铁建工集团!联系方式站长微信:AK476603站长QQ:476603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电话:+86 0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怎样及时了解到景观设计行业里的前沿动态与研究方向?
我现在一般通过国内期刊杂志、微信、知网、学术报告四种方式来获取这方面的资讯,但多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结果或者半成品,而且学术期刊和知网的专业性虽高,但速度有时略慢。想知道大家在这方面有没有好的经验做一下推荐,如何更好的利用以上四种方式,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谢谢!
按投票排序
我认为主要两条途径吧,一个就是网站,主要是“景观中国”和“风景园林新青年”这两个网站。如果英文还可以的话可以去美国景观师协会的官方网站。还有就是学术杂志了,主要是《中国园林》 《景观设计学》 《风景园林》。英文可以的话可以试试《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journal》其实我们学科的更新并没有那么的快速,是一个挺缓慢的过程,网络和杂志基本就够了。
就题注说的几点谈一谈我的个人看法,字好像有点多= =和大家相互交流XD微信&网站网站和微信的话大部分还是以相互转载网络内容为主,原创的内容较少。同时由于移动客户端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快速浏览。但是阅读效率过高也容易导致印象不深的问题就是了。网站推荐如下:1.pinterest, gooood, dezeen, issuu, ArchDaily, Behance等各类设计资讯相关网站是一个好选择 2.对景观专业的人来说,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每年会征集专业公司和高校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奖。其官网上每年会公布几十个当年专业奖和学生奖的作品(当然往年的都能查到)。这些获奖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的设计趋势,因此个人觉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推荐的微信号不放参考一下以下的:期刊杂志以设计项目类为主的杂志个人推荐《A+U》,《Domas》及其中文版,《TOPOS》。国内的暂时没有发现太好的,不过《景观设计学》和《风景园林》倒也可以一看。项目类文章要看的话我比较倾向看设计师亲自写的关于项目设计过程的文章,因为这样可以比较详细了解到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构思,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不过这类文章比较少= =大部分感觉还是处于设计说明和建成效果图片展示的层面。。。所以除了作为意向图素材收集之外,感觉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OTL以理论研究类为主的杂志个人推荐《建筑师》和《中国园林》,其内容包含生态、园林史、文化遗产、国家公园、设计方法、量化研究等理论类的文章。此类杂志的好处是学术品质基本能保证,同时方便大家按图索骥。大家可以根据文章提供的作者信息,在知网上进行搜索,以此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其研究的发展脉络。知网关于知网,对于本专业有用的主要是其是收录的学位论文以及期刊文章。善用其搜索功能,综合参考文章引用频率及期刊影响因子,可以大体把控搜索到文章的质量。同时论文的好处是作者对于相关研究对象的资料有一定的归纳整理,方便大家有针对性的吸收和学习。在我看来,除非是出于论文文献综述、竞赛或者是项目背景资料的收集等目的外,知网上的专业内容有两点不足:第一,对于学位论文,毕竟国内景观学科总体的大方向是偏实践,学生的主要精力花在专业实践上,加之全国开设景观相关专业的学校实在是太多,所以理论方面的研究往往只是学生毕业过水用而已,好的论文太少。再者知网上并不包含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好一些的高校),名校往往只有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才有收录(貌似有时还不全orz)。因此如果想看某大牛的学问论文还是得会!善!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购买的中文数据库中的各类学位论文库,西文数据库中的各类电子期刊库等,用的好了可以发现一片新大陆XD(比如下到Kongjian Yu当年在GSD的毕业论文云云)PS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结合每个高校图书馆对于数据库的购买情况第二,对于国内期刊文献,由于知网上的电子期刊文献有滞后性,因此从时间上还是阅读体验上来说都不如题主直接去看实体杂志。以《中国园林》为例,当月的实体杂志内容要等到下个月才会发布在知网上= =同时由于之前提到的问题,业内好的杂志太少,大部分的项目其实网上早都能找到,而且很多项目由于偏商业同时作为传统媒体又有一定的信息滞后性,所以。。。你懂得= =学术报告我们往往会对其他媒体上所看到的内容有一定的疑惑,比如看到好的项目/研究会想问一问作者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如何在别处应用或者有关批判思维之类的问题。因此对于学术报告来说,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提供了我们和大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多问题可以当面提出并实时收到解答。而且报告都会有一定的主题性,在现场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说不准。关于学术报告的不足,有两点。首先,出于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多学者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在未经正式发表前是不会贸然私自公开的;其次,风景园林学科在发展但是大牛们不一定在进步,有时看得多了会发现有的大牛已经沦为走穴出场,每次报告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综上,对于国内的学术报告,其内容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是老生常谈。所以,参与学术报告就看大家图的是啥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zineASLA出的一本杂志,信息量够多够精炼,各方面都有,因为ASLA对自己定位还是在美国的范围里,所以主要是美国国内的相关信息和新闻。但是广告和软文也有,有意愿从美国订阅的自行掂量景观设计学俞孔坚,北大和北京土人编的,逼格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一般论文我都看不太懂(我很 low我知道)。有的时候几片打头的的论文还是很好的,但是后面几篇吧,我个人觉得看情况,有时候总有一种明明几句话就说完了被他扯了很多的感觉。里面的实际案例都很不错,但是其他地方也找得到。landzine(有app)建成案例集合网站,可自己上传,都是建成案例(也会有一些非建成案例但是好像都是会施工的),照片都很好看,看看图片还不错,我个人觉得是所有的网站出新方案最快的。当然,这些方案也不会有多新,毕竟不如我天朝的建设速度并不是有图三个月就给你建好的~其他:各种会议,可是很多大多是和生态相关的(原谅我并不是那么钟情生态设计),也有欧洲的一些会议,题目和主题都很吸引人,可惜有时语言不通,也就只能耳闻了:(基本上我觉得杂志的更新速度是快于行业的学术研究速度的。当然杂志不一定能全部概括。
上面所言的专业杂志确实有大用。高校网站的信息挺多的,比如ETH等。不读书,怎么可能真正了解前沿,没有一个谱系的脉络,前沿信息的了解只会让自身的无知暴露的更厉害。其他学科的关注对了解景观至关重要。
扒网站看杂志当然必要。多和同行交流更有效。本月13日杭州举办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孟兆祯院士一如既往的出场致辞,年会每年一届,算是国内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行业内近期的新动态和八卦都能在年会上听到。今年全国各设计院和设计公司总共400多人来参加。几十个最新的设计项目交流。明年在重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