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股市牛市结束了吗现在是牛市吗

刘纪鹏麻辣点评:中国股市成为牛市的底气何在
  股市已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如何理解股市站上4000点?4000点大关是否能守住?如何巩固此轮行情?《经济》记者带着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访问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他也围绕股市进行了一系列麻辣点评。
  《经济》:股市强势上涨到4000点以上,您是怎么看待这波行情的呢?
  刘纪鹏:今天4000点的股市是完全健康的。应该说只有在4000点这个位置上,资本市场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政策对这波行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经济新常态,到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我们的政策就是要把资本市场带起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要看到资本市场的崛起一举三得,解决信用、信心和信任问题。
  今年一季度直接融资已经达到2000多亿,超过了去年全年。用行长的话说,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这个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解决了融资问题,这是个信用问题。
  同时又解决了信心问题。从2200点到4000点以上,我们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又带动了人们的消费,经济新常态能够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活力,所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是作用和反作用互相支撑的关系。
  恢复到4000点这个点位上,市盈率在29倍左右,除了市盈率过高,30倍的市盈率对应我国7%的GDP增速,应该是一个合理水平。过去我们的股市低迷,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匹配的。市盈率高就能直接融资,化解中国历史的很多矛盾。市盈率就是竞争力,老是1000点以下,股市就没人要,那怎么实现中国梦?!
  4000点是中国资本市场能做点事儿的一个基本点位,在这个点位上,我们才能够加大直接融资,不管是IPO还是增发配股,因为在未来的金融转型中,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是我们的主战场,也是我们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财富。有了钱,消费就带起来了,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中国崛起都需要这样的投资人信任的资本市场,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希望要高度重视这个资本市场。
  《经济》:很多人担心股市上涨太高会有金融风险,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刘纪鹏:这个不用担心。我们也要从历史上看到教训。历史上有3次股市在涨到70%-80%左右的时候,出现反复成为“短命鬼”,原因都是领导怕涨不怕跌,用人民日报社论或者“半夜鸡叫”打压股市。历史上,1996年那一波行情,从555点涨到1247点,但人民日报出社论警惕股市风险,股市当天下跌了100多点;日,人民日报社论,又把股市提振,新一波行情起来了,从1047多点涨到了2245点;但到2001年5月,领导又担心股市泡沫过大,于是出现了市价减持流通股,5月份减持之后很多股票全出来了,股市能不跌吗?
  有些经济学家说股市连赌场都不如,出现泡沫论。资本市场政策开始打压起来,大家开始忧虑,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我们再看股权分置改革,沉寂五年的股市又带起来了,可是从1000多点到4000点的时候,出现历史上有名的“半夜鸡叫”,印花税从1%提到3%。股市从此又开始一蹶不振。
  监管者、决策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要重新重视。做强中国,必先做多中国,提振股市,利用中国现有政策。千万不要再用行政手段打压。我相信在经济新常态下,这样的历史悲剧不会再发生了。所以关注高层政策动态是关键。
  《经济》:4000点之上能维持多久?如何巩固这轮行情?
  刘纪鹏: 现在人们对股市和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认识。这波股市能不能持续,需要进一步政策的连续性和改革释放的空间来巩固,所以还是应该保持宽松的政策。在4000点之后如何把更多的资金引入到资本市场来,让我们的企业有了钱再做出业绩,再缩小泡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从改革的力度看,我提出三项措施,巩固住这波行情。第一,就是完成股权革命,现在我们的股市上2600家企业,980多家是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1200多家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国有企业的一股独 大由于减持资本运作和经营者的利益并没有个人挂钩。所以治理结构由于一股独大也迈不开步,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是不利于这个市场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压缩一股独大,同时尽快完善独立董事的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住这轮行情。
  要规定凡是大股东减持30%以上的,就必须及时披露信息,必须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同。我们理想的股权结构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左右,既有人负责,又有制约机制。因此对持股30%以上的大股东的减持必须严格限制。
  第二,推进和交易所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改革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将打破交易所垄断,破除证监会的行政审批腐败。所以我们的交易所在完成这样的交易转化之后,能够形成以新三板、深沪交易所、港交所之间的有序竞争,实现来自竞争的繁荣。
  第三,基金、、三板市场大发展,形成这种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一方面是市场的多层次化,另一方面是品种的多层次化。股票、债券都要发展,今后债券要占更大比例,主板之外的市场要能更多地为其他企业服务。当然主体的多层次,主要指公募和私募,要把公募、证券公司、保荐人的行政垄断打破。要允许注册制背景下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不管是证券公司还是保荐人,都要尽量严格管制牌照发放。
  《经济》:您觉得,股市上涨的底气在哪里?
  刘纪鹏:过去我们分析股市,有几个考量因素:一是国际背景;二是国内宏观形势;三是上市公司质量;四是政策。
  随着降准降息,实际上已经进入微刺激甚至是强刺激,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政策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一轮股市首先是宏观政策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因为我们也有这样的条件,第一是中国钱多。经济增速一下跌就可以持续降准,我们的已经降到18.5%,而国际上的平均水平是8%-10%.我们下降0.5%,调整一次点位,就相当于向社会多释放6000亿的资金。即便接下来我们再调4次,率仍然在16.5%,却将释放出2.4万亿的资金。
  降息也一样。现在我们降息两次,仍然是2.5%。、欧洲等发达国家都是0.25,我们还是他们的10倍。美国面临,经济复苏就要紧缩,我们再降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降息的空间也很大,再降两次仍然是美国的8倍。所以这种情况下,降息就是宽松,有利于股市。
  现在股市的市值就是40万亿,所以我们钱是有的。而且财政上也有钱,现在改革上有很大的空间,仅仅管的资产就是34万亿。只要认识对了,把股市做起来没有问题。
  所以,政策的空间无限大,实体经济在下滑,这两个因素相互角力支撑股市。同时,整个现代金融的演变就是不断把间接融资变成直接融资的过程,未来资本市场就是经济改革的主战场。
  《经济》: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就是风险。现在最大的隐忧是。您怎么看股市中的风险?
  刘纪鹏:在股市到达4000点的今天,高兴之余,不要忘了控制风险,股市再往上涨,可能泡沫的堆积就会越来越多,我建议政府要守住4000点,不要打压,但并不是一味溺爱。
  同时,在融资的垄断环节,也不应该由证监会办融资融券公司,我们的证券公司跟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发挥作用。现在这个市场变成了只能上涨不敢让他下跌、而且越涨越不能跌的格局,因为一旦下跌,这种强制平仓就会产生雪崩效应。所以,从对股市泡沫的分析来看,要特别警惕,同时不要因为怕强制平仓产生雪崩效应而不敢推出改革,应该让股市回归自然,该查违规资金还是得查。同时去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者简单地救赎,要防范A股越上涨越怕跌、有问题也不敢说的情况。
(责任编辑:HN005)
04/29 16:2104/29 17:2704/29 17:2704/29 08:3804/29 00:3504/28 15:0104/28 15:0004/28 14:3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外媒评中国股市:牛市刚起步还是已过热?
 您的位置:
外媒评中国股市:牛市刚起步还是已过热?
日 14:10:10
 来源:新华网
】 【】 【】&
&&& 新华网专稿:从去年开始,中国股市出现牛市。中国股市就像中国经济一样,发展速度惊人。今年以来,大量中国新股民纷纷进入股票市场,试图大捞一把,并构想着发财美梦实现之后的美好感觉。这种情况引起境外媒体极大关注。有的媒体认为,今年,中国股市仍将是牛市,股民仍将可大获其益。但有的媒体则认为,中国股市出现了泡沫和风险。这种泡沫和风险是因为股民一窝蜂地盲目投资而引起的。请看境外媒体如下评论:&&& 资料图片:1月24日,重庆一证券营业厅内人们在关注股市行情。新华社记者周衡义摄&&& 现在该退出中国股市吗?&&& 英国《泰晤士报》网络版1月28日文章:新年伊始,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表现不凡,但是一些分析家担心泡沫可能就要破裂。 &&&&上海股票市场上周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投资者争购新股。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指数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中国股市在2006年翻了一倍,今年已经上升22%。 &&&&信诚公司上周说,它的中国基金在2006年从2.5亿英镑激增到30亿英镑。中国经济去年增长近11%,明年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投资者这4年从新兴市场得到很大回报。然而一些专家说,如果新兴市场下一年的发展再超过发达市场,那会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比较长远的前景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一些国家可能有过热的危险。 &&&&安本国际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人休?扬说:“新兴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便宜了,目前的增长水平无法持久。我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少于对其他多数地方的投资,因为它看上去过热了。虽然有很大增长潜力,但是股票价格已经升得很多,我认为早该下跌了。” &&&&一家投资管理公司过去10个月将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从10%减到3%。它担心全世界利率提高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 &&&&该公司负责市场的贾斯廷?厄克特?斯图尔特说:“发达市场增长减慢时,依赖出口―――尤其是向美国出口―――的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大。” &&&&这种危险由于新兴市场各经济体对少数主要行业的严重依赖而变得更加严重。 &&&&贝斯特投资咨询公司的贾斯廷?莫德雷说:“俄罗斯经济由石油和天然气占主导地位;中国是制造业、采矿和金融;印度是信息技术服务和金融;巴西是能源和农矿产品。那些部门的波动对他们的整个股市有很大影响。” &&&&公司经理还担心某些地区的特殊危险。例如,厄克特?斯图尔特完全放弃了南美市场。他说:“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力图重新推行民族主义的主张,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也制订了类似的政策,但市场不喜欢这样。” &&&&印度也令人担忧,因为现在6%的利率估计会在今后12个月中上升0.75个百分点,这可能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遏制作用。通货膨胀率位于5.9%的高位,并且还在上升。去年全球市场在5月和6月震荡时,印度的Sensex指数在5个星期内下跌近30%。虽然现在已经回升,但是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丘辟特资金管理公司的菲利普?埃尔曼说,如果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慢,韩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大大依赖对美国的出口,韩国肯定会受到影响。美元对韩元汇率的下跌也影响到韩国对美国的出口。” &&&&然而,有人还是劝投资者按兵不动,因为新兴市场的长远前景看上去不错。亚洲经济现在占全球总产值的近30%,主要是由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的。 &&&&印度人口分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从农村移居到城镇,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印度计划委员会估计,今后5年基础设施需要大约3000亿英镑的投资。公司需要1500亿英镑建设新厂和办事处。 &&&&中国的情况差不多。埃尔曼说:“在中国,计划投入到铁路方面的建设资金达到了惊人数目:从现在到2010年相关开支将增加4倍,每年超过160亿英镑。” &&&&一些经理也认为新兴市场这次能比较好地应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因为他们的国内市场消费开支强劲,已经比较发达。 &&&& & 中国股市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强劲势头&&&&美国《新闻周刊》2月5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中国决策者们展开的改革攻势引起了股市翻滚,这似乎是要表明,中国的增长奇迹直到每个怀疑者改变了看法才会是完整的。摩根士丹利国际投资公司的数据库显示,2006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增长最快,同时股市也增长最快,这种情况尚属首次。MSCI中国指数上升了78%,而新兴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32%,沪市A股指数上升了138%。鉴于中国人购买股票的热情,今后若干年股市可能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毫无疑问,中国股市要赶上中国经济尚有很大余地。在过去10年中的多数时间里,中国经济和股市一直朝着不同的方向运行。中国正在成为制造业大国,其速度之快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料。尽管如此,沪市一直停滞不前,而从莫斯科到孟买等其他各地的股市却蓬勃发展。今天,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5%,但是这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投资却仅占全球的1%。对怀疑者来说,股票市场发展迟缓的状况反映了中国发展模式的问题所在:由于那些效率低下的大银行慷慨解囊,中国的国有公司不怎么关心盈利问题。结果,公司生产率增长缓慢,利润率低,账目不透明。多年来,许多投资者已经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一种看法:在中国,你看到的经济增长未能反映到股市上。 &&&&这仍是全球金融评论界普遍的看法,所以许多评论人士宣称,中国目前的牛市是泡沫。自2000年IT产业泡沫破裂以来,人们对“泡沫”一词的使用已经相当自由了。然而,这产生了一种结果:人们如果对于新的根本性转变不以为然,一个偷懒的做法往往就是使用“泡沫”一词。对于今天的中国可能就是如此。 &&&&许多投资者仍在以2000年的眼光看待当前的中国股市,那时中国股市确实存在泡沫。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明星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与不断增长的经济没有明显的关系。其实,甚至来股市融资的仅有的几家公司都是被在其他方面实行自由主义的银行系统拒绝提供资金的公司。上市公司共有1300家,外国投资者把其中的大多数称为“僵尸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增长呈现病态。 &&&&但是,那种观点现在过时了。经过一系列改革,上海证券交易所今天对真实经济状况的反映程度已经大了许多。最重要的情况是,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已经上市,而这些银行一直是这个国家发展模式的致命弱点。决策者们开始引入外国战略合作伙伴,他们整理资产负债表,然后使银行上市,希望市场准则能够迫使它们不重走以前草率贷款的老路。很难说由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将完全摆脱政治干预,但是,至少以往的过错已经一笔勾销,这些银行可以重新开始了。 &&&&这并不是惟一至关重要的变化。当局2005年5月开始实行一项国内股市改革计划,即股权分置,试图使少数股东和多数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改革详细情况错综复杂,但是结果却很简单:大公司的经理们集中精力提高利润、而不是占用资产的干劲高了许多。这对股市是利好消息。 &&&&决策者们也鼓励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内股票市场。手痒难耐的交易者经常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而这一做法有可能给市场带来些许稳定。中国最赚钱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香港股票市场声望较高,现在却急于在上海市场上市了。 &&&&这些戏剧性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是,国内对股票的信心迅速增强,货币大量涌入。这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因为中国的银行存款的收益之低甚至无法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随着信心的不断增强,新兴的共同基金行业吸引的资金流入规模之大也许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沪深指数屡创新高,中国民众对股市重现狂热。
&&&& 2006年,储蓄国债降温,股市瞬间转身,基金投资火爆,中国资本市场此消彼长的信号,宛如一幅天气变化的“七彩云图”,折射百姓投资理念、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变化。 如何选择最佳的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方式才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新华社发 && 链接: &&&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
 国际热图
24小时国际热点中国股市牛市还能持续吗? _凤凰财经
中国股市牛市还能持续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虽然目前还很难断定中国股市何时能够重新企稳,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A股及H股的涨势仍未结束。就像法国巴黎银行策略师Manishi Raychaudhuri指出的那样,中国现在的目的显然是利用股市来帮助重振经济,同时尽量避免股市重蹈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覆辙。
位于上海外滩的铜牛雕塑。 中国显然正在设法将股市投机这个妖魔装回瓶子里,而这个妖魔对此有些恼怒。 去年年底,中国政府号召投资者重返股市,这推动中国股市大幅走高,过去六个月上证综指已经攀升88%。可以理解,中国政府现在已开始担心他们释放了一个像迪士尼(Disney)动画片《阿拉丁》(Aladdin)中可变身巨大搞怪精灵一样的妖魔。 由于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对于政府放宽证券交易账户开立规定并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举措,中国投资者纷纷抓住机会入市炒股。据彭博(Bloomberg)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27日,中国券商已经借出2万亿元,融资余额在一年时间里增长了四倍。正如去年年底时的做法一样,中国政府已经向券商发话要求为市场降温。在过去一周,已有五家券商提高了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的保证金比例。 再加上即将到来的23只新股申购预计将冻结4.9万亿元资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上海股市周四大跌6.5%。但也不必为此难过:此次下跌令上证回到一周前的水平,在那之后该指数开始了一轮幅度11%的涨势,并创出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市场关注点似乎已经转移到了深圳市场。在深圳股市上,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主要参与者的国有企业的主导性较弱。自从本专栏5月19日提出这种趋势转变以来,深证综合指数累计上涨7.4%,涨幅高于上海股市的4.6%。 虽然目前还很难断定中国股市何时能够重新企稳,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A股及H股的涨势仍未结束。就像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策略师Manishi Raychaudhuri指出的那样,现在多数分析师承认,中国股市的走势已与经济基本面状况脱钩。中国现在的目的显然是利用股市来帮助重振经济,同时尽量避免股市重蹈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覆辙。提振股市有助于修复企业的资产状况,也势必会令消费者感觉更加富有,从而增加支出。 中国股市还将会享受境外利率上升的好处。大陆不仅为向香港的海外投资者开放内地股市而推出了沪港通,而且还将从7月1日起启动大陆和香港基金互认计划,从而使内地基金可以吸引海外投资者的资金。反过来,中国投资者也将能投资海外基金,花旗(Citigroup)认为这会继续促使大陆资金流向香港市场。 中国正在缓慢而持续地开放资本帐户,这使得中国A股被纳入了富时(FTSE)全球指数。这可能推动一些资金流入中国股市,不过如果MSCI明晟(MSCI Inc., MSCI)下个月的评估决定将A股纳入该公司的新兴市场指数,则将促使规模更大资金流入中国股市。 尽管中国股市上涨令许多中国股票的估值已经显得过高,但瑞银(UBS)还是敦促投资者继续关注股票的质量。该行策略师Steve Yang青睐基本面相对强劲的公司,认为这些公司将从经济改革中受益,比如()、()、()、()和()等。 本文由华尔街日报译自《巴伦周刊》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一般财经信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凤凰财经立场。本文或其任何部分不应被视为任何买卖的邀请或诱导。凤凰财经不能保证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文中的任何错误都不能成为向凤凰财经提起任何申诉的基础。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zhang_yua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84490
播放数:260789
播放数:235167
播放数:221615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还是牛市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