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从烟筒往上扔烙饼的游戏选项一直在往上动叫什么

王泽生:东北三大怪等
东北三大怪·东北四大怪·东北八大怪·东北十大怪·东北十八怪·关内诸多八大怪
〔作者-王泽生、紫华参与;号拟题、19号起笔、20日晚截稿于呼兰河中游绥化、全文合计29058个汉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东北三大怪的版本】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是“闯关东”的农民最先创造出来的,同时还总结出了: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东北三宝有两个版本,一是传统版的人参、貂皮、靰鞡草,一是现代版的人参、貂皮、鹿茸角。靰鞡,满语意为皮靴,亦称乌拉草。而东北三大怪的版本却只有一个,由这个最基本的三大怪衍生了东北四大怪、八大怪,乃至东北十大怪。这些都源自东北特别的气候及生态条件,东北自古就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大型地域单元,古代东北诸多的族团都乃游牧渔猎部落,当清代闯关东的关内汉人大批涌入垦殖土地的时候,移民文化与寒地黑土的自然环境,塑造了迥于南国的生活习惯与人文景观。东北民间有句抵抗严寒的谚语:「见怪不怪,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说的正是东北三大怪。
民俗像建筑一样是凝固的灵魂,像壁画一样是审美的焦点,像诗歌一样是语言的魔镜。“东北三大怪”是跑马放荒时代农耕文化的缩影,最初的跑马占荒产生了一句民谚「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到饭锅里」,正是北大荒的真实写照,在呼兰河流域称这首民谣为《三大奇》:「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到饭锅里」。在呼兰河流域有民谣《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在呼兰河下游及对岸的松花江南岸一带有歌谣《三出奇》:「呼兰葱,阿城蒜,双城的菇娘不用看。」另一说为“五常大米、阿城蒜、双城的姑娘真好看”。但更为著名并被推而广之的是《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这个版本的东北三大怪最稳固,流传也最广,叫“老三大怪”。另外还有城乡皆宜、独有东北特点的“新三大怪”,即《东北新三大怪》:「家家缸里渍酸菜(什么地方吃酸菜都没有东北那么普及,家家经常吃,花样还挺多);玉米碾成茬子卖(集市上卖大茬子、中茬子、小茬子、玉米糁的很多,而卖玉米面的却极为少见);满街扭着老太太(老太太扭秧歌,东北兴起得最早,花样最多,技巧最高,而且以老太太为主)。」
从一到十,东北民俗的“怪”文化有:东北三大怪、东北四大怪、八大怪、东北十大怪。其中只有三大怪的版本是唯一的,其他的四大怪、八大怪、十大怪都有不同的版本存在。同时奇数的“怪”风俗也只有“三”入选了,而其他通用版本皆为偶数,偶数的版本又遗憾“六”没有东北全区的通行的版次,只有在寒地黑土地带最为酷寒的大兴安岭地区有六大怪,即《大兴安岭六大怪》:「大兴安岭六大怪:吃水用麻袋,火车没有汽车快,养活孩子吊起来,电报没有平信快,男的女的分不开,男的女的分不开,反穿皮袄毛朝外。」
【东北四大怪的诸多版本】东北方言里有个奇特的语言现象,即“四大类”“四大全”之类的四大荤段子很多,诸如四大红、四大黑、四大白、四大累等等,不但“四”的词条多,而且每则有诸多的版本,东北四大怪的情形即如此。东北民俗的“怪”文化偏偏赶上了东北人崇尚的“四”,“四大类”“四大全”之类的“四”,也该这个四大怪倒了霉而沾了荤腥味。于是,东北四大怪的版本就更丰富异常了。且看:“东北四大怪”最通行的是“皮袄”版的:「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反穿皮袄毛朝外。」有时也颠倒了词的顺序说成「羊皮袄毛朝外,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嘴叼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锅盖”版的东北四大怪,有四个版本:〔1〕东北四大怪:「面包象锅盖、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黄瓜当肉卖。」〔2〕东北四大怪:「烙饼象锅盖、面条象裤带、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3〕东北四大怪:「面包大的像锅盖,喝起啤酒像灌溉,冰棍盖着棉被卖,大葱放在窗户外。」〔4〕东北四大怪:「面包象锅盖、窗户纸糊在外、公公儿媳同一炕、大姑娘叼着大烟袋。」
东北四大怪还有一些变异的版本,是因时代内容而出现的小版本。诸如:〔1〕东北四大怪:「光膀子系领带、抱着孩子谈恋爱、喝酒不就菜、上厕所不解裤腰带。」这则至少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东北四大怪:「幼儿园里唱恩爱、小伙娶个老太太、作家出书自己买、掏钱先解裤腰带。」这则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3〕东北四大怪:「老楼掉墙皮、暖气水管接水盆、小锅炉变大热、楼价涨得没了门。」这则出现于近些年。社会发展了,旧时的东北四大怪内容渐趋消失,新的四大怪在陆续形成,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在东北民风很开化了,但仍不及江南诸地,所以东北人给南方人编了个《江南四大怪》:「老头娶下代、小伙找老太、男女同居可以试婚、包养二奶奶。」
东北四大怪“公公儿媳”版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公公穿错儿媳妇鞋,养个孩子吊起来」,另者是「面包象锅盖、窗户纸糊在外、公公儿媳同一炕、大姑娘叼着大烟袋」。跑马放荒时期,东北荒原上的放荒者们开屯立户,最初住的是地窨子或者稍微到后来的茅草屋,那时没有玻璃只能“窗户纸糊在外”,而室内最初只有窄小的一铺土炕,即便后来出现了南北炕、或筒子屋的里外屋式的筒子炕,大都是几辈人同睡一炕,往往出现“火炕资源”紧张而造成“公公儿媳同一炕”的尴尬情形。
那时候的中国人特别穷,似乎越穷就越能生养孩子,以至于建国以后中国人口简直超过了美国的子弹。在东北一个女人生养六七八个子女很正常,甚至有的能高产到十几个的。这样,因屋子小、子女多,甚至大儿子结婚生儿育女了,婆婆还在怀孕分娩着。于是,正如网文《旧时的东北四大怪》所言的那样:「公公穿错儿媳的鞋:不可思议吧?那个年代东北农村人家不计划生育,女人们会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直到不能生育为止。婆婆与儿媳同时做月子是正常的事。由于孩子多给生活带来艰辛,没有能力来给一个接一个长大的孩子盖房结婚,就南北炕的住着。老子在南炕,儿子在北炕。晚上睡觉时,儿子的炕在头顶挂个花被面,叫幔帐。由于屋子很小的,南北炕间距离仅有两米左右长,现在的刘翔一大步就可以跨到对面炕上。一天的辛苦劳作,晚上起夜天黑,就会在地下乱划了,穿错对面的鞋很正常的。这也是东北的四大怪之一。」
东北四大怪是东北早年间的说法了,尤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农村的孩子记得比较深刻。比这些更早的是《呼兰河·四样宝》,也叫《四样宝》:「蚊子、瞎蠓和小咬,刨锛叨肉树上嚼。」北大荒不但夏天蚊虫多的厉害,而且蚊虫匿迹的冬天极其酷寒,自古东北的游牧渔猎部民们就穿兽皮缝制的衣服,谓之以“胡裘”,直到现代的“裘皮”习俗就衍生于此。东北农村早年有穿棉皮袄的旧俗,这与寒地黑土的气候分不开的,东北气候太四季分明了,春来三月就狂风不止,腿粗的大树顷刻被吹断、甚至连根拔的情况乃家常便饭,干燥的春风刮到立夏以后,俗话说“立夏鹅毛住,刮倒大榆树”嘛!七八月份涝套子雨一过,成千上万只乌鸦就排山倒海地南下了,民谣曰“乌鸦乌鸦你打场,到秋给你二斗粮”。一叶而知秋,风扫落叶于千里,郁葱葱的大树硿然顿入冬季,顿入零下三十度、甚至五十度的冷冬。如此冰天雪地可以冻死人的东北,必须穿皮袄,正如网帖《旧时的东北四大怪》描述的那样:「早年间一般的衣服很难御寒,尤其在农村,比城里的温度还要低几度。过去的年代里雪都比现在的要大得多,每年冬季的地面一直都是白颜色的,农村的老乡就用羊皮或狗皮做皮袄,而且把毛朝着外面。脚穿一种叫靰鞡的靴子,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响,节奏感很强。头戴狗皮帽子,长长的毛在头顶上呼啦呼啦一扇一扇的,两只手插在袖筒里,抱在胸前。冬天的东北,白色的天,白色的地,老农穿着白色的皮袄,戴着白色的皮帽,嘴里吐着白色的哈气,走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
【东北八大怪的版本】在东北三大怪、四大怪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俗语的“东北八大怪”,其有好几种版本,诸如:〔1〕东北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大缸小缸渍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黏豆包、翻穿皮袄毛朝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狗皮帽子头上戴。」〔2〕东北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不吃鲜菜吃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粘豆包、嘎拉哈姑娘爱、降妖捉怪神仙舞、棉乌拉脚上踹。」〔3〕东北八大怪:「一怪,大姑娘叼大烟袋;二怪,狗皮帽子头上戴;三怪,草坯房子篱笆寨;四怪,窗户糊纸纸在外;五怪,养个孩子吊起来;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七怪,大缸小缸腌酸菜;八怪,冬包豆包讲鬼怪。」这一个版本简而言之,即「大姑娘叼烟袋、狗皮帽子头上戴、草坯房子篱笆寨、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反穿皮袄毛朝外、大缸小缸腌酸菜、冬天包豆讲鬼怪。」东北八大怪的每一个版本的出入在于内容的一些差异,而非在于相同内容的不同排序组合。
东北八大怪产生于东北特殊的地域特点和生活习惯,比如在某些地区即有“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下雨下雪赶晚上和礼拜”一类的谚语,就与其地形、气候相关。东北八大怪渐趋消失,但家家渍酸菜、蒸粘豆包的习俗保留了下来,尤其是腌制酸菜在呼兰河保存的甚为完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东北区域内能存在如此之多的共性的风俗,与这个自然区域的整体气候因素有关。当诸如“东北三大关”、“取灯”(取灯儿)等老皇历淡出生活的时候,再回头审视之,仿佛颇有点一头雾水了。再如:外地人对东北方言“嚼活”不容易理解,可对尚未失传的“东北八大炖”——猪肉炖粉条、羊肉炖酸菜、牛肉炖土豆、排骨炖豆腐、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鲶鱼炖茄子、德莫利炖鱼,兴趣甚是浓厚。
1.窗户纸糊在外:冬季,窗户纸若糊在室内易被窗框所存融水浸破。&&
2.大姑娘叼烟袋:从前东北农村猫冬生活单调,女孩要给老人装烟袋,点烟后要吸上几口,以确信烟着了,久之,大姑娘也抽旱烟解闷。
3.不吃鲜菜吃酸菜:酸菜是东北的特色食品,腌渍法解决了冬天白菜不易储存的问题,也成就了北方大白菜的特殊吃法。
4.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的摇篮在南方叫“悠车”,但在东北摇篮吊悬于房梁。此乃东北游牧古族创制并遗存的育儿方式,一者是防备孩子被老鼠、毒蛇等咬伤,二者解放双手做家务活。另外,一些东北女人哺乳时,旁若无人地敞开怀,捧出硕大的乳房。
5.吉祥喜庆粘豆包:冬月腊月,东北乡间千家万户包粘豆包,蘸白糖吃,耐嚼抗饿。
6.嘎拉哈姑娘爱:常见的有猪、羊嘎拉哈,即猪、羊的膝关节。
7.降妖捉怪神仙舞:源于满族的萨满教。
8.棉乌拉脚上踹:棉乌拉是东北旧时的一种土皮鞋。
9.反穿皮袄毛朝外:从前,冬天的东北,风大雪大,寻常温度都零下30度左右,尤其常刮起睁不开眼的“大烟泡”,那些出远门的车老板、进山的猎户都必须反穿皮袄,不然雪花就不能顺毛自然滑落,皮袄则被雪打湿。
10.草坯房子篱笆寨:东北乡下的民居是土坯的,即把草、泥混合在一起,摁于固定的坯模子里,制成长方形的土坯,尺寸有大小两种。晾干,防雨,以垒屋。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东北砖房凤毛麟角,即便有亦是“一面青”的——房屋的前脸为红砖。土坯房同时施以谷草缠绕泥巴的“拉格辫子”,用大泥巴“拽”平山墙。房顶是用那种一米多高的羊草——山房草(缮房草),秋天进山用苫刀割下来,晒干,趁雪季来临前拉回家,用铡刀切齐根部,层层拍打在房盖上,防雨防雪效果极好。再早,东北乡间的篱笆是用较粗的木头(或从中间一劈两半)围成的木栅,后来干脆用红毛柳围成篱笆墙,再到后来就有了板皮的木板栅栏。
11.狗皮帽子头上戴:东北十冬腊月,天冷得能冻死一切活物,有的狗冻死了,
在严冬降临的时候,天气又那么冷,汉人因不擅打猎,只能戴扒狗皮做的狗皮帽子,况且狗皮帽子廉价便宜、结实耐用、防潮性能特好。
12.冬天包豆讲鬼怪:东北每年冬月腊月,乡民们都要淘米蒸豆包,淘米有其特殊含义。
【东北“哈尔滨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叨烟袋、反穿皮袄毛朝外、房门朝外开、晚上睡觉头朝外、买东西先解裤腰带、面包象个大锅盖,谓之以“哈尔滨八大怪”。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些“怪”,即东北区别于外地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由哈尔滨当地的环境和习惯而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渐次消失。
〔1〕窗户纸糊在外:[新解]俗语道:针眼大的窟窿,牛头大的风。现在,城乡都用上了玻璃窗,但到了冬天,住棚户区的或乡下还要用牛皮纸条,将窗户扇、窗户框、玻璃之间的缝隙糊住,免得钻“贼风”。
〔2〕房门朝外开:关内,很多人家的房门都是双扇的,朝里开;而在东北则是单扇的,朝外开。
〔3〕晚上睡觉头朝外:关里人,一般都睡床,大都脚朝着门的方向;而东北则睡火炕,脚朝着炕里,头朝着炕沿,即朝着门的方向。
〔4〕买东西先解裤腰带:东北人都习惯于在裤衩或内裤上缝个小口袋,出门装钱。这主要是为防备小偷,作为大城市小偷自然要多些。买物品之前,要先找厕所或僻静之所把钱取出来。
〔5〕面包象个大锅盖:哈尔滨的面包个头之大,全国出名,此乃源于俄罗斯的大“列巴”。
【大兴安岭八大怪】流传于中国大兴安岭地区,有一首叫“八大怪”的民谣说:「兴安岭上八大怪,吃水用麻袋(吃冰),反穿皮袄毛朝外(天气寒冷),开门用脚踹(门被冻上不好开),电报平信一样快(交通不便),油锯、五零、钢丝带(三个工种,简称“三手”),顿顿二两老白干(天冷御寒)。」冬天的兴安岭,是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兴安岭。
【长白山北坡八大怪】长白山北坡八大怪,谓以:「天池之水通大海、石头漂浮水上面、木头沉在水下边、高山杜鹃顶雪开、地下森林惹人爱、聚龙泉里煮熟蛋、鸳鸯并非真恩爱、一年四季同时在。」
「天池之水通大海」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深最大的高山湖泊,天池水面海拔2189米,最深处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储水量为20亿立方米,国人每人1立方米之多。《东三省纪略》载:「山顶有潭,图们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也。」《长白山江岗志略》载:「天池在长白山顶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池高约二十里,故名为天池。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见涨落,每至七日一潮,竞其与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又云,天池水清浅处,可以行人,数年前有猎夫自碧螺山下,渡至补天石旁,其中有热如汤泉,冷如冰海之处,五步外即深不可测,以足试之,滑腻异常,又名温凉泊。」天池,亦名:龙潭、海眼、温凉泊等。《抚松县地名志》说天池“除地下水外,主要从21.4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中蓄积雨水和雪水”,而雨水雪水来源毕竟有限,天池之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有人说天池是“海眼”,与大海相通。但海水是咸的,天池水甘甜凛冽,“海眼”之说不攻自破。天池之地,气候瞬间变化万千,或是风狂(全年大风日270天以上,平均风速每秒11.7米),顷刻即雨暴,冬季更漫漫多雪。天池,11月末封冻,翌年6月初解冻,冰层厚达1.2-1.5米。沿乘槎河行至断崖,座落着68米高的长白瀑布,此即天池惟一的出水口。长白瀑布的水量常年几乎不增不减,即使在最严寒的三九天,或在最旱最涝的日子。据《抚松县地名志》记载:天池有“龙宫演操”“龙宫鼓乐”的传说。民间有龙王及龙宫的传闻,即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拜东海龙王的故事,道人垂钓赤白倒鳞鱼而坠入天池奇遇龙宫的故事。于是,老百姓认为:龙眼(天池)、海水,两者是相通的。
「石头漂浮水上面」长白山区出产“江沫石”,亦称“浮石”,丢于水上而不沉,且能随波逐流。据说:天池原来没有水,长白山是遍地生火的火焰山,尽日烟气腾腾,人鸟兽虫。天界有一对兄弟,哥哥叫玉柱,弟弟叫天柱,他俩请命于玉皇大帝:下雨把火浇灭。玉帝恩准以后,大雨下了三天三夜,火被浇灭了,但仍干旱。玉柱跟天柱说:“咱们在长白山挖个井吧!”天柱同意了,兄弟俩挖到七七四十九天,突然从井底蹿出大火来。哥俩跳上峰顶,急中生智,往深井里填石头,填了七天七夜,才把大火压灭。哥俩把石头挖出来,被烧得轻飘飘的,净蜂窝眼儿。又挖了多日,哥俩终于挖出了水。水越涨越大,一直涨到山顶,那些有蜂窝眼儿的石头,漂流走了。这井,就是天池,这些石头就是江沫石——浮石。实际上,浮石是长白山火山岩浆凝结的海绵状岩石。
「木头沉在水下边」人人尽知的是木头漂浮于水面,而白山铁树却不能漂浮于水面。白山“铁树”,即高山桦,生长于长白山海拔1700米左右的一种岳桦树。这种树不如白桦高大挺拔,但其木质坚硬、比重大,竟同石头似的入水即沉底。而同一地带的其他树种则没有“沉入水中”的本事了。长白山当地,有一个与老罕王有关的岳桦树传说:据传,老罕王年轻时,遭难于长白山,被一白衣少年所救。老罕王登基坐殿以后,视察长白山,想起旧事,遂命随行大臣寻找那少年。白衣少年名叫封华,因到深山老林挖人参不在家,同村者白华竟冒其名被领走受皇赏去了。封华归罢,听未婚妻岳华讲了老罕王派人来寻他,却领走白华之事。封华说:「我不图受皇赏,倒想去卖山参时顺路看看罕王。」次日始,封华走了半月,赶到皇宫门口要见罕王,卫兵不让进,正争执之时被白华发现,白华将封华打得皮开肉裂,赶出城外。封华看见路边一棵白桦树,便一头撞死了。白华闻讯,又把岳华抓来,逼她为妾。但岳华得知封华已被害死,誓不做妾。岳华逃了出来,找到了封华的坟,其坟长出一棵大树,浑身爆皮。岳华摔死于一山石旁,并化作一小树叫“岳桦”。白华,后因东窗事发而被判处死刑。
「高山杜鹃顶雪开」白山最高处高山苔原地带,大风与雪多,土质脊薄,年平均气温为-7.3℃,7月平均气温8.7℃,无霜期平均70天左右,高山植物有岳桦、笃斯越桔、长白沙参、高岭凤毛菊、高山梯牧草等矮树和植被。其中,最具生命力的是高山杜鹃。每年四月末五月初,岳桦林和苔原地带冰雪还在皑皑(海拔米),高山杜鹃便满沟谷满山坡地竞相开放了。其茎横卧,枝斜升,其花色乳白或淡黄。在寒冷气候和劣质的土壤条件下,高山杜鹃竟能顶雪开放,实为怪事。
「地下森林惹人爱」长白山有:槽谷、陡坡、地下河、地下温泉、地下溶洞、高山天池湖泊、林中水下资源。距白山北坡冰场东10里,有瀑布,即洞天瀑,瀑深约15米,白河激流从上向下,将玄武岩台地切割成两块,这两岸近在咫尺,一步可过。这瀑布隐于洞内,洞天瀑也。《长白山志》云:「站在洞天瀑北岸的龙吟亭上,脚下巨岩颤动欲堕,瀑声震耳欲聋,却看不见水流。」又有诗曰:「环顾四周无水流,涛声轰鸣峡谷游。疑是天崩地欲裂,俯首洞中挂飞流。」洞天瀑北侧,一深谷,谷壁高50-60米,谷底南北长米,这峡谷里长着茂密的森林,《长白山志》中记载:「去谷底林海,沿路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缕缕飞挂的地衣和浮没步履的鲜苔。至台地入门——阆苑,过剑门,谷底林海可尽收眼底。从阆苑东壁有天然石级可至谷底深处,沿崖多不老草,间或有梅花鹿聚此寻食饮水,为长白山海拔最底的景区。」
「聚龙泉里煮熟蛋」长白火山爆发时,山崩地裂,岩石熔化,森林烧毁,待炽热的岩浆发狂歇息之后,深山岩石下的岩浆仍在外溢,冲突地上水,使冷水变热,地下温泉也。长白山温泉群,大小几十处,近的在山上,远的在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外涌出。《长白山天池记》说:「江岸有汤池,曰汤泉,以名胜所在,不可失之,交臂乃浴于汤池,顷刻间汗出如浆,可见水温之高。」锦江温泉之下二华里处,有“洗眼泉”,文载:「锦江上源江中有巨石特起岩石上有双孔喷如线,热达沸点,名曰洗眼汤。这两股如线泉水,是由地壳深处沿地壳裂缝向上,穿透这块江中巨石而喷出,也是江中佳景之一。」聚龙泉,位于长白瀑布北约900米、落笔峰北倒石堆下侧,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的,堪称长白第一泉。二道白河从聚龙泉中间穿过,河流右岸泉口较集中,《长白山志》载:「各泉水温不等,一般在60℃以上,最高达82℃,属高热温泉。温泉旁生长着稀有的植物温泉瓶尔小草,正是这种气温条件下生长的一种名草。泉口的涌水量一般为1.8——3.6吨/小时,最大可达5.96吨/小时。」又载:「聚龙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气体,使它周围的青灰色火山岩染上一层层橙红色或翠绿色的凝华。这种含有硫化氢、钙、镁等物质的温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关节炎及风湿症等疗效较好。在聚龙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供游人在饱览长白山风光之余沐浴。」聚龙泉,水温很高,能煮鸡蛋。
「鸳鸯并非真恩爱」鸳鸯的老家应在长白山,长白山的鸳鸯与传说不同。鸳鸯属侯鸟,每年春夏秋三季生活于长白山腹地有树有河之所。一般人认为鸳鸯是雄雌恩爱,倘若其中之一夭亡,另一个绝不婚嫁。但长白山有这样的事实:体壮的雄鸳鸯往往同时占有多只雌的,体弱的雄的甚至一只也得不到;假如某雌的死亡,雄的会不为妻“守节”。鸳鸯没有终身夫妻,繁殖期一过,雄鸳鸯便抛妻弃子,“我行我素”去了。
「一年四季同时在」:白山原始林海浩浩瀚瀚,蒿草参天,枯木伏地,树挂倒卧,古藤飘绕,最古朴最自然最原始之风貌也。天池为顶,辐射四周,百余公里内垂直海拔高度相差两千余米,林带植被、气候、土壤变化非常明显,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仅夏季就有春夏秋冬四时之景观。山下穿短衣短裤,到了山上风衣棉衣。山上没有夏季,只有春秋相连,而冬季达七个月之久。
【其他新兴的八大怪版本】
〔1〕“虎年春晚八大怪”:「一怪、台上小姑娘台下装老妪;二怪、曲协姜书记先拿自己涮;三怪、蓝天女英雄虎妞受青睐;四怪、记者被“潜伏”余则成二代;五怪、美丽女主持服装也比赛;六怪、网络时髦话笑星个个爱;七怪、无论多大腕都得吃盒饭;八怪、彩排蛮紧张大腕总不在。」
〔2〕网友总结了电视剧《团长》的八大怪:「第1怪,人物很“变态”;第2怪,帅哥变乞丐;第3怪,术语成“公害”;第4怪,女生换台快;第5怪,方言总“串台”;第6怪,文戏有些赖;第7怪,旁白一大串;第8怪,形象“拿来”派。」
【北方地区·山东青岛八大怪】老区房顶红瓦盖、骑车没有走路快、身穿泳装走在外、啤酒装进塑料袋、公交站牌乱安排、东西南北分不开、管小姑娘叫小嫚、一等美女嫁老外,谓之以“山东青岛八大怪”:
一怪,老区房顶红瓦盖:青岛有很多外国留下的老式建筑,极具欧陆风情,其建筑多为红瓦顶。
二怪,骑车没有走路快:青岛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少,青岛是山地城市,上坡下坡特别多,单行线多,造成了看似很近的路也必须绕很大的弯,车子才能到达。
三怪,身穿泳装走在外:青岛有诸多的海水浴场,人们去洗海水浴的时候,一般是在家中穿好了泳装,然后穿行在大街小巷直奔浴场。
四怪,啤酒装进塑料袋:青岛人在夏季每人每天大约要喝2到3斤啤酒,青岛啤酒集团为了让人们每天都能及时品尝到新鲜的啤酒,因此将啤酒装进了塑料袋,这样即节约原材料,又可以方便大家。
五怪,公交站牌乱安排:青岛的单行线太多了,再加上公交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使很多外地人不明白青岛的公交车如何坐。
六怪,东西南北分不开:青岛是山地城市,没有一条路是正南或是正北的,在青岛问路,当地人不会告诉你往东走或是往北走,只会告诉价钱到第几个路口往左拐或往右拐。
七怪,管小姑娘叫小嫚:地方话,意思就像妮子,丫头,闺女一样。
八怪,一等美女嫁老外:青岛是个开放的城市,青岛的美女分三类:一类美女嫁老外,二类美女北京上海,三类美女在家看海。和老外结婚便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北方地区·河南八大怪】郑州商场扎堆盖、开封古城摞起来、天井窑院地下开、中字说的真不赖、少林太极最叫卖、寻根问祖河南拜、豫剧老少都喜爱、红旗渠水引天外,谓之以“河南八大怪”:
一怪,郑州商场扎堆盖:郑州别称“商城”。二七广场及其周围,十余座大型商厦肩并肩比拼,众多的中小店铺头碰头叫板,巴掌大的地盘上竟盖着如此多的商厦、店铺,其密集程度在其它城市罕见。
二怪,开封古城摞起来:作为“七朝古都”,开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黄河却总是将它“埋”起来。今天的开封城地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古代城池,城便静卧其中。
三怪,天井窑院地下开:天井窑院是豫西陕县一带老百姓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黄土高原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冬暖夏凉,顺坡一挖,就解决了住的问题。
四怪,中字说的真不赖:“中”“不中”是地道的河南话。外省人学的最多、学的最像的就这三个字,道出了河南人的直率坦诚。
五怪,少林太极最叫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少林拳起源于黄河以南登封少林寺,一部《少林寺》使得这座嵩山古刹更加出名。
六怪,寻根问祖河南拜:中国人从不忘祖,中原历史文化的“根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文化纽带与精神维系。
七怪,豫剧老少都喜爱:飒爽英姿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之所以能走进中国人的心中,应当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八怪,红旗渠水引天外:周恩来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是世界水利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之一。
◆【北方地区·陕西八大怪】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陕西这块黄土地上,陕西人(关中人)有其独特的民俗,诸如:帕帕头上戴、房子一边盖、面条像腰带、烙饼赛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唱戏吼起来、大姑娘不对外,谓之以“陕西八大怪”:
◆一怪,帕帕头上戴:陕西盛产棉花,棉花手帕戴在头上,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可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
◆二怪,房子半边盖:也叫“房子一边盖”。陕西的房子却只是人字的一撇。陕西干旱少雨,这样能让珍贵的雨水全流到自家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特别近百年来,陕西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土地面积有限,住宅紧张,房子“半边盖”延续了下来。
◆三怪,面条像腰带:南方人细致,北方人粗犷,西北人饮食粗之更甚。陕西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诸如:棍棍面、拉面、扯面、臊子面。扯面宽得像裤带,既粗又厚像腰带,吃起来光滑、筋道,很有嚼头。扯面,即Biang-biang1面,其正宗者一根面条宽度达二三寸,长则在1米上下,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如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关中人吃面喜欢浇臊子、或泼油辣子,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于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浑身都是劲,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半晌也不饿。
◆四怪,烙饼赛锅盖:其实不是烙饼,准确地说叫锅盔,故此也称“锅盔像锅盖”。像锅盖般大小的锅盔,成品大如盾牌,外硬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相传,唐代修乾陵时,修陵者过多,吃饭成了问题,有一士兵曾把面团丢进头盔,烤于火中而成饼,于是锅盔便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据说陕西锅盔以“乾州(今乾县)锅盔”为最。
◆五怪,辣子是道菜:世人都误以为湘人、川人能吃辣子,他们只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西安城里,家家门前挂满一串串红辣椒。“油泼辣子”调面红、夹馍香辣,故曰“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六怪,碗盆难分开:老陕(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称“老碗”。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往往碗盆难分。关中的乡间,饭时,端着大老碗的男人们,就蹲在村头庄前树下,一碗汤饭两块馍,边吃饭边啦着话,此即“老碗会”。
◆七怪,唱戏吼起来:陕西人爱唱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称“挣破头”,外地人笑曰:「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八怪,姑娘不对外: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人们少有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现在陕西有“大姑娘不对外,二姑娘三千块,三姑娘随便带,四姑娘嫁老外”之说,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还等于“大姑娘不对外”。
【南方地区·成都八大怪】不泡茶馆把病害、到处摆起麻将赛、成都粉子惹人爱、耙耳朵男人美女爱、一日三餐吃泡菜、串串便宜又自在、太阳出来堆倒晒、骑车上班比打的快,谓之以“成都八大怪”:
一怪,不泡茶馆把病害:成都的茶文化独树一帜,成都人在悠闲自得地喝茶中打发着小日子,好不惬意。
二怪,到处摆起麻将赛:也不能天天光往茶馆里跑呀,没事打打小牌,挣点零花钱,关键是图一乐。
三怪,成都粉子惹人爱:天府之国的女生就是可爱,美女如云。
四怪,耙耳朵男人美女爱:耙耳朵的男人就是怕老婆的男人,没想到,四川的女子不光长得好,对付男人也是有一套的。
五怪,一日三餐吃泡菜:物产丰富的成都为何要这么吃呢,真怪!
六怪,串串便宜又自在:成都的麻辣烫那是一绝,好吃不贵,真的实惠。
七怪,太阳出来堆倒晒:成都的雾看样子也不少,要不然人家怎么总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嘛。
八怪,骑车上班比打的快:成都也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嘛,也不免有些都市病,交通拥堵也是个大问题。
【南方地区·云南十八大怪】云南十八大怪的版本较多,这里共有六个版本。云南十八大怪,其一:「鸡蛋用草串着买、粑粑饼子叫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衣服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云南十八大怪,其一:「背着娃娃谈恋爱、东边下雨西边晒、姑娘叫老太、鸡蛋栓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青菜叫苦菜、三个蚊子一盘菜、萝卜当作水果卖、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草绳当裤带、竹筒当烟袋、草幅当锅盖、老太爬山比猴快、粑粑叫饵块、姑娘叼烟袋、娃娃出门男人带、石头洞里有村寨、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十八大怪,其一:「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三只蚊子一盘菜、火筒能当水烟袋、糌粑被叫做饵块、背着娃娃谈恋爱、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姑娘被叫做老太、和尚可以谈恋爱、老太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汽车还比火车快、脚趾常年都在外、娃娃全由男人带、花生蚕豆数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四个竹鼠一麻袋。」
云南十八大怪,其一:「在民间有好几种版本,诸如"三只蚊子一盘菜,四个竹鼠一麻袋。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谈恋爱。剩菜可以做酸菜,萝卜当作水果卖。有话不说歌来代,袖珍小马有能耐。娃娃出门男人带,种田能手多老太。鲜花四季开不败,牛粪粑粑墙上盖。石头长在云天外,草会咬人更奇怪。」
云南十八大怪,其一:「竹筒当烟袋,鸡蛋用草串着卖,草帽当锅盖,豆腐长毛才出卖,青菜叫苦菜,米饭粑粑叫饵块,蚕豆数堆卖,三个蚂蚱一盘菜,草绳当腰带,脚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姑娘叫老太,背着娃娃谈恋爱,鞋子后边多一块,四季服装同穿戴,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
云南十八大怪,其一:「竹筒当烟袋、鸡蛋用草串着卖、草帽当锅盖、豆腐长毛才出卖、青菜叫苦菜、米饭粑粑叫饵块、蚕豆数堆卖、三个蚂蚱一盘菜、草绳当腰带、脚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姑娘叫老太、背着娃娃谈恋爱、鞋子后边多一块、四季服装同穿戴、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恰似奇特的艺术品。
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不可思议。
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一种清香。
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用水过滤其它杂质,且声音好听,“咕咚,咕咚”。
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而自豪,也为在家门口买不到而困惑。
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劲使不上。
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
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滚烫的鸡汤配以生肉、生菜、用米浆做成的米线,曰“过桥米线”。
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美丽的云南,永远盛开的鲜花。
【南方地区·上海八大怪】上海八大怪:「去回外滩像到国外、吃饭要用小碟来、衣被挑到窗外晒、卖房就像卖白菜、摩托车在便道开、噪音多大都忍耐、新版地图没人买、上海男人没气概。」
一怪,去回外滩像到国外:上海是很早就开了商埠,外国各大商家驻华机构多集中于外滩,建筑多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
二怪,吃饭要用小碟来:上海的小吃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的量都不大,这令北方人很不习惯。不过不用担心到那里吃不饱,一天可以吃上四五顿,平时小零食不断。
三怪,衣被挑到窗外晒:到晴天,窗户外面就会挑出一根根杆子,上面挂满了衣服被褥。现在的楼房没地方晾衣服。再加上南方的潮湿,使人们不得不想办法多争取每一寸阳光。
四怪,卖房就像卖白菜:上海楼市火爆。在上海租房很可能房客不变而房东已经变了几个。本来租房想找个好点的房东,谁曾想他们卖起房子比卖白菜还方便。
五怪,摩托车在便道开:每当正在人行的便道上行走突然被擦身而过的摩托车吓一跳时候,都会骂一句讨厌,觉得这些人怎么这样没规矩。
六怪,噪音多大都忍耐:上海每栋楼都被道路包围,上海的司机爱按喇叭。不论你是在户外还是在家里,永远都有不太美妙的声音或叫噪音陪伴着你。
七怪,新版地图没人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得异常迅猛,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刚出版的地图根本无法及时记录城市的发展。卖地图的生意在上海难做呀。
八怪,上海男人没气概:上海女人很有地位,因为上海的男人都很温柔,而且会过日子,市场里随处可见上海男人为了几角钱和摊主争得不可开交。
【南方地区·广东八大怪】广东八大怪:「早晨起床先买菜、消夜吃到凌晨来、麻将桌子街上摆、鸡鹅猫狗上阳台、睡衣拖鞋逛大街、广播电视听不明白、煲汤煲粥用药材、摩托充当出租开。」
一怪,早晨起床先买菜:广东人喜欢吃新鲜蔬菜。在广东几乎各个地区,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天亮起床后先到市场买菜,然后才回家梳理、刷牙、吃早餐。
二怪,消夜吃到凌晨来:广东的大排挡,主要以做夜宵为主,在凌晨一两点,甚至在三、四点钟,还有人在那里吃消夜,还可以举家并吃,真搞不清楚是吃消夜还是早餐。
三怪,麻将桌子街上摆: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市,恐怕没有人敢大鸣大放地把麻将桌子摆放在大街边进行带有赌博性质的玩钱。广东各地没有不在街道两旁摆麻将桌的,没有人去理睬这些事情。
四怪,鸡鹅猫狗上阳台:广东人很爱养小动物,不仅养猫和狗,而且很喜欢养鸡、鹅等宠物。城里地方小,没办法,只好利用阳台这个有限空间。
五怪,睡衣拖鞋逛大街:广东人才不信那个邪,她们穿着飘逸的睡裙和随意的拖鞋招摇过市,而且自然大方,还可以吸引无数眼球。
六怪,广播电视听不明白:惟有广东省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有一半以上的频段使用广州白话。
七怪,煲汤煲粥用药材:广东菜中的煲汤技术早就名扬中外了,几乎每家都会做,每餐必要有汤喝,这些汤的佐料里面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与内地人常喝的清淡无味的汤截然不同。
八怪,摩托充当出租开:没有任何一个省市人均拥有的摩托车数量能超过广东。当一辆长途班车或者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并稍有停顿时,摩托会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横冲直撞。不过随着广东大城市全面禁摩,这种现象得到根治。
【南方地区·海南八大怪】海南八大怪:「三条沙虫一碗菜、树根包在树皮外、一条蚂蝗当腰带、牛头下雨牛尾晒、头上斗笠当锅盖、青石板上煎鸡蛋、火车没有牛车快、老太爬树比猴快。」
一怪,三条沙虫一碗菜:沙虫,又称“海肠子”,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海南人喜用三条沙虫加香菜或生菜进行红烧,味鲜香浓,嫩滑脆爽,微辣味,口感甚佳。
二怪,树根包在树皮外:海南的热带雨林(如榕树),其种子被一些动物带到某些植物的树冠上,在那里发出新芽,随后它们长出气根紧紧将寄主围住,伸入地下变为正常根系,结合成网状茎,形成了“树根包在树皮外”的现象。
三怪,一条蚂蝗当腰带:以前海南的山蚂蟥多,在雨季更多,而且体形巨大。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和林地减少了,山蚂蟥已少见了。
四怪,牛头下雨牛尾晒:海南的天气多变,阴晴不定,时雨时晴。两地相隔不远,气候却截然不同。特别是海南万宁与陵水交界处的牛岭,这种气候现象最为明显。
五怪,头上斗笠当锅盖:越南笠是20世纪80年代从越南传入海南的,它的形状像个漏斗,是用竹条和蓑叶编成的,越南笠轻巧便宜,很快在海南市场上畅销起来。
六怪,青石板上煎鸡蛋:海南终年气温高,日照多而强,盛夏的太阳尤其强烈。把鸡蛋打在灼热的青石板上可煎熟来吃。
七怪,火车没有牛车快:海南多山,地形崎岖,日本人侵略时留下的窄轨铁路速度极慢。如今环岛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彻底改变了“火车没有牛车快”的现象。
八怪,老太爬树比猴快:海南盛产椰子、香蕉,这些果树高大且直。很多海南人从小学会爬树,采摘椰子、香蕉。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年纪,还始终保持着这种上下自如,熟练灵巧的爬树本领。
【东北十大怪版本】东北十怪,即“东北十大怪”,比较通行的一个版本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火盆土炕烤爷太、吉祥喜庆粘豆包、烟筒砌在山墙外、嗄拉哈姑娘爱、百褶皮鞋脚上踹、提妖降魔神仙舞、不吃鲜菜吃酸菜。」
“东北十大怪”版本之二:「烟囱安在山墙根、窗户纸糊窗外、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草坯房子篱笆寨、下晚睡觉头朝外、养活孩子头吊起来、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东北十大怪”版本之三:「草坯房子篱笆寨、烟筒砌在山墙外、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姑娘爱玩嗄拉哈、百褶皮鞋脚上踹、火盆土炕烤爷奶、下晚睡觉头朝外。」
  东北的“怪”简要注解:
  1.窗户纸糊窗外:比较少了,只有偏远一些农村还有。
  2.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没了,现在都吸过滤香烟,不过没有当着人面吸的,有也是一些“小太妹”型的。
  3.养活孩子头吊起来:这个农村一些习俗还在,是吊在专门的小孩篮里。
  4.草坯房子篱笆寨:东北农村大多以秫秸扎的篱笆作院墙,民风淳厚,不设防。
  5.烟筒砌在山墙外:不过是习惯而已,现在的农村、效区还有。
  6.吉祥喜庆粘豆包:粘豆包可是稀罕物,别的地方没有这种吃法。
  7.不吃鲜菜吃酸菜:即“大缸小缸腌酸菜”。鲜菜也吃,只是白菜渍成酸菜更容易保存。这个当然还有,不过只是一个缸了。
  8.四块瓦片头上盖:这是指帽子的样式。
  9.反穿皮袄毛朝外:古代就有“毛朝里”和“毛朝外”两大派了。没见过了,不过往黑龙江漠河那边还有。
  10.姑娘爱玩嗄拉哈:或尕拉哈,满语,汉语称之为“拐”,是兽腿骨中的一块,狍子的最好,羊的最合适,猪的凑合。
  11.百褶皮鞋脚上踹:皮鞋的样式与众不同了。
  12.火盆土炕烤爷奶:坐在火坑上还要用火盆烤手,可见是太冷了。
  13.下晚睡觉头朝外:别处睡觉都是身体与炕沿平行,睡里面的下地要从睡外面的人身上迈过去,弄不好就踩了胳膊腿。东北睡觉头顶炕沿,下地时先坐起来,披上衣服再转身向外,挪开枕头下地,自己折腾不影响别人。
  14.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在东北过去乡间唱二人转叫野台子戏,现在乡间二人转陆续少了,但二人转在县城一级以上的市镇的二人转戏园子天天有。
【冰雪名城十大怪·哈尔滨新十大怪】哈尔滨坐落在松嫩平原东端,松花江依城而过,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人心肠热,豪放好客,风土人情十大怪,即《哈尔滨新十大怪》:「秋林面包像锅盖、红肠小肚供不上卖、越冷越吃凉冰块、狗拉爬犁比汽车快、冬泳健儿大有人在、老年秧歌贼来派、貂皮大衣毛朝外、喝起酒来象灌溉、冰雪大世界造得快、冰天雪地花不败。」
一怪,秋林面包像锅盖:噤嚼抗嚼又抗拽,又好吃又好带,搁上十天半月都不坏;
二怪,红肠、小肚供不上卖:味道独特不爱坏,探亲访友作礼品,到哪都是上等菜;
三怪,越冷越吃凉冰块:糖葫芦、冰棍销得快,冻梨冻柿子冻水饺,想吃就吃哪都卖;
四怪,狗拉爬犁比汽车快:常搞越野拉力赛,冰雪天、荒郊外,享不尽的冰雪情,趣生态;
五怪,冬泳健儿大有人在:松花江里游得快,冰雪助阵齐喝彩,哎呀哎呀真能耐;
六怪,老年秧歌贼来派:一色老头老太太,冰雪名城添风采,欢乐无尽春常在;
七怪,貂皮大衣毛朝外:贼拉敢穿又敢戴,大姑娘美、小伙子帅,各顶个的把人爱;
八怪,喝起酒来象灌溉:酒量大来速度快,经常举办啤酒节,专有那喝啤酒的大奖赛;
九怪,冰雪大世界造得快:冰雕雪塑千姿百态,五光十色放异彩,誉满神州海内外;
十怪,冰天雪地花不败:满街都是姹紫嫣红的大头菜,三九寒冬冻不死,腊月春风吹不败。
“东北十大怪”之《哈尔滨十大怪》版本:「秋林面包象锅盖(三斤面做一个);红肠小肚不够卖(与普及啤酒有关);松江冬泳游的快;老年秧歌贼来派;越冷越吃凉冰块;貂皮大衣毛朝外;狗拉爬犁比车快;喝起啤酒象灌溉(有说东北啤酒的一半销量在哈尔滨);冰雪世界造的快;满街都是大白菜。」
“东北十大怪”之讽刺版的《哈尔滨十大怪》:「哈尔滨第一怪:恶狗肆虐成公害。哈尔滨第二怪:遍地“足吧”如疮癞。哈尔滨第三怪:运营司机脾性坏。哈尔滨第四怪:观光电车成“路碍”。哈尔滨第五怪:“异地”偷生下一代。哈尔滨第六怪:“空心”教堂无“礼拜”。哈尔滨第七怪,蟊贼专门偷井盖。哈尔滨第八怪:刑满囚徒也耍“派”。哈尔滨第九怪:自制食品专外卖。哈尔滨第十怪:超高热费阎王债。」
【新编长春十大怪】“长春十大怪”之新编版曰:「关门营业也发财、棉絮裹菜集市卖、哎呀妈呀顺口带、天寒地冻凉吃菜、南卉也在北国栽、雪地摆摊等客来、两道大门关起来、棉被直把入口盖、畜车照常上大街、窗上冰花人人爱。长春十大怪,见怪也不怪,一地一习俗,自有风情在。」
【林莽习俗·林区十大怪】林区人有林区之习俗,林区有林区人的文化,“十大怪”看起来怪,听起来怪,想起来怪。林区十大怪曰:「窗户纸糊在外、房子全用木头盖、大姑娘叼烟袋、多耳軏鞭跑得快、养活孩子吊起来、自搭小庙自己拜、烟筒立在山墙外、不吃青菜吃酸菜、晚上睡觉头朝外、牛拉爬犁比马快。」
一怪,窗户纸糊在外:东北林区是风雪的故乡,冬季气温多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林浩瀚,雪皑皑,林区取暖主要依靠火炕、火墙、火盆,林区室内外温差要比平原地带大。窗户纸糊在外面,胶油勒上细麻条,刷上植物油、或动物油脂,这样的窗户纸有弹性,既不怕缓霜而受潮,也不怕雨打,更不怕晴天暴晒。
二怪,房子全用木头盖:林区用木头刻成“井”字房,叫山戗子、马架子、木楞房。建造“木楞房”理由如下:一者,就地取材、省时省力省钱;二者,伐木集中于冬天,伐木工乃季节性作业,次年要移地作业,木楞房利于搬迁;三者,因交通不便所限,山路崎岖,沟壑纵横,山外的建材很难运进去;四者,是当地经济条件所限,伐木人(老木把)收入低,盖不起砖瓦房;五者,那一代伐木人都乃闯关东的,临时性、流动性较大。木楞房的具体建造方法:〔1〕选择碗口粗笔直的木料,截成木段,两端用凿子凿出凸凹型的木槽,咬合在一起,并用锛子锛平木头的凸起处。〔2〕挖地基,地基用石头垒砌一米多高后,将槽木层层摆摞在地基上,两层木头中间夹以泥土并夯实,用青苔密严木头相连的罅隙。〔3〕房盖也用木头,先把原木截成一尺多长的墩,用斧子劈成薄片,苫盖于房顶。〔4〕屋内墙壁用泥抹平,搭上火炕火墙。据研究一生住木屋的人,寿命可延长十年。
三怪,大姑娘叼烟袋:东北林区的女人与松辽平原一样也吸烟,这源于关东烟,东北林区有首谜语民谣《关东烟》说:「身穿绿袍头戴花,倒老被人绑又扎,勒得小脸黄又瘦,怒和炭火结亲家。」据《吉林地志》所载:「关东盛产黄烟,每年县期廷必取之物,吉林南山一带尤佳。」吉林长白山林区的女人嗜好吸烟,同样在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女人也吸烟,而且烟草是从中国东南沿海或俄罗斯最先传入黑龙江省区域,并最先在少数民族中种植、传播。烟草在山里人的眼里绝非消遣品:一者,是“烟膏”能防蛇、防蚊虫;二者,烟灰是一种止血药,野外作业的伐木工在碰伤手脚或擦破皮肉后,顺手捏上一点烟灰,敷在伤口上,杀菌止血又消肿;三者,是林中小憩抽上一袋烟,绝不亚于“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抽上一袋烟,解馋解懒解腰酸,解决目前小困难”。抽烟是一种“营生”,从前的林区人家,户户都有烟笸箩和烟枪。
四怪,多耳靰鞡跑得快:靰鞡是旧时东北林区常穿的一种鞋,由满族先民发明的,是东北民间最古老的鞋种,是高寒低温的东北特产。东北林区有一则谜底为“靰鞡鞋”的谜谣,曰:「老头老头你别笑,猜个闷儿,你不知道。为什么解下它不走,绳子一绑它就跑。」靰鞡鞋,简称“靰鞡鞋”。靰鞡鞋的制作很讲究:一张牛皮只能造四五双靰鞡,制作前要刮皮子,刮净牛皮上的肉,拉平皮子,剪皮子要折褶,并用谷草薰使其定型。靰鞡鞋,有两种:大褶靰鞡(一般十几个褶)、小褶靰鞡(一般二十几个褶)。靰鞡的褶又称“耳”,靰鞡叫“多耳靰鞡”。据传“靰鞡”乃皇封钦定之物。某年冬,乾隆东巡,至吉林南山,见大街小巷百姓脚上都罩着一块兽皮,问这是什么,百姓说是鞋。乾隆说鞋外面露的何物,百姓说是靰鞡草。听罢,乾隆即兴赋诗:「瓤辙鞋中瓤辙草,鹅毛大雷满地跑,呆头痴脑跑得快,踏出雪路一条条。」于是,打那以后,靰鞡鞋的叫卖声不绝于林区:「卖喽卖喽,皇封的軏辙鞋,穿在脚上又快又稳又暖和喽。」东北伐木工都喜欢穿靰鞡,鞋里所垫的靰鞡草,乃关东三宝有之一。
五怪,养活孩子吊起来:这一怪指林区的“悠车”。东北林区有首《摇篮曲》唱道:「悠啊、悠啊,快点睡觉别哭啦。狼来啦,虎来啦,黑瞎子背着鼓来啦。老虎妈子跳墙啦,舌头伸得老长啦,正在窗外望你呢。咬狗啦,咬羊啦,宝宝你可别哭啦。」悠车的优点,在于猫狗鼠蛇之类咬挠不着孩子,其晃动能减少蚊虫叮咬,夏天能给孩子清凉解热。东北林区制作悠车大多选用榆木、松木,意为:年年有余、多送贵子。有柳木悠车,柳、留,谐音,喻为留住孩子;有“雷击木”制作的悠车,据说可驱魔避邪。据说“悠车”起源于“悠筐”。
六怪,自搭小庙自己拜:东北林区有一条山礼山规——拜山神爷。凡入山者都要用三块石头,搭成门状的“小庙”,插蒿草为香烛,摆野果作供品,然后席地叩拜,求山神爷保佑,或祈求山神爷赐与狩猎等大获丰收。山里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是重要的祭节,宴三日,酒三天,狂跳“木把舞”,并到“山神庙挂红”——祭山神爷老把头的生日。久之,“木把节”沿袭成山里惟一的特色节日。传说山神爷老把头的名字有:孙良、马文良。也有的说山神爷老把头是亘古不死的老者,能知未来、卜吉凶。迷山者,口喊三声“山神爷老把头保佑”,就能走出森林;露宿森林者,默念三次“山神爷老把头保佑”,可避猪豹熊狼。
七怪,烟筒立在山墙外:烟筒,其别名有烟囱,烟道。过去,林区烟筒乃木制的,立于山墙之外,这是山里人的一项独创。这个习俗,一者,可延长烟火的释放长度,待柴火循环到烟筒里已是纯粹的烟了,可减少木质烟筒自燃的机率,同时把热能最大限度留存于炕道内。二者,除了减少木克楞屋顶木劈瓦的压力,以及火灾连营的概率。三者,山墙外烟筒下的“烟筒桥”附近为家禽等动物的越冬之所。林区的烟筒种类有木板制作的,有石头垒砌的,有用空筒子树木制成的,统称“坐地烟筒”。据说烟筒底部是先祖亡灵的栖身地,所以东北民间有一种习俗:老人去世时,在烟筒底部撒小灰,并用大碗盛满水,放在烟筒道上。倘若次日晨其灰上有足迹,水也被“喝”去一些,这暗示死者回家看望了,故而林区称烟筒称为“望乡台”。
八怪,不吃青菜吃酸菜:这缘于东北林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季节环境。冬季的林区最荒凉,必须储备好过冬的菜。秋天挖菜窖,土豆、萝卜、白菜储于窖内,窖菜远不够冬天所用,就有了腌酸菜。酸菜是东北最典型的家常菜,俗话说“来个酸菜炖土豆硬挺”。东北林区有首关于酸菜的谜谣:「叶子蔫了,甜变酸了,入冬天了,味道鲜了。」
九怪,晚上睡觉头朝外:木楞房是东西屋南北炕,炕中间有一条过道,过道当中搭着炉子、火墙等。山里人头朝外睡,两铺大炕相对,头对着头。这样睡起来有很多好处。一者说话方便,二者有“过堂风”夏天较凉快,三者穿軏輙鞋捂脚有汗味,四者可及早听到野兽闯进屋来。另外,头朝外睡觉是林木工的野外习惯,工人住的地窨子式的木楞房戗子建在朝阳坡,戗子中间有一趟沟,戗子盖正对着沟的部分不封死(露天),这样,一来可在火沟旁烤脚烤鞋,脚是人的第二心脏,久之就头朝外睡觉了。另外,当时山里胡匪(土匪)出没,头朝外能及时窥到动静。
十怪,牛拉爬犁比马快:东北林区有“牛集材”的习俗,即伐倒的树木截成木段(原木),用牛爬犁运下山。牛集材,在于一是牛壮(四腿有力,木头下山能稳住坡,木头不会借着惯力而跑坡)、二是牛比马有力(在斜坡地段,牛能死死拽住爬犁,避免翻滚,减少人员伤亡)、三是牛比马听话好驾驭(上山有力,下山平稳)、四是遇野兽时牛比马稳当(山里野兽多,遇到成群的野兽,马受惊而狂奔,老牛则会原地不动,伺机行事)、五是老牛适于深山纵身“作战”(深山里,山高坡陡,雪地路滑,林木密集,只有牛的力气才能把木头拉出山,而马就自愧不如了)。
【东北十八怪】笔者通过对东北三大怪、四大怪、六大怪、八大怪、十大怪的研究,对哈尔滨八大怪、十大怪的研究,对云南十八怪、青岛八大怪、河南八大怪、陕西八大怪、成都八大怪、上海八大怪、广东八大怪、海南八大怪的研究,认为所谓的“怪”只不过是东北民俗文化与关内诸地域多有不同而已,这种差别正是东北寒地黑土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风情,不论是“三大怪”“四大怪”“六大怪”,还是“八大怪”“十大怪”“十八怪”,这些数字其实都表述“许多”之意罢了。东北民族众多,风俗习惯自然纷呈,但正因为不同而有东北文化的个性,正因为这些个性才平添了民族融后的东北文化的魅力、吸引力,正因为“怪”,寒地黑土文化才富有神秘感。经过笔者总结提炼,归纳了一个《东北十八怪》的歌谣:「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草坯房子篱笆寨,烟筒砌在山墙外;下晚睡觉头朝外,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乌拉棉鞋脚上踹;嘎拉哈来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狗皮帽子头上戴,狗拉爬犁比车快;降妖捉怪神仙舞,腊月豆包讲鬼怪;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买东西先解裤腰带。」
“东北十八怪”的另一个版本是“欻嘎拉哈”版的:「东北十八怪:欻“嘎拉哈”决胜败、马拉爬犁比车快、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先摆四个压桌菜、烟筒安在山墙外、用土打墙墙不倒、大缸小缸腌酸菜、骡子驮子驮大载、两口子睡觉头朝外、冬包豆包讲鬼怪、狐狸皮帽头上戴、反穿皮袄毛朝外、媳妇穿错公公鞋、幔帐挂在炕沿外、草坯房子篱笆寨、说话满嘴苣荬菜。」
“欻嘎拉哈”版的东北十八怪:
一怪·欻嘎拉哈决胜败:一种游戏,是用猪腿关节骨做成(嘎拉哈),与荷包一起玩.每向空中抛一次荷包,迅速翻动嘎拉哈,翻动一致次数多者胜。
二怪·马拉爬犁比车快:冬天冰天雪地车轮滑,马拉爬犁(雪橇)就比车轮快,这是北方冬天独特的一景。
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冬天为室内保暖,在窗户外粘贴一层纸(窗户纸)。
四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东北盛产烟叶,十八大姑娘叨烟袋在农村很普遍。
五怪·养活孩子吊起来:妇女带婴儿的工具(悠车),像秋千在空中摆动。
六怪·先摆四个压桌菜:东北人性情直爽,非常要面子,热情好客。
七怪·烟筒安在山墙外:烟囱建的又高又大,室内面积有限。
八怪·用土打墙墙不倒:两边用木板中间加土夯实这土墙叫(干打垒)。
九怪·大缸小缸腌酸菜:储备过冬的蔬菜(腌酸菜)。
十怪·骡子驮子驮大载:在骡子背两侧驮粮食和货物很方便。&&&&&&&&&&&&&&&&&&&&&&&&&&&&&&&&&&&&&&&&&&&&&&&&&&&&&&&
十一怪·两口子睡觉头朝外:睡觉的“炕”,里面稍微低外高,睡觉时必须头朝外。&
十二怪·冬包豆包讲鬼怪:冬天各家个户都要包“黏豆包”放在屋外的天然冰箱。
十三怪·狐狸皮帽头上戴:狐狸皮帽毛柔和、皮质轻暖和,狐狸皮很贵。
十四怪·反穿皮袄毛朝外:反穿皮袄在大雪纷飞外面,雪花不会落在皮袄上。
十五怪·媳妇穿错公公鞋: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一个大通“火炕”睡觉,夜晚上厕穿错鞋、上错炕、钻错被窝,也难免。现在条件好了,农村都盖了新房。小两口各有个的房间,新媳妇穿错鞋等尴尬事早已成过去。
十六怪·幔帐挂在炕沿外:只是一种装饰,好看而已。
十七怪·草坯房子篱笆寨: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
十八怪·说话满嘴苣荬菜:一种野生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为苣麻菜。
东北十八怪版本之三,曰:「窗户纸糊在外、草苫土房篱笆寨、烟囱贴在山墙外、除病驱邪萨满舞、火盆上炕烤老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双腿没有单腿快(马拉爬犁比车快)、冰上钓鱼单线拽、大姑娘上树比猴快、大碗白酒轮着喝、嘎啦哈姑娘爱、女人叼个大烟袋(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小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年节喜庆吃豆包、上贴饼子下炖菜、家家户户有酱缸、不吃鲜菜吃酸菜、南北大炕对脑袋。」关于东北豆包的谚语有:「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关于东北大酱的谚语有:「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
【大连风情十八怪】《大连十八怪》曰:「第一怪:“笨、傻”称“彪”“吃”叫“逮”。第二怪:苹果清脆不变色(shai)。第三怪:海参鲍鱼吃不衰。第四怪:漫天候鸟岛上待。第五怪:万蛇居岛挂枝歪。第六怪:雄鸡报晓驴替代。第七怪:弹卡膛在古炮台。第八怪:一街同现异国宅。第九怪:古老电车行现代。第十怪:龟裂金石拱黄海。第十一怪:蛎壳长在黑山寨。第十二怪:二海交线灯塔外。第十三怪:冰峪温泉天无奈。第十四怪:企鹅白熊站一排。第十五怪:碧绿草坪雪花盖。第十六怪:第一广场脚丫踩。第十七怪:新潮服饰敢穿戴。第十八怪:靓女骑警独道彩。」
大连风情十八怪:
一怪,“笨、傻”称“彪”“吃”叫“逮”:今天,大连人有一部祖籍来自山东,这些“漂洋过海”的山东人,被称为“海南丢”。大连人兼有东北的豪旷与山东的憨犟,大连话每一句的尾字发音倾向于去声,如:把“傻”说成“彪”,“海蛎子味”浓烈。
二怪,苹果清脆不变色(shai):大连盛产苹果,尤以金州的三十里堡苹果为最,以刀切之,次日仍晶颖剔透。
三怪,海参鲍鱼吃不衰:吃海、购海。大连鲍鱼产量占全国首位;棒棰岛、蚂蚁岛、长兴岛、章子岛等的海参驰名中外。“生猛海鲜”应有尽有。
四怪,漫天候鸟岛上待:大连旅顺的鸟岛,气候适于迁徙的鸟群中途休息。春季,数万只黑尾鸥、白腰雨燕在岛上的岩壁筑巢,还有黄嘴白鹭、苍鹭、大白鹭等。秋季,成群的鸾类、雁鸭类等于此歇脚。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片白鹭难见天。
五怪,万蛇居岛挂枝歪:大连旅顺的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有1.8万余条品种单一的黑眉蝮蛇。
六怪,雄鸡报晓驴替代:大连长海县有112个岛礁,散落黄海海面,岛上流传有民谣“长山群岛有三宝,海参、鲍鱼、驴当表”。郭沫若在此留句“汪洋万倾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
七怪,弹卡膛在古炮台:大连旅顺口,1880年清政府在此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修炮台。甲午战争中,徐邦道率兵在白玉山脚展开保卫战,至今山腰陈列的21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的炮身,从炮口看去一枚炮弹头死死卡在炮堂内。
八怪,一街同现异国宅:大连被称为“中国的小欧洲”,有古罗马的柱式建筑,有欧洲的圆穹式建筑,有古老的俄罗斯建筑(俄罗斯一条街)、巴洛克式建筑有拜占庭式建筑,有日本别墅式建筑(南山旅游风情街),有中国古典式建筑。
九怪,古老电车行现在:
大连,有目前中国最长的有轨电车线路。记录着一个世纪的城建发展历程的有轨电车,作为市民的交通工具一直保留了下来。
十怪,龟裂金石拱黄海:龟裂石形成于六亿年前,是目前世界上块体最大的奇石。龟裂石,处于金石滩,位于东部海滨,被专家学者称为:海上石林、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凝固的动物世界。
十一怪,蛎壳长在黑山寨:辽南第一山的大黑山,古称为“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黑山寨高高地坐落,寨墙上块块巨石都嵌有白白的海砺壳。
十二怪,二海交线灯塔外:大连的旅顺老铁山位于黄渤海临界、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据称这是中国近海最凶最急的水道。这有始建于1893年的老铁山灯塔(清政府海关当局请法国人制造、英国人修筑)。铁山灯塔屹立于铁山山角。
十三怪,冰峪温泉天无奈:大连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连冰峪景区,有“东北小桂林”之誉。
十四怪,企鹅白熊站一排:大连的星海、虎滩的极地馆,南极企鹅、北极白熊在此一地相见。
十五怪,碧绿草坪雪花盖:大连绿化覆盖率达40%。
十六怪,第一广场脚丫踩:大连是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有中山音乐广场、人民喷泉广场、奥林匹克运动广场、中国第一的海军广场、海之韵等广场,有亚洲最大的星海湾广场——有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百位市民脚丫印的大型浮雕。
十七怪,新潮服饰敢穿戴:“生活服装舞台化、舞台服装生活化”。
十八怪,靓女骑警独道彩:身穿玫瑰红燕尾服、头戴黑色礼仪帽、脚蹬马靴的大连女骑警,大连女子骑警队,中国警界成立最早的女子骑警队。
【吃出来的“十八怪”】中国各地的“怪”文化,有所谓的三大怪、四大怪、八大怪、十大怪、十八怪等等,其实这些“怪”里藏着饮食文化,乃民俗文化现象。举例:
〔1〕云南十八怪中:「粑粑叫饵块」中的“饵块”是一种饼子;「鸡蛋串起卖」是说用谷草把鸡蛋拴成一串上街卖,四个鸡蛋拴一串,民谣说:「云南简称滇,滇池旁边颠鸡蛋,上颠下颠颠不烂,谷草串起滇鸡蛋。」
〔2〕陕西十八怪:有三怪是吃出来的,如:「羊肉泡馍大碗卖」「喝粥碗盆分不开」「扯面宽得像裤带」。重庆荣昌的小吃“铺盖面”,亦是「面条宽得像铺盖」。
〔3〕成都十八怪:「一日三餐吃泡菜」「兔子脑袋炒起卖」「串串烧烤满街摆」都与吃有关,「面板当作大炮台」指小吃师傅揪面团便往案上猛砸,震得面板上的铜碟当啷响,声如放炮,谓之“糖油果子三大炮”。
〔4〕东北十八怪:有两怪出现于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一是「鲜菜不吃吃酸菜」,一是「猪肉粉条人人爱」。这歌说“俺们这旮猪肉炖粉条”,末句竟是“翠花,上酸菜”。
〔5〕新疆十八怪:「大盘鸡块拌皮带」的“皮带”指一种很宽的面条。
〔6〕海南十八怪:「三条沙虫一盘菜」的“沙虫”又叫海肠子,属海边滩涂的特产,拌香菜并红烧。
〔7〕河南十八怪:「洛阳水席水做菜」的“洛阳水席”又称三八菜,即是有三八24道菜。除了8冷盘,其余16道菜道道都带汤,样样都有水。
〔8〕湖南十八怪:「豆腐越臭越好卖」,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赫赫有名。
【东北二十怪】东北三大怪广外人知,其实东北一共有20怪,“东北20怪”曰:「窗户纸糊在外、先摆四个压桌菜、用土打墙墙不倒、烟囱安在山墙外、大姑娘叼大烟袋、骡子驮子驮大载、小伙跳墙狗不咬、大缸小坛渍白菜、养活孩子吊起来、说话满嘴苣麻菜、媳妇穿错公公鞋、幔帐挂在炕沿外、歘“嘎拉哈”决胜败、反穿皮袄毛朝外、索勒杆子戳门外、马拉爬犁比车快、两口子睡觉头朝外、狐狸皮帽头上戴、冬包豆包讲鬼怪、草坯房子篱笆寨。」
东北民俗二十怪“缩写版”:
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二怪:土坯房子篱笆寨。民间有“穷夹樟子富打墙”之说,其实夹樟子和打墙作用相同,只材料不同而已。平原地带盛产柳条、秫秸,篱笆墙往往用这一类枝条为材料。山里产木头,木樟子居多。
三怪:黄土打墙墙不倒。黄土可用来做土坯,还可抹墙,也有的用做粘结材料——砌墙体的胶泥。用纯黄砂土打墙修院。打墙,就是把湿黄土掺上羊角(细草末),用五股叉垛起来,每垛到一定的高度,就用木夯或石夯去夯打。
四怪:烟囱安在山墙边。火从灶燃起至变为烟飞出,以柴或草的燃烧力,均为8-10米内(指平均温热度)。一般土屋中的火炕,大致6-10米,有的小一些,但“连二”火炕、满族的“万字火炕”长度在10米之内。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草热度均留于炕内。其次,可以减小烟囱安在房顶对房顶的压力。再次,火洞长,烟火循环时间长,少发生火灾。
五怪:大姑娘叼烟袋。
六怪:骡马驮子驮大载。
七怪:小伙跳墙狗不咬。关东的村落,东家西家往往是房连房、墙连墙,墙不高,跳墙去到邻居家串门,一来二去,狗也熟知了来者。&
八怪:大缸小坛渍白菜。民谣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关东过年杀猪后,家家都是“猪肉炖酸菜”,猪肉油大,猪肉和酸菜一起炖,香而不腻还熟得快。
九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十怪:说话满嘴苣荬菜。东北人说话嘎巴溜丢脆,象苣麻菜一样脆生。开春时,苣麻菜沾大酱吃。
十一怪:媳妇穿错公公鞋。
十二怪:幔帐挂在炕沿外。
十三怪:歘“嘎拉哈”决胜败。
十四怪:反穿皮袄毛朝外。
十五怪:索勒杆子戳门外。索勒杆子,是满族供给乌鸦神的,据说当年一群乌鸦救了努尔哈赤,其称汗王后,就下令不许打乌鸦,其族内眷属还在门外立一杆子,内放动物杂碎喂乌鸦。
十六怪:马拉爬梨比车快。东北冬天的雪是很多的,爬犁底部有两条铁或木头的滑板接触雪面,马的蹄子打铁掌。
十七怪:两口子睡觉头朝外。东北开发较晚,林中野兽常出入居民区,即使是晚上睡觉,头朝外以便听门外动静。另,炕里一般紧挨着窗户,有风。
十八怪:狐狸皮帽子头上戴。
十九怪:冬包豆包讲鬼怪。
二十怪:先摆四个压桌菜。东北过去,每顿饭,桌上都放四个小碟,分别盛着咸菜丝、酱、韭菜花、葱段、蒜瓣,这叫压桌小碟。
【窗户纸糊在外】东北地区,风雪交加,气温下降到零下30-40℃以下,滴水成冰,北风吹彻了一切,“戴好帽子,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呀”,东北乃酷寒之地。过去,东北并非全部因为贫穷(实际上那时的东北,总体上比南方要富庶),而是跑马放荒时期物质水平就发展到那个程度,居民才用纸糊窗的,因为过去没有玻璃。闯关东的汉人初到东北的住宅叫地窨子,即简陋的窝棚,也叫“地窝子”。其建筑特点是:半截栽在地下,半截露出地面,窗户高出地面半尺左右,门前下挖一坡道,修时省料,住着暖和,缺点是不豁亮。这种早期的地穴式住所发展成村庄早期的民居——土垒草房,现在的农村老人早年所住的房屋大都这样,直到现在农村尚有很大幅度的老式土木构造的民居。
现在遗存的茅草屋(土坯楼)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用稻草或谷草和泥磊起来的,屋顶覆以山房草、或码以稻草。这种土房子的泥墙厚度,在呼兰河北部达半米以上,最厚者近一米,为的是彻底的抵抗严寒而已。其窗户是木头的,每间前窗有左右相连的两组,每组分上下两扇——下扇多以三大块长方形玻璃,上扇用各种花样的木棱精制而成,有的人家上扇也简陋到三大块玻璃。这样,每间房屋的前脸就有12块玻璃,其中有的上扇顶头还有一排对应的小格子窗叫“小亮子”。下扇底端有宽厚的木板为基踏叫“窗户台”,同样一进正房即是灶房的窗扇叫“马窗户”,窗台叫“马窗户台”。当然,这种单层的“扇”至少在三十年前的呼兰河乡间很盛行。
在东北,一般人家的窗子都上下两“扇”:下“扇”一般安上“亮纸”或玻璃(在东北有些百姓开始使用玻璃的时候);上“扇”是“支窗”,窗纸糊在“支窗”外面。从十月起,凉风渐渐吹落树叶子,吹黄了草,“支窗”就不怎么打开了,偶尔在“十月小阳春”的晌午透透气罢了。一旦漫天的大雪在的吹刮而来,室外就冷的伸不出手了,所以在天冷之前,东北各地的老百姓都在“糊窗户”,玻璃窗出现以后只蒙窗户纸并溜儿窗户缝儿,到了玻璃统治窗户的木窗时代只裱糊窗户的罅隙了。严冬漫步大地,整个冬季“支窗”都关得紧紧的,待来年再次支起或吊起来。在玻璃尚很昂贵的旧时代,某些大户人家,下“扇”安装了玻璃,冬季主要靠下“扇”的玻璃窗取光,阳光照到火炕上,温暖融融;但上“扇”依旧用窗户纸,且“支窗”的窗纸每年春秋各糊裱一次并刷油绷紧,当大风吹扬起砂雪,窗纸像鼓一样“哗哗”“铮铮”“咚咚”地作响,像千军万马在奔腾追逐。从前呼兰城的张家老宅——现在的萧红故居,即是上下“扇”的窗子,上为窗户纸,下乃玻璃窗。
在完全没有玻璃和塑料纸的荒原时代,自然要用最原始的土办法窗户纸了,纸怎能糊得住并经得住风吹雨淋雪打呢?为何不说“窗户纸糊在里”呢?东北寒冷的冬天长达4、5、6、7个月(东北各地实际的冬天亦有长短),假如窗户纸糊在窗子室内的一侧:一者,户外凛凛迎窗猛烈扑来的寒风,就会把贴在里面的“纸”吹掉;二者,东北人好面子,窗户纸不如糊在外面而脸上有光彩,实际上这体现了东北人的聪明;三者,东北冬季窗纸上结霜,白天太阳一出,霜化成水,会把纸润湿掉;四者,东北冬季下雪,纸贴在里面窗棂积雪,融化润湿窗纸也会掉下来;五者,窗户纸糊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汽弄湿,也容易被窗户缝的风吹坏;六者,把窗纸糊在里边,水顺窗纸流下积存于下部的窗框上,久之,窗框便会被浸烂了。可见,室内外巨大的温差是导致东北家家都将窗户纸糊在外的最主要原因。此乃东北人生存经验的积累。
据《柳条边纪略》载:「宁古塔屋皆南向,立破木为墙覆以苫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陶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做灶。」冬天,东北户外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过去的火炕往往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便与窗外温差悬殊到50以上,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会因“缓霜”而经常脱落。糊在里面,窗户纸就难以抗衡热度带来的湿气,而糊在外面,窗户纸就能抵御寒风,即便温差再巨大也不至于损坏。不难看出,把窗户纸糊在外,听起来似乎东北人有点儿傻,这并非东北风大雪硬之故,实际上蕴藏着一个最基础的物理常识。窗纸糊在外,有窗板做窗纸的后支撑,窗纸被吹裂吹坏。如贴在格子窗里侧,窗纸就根本承不住寒风的侵袭,其受力面积增大,而在外面其承受力则大大减小。另外,还可保护木窗棂免遭雨雪腐蚀和风吹日晒,延长木质的寿命,同时这种糊窗法谐和洁净素雅。
东北民间有一则造麻纸的谜语:「身穿绿袍头戴花,我跳黄河无人拉(浸麻)。只要有人拉出我,一身绿袍脱给他(扒麻)。」这种纸是东北农村早年间专来糊窗户用的,白颜色的,百姓称:窗户纸、麻纸、麻布纸。那时没有玻璃,窗户纸普及于东北城乡,具体的裱糊方法是:在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以网状麻绳,糊合之,再糊覆在窗棂上,而后以豆油涂于纸上,风干挺阔即可。同时,窗户纸可做衬底,其上贴以各式的窗花。窗户纸与一般的纸不同,它是一种裱糊的专用的大众用纸,制造取材于浸泡后的麻,正如《扈从东巡附录》所载:「乌喇无纸,八月即雪。先秋,捣敞衣中败,入水成毳,沥以芦帘为纸,坚如革,纫之以蔽户牖。」麻纸,由麻皮泡筛、沉淀、晾干而来;麻纸粗厚,胶油勒上细麻条,刷上豆油,即典型的“窗纸”了。
【在沈阳故宫体验“东北三大怪”】沈阳故宫,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其建筑内部陈设体现了清代东北满蒙两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征。其中最知名的风俗就是“东北三大怪”。东北三大怪之一“养活孩子吊起来”(摄影-王甲)
东北三大怪之二“窗户纸糊在外”(同上)
东北三大怪之三“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同上)
东北三大怪-60毫米发行年紫铜
“东北三大怪”第一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东北三大怪”第二怪:窗户纸糊在外(实际公认为东北第一怪)
  “东北三大怪”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哈尔滨面包像锅盖】哈尔滨秋林食品-大面包(大列巴)
【东北四大怪挂钱】图片来源:云水阁的博客日的博文《东北四大怪》。其实,所谓的怪都是东北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总结出来的,到现在《东北四大怪》都已经成为历史了。
东北地区地处寒带,冬天漫长而且寒冷,夏天蚊虫又多,烟草既能防止蚊虫叮咬,冬天又可以消磨时间,慢慢的就和东北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别说妇女了,就连烟袋都成了文物了。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室内烧着火炉取暖,室内外温差很大,窗户纸糊在外面就不能掉下来,现在都是塑钢窗了,根本看不到纸了,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听了都不相信。
反穿皮袄不但保暖要好一些,而且下雨下雪都不用怕,如果皮革朝外易破易脏,最好的优点是多少年都不用洗,现在都是羽绒服了,看不到羊皮袄了。
养活孩子吊起来,用的是《悠车子》。
【东北四大怪组图】
【东北八大怪年画组图】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土风土俗。它们看似不登大雅之堂,实际上却是雅文化之母。俗文化无处不在,醇厚实在,趣味盎然,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生活的风貌,就像一部史诗,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图片来源:高维国的博客日的博文《图说“东北八大怪”》(高维国说:“图片来源于黑龙江.兰西黄崖子民俗文化展览馆”)。
【东北剪纸之东北八大怪】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东北剪纸中的东北二十怪剪纸就是东北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剪纸,我们了解了东北人民传统的一些风俗,是东北人民豪放爽达性格的体现。
【哈尔滨市民用布头拼出“东北八大怪”】哈尔滨市民吴月文利用碎布头拼贴出一组《东北八大怪》布贴画。今年58岁的吴月文从小喜欢美术,20多岁时她学会了服装裁剪和制作。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月文在哈尔滨一个民俗展上看到了布贴画,受到启发的吴月文想,自己家里几十年来积攒了不少碎布头,堆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没有什么大用,于是吴月文开始学习布贴画艺术。今年,吴月文通过互联网搜到了《东北八大怪》图案后十分喜爱,于是开始了创作,在进行画样、选料、粘贴、装裱等工序,一幅幅精美的“八大怪”就制作完成。吴月文说,这八幅“八大怪”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大缸小缸腌酸菜
&狗皮帽子头上戴
大姑娘叼大烟袋
&冬包豆包讲鬼怪
【东北十大怪】
图片来源:“绿色森林博客”日的博文《东北十大怪》(作者-绿色森林)。
【东北十八怪】
【椴木上的“关东十八怪”】哈尔滨市阿城区居民翟孟义从小在山里长大,他对大山、对森林、对农家院有着特殊的感情。20年前,翟孟义开始了他的椴木雕刻创作。今年63岁的翟孟义,创作完成一副椴木浮雕重彩作品需要经过拼版、净面、雕刻、抛光、着色、上漆等近20道工序。“关东十八怪”是他用了6年的时间创作完成的。“窗户纸糊在外”、“靰鞡鞋脚上踹”、“嘎拉哈姑娘爱”、“女人叼个大烟袋”、“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脑袋”、“大姑娘上树比猴快”、“养个孩子吊起来”……椴木上的“关东十八怪”生动再现了一幅幅东北农家人的生活场景,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图:“养个孩子吊起来”
图:“上贴饼子下炖菜”
图:翟孟义在展示他的作品。
【中国剪纸讲述东北20怪-组图】
【东北二十怪-其中十五怪-组图】
【新编长春十大怪-组图】
1.关门营业也发财。到了秋冬之际,所有的商店、市场的入口,都是“关闭”的,并不影响做生意。
2.棉絮裹菜集市卖。否则会冻坏的,特别是瓜类,会冻爆。
&3.哎呀妈呀顺口带。长春人的口头禅,男女都一样。
&4.天寒地冻凉吃菜。按常理,冷的地方要吃热菜才是啊!这是粉条凉吃(至于凉拌菜就更多了)。
这是驴肉凉吃。
&这是狗肉凉吃。
5.南卉也在北国栽。当然,是“栽”在室内的(即盆养)。
&6.雪地摆摊等客来。
7.两道大门关起来。某些商场的入口,是两道门。
&8.棉被直把入口盖。起挡风保温作用的,不过不是真的棉被。
9.畜车照常上大街。好奇的是,畜车走的不是小街小巷,而是繁华的大街。
10.窗上冰花人人爱。不是每一个窗户都会有,须在背阴地方,还要窗内外温差小,才可以形成,并且温度稍高一些就融化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逃脱游戏 巨大的烟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