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去继承父亲的事业》彼得 巴菲特父亲

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
作者:彼得·巴菲特
浏览:2614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去继承父亲的事业?我用父亲对我说的一段话答复:“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外祖父母住在只隔两个街区的房子里,我总是步行到外祖母家,等待我的是加了糖果的冰激凌。父亲至今还生活在那栋小屋里,80岁,每天高兴地开着用了20年的车去上班。他说自己幸运,不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开心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现在某天晚上去我父亲家,可能跟我8岁时看到的场景是一样的:父亲穿着普通的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吃三明治和炸土豆条,享受生活。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刚记事的时候,正是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权运动,我的父母积极参与其中。母亲从来不羞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她在汽车保险杠贴纸上写着“好人不分肤色”。一天早上,我们发现有人在“不分肤色”上打了个叉,并潦草得改成了“白人”。全家人都很震惊,父母很沮丧,他们并没有向我解释更多,只是他们的情绪感染了我。尽管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可怕的历史因素,但我父母的表现形成了我的价值观。宽容是我在家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我们的童年生活和普通的美国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那时父亲还没有这么大名气,也不算富有。我要给家里做杂务,才能挣得很少的零用钱。直到我20岁,父亲的财富积累才被世界津津乐道,但父亲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父亲一直跟我们说,幸福快乐是你要追求的,金钱是跟随着你的幸福和工作而来的,而不应该引领你的工作。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好你的兴趣能够养活自己。在家里,母亲主要负责我们生活和教育的具体事务,而父亲则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父亲在家工作,长时间待在书房里,全神贯注研究大量深奥书籍。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沉思入定的境界。父亲的书房没有“禁止入内”的牌子,但我们也很少打扰他。太过顽皮的哥哥也曾被象征性地关过“禁闭”,但我从小就很安静,也很听话。父亲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他常常鼓励我们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且专注其中。我是一个音乐人,曾经为了演出到处募集资金。很多人听到我的姓氏,知道了我是“股神”的儿子。他们总会问我:“沃伦·巴菲特的儿子还需要募集资金吗?”实际上,父亲从未给过我大笔的金钱。我需要募集百分之九十的资金,而父亲只会出百分之十。父亲赞同一句话:“有时你给孩子一把金汤匙,没准是把金匕首。”他认为有能力的父母给子女的财产应该能做任何事,却远远不够无所事事。我也曾向父亲借过钱。那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30岁的时候,我向父亲借钱买房。他说,借钱给我会破坏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自己贷款买吧,自己还。当时我很生气,可是很快我就理解了父亲。他那么做是因为爱我和尊重我。众所周知,早在2006年,我的父亲就将他的大部分财产,大约37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他还设立了三个“1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基金,分别由我们三个孩子进行管理。在此之前的三个月,父亲跟我们有交代,比尔·盖茨基金会有很好的架构,有充分的人力资源能把这个慈善的事情做得更好。已经五十多岁的我,虽然肩负着10亿美金的庞大数额的管理责任,但这笔钱最终还是要捐出去的。巴菲特家族没有设立庞大的信托基金,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在年满19岁后,每人获得了一笔数额非常有限的财产。我继承的是我祖父留下的9万美元。在我看来,价值观才是稳定的货币。自由、平等、言行一致、专注和幽默,都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东西。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哥哥是农场主兼摄影师,姐姐是家庭主妇,我是一个音乐家。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去继承父亲的事业?我用父亲对我说的一段话答复:“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
转载分享:张威
相关阅读:价值观才是稳定的货币
08:59:13 20:31:40 13:12:41 21:22:58 14:43:03
有0条评论评论
您尚未登录!
张威 为您分享
张威分享的最新文章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3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法国总统访华早餐会,柳传志、马云、王健林等企业家作为中方代表出席活动。
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
专家提醒网友们,现在微信、微博、论坛上的信息量相当大,如果为了赚取关注度或点击量,故意别有用心地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以往可能最多是治安处罚。
据相关知情人确认,现代快报已脱离新华社,主管单位变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具体并入价格不详。据悉,现代快报将迎来裁员。
据新华社消息,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有分析师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美联储上次提到“下一次会议”决定的说法是在16年前,而且那次就在此后一次会议上加息了。
财经风向标
【记者健康讲堂第一期】记者亚健康问题嘉宾:于莺&李德林&4月12日,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首席记者过国亮,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1岁。春节前,他还是个整版发稿的硬汉,可因为腹痛去医院检查时,却被诊断为肝...【新闻背后】杨剑波为什么要告证监会?嘉宾:付明德&光大乌龙指因为主角杨剑波状告证监会,在近日引发了媒体对这起几个月前的新闻事件重新关注。而就在18日,北京市第一中院已经对此案立案。那么,光大乌龙指为什么...方三文:财经媒体转型逻辑探讨嘉宾:方三文&方三文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先后供职于《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等传统媒体。在网易担任过副总编辑、新闻中心总监。随后创办了雪球财经,...
吴江日报社
中国新闻网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我爸是巴菲特,但我反对慈善
音乐家,“股神”巴菲特之子
关键字:&慈善慈善殖民主义富人洗涤良心巴菲特小巴菲特资本主义列宁精神观译
【观察者网按】富人做慈善是好事吗?著名投资人巴菲特高调宣布99%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他儿子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上月却在《纽约时报》刊文,高呼慈善是富人&洗涤良心&的虚伪产业。这引发&市场派&媒体《金融时报》的不满,给小巴菲特扣上了&输出列宁精神&的高帽。观察者网翻译并刊登双方文章,供读者参考。
下文为彼得&巴菲特发表在7月27日《纽约时报》的文章:
慈善-产业综合体
作者:彼得&巴菲特
我大多数时间是在给广告、电影和电视节目写曲子,对于富豪阶层的慈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2006年发生爆炸性事件。那年,我父亲沃伦&巴菲特履行诺言,将他的绝大部分财富捐献社会。我父母多年前创建了三家基金会。除了若干笔巨额捐款,父亲还资助了这三家基金会,并让三个孩子各经营一家。
我和太太开始踏入慈善事业后,才体会到所谓的慈善殖民主义。我能感受到,捐款者有某种&拯救世界&的冲动。大家(包括我自己)对某个地方知之甚少,却自以为能帮当地人解决问题。不管是种田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或商业,在我耳边不断听到的是,把甲地的成功模式生搬硬套到乙地,根本无视文化、地理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差异。
我们的决策常常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为预防艾滋病,在红灯区散发安全套,结果却抬高了无防护措施的性交易价格。
但我现在觉得,还有一桩事情危害更大。
由于父亲的名声,我占据着一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位子。你去参加任何高层次的慈善会议,都会看到国家首脑与投行经理、商业领袖交头接耳。大家都在讨论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坐在左手边的人失职造成的。很多数据表明,不平等的状况仍在加剧。同时,根据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研究,非营利部门的规模却正在稳步增长。2001年至2011年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增加了25%。其增长率超过商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这是一桩大生意,单单美国2012年的规模就达到3160亿美元,雇佣940万余人。
慈善已经成为消除差距的&独门法宝&,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会议、工作坊和各种交流团体。
这个体制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供极少数人享用,它摧毁的生命和社群越多,就越是大公无私地宣扬&回报社会&。我称其为&洗涤良心&&&坐拥正常人一辈子享用不完的财富,然后做慈善撒出一点点,保证自我感觉良好。
但这只会维护现行的不平等体制。富人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其他人只能保证不造反。每每有人通过做慈善换取心安理得的感受,世界的另一端就会有人牺牲在不公正的体制之下。
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商业头脑的人物踏入慈善界,商业原则也成为慈善活动的重要元素。我听到有人问&投资回报率多少&,仿佛投资回报率是唯一的成功指标,而那是有关疗救疾苦的事业。小额贷款和金融知识普及率(我可能会得罪一些大人物和好朋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家必然会融入我们的债务和利息贷款体制。人们会超越每天2美元的水平线,然后购买更多商品和服务。可是,这不是在给老虎提供食物吗?
我不是在呼吁制止资本主义;我是在呼吁人道主义。
我常听人说:&要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就好了&(拥有洁净的饮用水、医疗服务、自由市场、优质教育、安全的生活环境)。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任何&慈善&(我憎恨这个词)事业都不可能解决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它只能把易拉罐踢到路边而已。
我和妻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但我们知道如何倾听。我们将一点点学习,支持体制变革的每一小步。
现在亟需新的操作系统。不是什么2.0或3.0,而是从头做起。采用新的代码。
我们正在经历想象力的危机。爱因斯坦说过,你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基金会的资金是最好的&风险资本&。
有人正在努力实践,创造另类的生活方式,真正让所有人共同繁荣(我的意思不是为更多人创造更多商品)。
金钱应该用于创造新的概念,撼动这个把世界改造成大市场的现行体制。每个街角都有无线网络就是进步吗?不。进步应该是,世上没有一位13岁小女孩被迫上街出卖肉体。但只要人们还在为自己的慈善行为沾沾自喜,贫困机器就仍然主宰着这个世界。
这已是老生常谈。我们需要新的传奇。
(本文原刊美国《纽约时报》日,作者Peter Buffet,原标题The Charitable-Industrial Complex;朱新伟译)
下文为英国《金融时报》日刊发的批评彼得&巴菲特的社论:
还有你吗,彼得?*
沃伦&巴菲特以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家闻名。他赚钱能力之高超,回馈社会意愿之强烈,让我们对他儿子的慈善批判言论感到无比震惊。
苛刻的批评家可能会将彼得&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的&慈善殖民主义&批判当作不忠不孝之举。2006年,老巴菲特许诺99%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他还谈到,最富有的富豪阶层应以同等力度捐款。对于小巴菲特来说,&慈善无用论&是对自己被剥夺继承权的优雅抗议。当然,父子俩都很清楚,两人的开销仍然非一般人能比。
巴菲特指责&慈善-产业综合体&用心虚伪、效果逆反。&富人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他说。另外,他还提出,富有的商人想要疗救的疾苦,恰恰是这些人自己创造的。实际上,慈善行为&只保证不造反&,把穷人捆在不公平的体制上。慈善不是解决方案,它恰恰是问题的根源。
这是小巴菲特在输出内心的列宁精神吗?十月革命的设计师认为,资本主义为加重了阶级矛盾。缩小阶级差距不利于革命政党。
死了这条心吧:小巴菲特不是&真心&反对资本主义。他只是盼望慈善事业更彻底一些。他是对的:无论公共援助还是私人援助,常常吃力不讨好,或者事与愿违。但慈善再怎么改革,也不可能终结贫困现象。只有高效的市场和有能力的国家才能做到:贸易和公共品,不靠援助。如果慈善能让失败国家认准&看不见的手&,那也挺好。
*凯撒遇刺时,他的养子布鲁图拿着匕首,凯撒绝望地说:&还有你吗,布鲁图?&
(英国《金融时报》日社论,原标题Et tu, Peter;朱新伟译)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小婷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继承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