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宜家家居消费地区差异异,有何特征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分布特点_百度知道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分布特点
提问者采纳
我各种能源资源域布都具同程度平衡性煤炭资源布面较广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00县市<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686f6e58煤炭赋存90%储量布秦岭-淮河北区尤其晋陕蒙三省区占全总量63.5%东西向看煤炭85%布于西部沿海区仅占15%煤炭资源比较贫乏区相较富省份东北区黑龙江华东区安徽华区河南;能源比较富裕区相贫乏省份西北区甘肃华北区京、津两市省探明储量看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00亿吨山西、陕西、内蒙古;200~1000亿吨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河南六省区合占全25.3%石油、气资源集东北、华北(包括山东)西北合占全探明储量86%集程度高于煤炭储量省区黑龙江(占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8%)、山东(18.6%)、辽宁(12.7%)京津冀(12.7%)其新疆(8.1%)、河南(4.4%)等水能资源布主要西部南部全技术发资源量(3.7亿千瓦)合计占93.2%其西南占67.8%占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比重省份四川(26.8%)、云南(20.9%)西藏(17.2%)其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8%间与燃料资源主要布北相比水能资源与空间较强区域互补性全能源资源结构煤主(占75.2%)水力居(22.4%)油气辅(2.4%)各区呈现明显差异省区言北数省份煤炭主南些省份则水力资源主省内能源结构水力比重<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西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80%广西、广东、青海、江西、湖南云南能源资源结构具综合性特色省份少油气资源占相比重(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京津冀均能源资源量衡量能源富裕程度重要标志按照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均246吨标煤区论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均种或数种能源特别丰富具全意义省区看西藏、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均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00吨青海、云南均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0吨算富裕省区另面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吉林、广西均<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吨视极贫乏省区
能源资源布同消费布脱节论每能源种类或能源总体看其布与消费区布都致尽管能源相贫乏区努力进行资源勘探加发强度区甚至全能源产比重已高于其资源比重由于主要经济发达省市几乎都能源相贫乏区随着经济断快速增能源自给率逐降华东区三省市能源资源占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4%通加两淮徐州等煤田建井规模较充发浙江水电能源产比重仍占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2%能源消费量却要占全11.4%华南情况同突能源资源、产与消费量别占全<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3%<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6%7.0%华能源消费量超产量三区合计要消费全能源1/3(见表)供需缺口主要靠华北甚至东北(供油)解决需途运输诸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及其周围等能源集消费区均离北西部主要能源基二千公即使能源富裕东北与华北主要消费区辽南、京津唐由于能源消耗量十集需要由黑龙江、山西、内蒙古远途输入能源能源由北南由西东量运输期存基本态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日公告称,截至8月26日,...”,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截至日,我国两条“西气东输”线路已经累计向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1 751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煤炭运输22 4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2亿吨,惠及人口超过4亿。材料二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示意图(1)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_的能量。(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_市。(3)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有何特征?(4)下列说法属于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的是(多选) (  )A.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B.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C.增加就业机会D.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E.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华社成都日电 作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气源地,普光气田120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转入开发生产与管理阶段。截至目前,该气田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了209亿立方米,其中通过“川气东送”管道累计外输天然气逾155亿立方米。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日川气东送工程全线正式开工,工程管道总长2170公里,总投资626.76亿元人民币,自西向东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日,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并投入商业化运行,产自四川的天然气,直输供应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材料三&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 、&&&&&&&&&&&&&& 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耗能少、成本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 (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 川气东送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中国石油集团日消息称,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时间表已确定:上海、广深、广南支线分别于日、6月30日、9月30日建成投产;其他支干线加快建设步伐,2012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读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________盆地中,东输的终点是________(省级行政区)。二线工程主要是把________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主干管道西起新疆的________,南到________,东达________。(2)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有哪些?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6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解析版).doc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6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解析版).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梳理夯实基础练习】――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 ,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 。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 。
【答案】很不均匀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_______________
1 东部沿海地区 ,能源需求量大,但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 西部地区因 限制, 不能充分开发利用。
1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 为主,带来一系列 。
2 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 具有清洁优势的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 。
2 四大气区:新疆、 、川渝、 。
3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 ,发展 。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 推动 ,增加就业机会,拉动 。
2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 缓解了能源 ,优化了能源 。
2 发挥了 优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及 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_____________发展。
1 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 ,有利于改善 。
2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 带来的环境压力。
【】1.分析能源的划分方法及类型?
2.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各有什么特点?
3.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有何影响?
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
【参考答案】
1. 1 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分为太阳辐射能 过去的和现在的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2421套总数:5259756套专访:2973部会员:168765位
当前位置: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9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2014试题)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9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2014试题)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64次
资料类型:专题资料
文档大小:2.15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2011年重庆卷第36(3)题,2011年四川卷第39(3)题等。
2.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2013年山东卷第27题,2012年浙江卷第8题,2011年四川卷第39(4)(5)题,2010年天津卷第13(3)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过程示意图考查燃烧化石燃料对大气、人体造成的危害。
2.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结合新能源开发变化示意图,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4.结合区域图以及等值线图,考查新能源的分布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地热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2.效果:形成多元化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点睛】  环境治理既是消除传统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要求,更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因此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措施。
 山西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1.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是否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2.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条件
新能源 开发条件
太阳能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太阳能资源
风能 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沿海地区夏季风风力强劲
水能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热能 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多断裂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建坑口电站对山西有什么影响?
提示:有利影响:①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就业;④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等。不利影响:①加重环境污染;②加剧淡水供应紧张状况等。
1.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解析:(1)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即可。(2)主要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对交通的压力方面对比分析。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中部地带,靠近京津唐工业区,输煤、电距离较近;市场广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外运条件较好,拥有多条海陆联运通道。
(2)输煤: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缺点——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铁路运输压力。输电:优点——附加值高,效益高;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胜利油田采用“海油陆采”,请分析实施“海油陆采”的自然条件?
提示:(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2)浅海;(3)潮汐和波浪等影响小。
[温馨提示:若有时间请以2012年浙江卷第37(1)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
2.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4·淮安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0年(  )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D.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2.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此,2010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解析:第(1)题,从1980年到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中可知,该区域发展基本都是传统工业,环境污染减少但还有,则B、C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延长产业链,可增加就业机会,则D项错误。所以只有A项正确。第(2)题,题目中关键词是社会经济效益、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则可能措施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B选项符合。②错在全部二字上,④错在禁止煤炭开采上。则A、C、D项错误。
答案:(1)A (2)B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信息提取]
1.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能源结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
2.可读出各年份每种能源在消费构成中的比例。
3.能根据各年份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读出各种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判读方法————————————————————
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读懂纵横坐标的含义(包括名称、数量等)。
(2)读图例,明确图例的含义。
(3)分析每种图例在图中的分布及数值大小。
(4)横向按大小进行排列,纵向对比,分析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如上图中,法国:核电>热电>水电>风电;意大利:热电>水电>核电;西班牙:热电>核电>水电>风电,然后对三国进行对比分析。
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判读方法如下:
(1)确定纵横坐标的内容。
(2)分析某种能源的变化趋势。如煤炭:年比重逐年下降,年比重缓慢上升。
(3)分析某一年中各种能源的比重大小。如1989年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分别占32%、33%、21%、10%、4%左右。(注意它们之和为100%)
(4)对比不同年份能源结构的变化。
(5)综合分析变化的原因。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1.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1)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新科技工业和第三产业;(3)提高能源利用率;(4)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等。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何差异?
提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核电和天然气比重较小;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多,天然气和核电所占比重较大。
典题例证————————————————————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第(1)题,主要考查重庆市能源总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特点,解题关键是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第(2)题,主要考查重庆市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解题关键是从柱状图上判断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并由此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方向。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2014·合肥四校联考)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    
3.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解析:第1题,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故C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而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第3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故A正确。
答案:1.C 2.B 3.A
4.(2014·德州期末)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下图为焦作市位置图,随着煤炭资源的耗竭,煤城焦作的出路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C.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
解析:选B。焦作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不丰富,不适宜以石化工业为主导,故B选项不可行。
(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质检)读下图,完成5~6题。
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第5题,左图为德国的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6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到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答案:5.A 6.B
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试从气候、植被、农业三方面说明。
(2)山西已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等多条产业链。简述这些产业链的发展对当地的影响。
(3)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简述露天煤矿对该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解析:(1)黄土高原,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过渡(或答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农业由种植业向牧业过渡(或答地处农牧业交错地带),各种自然要素相互影响,自然环境不够稳定。(2)山西已形成的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等多条产业链发展对当地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一是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二是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影响一是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二是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3)露天开采过程中要剥离表层土,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生态及环境问题。
答案:(1)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过渡(或答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农业由种植业向牧业过渡(或答地处农牧业交错地带)。
(2)有利影响: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利影响: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3)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浙江绍兴测试)“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1 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金三角地区(  )
A.包括晋、秦、鄂三省
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位于中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2.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原料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亚欧大陆桥经过
A.①②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区域位置,结合省级行政区及黄河流域的划分,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晋、秦、豫三省,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因此选择B项。第2题,该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结合图示图例,能源资源丰富,陇海线经过其南部,黄河受水量的限制,航运不发达,重工业生产,环境问题较突出,因此C项正确。
答案:1.B 2.C
(2014·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下图为年中国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3~4题。
3.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  )
A.水电与核电
B.火电与水电
C.水电与其他
D.火电与核电
4.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  )
A.中国核电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B.中国火电所占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
C.中国水电所占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
D.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
解析:第3题,结合题干清洁能源的概念,2010年我国清洁能源中水电和核电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本题选择A项。第4题,根据图示各能源的比重,计算得出B项正确。
答案:3.A 4.B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6.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6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第7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
答案:5.A 6.C 7.A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9.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整个成熟期资源开采量保持不变;而衰退期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资源总开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9题,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一方面应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另一方面必须发展科技,建设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停止开采资源明显不合理。
答案:8.C 9.D
(2014·浙江六校联考)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10~11题。
10.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11.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11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答案:10.C 11.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2013·郑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黄河金三角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量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2:豫晋陕黄河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区域优先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2)简述该区域建设坑口电站的意义。(8分)
(3)指出该区域存在的最严重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该环境问题提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10分)
解析:(1)从图中可获取位置、资源、交通、能源等信息。(2)从经济方面分析。(3)图示区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以开矿为主,因此应注意保护地表植被和及时复垦。
答案:(1)地处中西部结合带,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有陇海线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等有色金属。
(2)为该区域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廉价电力,减轻煤炭交通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水土流失。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植被,有计划的存放表土,采矿后及时恢复地表植被(或做好复垦工作)。
13.(28分)(2014·牡丹江市联考)“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2: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业统计表
产业 2011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工业 969.33 34.0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________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煤炭和________。(6分)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产业;钒钛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10分)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可知,资源富集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该地区的优势能源是水能和煤炭。第(2)题,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开发矿产资源破坏地表植被和表土,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第(3)题,从材料2表中数据可知,钢铁产业的产值最大;钒钛产业发展速度快,是由于该地区的钒钛资源丰富。第(4)题,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可从科技创新、扩大规模、完善交通、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分析。
答案:(1)三 水能
(2)滑坡或泥石流 水土流失
(3)钢铁 原料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力;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完善产业园区,打造企业集群;实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2·高考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解析:选A。酒泉位于甘肃西北部地区,地处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农业生产规模小,未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提供了风力基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小。
下图是2013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2~3题。
2.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3.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3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①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答案:2.C 3.D
(2014·南宁一模)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4~5题。
4.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5.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第4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第5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答案:4.B 5.A
采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间,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我国目前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600亿元。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采空塌陷灾害也最为严重。读煤层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矿区最容易发生塌陷的是(  )
A.露天矿区
B.埋藏较浅的矿区
C.埋藏较深的矿区
D.人口较集中的矿区
7.山西省采空塌陷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煤炭产量大,矿区覆盖范围广
B.地震频繁,岩层稳定性差
C.预防监测措施不到位
D.人口稠密,耕地比重大
解析:第6题,埋藏较浅的矿区最容易塌陷。第7题,山西人口比较稀疏,耕地比重较小。
答案:6.B 7.D
(2014·大同联考)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规在(  )
A.实现了煤炭零外运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9.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解析:第8题,该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减少了煤炭外运,减轻了交通压力,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不会是煤炭零外运。第9题,该产业结构实现了废弃物的部分回收,仍有废弃物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废热及二氧化碳排出,加剧了气候变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8.D 9.C
(2014·江苏泰州模拟)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产业链模式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11.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B.热电厂的蒸汽可用于多晶硅的生产
C.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
解析:从产业链模式图中可以看出,热电厂以煤炭和农业秸秆为燃料发电,发电产生的粉煤灰可以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厂的原料。
答案:10.A 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分)
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限填右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解析:据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干线③是大同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整治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答案:③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
13.(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表为部分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GDP构成情况比较表。
城市 第一产业
比重(%) 第二产业
比重(%) 第三产业
淄博 7.4 62.4 30.2
淮南 7.1 62.3 30.6
大庆 1.6 88.0 10.4
鸡西 7.9 50.2 41.9
平顶山 2.7 68.0 29.3
鹤岗 11.3 54.2 34.5
白银 5.6 76.0 18.4
金昌 7.0 78.0 15.0
材料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从1949年到2008年山西共生产煤炭105.24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山西煤炭工业无论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还是为兴晋富民、支持山西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分析表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阐述原因。(12分)
(2)简述山西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3)简述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2分)
解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一、三产业比重过小,因而产业结构不合理。(2)煤炭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引发地面塌陷;污染水源与大气。应注意植树造林,做好开采区的回填与复垦工作,加强煤炭储存与运输的管理以减少污染。(3)资源型城市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要加大技术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答案:(1)不合理。资源型城市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
(2)问题:地面塌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等。措施:利用矿渣或表土回填采空区;植树造林,做好复垦工作;加强煤炭的储存、运输、使用的管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技术革新,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能源消耗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