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曼托假体官方网站235cc和245cc区别

一汽大众CC和进口CC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一汽大众CC和进口CC有什么区别?
一汽大众CC和进口CC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外观上面有什么区别?
提问者采纳
  一汽大众国产CC近日已陆续开始销售,其中2.0T动力版本低配车款约售26万元,而高配款售价则将低于32万元。一汽大众国产CC共有八种车身颜色可选,其中的“冬季红”是中国市场独享,专为中国女性打造,未来将推广至全球市场。  进口CC自去年率先进口,搭载3.6升V6FSI发动机+6速DSG,今年又引入了2.0TSI+6AT款,售价区间为39.39-53.68万元。大众CC以现款PASSAT B6(即国产迈腾)为原型车而开发,其中CC代表Comfort Coupe舒适轿跑车。实现国产后,大众CC定位高于迈腾2.0T,但并非海外市场上强调的“轿跑”定位;一汽大众这样诠释国产CC的市场定位——针对白领精英的“优雅、动感”的高档车。由此大众CC也成为大众汽车在华国产车型中的旗舰产品。  外观篇:无框车门全景天窗成就最美大众车  大众CC是大众品牌旗下首款四门Coupe车型,以现款PASSAT B6(即国产迈腾)为原型车而开发,所以在某些程度上,CC与迈腾很神似。国产大众CC的长宽高分别为17mm,轴距为2711mm,与进口大众CC完全相同。相比迈腾(长宽高72),车身长宽有约30mm的小幅增加,车身高度降低了55mm,大众CC作为轿跑车来说应该保持较低矮的车身姿态。迈腾轴距为2709mm,较CC略短2mm。  国产大众CC保留了进口版本的原汁原味,狭小的侧窗、上提的腰线和流线化轿跑车肩线,国产后的CC保持了经典无边框车窗玻璃的设计,与进口版一摸一样。  国产大众CC的车门采用无框式设计,这是跑车流行的设计,也是大众首次在该品牌旗下车型予以尝试。在开启车门的时候车窗下降一段距离,车门拉手分两档,当 拉开第一档时车窗下降;当车窗玻璃下降到开门位置,才能拉动第二档打开车门。这一点与进口CC保持一致。  从前后经典的泪滴前大灯到棱角分明的散热格栅,从流线型后视镜到 单边双排气管结构,从10幅轮毂到车漆钣金做工,国产CC和进口CC都几乎完全无差别。细小的区别仅是车尾“一汽大众”和“CC TSI”的字样,以及偏暗红色的尾灯、以及国产CC尾部排气管添加了镀铬修饰。  另外,国产后大众CC的车身颜色包括开罗金、夜光蓝、冬季红、艾尼灰、糖果白、玄武灰、深黑和亮银,其中冬季红专为国内市场而来,旨在讨巧中国女性,在上市以后北美和欧洲市场才会推出红色车型。  内饰篇:四座精致保留进口版原汁原味  我们拍到的这款一汽大众国产CC 2.0TSI采用全黑真皮内饰,前排座椅为运动范儿桶型设计,做工之细腻与进口CC无二,着座点仍然较低,前排座椅12向电动调节,并附位置记忆功能和电动调节的腰部支撑。  国产大众CC内饰共有米色真皮、棕色真皮、黑色翻毛真皮以及黑色真皮4种  国产大众CC的内饰共有米色真皮、棕色真皮、黑色翻毛真皮以及黑色真皮4种,其中尊贵型可选米色和黑色真皮,豪华型与至尊型有棕色真皮和黑色翻毛真皮可选。此外豪华型可选装导航包和座椅包,而至尊型只能选装座椅包。  国产大众CC的中控台采用了大量的优质金属拉丝装饰,三副式多功能方向盘手感细腻,与进口CC一样,音响和行车电脑切换按键布置于方向盘上,换挡拨片置于方向盘后侧。在细节上可以看到,国产CC的内部空调出风口等处装有饰条。另外,在车身两侧、车门踏板及中控台烟灰缸上都镶嵌“Design Series China”标牌,以示其特殊性。  真皮包覆的6速DSG换挡杆也与进口CC如出一炉,包括自动驻车、自动泊车和电控双模式悬挂调节按钮都设置在挡把的两侧。  国产CC的大尺寸天窗很通透,但是不能够完全打开。与进口CC存在同样的问题----正是由于天窗玻璃的面积太大,车顶又设计得非常弧线,因此这个天窗是不能够平移开启的,最多只能向上掀起一条缝。  国产大众CC仍保留了四座式设计,后座椅畅珐扳貉殖股帮瘫爆凯型剪裁刻意在椅面及椅背处加强包覆及支撑感,置身其中相当舒适,驾车者在激烈操驾时,后座乘员也不至于顿失依靠。据内部人士透露,厂家已经在考虑推出五座版的大众CC来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配置篇:取消DCC丹拿音响依旧  首批上市的国产CC均采用2.0TSI+DSG动力总成,将包括3种不同配置的车款(尊贵型、豪华型和至尊型),标准配置与进口版本看齐有少量削减,但国产CC的选装配置更丰富。  国产CC较进口版最大的配置削减在于,一汽大众CC减少了DCC电子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大众DCC系统能够调节悬挂阻尼的软硬和方向盘的回馈力度。此外, 进口CC配置的换挡拨片仅出现在了国产CC的高配版上,那些爱好运动的CC迷可能要失望了。  国产大众CC在换挡杆右侧不见了DCC控制按钮,该系统相应取消  不少迈腾车主所熟悉的带大众徽标翻起功能的倒车影像系统在国产CC上也有配置,当倒车时徽标可自动翻起,探头进行扫描而平时则隐藏在内。  因为相较于奥迪的Lane Assist行驶偏移警示系统,大众CC上应用的Lane Assist行驶偏移警示系统当车速达到65km/h以上时便会开始起作用,一旦系统侦测车行路线有偏离车道标线的可能,便会发出警示。奥迪车上的该系统仅会以震动方向盘的方式提醒驾驶(可调整震动强弱),态度较为被动;而大众CC上的该系统却会直接以修正方向盘转向的积极方式,让车行路线稍稍回到道路标线中。  除了Lane Assist行驶偏移警示系统,自动停车系统、ACC自动车距控制系统、235/45R17的固特异轮胎、弯道照明、ESP、6安全气囊等进口配置均出现在国产车型上。值得一提的是, 国产大众CC还保留了只有超级跑车布加迪威龙Grand Sport才选择的国际顶级发烧音响品牌——丹拿(Dynaudio)音响,值得称道。  动力篇:首批推2.0TSI+6速DSG  动力总车是国产CC与进口CC的本质区别。进口CC搭载3.6升V6FSI发动机,输出250kW和350N·m,百公里加速用时5.6秒,匹配6速DSG双离合变速器,后来又推出了2.0TSI匹配6速Tiptronic变速器。国产化后,大众CC使用2.0TSI和6速DSG的搭配,最大功率147kw/rpm,最大扭矩280Nm/rpm。  首批上市的国产CC搭载2.0TSI发动机  近日据悉,一汽大众还会在首推2.0T+6速DSG动力版本后,陆续推出1.8T版本以及3.0升机械增压车型。而作为旗舰的3.0L车型上,将配备4motion四驱系统,DCC动态底盘控制,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提示、智能驻车和倒车辅助等全部进口CC的配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外观没有区别
进口是 空气悬挂
其他没有什么了
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大众cc岁月将所有的印记刻在了面容上
补充一下,动力系统完全不同,进口的是3.6排量,全时四驱。价格贵的多
谁说外观上没有区别,不过有点像,大家来找茬。标志那些的我就不说了,最能察觉的地方在排气,进口的是两侧单出,国产的都是在左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一汽大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终于做了隆胸,曼托275cc,毛面圆盘。_美体整形辣妈帮_辣妈帮_官方网站_妈妈分享交流第一平台当前位置:&|&&|&
车主使用心得:君威GS对比一汽-大众CC
责任编辑:陈薇薇
  [汽车之家车型PK] 君威GS和一汽-大众CC两个都是走外观+运动风格的车型,论坛里关于它俩之间的选车分析帖也非常多,这两个车我都踏踏实实开了好长时间,今儿好好聊聊我对它俩的满意、无所谓、愤怒的地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外观:GS年轻、视觉攻击力强;CC顺滑、耐看
  GS比CC外观年轻许多,前脸的獠牙进气格栅和多边形的排气口让GS外观十分具有攻击力。CC的外形最耐看地方有两点:1/很顺滑的C柱造型、2/无框车门提升了档次感;如果我是个20-30岁的朋友,我会很喜欢GS的外形,毕竟还是个需要激情的年龄,我现在马上31岁了,CC的稳重+顺滑的造型更适合我。
  [左图:GS 右图:CC]
  外观部分本来还想介绍下细节,例如轮圈尺寸or轮胎型号之类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在后面行驶那个环节讲吧,两车差别还是很大的。
  结论:平手。
  ● 配置:GS领先的配置日常使用率更高
  注:配置对比环节,我以两个车各自2.0T高配车型为分析对象。我建议您先看看这两个车的全部配置对比,然后继续阅读文章分析部分。&&查看全部参数配置&&
  我们来看看二者差异性配置:
  GS高配领先CC 2.0T高配的配置:
  *FlexRide自适应驾驶系统(什么是FlexRide?点击这里&&&)
  *安吉星人机交互系统
  *胎压监控(GS的胎压监控可具体显示胎压数据,CC的胎压监控仅仅是轮胎失压报警,并不知道是哪个轮胎失压且无具体胎压数据显示功能)
  *通风座椅
  CC 2.0T高配领先GS高配的配置:
  *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什么是ACC?点击这里&&&)
  *自动泊车
  *随动转向头灯
  *前后十探头倒车雷达(GS只有后面四个探头)
  *四门无框车门设计(勉强也算吧?)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很明显GS领先的配置更加常用:安吉星、胎压监控、通风座椅,这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常用配置。
  在这里,我尤其聊几句安吉星系统,之前体验安吉星都是在测试车上,没长时间仔细用过,所以没什么感受,成为车主后发现这套系统非常贴心,它甚至能按月给你发车况总结邮件,包括机油寿命、传感器检测到故障情况等,很是贴心的感觉。
  CC 2.0T高配领先的配置之一:ACC自适应巡航,没使过的朋友肯定觉得它没啥用,哪有那么多空旷环路让它自动跟车巡航啊,前阵子仔细用了ACC系统,我发现这个系统最大价值是安全性,环路上启动了ACC自适应巡航,它会很尽职的自动保持合理车距,核心精髓是如果你偶尔走神了,它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追尾的风险,慢慢的,甚至有些依赖了,是个挺实惠的安全配置。
  至于另一个领先配置:“自动泊车”,用户日常使用概率就很低了,我大量观察了拥有这个配置的:CC、途观、迈腾等大众车主,99%情况下,他们是不会使用自动泊车来完成停车的,都是自己手动停车,哪怕再困难的车位也鲜见有人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具体什么原因让他们不用?我只能耸耸肩表示不清楚,很遗憾我的CC是中配,没有这功能。
  前文把无框车门算入CC领先配置里,是因为同级竞品几乎没有这种设计,很多朋友就因为它而选择CC。我同样很喜欢这个设计,四个形容词总结:“帅气+骚气+时髦+档次”,不过,话锋一转,后面谈到噪音时候......
  经过分析我们能看出,二者配置各有特长,其中GS的领先配置日常使用的概率更高,且车价比CC 2.0T高配低2.5万元左右,性价比高。
  结论:GS胜。
  ● 内饰做工、用料:GS和CC不是一个水平
  CC的内饰风格和流畅外形并不协调,但是古板的内饰的材质和做工却是GS无法达到的水平,GS再怎么细致做,也透着一丝美国品牌的粗犷,对细节的处理和强迫症级别的德国人还不是一个水平。
  结论:CC完胜。
  ● 空间大小:CC后排鸡肋
  倾斜的C柱、高耸的中间座垫、后座中部地板的大鼓包,让CC的后排空间彻底就是个鸡肋。我买的这个CC更尴尬,是四座版那个版本,当初觉得不会那么多人坐,买了之后才体会到彻骨的尴尬,真是需要坐五个人的时候,只能让一个朋友自己打车了。2011款开始有五座版本,但中间位置坐垫很高,外加低矮的顶棚,使得哪怕只有170cm身高的乘客,都得低头认错似的委屈坐着。唉,买的时候觉得为了外形能妥协这些,但是真正用起来的苦恼只有自己明白。
  [左图:GS 右图:CC]
  虽然在同级对手里GS的内部空间绝对算不上大的,但是仅仅对比起CC来说,GS还是有资格炫耀炫耀的,起码坐在后排坐3个人不会憋憋屈屈的。
  二者同样都没做好的一个事,那就是后排中部地板那个高耸的大鼓包,对于中间的乘客脚部友好度为零。
  结论:GS完胜。
  ● 座椅性能:GS以通风座椅、头枕进深可调等配置小胜
  前排座椅方面:
  我坐的比较多,我的感觉是CC比GS略硬了一点点,但是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排座椅两车可调范围都非常大,并且都带有座椅记忆(2011款之前的CC不带座椅记忆,让我这2010款车主很不满意);GS比CC强的是带有座椅通风、头枕进深可调、下车辅助(熄火后座椅自动后退便于驾驶员下车),尤其是座椅通风这个配置在夏天非常讨巧,对于光着腿,肉贴皮椅面的短裙、热裤女孩来说,座椅凉丝丝的不粘腿真是太舒服了。
  [左图:GS 右图:CC]
  后排座椅方面:
  后排座椅两车我坐的都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坐过,写这文章时我仔细问了坐两车后排次数最多的父母,他们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他们一致认为后排座椅CC比GS硬。由于我的CC是四座版,我又特意追问到CC后排单独为两人设计,从乘坐感觉上和能坐三人的GS后排有什么感受区别?二老想了半天,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受。采访过程中,我爸还特意大篇幅的追加了关于对CC后排空间太憋屈的感受,我上面已经谈过,就不赘述了。
  关于座椅补充三点:
  1/座椅加热,同样是最热挡位,个人感觉GS的加热速度比CC快一倍以上。
  2/两车后排座椅都有ISOFIX儿童座椅接口,这个都给100分表扬,起立鼓掌那种。
  3/CC的马鞍棕的皮椅颜色大家口碑都很好,用上文表扬无框车门的话再形容它一次:“帅气+骚气+时髦+档次”。
  [其?实,不管是黑色翻毛款还是马鞍棕款,CC的座椅都挺好看的]
  结论:GS小胜。
  ● 车内储物能力:距离日韩系车相去甚远,两车都属于仅仅及格
  车内储物能力,这两车都只能说沿袭了欧美系车型的粗枝大叶风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和日韩系非常细致、贴心的储物设计比起来,它俩的储物没什么可聊的。
  结论:平手。
  ● 全力加速能力:
  同样是2.0T发动机,GS的马力还比CC大一点点,实际测试的性能,CC每次0-100公里/小时加速都能轻松且稳定的做到7.0-7.1秒的成绩,而GS怎么测试都是7.3秒以外了。CC的6速湿式双离合换挡利利索索,GS的S6-II代普通自动变速箱换挡就慢了不少。总之,在加速性能这里,CC 2.0T踏踏实实扳回一城。
  结论:CC完胜。
  ● 日常行驶油门及变速箱:
  全力加速中,CC完胜GS,到了日常行驶,CC的油门表现和GS又是一个对调,CC油门很沉重,并且前三分之一的行程不是很敏感,你需要多踩。
  相比之下,GS的油门就轻巧很多,脚脖子稍动就能带来比较合理的转速提升,这个事没有好坏,只是习惯问题,我个人更喜欢GS的油门,不用踩得很使劲儿,脚往哪里一搭就有了。
  日常行驶角度,GS的S6-II代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比老款S6-I代有了些许进化,换挡逻辑已经没有I代那么神经质的敏感了,不至于均速行驶自己还咔咔咔的瞎换挡了。CC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则智能很多,D挡纯安稳风格,S挡很激进,稍微大点油门,发动机转速就激进的不到红线不换挡了,总之,我喜欢CC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利索劲儿。
  日常行驶,喜欢GS的油门轻盈感、喜欢CC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和利索劲儿。
  结论:平手。
  ● 全力制动能力:
  从实测数据上显示,二者都是41米左右的100-0公里/小时制动距离,对于两个胎宽都很宽(胎宽:GS-245mm、CC-235mm)的车来说,成绩不咋地,属于卯足了劲蹦高儿才勉强摸到及格边缘那种。
  结论:平手。
  ● 日常行驶刹车脚感:
  CC的刹车脚感和油门脚感一模一样,同样是很靠后的,刹车踏板行程过了三分之一才开始有减速的趋势,这个脚感从我当年开的速腾到CC再到上海旅游租的新迈腾还有前阵子开的途锐都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是大众系的刹车风格,不少第一次开我CC的朋友都评价是:刹车软(当年的速腾也被我周围朋友大量评价:刹车软)。GS的刹车脚感要敏感一些,在可接受范围内,轻踩就有减速感觉,相对来说,第一次上手用户适应GS的刹车脚感更容易些。
  补充一下:我认为刹车脚感这个事属于是任何人适应半个小时就能游刃有余驾驭的环节,所以,只要刹车系统不存在缺陷,只谈脚感的话,是不存在本质性的好与坏的。
  结论:平手。
  ● 噪音抑制:
  这里我得好好吐吐槽!CC太吵、太吵、太吵了!刚开始觉得是原配的固特异三能轮胎太硬的原因,换了米其林十分软乎的运动胎,结果噪音依然如故,就连不懂车的母亲都问我:“是不是有窗户没关严?声音好大”(同价位的新迈腾就和CC的噪音表现完全不一样,新迈腾就很安静,以至于在上海租车自驾游期间,母亲都能评价出新迈腾噪音明显低于CC,你说这得多明显吧)。
  轮胎换成几乎最顶级抑噪的软胎了,但行驶噪音依然如故,啥原因?轮拱内降噪做的不够?无框车门导致的?总之论坛里用户各种无奈,看看搜索出来的CC噪音的帖子:&&点击这里&&,我是真心绝望了......
  别克系的噪音控制水平,自老君威、老GL8就很出色,现在这一代的君威依然延续了非常低的车内噪音水平,车内行驶的声音档次感比CC高了几个级别。
  结论:GS完胜,彻底完胜。
  ● 方向盘手感、转向手感、车头指向敏捷性:
  方向盘手感方面,GS是运动真皮方向盘,皮质、做工方面都不如CC的普通真皮方向盘手感。
  转向手感,CC过于沉重,并且是无理由的沉,不是真实路况的反馈;GS过于轻,并且是无理由的轻,同样也不是真实路况反馈。这两个车的转向手感,我都不满意。补充一点:最不满意GS的是打满方向时候,GS的转向限位阻尼不够,直接就哐当一声打到底了,给人非常廉价的感受。
  车头指向方面,略激烈操控中,GS明显优于CC,CC车身姿态对于方向盘操作并不敏感,车头指向慢于方向盘转动有些多;GS的对转向的反应很敏感,但还不至于到夸张到老款宝马325i那种完全变态的地步,开起来比较跟手。
  结论:综合来看,平手。
  ● 悬架舒适性感受:
  从配置上来说,GS悬架减震器是可调式的,档次比CC不可调的更先进。实际使用角度,用GS标准挡的悬架设定和CC对比,GS的减震器阻尼韧性比CC的好,CC一股子德国人硬邦邦的味道,过沟过坎哐当哐当的,很硬很硬。另外,2010款CC悬架还存在前高后低的问题,2011款修正了这个问题。
  从悬架的行驶感受方面,GS调至标准模式就像个调校舒适的民用车悬架风格,更何况GS还有更舒服的舒适悬架模式,而CC有些刻意在悬架设定方面搞另类,弄得硬邦邦的感觉(也许仅限CC 2010款是硬邦邦的表现,2011款开始是不是依然硬邦邦+前高后低,请车主在留言里告知大家)。
  结论:GS完胜。
  ● 油耗:
  日常我没有很精细的监控二者油耗情况,根据行车电脑显示,GS比CC略费油,环路80公里/小时匀速巡航,CC百公里油耗最低能降至6.0-6.5升之间、GS在同样情况下无论如何也降不到6.5升以下。市区百公里综合油耗,CC显示在10升左右、GS在11升左右,二者基本上始终都差1升。
  结论:CC小胜。
  ● 全文结论:
  我先总结下此次对比的情况:
君威GS与CC最终对比结果
君威GS胜出项目(5项):
配置、乘坐空间、座椅功能、噪音、悬架舒适性
CC胜出项目(3项):
做工用料、0-100km/h加速、油耗
二者打平项目(6项):
外观、车内储物、日常动力感受、全力制动、日常刹车、方向盘手感
  全文看下来,文章后半部分对CC贬的比较多,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CC往往是由漂亮外观让大家产生消费欲望的,当然了,大家也不是傻子,所有的朋友都能知道的CC致命短板是后排空间太小,同时每个买了CC的用户都经历过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为了那个外观,买吧,后排能坐几次人呢?克服克服就行了”。
  上面这段文字,不知道会压中多少买CC用户的心理?总之,买了之后会发现,偶尔坐一身材高大朋友,看着人家蜷缩着身体,车主顿时无比尴尬,但是!这层痛苦大家还能忍忍认了,毕竟这是为了外观流畅做的必然妥协。
  上段说了空间短板大家能认,但我相信买CC的朋友选车时候骨子里没想到过这车噪音很大的问题,买了之后,开了一段时间,噪音和硬邦邦的悬架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就像我前面说的,我曾经尝试换软胎来治疗这噪音症状,结果是毫无效果,看来这是“绝症”了。
  文章后半段对GS表扬还是不少的,这真是碰巧了的事,碰巧CC噪音、悬架舒适性这两个“绝症”在GS身上表现的异常出色,并且还不是仅仅比做的很差的CC强,而是在同档次产品里都挺有优势。
  换句话说,静态选车、买车时候,你真心对开起来没概念,短途试驾一下也不会有什么直观感受的,那可不是只剩下喜欢外观+无框车门了么,开起来几个月之后,你才会发现,你真心最在乎的还是行驶舒适性,我非常非常遗憾地对一汽-大众表示希望你们在新款CC的身上多给降噪、悬挂下功夫,至于那个窄小的后排空间,就那样吧,为了外形,大家认了。
  GS则让我很是意外,或者说很碰巧,GS也有各种短板,但是都不像CC短板那么致命、那么的无法忍受,都是属于克服克服就习惯了的范畴。
  前面说了静态选车,极有可能选中CC,这个我觉得太正常了,并且依然会有很多朋友冲着静态外观去,这个也是竞争力,不过我作为老车主,从替你耳朵/屁股考虑的角度,我推荐去采购GS。
  以上是我对这两车的感受总结,我也期待看到您对他俩的观点。文章评论中见。(图/文 汽车之家韩路)??
  下一页有两个车的详细参数配置,请您翻页:
  ● GS 2.0T高配 vs. CC2.0T高配,参数配置对比:
厂商指导价(元):
全国4S最低价:
2.0T 200马力 L4
2.0T 220马力 L4
6挡手自一体
长×宽×高(mm):
车身结构:
4门5座三厢车
4门5座三厢车
最高车速(km/h):
官方0-100km/h加速(s):
实测0-100km/h加速(s):
实测100-0km/h制动(m):
实测油耗(L):
工信部综合油耗(L):
整车质保:
两年或6万公里
两年或6万公里
长度(mm):
宽度(mm):
高度(mm):
轴距(mm):
前轮距(mm):
后轮距(mm):
最小离地间隙(mm):
整备质量(Kg):
车身结构:
车门数(个):
座位数(个):
油箱容积(L):
行李厢容积(L):
发动机型号:
排量(mL):
进气形式:
气缸排列形式:
气缸数(个):
每缸气门数(个):
配气机构:
最大马力(Ps):
最大功率(kW):
最大功率转速(rpm):
最大扭矩(N·m):
最大扭矩转速(rpm):
发动机特有技术:
燃料形式:
燃油标号:
97号(京95号)
93号(京92号)
供油方式:
缸盖材料:
缸体材料:
环保标准:
6挡手自一体
挡位个数:
变速箱类型:
双离合变速箱(DCT)
自动变速箱(AT)
驱动方式:
前悬架类型: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后悬架类型:
四连杆独立悬架
多连杆独立悬架
助力类型:
机械液压助力
车体结构:
前制动器类型:
后制动器类型:
驻车制动类型:
前轮胎规格:
235/45 R17
245/45 R18
后轮胎规格:
235/45 R17
245/45 R18
备胎规格:
驾驶座安全气囊:
副驾驶安全气囊:
前排侧气囊:
后排侧气囊: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膝部气囊:
胎压监测装置:
零胎压继续行驶:
安全带未系提示:
ISOFIX儿童座椅接口:
LATCH座椅接口(兼容ISOFIX):
发动机电子防盗:
车内中控锁:
遥控钥匙:
无钥匙启动系统:
ABS防抱死:
制动力分配(EBD/CBC等):
刹车辅助(EBA/BAS/BA等):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车身稳定控制(ESC/ESP/DSC等):
自动驻车/上坡辅助:
陡坡缓降:
可变悬架:
空气悬架:
可变转向比:
前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中央差速器锁止功能:
后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电动天窗:
全景天窗:
运动外观套件:
铝合金轮毂:
电动吸合门:
真皮方向盘:
方向盘上下调节:
方向盘前后调节:
方向盘电动调节:
多功能方向盘:
方向盘换挡:
定速巡航:
泊车辅助:
倒车视频影像:
行车电脑显示屏:
HUD抬头数字显示:
真皮/仿皮座椅:
运动座椅:
座椅高低调节:
腰部支撑调节:
肩部支撑调节: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第二排座椅移动: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电动座椅记忆:
前排座椅加热:
后排座椅加热:
座椅通风:
座椅按摩:
后排座椅整体放倒: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第三排座椅:
前座中央扶手:
后座中央扶手:
后排杯架:
电动后备厢:
多媒体配置
GPS导航系统:
定位互动服务:
中控台彩色大屏:
人机交互系统:
内置硬盘:
蓝牙/车载电话:
车载电视:
后排液晶屏:
外接音源接口(AUX/USB/iPod等):
CD支持MP3/WMA:
虚拟多碟CD:
多碟CD系统:
多碟DVD系统:
2-3喇叭扬声器系统:
4-5喇叭扬声器系统:
6-7喇叭扬声器系统:
≥8喇叭扬声器系统:
氙气大灯:
日间行车灯:
自动头灯:
转向头灯(辅助灯):
大灯高度可调:
大灯清洗装置:
车内氛围灯:
玻璃/后视镜
前电动车窗:
后电动车窗:
车窗防夹手功能: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后视镜电动调节:
后视镜加热: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后视镜电动折叠:
后视镜记忆:
后风挡遮阳帘:
后排侧遮阳帘:
遮阳板化妆镜:
感应雨刷:
手动空调:
自动空调:
后排独立空调:
后座出风口:
温度分区控制:
空气调节/花粉过滤:
车载冰箱:
高科技配置
自动泊车入位:
并线辅助:
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夜视系统: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自适应巡航:
全景摄像头:
更多关于&GS;CC;通风盘式;人机交互系统;车主&的新闻:
11月20日,北京上空飘起雪花开启新一轮的“雨雪模式”,并一直持续到周日。
11月18日,河南郑州,商家在推广展示甲壳虫公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格和曼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