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的国外优秀书籍封面设计的书籍

《准到不行心理测验,个性篇,怎么做才会收到欢迎?[海外中文图书] 》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你真正的性格”、“你恋爱时属于这种类型”、“看见未来的你”等三章。--心理学考研书籍之心理统计书目和心理测量书目推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理学考研书籍之心理统计书目和心理测量书目推荐
力比多学院()业务涵盖心理学科...|
总评分0.0|
&&力比多学院()提供心理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院校定向考研辅导,助力心理学考研人一战成功。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8被浏览88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幸福请柬:国外心理测试插画本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幸福请柬:国外心理测试插画本
《幸福请柬:国外心理测试插画本》是中央编译出版社日出版的,作者是(德)魏勒
就算全盘皆输,我也不在乎,我会卷土重来,因为我知道我一定做得到!就算我经济崩溃,我知道我还能做别的事,我以前就有这种经验!就算我失去一切也没有关系,因为我觉得幸福,有安全感,安全感来自内心,而非我的银行账户。心理测试具有一种实际的意义:它使参与测试的人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在本书中您会看到80个测试,包括上千个关于您的个性、生活的成功以及感情生活的问题。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心理测量:历史、原理及应用(原书第5版)
定价:¥89.00
校园优惠价:¥60.52 (68折)
促销活动: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原书名:Psychological Testing:History,Principles,and Applications,5th Edition
原出版社:
ISBN:0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3 年1月开本:16开页码:504版次:1-1
所属分类:
《心理测量:历史、原理及应用(原书第5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个心理测量学科的特点,既介绍了心理测量中基本核心概念测验的信效度和项目分析,又介绍了心理测量这个学科的发展趋势项目反应理论;既介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又介绍了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作者用语严谨,内容全面,注重实用性。本书对所有临床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施俊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2004),从事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人力资源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02年5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短期访问。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
施俊琦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情绪劳动、职业压力、职业枯竭、创造力、领导力及职业兴趣等题目。施俊琦教授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Personnel Psychology等管理学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心理测量:历史、原理及应用(原书第5版)》
第1章心理测验的应用和意义
主题1A心理测验的本质和使用
1A.1测验的意义
案例1-1真实生活中的测验
1A.2测验的定义
1A.3测验的进一步区分
1A.4测验的类型
1A.5测验的使用
1A.6影响测验有效性的因素
案例1-2非标准化测验的影响
1A.7测验实施的标准化程序
1A.8测验实施的最佳流程
1A.9施测者的影响
1A.10受测者的背景和动机
主题1B心理测验的伦理和社会意义
  我从2004年就开始了心理测量这门课的教学工作,能够深深体会这门课在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心理学是一个实证科学,任何理论的提出都需要有实证研究的结果来提供佐证,而在很多实证研究中,心理测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心理测量这门学科的存在,心理学研究者才可以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个体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进行评估。因此,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学生,只有学好了心理测量这门课,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精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者,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心理测量的技术,才能够胜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个心理测量学科的特点。在本书中,作者既介绍了心理测量中基本核心概念测验的信效度和项目分析,又介绍了心理测量这个学科的发展趋势项目反应理论;既介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又介绍了在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因此,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完成本书的阅读。希望系统了解心理测量这个学科的读者,应该通读全书,尤其是第1~4章的基础知识部分。而相关的专业人士,如果希望了解研究相关的专业领域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选择专门的章节来阅读。
  完成整本书的翻译之后,我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国外尤其是美国,心理测量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都形成了专门的心理测量工具。这些专门的研究工具不仅能够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而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让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而国内心理测量的研究工作进展得似乎并不顺利,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很多工作只是将国外的测量工具进行汉化和修订(包括我自己进行的一部分研究工作也是如此),很少能够看到针对中国文化特点而设计的专门的测量工具;第二,对现有的已经成型的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很不规范,很多研究者无从了解相关测验发布的信息,对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国内的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曾经出过两个有关临床心理学的量表合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王垒老师和我曾经出版过一本《实用心理和人事测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专门介绍一些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使用的测量工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从事这方面的整理工作,以有利于后来的研究者使用这样的测量工具。
  我和我的学生共同完成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其中本书的前言、第1~4章以及附录由施俊琦翻译完成,第5章由金悦宁和骆晶翻译完成,第6章由宋弋翻译完成,第7章由王益婷翻译完成,第8章由金悦宁翻译完成,第9章由宋轶凡翻译完成,第10章由骆晶翻译完成,第11章由李思阳和冉亚威翻译完成;第12章由冉亚威翻译完成。全书最后由施俊琦对翻译进行审核和统稿。
  本书的翻译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心理测量涉及心理学的各个学科,其中有关生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并不在我专长研究的范围之内,因此翻译过程中难免有纰漏,谨请读者不吝赐教。
  最后感谢华章公司的编辑赵艳君女士,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使得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到本书。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施俊琦
  2012年8月于广州
  心理测量最初的起源仅仅是19世纪的一些欧洲心理学家在实验室中谨慎的学术尝试。尽管起初的尝试并不是很顺利,但是测量方法很快就在工业化的社会中盛行开来。正如读者在本书的文字中可以发现的,心理测量现在正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教育到职业,再到医学治疗。
  本书的目标
  本书第5版与先前的一些版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希望能够向读者完整地介绍心理测量这个学科,让读者了解这个学科的特点、目标以及应用范围。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在本书中会介绍这个学科中的经典概念,也会加入一些有关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例如,在本书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会介绍常模、标准化、信度、效度以及测验建构方面的基本知识。另外,我们也会详细介绍一些在不同领域的测验,例如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工业与组织方面使用的测验、职业测验以及人格测验等。
  特殊功能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心理测量学科中的基本概念之外,从我自己的观点出发,我也会强调某些观点、主题或者概念,我认为这些内容对于读者深入了解心理测量这个学科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本书的第2章会介绍心理测量的历史。放入这一章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当代心理测量实践之间的相关性。简而言之,现代心理测量学科的成熟与前人的探索是分不开的。当然,学习心理学的学生往往对历史并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历史知识往往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是有些迂腐的、脱离实际的。然而,我希望一个持有怀疑精神的读者能够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阅读历史这一章――我尽力将这一章写得有趣,并和现实社会的实践联系起来。
  心理测验往往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其中的一个人(施测者)通常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另一个个体(受测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施测者在接触测验的时候,应该非常关注受测者的需要和权利。为了强调这一点,我们将在测验的过程部分强调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了解受测者的需要,包括如何与受测者建立和谐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对测验结构的影响。有关受测者权利的问题,我们在本书中也会强调,我们使用一种专业的眼光,会将施测的过程视为一种合同,同时强调在施测过程中的道德标准。
  在本书中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认知神经心理学测验,这是临床心理学中一个很有前途的分支。神经心理学的测量无疑是一个新兴领域,也成了当代心理测量一个重要的实践应用领域。我将会用整整一章来介绍这个重要主题。因此,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测验的适用范围和目标,我在这一章开始讨论相关的测量工具之前,会花费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具体而言,这些基本原则会引出神经心理测量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例如个体大脑功能障碍的定位与具体的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略过这一章的阅读,带来的损失也是比较小的,因为认知神经心理测验和过程这部分的内容本身就比较难理解。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各种测验及其信效度的书籍,我们也将探讨在心理测量这个学科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心理测量这个学科是充满争议的,因为测验的结果有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伤害,甚至还有可能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我没有必要回避这些在心理测量学科中存在的争议。我们将在本书中探讨一些独立的话题,例如基因与环境对智力产生的影响,IQ的种族差异的来源,对测验偏差和测验外部效度的关注,法庭的证人证言,以及心理测验中的伦理问题等。
  案例的注释
  在本书中,我们会继续使用一些案例或者小情境来说明测验的概念,同时展示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心理测验的滥用而造成的后果。这些案例都会在本书以“案例”栏目的方式呈现。这里面绝大多数的案例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而不是学术的推导,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由于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我能够对案例的准确性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我在这里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读者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些案例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能会对案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当然,为了保证一些个体或者机构的隐私不被侵犯,我可能会改编一些不重要的细节,这些并不会影响原始事件的效力。
  与第4版之间的差异
  在第5版中,我们的目标是:①增加一些有关已有测验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加入一些在前一版书中忽视的重要观点;③包含一些测验的革新和进展。我相信我已经达成了这三个目标。例如,有些测验发布了最新的版本,包括WISCⅣ、KABCⅡ、KIBT2以及BayleyⅢ等。对这些测验而言,我已经在本书中介绍了最新的版本以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另外,在本书中我也增加了前面版本中忽视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本书的测验历史一章中,我增加了有关面相学和颅相学的概念,作为测验的早期形式进行介绍,同时也扩充了对Howard Knox测验的介绍,认为其是20世纪早期非言语测验的先驱。我还介绍了Hare的精神变态检查单修订版,这是在法庭环境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验。最后,一些重要的心理测量学概念,就像项目反应理论,已经在学术界越来越清晰,因此我也加大了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具体方面,不再赘述。
  本书的大纲
  内容的组织
  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使用了一个大纲来对心理测量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科进行区分,我将这个学科的历史、原理和应用分成了24个主题。我努力地尝试将这24个主题进行分类。因此,读者可以看到,本书一共分成了12章,每一章都包含了两个主题。这样一种章节的安排可以让读者了解到,每一章中的两个主题之间是存在很大关联的,避免了本书存在过多的章节。
  本书最基本的阅读单位就是主题。每个主题都是独立的。在每个主题中,读者可以了解一定数量的概念和相关的测验。对于学生而言,这样一种主题的安排就可以让他们能够就每一个单独的模块进行学习。而对于教学者而言,这样一种主题的安排可以让他们很快判断哪些方面的内容不是很重要,可以忽略。当然,我还是希望每个学生能够仔细阅读每个章节。当然,我也知道,由于学校课时的时间限制,一本短小精悍的教科书往往更加实用,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测量这门课的教师往往会只选择其中的一些主题来完成教学要求。
系列图书推荐 ¥85.00¥55.25
同类热销商品¥35.00¥23.8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心理学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