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360的手机,就哪个好?请问你们用小米4 360手机助手怎么样?

华为的360手机华为闪耀出了,大家如何看待这款手机,还有和小米青春版之间的比较?
华为与360首款合作机型华为闪耀耀世而生!作为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智能手机之一,华为闪耀搭载1GHz双核处理器,4.3寸qHD(960×540)防划痕高清IPS大屏,1930mAh电池,支持WCDMA+GSM双卡双待,售价仅1499元,更有闪耀单核版本仅1399元。华为闪耀将直接通过网络进行预订、购买。PS:发现一个问题,无法插入图片,怎么回事
我认为360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让我们在杀毒和安全防护方面不用再花钱,这是要感谢的。但是,360手机忽略的地方太多,我认为很难成功。1. 360手机和之前各种失败的贴牌手机有何区别? 华为不会为了这样一款手机就放弃其他利润线,更不会放弃其他渠道,所以实际上,360手机很难长期做到性价比。2.小米的成功,我认为是全方面模式的革新。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变成了互联网模式的生产。而360能把这些要素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华为手里吗? 我认为目前的信息来看,几乎不可能办到,除非模式发生重大转变。3.除了性价比问题,还有一系列的品牌问题。小米是通过提供一揽子服务,建立自己品牌的,让消费者愿意少考虑各种不足的。而360手机目前来说,难以让我放心不考虑这些不足。比如,小米为了体现自己的自信,是可以容易的刷机的。这和其他手机厂家害怕被刷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同miui般级别的系统,就难以做到这点。这会导致消费者要考虑太多可能存在的不足。4.从外观到各种细节。小米为了避免设计失败,所以走的路线是大众脸路线。其实很不错。但是华为的好丑。5.从模式上说,有太多的因素不能看到360。如果猜测的话,那么我认为360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小米成功的因素是各方面都不错,在基本线以上。而不是单纯的一方面。比如,网络预订什么的。事实上,阿里淘宝系的阿里云手机更早采用网络预订,但是实际手机很烂,当年差点上当。但是,当年阿里的减免策略和网络预订还是不错的办法。其他很多类似的细节都是,发现一些评论小米的其他用户总喜欢认为小米的成功是其他一点,比如炒作啦,性价比啦,网络预订啦。其实,更多是模式的独创和革命,才让小米脱颖而出。而这些方面,还没有看到360到底准备怎么做,所以光谈硬件,忽略了其他方面,我认为很难说360这款华为闪耀能成功。PS:
周总的微博上,有个信息错了。前置摄像头我认为不可能目前能做到300万象素还那个价格,是不是笔误啊?应该是笔误多了个0吧?当然,这是小节而已。
我认为华为作为合作方,肯定要考虑360定制机对于自身产品线带来的利润压力。华为不像小米这么轻松,它自身有完整的高端、中端、低端用户群和相应的手机产品,必须考虑到自己旗下不同规格手机之间可能出现的定位重叠乃至销量互相削弱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一款华为手机,即使是和360合作,也要面临一个很实际的产品定位问题。走性价比路线可以,但不能影响到华为品牌价值,换句话说,360手机不可能被赋予最高规格的配置,如果高配+低价,那华为的高端系列就彻底没戏了,这肯定是华为不愿看到的。这也可以通过观察360手机近期披露的配置得到印证。我认为360手机就算在未来陆续推出2代3代,只要继续和世界一流大厂合作,今后将注定定位在中端市场,因为这是一个基数庞大且对性价比敏感的人群。因此,性能上应该会和小米的主力型号有一定差距。也就只能瞄准青春版这样的低配小米进行竞争。说实话,双核1G应该是华为的底线了。不然你让华为旗舰P1还卖不卖?PS.正如TechMessager对小米的评论所言,小米自身模式有很强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恰恰来自于小米是一位手机行业的新人,它可以没有顾虑地将自身所有资源扑在一款手机上,让一款手机做到硬件方面的“不留遗憾”。而诸如三星、HTC、MOTO、华为、中兴、LG等厂商,都有面向高中低三档消费市场的不同产品系列,因此也就很难有动力去推出一款尽量“完美”而价格又不高的手机。于是市场上,我们很难找到全能又价低的大牌手机。比如大多数旗舰手机,CPU超强,屏幕也很大,但其他地方会仅仅刚刚够格,比如摄像头素质就会低一些(如Google Nexus)。有的手机照相能力很强,但其他方面就会偏弱(如Nokia N8)。有的手机CPU、内存、相机、屏幕都很猛,但电池又不给力。。。。诸如此类,你很难找出这些大品牌旗下有多少手机,可以尽力做到各个方面皆均衡发展,难免或多或少有些能力值的失衡。而小米不同,它不用考虑自己这一款手机做的太良心,导致自己其他手机卖不动,不需要被牵扯、分心。所以,小米手机在当初发布之时,硬件指标可以兼顾CPU、内存、屏幕、相机甚至是大容量电池。这种模式和苹果如出一辙的,只做一款,当然可以尽量完美,包括MIUI的加持也是。魅族其实也是类似的单一产品模式,但小米在价格、特别是软件层面上优势明显,加上互动性很强、设计感不错的官网,我相信,只要今后的产品本身没有致命问题,应该可以继续高速成长。唯一的担心是,如何更好的盈利?
我不喜欢360,但是我可以卸载它内置的程序,所以我只看配置和价格了--性价比。
在我看来,这款手机最大的意义就是进一步加剧了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各家都不断想方设法,降低价格,提高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最悲催的就是诺基亚、oppo之类的传统公司,他们将会彻底的落后。自从看到lumie808的4999元价格,我就知道诺基亚在中国死去就快了。
不是崇洋媚外。而是 国产这些手机真的看不到丝毫想做好的诚意。 为了做手机而做手机。
质量真的不敢苟同。
蛋糕既然这么畅销。那么就都来做。 味道没几个能分清楚尝出来。
看谁运气好吧。 有得转身走开
有的死不瞑目
只看两点:1, 各大网站有华为闪耀(360特供机)跑分成绩乃至详细评测吗?没有!能找到的仅仅是外观的图片。炒作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有工程机供评测网站评测,令人怀疑?2, CPU是MTK是的,也就是联发科。联发科搞Arm CPU是后来者。即使不跟高通比,联发科自己的历史记录也一向以低端入手。不排除后来居上,但是我肯定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题外话,3721永远是周鸿祎的历史污点。现在从良了,做了不少对网民有益的事情的,比如杀毒,但是放炮,说大话的习惯从来没改过。
来知乎,参与讨论360用户特供手机和小米手机青春版哪个好
  360用户特供手机采用的是一块4.3英寸大防划痕高清电容屏,qHD级别的为960*540像素,这款360用户特供机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外形与工艺都较为惊叹。而小米手机青春版搭载了一块4英寸的标准全触控屏幕,采用了的材质屏幕,1600万色的分辨率为854x480像素,显示引擎使用显示技术,全面提高了液晶屏幕的可视角度、液晶颗粒的反应时间、色彩对比度和屏幕亮度。  处理器方面,360用户特供手机采用1GHz双核处理器,拥有B的机身存储空间和1GB的,基本可以保证手机的流畅运行。而小米手机青春版采用1.2GHz的高通骁龙MSM8260双核处理器,配上768MB的RAM和4GB的机身内存。  系统方面虽然官方微博中没有透露相关信息,但是预计360用户特供手机将会使用android4.0手机系统,另外,从360用户特供手机最新的原型机界面UI上看,采用了360手机自身的应用,如360手机安全卫士,360主题桌面等。而小米手机青春版搭载了定制.3系统,具体版本号为MIUI ICS4.0(荣誉开发组版)。解锁界面方面,全新的MIUI V4采用了四方向解锁方式,用户在解锁界面不仅可以向下直接解锁,还可以直接进入拍照、通话和短信菜单。
最热手机词条排行
热门手机专区排行手机处理器详解!360特供手机和小米哪个好?
09:24 共计次阅读 来源: &<em id="num_num_
CPU工艺制程
最近360特供手机的华为与小米打的火热,关于处理器的认识有必要科普一下。究竟是360特供手机好还是小米手机好,暂且不表。但是手机的速度决定并非处理器的主频。同时其采用的架构、缓存、带宽、GPU以及系统优化等都非常重要。因此,如果其它配置达不到,出现高频低能力的请款也是难免的。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影响处理器性能的相关因素。
架构是关键
处理器的基础就是构架,决定理器的整体性能高低,不同架构的处理器同主频下,性能可能会有很大差距。可见架构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架构就像是一座建筑的结构设计部分,而处理器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建筑,只有有了稳定的结构作为基础,才能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房子。换句话说,架构只相当于一座建筑的框架,至于最后建造出来的房子长什么样,舒适度如何,就是由处理器厂商自己决定了。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假如结构的设计值是十层,容纳人数的上限是100人,那么最后建好的房子也不能超过这个上限。这也就是说,采用相同架构的处理器,性能基本上已经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看处理器的性能要先看架构。究竟是360特供手机好还是小米手机好这个我们就可以一看究竟。
ARM架构芯片
目前,手机处理器的架构主要有ARM和Intel X86,众所周知Intel X86架构在PC中占据着无法撼动的霸主地位,包括Intel主要的竞争对手AMD在内,都是使用的X86架构,然而在手机处理器领域,X86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菜鸟,虽然潜力无限,但目前采用X86架构的手机还非常少见。今天主要讲的是ARM架构。
ARM架构在手机处理器领域占有9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目前主流的处理器芯片厂商几乎都是采用了ARM架构,比如,高通、德州仪器、英伟达、三星及苹果等。
ARM的应用范围
目前千元级的低端的智能手机或者很多低价的国产手机处理器一般还在采用比较陈旧的ARM11架构,比如德州仪器OMAP(主频为 330MHz)以及高通MSM(主频为528MHz&800MHz)和MTK的一些处理器,而高通MSM7227A采用的 Cortex-A5架构实际上也是属于这一级别,代表机型为最近新上市的HTC T328w。
现在主流的中高端手机处理器基本上都采用了ARM Cortex-A8架构,速率可以在600MHz到超过1GHz的范围内调节,同频下,比ARM11性能提升3倍以上,而功耗却大大降低。比如德州仪器的 OMAP34x0和OMAP36x0系列处理器。而高通骁龙S2/S3的Scorpion架构。三星蜂鸟和苹果A4处理器,均是在A8的基础上优化而来。代表机型摩托罗拉DEFY、三星I9000、苹果iPhone 4以及等。
现在最先进的处理器架构是ARM Cortex-A9,相对于ARM Cortex-A8,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持多核心和乱序执行,并且性能继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的大部分双核处理器都采用了ARM Cortex-A9架构,比如Tegra 2、德州仪器OMAP44x0系列、三星猎户座E4210和苹果A5等,包括最近推出的首款四核处理器Tegra 3。高通MSM8x60则依然采用的是Scorpion架构,但是增加了部分乱序执行,从而实现异步多核心功能。代表机型为:摩托罗拉ME860、摩托罗拉Droid Razr、三星I9100、iPhone 4S和HTC One X等。
而更为先进的ARM Cortex-A15架构将是下一代ARM发展的趋势。另外,高通的下一代Krait(环蛇)架构,据称也有相当于Cortex-A15的性能。
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就是制程工艺的纳米。更小的制程也就意味着更低的功耗和散热,同时在同样面积的芯片上更小的制程也就能集成更多的晶体,而晶圆的数量又是决定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所以,工艺制程越先进,处理器性能越强。手机处理器从较早的90纳米,到后来的65纳米、45纳米、32纳米一直发展到目前最新的28纳米,而16纳米制程工艺将是下一代CPU的发展目标。
芯片的工艺制程和架构是同时发展的,一般采用更新架构的处理器也会应用更先进的工艺制程。目前低端手机市场一般还在使用比较落后的90纳米制程工艺。比如德州仪器OMAP1和OMAP2系列处理器和很多低价国产手机采用的MTK(联发科)处理器等。这些处理器一般性能比较差,功耗也很高,不过因为低端手机对性能的要求也不高,所以也能保证手机运行流畅,但是大型的游戏就别想了,而且优点是售价便宜,降低了智能手机的门槛,使用户只需花费几百元就能感受智能手机的乐趣。
德州仪器OMAP1和OMAP2系列都采用了90纳米工艺
到了ARM Cortex-A8时代,工艺制程已经提升到了65纳米级,比如德州仪器OMAP34x0系列等,甚至有些已经提升到45纳米级,比如德州仪器 OMAP36x0系列、高通骁龙S2/S3系列和三星蜂鸟处理器等。这些处理器一般用在中高端单核智能手机和采用高通MSM8x60的双核智能手机中。代表机型为苹果iPhone 4、摩托罗拉里程碑、魅族M9、系列和等。
TI OMAP 3xxx处理器工艺制程
到了ARM Cortex-A9时代,双核处理器的工艺制程一般都达到了45纳米级,比如德州仪器OMAP44x0系列,三星猎户座处理器等,而英伟达Tegra 2和Tegra 3的工艺制程达到了更为先进的40纳米。这些处理器一般应用在高端的双核手机当中,比如三星I9100、I9220、摩托罗拉Droid RAZR以及HTC One X等。
而最新的高通骁龙S4系列处理器已经达到了28纳米的工艺制程,以MSM8960为代表,目前已经上市的华硕PadFone以及即将上市的HTC One S都采用了这颗双核处理器。理论上性能比采用A9架构双核处理器的手机高出60%以上,而且具有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小的芯片尺寸。究竟是360特供手机好还是小米手机好,需要说明一下,360特供手机用的正是A9架构的,而小米的8260确实异步双核。
智能手机中的CPU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的CPU是不同的,智能手机中的处理器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片上系统,它是将系统中众多关键部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SoC上包含了CPU、GPU、内存控制器、视频解码核心、电源管理芯片等等。
通讯总线(AXI)结构图
如果说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内的一个系统集合。而总线就相当于连接各器官之间的动脉血管。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通的畅通程度就是带宽。即使人体的各个器官都非常健康,但是血液流通不畅,那么整个人也不会健康。这也说明了总线带宽在整个SoC中的重要作用。
总线带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数据数量,带宽越大,则代表传输能力也越强。一般Cortex-A8架构的单核处理器的总线宽度为64bit、 200MHz,总带宽1.6GB/S,就已经够用了。而A9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则能够达到128bit,200MHz,总带宽为3.2GB/S。比如德州仪器OMAP4430。甚至个别处理器能够达到256bit,200MHz,总带宽可达6.4GB/S。比如三星Exynos 4210处理器。
不过也有一些处理器并没有达到一般的水平,比如Tegra 2处理器,总线宽度仅为32bit。仅为德州仪器OMAP4430的四分之一。还有高通MSM8x60,由于采用了和单核时代同样的Scropion架构,所以,总线带宽也仅为单核时代的水平,即64bit。(数据来自网络,不一定完全准确)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有些SoC虽然中央处理器等单独芯片都比较强大,但是总体性能比较差的原因。
图形处理器GPU
苹果iPhone的问世,再加上Android的崛起,移动多媒体也茁壮成长了起来,以前在电脑配置中经常看到的GPU如今也成为了智能手机处理器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行大型3D游戏时,GPU的作用非常明显。
GeForce ULP GPU
与CPU不同,当今市面上,几乎90%的手机CPU都是采用同样的ARM架构,而个处理器品牌所采用的GPU却各不相同。
苹果、德州仪器以及三星蜂鸟处理器都采用的是Imagination公司研发的PowerVR GPU,由于苹果iOS系统下拥有大量大高品质游戏及应用,而Android系统中很多游戏也都是从iOS系统中移植过来。所以,采用PowerVR GPU的处理器在游戏兼容性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从iPhone系列手机的性能来看,PowerVR GPU在性能上也是相当强劲的。
提到GeForce显示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的电脑中都采用了这个系列的显卡。而英伟达的Tegra处理器正是采用了自家的GeForce ULP GPU,凭借着英伟达在显卡方面的优势,这颗GPU性能自然不容小觑。而且这颗GPU的一大特点是拥有很多大型的专属游戏,这些游戏在其他的平台上是很难体验到的,虽然也有部分游戏进行了移植,但是无论从画面还是特效方面,都无法和原版的比拟。
Adreno GPU性能提升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Adreno系列GPU,这是高通公司从前ATi公司收购而来并自行发展的图形架构,当然,这也是高通处理器的标准配置。这款 GPU在性能方面和其他GPU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不过由于应用最为广泛,所以,兼容性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另外,相对来说,功耗也比较小。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ARM自行设计的Mali400 GPU,这款GPU可以根据处理器厂商的要求进行定制,像素处理器则可以在一组到四组之间自由搭配,当然,成本不同,性能也有不小的差异。目前三星猎户座处理器和意法爱立信U8500都是采用的这款GPU。早期由于Mali400应用比较少,所以兼容性比较差,比如早期的I9100,但是由于I9100的热卖以及Mali400的应用范围越来广泛。兼容性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处理器主频
目前用户对主频早已烂熟于心,它也是手机性能好坏的标志。不同架构的同主频处理器也会存在差异。但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主频越高,手机的性能也就越强。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Tegra 2,虽然性能很强,但是由于带宽太小,所以性能发挥不出来。另外,经常被一些玩家诟病&高频低能&的高通处理器,由于采用了异步双核的方式,主频虽然能达到1.5GHz,但是性能较相同主频Cortex-A9同步双核的产品要弱(当然这也带来了省电的优势)。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主频最快不等于速度最快
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提高CPU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由于CPU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CPU运算正确。因此制造工艺的限制,是CPU主频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运行内存RAM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是影响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越大,运行大型游戏以及多线程程序时速度就越快。比如同样为1.5GHz主频的两颗处理器,同等条件下,采用512MB RAM的处理器就比采用256MB RAM的处理器快。所以,手机的RAM越大越好。目前比较高端的手机基本上都采用了最大的1GB内存。
快速周期随机存取存储器
双通道,就是在北桥芯片级里设计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可相互独立工作,每个控制器控制一个内存通道。
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并行运作。例如,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 就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的&天性&可以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因此双通道技术使内存的带宽翻了一翻。
手机性能方面,处理器所占比重很大,但是同样也不能忽视系统优化。采用同样硬件配置的两款手机,性能方面差距可能会却很大,这也正是体现了系统优化的关键性。
众所周知,苹果手机的处理器配置想来不是最高的,但是它却运行得非常流畅。原因非常简单,苹果手机采用的iOS系统是以用户体验和应用为主导的,其硬件配置的选择完全是根据系统和软件的需求,软件发展的同时对硬件是一种带动,使得软件和硬件达到完美的协调和统一,将硬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Android系统
如今,Android系统一经成为iOS的劲敌。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Android手机市场相对混乱,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 Android手机是硬件带动软件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近两年,Android手机的硬件发展极为迅速,但是每一次硬件配置的飞跃,却没能及时带来性能的大幅提升。一般都会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系统和软件针对新的硬件进行优化之后,才能够体现出新的硬件的性能。
关于Android系统,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卡&,但是现在随着Android系统优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硬件的大幅提升,&卡&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由于手机厂商在系统稳定性方面过于保守,所以,Android系统在流畅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Android用户为什么那么热爱刷机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内容,希望大家对手机的处理器有进一步的认识,有针对性的去购买手机,不要盲从的跟风,因为手机性能不单单由处理器决定,高主频要与其他因素配合才能发挥它在手机中的真正作用。
2015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就将在海南博鳌召开。百余家国内游戏企业掌门人和高管将汇聚一堂【字号: 】 【】 【】
为什么说360做手机是一次妥协 PK小米胜算几何?
作者:来源:中国经营网
  最近周鸿t在智能手机上的动作不断,先是放出要做5000的口号,而后话锋一转要针对年轻用户走性价比路线,之后再大喊要“秒杀”所有市面上已有机型。360的这份自信源自哪儿?胜算又有几何呢?本文来自虎嗅。    “这可能是比MIUI更适合小米的OS”,3月19日,360公布了360OS的海报与口号,预示着这款代号AK47的360手机不久将推出。这句口号挑衅小米的意味甚浓,这符合周鸿t一贯高举高打的行事作风,也侧面反映了360新的战略思路。  去年底,360注资4亿多美金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重新杀入手机行业,但不同于特供机的小打小闹,此次行动预示着360战略剧变,即在突破百度、腾讯控制的传统互联网+利润高地失败(搜索广告、网络游戏)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以长尾包夹(小米模式)。这是一次追求从质向量的妥协、垄断向长尾的妥协。360选择以另外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向“巨头之路”进军,为何这么说,我们先聊“巨头”  一、何为巨头  定义巨头不太容易,我们不妨结果导向,市值(估值)超过100亿美金即可成为巨头,那么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有: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唯品会、网易、乐视、小米,一共8家。这8家公司达到百亿美金规模,究其原因,有两种模式:  一是在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本源市场,占据绝对垄断或者相对垄断(这个市场足够大,例如电商)的地位,例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唯品会、网易;二是在多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借上下游产业链或软硬件服务实现联动,例如乐视、小米。前者基础牢固,用历史资本攻城略地,后者灵活多变,上下联动开疆拓土。  第一种巨头,在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本源市场,占据绝对垄断或者相对垄断的地位。  2014年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882亿元,其中阿里占比61.4%、京东占比18.6%、唯品会占比2.9%  2014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1108亿元,其中腾讯占比44.4%,网易占比8.8%  2014年搜索引擎市场规模600亿,其中百度占比81.8%  不难看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市场规模依次变小,而相对垄断者份额越高、垄断者数量越少。唯品会只占据2.9%的B2C市场规模就使得市值突破100亿美金,而百度占据了搜索引擎市场收入8成多规模,搜狗只有4%,360只有2.8%(没错,我说的是收入,而非用户市场份额).  第二种巨头,在多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借上游下产业链或软硬件服务实现联动。  乐视的收入来自于上下游产业链:广告+增值服务+版权+票房  小米的收入来自于软硬件服务:游戏+广告+增值服务+硬件+周边  成为巨头无非这两种路径,360做手机预示着其选择第二种路径重新出发,成功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回顾其选择第一种路径的两次失败反而更有意义。  二、两次进击  360自2011年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先后两次杀入市场份额巨大的本源市场(网络游戏与搜索广告),分别遭遇到了腾讯与百度的狙击,也就是著名的3Q大战与3B大战。  1、3Q大战进击游戏  2010年,3Q大战表面上是360卫士与QQ的桌面控制权争夺战,实质是对入口背后的利益之争。  当时腾讯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基于QQ的网络游戏,桌面QQ的强入口渠道对这些游戏的推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360的收入基础是基于安全卫士-浏览器-网址导航的网络广告和以网页游戏为主的增值服务。根据其2011年财报显示,网页游戏为主的增值服务当时占360收入的25%以上,但全年只有区区4300多万美金,不到3亿人民币。2011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400多亿,360占比不到1%,而腾讯占比近50%,高下立判。  随着政府调停及腾讯开始重视,360围剿QQ遂告一段落。此后360在PC端的游戏收入虽有增长,但并不能颠覆腾讯垄断的格局。而随着页游的衰落、手游的增长,360与腾讯在游戏的对抗上转移至移动端,这里主要指的是移动游戏分发,360手机助手 PK 微信/QQ/应用宝。  在早期,360凭借手机卫士的安装量在游戏联运上赚的盆满钵满,但此后随着微信5.0游戏中心的上线、腾讯加强腾讯安全管家及应用宝的推广、以及百度收购91,360在手机游戏渠道上的垄断被打破,并被反超,腾讯系游戏胜出。  2、3B大战进击搜索  进军搜索领域,这是谷歌退出中国后百度遇到的最大挑战,而360认为自己可以做好搜索的信心是基于下面几点:  产品层面:安全卫士-浏览器-网址导航-搜索是一个非常顺畅的过程;  技术层面:360沿袭了当年3721的技术团队;  市场规模:搜索广告市场有着数百亿的规模;  用户角度:百度过度商业化导致用户颇有微词。  但现实并不如意,截至2014年度,关于百度与360市场的份额众说纷纭,有70%/20%之说,也有60%/30%之说,但这种份额很容易在使用率及用户规模上玩文字游戏,所以看实际收入最靠谱,因为广告主们肯定是看实际效果的。  2014年,整个搜索引擎市场规模600亿,而百度收入占比81.8%,达到490亿,而360搜索占比2.8%,17亿不到,甚至不如搜狗。所以,360搜索的实际情况并不容客观,在搜索份额上貌似分得一杯羹,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收入。  3B大战中,360虽然抓住了百度种种弱点,但仍然没有取胜,我认为原因如下:  技术及本地化:百度毕竟有着10多年的技术积累,而且帖吧/知道/百科等产品也形成极具本地化特色的搜索结果;  广告主不认可:百度有着一整套基于搜索的推广机制,包括百度联盟、百度推广等产品;  移动化太慢:虽然百度一直被诟病移动化太慢,但其实最慢的是360.  所以,360向网络游戏、搜索引擎两个本源市场极大的领域扩展都不是很顺利,虽然分得一杯羹,但市场份额尚不足以称之为巨头。王冉在《创业公司警惕C轮死》一文中提到,登上山顶的路不只一条,可以选择不同的坡作为切入点,那么以这个逻辑看,360选择以另外一个坡进军在线游戏和搜索引擎市场,但结果并不理想。  BAT仍然控制着利润最丰厚的搜索、电商、游戏三座大山,京东、唯品会等分别以不同的坡切入(自营+自建物流、特卖),被证明是可行的,360虽然2014年初股价一度涨至近150亿美金,但搜索商业化不如人意、移动布局太单一,无法向市场证明其在搜索、游戏等领域的可持续性,所以折戟于此。重新出发,2014年低选择与酷派合作重新杀入手机行业,寄希望以小米模式重回巨头阵营,如果无法占领一座大山,那么就占领一堆山头。  三、小米模式  360选择以小米模式重新出发,小米模式不用再累赘,这里主要说一下小米除硬件外获取收入的主要方式,上文已经提到,大山已经被巨头占据,小米选择占领一堆山头,那么这里就具体说一说小米占据了哪些山头。  应用商店:其份额在国内安卓市场占据10%左右规模,游戏联运是收入大头;  小米生活/小米黄页:包括携程、快的、点评、58同城等都已经入驻,小米切入O2O等服务类电商领域;  浏览器/搜索/视频:包括猎豹浏览器,获取一部分网络广告收入;  增值服务:金山云、WPS可能带来用户付费收入,以及主题、壁纸等周边产品。  总体来说,就是手机游戏、生活服务类电商、碎片化移动广告、增值服务构成了小米盘杂的收入来源,当然很多应用层面的东西小米选择了与第三方开发者分成,而这还不包括小米其他终端的收入。小米模式一句话概括就是:有钱赚的地方我们都赚一点。  所以,小米以硬件为核心,充分利用Android内置的Google服务被墙的机遇,发挥其本地化优势,实现MIUI对手机应用层面的控制,横向切面,涵盖各个领域,只要是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互联网盈利模式,都可以在小米平台上复制,哪怕份额只有一点点,多个收入来源叠加,收益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小米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大其产品出货量(进军国外)、跨越更多屏幕(进军物联网、车联网)。同样的,360此次做手机也是基于此逻辑,但小米是有意为之,360是一次被动妥协。  四、一次妥协  360此次做手机是一次妥协,为什么这么说?  上文讲到成为巨头的第一种路径是在本源市场足够大的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比如说BAT。京东、唯品会们则是从不同的坡切入,尚不能下定论这个切入点是否正确,但从目前发展看是有机会从本源市场分一杯羹的。而360两次向本源市场进军都宣告失败,此次做手机,意味着360选择了第二种路径,既多个山头,以量制胜,但这需要360手机有着足够的出货量。那么问题来了,360手机胜算几何?我认为很难大成,原因如下:  红利耗尽,国内移动终端市场接近饱和,很难继续依托红利获得出货量的自然增长;  竞争激烈,苹果三星等国际大牌、联想华为等国产品牌、小米魅族等新兴力量都是360对手;  应用匮乏,360在移动端基本上没内容可言,百度至少分发了14个上亿的应用;  安全鸡肋,安全对手机重要,但安全牌尚不足以驱动用户去购买一款手机。  当年百度收购91弥补移动战略的滞后,而360选择做手机弥补,这其中的不同在于即使360有手机助手这个大杀器,但自身应用层面不给力,使得移动收入完全依托于手机助手(主要是游戏联运),所以下沉太难,那就上行。换一种方式向巨头之路挺进,但妥协意味太重,似乎是万般无奈的选择。  写在最后  我很敬佩周鸿t,企业家精神在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次做手机可以看成其第三次向巨头之路挺进。但时也势也,360似乎总没有一个稳定的根基支撑其扩张,安全产品想象力太有限。据说360已经投资了200家智能硬件上下游公司,结合其最近与李开复在智能硬件上合作的新闻,希望周鸿t这次能踩着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连接360手机助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