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越野系列跑背包怎么样

一个专业比价搜索网站
热门比价:
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跑背包
收录商城:
历史最低价:¥0.00
开始收录该产品
历史价格走势 -
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跑背包
商品参数 -
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跑背包
商品介绍 -
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跑背包
最高返2.1%
400-810-5666
同类商品推荐
京东商城 ¥269 & 1719条评论京东商城 ¥188 & 1719条评论京东商城 ¥129 & 7447条评论京东商城 ¥129 & 7447条评论京东商城 ¥129 & 7447条评论京东商城 ¥129 & 7447条评论
淘宝天猫报价
Ultimate Direction AK 2.0 越野耐力跑背包相似商品
返利咨询:
技术咨询:
商务广告:
商务合作:经验 | 浅谈越野跑中的强制装备(二):冲锋衣
冲锋衣是装逼神器,但如果你不懂得正确的打开方式的话,那效果真的会适得其反哦!
六年前,当我意识到冲锋衣神奇的防水效果和装逼功能之后,它就成为了我19岁那年的生日礼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我把崭新的橙色爪牌三合一冲锋衣(即抓绒加冲锋衣)套在身上,无视珠海的38度高温酷暑,抓了根leki的登山杖,毅(sha)然(bi)决(he)然(he)地朝宿舍楼后一座300多米高的山头进军。5分钟后,湿漉漉的抓绒衣已经前胸贴后背,烈日当空照的我头晕目眩。彼时我在心里暗骂,什么破玩意儿,户外“杀人”效果堪比纯棉T恤。2012年笔者攀登青海玉珠峰,北坡修路中现在回想起当时中二的我,误把冲锋衣等同于“专业登山神器”是多么的可笑。如果再回让我到19岁那个炎热的午后,我绝不会再穿着那件厚重的三合一冲锋衣上山,而是果断地抄起桌上的空调遥控器,翻身上床眯个午觉。从那以后我格外关注各式各样的防水夹克。为了避免更多爱好者发生像我当年一样的悲剧,消除户外爱好者和越野跑初学者对冲锋衣的基本认识误区,这篇文章中我谈谈对冲锋衣的认识,推荐些“针对越野赛事设计”的冲锋衣。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请拍。冲锋衣的误区每到了冬天,各大城市的北方壕们蠢蠢欲动,披上几个月前不惜重金购买的鸟牌冲锋衣出没在公园和商场。这倒还好。可怕的是很多北方的朋友竟然冬季穿着冲锋衣跑步,还是晴天!在大部分非户外爱好者眼里,冲锋衣的三大特点分别是防水,专业,保暖。防水这一点无可厚非,后文会有详细论述,暂且不表。但是冲锋衣的“保暖”和“专(bi)业(ge)”二点值得深入探讨。《谍影重重4》中Jeremy Renner全身鸟牌冲锋衣保暖,这是大部分人对冲锋衣最严重的错误认识。先亮观点,一般的冲锋衣没有特殊的保暖优势,保暖的是三合一冲锋衣里面的那层抓绒,即保暖层。如果非要说穿上冲锋衣会暖和一点,也不是没有,因为从保暖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件普通夹克的保暖能力。如果硬要说保暖,唯一的特点就是通过防风而增强保暖,而并非本身具有保暖的材料。那些抱着“冬天来了,又要穿冲锋衣出门了”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冲锋衣内侧的压胶,防水是它,不透气也是它谈谈透气。四年前的某个十月,作为某户外品牌登山节的高山向导,我和另外几名藏族高山救援队护送一位高反严重的队员下山。从四姑娘山二峰大本营(海拔4500米)下撤到日隆镇(海拔3200米),时值凌晨两点,在满天星光中,我们四人一匹白马在泥泞的马道上狂奔下山。一名向导在前牵着马,一名向导在一侧保护,我在马后兜底,伤员在马上——咦,总觉得这个阵型似曾相识?我穿着该品牌赞助的轻量化冲锋衣一路狂奔马后炮,哦不,是马后跑,等到了日隆镇发现冲锋衣内侧已经湿透,我们几个顺便拿水瓶沿着衣服下摆接点汗水洗个手….Gore-tex的奥秘:材料密度介于汗分子于水分子之间透气和防水永远是一对儿矛盾,即便是有了Gore-tex和Event这些神奇的材料,当你选择防水,你就一定程度上放弃了透气,衣服如此,鞋也是这个道理。经常有入门越野跑者让我推荐鞋,他们经常问我同样的价格为什么还不选有GTX材料的越野跑鞋。这个时候我都会摸摸他们的头说道,傻孩子,GTX跑鞋有个神奇的特点,外面不沾水,袜子已经湿透。与其选择防水,不如选择透气,特别是这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更何况还是低帮的,一旦遇到小水洼,那就成了一双储水袋……所以容我多说一句,大部分情况下,低帮防水跑鞋就和防水跑步T恤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用韩寒的一句话形容恰如其分,穿着棉袄洗澡。硬壳(冲锋衣)VS软壳再说专业。追本溯源冲锋衣的历史,可见冲锋衣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的。但如果追求逼格的朋友抱着“穿冲锋衣就是专业人士”的心态,那就大错特错了。大部分的高手习惯穿软壳,在非极端天气且有技术含量的户外活动中,一件软壳更加舒适贴身,高级的软壳设计不仅亮骚而且还透气又保暖,如果我捡到一笔银子让我在冲锋衣(硬壳)和软壳之间只选一件去登山攀冰,我会对冲锋衣说永别了。看看那些阿式登山大神的视频,在非极端天气下都是穿着软壳的。顺便说一句,不仅仅是户外探险,舒服的软壳也是不错的城市通勤服饰,既有浓浓的户外风格,设计上又不违休闲搭配之道。当我们谈论防水夹克,我们在谈论的是冲锋衣防水夹克(waterproof jacket)是参加国外大部分越野赛事的基本标配之一。如果你准备参加全马距离以上的越野赛事,除了越野跑鞋,防水夹克首当其冲。其重要性无须我多言。这里说的防水夹克,理论上雨衣夹克也算在内。但在实战当中,基本不会有人选择携带雨衣夹克,因为雨衣没有透气性,即使外面防雨,里面也会汗如雨下。事实上,大部分负责任的越野赛事,都会在强制装备列表里标注防水夹克的防水透气指数,一般是10000以上。虽然雨衣夹克同样防水,甚至有时比普通的冲锋衣防水效果还好,但由于材料不具有任何透气性,在越野跑,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中,更容易让人出汗,出汗后有风就会失温,在高海拔和野外失温又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有必要说明一点,当我们谈论越野赛事中的防水夹克时,我们就是在谈论冲锋衣。重量的进化那么问题来了,越野赛事中的防水夹克,哦不,是冲锋衣应该如何选择?越野跑冲锋衣和普通的登山徒步冲锋衣有何区别? 二者之中最大的区别是重量。如果你是越野跑爱好者,越野装备的轻量化概念无须我解释,装备越轻跑得越爽,越自由,越能享受到越野跑的乐趣,如果条件和伦理允许,恨不得在山里裸跑才好呢!因此在装备的“进化论”中,越野赛事中的冲锋衣自然从普通的重型冲锋衣中进化成轻量冲锋衣。2011年青涩的K天王在展示初代S-lab超轻皮肤衣衣直到这几年,随着那些超一流的越野跑精英们和不怕死的登山家,不断地把各项赛事的成绩和纪录以“秒”为单位推进,对装备重量的要求也就以“克”为单位精减,因而从轻量冲锋衣的概念中又进一步演化出超轻冲锋衣。在纪录和成绩竞争到白热化状态的今天,从某种角度讲,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也是他们背后的赞助商之间的科研竞争。当Killian称霸一项又一项的赛事,我们不可否认他身上超轻的salomon装备有一定的功劳。当Ueli Steck站在艾格北壁的“墙“角下准备free solo时,头天晚上肯定精挑细选过自己的技术冰镐和头盔。轻量与超轻之辩既然冲锋衣已经进化到超轻,那么是不是对所有人来说超轻冲锋衣肯定比普通的轻量冲锋衣好?很难说。首先,针对那些一流的越野精英,他们可以把普通的百公里越野赛压缩在天黑之前,超轻冲锋衣只是一个基本不会用到的强制装备,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越轻越好。在今年5月的澳大利亚TNF100赛前准备中,闫龙飞曾经跟我说,他希望把装备都换作成最轻量的,哪怕性能不好也可以,因为背包里的大部分装备对他来说都是比赛中不会用到的累赘。英国Marmot Dark Mountains定向赛中,参赛者半徒半跑其次,超轻冲锋衣之所以能称其“超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牺牲了一定的防水性而成就了重量方面的优点。因为越野跑运动的特殊性质,在单位距离内,同一水平越野跑者肯定会比徒步者更加快速地通过这一路段,除非是全程下雨,否则相对来说越野跑者对冲锋衣防水指数的需求,没有徒步者那么依赖。不过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一点,在一项注定会下雨的越野赛事中,越是慢的越野跑者,对装备防水性的依赖就越是接近徒步者,比如HK100中30小时的完赛者本质上和徒步者区别不大(当然,他们的精神还是越野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和舒适性多几百克的重量显得很有必要了。Ueli Steck身着经典硬壳Mountain Hardwear Torsun 阿式攀登最后,我们再回归到冲锋衣的功能性上去分析,冲锋衣相比于普通夹克,最大特点是防水,其次是防风,防撕裂。在防风性能上面,超轻冲锋衣与同样材料质地的轻量化冲锋衣相比,在重量上占优势但是相对地在厚度上更轻薄,防风性能更弱。皮肤衣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蜗牛型跑者,或者是注重体验的旅游型跑者,超轻冲锋衣除了酷炫和轻薄的快感外,它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最后的最后,对于大部分的装备,越是轻量就越代表着技术,因此就越贵。综上四点,我们可以基本判定,在长距离越野赛事中,你的速度越快,对你来说超轻冲锋衣就越适合。你的速度越慢越接近徒步,普通的轻量化冲锋衣对你来说更适合。越野冲锋衣推荐-非植入广告想起第一次参加百公里越野赛,多达25项强制装备几乎撑爆我的12L背包,其中最占空间重量的三大件分别是冲锋衣、冲锋裤、抓绒衣。那时我还没有银子买轻量的冲锋衣而是用普通的三合一冲锋衣….赛后肿痛的肩膀好比岳飞后背的纹身,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留意合适的轻量冲锋衣,你们可以仔细体会下这个感觉。这几年确实也留意到一些经典的款式,在我看来,优秀的轻量/超轻冲锋衣至少具备以下几点:10000以上的防水指数和透气指数;300g甚至200g以内的重量;适于越野跑的独特设计。在此笔者做一些简单的推荐,请各位看官自行判断。当我们谈论越野跑装备时,总会不可避免地探讨Salomon。Salomon Bonatti Jacket是笔者正在使用的冲锋衣。相对合理的价格,相对合理的重量210g,相对合理的10000防水透气指数。综合各方面都可圈可点,最终亮骚的设计征服了我。Salomon 的黑科技s-lab系列永远是大杀器,s-Lab Hybrid Jacket好比是Bonatti的精英版,不仅重量上几乎轻了一半,跑动时完美贴合身体,在帽兜和下摆处都有很多动人的小细节。Marmot precip的冲锋衣裤算是土拨鼠早期的轻量冲锋系列了吧,不过用2015年的眼光来看款式太过old school。370g的重量早已无法跻身超轻冲锋衣行列,只能算作是普通的轻量化徒步冲锋衣,不过超高的性价比不解释,仍然有很多选手比赛时选择这款。入门越野屌丝的不二之选。Berghaus的Vapourlight Hyper Smock 2号称是世界上最轻的超轻冲锋衣。75g(L码)的重量至今让很多皮肤衣汗颜。还记得当时我在店里抚摸着这款冲锋衣时内心的震撼,颤抖地问着店员,确定这个是冲锋衣吗?店员暗含着嘲笑对我说道,这个是皮肤衣不防水的。我指着waterproof参数给他看,顿时这位店员也大惊失色,马上打电话问了老板,片刻后他也颤抖着跟我说真的是冲锋衣。在超轻冲锋衣的概念还没有竞争到如火如荼的时候,重量级户外品牌Outdoor Research的Helium系列已然占据超轻冲锋衣市场的一席之地,如今Helium二代凭借180g的重量和OR的品牌知名度,依然俘获了不少越野跑者的芳心。Montane据说是K天王私下里最爱的品牌。作为一款专门精工于轻量化装备的户外品牌,Montane拥有多款超轻冲锋衣。比如Minimus Smock这款,146g的重量足以胜任“超轻”二字,20000的防水指数和25000的透气指数仿佛如虎添翼,可以无视任何恶劣天气。相信任何一位越野跑爱好者对Ultimate Direction都不会陌生,甚至三个人里都至少有一人使用过他们大卖的明星签名款越野背包。相信UD新推出的ultra jacket也会成为经典。这款冲锋衣专门为UTMB量身打造,重量167g,适于Iphone6的口袋让它的细节充满时代感。但凡涉及推荐的内容,从千万种相似的产品中拿出来讨论,多多少少会有些主观色彩。仅供各位参考。Ryan Sandes的Drakensberg大穿越笔者个人认为越野冲锋衣最帅的穿法如上图所示:头戴空顶帽或头巾,上半身冲锋衣,下半身一定要5寸或者更短的短裤,袜子最好是低帮。整体色彩要和谐统一。有些朋友花了大价钱买了高端的冲锋衣,生怕划个口子。我觉得买装备不是为了呵护他们,供养他们,而是应该把他们带进山野,与你共浴泥泞,哪怕终有一天衣衫褴褛,也不枉此“衣”生。冲锋衣如此,装备如此,人生亦如此。扩展阅读: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装备评测】我的越野跑背包
版权声明:此原创文章版权无条件归益跑网所有&个人信息:越野跑爱好者,水平一般。由于抱着不退赛,不关门,不受伤的三不原则,所以属于无特色,无特点,无关注的三无类型。身高176cm,体重68kg(持续减肥中),体型在越野跑领域算微胖。1. Nathan HPL#020 ,2011购自美国,80 USD使用: 杭州威斯跑山赛,2012 北京TNF50,各种杭州黑练(威斯线,尼古拉斯线,风浙线,ASICS线)功能:上面的口袋可以放钱包和头灯下面的松紧带可以固定皮肤风衣右侧大口袋可以放手机等物品,小口袋可以放药丸等左侧口袋可以放一个250ml的水壶或者能量棒和能量胶水袋吸管可以从左侧也可以从右侧放下来以适应左右撇子2L水袋感受:这是我第一个越野包。总体上我对这个包还是很满意,当时也没有太多的竞争产品。水袋是2L的装满水完全可以应付长距离的赛事。平时也会灌满自来水用来负重跑。由于当时没有经验,在水袋中泡了电解质片,导致水袋被染色,所以水袋最好还是放清水。此包的背负性很好,奔跑中水袋是不会晃动的。右侧的网兜建议放250ml的水壶,如果放了500ml的水壶,我保证水壶在跑动中会掉出去。优点:?大容量水袋?极佳的背负性缺点:?没有太多的口袋来装额外的装备,所有装备基本都塞入水袋仓。?拿取装备需要脱下包,不方便。?无法挂登山杖(目前已彻底不用手杖)2. UltrAspire spry vest,2013购于美国,80 USD使用:LSD功能:左上磁铁搭扣用来放药丸右上可以放电池和钥匙右侧大口袋可以放手机等物品,小口袋可以放入能量胶左侧口袋可以放一个250ml的水壶或者能量棒和能量胶后侧口袋可以放1L水袋或者皮肤等物品,有磁性搭扣和水袋固定扣1L水袋配套250ml水壶,需要另购感受:&此包只适用于50k以下的训练和比赛。水袋仓如果不装水袋可以放皮肤风衣和手套。背负性不是很满意,穿在皮肤外面水袋会向后滑动。UA虽然和Nathan出自一个设计师,材料的重量和防水性比Nathan更好。右侧口袋可以加250ml的UA水壶,但UA的水壶密封性一般。优点:?极轻,极简?适合长LSD的装备、补给携带?水管的吸嘴完全是创新设计,而且只要拉开吸嘴就能自动排清水袋里水,十分方便。缺点:?UA的磁铁搭扣完全是噱头,我一直担心洗包后磁铁会不会锈掉,而且每次装在大包里都会当心不和GPS手表有亲密接触。?水袋没有安装吸管固定扣(omega有),导致水管在跑动中不稳定。?背负一般3. Salomon XT Advanced Skin 5 S-Lab Set, 2012 购自美国, 129 USD使用: HK100,2014 Translantau100,2013 北京山地马拉松,2013 ASICS杭州山地马拉松,2013 杭州正格跑山赛,2013 大连100功能:两个前置水壶仓,两侧有可以放药丸的小袋子手袋收纳袋肩带可以上下调节左侧水壶仓上有个小口袋可以放退赛打的费两个腰部的拉链口袋后面有个拉链的收纳袋可以放钱包,皮肤等,但是横开的拉链不方便拿取大体积物品1.5L水袋和保温袋(无效果)感受: 能不能起个短小易记的名字?!欧洲设计就是太复杂,我还是喜欢老美的东西。此包足以应付各种百公里比赛,当然价格也不菲。做工非常好(其实slab都很好,价格也非常好)完全贴合身体,背负极佳。而且有两个尺寸适合不同身材的人。散热和快干出色。如果不用水袋,可以前置两个水壶。此包还附了两条保暖毯。此包还有固定登山杖的4D挂钩,但是要在背负的情况下挂杖,拿杖需要多加练习。1.5L的水袋外有个保暖袋。新款的skin 5没有水袋换成两个软质奶瓶,个人觉得这个是设计败笔,因为软质奶瓶越吸越小,最后就完全塌陷在前置口袋里,没有实际用过,不做过多评论。优点:很出色的包,完全能满足百公里的需求,完全贴合身体。缺点:如果要有缺点就是做工有点复杂,很多镀金(gold plating)设计增加了成本(当然成本是转嫁到我头上),比如:手机袋完全不适用于比赛水管外套只有美观作用,洗一次包,把水管放回去需要花掉10分钟。吸管位置不完美,跑动中偶尔会抽到脸。左右两侧的腰部口袋太小,拿东西不方便。4. Ultimate direction SJ 2.0, 2014 购自美国, 129 USD使用: 未使用(UTMF?)功能:两个超大的腰部口袋,里面暗藏腰部调节带后面的大口袋,左右都有竖开拉链方便拿取物品手杖和冰锥的固定装置松紧带可以帮抓绒或皮肤后面大口袋左右各有水袋的水管出口两个水壶仓,每一个两侧各有一个能量胶仓可以放4根胶右侧白色口袋防水用来放退赛打的费左侧灰色口袋用来放药丸水壶仓上面各有一个口袋用来放手机,但是基本放不下手机奶瓶,奶嘴需要拉出来才能吸,也有人不拉就吸的(神人)附上一张官方的收纳指导感受:&去掉水壶,整个包感觉只有3张A4纸那么重。多场百公里后我开始发现水袋的局限性,用了水壶的很大的优势就是想喝什么就能往里面倒(电解质,可乐,清水),但千万不要倒开水,否则瓶子就挂了。奶嘴设计不是太难吸,而且这个设计可以防止跑动中喝水被呛到。整个包的设计把百英里需要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相对于SJ1.0, SJ2.0只有小范围的更新,比如:换了新的材料增加了撕扯度,提高了前置水壶袋的高度,增加了腰部的尺寸调节等。各种口袋可以放能量胶,退赛打的费,药。而且能挂杖。后面的包能放太多的东西甚至是软壳或抓绒,也可以装水袋。实战不多,没有更多的评测。优点:用上了和Scott Jurek一样的装备:)。缺点:要习惯跑动时水壶里水晃动的声音智能手机需要占用掉一个腰部的口袋
阅读(6439) 关注(3) 顶(5) 评论(10)
下一篇:没有了
拼团价:¥589.00(6.56折)
拼团价:¥199.00(4.99折)
拼团价:¥159.00(8.46折)
免费注册 开启您精彩的跑步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irection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