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蛟高通骁龙616处理器器玩王者荣誉

高通裁员的背后:内忧大于外患--百度百家
高通裁员的背后:内忧大于外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作为昔日手机芯片界绝对的王者,高通日前不断遭受着净利润下降和裁员的麻烦。下一步该如何布局以改变高通目前尴尬的现状,还要看高层的态度和决心。
文/蓝鲸TMT 老喵
全球手机市场增速变缓,竞争日益激烈,多家手机品牌是拼的你死我活,稍微不留神,就会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其实,不仅仅是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白热化,手机上游的处理器芯片竞争也是愈演愈烈。作为昔日手机芯片界绝对的王者,高通日前不断遭受着净利润下降和裁员的麻烦。
根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确认,高通已证实,美国圣迭戈总部将裁员1314人,被裁减的员工预计将会在11月20日离开公司。公开资料显示,高通公司在全球雇佣了3万多人,在加州圣迭戈市总部,员工人数为1.2万人。此前,高通在二季度财报中就曾披露将会在全球裁员15%,一年共节省14亿美元的开支。
频频裁员 股价已跌到近三年最低
根据高通最新公布的2015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 高通第三季度营收为5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2亿美元,同比下降47%。 财报公布后,高通股价在纳斯达克盘后交易中下跌0.5%,至63.92美元。同时, 过去一年时间里,高通股价已经下跌了21%。
作为全球移动芯片界的霸主,为了止住下滑的趋势,裁员是最无奈也是最简单快捷的削减成本的方法。由于反垄断调查带来的净利润下滑, 早在去年底,高通就曾进行过一轮小型裁员,全球裁员约600人, 官方声称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调整公司的整个人员规划。不过,实际反应并未达到预期,高通业绩仍就不断下滑。
2013年,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高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值超过了传统PC芯片厂商英特尔, 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芯片厂商。不过,由于接二连三的反垄断调查以及自身发展的受限,高通股价一路走低,截止美股收盘,报收于54.39美元,已跌到近三年最低,今年市值累计蒸发达311亿美元。
美国投行FBR & Co在一份报告中下调了高通的股票评级, 并将高通从FBR优选股名单中移除。分析人士认为,高通自身的壁垒,订单量的减少,加上三星和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发展,会让其在以后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带来业绩下滑。
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显示,2014年Q2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取得22%的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达52亿元。一年之后,全球手机处理器市场同比增长20%,达53亿销售规模。第一大供应商依旧是高通,只不过市场份额跌到47%。第二和第三位的苹果和联发科均有所增长,分别占比为16%和15%。
有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千元机的快速增长和发展,联发科将在第三季度4G出货量正式赶超高通。
数据下滑的背后:内忧外患
放眼望去整个手机芯片领域,高通的榜首地位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撼动。不过,从这两年的数据可以看来,高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全球手机芯片的发展相悖,正在慢慢走下坡路。不到一年的时间,市值缩水311亿美元,在这背后,高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星和苹果手机占据着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一旦能够抓住这两个主要的订单,高通的日子会过的很轻松。不过,由于高通的过于“自信”,骁龙810芯片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手机过度发热,使得多个厂商放弃选择高通的这款芯片,就连三星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采用自家的芯片,导致高通损失掉了大量的订单,对整体的业绩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同时,自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对高通展开了反垄断调查,对占其利润三分之二的专利授权业务进行了打压,并开出60亿元的罚单。随后,高通还遭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欧盟的初步调查,这些都对高通的营收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过度依赖CDMA专利授权作为主要营收点,高通在研发能力上已经被联发科和三星等品牌甩在身后。目前,包括海思和三星都在研发自己的基带等关键部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故步自封的高通却还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未来的盈利点模糊,现在的利润下滑正是给其敲响的警钟。
近两年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增长期,除了高通,包括联发科、三星等公司都在盯着这块肥肉。作为高通来说,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性价比较高的联发科芯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中端以下手机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为了拼性价比,在处理器的选择上大部分厂商都偏向于选择较为廉价的联发科。同时,由于中端机型的增长,联发科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1.67%,加上高端市场三星猎户座处理器的狙击,高通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充满坎坷。
写在最后:
萎缩的市场,需要高通进一步加强研发,开拓新的盈利点。现在的高通更像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短暂的荣誉让自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像极了当初的英特尔,一度的盲目自信,不求改变,最终错失了发展移动芯片的最好时机。不过,高通毕竟还是有一些沉淀,就要看未来如何布局,改变现在的尴尬局面。
阅读:1510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1万
阅读:15万
阅读:11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欧美解除对伊朗制裁,对俄罗斯不是好消息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为什么我的手机cpu是八核的为不能玩王者荣耀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的手机cpu是八核的为不能玩王者荣耀
高通的骁龙cpu手机你用的话会发现没问题。 8核不代表很厉害。 游戏它有一些是没有为某些cpu做优化特别是国产的cpu或者MTK的cpu? 没用的手机8核,2G的ram和游戏没关系,现在满地的8核基本都是胶水8核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人丑意外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通蛟龙的处理器有什么好处_百度知道
高通蛟龙的处理器有什么好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蛟龙是骁龙,那个字念x i ǎo
稳定 兼容性好
主流,程序、游戏不兼容可能性极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历史惊人相似?谈Intel与高通的发展轨迹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6-10 16:24:07
Intel与高通,在各自的CPU市场呼风唤雨,却在历史发展中,却同样经历着一样的失误,疲于奔命
1PC霸主遇上移动王者:相似的发迹史回顶部
&Intel,毫无疑问的CPU界霸主,掌握着除美帝外所有国家垂涎欲滴的x86专利,掌控着全世界PC的命运。高通,不用质疑的移动CPU界巨头,掌握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大部分专利,想绕过高通制造手机?没门!Intel与高通,在各自的CPU市场呼风唤雨,却在历史发展中,却同样经历着一样的失误,疲于奔命。是什么失误,让这两位主宰者碰壁?
历史惊人相似?谈Intel与高通的发展轨迹
一、相似的发迹史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Intel,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高通,有着不同的出生年代,却有着相似的发迹史,相似的机遇,相似的人生巅峰。在两家公司成立的初期,都处在各自领域的萌芽阶段,都在各自领域的战国阶段中出类拔萃,都在各自领域中淘汰对手,走向统治道路。
Intel 8088为我们带来了PC的概念
从Intel第一颗CPU 4004 的发布开始,Intel已经掌握了集成电脑研发的优势。而在多年的发展后,Intel遇到了IBMPC兼容机发展的机遇,捉住了IBM的手,引领了PC个人电脑的时代。
统治十多年的奔腾CPU
80年代开始,Intel名声大振。资金得到远远补充的Intel,逐渐统治了计算机界。386、486、奔腾、酷睿,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词。虽然有AMD的强力对手,但Intel的统治地位牢不可破。
做通讯技术发家的高通
在高通成为隔壁老王邻居张姨都认识的品牌之前,20世纪时代的高通掌控着通讯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不断的专利授权获得了大量的资金。21世纪初,在诺基亚统治的智能手机时代,高通只是和德州仪器、Intel、飞思卡尔、意法等平起平坐。
高通逐渐成为了移动处理器的王者
但到了智能手机发展到大屏高性能的时代,掌握了大量手机专利的高通,在研发道路上一马平川,ARM架构逐步领先德州仪器等竞争对手。加上刚好遇上谷歌的安卓智能手机的发展机遇,使得高通成为了高性能手机CPU的代名词。虽然三星、联发科等竞争对手不容忽视,但至始至终,高通手机CPU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业界的心。
二、相似的叫座力
Intel Core-i7
没有酷睿的广告,没人会感兴趣。这就是普罗大众对CPU认识的典型,可见当今酷睿CPU在市场的地位。&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虽然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梗,但却是Intel在CPU市场的写照。
高通 骁龙 移动处理器
高通的骁龙在移动CPU的业界地位就和CPU界的酷睿一样,正如骁龙这一威武霸气的名字,成了性能的标杆。从当年的骁龙S1-S4产品线,到现在的骁龙200-400-600-800产品线,诞生了不少明星级产品。如双核时代的翘楚MSM8x55,引领四核手机CPU时代的APQ8064、现在高端手机的骁龙800系列等。
同样的叫座力,让酷睿与骁龙同样的家喻户晓,成为了普罗大众心中的标杆。但是成为王者的道路可不是一马平川的,有意思的是,两者都遇到了相同的麻烦。
2PC霸主遇上移动王者:荆棘的64位之路回顶部
三、相似的拦路虎
关注科技新闻的你,相信知道这个拦路虎是谁了,不是其他人,就是自己&&发热。
NetBurst成为了Intel不愿多提的黑历史
让我们把时间回调到10年前,那个Intel其中一段黑暗的时光。那个时代的CPU市场,还是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唯频率论,当时的Intel就是这个理论的忠实信徒。Netburst超长流水线架构就是这个理论的结晶,但是随着频率的提升,内部电气耗能就越高,那个时候的硅技术无法调和这个矛盾。
当年的奔腾CPU因为过热与技术落后被Athlon吊打
同时,AMD推出Athlon 64获得成功。Intel自己也急于推出64位的三代P4(Presoctt),将这个高发热换高频率的做法达到了巅峰,三代P4性能相比第二代(Norhwood)没有什么提升,反而功耗却大得多,频率没有往上拉多少,多线程软件、游戏没普及,超线程没起到作用。
Core时代让Intel重新巩固帝国根基
后果可想而知,本来架构效率就不高的Intel Pentium系列CPU,患上了高发热的阿喀琉斯之踵,同时在64位技术被AMD牵着鼻子走。被无情吊打的事实,让Intel痛定思痛,革新的酷睿,让Intel帝国根基重新稳固并茁壮。
让我们把时间调到10年后,高通似乎在走Intel的黑暗之路。一切的元凶,就是原本寄予厚望的骁龙810。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骁龙 810
作为骁龙 805的继任者,骁龙 810原本是高通在手机CPU的主心骨。准备在2014年下半年露面的它,却因为一个问题,直到今日仍在襁褓之中。它的拦路虎和Intel的P4 CPU一样,那就是发热。
制程工艺不变,但核心规格大跃进,半成品阶段,结果可想而知
吃螃蟹的HTC One M9成了高通负面消息的挡箭牌
四核Cortex-A57+四核Cortex-A53架构,比起以往的高通800系CPU的规格更加豪华。但在工艺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发热的增加是有的。但令吃第一块蛋糕的HTC、LG等厂商来讲,却变成了吃螃蟹。那惊人的发热量让手机厂商惊呆了,而高通本身也一时之间解决不了架构问题来降低发热。虽然目前高通采用了降频的措施来降温,但这样做是有悖逆水行舟的,反而市场会不接受。而有研发能力的三星,干脆在国际版的Galaxy手机中,毙掉骁龙,换成自家。
没有自家CPU的LG跳票,有自家CPU的三星只好改用自家CPU
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整个手机市场非常不满。2014年年末到2015年年中,手机厂商一直在推迟发布时间与投靠其它芯片之间纠结,手机市场的发展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CPU而停滞了。 那么,高通出了什么问题呢?
一切都是苹果的64位策略累事
这都因为那该死的苹果。2013年的iPhone 5S,采用的A7处理器是移动设备的第一款64位芯片。苹果发布自家64位芯片之后,硬件、系统和软件都能按照自己的封闭生态继续进步,iOS设备越来越强大。
没有任何的高能预警,一下子打乱了高通的如意算盘,这也同时让安卓阵营不得不疲于奔命。安卓的64位系统到5.0版本才正式支持。而在硬件方面,高通自己也乱了阵脚,为跟住苹果步伐,急于推出64位芯片,将还在半成品阶段的骁龙 810上位,结果伤了自己,也伤了下游厂商这批盟友。
不同的年代,历史却惊人的相似,Intel与高通,都在发热与64位寻址上碰壁,都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骁龙 820能否成为另一个Core 2?
原本一帆风顺的高通,就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让整个安卓阵营乱了脚。痛定思痛的高通,已经将目光方向了骁龙 820。高通是否和Intel一样,用酷睿来改变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3PC霸主遇上移动王者:谁的野心更大?回顶部
四、相似的大野心?
谈完了过去,现在,再说说Intel与高通的未来。资本家的野心我们读政治书都知道,小编就不多说了,所以Intel与高通,肯定不会安于自身领域的霸主地位的。
高通发展永远的坎:x86
高通在通讯技术、移动处理器有着令人羡慕的专利、令人无可奈何的授权费用,令人垂涎欲滴的ARM技术,但是,要想进入PC领域,估计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Intel的x86架构专利不是能随便转移就能转移的,除非Intel董事会和美国政府的成慈善家了。
ARM服务器是高通进军计算机市场的重要棋子
不过,倒是一个专业领域可以进入,那就是服务器领域。虽然服务器领域依然由x86架构占主流地位。但由于操作系统的多样化以及服务器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使得ARM服务器逐渐兴起。与节能、环保、高效能的主流观念无缝结合,往微型化发展的ARM服务器,相信是ARM架构的另一个分支。当然,高通肯定不会放过这一个增长极。
错失了移动领域机遇的Intel,面对众多竞争对手,仍需努力
至于Intel方面,虽然在PC以及服务器领域占有绝对的地位,但却在移动数码领域举步维艰。因为Intel错失了移动处理器发展的黄金期,在成熟期才进入这个领域,使得蛋糕早已被瓜分,剩下的被高通蚕食。
同时,Intel经历了自己标准和别人标准的体验,在移动CPU领域,Intel只能跟着ARM架构走,所以并不能展现出自身制定x86标准的气概。加上进入移动领域较晚,所以旗下的Atom在移动领域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反倒在ARM架构Windows 平板领域,由于功耗要求不高,Intel的Atom反而占据了大多数市场。
当然,对于财大气粗的Intel,移动领域的结果自然是不满意的,相信将来移动CPU领域会更加精彩。
跨界之战,即将开始
高通插手Intel的主宰的领域,Intel插手高通主宰的领域,跨界之战,即将开始。
PConline总结
硅谷cpu双雄,一家在圣克拉拉,一家在圣何塞。同样的机遇掌控,同样的阿喀琉斯之踵,同样的跨界野心,希望都能为大家带来同样的科技进步。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骁龙61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