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三国诸葛亮视频输出厉害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也是个三国迷,看三国,也玩三国的游戏,角色也总是偏爱刘备,因为这个角色是“正义”的一方,也有挑战性。即使搜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在游戏之初也是非常让人高兴的。当...
不太一样,魏延勇猛异常并不比五虎逊色多少,罗贯中只是用魏延这个角色来衬托出诸葛亮的智以及赵云等人的忠.建议你去看看三国志,志要比演义真实的多~~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帖子主题:有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捧的,刘备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我们信了
共&5105&个阅读者&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有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捧的,刘备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我们信了
文章提交者:浩浩中华缺正气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有人说,是被吹捧的,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我们信了 。圣人孔子曾云,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圣人最初也是如此,况俗人乎!现在社会是个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的时代,于是传统观念里,具管仲,乐毅之才,又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千古完人,成了厚黑学的代表,刘备成了伪君子,成了坦荡为自己的利益而挣取的率真之人。我们信了。后来读,发现。。。。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很明确的说了,三分天下仍的功劳,想当时的情形,曹操占天下三分之二,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备兵不过万,将不过关张赵三人,还能从曹操手上复夺荆州,再取益州,又斩夏候渊而夺汉中,,斩庞德、擒于禁、困曹仁,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如果说曹操是英雄,刘备又怎不为英雄,怎不是旷世奇才?杜甫一点也不吝啬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以下有诗为证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用商之伊尹,周的吕尚与之相比,言汉之萧何曹参犹不及也。咏怀古迹·其四杜甫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说的很直接,先主有英雄气,得诸葛能开国,若非旷世奇才,能在那种情况下三分天下?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直言诸葛具管乐之才,全诗充满敬重之情。再来看看的&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时被金侵略,苟且偷安,不敢北伐,陆游称赞坚持北伐的诸葛,希望可以早日克复中原,被称赞诸葛之才能与人品,千年之间有谁可与之相提并论。看来,诸葛大名自三国以后的唐宋早已是盛名远扬,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其赞美之词,还有谁被如此的一直盛赞,曹操有吗,哪首诗里有?司马懿有吗?至于俗话所话,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也是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来比较。这又岂是明朝的《》所造就的?如果一本书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先得怀疑中国人的智商。本文内容于
23:15:56 被浩浩中华缺正气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有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捧的,刘备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我们信了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6035 工分:132
左箭头-小图标
56楼&&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45楼的发言:......
刘备说的什么话,就是什么意思,有必要给人家往歪处想吗?近2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这对君臣是独一无二的千古君臣,即使是已成为晋臣的陈寿,冒着生命危险也这样说。而到了你们这里,却要从这里考虑、从那里考虑,说白了,就是“无事实求是知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你觉得这样胡猜八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把书读活了?
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段轶闻:苏东坡有位好朋友叫佛印,是位得道高僧。一次,苏东坡想和佛印开玩笑,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佛印反问,那你看我呢,东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堆狗屎”。回到家里,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把此事学给同样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而小妹却说,输了的是你苏东坡。因为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所以你看人家就像狗屎——是的,我们的心理、我们的思维,别那么阴暗,阳光一点不好吗?
哈哈,此言差矣,你把争权夺利打天下当成过家家,还不如朋友义气重要?看来你的历史知识真的太肤浅了——刘备没有义气,何以放着曹魏不打而全力进攻东吴——别又往外出想哟?刘备打吴是义气才打的!!!!大神威武!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6035 工分:132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诸葛亮辅助刘备从几千士兵的军阀到一国之君,历史上没有几人,不能怀疑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刘备也是一个懂得笼络民心的人,诸葛亮未必胜他,但刘备没有大策略,他得到诸葛亮,真是如鱼得水,从一个军阀到一国之君,只有刘备加诸葛亮才做得到。正解!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73206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吹吧 诸葛亮北伐是为了自己野心,想在权臣上更进一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92508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不要说什么黑CC,搞笑,三国演义怎么说他我不管,但是历史上他屠城杀害无数百姓,对于贤士‘礼遇’?那是对方妥协的情况,对方不同意那么就赤裸裸的杀害了,华佗很典型。其实,做人做事虚伪了很烦心,那些说CC好的也只是给自己的残暴思想找借口,还敢想不敢当。尤其现在中国没有战争,大多数人忘却了人与人都是自私自利那么自己也是无法生存的道理,耳濡目染只知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把自己‘生命看得最贵’的信条强加在古圣贤之上,于是他们眼里只看到谁的屠刀更犀利。却不知古代所赞颂的人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有比生命更重的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92508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的人总是自以为是的批判我华夏文化,岂不知三国演义是明朝书,古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早就在延续了。诸葛亮没有争过神秘天下第一,他爱护着巴蜀子民,巴蜀西南地区因为他各层次都有长远发展,深得民心,修身律己,才学无双,发明众多,算了,不想和当今中国人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42270 工分:873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辅助刘备从几千士兵的军阀到一国之君,历史上没有几人,不能怀疑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刘备也是一个懂得笼络民心的人,诸葛亮未必胜他,但刘备没有大策略,他得到诸葛亮,真是如鱼得水,从一个军阀到一国之君,只有刘备加诸葛亮才做得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你没被蒙蔽,不妨举个例子看看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9165 工分:6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说诸葛亮是政治家应该是差不多,军事家就算了,别老被演义所蒙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525580,你所崇尚的是为已,是人性自私,所以做任何事,你判断的标准是利益。所以你觉得所有人都是如你这样想的,他们所做的事,肯定是为利益而考虑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圣人。你所崇尚的为已思想,春秋早已有人提出,那个人叫杨朱。源于《孟子·尽心上》。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作对,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愿意不愿意?”杨朱听后摇摇头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反驳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杨朱听后默然不语。孟子针对此事抨击杨朱道:“杨朱主张'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对天下有利,他是决不会干的;墨子主张'兼爱',如果对天下有利,即使磨秃了头顶,磨破了脚板,他也是愿意干的。”我想你可以拜他为祖师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45楼的发言:......
刘备说的什么话,就是什么意思,有必要给人家往歪处想吗?近2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这对君臣是独一无二的千古君臣,即使是已成为晋臣的陈寿,冒着生命危险也这样说。而到了你们这里,却要从这里考虑、从那里考虑,说白了,就是“无事实求是知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你觉得这样胡猜八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把书读活了?
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段轶闻:苏东坡有位好朋友叫佛印,是位得道高僧。一次,苏东坡想和佛印开玩笑,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佛印反问,那你看我呢,东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堆狗屎”。回到家里,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把此事学给同样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而小妹却说,输了的是你苏东坡。因为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所以你看人家就像狗屎——是的,我们的心理、我们的思维,别那么阴暗,阳光一点不好吗?
哈哈,此言差矣,你把争权夺利打天下当成过家家,还不如朋友义气重要?看来你的历史知识(包括三国历史)真的太肤浅了——刘备没有义气,何以放着曹魏不打而全力进攻东吴——别又往歪处想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45楼的发言:......
刘备说的什么话,就是什么意思,有必要给人家往歪处想吗?近2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这对君臣是独一无二的千古君臣,即使是已成为晋臣的陈寿,冒着生命危险也这样说。而到了你们这里,却要从这里考虑、从那里考虑,说白了,就是“无事实求是知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你觉得这样胡猜八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把书读活了?
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段轶闻:苏东坡有位好朋友叫佛印,是位得道高僧。一次,苏东坡想和佛印开玩笑,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佛印反问,那你看我呢,东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堆狗屎”。回到家里,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把此事学给同样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而小妹却说,输了的是你苏东坡。因为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所以你看人家就像狗屎——是的,我们的心理、我们的思维,别那么阴暗,阳光一点不好吗?
哈哈,此言差矣,你把争权夺利打天下当成过家家,还不如朋友义气重要?看来你的历史知识真的太肤浅了——刘备没有义气,何以放着曹魏不打而全力进攻东吴——别又往外出想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4楼的发言:......
这个世界可笑的事情真多。
事无巨细,就是错。
我读论语。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只是管理方法的不同吧了,诸葛为何要事无巨细,无非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实不知要通过事无巨细来集权,诸葛不事无巨细,就不能集权吗?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如秦之赵高,汉之霍光,未见他们事无巨细啊。
如果你是权臣,你会事无巨细吗?你累不累啊?
这道理连你这种智商的人都懂,诸葛会不懂?
李严为何被贬?你熟读三国志,难道不知道?你意思犯错而不纠。
我们再来看看兵出子午谷,好吧,如你所愿,魏延带兵五千,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魏灭。
啊,结束了????这么简单???这就是那个人才备出的三国,就这样结束了?
现代军事家,叫什么名字?以他的军事才能,他早出生几十年,希特勒早就被他灭了,人才啊。
你们头脑简单,凭什么拿自己跟智慧的化身相比,你们死了以后,有何功绩,会青史留名吗?
老实说,以你的历史知识,几句话我很难跟你解释清楚《三国演义》是部小说,小说你懂吗?老实说,我还真没看出你有多少历史知识——人家在帖子里,哪句话是在用《三国演义》说事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5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47楼的发言:历史上礼贤下士者,我们举例来看一下。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
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第一次,派一名士兵去,第二次派一名大夫去,第三次,文王亲自去请,终得姜子牙相辅,成就大业。
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终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
你谈到的礼贤下士这些例子我知道,但这跟禅让皇权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不可相提并论
有这样试探的吗?这样试探,不正好给了诸葛亮篡位的“尚方宝剑”——一旦诸葛亮篡位,“先皇曾经给他这一权利”不就是他名正言顺的理由吗!刘备会那么傻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87970 头衔:狼牙特种大队大队长 工分:7933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1楼的发言:
[B] 有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捧的,刘备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
我们信了 。
圣人孔子曾云,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圣人最初也是如此,况俗人乎!
现在社会是个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的时代,于是传统观念里,具管仲,乐毅之才,又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千古完人,成了厚黑学的代表,刘备成了伪君子,曹操成了坦荡为自己的利益而挣取的率真之人。
我们信了。
后来读唐诗三百首,发现......说的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47楼的发言:历史上礼贤下士者,我们举例来看一下。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
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第一次,派一名士兵去,第二次派一名大夫去,第三次,文王亲自去请,终得姜子牙相辅,成就大业。
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终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你谈到的礼贤下士这些例子我知道,但这跟禅让皇权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不可相提并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46楼的发言:
你不是一直说你的知识很丰富,说我只看三国濱义,论坛本来就是辩论的地方,你大可在此驳斥我,有何说不清?一句说不清,有何说服力。
而我所看到的,只是你从来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你觉得你的智商这样,你认为别人的智商不会超过你,因为你自私,所以认为历史上就没有圣人,你所崇尚的可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呵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确实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刘备不死尚且可以制诸葛,刘备一死,蜀汉政权谁敢制他,刘备心里是很清楚的,所以临死要试探诸葛,看他有无串逆之心,你还真以为刘备想把蜀汉改姓诸葛吗?从刘备跟他说那句话就可以看出刘备从根本上不信任诸葛,要是当时诸葛推辞不坚决的话,诸葛会比刘备还先死。所以托孤两个大臣是为了平衡蜀汉管理层,而不至于让一个人独大,封建社会一个皇帝会这么大度的把自己的政权送给别人???太儿戏了吧。这就是帝王权术。你要是多看看历史正剧有很多描写政治,和帝王权术的东西,比如《汉武大帝》里面刘彻临死杀勾弋夫人,这就是帝王权术政治杀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36楼的发言:......
看了你的帖子,我真替你脸红——如果你真熟读了《三国志》,能说出这样的话?虚拟世界也值得如此虚荣吗?你连李严为什么被贬黜都不清楚,还好意思说“熟读了《三国志》”。“(章武)十二年,(李)平(严)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看得懂这几句话吗?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吗?知道这个记载说明了诸葛亮什么吗?
那我想请问你了,刘备托孤跟诸葛说的阿斗能辅则辅之,不能则取而代之,这句话的真实意图,
你知道么?
朋友有时候读史书不能读死书,思想要宽广,有些问题需从战略角度考虑,有的则需要从政治角度考虑
刘备说的什么话,就是什么意思,有必要给人家往歪处想吗?近2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这对君臣是独一无二的千古君臣,即使是已成为晋臣的陈寿,冒着生命危险也这样说。而到了你们这里,却要从这里考虑、从那里考虑,说白了,就是“无事实求是知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你觉得这样胡猜八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把书读活了?
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段轶闻:苏东坡有位好朋友叫佛印,是位得道高僧。一次,苏东坡想和佛印开玩笑,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佛印反问,那你看我呢,东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堆狗屎”。回到家里,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把此事学给同样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而小妹却说,输了的是你苏东坡。因为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所以你看人家就像狗屎——是的,我们的心理、我们的思维,别那么阴暗,阳光一点不好吗? 哈哈,此言差矣,你把争权夺利打天下当成过家家,还不如朋友义气重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便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但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
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此计为众人采纳。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可以看出,贾诩的一句话虽然是为自己考虑,然而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东汉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76639 工分:606
左箭头-小图标
还是喜欢贾诩那才是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个人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还差他点该打什么仗 该说什么话人家可是有分有寸最后善终而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礼贤下士者,我们举例来看一下。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第一次,派一名士兵去,第二次派一名大夫去,第三次,文王亲自去请,终得姜子牙相辅,成就大业。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终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汉之韩信,得萧何举荐,然并未得刘邦重用,导出一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给于韩信兵权,刘邦终能打败西楚霸王。而刘备对诸葛亮,是三顾茅庐,看遍中国历史,如此礼贤下士,无出其右者。三顾茅庐也成为流传千古的礼贤下士的成语。诸葛亮与刘备都有着克复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诸葛亮的《出师表》,言辞肯切,感人至深,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文中清晰可见。“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字里行间透露出诸葛亮时刻不忘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段君臣关系,历来为后人的称颂。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其四杜甫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四川的武侯祠,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一千多年以来,当地人都是将刘备与诸葛亮的一起祭祀的。白去悠悠,千载相传。只是到了当代,就有人敢亵渎英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你不是一直说你的知识很丰富,说我只看三国濱义,论坛本来就是辩论的地方,你大可在此驳斥我,有何说不清?一句说不清,有何说服力。而我所看到的,只是你从来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你觉得你的智商这样,你认为别人的智商不会超过你,因为你自私,所以认为历史上就没有圣人,你所崇尚的可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36楼的发言:......
看了你的帖子,我真替你脸红——如果你真熟读了《三国志》,能说出这样的话?虚拟世界也值得如此虚荣吗?你连李严为什么被贬黜都不清楚,还好意思说“熟读了《三国志》”。“(章武)十二年,(李)平(严)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看得懂这几句话吗?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吗?知道这个记载说明了诸葛亮什么吗?
那我想请问你了,刘备托孤跟诸葛说的阿斗能辅则辅之,不能则取而代之,这句话的真实意图,
你知道么?
朋友有时候读史书不能读死书,思想要宽广,有些问题需从战略角度考虑,有的则需要从政治角度考虑刘备说的什么话,就是什么意思,有必要给人家往歪处想吗?近2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这对君臣是独一无二的千古君臣,即使是已成为晋臣的陈寿,冒着生命危险也这样说。而到了你们这里,却要从这里考虑、从那里考虑,说白了,就是“无事实求是知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你觉得这样胡猜八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把书读活了?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段轶闻:苏东坡有位好朋友叫佛印,是位得道高僧。一次,苏东坡想和佛印开玩笑,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佛印反问,那你看我呢,东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堆狗屎”。回到家里,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把此事学给同样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而小妹却说,输了的是你苏东坡。因为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所以你看人家就像狗屎——是的,我们的心理、我们的思维,别那么阴暗,阳光一点不好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度容人
在第3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2楼的发言: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
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
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
如果你熟读《三国志》你就知道了,关羽和诸葛都是被神话的角色,三国演义有很多很多关于两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诸葛是伟大政治家,战略家,这毋庸置疑,但说他是军事家很勉强,赤壁之战,诸葛最大贡献是说服了孙权结盟共拒曹操,诸葛为了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刘备一死,另一托孤大臣李严就被诸葛废掉了,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现代军事家已经证明,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经子午谷破长安,绝对是一条高明的计策,而诸葛不敢采纳,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诸葛军事才能不如司马
不管怎样,我也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把他奉为神灵,评价应该客观
看了你的帖子,我真替你脸红——如果你真熟读了《三国志》,能说出这样的话?虚拟世界也值得如此虚荣吗?你连李严为什么被贬黜都不清楚,还好意思说“熟读了《三国志》”。“(章武)十二年,(李)平(严)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看得懂这几句话吗?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吗?知道这个记载说明了诸葛亮什么吗?那我想请问你了,刘备托孤跟诸葛说的阿斗能辅则辅之,不能则取而代之,这句话的真实意图,你知道么?朋友有时候读史书不能读死书,思想要宽广,有些问题需从战略角度考虑,有的则需要从政治角度考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2楼的发言: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
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
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
如果你熟读《三国志》你就知道了,关羽和诸葛都是被神话的角色,三国演义有很多很多关于两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诸葛是伟大政治家,战略家,这毋庸置疑,但说他是军事家很勉强,赤壁之战,诸葛最大贡献是说服了孙权结盟共拒曹操,诸葛为了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刘备一死,另一托孤大臣李严就被诸葛废掉了,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现代军事家已经证明,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经子午谷破长安,绝对是一条高明的计策,而诸葛不敢采纳,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诸葛军事才能不如司马
不管怎样,我也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把他奉为神灵,评价应该客观
这个世界可笑的事情真多。
事无巨细,就是错。
我读论语。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只是管理方法的不同吧了,诸葛为何要事无巨细,无非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实不知要通过事无巨细来集权,诸葛不事无巨细,就不能集权吗?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如秦之赵高,汉之霍光,未见他们事无巨细啊。
如果你是权臣,你会事无巨细吗?你累不累啊?
这道理连你这种智商的人都懂,诸葛会不懂?
李严为何被贬?你熟读三国志,难道不知道?你意思犯错而不纠。
我们再来看看兵出子午谷,好吧,如你所愿,魏延带兵五千,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魏灭。
啊,结束了????这么简单???这就是那个人才备出的三国,就这样结束了?
现代军事家,叫什么名字?以他的军事才能,他早出生几十年,希特勒早就被他灭了,人才啊。
你们头脑简单,凭什么拿自己跟智慧的化身相比,你们死了以后,有何功绩,会青史留名吗?老实说,以你的历史知识,几句话我很难跟你解释清楚《三国演义》是部小说,小说你懂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再来看看出兵子午谷的可行性。1、魏在子午设防,无功而返。若设埋伏,这五千人就被包饺子。2、魏在子午不设防,魏延长趋直入,直接包围长安。凡是要往好的地方想。现在我们以直接围长安这种好的结局来看孙子兵法之谋攻篇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辕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yin),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翻译:因此,优秀的军事家先是用政治谋略挫败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再次是用军事力量征服敌人,最下等的是强攻敌人的坚城。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修造攻城用的侦察敌方的高台和掩护兵卒的兵车,准备攻城用的云梯,要用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还是没攻下来,这是强攻坚城所带来的灾难。长安仍西汉之都城,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不知魏延带了多少云梯,构筑多少高台?孙子兵法之谋攻篇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翻译: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它;势均力敌要设法战胜它;少于敌人要能摆脱它;不如敌人要能回避它;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持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长安守军若依高大城池,有一千兵力,防守五千人进攻数日,应该不是难事,长安这座故都,如果守兵不足一千,说出来也没 人信,还可以临时抽调民夫,数日之后,各地救援之师必然赶到。魏延轻兵奇袭,不知带了多少干粮,路上吃了多少,若几日还攻不下,吃什么?孤军深入,若不能攻占城池,又无补给和后援,后果是什么?就算攻占了长安,前提是得及时能和诸葛亮的军队汇合,若不能,这几千人又怎能守住长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86999 工分:102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若是伪君子,我等南蛮岂不成了真君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71291 工分:327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xm4587
在第28楼的发言:刘备有用人之才,猪哥无容人之量,六出祁山,事必躬亲,闲置赵云,逼死魏延。
都在骂司马懿,要不是三国的内乱导致大汉族人口锐减,加上司马家的儿孙们不争气,搞出个“五胡乱华”来,相信司马懿的身后名也没那么臭。
成王败寇,莫以成败论英雄,到底谁对谁错?西晋给你无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飘过滴执着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2楼的发言:......
您是在说小说还是在说历史呢?
我意思LZ标题同,演艺里面把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可是依然无法解释几度出兵却毫无存进的事实。
去掉作者的掩饰,我们发现就算在演义里,诸葛亮不但不是神人,而且在一次次的出师中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诸葛亮远离刘禅,使得黄皓之流能有机可乘,蜀汉的败象这个时候就注定了,你“执着”的不是地方,专业一点好不好?诸葛亮去世于公元234年,而据《三国志*刘禅传》明文栽:“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宦人黄皓始专政。”也就是说,诸葛亮去世后24年,黄皓才开始专权。尽管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但那只是针对刘禅昏愦庸弱追求奢侈玩乐的习性而言,是泛泛指而非特指,更不可能特指黄皓——因为那时的黄皓充其量还是个小孩子。诸葛亮不是神仙,他不可能预见到黄皓的将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urumao
在第14楼的发言:正史比诗可信
陈寿毕竟是当代人写当代史
诗歌只不过是抒发感情 正史是陈寿通过司马懿之口称赞诸葛亮“天下奇才”;当时东吴大鸿胪张俨的结论是:“今仲达(司马懿)之才,减於孔明”;当时还有一位袁准(其父袁涣为曹操手下信臣,故袁准可说是诸葛亮敌人的后代)这样评价诸葛亮:“(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请问那些说诸葛亮军事不行的人:如果诸葛亮真的军事不行,为什么他出兵之日,天下都为之震动,而老百姓的心里却并不担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2楼的发言:诸葛亮具管仲之才大概差不多,但是乐毅就未免夸大。他是个优秀政治家不错,但是军事家能不能挂上号那可不仅仅是有疑问而已。宋代时八阵图同样流传,其实就是一个步兵的环型防御阵型,骑兵在阵后伺机反击。
最害死人的其实就是各种演义版本的三国故事,尤以《三国演义》为典型代表,这书其实是综合了以往的各种演义故事编成的。刘备就是给《三国演义》累得历史清名全毁了,他才是蜀汉初期最厉害的军事家,文武兼备的人物。世之枭雄,意思是骁勇壮烈,奇伟雄长,桀骜不逊,不甘居人下。打督邮的是他,杀蔡阳的是他,率军夺取蜀地和汉中的......易中天给刘备的评价是:“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我认为此评价恰如其分。但说刘备“文武兼备”就令人摸不着头脑了:“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三国志*刘备传》)——“不喜乐读书”却能文武兼备?而《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备传》则有着更准确的说法:“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徵士傅幹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也能称“文武兼备”?结论:“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才是刘备真正的、也是他赖以成事的资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197 工分:37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2楼的发言: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
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
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
如果你熟读《三国志》你就知道了,关羽和诸葛都是被神话的角色,三国演义有很多很多关于两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诸葛是伟大政治家,战略家,这毋庸置疑,但说他是军事家很勉强,赤壁之战,诸葛最大贡献是说服了孙权结盟共拒曹操,诸葛为了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刘备一死,另一托孤大臣李严就被诸葛废掉了,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现代军事家已经证明,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经子午谷破长安,绝对是一条高明的计策,而诸葛不敢采纳,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诸葛军事才能不如司马
不管怎样,我也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把他奉为神灵,评价应该客观看了你的帖子,我真替你脸红——如果你真熟读了《三国志》,能说出这样的话?虚拟世界也值得如此虚荣吗?你连李严为什么被贬黜都不清楚,还好意思说“熟读了《三国志》”。“(章武)十二年,(李)平(严)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看得懂这几句话吗?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吗?知道这个记载说明了诸葛亮什么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9131 工分:89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未必所有好的政见都被执政者都任用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2楼的发言: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
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
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
如果你熟读《三国志》你就知道了,关羽和诸葛都是被神话的角色,三国演义有很多很多关于两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诸葛是伟大政治家,战略家,这毋庸置疑,但说他是军事家很勉强,赤壁之战,诸葛最大贡献是说服了孙权结盟共拒曹操,诸葛为了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刘备一死,另一托孤大臣李严就被诸葛废掉了,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现代军事家已经证明,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经子午谷破长安,绝对是一条高明的计策,而诸葛不敢采纳,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诸葛军事才能不如司马
不管怎样,我也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把他奉为神灵,评价应该客观这个世界可笑的事情真多。事无巨细,就是错。我读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这只是管理方法的不同吧了,诸葛为何要事无巨细,无非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实不知要通过事无巨细来集权,诸葛不事无巨细,就不能集权吗?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如秦之赵高,汉之霍光,未见他们事无巨细啊。如果你是权臣,你会事无巨细吗?你累不累啊?这道理连你这种智商的人都懂,诸葛会不懂?李严为何被贬?你熟读三国志,难道不知道?你意思犯错而不纠。我们再来看看兵出子午谷,好吧,如你所愿,魏延带兵五千,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魏灭。啊,结束了????这么简单???这就是那个人才备出的三国,就这样结束了?现代军事家,叫什么名字?以他的军事才能,他早出生几十年,希特勒早就被他灭了,人才啊。你们头脑简单,凭什么拿自己跟智慧的化身相比,你们死了以后,有何功绩,会青史留名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32楼的发言: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
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
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如果你熟读《三国志》你就知道了,关羽和诸葛都是被神话的角色,三国演义有很多很多关于两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诸葛是伟大政治家,战略家,这毋庸置疑,但说他是军事家很勉强,赤壁之战,诸葛最大贡献是说服了孙权结盟共拒曹操,诸葛为了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刘备一死,另一托孤大臣李严就被诸葛废掉了,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有,现代军事家已经证明,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经子午谷破长安,绝对是一条高明的计策,而诸葛不敢采纳,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诸葛军事才能不如司马不管怎样,我也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把他奉为神灵,评价应该客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佐证,只能代表你个人的心里倾向,但没有说服力,不能说服别人。或许你看了百家讲坛,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你要巅覆传统观念,我觉得你得是博学之士,有独到的见解,充足的史实资料,说的有理有据,让你信服。不然我只能认为你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51182 工分:1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29楼的发言:......
诸葛尚且得后人称颂,若郭嘉超过诸葛,自然后人会有文章,诗歌之类来称颂,不知兄台可举一二例
只能怪郭嘉死得太年轻,一个人的才华并不是看后人对其歌功颂德那么阁下可以把郭的贡献说出一两个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郭嘉
诸葛尚且得后人称颂,若郭嘉超过诸葛,自然后人会有文章,诗歌之类来称颂,不知兄台可举一二例只能怪郭嘉死得太年轻,一个人的才华并不是看后人对其歌功颂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25580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郭嘉诸葛尚且得后人称颂,若郭嘉超过诸葛,自然后人会有文章,诗歌之类来称颂,不知兄台可举一二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0196 工分:36343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有用人之才,猪哥无容人之量,六出祁山,事必躬亲,闲置赵云,逼死魏延。都在骂司马懿,要不是三国的内乱导致大汉族人口锐减,加上司马家的儿孙们不争气,搞出个“五胡乱华”来,相信司马懿的身后名也没那么臭。成王败寇,莫以成败论英雄,到底谁对谁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94237 工分:63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认为 亮哥还是很不错的 能把后几十年的分化走向 预言和实践的这么准的
也不亏三国第一名臣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92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郭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93094 工分:38326
左箭头-小图标
看得懂诸葛亮?连最基本的七寸也看不懂,看懂诸葛亮,要等他儿子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44687 工分:162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enogearcustom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飘过滴执着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司马懿击退,最后郁郁而终。
您是在说小说还是在说历史呢?我意思LZ标题同,演艺里面把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可是依然无法解释几度出兵却毫无存进的事实。去掉作者的掩饰,我们发现就算在演义里,诸葛亮不但不是神人,而且在一次次的出师中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诸葛亮远离刘禅,使得黄皓之流能有机可乘,蜀汉的败象这个时候就注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51182 工分:1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肖海舟
在第22楼的发言:诸葛亮肯定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军事稍微差点 但是治军可以 谋略欠些
刘备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乱世豪杰,也就是稍微比曹操差点
不知道阁下遇到诸葛亮当时的情况,如何谋划呢?实际上本人认为,诸葛亮当时的谋划策略已经到了极致,而形势已经无法改变!如果刘邦当时在汉中,也无计可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6515 工分:140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肯定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军事稍微差点 但是治军可以 谋略欠些刘备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乱世豪杰,也就是稍微比曹操差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看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部分内容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注:(此刘备对诸葛才能的认可)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注:(此亮之军功,司马目视其营垒,称之为天下奇才)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注:(此亮之政绩,千古有出其右者?对比当今中国的现状,不可有何感想?)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注:(此陈寿对亮之评价)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注(此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最后,有一点得提下,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3
左箭头-小图标
论军事才能,首先刘备的水准就肯定超过诸葛亮,他才是前敌总指挥,诸葛亮在刘备还在时,大战役都是后方压阵或是做幕僚长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8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航天战舰
在第18楼的发言:三国最强的政治家军事家肯定是诸葛亮肯定是曹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80349 工分:29555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最强的政治家军事家肯定是诸葛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末世烟华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按照东方人的传统观点看,应该是孙权。
划江自守,不求进取,正好符合了东方文明搞分裂当土皇帝的普遍心理。喜欢这样犀利的语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3777 头衔:文明黄昏的旁观者 工分:393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按照东方人的传统观点看,应该是孙权。划江自守,不求进取,正好符合了东方文明搞分裂当土皇帝的普遍心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3777 头衔:文明黄昏的旁观者 工分:393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homasronsu
在第2楼的发言:诸葛亮具管仲之才大概差不多,但是乐毅就未免夸大。他是个优秀政治家不错,但是军事家能不能挂上号那可不仅仅是有疑问而已。宋代时八阵图同样流传,其实就是一个步兵的环型防御阵型,骑兵在阵后伺机反击。
最害死人的其实就是各种演义版本的三国故事,尤以《三国演义》为典型代表,这书其实是综合了以往的各种演义故事编成的。刘备就是给《三国演义》累得历史清名全毁了,他才是蜀汉初期最厉害的军事家,文武兼备的人物。世之枭雄,意思是骁勇壮烈,奇伟雄长,桀骜不逊,不甘居人下。打督邮的是他,杀蔡阳的是他,率军夺取蜀地和汉中的......老兄,“赤帝”称号是汉皇帝特有的。汉以火德王,刘邦自称赤帝子,故汉皇帝均自称“赤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2436 工分:5538
左箭头-小图标
正史比诗可信
陈寿毕竟是当代人写当代史
诗歌只不过是抒发感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1426 工分:18801
左箭头-小图标
到现在还很纳闷 曹操为什么赤壁输了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8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飘过滴执着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司马懿击退,最后郁郁而终。您是在说小说还是在说历史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44687 工分:162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浩浩中华缺正气
在第6楼的发言: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
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司马懿击退,最后郁郁而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9720 工分:4262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哭能哭出个政权来,哭出个3国鼎立来,还是从贫民到皇帝的千古第一人,这还不够吗,你们哭过我看看,看你们能哭出个什么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92132 工分:1240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价值观决定谁是英雄,既然已经否定了忠心耿耿,舍身为国;肯定了莫让天下人负我的功利主义那么,否诸葛亮而肯曹操也就顺理成章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ingzi0133
在第7楼的发言:黑曹操捧诸葛始于宋(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别人说始于宋,你就在瞎起哄,拿出点证据来啊,宋要黑曹操捧诸葛,一定会通过文字形成文章,诗歌之类的,拿出点来看看,说说为什么不是始于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9992 工分:1922
左箭头-小图标
黑曹操捧诸葛始于宋(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77332 工分:189
左箭头-小图标
不知三国里,有哪位是政治或军事才能超过诸葛的?若出其右,诸葛尚被盛赞,那位更会为后人所推崇,必有称赞的诗句留下,不知各位能否举一二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93094 工分:38326
左箭头-小图标
评价伟人,需要自身成绩的。没有成绩的闭嘴,免得人笑话。把自己的成绩亮出来,免得人笑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2510 工分:591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具管仲之才大概差不多,但是乐毅就未免夸大。他是个优秀政治家不错,但是军事家能不能挂上号那可不仅仅是有疑问而已。宋代时八阵图同样流传,其实就是一个步兵的环型防御阵型,骑兵在阵后伺机反击。最害死人的其实就是各种演义版本的三国故事,尤以《三国演义》为典型代表,这书其实是综合了以往的各种演义故事编成的。刘备就是给《三国演义》累得历史清名全毁了,他才是蜀汉初期最厉害的军事家,文武兼备的人物。世之枭雄,意思是骁勇壮烈,奇伟雄长,桀骜不逊,不甘居人下。打督邮的是他,杀蔡阳的是他,率军夺取蜀地和汉中的是他。圣闻周达曰昭,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他的谥号昭烈帝,又别号“赤帝”,已经很明白的说明了他的个人魅力是怎么来的,以及他的历史功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64条记录]&分页:
&对有人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捧的,刘备是个只会哭的伪君子,我们信了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三国2哪个英雄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