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材可以达到年收七百万元大劫案吗

更多公众号:huidongBBS每天分享惠东区域资讯,让大家随手掌握最新文章相关推荐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惠东一80后小伙华丽转身变蚝农,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前媒体人转行做淘宝年收入上百万元(组图)_动态新闻_新闻中心_赛迪网
前媒体人转行做淘宝年收入上百万元(组图)
一直在“吸收”淘宝者。2008年左右,第一批淘宝商家入驻,创造了不少“泥腿子”眼中的财富神话。湖北人王力就是其中一员,第一年就“砍下”近20万元的利润,轰动家乡。此后三年,靠第一批淘金者的提携,源源不断的淘宝者涌入犀牛角村
发布时间: 14:51&&&&&&&&来源:&&&&&&&&作者:南方都市报
王力的淘宝店,每天下午整理货物,晚上交由物流公司送出。
王力的淘宝店,六七台电脑同时工作,在当地算一家大店。
犀牛角村就像一块海绵,一直在“吸收”淘宝者。2008年左右,第一批淘宝商家入驻,创造了不少“泥腿子”眼中的财富神话。湖北人王力就是其中一员,第一年就“砍下”近20万元的利润,轰动家乡。此后三年,靠第一批淘金者的提携,源源不断的淘宝者涌入犀牛角村。
2011年左右,第二批淘宝者来了,淘宝生意的更新换代是迅速的,主要体现在销售理念上,谁跟不上时代,谁自然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杨奎、林丰等一批“新生代”脱颖而出。
然而,无论是犀牛角村还是整个大环境,电商越来越多,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网络上,大量经营不佳的电商出局;现实中,无法承担日益上涨房租的淘宝者被挤出了犀牛角村。
犀牛角村这块海绵有点吸不动水了,甚至开始往外吐水。
首批淘金者带出一村人
生意越做越大,同乡的人也“开枝散叶”般来到犀牛角村
王力(化名)
年龄:29岁
前职业:媒体人、“北漂”
入住犀牛角村:6年
年收入:上百万元
生意经:炒“爆款”,炒热诸如韩星李孝利等同款服装。
六年前王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闯进犀牛角村时,村里尚有大量空房待租,一套约120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只要500元不到,而如今已涨到近2000元。那时村里住着最多的是物流行业的货车司机和搬运,做淘宝生意的少之又少。
王力来自湖北汉川中洲农场,2007年大学毕业后,几名老乡一起到福建从事媒体工作,工作不太如意,几人暂别,各奔东西,王力选择当“北漂”。2008年前后,一名老乡告诉他,自己在广州做淘宝,收入可观。“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淘宝是什么东西,也不相信网上开店能赚到钱。”
不过出于对老乡的信任,也因为在北京生活的不顺利,王力决定来广州“考察”几天。一周后,他决定“干”。
一间没有电梯的9楼出租屋,月租350元,是王力所能负担的最好的房子。之所以租住在犀牛角村,王力认为,原因很简单:一是劝他来的老乡住在这,二是房租便宜,三是离沙河批发市场近。
一台电脑,牵上网线,是他全部的赚钱工具。客服、看版、打货、搬运、打包等待,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早上9点起床,有时没刷牙没洗脸就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看看昨晚到今早有没有新订单。上午11点,坐村头的201路公交车去沙河市场,那时的201路还只到市场外围,是犀牛角村的“淘宝者”越来越多后,201路才改成开进市场里面。
一天的第一餐“就是混”,路边随便买点吃的,拿进市场里,边吃边看货,一开始为了挑选到性价比高的衣服,整个市场几千档口要来来回回走许多遍,为的可能就是省一两块钱。下午2点左右扛着货回村,一包五六十斤重,王力一次要扛两三包上九楼,货多时要往返几趟。
随后就是打包、发货,光是发货用的布口袋就要缝几十件,缝得王力眼睛发花。发完货后,下午四五点的客流量高峰到了,需坐在电脑前应付客户各种各样的问题。直到深夜1点,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王力总算可以下楼,吃一天中唯一的一顿正餐,这时的嘴巴是最忙的,除了吃饭,还要和同行交流,“刚开始做,谁都没底,互相交流和打气。”
第一年带十多万元回家过年
无论干得有多累,王力从不让同村人告诉他家人。王力的妈妈说,事后很久她才知道,有一次王力通宵打包,白天还要去市场打货,当拖着货走出市场时,突然一下子瘫睡在地上,把同行的人吓了一大跳。“他们就很着急地喊我,王力王力你怎么了,其实我是实在走不动了”,王力笑着回忆,那段时间体力活干得不少,如今腰还会时不时疼痛。
“但是那个时候有动力,卖什么都能赚。”王力说,淘宝的草创时期,缺少商家竞争,宝贝很容易售出,淘宝也乐于分流量给热卖货款,“听着有人拍下宝贝的提示音,整个人感觉很爽。”
淘宝商家早年基本靠“爆款”吃饭,即在网上能够卖出三五万件的东西,一般被称为“爆款”。“爆款”的一大特点是不稳定,同一个网店,今天卖出几千件,明天可能只卖十多件,“因为越火的商品,淘宝越是愿意推”,王力说,但买家一般只看宝贝,而不看宝贝所属的店铺,这就造成某件商品成了“爆款”,但店铺里其它的宝贝鲜有人问津。
王力就是炒“爆款”的老手,“韩国的李孝利等等明星穿的,都是我在网上炒起来的。”王力说,他会观察热播电视剧里女主角的服装,然后要求厂家特制类似款式,加上适当的宣传,“肯定能红”。
随着“爆款”越来越多,不用淘宝卖家特别订制,那些批发市场的供货商自然会想办法去模仿明星穿过的服装,比如近来最火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女主角千颂伊的服饰,都自有供应商推荐给淘宝卖家。
那时,像王力这样每天有千元以上利润的商家不在少数,他们回忆,只要是做淘宝的,肯吃苦,都可能赚钱,只不过赚多赚少而已。王力算是赚得较多的,做淘宝后的第一年过年,他带着十七八万回家,给妈妈买金项链,给爸爸买几千块钱一件的衣服,父母有些惊讶,不明白儿子开着一个“小小的网店”何以能赚这么多钱。
王力的妈妈心疼儿子的辛苦钱,劝他不要大手大脚,王力说,“我花得高兴,要是还在做媒体打工,一年哪能有这么多钱。”
那年过年,在犀牛角村做淘宝生意的中洲农场人,有的开着车回去,有的带着十多万回去。“我们农村的习俗,在外打工辛苦一年,过年回家就是花钱,做淘宝的人过一场年要花好几万。”这在只有约两万人的中洲农场引起不小的轰动。
“农场只要会敲键盘的都来了”
2009 年开年,王力带着十多名老乡回到了犀牛角村。王力等一批人在农场形成的示范效应,加上本就需要人手,让一大批中洲农场的年轻人决定出来闯荡。王力考虑,自己一个人拼了命干,一年顶多赚20万,但生意却明显还有进一步的空间,有钱大家一起赚,于是他带着身边的亲戚朋友来为自己打工。
“我的表弟、表妹、堂哥,这个亲戚那个朋友,全部是由我带出来的。”王力现在的办公室是村里的一间出租屋,请了几十个员工,爸爸负责打货,妈妈负责财务,“我们又有点事做,一家人又能在一起。”王力的妈妈对现状很满足。
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同乡的人也“开枝散叶”般来到犀牛角村,王力等第一批“淘金者”每人带十多个老乡来,这些人有的“出师”后就单干,每人又带来一批人,一个带十个,十个带一百个,一名中洲人说,农场只要是会敲键盘的,几乎全来了。
当时最常见的“组合”是,一家三口在犀牛角村租间小房,一人负责电脑前销售,一人负责去市场打货,一人负责买菜做饭等杂务。靠着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意,许多人赚到了“要是打工的话想都不敢想”的钱。
如今,王力的网店每天能销售一千多件衣服,收入依旧可观,他在武汉买了两套房,在广州拥有两辆车。29岁的王力已经结婚生子,生意早已走上正轨,不用他操太多心,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在武汉的妻儿视频聊天。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做淘宝的难度与日俱增,王力在考虑请一名经理人,“吃苦我可以,但是管理我肯定不行,想请个专业点的人。”
绝地反击“黑马”赌赢了
年龄:33岁
前职业:从事广告设计的私营小业主
入住犀牛角村:3年
年收入:上百万元
生意经:首创“两件减五元”营销手段
与王力类似家族生意不同,第二批来到犀牛角村的杨奎坚决不用老家的员工。2011年,30岁的杨奎来到犀牛角村时,早已过了“一根网线收入几十万”的年代,他认为要想把生意做大,经营必须走上正轨,用老家的员工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人情麻烦。杨奎同样来自湖北汉川中洲农场,但他的员工基本都是广州人和潮汕人。
杨奎原本在北京做横幅印刷等生意,在当地业界也算小有名气,当他卖掉店里所有的固定设备,只带着一台最差的电脑来到犀牛角村时,他发现自己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我开始以为,开网店不就是和人网上聊聊天嘛,一台破电脑足够。”
2011年时淘宝生意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怎么让买家搜到你的货”成了核心问题,杨奎感叹,要是早几年做淘宝,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不管宝贝好不好,都能卖出去”。
一件衣服的利润只有两三块钱,杨奎和妻子一开始每天却只能卖出10多件,一个月下来连房租水电都不够。杨奎坦言确实动摇过。
“老家很多人初中都没毕业,做淘宝都能做好,我还上过大学。”焦急的他,白天在家守着电脑琢磨对策,晚上到消夜档和同行交流心得,吃完饭回家接着琢磨,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两天两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两个月,之前从事广告设计的经历帮了杨奎,他在视觉营销、色调布置等网页设计方面摸索出一些门道,生意有了起色。
但真正让杨奎网店销量倍增的手法,是他想出的“一件包邮”和“两件减五块”。同乡李晓说,这两个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的营销手法,在2011年时却很少有人敢于尝试,尤其是后者,几乎可以说是杨奎首创的。
而杨奎这么做完全是被逼的,“不然卖不出货,我只能卷铺盖回老家了。”那时淘宝商家卖衣服的利润其实很低,商家赚的都是邮费,杨奎干脆免掉买家邮费,希望靠量取胜。
杨奎决定赌一把,事实证明他赢了,销量一时大增。他趁热打铁,招兵买马,因为货物堆放不下,一年之内连搬四次家,第一年就销售几百万,成了犀牛角村的一匹黑马。
卖掉房和车南下干大的
年龄:33岁
前职业:广告设计师
入住犀牛角村:3年
年收入:上百万元
生意经:创立内衣品牌,舍弃“爆款”
鼓励杨奎来到犀牛角村的,是他的中学同学林丰,林丰当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杨奎说,“你偷菜(网络游戏)玩得这么好,做淘宝也一定做得好。”
林丰先于杨奎三个月来犀牛角村,建议他加入淘宝大军的人,也是同学和老乡。林丰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空手而来,加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女装生意,即便赚不到钱,亏也不会亏到哪里去,北京的车房依然是他的经济保障;二是带笔钱来,做需要资金门槛的内衣生意。
“要干就干大的。”林丰卖掉北京的车房,和妻子带着70万元来了。“我们做事,就是突出一个‘果断’。”说到此处,林丰和杨奎相视一笑,“不像很多人,到犀牛角村考察了一趟又一趟,还是定不下来。我们不同,觉得靠谱就干。”
初到犀牛角村,林丰看到这里又脏又乱、遍地老鼠,饮食也不习惯,“很多人觉得这个地方做淘宝不可能有前途,就撤了。”林丰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因为他早已考察过市场,且对自己的判断信心十足,“他们错了,他们没看到这里的优势和机遇。”
与王力炒爆款不同,电商林丰敏锐地注意到其潜在的风险,因为“爆款只是一单生意,品牌才有长久的吸引力,电商要做得久,必须靠品牌、风格,靠回头客。”
随着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淘宝自身规则的完善,淘宝开始有意打击“爆款”,转而扶植“品牌”。
从 “爆款”到“品牌”的艰难转型,林丰也付出了代价。“原来我每天1200单的生意,只要5个人,都在卖那一款,多简单。现在我1200单的生意,最火的款也不过卖200单,要13个人。”林丰也承认,目前犀牛角村电商还是以炒“爆款”为主,像他这样专注于品牌营销甚至创立自己品牌的,还是少数。
经过三年的经营,如今林丰已是犀牛角村最大的内衣商家,每日销售近千件。
有单接单没单喝茶
刘东(化名)
年龄:32岁
前职业:媒体人
入住犀牛角村:2年
年收入:10万元左右
生意经:不求赚大钱,只求过安稳日子。
同样是卖女性内衣,相比之下云南人刘东(化名)的买卖只能算是“糊口”,这名前纸媒记者,如今和妻子在犀牛角村卖胸罩,被朋友戏称“对中国女性的身材了如指掌”,其自己也笑称掌握了“大数据”。
包括岳父、岳母在内,目前的淘宝生意是一家四口在打理,刘东负责看货、拿货,老婆负责客服沟通,岳父岳母负责后勤和杂务。最先“试水”淘宝的是刘东的妻子,几年前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只干了4个月,因为“压力大且没意思”,妻子决定辞职开网店。
刘东做过四五年记者,他之所以辞职,更大的因素并非妻子生意扩张,事实上,他辞职时,家里的淘宝生意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做这个没压力”,刘东说,虽然一开始收入并不及干记者多,但是生活状态轻松。
睡觉到中午,定期看货,妻子接单,发完快递准时睡觉,一条大裤衩足以应付一个夏天,有单接单,没单喝茶,这或许是淘宝生意吸引刘东的地方,“不像做记者的时候,做完动态新闻还得想选题,休息的时候都轻松不起来。”
像刘东这样的经营状况应该是现在淘宝村的“主流”―――比打工强点儿,一夜暴富的事可遇不可求。淘宝已不是当年遍地商机的淘金乐园,早期卖家已成规模雄踞一方,中小卖家竞争激烈各出奇谋。对于刘东这样的后来者,进入淘宝既意味着面向全国的广大市场,也意味着面临来自全国同行的竞争。
昔日村支书今朝经济师
年龄:52岁
前职业:湖北汉川某村党支部书记
入住犀牛角村:5年
年收入:不详
生意经:分析电商大势,俨然周围人中的“经济师”
52 岁的湖北汉川人林和平原是老家某村的党支部书记,连电脑如何开机都不会的他却是当地第一批洗脚上田的人,林和平坚决拒绝了南都记者的采访,原因是太多人找他取经学习,“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一名汉川电商说,现在网店生意竞争激烈,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能少一个入行就少一分竞争。
但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对于整个犀牛角村来说,能够影响到整个村生存状况的因素,恐怕不是“淘宝者”的数量。
沙河市场作为犀牛角村的早期“卖点”,至今仍是吸引淘宝商家进村的重要原因。然而,广州市对批发市场的整治规划暂不明晰,沙河市场将何去何从,直接关系着犀牛角村淘宝商家的生意。
此外,犀牛角村大量的淘宝商家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自己在广州做生意,妻儿在老家,户口、学籍等等都是现实的问题。所以林和平曾设想过,是否可以将“淘宝村”移植回老家,这样可以兼顾家庭和生意。
然而,人气已经积聚到相当规模的淘宝村不是说搬就能搬走。若仅以房租而言,犀牛角村周围一些村的房租更为低廉,但初到广州的湖北淘宝者仍旧习惯先到犀牛角村报到,“就像个仪式”。
淘宝商家杨奎和林丰预测,如果大的环境没有变化,他们可能会一直在犀牛角村待下去,不过杨奎坦言,电商的变化实在太快了,也需要新鲜血液,“不过不管怎么变,我们至少还要待5年。”
(责任编辑:GH)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2016“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
资金链断裂、拆东墙补西墙、老板卷钱跑路…...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中国可以达到年收入百万元的职业(正规)_百度知道document.write('');
首信材料2016年上半年营收5461万元 净赚36万元
编辑:Mercedes 时间: 23:52:44
首信材料(证券代码:831717)近日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460.54万元,同比增长29.1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8万元,同比增长921.6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上年同期0.00元。  挖贝网讯 10月12日消息,首信材料(证券代码:831717)近日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460.54万元,同比增长29.1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8万元,同比增长921.6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上年同期0.00元。  截至日,首信材料资产总计为1.35亿元,比本期期初增长12.12%;资产负债率为93.92%,较本期期初93.48%,增长0.4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582.52万元,上年同期-373.14万元。  报告期内,首信材料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加大与现有客户的深度合作,并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对外销售额。  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资料显示,首信材料主要从事光缆、电缆护套用、绝缘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部分重要事项:责任编辑:鲁珊珊分享到:新闻关键词:猜你喜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创意让家庭农场名利双收 年轻农场主年收入百万元_苏州民生_新闻中心_苏州新闻网
创意让家庭农场名利双收 年轻农场主年收入百万元
核心提示:
这家位于东太湖的东湖家庭农场利用“农民制造+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先后推出了“体验式农场”“、私人订制配送”“、O2O体验消费”等新型农旅项目,在短短3年内收入翻了好几倍。
  徐斌(中)与父母一同查看桃园内桃树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赵俊聪
仅靠6万多平方米的农田,一年就能纯收入100万元,苏州的一家家庭农场做到了。据了解,这家位于东太湖的东湖家庭农场利用&农民制造+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先后推出了&体验式农场&&、私人订制配送&&、O2O体验消费&等新型农旅项目,在短短3年内收入翻了好几倍。于是近日苏州农职院为其挂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组织全省各地的新型职业农民都到这参观学习。
实际上随着我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过硬的务农技术和全新的思维模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成为苏州职业农民的新标兵。
&农民制造&受热捧
城里人最关心食品安全
陆小姐是生活在苏州市中心的企业白领,但她对于田间的生活尤为向往,几乎每个月她都会抽空开车载着父母到太湖边游玩,边享受湖光山色带来的静好,边品尝芳香四溢的农家菜。
上周末,陆小姐与家人开车来到吴中区的东山东湖家庭农场,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农场主徐斌的父亲徐坤云。老人非常热情,不仅烧了一大桌土鸡土鸭,临走时还送上几棵自家种的蔬菜,碧绿的蔬菜叶讨人喜欢。
&这里环境好,饭菜可口,关键是原材料都是农民自己种的,安全健康,&陆小姐说,&我们这群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偶尔到农场玩一趟,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品尝美味,我身边的小伙伴也很向往到乡间小路来游玩。&
实际上,像陆小姐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徐坤云告诉记者,每到周末,他们的农家乐便特别受欢迎,&我们农村地理位置好,紧靠太湖边,而且现在公路交通很便利,市区开车过来不到1小时车程,适合自驾。&他表示,现在农场的绿色餐厅面积达5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以内的会务和生态体验餐饮活动。
除了餐饮,近年来徐坤云发现不少客人对农事体验也颇有兴趣,他与儿子徐斌一起商量后,通过由农场提供土地、种植工具和有机肥料,市民租下私人菜地种植蔬菜的方式,提供&农场代管&服务,参与的市民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可驾车体验假日农场的劳作乐趣。
此外,农场内还建了7间客房,备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大家既可以自己动手烧菜,也可请农场内厨师帮助做餐。闲暇时还可在河边野钓,或在农场采摘、赏景,体验&住水边、食生鲜、观美景&的一体化田园乐趣。
看到&农民制造&受到如此欢迎,东湖家庭农场把发展方向从简单的观光农业逐步转移到了农产品销售上。
记者了解到,该农场在2014年尝试与快递公司合作,提出&私人定制&的概念,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客户线上采购,农场线下当天配送&的经营模式,保证果蔬从采摘到上门不超过24小时,确保了产品的新鲜。
徐坤云表示,在他们农场里,没有任何反季蔬果,也没有促生长的化肥,完全保持传统生态种植养殖,他相信自然的应季成熟蔬果能够对人的身体带来正能量,&相信很多城市居民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吧。&
&互联网+&打破传统务农观念
创意让家庭农场名利双收
其实,东湖家庭农场的成功不仅仅是都市人对&农民制造&的肯定,还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互联网+&的运用。
徐斌告诉记者,在农场成立初期,他们就聘请专业人员建设了官方网站,还通过短信、微信、手机APP等渠道介绍产品、提供服务,吸引更多客户的观光与采购。另外针对城市高精尖客户,农场推出会员预售模式,会员以月卡、半年卡、年卡模式办理VIP服务,享受农场特供农产品及优惠。
凭借这一理念,该农场依靠66000平方米土地,在2015年实现纯收入100万元。徐斌告诉记者,同年东湖农场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他也荣获&江苏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
当然,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不止他们一家。在吴中区东山镇,有一家坐落于新寮村龙头山脚的农场&&叶洪兴莼菜家庭农场,农场主叶玉泉告诉记者,目前该农场有太湖莼菜种植示范基地2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5万平方米),莼菜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莼菜种植基地是全国唯一的大区域水面太湖莼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有红叶红萼种和红边绿萼种2个濒临灭绝的太湖莼菜品种。农场采用&太湖莼菜+大闸蟹、鱼类&的生态套养模式,配合&零农业投入品&的纯天然栽培,其产品已达到有机标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
基于产品的优质,叶玉泉在销售环节一方面通过传统模式交给经销商或进酒店,一方面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进行分级、处理、包装后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另外,叶洪兴莼菜家庭农场的成功也激活了周边农民的莼菜种植动力,如今莼菜种植户在数量上翻番,扩大到60户,按照每户自有莼菜种植塘约4000平方米来看,年产值可达到6万元。同时,有许多农户通过在叶洪兴莼菜家庭农场采摘莼菜,也能获得每年3万元的工酬,极大提高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
农场升级为&学校&
年轻群体成职业农民新&标兵&
凭借&农民制造+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不少家庭农场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收获了荣誉。就在今年3月25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对东湖农场挂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家庭农场首次成为&农民田间学校&。这次挂牌旨在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交流、培育的机会,包括南京、盐城、连云港等省内其他城市也都会前来参观学习。
苏州农职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勋介绍称,职业农民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互联网思维,最终创造高收益,&东湖家庭农场是很好的典范,他们依托传统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结合特色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垂钓、绿色餐饮等,把普通的家庭农场发展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吸引了人气,创造了效益。&
中共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合作经济处处长毕汪华告诉记者,类似于东湖家庭农场、叶洪兴莼菜家庭农场的优秀农场不在少数,&目前苏州大市范围内共有家庭农场340户,其中2014年新注册134户,2015年新注册107户,2016年新注册28户。&
尽管这些家庭农场的数量和规模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所占比重不大,但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精力。记者了解到,去年底苏州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有17家,今年又有18家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
毕汪华表示,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加入到了职业农民的队伍中,他们年轻、有想法,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俨然已成为队伍中的新&标兵&,&他们大多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也被形容为新型职业农民。&
&我们印象中,职业农民往往年过半百,但在吴中区的东山和金庭,许多农场主均为&80后&,&他说,&这群&80后&继承了祖辈的务农技术,结合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对农业发展创新,还非常乐于吸收新理念、接纳新事物,是未来苏州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但可惜的是,许多年轻的农场主之间缺少平台进行交流,部分人甚至&闭门造车&。因此毕汪华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建立一个人才交流平台,把这些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聚拢起来,加强沟通,互相启发,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家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重视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能力,提高品牌意识,最终大幅提升农业产出效益。
[责任编辑:小薇]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城市早8点”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重温红色之路
苏城晴好 市民重返晨练场
古镇 女人和狗
妈妈驿站接受检验
大家都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百万元大劫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