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无名神僧和一徒弟生活在山上抓到滑轮下山徒弟从没下过山下山以后进到城镇什么都不懂

生活中的三个感悟(转)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虽汗流浃背,但却兴致勃勃,并主动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吗?”下山的疲惫不堪,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说完擦一把汗,继续向上攀登。过了一段时间,这拨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但上山的仍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山”上,不断地有人上去,也不断地有人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山的和下山的,就这样络绎不绝,接连不断。
  说婚姻是个“城堡”的人,都是结过婚的人;说山上“没意思”的人,都是从山上下来的人。其实,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有意思”还是“没意思”,不在于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在于追求过什么,征服过什么。因为快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以,认准的山,就无论如何都要爬上去,不管路有多么险,也不管别人怎么说。
  &&&&&&&&&&&&&
车上的和车下的
  在一条不宽的马路上,一个人慢悠悠地在前边走,任凭身后的汽车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忙,嘴中还嘟嘟囔囔:“显摆什么呀,不就是有辆破车吗?”后来,这个人也买了车,这时候一见到那些不及时让路的步行者和骑车人,他就非常地愤恨,并经常按下车窗教训他们:“怎么!找死啊?”
  一个人在站牌下等公交车的时候,引颈翘首,望眼欲穿,恨不得让每一辆过来的公交车都在此停下,立即停下。后来,这个人终于挤到了车上,但他立即就喝令司机:“关门!关门!”并回头怒目而视那些仍然往上挤的人,希望这辆汽车马上开走,永不再停。
  同是一个人,在车下是一种态度,在车上又是一种态度。在车下的时候,看着车上的人有毛病;等到自己上了车,又反过来看着车下的人有毛病。总是看着别人有毛病,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毛病。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毛病,关键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不能先找自己的毛病。
  &&&&&&&&&&&&&卖包子的和卖被子的
  小时候听到过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到一座破庙中躲避风雪。天晚了,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但他们都相信对方会有求于自己,所以谁也不先开口。
  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说:“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说:“盖上条被子。”
  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又说:“再吃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说:“再盖上条被子。”
  就这样,卖包子的一个一个吃包子,卖被子的一条一条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卖包子的冻死了,卖被子的饿死了。
  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爱我,我便爱人;人若助我,我便助人;人若予我,我便予人。卖包子的和卖被子的所奉行的,就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哲学。
  有首歌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谁先献出一点爱。第一个人献出的爱,才是最重要也最宝贵的爱。
  自我欣赏的结果,必然是自我封闭。给别人一条路,也等于给自己一条路;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等于给自己一个机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场舞跑马溜溜的山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