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联贷受银监会的监管对象监管吗

最严厉现金贷整治新规落地!银监会通报会还给出这些重要表态
来源:券商中国
会开了,通知下了。整治现金贷的“尚方宝剑”,终于来了!就在今天(12月1日),央行联合银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网络小额贷款的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开始了。通知中指出,“现金贷”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群体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我们摘取了文件中的七大重点要求:1、关于新设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2、关于批准开业: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已批设机构,要重新核查业务资质。3、关于不当催收: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4、关于畸高利率: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5、关于过度借贷:各类机构应当遵守“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得以任何方式诱致借款人过度举债,陷入债务陷阱。6、关于资金来源: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审慎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非法集资或吸收公众存款。禁止通过互联网平台或地方各类交易场所销售、转让及变相转让本公司的信贷资产。禁止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融入资金。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7、关于个人隐私:各类机构应当加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信息。值得注意是,《通知》对现金贷的整顿颇为严格,传统意义上的无指定用途、无特定场景依托的现金贷将不复存在。同时,《通知》也斩断银行“输血”网络小贷的一大路径,未来以现金贷为基础资产发行的(类)证券化产品,银行将不得以各类方式参与投资。银监会通报会来了银监会也在12月1日就近期监管工作重点召开通报会,会上,就外界关心的现金贷、资管新规、银行股权管理办法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特别是就现金贷问题,银监会首度发声表示,要将对现金贷的整顿纳入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中,并按照四个维度、七大原则开展现金贷整顿工作。以下是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本次通报会要点:谈现金贷整顿:四个维度、七大原则关键要点:持牌经营、传统现金贷将不复存在、斩断银行“输血”路径所谓现金贷,通常指无交易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和无客户限定的小额资金出借业务,它的特点是金额小、期限短、利率高、无抵押。但本次新规落地后,现金贷将不复存在。《通知》中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禁止发放“校园贷”和“首付贷”。禁止发放贷款用于股票、期货等投机经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在同一天召开的银监会通报会上表示,下一步,在前期P2P现金贷业务整治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在机构层面主要是从纠偏网络小贷、规范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行为、完善P2P现金贷业务,以及打击取缔非持牌放贷机构等四个维度进行规范。同时按照问题导向原则,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在业务层面主要从降低高息费,打击不当催收、严禁多头借贷、以贷养贷、高杠杆和加强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来进行规范。冯燕进一步表示,现金贷整治工作将按照以下七项原则推进:一是要求发放贷款主体必须持有放贷业务的相关牌照,对于没有经过批准的从事非法放贷业务的机构要进行严厉打击和取缔。二是各类机构对以利率和各种费用的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当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利率规定,禁止发放违反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通知》还要求,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三是各类机构或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四是各地小贷公司监管部门不得新批设网络小贷公司,不得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另外,《通知》对存量公司也作出规范,要求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已批设机构,要重新核查业务资质。五是各类机构要遵守“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得以任何方式诱致借款人过度举债;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单笔贷款的本息费债务总负担应明确设定金额上限,贷款展期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六是各类机构应当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全面考虑信用记录的缺失、共债、欺诈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风险防控,不得多头借贷、重复授信、以贷养贷;《通知》还要求,各类机构加强风险内控,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不得以各种方式隐匿不良资产。七是要求各类机构要对客户信息进行保护,不得滥用客户隐私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加强小贷公司资金来源审慎管理也是一项要求,具体来说,禁止通过互联网平台或地方各类交易场所销售、转让及变相转让本公司的信贷资产。禁止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融入资金。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各地不得进一步放宽或变相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规定。《通知》除了对网络小贷公司予以规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现金贷业务也在整治之列,特别是对于“助贷”模式,《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不少从事现金贷的网络小贷公司的一大资金来源,就是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吸收银行资金,以后这一“输血”路径也将被斩断。《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投资或变相投资以“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等为基础资产发售的(类)证券化产品或其他产品。谈资管新规:理财监管制度旨在实现新旧规则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关键要点:十分重视市场影响、实现平稳过渡、理财增速下降“凶猛”近日,央行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正处在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后,“三会”将会在此基础上各自出台相关资管监管制度。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黄晋波表示,在统一的资管产品标准规制框架下,银监会正在根据《指导意见》的总体原则,同步修订完善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制度,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拟待《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后,作为配套实施细则择机发布实施。对于外界担心的理财监管制度落地后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他强调,在《指导意见》和理财监管制度的研究制定过程当中,监管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市场影响评估工作,注重与市场的充分沟通交流,广泛征求吸收意见和建议,旨在实现新旧规则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随着年初以来针对的理财、同业、影子银行等领域的强监管措施的持续,资管行业中的“大户”银行理财就此终结狂飙突进的时代。银监会在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银行理财增速降幅“凶猛”。今年前十月,理财产品增速降到4.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5个百分点,同业理财尤其明显,今年已经累计净减少2.7万亿元。对于强监管下银行理财遭遇如此明显的降温,黄晋波表示,相比理财业务表现出的规模和增速变化,银监会更加关注理财业务的合规性、审慎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加大跨部门合作力度,不断加强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推动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谈股权管理:严格杜绝股权代持、隐形股东关键要点:识别最终受益人、穿透监管银监会近日发布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办法要求,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入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制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另外,针对金融产品持股同样做出了限制:同一管理人持有的金融产品持有银行股份不得超过5%。对此,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称,办法总的原则就是通过穿透监管,识别股权的最终受益人,使之阳光化,露出水面,严格监管和杜绝股权代持有、隐形股东的情况。不管关联、代持还是隐形股东,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谁是最终受益人,最终受益人就要承担股东的责任。“我们的目标就是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股权、股东的管理,通过穿透的原则识别出最终受益人,要求其真正履行股东的责任和义务。”肖远企称。谈处罚:受罚机构累计罚没资金6.67亿元关键要点:新发大案要案减少、市场乱象得到遏制、上追两级11月30日,民生银行因“30亿假理财案”收到北京银监局“天价”罚单,对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给予的合计2750万元行政罚款不仅刷新了银监系统的处罚纪录,也是11月以来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银监会系统做出行政处罚决定2617件,处罚银行金融机构1486家,罚款合计5.9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0.75亿元,罚没合计6.67亿元,处罚责任人1096人,罚款金额2440万元,取消130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禁止49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肖远企称,今年年初,银监会推出了“三三四”、“十个乱象”等整治工作,对整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边查边纠、立查立改的原则,毫不含糊。市场乱象高发频发的势头有所遏制,今年新发的大案要案大幅度减少,大家比较关注的这些所谓的案件,大部分都是成案、旧案。“通过整治,银行业过去不规范的经营秩序得到恢复,些非法业务、高风险业务得到了整治,市场秩序趋于有序。防范风险的基础有所增强。”肖远企称。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副局长喻剑萍表示,在对银行进行行政处罚时,银监会本着上追两级的原则,即对违规机构向上追责两级主管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一并受罚。谈回归主业:银行发展其他业务必须是为了支持主业关键要点:资产由表外转向表内、同业业务持续萎缩肖远企称,今年以来,银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目前看银行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效果有所显现。变化主要体现在银行表内业务的重新崛起和表外业务的没落。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银行业新增贷款1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万亿元;今年前十个月的新增资产中有79.5%是新增贷款,这一占比比去年同期高出35.2个百分点。“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和传统的资产,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效果在贷款的增量和占比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肖远企说。同时,银行业持续收缩同业业务。截至10月末,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每年50%以上降到十月末的16.1%。肖远企强调,银行从事非主流业务要围绕、聚焦支持主业发展,也就是说,发展其他业务也可以,但必须是为了支持主业发展,“否则就是我们不鼓励、不支持的对象”。(券商中国)
京东方A(000725)5.52-4.83%中国平安(601318)70.38-0.89%中兴通讯(000063)37.00-3.37%中环股份(002129)13.71+1.63%伊利股份(600887)31.54-1.13%士兰微
(600460)15.07-0.07%紫光国芯(002049)51.65-2.10%科大讯飞(002230)61.20+0.67%贵州茅台(600519)653.79-1.62%方大炭素(600516)24.98-1.42%
(600025)3.12+43.78%西部黄金(601069)15.58+10.03%文一科技(600520)25.48+10.02%万盛股份(603010)31.99+10.01%华联综超(600361)6.05+10.00%两面针
(600249)6.27+10.00%春秋电子(603890)45.47+9.99%商业城
(600306)11.70+9.96%秋林集团(600891)8.13+9.87%百利科技(603959)28.98+9.15%
南宁糖业(000911)9.97+10.04%和佳股份(300273)9.43+10.04%中欣氟材(002915)19.86+10.03%华锋股份(002806)22.28+10.03%新宏泽
(002836)22.50+10.02%科创信息(300730)25.80+10.02%红墙股份(002809)31.30+10.02%星徽精密(300464)12.63+10.02%朗科智能(300543)32.40+10.02%冀东装备(000856)21.42+10.02%
Copyright (C) 备案号:粤ICP备号-17
关于同意e公司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信息服务的批复
e公司APP客户端央行、银监会联手整顿“现金贷”_专题频道_东方财富网
现金贷简介
  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从2015年开始,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一个重要的分支在中国开始强势崛起。目前一二线城市以线上为主,三四线城市以线下为主。
  12月1日,央行联合银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现金贷监管加码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
  各地自律机构组织纷纷就现金贷进行规范,广州互金协会针对现金贷发布风险提示,综合借款利率不得超过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年利率不超过36%的红线;强调不得进行暴力催收,包括软暴力。而记者了解到,近期现金贷监管趋严之后,国内部分现金贷平台下调利率、缩减业务存量...[]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监测,近期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提供小额现金贷款服务的机构快速增加,其中有的机构不具备放贷资质且存在以不实宣传吸引客户、暴力催收以及收取超高额利息及费用(以下简称“息费”)等问题,这种行为的蔓延容易在局部地区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为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郑重提醒提供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的相关机构应合规发展、审慎经营,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借贷、合理消费...[]
  此次会议召集规格很高,由央行和银监会相关领导主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参会的主要包括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如广东、重庆、江西、安徽、西藏、宁夏、浙江等。各地要汇报当地批设网络小贷机构情况以及对监管方面的安排。...[]
因为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互联网小贷公司。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后续或出台规范网络小贷公司的相关管理办法,可能会涉及提高未来网络小贷公司批设门槛的内容。...[]
  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已经“在路上”。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在此之前,银监会就明确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随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地也连续发文整顿“现金贷”业务。...[]
  很多现金贷就是高利贷,需要现金贷的人往往是信用和资质较差的群体,民间借贷在法律中如果产生纠纷一般是走民事调解程序,不会量刑和诉讼,所以借款人有底气不还款。高利息覆盖高坏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国当前信用环境下,这种情况很难避免,行业还十分不健全。...[]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强对网络小贷公司的监管是金融严监管的第一步,监管部门未来会进行深入检查和整改,包括对已经持牌但并无真正经营实体或不规范经营的公司,可能会要求整改、关停,甚至取消牌照。...[]
  理论上看,未来现金贷的发展可能会有三个方向,一是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类金融组织合理发展相关业务,并进一步规范;二是进行牌照式管理,现金贷平台持牌经营,明确原则、底线;三是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现金贷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利用新技术从事助贷业务。...[]
  一些“现金贷”已经异化成了高利贷,个别平台甚至把“现金贷”这种高利贷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清新脱俗。记得有人曾说过,房地产商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我们也想大声对这些人大呼一声:“现金贷”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毫无疑问现金贷是个暴利行业,在水皮看来,只有垄断才有可能产生暴利,一个没有投资门槛的行业能够产生暴利,那就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天上有馅饼吗?我觉得是没有的,天上没有馅饼,地上倒是有陷阱,所以请大家好自为之。...[]
现金贷调查
&&&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上半年一度颇为高调的现金贷业务宣传攻势,现在几乎戛然而止,不少平台已主动规避宣传。还有平台面对记者关于其现金贷规模和盈利的问询,私下直言&这个词现在很敏感,谁都不好多说&,并希望&最好不要提我们有这块业务&。仅P2P领域具有逾30家平台推出相关产品,而大多数平台的最高借款年利率并没有突破36%法定红线,小部分在灰色地带赚取高额利润。
&&&&畸高的借款利率,是现金贷备受质疑的最主要原因,此前一度有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现金贷平台的平均综合利率早突破了36%的法定上线,高到近160%。这背后有一个令人愕然的尴尬境地&&其实关于现金贷的真实借款利率,利率计算口径目前行业都没有给出同一标准。不同的利率口径和一刀切的法定红线,业界对此争议颇多。
&&&&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问题。很多做消费贷款的公司,都在把消费信贷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卖给银行,银行变相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你想想,银行认购这些ABS,AA-级及以上的ABS产品风险占用才20%,资本回报率又高,银行当然有动力去投这些ABS。仅去年同期(2016 年10月)以来,ABS发行总额为6943.1亿元,合计发行450支。其中,仅以小额信贷为基础资产的ABS,发行规模就达到2343.6亿元,共109支,占ABS总规模的34%。
现金贷暴利下的三大风险
&&&不少平台把利息成本放低来规避监管,再收取各种费用,实际利率已突破监管红线。他指出,现金贷业务金额小、周期短,会造成借款人对利息的敏感度降低,给很多现金贷平台创造了高利润的空间。而高利率也引来高坏账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据一位网贷行业高管介绍,目前国内现金贷平台的坏账率在30%左右,有一些做得还不错的平台应该也在15%左右。
&&&&在校园贷业务被叫停后,部分平台仍在通过现金贷业务给学生发放贷款。调查发现,许多现金贷对借款人资质审查并不严格,成为校园贷业务的掩护。一家名为&青年钱包&的平台则公开宣传可给学生贷款,该平台App显示,申请条件是18-35岁,所需资料为实名制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在详细说明中写到,&纯信用借款、5分钟申请,100秒到账,学生、上班族均可&。
&&&&现金贷业务是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现实需求的。不建议采取一刀切的监管举措,如果一刀切的话,这类业务会转向线下进行,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现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式是一种运动式的,是一种存量管理的方式,在紧急时刻,本着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理的思路,也可以采取先清理存量,再谋求发展的思路。
一文看懂现金贷
  现金贷业务模型  现金贷的直接参与方为投资人、现金贷机构和借款人。除此之外,在业务过程中机构还会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也会接受征信、催收以及其他机构的服务。   产品的分类与目标客户群密切相关,30天以内的短期现金贷周期短、金额低、利率高,与国外的payday loan极为相似,目标客户也以蓝领为主。白领和学生由于信用等级更高,机构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周期更长、金额更高且利率更优惠的贷款。   按借款额和借款周期分类:30天以内,借款额小于1500,一次性还本付息;30天以上,借款额超过3000,可分期。  按借款人画像(蓝领、白领、学生)  成本结构:  风控成本主要集中于技术和催收的人力成本  目前现金贷领域成熟的玩家基本都需要组建技术主导的风控团队,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不断为借款人做更精确的定位,从而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维持一个成熟的技术型风控团队的成本大约为每年600万到700万之间。而从无到有地搭建风控模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对很多新玩家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如果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贸然搭建风控团队甚至会拖累机构的发展。  现金贷由于具有笔均贷款金额低以及坏账率高的特征,导致同等的贷款规模,现金贷机构需要催收的人数要比其他金融机构多得多。这就使得催收成本在其成本结构中的占比上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机构月贷款金额1亿元,坏账率5%,则每月会产生个待催收的用户。而实际坏账率可能远高于此,这就需要机构维护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催收团队。  坏帐成本,视坏账率而定,目前没有普遍应用的不良资产处理;坏帐成本和风控成本是反相关的  坏账成本是指机构确认无法追回的借款,是现金贷业务最主要的成本,目前正常运转的机构坏账率一般在5%-10%。有效的风控和催收可以显著地降低坏账成本,所以每个机构都必须面对如何分配成本低的决策。  税务成本  金融业一般纳税人税额为6%,对于机构而言这是一笔无法规避的成本。机构必须严格处理帐务,避免因税务导致的亏损,同时也需远离税务可能引起的法律风险。  一图看懂现金贷与P2P和消费分期间的区别  现金贷和P2P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的现金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机构而非个人投资者。现金贷的资产端十分聚焦,就是短期贷款产品。P2P的资产端很复杂,既有2B也有2C,有无抵押贷也有抵押贷,甚至包括没有资产端的非法集资。   2015年开始,创业者包括原先的P2P平台,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现金贷。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大趋势使然:因为与P2P的模式相比,现金贷在资产端具有很大的优势。车贷、房贷以及企业贷都是传统金融机构耕耘多年的领域,与之相比互联网平台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现金贷业务是传统金融机构鲜有涉及的蓝海,同时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快地审批并放款,这是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能力。  现金贷业务集中在线上,参与者仅限机构和借款人,不可预料的风险更少。消费分期有线下场景,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机构需要支出大量的成本搭建并维护渠道。
放贷主体揭秘
监管(主管)部门
消费金融公司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人民银行关于贷款利率的相关规定
无明确限制
贷款利率显著高于银行,目前利率上线暂无相关规定及司法判例,受银监系统监管约束较大
传统小贷公司
各省市金融局(办)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适用24%、36%
不允许超出注册地所在省市范围办理线下自营贷款业务
在司法实践中,小贷公司在利率上限方面仍被纳入民间借贷适用的利率规定。受监管约束较小
网络小贷公司
各省市金融局(办)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各省市关于网络小贷公司的业务监管指引
适用24%、36%
可通过线上渠道在全国范围开展自营贷款业务,不允许在注册地所在省市外办理线下自营贷款业务
业务模式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度重合,但受到的监管约束明显更小。银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监管制度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最终资金来源为出借人)
尚在整治阶段,由注册所在地各省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负责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适用24%、36%
需实现实际出借人和实际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借贷
正式备案后预计会受到来自地方金融局(办)和银监局的联合强监管
一般工商企业
注册所在地工商部门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适用24%、36%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适用24%、36%
这些A股上市公司涉足消费金融(名单)
完成工商注册的网络小贷牌照名单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校园贷害人不浅引监管出手,是罪有应得吗?
校园贷害人不浅引监管出手,是罪有应得吗?
文/薛洪言、何广锋,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校园贷市场正经历一场‘浩劫’,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园市场谋求转型,名校贷也计划升级现有校园贷平台,佰仟金融对学生分期业务也保持谨慎,下线了此类业务。”这是北京商报《退出不断 校园贷市场终将消失?》一文勾画的校园金融业务现状。近年来,校园金融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分期规模最近两年的同比增速高达200%以上。苏宁金融研究院测算结果显示,照此速度,2016年校园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在大学生中的渗透率将达到18%。然而好景不长,自大学生因过度借贷自杀、裸条借贷等负面新闻不断拷问行业发展前景以来,校园信贷市场频频站上风口浪尖,最终引来了监管出手——银监会给出“停、转、整、教、引”五字诀,重庆、广西、深圳及广州等地相继出台校园贷整改措施。各项措施直指校园信贷市场“七寸”,也难怪媒体发出“市场终将消失”的声音。那么,作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行业问题缠身的症结在哪里?行业究竟还没有发展空间?出路又在那里呢?校园金融市场已是互金平台的天下就校园金融市场而言,主要有银行业、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三大参与者。自2009年以来,银行业基本退出了校园信贷市场(本文不讨论助学贷款等公益性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也把重心放在白领市场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上面,相比之下,一大批专注校园分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崛起,逐步发展成为校园金融市场的主导性力量。银行业基本退出了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年间,银行业曾大跃进式开拓校园信用卡市场,带来了“三高现象”:高注销率(70%左右)、高睡眠率(曾高达80%)和高坏账率(持续高于普通信用卡2个百分点左右)。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学生发放信用卡遵循审慎原则,且必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18周岁,二是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校园信用卡市场至此迅速降温。当前,银行业整体已经基本退出了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一些主流商业银行依旧保持着校园信用卡,但额度很低,本科生基本在1000元以下,博士生也基本不超过3000元,很难满足大学生的信用消费需求。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参与,但市场份额低。截至今年8月末,正式开业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15家,包括首批4家和第二批11家。苏宁金融研究院统计发现,目前至少8家以上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了校园贷业务,但主要以应届毕业生群体为主,如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校园贷产品“信用起航”,针对已签署三方就业协议的应届毕业生;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轻松e贷”,只对应届毕业生开放;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任性付·校花”,针对在校大学生开放。消费金融公司多把校园市场看作是白领市场外的一个补充,方式手段并不够“激进”,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相比,市场份额较低。互联网金融平台成为校园金融主导性力量。涉足校园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专注校园金融市场的分期公司,一类是电商系消费金融平台,一类是布局校园金融业务的P2P平台。校园分期公司多成立于2014年,主流电商平台于2015年相继进入校园金融市场,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今年以来P2P平台纷纷进行业务转型和多元化布局,校园金融业务成为其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由于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在校园信贷市场上的“谨慎布局”,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然成为校园金融的主导性力量。校园信贷市场的三大问题日益凸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主导的校园金融市场逐步显现三大问题,频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额的费率。一些小的校园信贷平台,利息按日计取,一般在0.1%-0.2%之间,等额本息法下年化利率高达70%以上,涉嫌高利贷。行业中的龙头,年化利率也普遍高于信用卡利率。在宣传上,各家平台都不会公布年息,只是公布月息,或者只公布每期还款额。同时,很多校园信贷平台都会收取高额的逾期费用。据融360的一项调查,大学生分期平台中,超过55%的分期平台逾期日费率为1%,最高的日费率达到了3%。相比之下,电商系平台逾期费率较低,基本与银行信用卡保持一致。涉嫌违规催收。南都记者曾曝光了某校园信贷平台的催收十步曲,分别为:①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②单独发短信;③单独打电话;④联系贷款学生室友;⑤联系学生父母;⑥再次联系警告学生本人;⑦发送律师函;⑧去学校找学生;⑨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⑩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据报道,一般到第四步,逾期的学生就会乖乖就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手段涉嫌违规。比如,第三步打电话环节,针对合作态度不好的借款人,催收人会利用循环拨号系统重复拨号,直至借款人手机关机。针对上述催收手段无效的借款人,校园信贷平台会选择外包至专门的催收机构,催收手段更显极端,难以控制。过度借贷难以防控。校园分期平台众多,竞争激烈,大学生自制力较差,受借钱消费的诱惑和平台业务员的鼓动,很容易过度借贷,使得单个平台基于限额的风控手段基本失效。同时,由于平台普遍未接入征信系统,即便借款人在一家平台上逾期,在其他平台上仍可以正常借贷。从经验上判断,借款人一旦陷入过度借贷,其还款能力会大幅降低,风险急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分期潜在大学生客群家庭条件一般,以平均月生活费1000元计算,如果借款消费金额5000元,分12期,则每月还款金额接近500元,日常的消费生活尚可勉强维持。如果在多家平台重复借贷,金额超过1万元,则日常生活消费难以维系,很容易陷入以贷还贷的循环中去,雪球越滚越大,直至难以承受。业务模式先天存在道德风险的原罪由于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职业,缺乏收入来源,难以在线上沉淀出足够数量的优质信用数据,使得纯线上的大数据风控模式难以奏效,校园金融玩家多是依靠线下校园代理进行初步的风险防控。同时,自2014年分期公司大举进入大学校园以来,当前开展校园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不下几百家,发展庞大的线下代理队伍也成为很多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依赖线下代理的业务模式虽然带来了业务的快速增长,但同时道德风险问题也愈发突出,并引发一系列问题。为了控制风险,平台一般要求借款学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父母电话、辅导员电话、4个左右同学电话,原则上是要通过电话验证亲朋信息的真实性的,但这又必然会造成借款人借款意愿的降低。此时,线下业务员会帮助不愿意配合的借款人伪造信息,甚至衍生出有专人伪装学生的父母接受平台的电话问询。对于一些资质明显不足的借款人,业务员也会主动帮助借款人伪造信息获取更高的额度。更有甚者,对于冒用他人信息办理贷款的情况也睁只眼闭只眼,平台的风控措施基本形同虚设。今年3月份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中,事主小郑就曾借助班长的职务便利,冒用28名同学(其中本班26名)的身份证、学生证及家庭住址等信息,在14家网络分期、小额贷款平台申请贷款,总金额近60万元,最终因赌球输个精光,走上不归路。在笔者看来,主要依靠线下校园代理的业务模式带来了道德风险问题,过度借贷、虚假借贷事件频发,既然短期内风控跟不上,自然是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通过高利率和高逾期收费来覆盖风险,如此又引发了高息和违规催收的争议,发展走入了死胡同。监管出手,校园信贷平台出路何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校园代理发展校园金融市场的模式与银行校园信用卡的经历如出一辙,事实证明,也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带来了一系列乱象。乱象频发终于引发监管出手。今年4月份,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侧重于从大学生消费理念、校园环境治理、金融知识培训等方面进行部署,主要由高校进行落地执行。从表面上看,这并未对校园金融市场带来直接影响,但加强监管的苗头已经出现。8月底,在网贷监管细则发布的记者会上,银监会发言人表示,对校园网贷拟采取“五字”整治方针——“停、转、整、教、引”。此前一周,重庆市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发文,给校园网贷列出八项负面清单,包括提高学生贷款的发放门槛、不得直接向学生提供现金贷款、不得变相发放高利贷等。此后,深圳也以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名义,要求校园网贷平台做到风险提示、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还款能力以及借款用途的审核。按照深圳、重庆等地的监管原则,控制借款成本、控制借款用途以及需要第二还款源书面同意等合规要求,基本上阻断了校园信贷市场继续发展的空间,若这些监管措施在全国推行,校园分期平台唯有转型一条路可走。当年,银行信用卡是通过逐步放弃校园市场实现了转型,对校园分期平台而言,校园市场环境和土壤已变,退出也已经成为最为容易的转型方式。作者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hongyanweiyu)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监会监管评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