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分红一般在年底吗年底分红少很多钱,该怎办

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村里卖地分红,本人户口也属于本村,可村里却不分钱给我,我该怎么办?
村里卖地分红,本人户口也属于本村,可村里却不分钱给我,我该怎么办?
云南 - 楚雄
找法网认证律师
建议和对方好好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回复时间: 23:16
其他类似咨询
相关咨询标签: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房产纠纷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合肥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成都用户的咨询
来自徐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济宁用户的咨询
来自庆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黄石用户的咨询
来自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绥化用户的咨询
来自沈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杭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运城用户的咨询
来自丽水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娄底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青岛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漳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福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漳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德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泉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晋城用户的咨询
CopyRight@2003-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网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ICP备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举报邮箱:年终俺们村分红了,你呢?
日08:16&&&来源:
原标题:年终俺们村分红了,你呢?
图为龙门村村民在展示“现金付出单”,准备领取年终分红款。
买车分房、去旅游……连续18年集体经济年终分红,龙门人过着“美太太”的幸福生活
1月10日,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拿出580余万元给村民分红、赠送股金,并为独生子女户、老干部、军烈属等发放补助款。其中,平均每人分红1300元,较去年增加100元。至此,龙门村已连续18年为村民股权分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适逢年终岁末,有多少农村集体经济能如实分红,又有多少村民能享受到新农村生活的股权,龙门人又是怎样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1月中旬,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 每年1月10日分红,龙门村人18年如一日享受集体经济带来的实惠
1月15日,晋南大地已如春日般和煦,跨过宛如彩虹般的“鲤鱼跃龙门”,便是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只见宽阔整洁的街道,高楼林立的住宅,热热闹闹的农贸市场,气派漂亮的文化活动中心高端大气;村北的工业园区,厂房错落、烟囱栉比,宛如一幅立体画卷缓缓舒展……穿过龙门大街便是龙门村街心公园,75岁的肖明立老人正在锻炼身体。听闻记者前来采访,老人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肖大爷说,自己家祖孙三代共14口人,前几天从村里共领到分红、赠送股金等款项两万余元,就连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也领到了1300元的分红款。自己则从60岁那年开始,除了分红,还额外多了100元养老金,过了70岁,养老金涨到了200元,80岁以上的老人则每年多发300元,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多发400元,如果是百岁老人,当即兑现两万元。像今年,自己分红款1300元加上这200元,再加上300元增股款,平均每个月能领到150元,还有国家每月65元的养老补助款,每个月实际领到两百多元,并且每月8日准时发放,从不拖欠。
说起今年的年终分红,老人告诉记者,自从原贵生担任村党委书记以来,每年的1月10日都会分红,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将这些分红款平均到每月发给他们,让他们平时有零花钱可用。
“现在我和老伴居住在老年公寓里,70多平方米的面积,水电暖煤、宽带齐全,每月有零花钱,住房租金每月才100元,闲暇时到活动中心玩玩,村里不但给老年人发钱,还给发理发票,不管大人小孩看病全免费,每年还能免费到周边市县旅游一下,真是 ‘美太太’!” (美太太是当地方言,非常好的意思)。老人边说,边摘了帽子让记者看他刚刚理过的头发。
进了龙门村就是龙门人。龙门村每年除了给本村村民分红,还会对在本村连续工作十年的荣誉村民分红。祖籍稷山的杨建东对此深有感触,2004年杨建东来到龙门村的禹门口电解铝有限公司竞聘上岗,如今已是龙门洗煤公司的副经理。
他说: “龙门人对本村人和外地人一视同仁。我们夫妻俩每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2009年村里还分了房,现在两个孩子分别考上河津市里的高中,村里又每人奖励了1000元。”杨建东说,春节马上到了,他计划买一辆车,回老家将老母亲接到龙门过年,让老人也感受下龙门村的美好生活。
2 网友除了羡慕嫉妒之外,更多的是对龙门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的点赞
1月10日,龙门村如约准时分红。信息化时代,村民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并发到朋友圈,一时间引来众微友围观。
记者在名为“钟声”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微信好友 “完美飞翔”“大方平”“我就是我”“玉兔”“雨点”等为这幸福时刻纷纷点赞,“净海莲心”跟帖说“我好想当龙门人啊!”还有一些外地的微信好友询问 “这是哪里啊,高大上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涧街道任家庄村民说,我们村在河津乃至运城市也是数一数二的村子,村民都住着统一联排式三层小洋楼。但因为没有村办企业,自然也就没有年终分红。
与此同时,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我省大部分农村都有乡镇企业,但分红一说几乎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一年能多分一袋面一桶油,这便是道路两旁林立的树木被伐之后或者那些乡镇企业占用土地后的所得,有的连米面油也没有。
清涧街道副主任柴云岗告诉记者,清涧街道共有14个村,目前龙门村、侯家庄、康家庄三个村都有年终分红。侯家庄2000年开始分红,当时每人为两三百元左右,2009年至今已连续6年人均2000元;康家庄1997年开始分红,2005年人均突破3000元,受村办企业效益影响,今年人均2500元;龙门村连续18年分红,除了人口分红还有入股分红,这些年该村人口分红保底都在1000元以上,入股分红视村民入股多少不等。
那么,龙门村是如何运作并造福于民的呢?
村党委副书记原淑英说,熟悉龙门村历史的人都知道,龙门村经济起飞始于焦化厂、电厂等企业。1996年原贵生上任后,拿到了附近企业征地赔付的一百多万元,但他没有像周边村庄一样,拿到征地赔付款后就地给村民分发,而是从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与村民集体协商,再加上村民集资入股的资金,办起了炼焦厂,并掘得了龙门村的“第一桶金”。此后不断通过创新经济体制,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股份、联户外资、个体经济齐发展的四轮驱动经济模式。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该村逐步形成七大循环经济产业,集体经济资产总产值已达15亿元,年上缴税金1.5亿元,农民人均纳税4.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里并没有据为所有,而是倾注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还权返利于民,现在村民已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五个所有”。
3 龙门村有一条雷打不动的制度,那就是坚持了10多年的民主管理模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日,新型城镇化建设暨全国城郊经济年会以及201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北京城郊经济年会在北京举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曾表示,要更好地引导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从成员权的视角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主体,需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确权扩能和还权于民,需要进一步推进政经分离,谨慎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市场的衔接机制。尽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两条底线不能破:一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壮大集体经济,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二是让农民得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太原市晋源区东院村党支部书记杜金锁这样坦言,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个经济组织,不是公司,也不是政府,那么农村土地应该归谁?在我省很多地方实际上属于村长和村支书所有,他们把土地卖掉、租掉,很多村民根本不知道,从而引发了很多冲突,也造成了严重的农村腐败。
记者百度搜索看到,近期,各地检察机关相继公布了一批 “村官腐败”案件,地域各不相同,手段林林总总,数目有大有小,但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利用手中权力,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侵吞属于村集体全体成员的公有财产。在各地曝光的“村官腐败”案件中,大多与土地补偿、救灾救济,以及耕地、林地、矿山、滩涂、荒地、工程及厂房等的出租、转让、发包等有关。
集体经济能否办好,决定着大多数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委会就该想着让村民更幸福。龙门村的村委会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有了龙门经济的飞跃。
在龙门村有一条雷打不动的制度,那就是村党委、村委会坚持了10多年的民主管理模式,凡有大事,通过党委的集体讨论,然后再通过每月8日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张榜征求村民意见,最后形成决议。此前决定龙门村发展方向的“四轮”驱动,即集体、个人、联营、股份四种经济形式同步发展,也是这么集体决策的。(记者 任志霞 通讯员 王中生文/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村里分红家里给钱 部分本地人不想上班
  阿华(化名)是土生土长的虎门人,大学毕业后,通过家里关系进入某事业单位当聘员。每天,他开着30多万元的高级轿车上下班。月薪才2000多元,还不够补贴油费。阿华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虽然,去工厂做技工可以拿4000多元。不光是我,我身边的朋友都不干啦,家里又不缺这点钱。”阿华向记者袒露心声。  众所周知,东莞富可敌省。靠着物业出租和集体股份分红,部分本地村民也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在村民满足现状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隐忧。  而随着物业经济的萎缩,农村户籍人口的就业问题摆在了东莞的面前。  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双福,副主任王道平、周楚良、郭水,秘书长李满堂分别率调研组,分片区实地到东城、寮步、凤岗等镇街倾听基层声音。  现状  东城户籍居民就业率达96.5%  东城街道是黄双福率队考察的第一站。  在东莞的经济版图中,东城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上周公布的最新经济(310358,基金吧)数据中,东城有望在今年迈入300亿元俱乐部,紧追虎门。  那么,处于东莞经济第一梯队的东城,其农村户籍人口就业情况如何呢?  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黄少文说,据本月上旬,东城人力资源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东城街道9.247万本地户籍居民中,有劳动力人数共54776人,实现就业的人数有52866人,就业率达96.5%,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他人员,包括在校学生、服役军人及残疾人有1238人,未就业人员有672人,失业率为1.23%。未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辞职在家、从事家务、继续参加学习等三个原因。  探因  部分居民搵工“高不成低不就”  虽然,东城户籍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3%的较低水平。但是,在推进群众就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本地居民就业意愿不高。”黄少文坦承,部分本地居民有自己固定的物业出租收入和集体股份分红,导致他们生活安逸,满足于现状,不愿意参加培训和就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举了个例子,“村里每月分红500元,家里父母每月给500元,年轻人每月坐着就能拿1000元。而到村里当个治安员每月也才1000多元,年轻人肯定不愿干啦。”  同时,本地居民劳动技能有限也是就业瓶颈。黄少文说,大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在40~50岁,这部分群众既碍于面子不愿从事车间一线的工作,又不能胜任需要一定技能的高端工作,造成他们长期处于失业状态。  而且,本地居民就业渠道较窄。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服务要求的提高,企业对工人素质要求相应提高,本地群众文化程度偏低,缺少基本劳动技能,制约了其劳动就业。  建议  摒弃“小富即安”思想  问题既然存在,是否有破解之法呢?  黄少文建议,首先就要引导居民转变观念,“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积极参加劳动就业培训,鼓励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成功就业。”除了转变观念,还得拓展劳动就业岗位。当前,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频频上马。黄少文建议,在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时,明确扩大就业的具体安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居民等群众就业。同时,鼓励本辖区企业吸纳户籍劳动力就业,对吸纳户籍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岗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措施。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黄少文说,要继续坚持组织开展全覆盖的户籍劳动力再就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此外,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失业登记、就业备案、职业指导等全免费公共服务,使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普惠化。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分享文章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里人都笑话我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