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灰烬之塔 猫锦有感

猫锦读后感——皇家海盗&魔王&耶路撒冷&布兰登堡之舞&灰烬之塔
猫锦读后感
最近把猫锦的文七七八八都看了。
起先是因为想看中世纪背景的文于是发现了皇家海盗。
皇家海盗里十七的性格有点像温客行,温言软语留不住,非得对他动手揍一顿再说。嘴上耍流氓的功夫也是一流,人物描写的总体扮相,洗澡前像杰克船长,洗澡后像德古拉。
我比较喜欢的是西泽尔的扮相,对他那头传说中玫瑰红色的头发垂涎不止。绿眼睛不稀奇,稀奇的是头发与眼睛那种罂粟与红的艺术效果。关键是,我觉得他是猫锦塑造的人物中间为数不多的正常人——思路三观一直还算走在正常的方向上。
海盗里最经典的地方我觉得就是西泽尔没有正式遇到十七之前,还爱着卡特琳娜的时候,两个人一起遇到海难,面对菲斯特的那个选择问题时,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也就是从这个问题里认证了很多人说猫锦是男生这一说法,一般只有从男性视角才会把利益和感情分的那么清楚,但同时又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仇恨与爱恋无关,背叛与立场无关,死亡也与誓言无关。
绝对是典型的猫锦式的选择题。
菲斯特让他俩选择救命的方法:是愿意献上灵魂,但因为是和恶魔进行的交易,必须忍受在日光下行走就会皮肉脱体变成一具白骨的痛苦;还是愿意献上心脏,忘记的是一切爱过的人和事物。
西泽尔选择了献上灵魂,而且是全部的21克,因为他要救两个人,从此罗马最美丽的罂粟公爵变成了只能罩着重重黑纱的怪物;
卡特琳娜选择的是心脏。她的理由很简单,她不相信西泽尔会爱上变成白骨的她,至于遗忘,她相信只要西泽尔不忘记对她的爱,那么他们之间就什么也不会改变。
好像这样看来西班牙公主的选择实在有点混蛋。
其实我挺能理解这种女性的选择方式,色衰而爱弛,就算爱上你的理由有千千万,但在女人看来,一旦容貌开始衰败,再多宠爱的理由也会化成飞灰。何况这还不是衰败,是直接变成白骨永远不能存在于日光之下。就算西泽尔愿意,他背后的罗马教廷会同意吗?
西泽尔本来想在恢复容貌之后维持婚约和她结婚,但认识了十七之后,他突然想通了,如果这就是你认为的爱情,那不妨就这样结束吧。
你好我也好。
但说实话,结尾有点违和,我是指硬插进来的吸血鬼的那个故事,感觉突然从世界观宏大的正片,掉到了连城初级练手无下限的小言情风。又是穿越又是共享生命的…还不如就停在一百年的那个恶魔盟约那里,然后直接拉回主角结尾的线。至于吸血鬼的故事,感兴趣的人绝对可以自己脑补。另外和真红的那个伏笔,居然到第二部就没下文了。
我对绯红之月印象比较深刻。画面感好强。
然后是魔王。
这个没啥好说的啦,家族的阴谋和一直没停过的主角间的互相疑心,最后揭穿了下杀手头子米凯莱托原来也有过幼齿的童年,还是个摩雅公爵出身的非凡人,跟凯撒还有世家仇恨。不过米凯倒是很淡定,他那时候还那么小,为什么要为完全没什么印象的人去伤心难过,还要坚持报仇?这种事他哥去做就行了,何况还没做成功,他就更想都不想了。
结局算是HE了,这个跟耶路撒冷那篇有异曲同工之处,唯一的不同在于凯撒博基尼真的是战斗到最后一刻一无所有了,于是尽了力遂了愿彻底安心的放下一切的喝下忘记前尘的药水,算是带有外力被动性质;加西亚则是明明可以成为耶路撒冷的王,可以掌握安条克和大马士革的中心甚至半个欧洲,然后说跑就跑了,绝对的主动撂挑子——关于加西亚和萨珊奇怪的脑回路我一直纠结着——觉得无法理解,这个稍后再说。
一看到米凯莱托的名字就脑补出刺客信条的人物形象,还是喜欢用小提琴弦杀人的刺客,真是保质保量。
不过刺客再猛也比不上博基尼的家传秘方坎普雷拉,我第一眼看到觉得这名字很是眼熟,百科一下果然是毒药公爵家的坎普雷拉,算是中世纪第一出名的毒药了吧?
魔王的情节不算强,但是看这篇的最大收获就是它大概是猫锦的长篇里人物真实性最强的一篇了。真的,非常长知识,教皇那一圈的贵族关系明白了个七七八八,比看一季的博基尼家族剧都强,人物关系一下就搞清楚了——乱伦,暗杀,贪婪,独裁的意大利黑手党鼻祖家庭。
达芬奇也确实说过凯撒博基尼有着“天使般的外貌和清澈双眼”的。瞬间起码对人物原型有了很大信心——中世纪背景的文里看到洛伦佐美蒂奇或者凯撒博基尼,就好比魏晋背景的文里看到了慕容冲高长恭一样的。
耶路撒冷。
看的我非常纠结的一篇,看完就是米兰公爵安德烈的心情,借用下康塔塔的结尾:
开始就互相使绊子!互相把周围的人杀了个大半!好容易不扯淡了混得有点出息了!到手的王冠不要!半个欧洲扔掉!你们两个神经病!有病就去吃药!要不别人都在忙着打仗闹革命,你们结婚去吧!跪求你俩别来祸害世界了!罗马的墓地已经买好了再看见活着的你们就拖出去杀一百遍!
米兰公爵是一圈神经病中间各种观还算正的一位。考虑到还贵为主角金花雀诺曼底公爵加西亚的好友,这么正的三观委实不易。
从亚瑟的死到之后传闻的阿萨辛刺客揭穿,我就开始纠结,后来想想还算释然什么锅配什么盖,变态配变态真是刚好,而且这俩也不会生孩子,对以后的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了,真完美。
这个故事的情节很有趣,可以说一下:
十字军东征据点三座中东的城市:离欧洲从近到远——安条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
从前有个小王子叫加西亚,他爸是安茹的公爵,教皇为了控制耶路撒冷这个十字军东征异教徒横行的王国,派他爸去娶耶路撒冷的女王,看看能不能获得实际的掌控权,如果不能,死了个公爵也没啥大不了。
于是他爸把长子杰弗里放在英格兰的封地,带着小儿子和女儿去了耶路撒冷。
女王是蛇蝎美人。双方权力斗争很快见分晓,公爵死了,一双儿女只有小儿子加西亚九死一生的挣扎回到原来的西方封地。
女王有个弟弟叫萨珊,是有着波斯风情的紫眼睛美少年,本来也是女王极力铲除的对象,被关在黑塔里,放掉了全身一半以上的血才放出来(后遗症是从此挥剑不能,但是射箭很强)。
但是因为安茹公爵临时插进来,于是他姐姐分身乏术放过了他。这个美少年跑路跑到了安条克,长大以后杀了回来,娶了安条克的疯女王,生了个先天不足的女儿萨耶尔,成了耶路撒冷的实际国王,还公开跟教廷作对。
神奇的是在罗德岛的圣殿骑士团和国王军都支持他。
这里插播一下,当年两个人第一次在耶路撒冷遇见,萨珊已经预见到姐姐即将对加西亚他们下的处死命令,想要让他跟自己一起去安条克避难。但是加西亚年纪尚小啊,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何况父亲和姐姐都还在耶路撒冷,于是他没有遵守见面的约定,反而悄悄躲了起来,第一次也是最初奠定了萨珊对他的不信任。
十几年过去了,加西亚小公爵整了个化名杀回了耶路撒冷,凭着好身手加入了圣殿骑士团,期间遇到玫瑰骑士兰开斯特为首一众美貌骑士按下不表,还见过了萨珊,差点被对方的群殴打死,被强制送往罗德岛修炼,途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了第一个杯具牺牲者——圣殿骑士团团长的弟弟亚瑟,这个两天前他还甜言蜜语说着要做对方朋友的英俊青年。
第一部的正剧高潮来了,加西亚在罗德岛的几年,岛上跟教廷有关的,和原女王关系密切的神官啦骑士啦…死个不停。真的是死个不停。原来教廷在小王子逃回来以后对他进行了招安:想给你爸你姐报仇不?想的话只要把名单上的人杀掉就可以了哟。教廷会一直支持你哒!——教廷想通过几代时间灭掉欧洲和中东各处有野心挑战教廷权威的人,重新统一教皇国的权利——而圣殿骑士团里的人很多都是欧洲豪门后裔在外历练的,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所以小公爵一边在完成教廷的任务,一边也算是在帮助萨珊,开始杀的都是他姐的人嘛。但是萨珊是耶路撒冷实际的王啊,站在教廷一边的话,杀到最后怎么也得杀到他头上的。
第一部的结尾,加西亚干掉了萨珊,萨珊的姐姐也就是杀父仇人,炸死带着自己侄子回英格兰的玫瑰骑士,加上之前的一堆龙套——获得了人生的大圆满:迎娶德皇(忘了是查理大帝几世)唯一的女儿奥拉尔,成为耶路撒冷的实际掌控者,拿到了圣殿骑士团团长的戒指,诺曼底公爵,他妈原来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封地,继承他那病死的长兄的英格兰王位(通过炸死侄子),还有坐镇意大利教廷的好基友米兰公爵,大半个欧洲加整个中东到手,简直不能更好。
于是猫锦让他在第二部的一开头就神经病发作了。
顺便说一句,名单的最后一位就是他自己,但既然只剩下自己了,烧掉名单也没啥了吧。
加西亚刚要结婚,听说萨珊居然没死,顿时惊呆了。(说实话我后来看到亨利和兰开斯特也没死…我也惊呆了,主角果然且死不了呢,老天不收)然后不顾一切要回耶路撒冷,其实这块我也没太把握好他究竟特么的想干嘛,反正给出的最充分的理由是我不喜欢公主!我要回去!……睡都睡过了,你还真是没节操。
于是回去了。
后来我想,大概加西亚觉得如果萨珊死在自己手上,自己又继承了他的耶路撒冷,野心得到了满足而且也没有念想了,怎么都比较安心;但如果萨珊没死,那么一定要回去,要想一个可以用自己保护他的方法。靠!都怪他不死!…真是变态的思路。
萨珊又把他一顿暴打,软禁起来。
没错,这就是看着你为我受伤也是我永远无法忍受的事情的发展。
然后休养了一阵,加西亚又跑回罗马了,准确说是被米兰公爵采用非正常手段——用萨珊的女儿作威胁,把他逮回罗马接受异端审判了——教廷怀疑他又投诚于紫色十字的异端王。究其原因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抛弃了德皇的公主,而这位欧洲最尊贵的公主对他有执念。
惹谁都不要惹有执念而且又有钱有权的女人。
萨珊只是把他关了一关,奥拉尔则是使出十八般宗教裁判所的酷刑硬生生让他脱了一层皮。
然后终于一副惨象的又取得了教廷的信任,打算带兵对耶路撒冷进行第二次东征。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要用自己的这场使劲拖延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在罗马和耶路撒冷中间筑起一道屏障,尽自己最大可能的去保护萨珊的城市。
然后这神经病干了一件迄今为止我认为腹黑男主能干的最令人发指的事情,别跟我说我没看到别的重口味的丧失情节,这就是一种极品的感觉。加西亚娶了萨珊年仅十二岁的女儿,(婚礼上还加了一段奥拉尔血流成河的自杀戏码,她受不了这种被愚弄的自尊破灭)并成功的在两年后把她弄怀孕了。看到这儿瞬间想爆粗口,好不容易才忍住。医生认为萨耶尔太年幼不适合生产,但是加西亚坚持要让她生下来,他要确认萨珊的血脉再也不会留存在这个世界上。
决战之后,萨珊因为长期吸食鸦片快要病死了,耶路撒冷的实际权力到了他的侄子鲍德温三世手上。加西亚也又被请回了罗马异端裁判所,这次没有怎么上大刑,直接由安德烈给他端了一份毒药。没死成当了英格兰国王的亨利和兰开斯特来看他,一个走上了和他叔叔一样的道路,通过迎娶法国的王后和杀掉加西亚来获得最大程度上与教廷的独立,一个却哭成了傻逼。
玫瑰骑士是在这文里活的最纯粹最傻瓜但是最让人喜爱的一个人物。风华绝代的首席骑士,爱也好恨也好,都从不曾包藏过阴谋。
到这儿其实全文就结束了,还好猫锦慈悲为怀,让安德烈放了这对神经病一马,假死之后的加西亚高高兴兴的带着奄奄一息的萨珊回到最初的安茹去了。很好,什么都不剩了,终于可以消停的过日子了。
恩我的看法就是看中世纪的文,就得接受主角们的歇斯底里的疯狂情况,他们又理智又疯癫,理智的时候宫廷乱斗,家族谋杀,围剿战斗甚至打劫充军,策略勇猛样样拿手;疯起来,诡异的行为以我目前的智商完全无法理解,或者说理解了也无法接受。
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是权利吗?那为什么面对到手的至高无上的威严却又抑制不住的放弃一切了呢?是为了爱?对不起,我都不相信。
同理还可以参照扬风魅影的古斯塔夫和康拉德(十年大坑现在回看都依然觉得十分丧失,当然其中的对宗教和公理的拷问还是非常棒的),还有魔王的西泽尔和米凯莱托。
PS:我觉得世界之灰的人物行为心理比较下来容易理解的多,果然是挨到中世纪的结尾进入思路正常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代了吗?
布兰登堡之舞。
很经典的一本,在猫锦的作品中受到最高的推崇。
但其实我觉得还好,或者说因为我在一开始就对不论是安迪洛尔还是阿德里安都没留下什么好印象。我觉得无论是他们的爱情还是彼此的仇恨都来的太过突兀,对于我来说还没想清楚就腾地烧成了一片火海,让我很是莫名其妙。因为爱情就抛弃家族其他人的生命了吗?不是这么个中世纪的玩法啊。
就算后来安迪洛尔帮助了水晶之夜,也没在我心目中把他成功洗白。
最后揭晓的复杂的家族关系也让我有点纠结,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解释阿德里安的态度啊,为什么一定要用血缘关系呢?
恩斯特罗姆这个人物设置的很喜欢,但是他最后的目的还是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安迪洛尔对他的态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终极谜样,反正我个人觉得摇摆不定的很不男人,就算是表面态度暧昧不明也让人觉得不爽。而且查完人物原型之后感觉特别的不好——妈蛋!那个臃肿的胖子就这么随便美化成红发雪肤的美青年了?
虽说冲锋队队长这个职位很是拉风,但是我们要科学点要讲事实啊。
灰烬之塔。
最后说说这本。因为我最喜欢。
好多看过猫锦文的人都说对这篇最无感,因为没有很深刻激烈的人物描写,只有仿佛白描一样的故事叙述。
但是却最让我心痛。
我大概有这样一种认识,不管是阿德里安还是西泽尔,或者是安迪,是萨珊,是加西亚,虽然他们痛苦流血,他们为了野心和爱恋做出了许多牺牲,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但他们在我心目中始终代表了一种军人的形象,一种看似高贵脆弱,实则异常强悍的本质。何况,这几位在我看来,他们付出的一切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是为了获得某样东西才会想要去牺牲。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平白无故的事情,所以也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等价的交换。
比如加西亚的付出,他的自断一臂是为了消除裁判所的疑虑暂时的保住性命,顺便消除萨珊的嫌疑;
比如凯撒,他其实一开始就知道米凯莱托的身世真相,一直的忍受隐瞒就是希望可以获得永远的忠诚;
最重要的是,这几位可不是什么柔弱羊羔的角色,他们自己本身也是豺狼,与鬣狗相比,只不过更加懂得审时度势,最大的利用优势铲除一切有威胁的敌人而已。
但是朱利安诺不一样。在我看来他确实有着一种为了光明和正义,被放在祭台上的羔羊的感觉。他不是当权者,更不是什么显赫的家族后裔,他只是个演员,一个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社会恢复到一战前的单纯的心愿想法。
说到底他的那个圈子里其实都是这样一类人,记者,作家,演员,歌者,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他们没有锋利的剑,也没有结实的盾牌,有的只是带着一点可笑但是却让人痛惜的理想主义者的一腔热血而已。所以当他们被墨索里尼的警察带走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做出一点挣扎,那一点微弱的火苗就被生生掐灭在漫长的灰烬之中了。
这个故事跟前几个比起来其实非常的简单。
故事的开头写在一张大阿卡那牌的背面,
时间是日,
没有署名,只用红色的墨水写着一句话:
  “这个时代对爱充满憎恨,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
塔是不祥的预兆。
以利亚是意大利人,在罗马戏剧学院读书,主攻剧本写作。
本来家境富庶,父亲是自由党右派,母亲是天主教党员,两个人整天在家因为政治分歧而争吵,最后离婚,没有让他感到一点家庭的温暖,但那时他好歹衣食无忧。之后墨索里尼上台对各种政治团体进行大清洗,母亲的情人背叛告密,最终父母被处死,唯一的姐姐死于海难,自己被逼迫到绝境。
母亲的情人虽然胆小怕事背信弃义,但还算有点良心,把他送到了法国,在巴黎高师读书,总胜过在意大利等死。十一年过去了,以利亚因为同性恋身份曝光被学校开除,回到了意大利。他重新遇到了学校里的恋人,一直对他温柔体贴的朱利安诺,他现在是意大利最出名的歌剧演员。他们重新在一起,过着甜美的生活。
他们去维也纳参观的时候,索菲亚帕斯莱蒂对以利亚说:
你们分手的那段时间我认识了朱利安诺,还向他表白过。但是他拒绝了。
我觉得朱利安诺不是同性恋,他就是接受不了除了你以外的其他人。
以利亚偷偷高兴的不行。
反复看他们去奥地利朱利安诺的猎庄度假的那段,自在的打猎划水,真是幸福的近乎虚幻,就好像泛着彩色光晕的泡沫。
以利亚凭着写剧本的才华和母亲情人的帮助,进入了国家出版局,专门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写宣传文章,甚至差点为墨索里尼写传记。他知道在朱利安诺俊美无害的演员身份背后,暗中在与游击队和进步的文艺界人士结交,但他并没有劝阻,也没有加入,他觉得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了,其他的都无所谓,政治信仰也好,军事暴动也好,都与他们小小的幸福乐园无关。
朱利安诺问过他: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然后战争爆发,墨索里尼政权二次清洗先进人士。朱利安诺的几位好友相继被捕或失踪,以利亚也被牵连问话,他害怕朱利安诺会被牵连,另一方面也被连续的刑讯逼得快要崩溃,最终屈服于秘密警察,作为匿名告密人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了索菲亚帕斯莱蒂头上——她是法籍的魔笛女王,最出名的花腔女高音。
索菲亚几天后就失踪了。
朱利安诺想要谴责以利亚,但是他不能。以利亚说的没错,你为什么还让我爱这世界?它在十一年前就已经夺走了我的一切。除了你,我谁都不会在乎。
那时以利亚已经想到,只是还没那么深入的想过,朱利安诺在进步人士中的地位,使得他比索菲亚更加危险。
一个月后,朱利安诺去柏林公演的飞机坠毁了,无人生还。
他临走前系着紫色横条领结那美丽的样子还在,留在嘴唇上离别的吻的温度还在,那欲言又止的告别的神态,甚至他为以利亚最后熨好的衬衫,偷偷留下的嘱咐他按时吃饭不要担心的便条也还在。
但是那个白金色头发的俊美青年,却再也不会回来。
以利亚看到梦中浑身是血的朱利安诺默默的,还是那样的温柔的和他道别。
虽然已经有凶多吉少的预感,以利亚还是凭着费加罗报上的一点点线索,带上了所有的存款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寻找,从罗马到巴黎,到奥地利,到匈牙利,最后到了德国,看到那一年前飞机坠落的残骸,还孤零零的留在原地。
以利亚回到了罗马,出乎意料的他收到了那个他一直寻找的费加罗报记者的信。那位富有正义感的记者已在慕尼黑被枪决,信是半年前发出的。
【飞机起飞前,朱利安诺和其他三个政治危险份子被秘密警察直接带走,其他人则被强制搭上夜班飞机,直到坠毁,原因不言而喻。
但我个人认为,被警察带走还不如坐上那飞机。他们已被带到意大利西南部的一所监狱,那是原来关押游击队和政治犯的地方。当地人都说进去还不如直接被扔进地狱。我想您想要寻找的人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
但这世间已经没有了正义可言,也许离开才是幸福的。】
以利亚按着信上的地址找到了那所监狱,苦苦等待三个月后被告知,最后一批犯人已在去年九月被全部枪决。
听说被拷打的奄奄一息的犯人被直接从排水口扔下悬崖。这样一来也许直接被枪决反而比较好。以利亚想,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这世上流泪。
朱利安诺,如果你再到我的梦里来,请带着我一起离开吧。
加西亚回到罗马,回到出版局,加入了伯爵的保守派,也取得了法西斯党员的资格。他暗地里为抵抗组织赞助资金,但却完全不关心资金的使用,也不关心政局的变化,好像只是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结果如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故事结束在盟军解放罗马的前十几个小时,最后残余的盖世太保开始搜索剩余的保守派人士,就地处决。撞门的声音已经响起,以利亚烧掉了灰烬之塔的剧本,轻轻地和着留声机里莉莉玛莲的歌。
没有任何直接的暴力场景描写,跟耶路撒冷或者同背景的布兰登堡之舞相比简直清淡的不行,但是就是一种说不上来的带着苦闷的可惜的哀伤。
以利亚的视角为主线,对于朱利安诺几乎没有详细的描写,但是仿佛是爱的投射一样,在舞台上光彩夺目遮盖了其他所有人的,几乎就是美的化身的朱利安诺;最温柔的情人,永远为以利亚着想为他打点好生活一切的朱利安诺;还有临别前破例没喝止疼药而是和以利亚享用了最后一顿早餐的朱利安诺;
他并不是要完成什么野心,也不是要讨好谁,而是想要恢复罗马如从前一样自由明朗的文化政治风气,但在法西斯的阴霾下,那一点微弱的努力却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那样纯洁,优雅,又高尚的人,被逮捕,被拷打,被处死…被无情的战争悄无声息的吞噬淹没,恐怕是让人真正伤心的原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 有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